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简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简述范文1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目标;经济环境;会计理论
一、引言
所谓会计目标,简单来说就是会计目的,是会计理论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会计的发展受制于客观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外在的社会宏观环境,并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组织。一般来说,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众所周知,传统的会计目标是为企业管理者和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和能力成为经济发展基础,人才在企业中的贡献不可估量。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新的条件形势下,会计目标的选择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限制了我国新时期财务改革的完善。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会计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科技因素,其中政治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影响,而经济因素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相对来说文化科技因素对于会计目标的影响方式以及效益最为模糊。然而会计目标的合理选择能够切实提高我国资源的高效利用,能够推动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的进行我国金融财政体系的优化改革,由此,我国会计目标的合理选择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实践意义。
二、会计目标的概念界定及作用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对于会计目标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会计理论中的会计目标的研究具有新的意义。
1.会计目标概念界定
会计目标首次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相关报告中,对于会计目标的定位为“促进企业的运行,利于达到既定目的”,自此会计目标的研究逐步展开,会计目标的主要含义为财务会计目标。
综合当前对于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理论观点,即受托责任观以及决策有用观,其中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受托方向委托方准确真实的反映委托方的真实经营情况,而后者则认为会计目标是通过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进而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并协助进行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当前对于两种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结论,一定程度上来说,会计目标理论的争论是基于对于现代会计理论下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理论争论。
2.会计目标作用概述
对于会计目标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首先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及重要组成部分,以会计目标为基础,才能够建立会计系统,并提供会计核算准则并向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其次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与会计事务的结合点,是会计实践的起点与终点;再次会计目标是衡量会计准则的标准之一,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系统的方法以及途径,由此来说,会计目标有助于完善会计准则的内容与框架;最后会计目标是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内外部联系的枢纽和桥梁。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目标的变化
基于会计目标自身的特点,会计目标与外界的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由此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目标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涉及到会计目标主体的变化、会计目标客体的变化以及会计目标实现方式的变化等,现分别进行简述。
1.会计目标主体的变化
会计目标的主体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和会计信息的提供主体。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分为内部使用主体和外部使用主体,其中内部使用主体包括总经理、董事会成员以及监事会成员等,而外部使用者则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以及政府部门等等。会计信息的提供主体相对于会计信息使用主体来说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是相关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人员所在的会计机构。
会计目标主体的变化主要在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及信息的提供者变化。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群体扩大。一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为国家、企业内部以及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会计目标群体扩大化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化的普及,例如外界的股票债券投资者需要进行股票买卖交易时,需要实时关注企业的经营信息,而部分人群基于环保意识、消费意识,在进行产品服务消费时,偏向于了解企业的经验理念以及财务状况等;另外传统的会计信息提供者一般是会计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人员,然而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的范围呈指数增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方式不断增多,而提供会计信息的人群也呈多样化发展,例如信息咨询公司等。会计目标主体的变化一方面显示了当前的知识经济体系下对于会计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的会计目标的发展趋势,例如,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避重就轻导致会计信息利益群体对于企业经营信息的片面解读,以致于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行为。而显然会计目标的主要服务群体还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通过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实时掌握与分析,能够对于外界的市场变化作为适时的战略调整。
2.会计目标客体的变化
所谓会计目标的客体就是各个经济主体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准确、客观、公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会计信息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信息使用者才能据此制定出适合的工作计划,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会计目标的客体,主要涉及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种类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对于会计信息的种类来说,会计信息必须要能够体现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等流动性等,而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于会计信息的要求扩大化,主要涉及到非财务信息被广泛的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被广泛关注等。会计准则下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的要求不完善,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效应,一方面给企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了损失,例如信息不对称将为企业内部操纵市场行为营造了温床,另外一方面说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人们对于企业的关注不仅仅涉及到企业的表面现金流量信息,更加注重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而从会计信息的质量来说,一般主要体现在准确性、相关性、可比性以及一致性,而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更加倾向于及时性以及会计信息所代表的预测价值属性。
3.会计目标实现方式的变化
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涉及到会计信息的用途以及提供方式等,其中就会计信息的用途来说,受托责任理论的观点是通过解除双方的责任关系达到会计信息使用过程的结束,而决策有用观理论则认为信息的用途主要用于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分析,并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进行经营与决策;对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来说,传统的信息提供方式是通过正式的书面报告的形式,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而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科技文化需求,信息提供方式主要呈现为网络信息,例如网站的新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线浏览等形式。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会计目标
1.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目标
《会计改革与“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对于我国的会计目标提出了要求,主要涉及到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各方对企业经营现状的需求以及满足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基于我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现状,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结构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其中国有经济依旧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而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依旧按照委托人与受托人直接接触的形式,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下受托责任制将作为主体地位。
另外,当前我国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新经济常态下金融市场正在不断完善,然而并不能够说明当前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责任、经营情况、法律法规得到的有效的执行,所以,片面的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提供会计信息作为各方利益群体进行考虑的基础并不现实。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成熟度较低,资本市场运作并不规范,资本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从中可以看出,在短期内我国需要以受托责任观为主体,辅以决策有用观进行逐步完善改进。
2.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未来的会计目标
显然,如果从长远的发展基础上来说,我国的会计目标必然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过渡。会计目标受外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技环节的影响较大,基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较为乐观、政治环境较为稳定,科学技术文化发展较为迅速的条件下,会计目标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必然要实现新一轮的定位。而会计目标下对于受托责任观以及决策有用观的争论不仅仅是学术观点之争,也是需要深入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显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决策有用观将发挥出更为明显的优势与潜力。
会计目标制定的好坏与否,不仅关乎整个企业的会计工作方向和质量,更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自我国加入WTO以来,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实力,另外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全民创业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经济结构愈加优化。另外随着企业竞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融资以及投资等能够显著的带动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会计目标必然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过渡,究其原因在于决策有用观考虑了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激发企业不断积极地、主动地完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监督,更能督促企业提供更加客观、及时的会计信息以及有质量保证的产品,能够全方位的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规范了当前的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刘燃.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理念及会计创新分析[J].科技资讯,2015,15:146.
[2]汤婵娟.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教育的新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5,17:382.
[3]付永丽.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分析[J].财经界,2015,13:359-360.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简述范文2
关键词:绿色会计;会计核算;监督理念;发展;健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138-0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现代会计人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正“一日不如一日”地在某些方面失去其相关性,那就更不用说作为会计信息最高质量要求的“决策有用性”了。其表现最突出,矛盾最尖锐的当属在传统或现行会计制度影响下,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对环境资源耗用程度反映的模糊,从而造成了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恶性循环,导致企业发展经济的“欲速不达”,在进行经济事项时或在完成经济事项的后期,仍要为抑制这种循环的继续恶化而操劳。在这种恶劣情况下,西方蕴育而生了“绿色会计”,这是一门强调现代会计人在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正确、及时、合理地对企业耗用环境资源的程度进行核算的科学。
1 绿色会计:也是一种财务信息系统
传统会计产生于工业时代,它强调对企业硬资产进行核算,而事实上,企业还存在或多或少的软资产(Soft as-set)。环境资源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资源,而它的稀缺性,使企业必须付出一定代价才能获得对它的使用权,所以环境资源也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物品,会计对它的价值理应进行核算。而在长期的传统会计体制下,由于会计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从而导致如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断言:会计信息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影响的决策行为将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方面的利益。绿色会计作为一门核算Soft asset的会计学科,正是运用了会计这一独特方法,以会计人的责任心,试图启动一个好的“会计信息预警系统”,尽力“挽救”因此而“挣扎求存”的企业。所以我认为;绿色会计是一种核算企业社会资源成本的手段,它根据会计要求对企业拥有的环境(自然)资源进行适当的货币计量和重要性判断,并采用适当的会计方法记录企业因经济活动而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情况,是提供因不同程度的耗用(包括破坏性耗用)而需以资产形式追加补偿的财务信息,是一种财务信息系统。绿色会计所核算的社会资源成本,我以为可介定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即。产品成本是产品经济成本和社会资源成本的总和。只不过,在社会资源成本的确认程序及方法上。是划分为收益性的,或是资本性的,还是有得研究的,这里不作细究。但不管如何划分,都是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得以确认的。所以,例如企业在进行自然资源开发,支出的自然资源原始成本就应被附加定义上社会资源成本(惯例为:矿山的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的总和,称为自然资源原始成本)。从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应付责任的角度上看,做这样的定义是有它的必要性的。
2 加强绿色会计核算、监督理念的必要性
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即是现代环境危机所迫,也是会计信息与决策者之间关系狭隘而造成的沟通失误所迫。从中引出的问题,已不单纯是会计问题,更多意义上的是一种社会问题。绿色会计强调企业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责任,使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上,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承担起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资源的责任,发挥会计核算、监督的职能。如果忽视绿色会计,甚至不认识绿色会计,就会使企业在出示财务报告时,无形中拒绝履行支付社会资源成本的义务,从而缺漏了对“环境资源负债(Soft liabilities)”的报告。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会计是报告软负债的会计学。这种负债是因企业对环境资源不同程度的耗用而需以转移或运用资产或放弃经济利益的形式的追加补偿,但过去的会计期间,会计并未计提或不能可靠计提,而企业必须现在承担起这种债务,它或是被现时清偿,或是在未来“加倍加息”清偿,最终导致企业经济资本的流出。但由于软负债清偿金额庞大,清偿期递延于较长的会计期间内,所以,拥有这种负债的企业当然不希望对它进行清偿,但企业为发展经济并获取或持续获取经济利益,是需要同时搞好环境保护的,因为,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不协调的阴影已使我们食了“苦果”,要解决环境问题,唯一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进行现时或补偿性的“巨额”投资。《2000年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中提到的环境治理投资方案,分高、中、低标准对治理目标进行定位:①高标准――环境保护总目标是环境污染基本得到解决;⑦中标准――总目标是环境质量有明显好转;③低标准――总目标是竭力使环境污染维持现状。三个标准中。资金投资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GDP):2.4%,1.6%,1.0%。若分别达到预定总目标,那么,由于污染的削减,改善了环境质量,从中减少了经济损失,盈得环境效益,每年分别为1459亿元,1056.5亿元,814.1亿元。在西方国家,常用“费用一效益”分析法评估公共项目社会经济效果好坏,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窘迫,所以也被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资金投入的一般性项目。环境问题的“费用―效益”分析,是用效益―费用比值法衡量社会经济效果的,但以此同时,自然资源的损毁、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恶化,是逐日加剧的,年“环境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近千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5%,间接经济损失就更难估计了。“投入―产出”的失衡,迫使我国1999~2000年,环保投资将提高到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1.5%,约为2200~3000亿元,力求环境压力有所缓解。这惊人的数字,耐人寻味。97年若按“标准”进行环保资金的投入,则分别投入1794.53亿元、1196.35亿元、747.72亿元,如此投入你我的经济可否能承受,不投入502.4亿元,我们又如何言对后人。会计人责无旁贷,应以自己的新理念,尽自己一份责任。绿色会计为现行会计增加了三个因素。环境―未来―公平。由此可见,三者的“联姻”,正是一种责任――确保把等量的“资本”传给下一代。历史和社会赋于“绿色”就是和谐、平等、共同进步,而绿色会计人正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疾呼地球人为子孙后代多着想,在认识并探求消耗“绿色”的同时,保护它的纯洁。我们尚无法完全确定环境资源作为一种Soft asset货币计价的多少,但必须承认这个Soft asset的消耗,若是肆无忌惮的,只会加速它的枯竭,最终危及的只能是我们。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简述范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财务政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3
我们知道:国内对会计准则的政策研究才关注没多久。然而,面对现如今国内各大企业争相进行制度化改革以及金融证券市场交易量越来越大的现状导致各公司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越来越大,那么,国家对会计政策的制约监督不完善的问题就日益凸显。所以,为了更好的整顿会计政策监测管理,以降低企业境外融资成本需求,以及对加入WTO后会计国际化的走势必要性考虑,就要避免许多上市公司钻国家会计管理的漏洞进行只考虑利己性进行自主财务政策调整的不良现象,出台一个能将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系统性规划的全面、健全类会计准则。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
为了全面实现与国际财务准则的接轨进程,我国财政部于2007年1月1号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了对上市公司财务进行正规化管理监督的新会计准则,这个准则自2005年,就进行了先后6次审批,并对早期一直实行财务管理的16项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综合梳理与结构内容相关研究调整,经过多番讨论终于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公司会计准则管理制度体系。
新的会计准则的40项内容主要被分为两部分,即:基本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其中基本准则主要是控制整个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规范,会计设计的基本假定,会计信息基本质量要求以及会计管理中的各大要素进行明确规划;而一般会计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特定业务准则及报告类规范准则就在具体会计准则里面被提出。
二、新旧会计准则比较
为了突出新的会计准则的优势,我们对新旧会计准则进行了总结性比较,总结出一个表格,形象的为读者展示新旧会计准则比较下,新会计准则的优势,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前文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在基本构建与原则上都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原型,在结构上包含了比就有会计准则相比更全面的内容如: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求、财务报表的列报基本要求。而在会计核算原则方面主要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且对会计要素给出了旧有准则没有提到的利得损失的内容将新准则的定义修改的更全面更完善。这无不体现出新准则的内容饱满且具有国际准则特色。
三、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影响变化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一般不通过银行贷款,而是把公司一部分股份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买卖来融资获得资金流通。所以,总的说来,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经济工作带来以下四点主要影响:即1.增加企业利润来源和调节利润的渠道。比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易、政府补助、借款费用、资产减值、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金融衍生工具等准则。2.对不同的行业影响不同。比如:加大金融,房地产,矿产开发,农业等的损益波动。3.将表外项目引入表内。例如,本次修订后的企业合并准则,要求当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预计很可能发生并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为对合并成本的调整。这就改变了过去对或有事项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做法,将表外项目引入表内。又如: 衍生金融工具,股份的支付,合并报表外延的扩大等,表外业务表内化,有利于及时、充分反映企业该等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4.规范了基本会计处理方法,并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趋同。例如:企业合并,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年金,生物性资产等,填补了该等业务的空白。具体内容如下:
(1)投资:在我国新的会计准则里面上市公司需求的投资内容被重新分划,原有的上市公司的一些短期性投资被划入交易类别的金融性质资产,原有会计准则中的长期性债券投资被归入持有性期化投资,这不仅丰富了会计财务投资的类别,也加强了对房地产的投资性成本核算,与此同时还补充进了公允价值的上市公司财务的计量属性这一概念。在投资市场发展还未成形,条件还不足的情况下就对公允价值进行确认与计量是很困难的,这充分地为国内上市公司财务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广泛的发挥空间。新会计准则明确指出当受到同样约束制约时上市类企业之间进行合并也是不可以进行简单购买活动的,这点就充分的将人为主观性质下进行公司间买购合并的资金与企业净资产具有的实际公允价值被幕后操控等公司财务类活动进行了妥善监控,虽然这个新的会计准则仍然不能完全消除这类幕后的公司财务操纵事项,部分手段过硬的上市公司还是能够通过对上市企业合并在财务研究实施策略上进行经济利益性操纵。比如有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名誉规避法由其他上市公司出面合并市值还是在下属子公司支配下,进行公司财务的负商誉手段,这样就能增加上市总公司通过最低合并获得的利润,同时也可以对合并年度后出现的可能对上市公司商誉造成减值的国家检测进行恰当回避;其实我们基本可以意料到国家新会计准则颁布并在实际实施后各大上市公司进行合并时一定会这样两种情况,当实际进行公司财务研究发现被合并的公司的管理还算良好时,那么处于一个管理下面的公司合并就一定现象很是普遍,有的公司甚至为了达到一个看似完成额定目标能证明经营状况良好而不顾公司实际财务状况进行违法的公司财务相关报表重修的损人利己的行为;但是对于那些被合并公司的实际财务经营状况很差的,往往会出现合并公司更倾向于喜欢通过隐藏在公司内部名义上归属是不同监测管理的公司实行合并,因为往往这样做被合并公司在实际实施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过程时进行操控来提高虚利润。就不完全研究统计证明,我国2007年底,全国1570家上市公司中就有将近411家上市公司是按国家会计准则进行公司合并并规划为一个统一财务管理下公司合并和不同公司财务管理下公司合并。那当中,实质是一个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下的公司合并就有186家。不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下的公司合并有225家,也就是当中仅有119家上市公司在实际公司合并中形成了商誉,然而因为进行合并的上市公司一些通过让投资成本远远低于所合并被购买公司实际可辨认净资产公允金额得到经营管理外额外灰色收入的上市公司就有72家。也就是说新会计准则其实并没有在每个上市公司实地落实,上市公司进行的合并其实给合并方带来的正常利润额外增幅报表上利润显示大概也就是占5%。如果从大体上来看,因为新会计准则是与国际化准则接轨的,那么将实际达到标准进行开发资金资本化,分批分量逐步减小利润的压力从而切实将上市公司财务决策管理者热情激起的话,现有新准则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方面的财务政策就应该含有无形资产这一投资项目。由于实际上这样的公司财务政策在数量并不多的内质很有竞争的科技性质类公司在前期投资后划入无形资产的潜在经济利益是很有利,但是针对那些不具有核心优质技术潜能的企业就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2)融资: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补充进财务债务重组内容里面,那些财务资本形式还不完善的上市公司就出现了融资难的情况,虽然已经采取措施通过的债务重组实现公司债务部分转化成普通性质的股,对公司财务的资本进行结构改组,一次将公司从债权人获取资金的程度降到最低。根据新准则限制,债务人需要使用现金来还外部债务,而且公司的财务债务人必须通过对重组债务的实际公司财务账面价值和公司财务实际进行现金支付中间的差值进行确认来实现债务重组利得计算,作为公司财物损益计量,如果上市公司利用现金来清还债务实现公司财务债务重组,那么在公司财务报表上显示出来的利润就必须含有一些公司财务实际债务重组的所得损益情况。如果让公司财务债务转换为公司财务实际资本,那么公司财务的实际债务人就要将公司财务债权人因为选择了对债权的放弃而受到公司股份的实际价值面额认定成公司财务的股本,并将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允的面值金额和公司实际股本相差算计算出的差作为国家资本公积。本来公司财务进行重组后得到实际债务的金额值和上市公司实际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所得的差值,这要算入相应财务当期的实际财务损益,与常见的会计制度对重组所得的资本公积很是不同。
(3)股利分配:上市公司要在切合实际的情况下制定出股利分配的公司财务政策还是一个难题。在新准则颁布后,国内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调整公司内部会计政策和公司的财务政策,这就加大了上市公司财务股利分配的实际复杂性,同时也加大国内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政策处理难度。除此之外,公司财务准则里面的公允价值被广泛认同甚至对上市公司财务资本公积进行全面限制性严格处理,上市公司就要确认更多上市公司持有利得及损失甚至是那些公司财务政策方面非经营性损益,这些都已得到确认但是还没有真正得到真正实现,并且对于财务现金流量严重缺乏的上市公司,这些都会让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显示的净利润与实际现金流量产生不和谐的严重背离现象。所以,这就要求进行新准则的上市公司,在公司财务政策的管理方面进行区分已有损益和未来可能损益、公司财务政策经营管理损益和非公司财务经营损益,做好公司财务政策股利分配时的稳定。
(4)风险管理:国内新准则需要上市公司备有涉及上市公司实际财务业务现状与公司财务政策调整的信用度、国内金融市场利率等,还应该让上市公司在做好公司财务风险把控,还有可以适时展示公司财务政策有联系的风险。对于国内新准则的较明显的变动,上市公司大批量的将公司财务进行调整变动,一定会引起上市公司财务金融政策方面的大幅度变动。上市公司财务政策性变动可以让会计管理更加明晰化。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司财务核算弥补就有准则的内容不足点,改进一些旧有不完善的不全面的风险类商誉资产评估投资性甚至资产评估减值性公司财务管理计量知识内容,让国内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发生巨大改变。
四、结论
总之,我国就是想通过新的会计准则搭建一条与国际会计惯例达到协调一致的桥梁。笔者认为通过前文对新旧会计准则比照简述,以及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政策可能带来的五大方面影响介绍,读者应该对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影响基本有了一个形象概念。所以,作者呼吁广大读者朋友们,为了让我国更好地与国际化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全面的和谐共处与共进,国内的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政策调整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对本公司的各项财务往来业务做好科学守法的规范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各大上市公司的财务全面规划优化管理效率的全面提高。下面就让我们为国内财务管理国际化接轨的美好明天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白重恩,刘俏,陆洲,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