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方法范文1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折旧政策 路径选择

1 折旧政策的特征

固定资产折旧数额的多少取决于企业折旧政策的选择。所谓企业折旧政策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目标及其变化趋势,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作出的理性选择。折旧方法就是对固定资产损耗分配的时间范围问题。不同的计提方法和计提范围构成了不同的折旧政策。企业的折旧政策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1 折旧政策具有多种选择性

由于折旧本身的成本特性,使折旧政策与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密切相连,折旧政策不仅受制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通过折旧政策还可以调整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于整个经营状况。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折旧政策。对于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战略目标不同,所处的财务环境不同,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本身在技术形态上的巨大差别,都会使决策者所选择的最佳折旧政策各不相同。

1.2 一定时期折旧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虽然在会计准则中一般允许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后调整折旧方法和年限,但考虑到规律性原则的要求和折旧对企业利润及现金流转的影响,折旧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多变的折旧政策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外部形象。而且还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特别是对外筹资活动。由此可见,折旧政策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更主要体现为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但就短期而言,应体现相对稳定。

1.3 政策要素的简单性与决策因素的复杂性

构成折旧政策的要素主要有两个,即确定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有快速、慢速,折旧年限有长期和短期之分,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风格各异的折旧政策,如短期快速折旧政策、长期慢速折旧政策等等。但究竟如何组合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其需考虑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如上述提到的对利润的影响,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甚至对企业风险影响,另外还需考虑到企业外部国家的政策约束等等。

2 折旧政策选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2.1 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折旧费用随着货款的收回沉淀在企业,成为企业更新固定资产的重要来源。在一特定的会计期间内,不同的折旧政策决定着这一来源的规模。折旧费提的越多,意味着企业沉淀下的现金越多,或者说出于固定资产更新准备的现金越多,随着企业可利用自有资金的增多,对外筹资后的企业综合资本成本都相对降低。可以说,折旧政策的选择应根据未来期间的资金需求和将要面临的筹资环境而定。

2.2 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可利用的资金规模,由于折旧政策影响着企业内部筹资量,因此它也就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活动。可利用的资本越多,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时,就会刺激企业的投资活动。折旧政策不仅从规模上影响投资活动,它还会影响固定资产更新投资的速度。如采用快速折旧,固定资产的更新也会加快。

2.3 对分配的影响

折旧政策的选择,直接决定进入产品和劳务成本中的折旧成本的多少。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折旧政策会使企业同一期间的可分配利润金额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企业分配。

3 折旧政策的影响因素

没有哪一种折旧政策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哪一种折旧政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果没有选择正确的折旧政策,无论价值形态还是实物形态,企业的固定资产都难以得到补偿的,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收益的计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制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应考虑以下几点:

3.1 制定折旧政策的主体

折旧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国家具有国有企业投资者的身份,因此,我国国有企业的折旧管理政策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另外,当企业采用的折旧政策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在交纳所得税时,根据税法要求再进行必要的调整。

3.2 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

固定资产折旧所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因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数量的多少及折旧年限的长短主要依据资产的磨损状况。固定资产的磨损包括有形磨损或物理磨损以及无形磨损或精神磨损。有形磨损一般与固定资产的被使用程度及时间成正比关系,而无形磨损则与技术的进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相关。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是计提折旧的主要依据。不同的行业,固定资产本身的特点不同,对固定资产损耗的强度与方式也各不相同。同样的是汽车,一般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和出租汽车公司运营所用的折旧是肯定不一样的。一般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磨损状况的关注点也是不同的。在制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时,充分考虑行业特征及相应的资产使用特点及磨损性质是十分重要的。

转贴于 3.3 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动状况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经理日常的大部分精力都是放在现金流的管理中。财务经理对现金净流量的关心要远胜于对会计利润的关心,许多日常的财务决策也是从这个角度作出的。根据计算现金净流量的简略公式:现金净流量=税后利润+折旧,可以得出,折旧作为现金流量的一个增量,它的多少是调节企业现金流动状况的重要依据。从长期来看,无论采用什么折旧方法,在设备使用年限内所提供的现金流入量总额是相等的,但从短期来看,加速折旧法可以提早提供可利用的资源。由于货币时间价值,加速折旧法比其他的方法能提供较大的折现后的现金流入量,因此,在制定折旧政策时,应利用折旧的成本特点,综合考虑现金状况后,选择适宜的折旧政策。

3.4 纳税义务的考虑

折旧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企业应纳税所得的多少,国家对折旧政策的选择是有所管制的,企业只在国家折旧政策的弹性范围内作出有限选择并尽量节约税金。虽然纳税总额与其他方法基本一致,但根据货币时间的观念,通过延期纳税较多,企业实际上是节约了税金。

3.5 资本保全的考虑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在全新时工作效率较高,提供的效益较大。企业在选择折旧政策时应考虑到这一特点,以便使企业能够尽早收回大部分投资,减少物价变动造成的货币贬值风险,保全实物生产能力。在技术不断进步、设备更新换代加快以及物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为保全企业原始投资,体现资本保全原则,采用加速折旧法是较为合适的。

4 折旧政策的选择

折旧政策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进行折旧方法和折旧期间的有效组合。折旧方法有两种基本类型,就是快速折旧法和直线折旧法。快速折旧法,也称递减费用法,是指固定资产在前期提取较多的费用,以后逐年递减的一种折旧计算方法,目前我国具体包括年数总和法及双倍余额递减法。许多固定资产与设备在全新时效率很高,即在最初数年提供的效益较高,因此折旧费用也应较大,采用快速折旧法合乎成本与收益配比的会计原则。这种方法可以加速固定资产的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刺激生产和经营增长,同时降低了企业当前利润水平,延迟了纳税,给企业带来了纳税优惠。直线折旧法,是指将固定资产成本均衡地分摊于折旧期内的各个会计期间。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易于计算。但忽视了固定资产实际损耗状况,由于各期固定资产的耗用情况不同,按照直线法平均计提折旧会出现明显的账实不符现象,影响了财务信息的质量,妨碍了客观、公正地对各期的经济效益作出评价。

4.1 企业的折旧政策

折旧的期限分为长期和短期的两种。长期一般是以固定资产的实物使用为折旧期限,短期则是以固定资产的经济使用年限为折旧期限,长短期期限反映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磨损、资本保全、风险的态度不同。根据折旧方法和折旧政策的不同组合,企业的折旧政策可归纳为以下类型:

(1)短期快速折旧政策。它要求折旧在较短的期限里提取完,折旧数额的时间分布可以是各年等额,也可以是先多后少,使投资尽早收回。这种方法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

(2)长期快速折旧政策,它是指折旧的提取依时间顺序先多后少,使固定资产投资收回先期较多、后期较少,在折旧时期上并不缩短。

(3)长期平均折旧政策。它是指折旧提取的时间较长,并且折旧期间内各期提取的折旧数额相等,使固定资产投资收回的数额平均分布在折旧期。

4.2 企业折旧政策选择的标准

从整体上讲,折旧政策的选择,应既不使企业市价降低,同时也应尽可能地满足企业特定时期的理财需要。以此为基础,折旧政策选择的总标准就是:

(1)当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提高时,可以选择长期平均折旧。这样,或者可以使各期可分配利润不致下降,或者可以因盈利水平提高,使可分配利润上升。

(2)当企业盈利水平呈下降趋势或先高后低时,可以选择短期快速折旧和长期快速折旧,这样或者可以使各期的可分配利润不致下降,或者可以因折旧减少速度超过盈利水平的下降程度,而使各期可分配利润略有上升;还可以把折旧政策与财务目标结合起来,使财务报表所揭示的利润信息或获利水平显示出稳定和稳步增长的趋势,企业的市值也会同样稳定。当然,制定折旧政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而且,有些因素对折旧政策的影响与企业价值还可能出现矛盾。例如,当企业需要以增加折旧来增加可用现金、延期纳税时,会导致企业可分配利润的减少,影响企业市价。因此,考虑到这些特殊因素,折旧政策的选择标准就应作适当调整。

总的来说,折旧政策的选择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认识折旧的财务意义,认识到折旧与财务状况之间的辩证关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谨慎作出。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方法范文2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新准则下企业等固定资产核算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准则 核算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曾,需要购建大量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而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之优劣,将直接关乎企业效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规定,笔者对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核算做以初步探讨。

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外购固定资产。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外购固定资产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如果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购入后即可发挥作用,因此,购入后即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如果购入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只有安装调试后达到设计要求或合同规定的标准,该项固定资产才可发挥作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能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均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并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则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购建(包括购进、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改扩建和安装)生产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根据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全国所有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第一条明确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下同)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下同)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准则规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包括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所建工程都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接受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在办理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之后,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油气资产、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弃置费用的金额与其现值比较,通常相差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于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

二、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减值损失的确定,以及后续支出的计量。其中固定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合法等。企业选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于处置状态的固定资产不再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因此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应予终止确认。

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方法范文3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洗煤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税务筹划的必要性,指出了具体的税务筹划点,并强调了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洗煤企业 资产投资 纳税筹划

一、洗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税务筹划的必要性

(一)税务筹划是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税收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种依法征收同时也是对纳税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行为、所得等的法律确认,即依法纳税后的财产、行为、所得等是法律认可并受法律保护的。税收可视作经营费用,是企业纯利润的减项,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不纳税或少纳税,就意味着花少量的费用获得了同样的法律认可和国家法律保护。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政府根据市场规律制定的产业政策、产品政策、消费政策和投资政策等无一不在税收法规上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在仔细研究税收法规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安排自己的经营项目和经营规模等,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收法规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无疑可以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税务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促进力

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外乎是管好“人流”和“物流”两个流程。而“物流”中的“资金流”对企业经营如同血液对人体一样重要。税务筹划是一种高智商的增值活动,为进行税务筹划而起用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必然会为企业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奠定良好的基础。税务筹划主要就是谋划资金流程,它是以财务会计核算为条件的。企业要进行税务筹划,就必须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会管理,从而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员,规范的财会制度,真实可靠的财会信息资料是成功进行税务筹划的条件,创造这些条件的过程,也正是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过程。

二、洗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税务筹划点

洗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耗资多、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其纳税筹划涉及成本、收益、折旧、投资方向以及市场等诸多因素。我国税法(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如跳汰机、浮选机、浓缩机、破碎机、给煤机。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一)根据税法的如上规定,固定资产涉税筹划应注意的三种情况

1.凡属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只要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论其价值多少,均应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2.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设备,凡符合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和“使用年限不超过两年”的条件之一者,可以不作为固定资产。

3.可不作为固定资产处理的物品,应视为流动资产进行核算,仅就实际交付使用的数额列为当期费用。

(二)在日常工作中固定资产投资的税务筹划点

1.在历史成本法下,固定资产的不同取得方式影响着企业的收益

(1)固定资产的现购方式

现购是指以货币资金购置各种固定资产。由于货币资金不需计价,购入固定资产时支出的价款及发生的附带成本都可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成本。

(2)固定资产的赊购方式

通过赊购取得固定资产,通常有一般赊购和分期付款赊购两种方式。一般赊购方式是指在未来某一时期以赊购价格一次清偿价款,购入固定资产;分期付款赊购,是指赊购固定资产时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

赊购固定资产不仅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还相应减少了利润,有利于企业合理避税。

2.折旧方法及折旧年限长短的选择,影响着企业的资金时间价值

众所周知,加大成本会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税减少。如果不提折旧,企业的所得税将会增加许多。折旧可以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之为“折旧税抵”或“税收挡板”。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包括两大类:一是直线法;一是加速折旧法。虽然从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期来说,两类不同的折旧方法的折旧总额是不变的,对收益总额也无影响,但是,加速折旧法在最初的年份计提折旧多,冲减了税基,减少了企业应纳所得税,相当于企业在最后的年份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而洗煤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平均年限法。

3.用足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各种减免税是纳税筹划的温床,税收中一般都有例外的减免照顾,以便扶持特殊的纳税人。年产100多万吨、设备年采购额约1个亿的大型洗煤企业更应用足其中“为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发展,对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这一优惠政策。

4.严格固定资产计划、采购、验收、核算等管理环节

禁止设备申购单位为逃避单位材料费、维修费等可控成本的考核,将设备原值的20%-30%维修用配件、材料随设备一同采购并作为固定资产入账验收和核算,以免白白损失这些所谓的设备配套的配件、材料的17%的进项税抵扣;同时也可以使企业避免超前支付不必要的所得税。为保全企业内部单位局部小利益,而放弃维护企业合法的整体利益,实在是得不偿失。

三、实施固定资产投资税务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固定资产税务筹划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注意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建立合法的税务筹划观念

以合法的税务筹划方式合理安排经营活动;深入研究掌握税法规定,充分领会立法精神,使税收筹划活动遵循立法精神,以避免避税之嫌。同时应注意:进行税务筹划时不要过分地受利益驱动,否则会面临更大的风险。税收筹划不要超过合理的界限,要能够准确评价税法变动的发展趋势。

(二)了解与投资、经营、筹资活动相关的税收法规、其他法规以及处理惯例

由于税收筹划方案主要来自不同的投资、经营、筹资方式下税收规定的比较,因此,对与投资、经营、筹资活动相关的税收法规、其他法规以及处理惯例的全面了解,就成为税收筹划的基础环节。只有有了这种全面的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做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或筹资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税收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三)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必须要有紧迫感,注意用足、用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的税制建设还很不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纳税人必须通晓税法及会计财务制度,充分利用税务政策与会计财务制度的差别,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利用某项政策规定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防范筹划的风险。原来是税收筹划,政策变化后可能被认定是偷税,所以,目前税收筹划的重点应是用足、用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让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到位,这个空间非常大。许多纳税人对有些税收优惠政策还不十分了解,有些政策还没有被完全利用。因此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必须要有紧迫感,否则,有些税收优惠政策过一段时间就取消了。

(四)注意保持账证完整

就企业税收筹划而言,保持账证完整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原则。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如果企业不能依法取得并保全会计凭证或记录不健全,税收筹划的结果可能会无效或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高展.浅谈我国洗煤选煤技术设备.科技与企业.2011(5):21.

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方法范文4

[关键词]折旧方法 直线折旧 加速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一种费用,是在计提时没有发生实际的货币资金支出,属非付现成本。这部分费用计提进入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账户,在生产经营结束后得到补偿,为固定资产更新,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做资金积累。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如何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就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实现。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1.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四条对固定资产折旧定义的表述是,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限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固定资产折旧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按期转入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资产减少价值,叫做折旧费,它是成本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原始价值

原始价值指固定资产的实际取得成本,就折旧计算而言,也称折旧基数。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一定的情况下,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越高,则单位时间内或单位工作量上计提的折旧额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2)预计净残值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固定资产的净残值越高,则单位时间内或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就越少;反之,则越多。

(3)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预计经济使用年限,也称折旧年限,它通常短于固定资产的物理使用年限。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

一般地讲,资产的使用年限决定于修理和维修费用的最适当水平或经济上的陈旧元素,而以二者中时间较短的为准。如果对修理和维修费用作不合理的削减,以致资产不能达到其所期望的经济寿命,当期所分摊的折旧费用就将相应增加。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分类

在我国,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直线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另一种就是加速折旧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构成。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调整。

4.计提折旧的范围

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计提当月折旧时,应以月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为依据。对于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即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月不增计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即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不减计折旧,从下月停止计提折旧。

二、对几种常见折旧法的探讨

1.直线折旧法

直线折旧法是指将资产原值扣除净残值后,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年折旧费为购置成本扣除残值后,再除以预计使用年限。常用的直线折旧法有两种:

(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它是将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均衡的分摊到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折旧方法。采用这种折旧方法的煤气折旧额是相等的。其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总量为分摊标准,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折旧方法。其折旧额的基本公式为:

单位工作量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单位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应计折旧额

采用这种折旧方法,各年折旧额的大小随工作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也称变动费用法。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原理和年限平均法相同,只是将分配折旧额的标准由使用年限改成了工作量,因此,工作量法实际上是年限平均法的一种演变。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时,各期应分担相同的折旧费,这时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是合理的。但是,若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不同,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的时候,就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取的折旧额与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也会不相符的。

(3)直线法的不足。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增加,其工作效率一般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维修费用却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直线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是将资产的应折旧金额均匀地分摊到该项资产的各个使用期间,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和负担的费用是不同的。

2.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费用法,是指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在使用早期计提较多,在使用后期计提较少,以使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成本在使用前期尽快得到补偿,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计算折旧的方法。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只要固定资产在使用,则其期初账面净值就会一直存在,不可能完全冲销。为此,应在固定资产折旧到到期前(一般为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差额平均摊销,使最后一年的账面净值与预计残值相等。它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该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最后两年年折旧额=该固定资产扣除预计净残值后余额/2

(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和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再在年内各月之间进行平均分配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寿命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或者为:年折旧率=(预计的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的折旧年限*(预计的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3)加速折旧法的优点:加速折旧法克服了直线法的不足: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生产产品的数量都是逐年递减的,而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却是逐年递增的,如果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多提折旧,一方面可以使固定资产的服务效能与费用相配比,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各期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得以均衡;②这种方法更能体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无形损耗对折旧的影响,采用该法将固定资产价值的大部分在其使用的早期收回,可以减少固定资产因其技术被淘汰而提前报废时所发生的损失,同时也可承担未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通货膨胀的影响等;③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加速折旧法可以递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期间,这符合谨慎性原则。

三、实行加速折旧法的意义

1.有利于加快技术设备更新

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更加完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不断投放市场,使原有技术相对落后的机器设备的继续使用成为不经济,因而引起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缩短,甚至提前报废而形成无形损耗。因存在这种无形损耗,原有设备虽然可继续使用,但不能满足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增加产品品种的要求,并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如果继续使用,就会给企业和社会财富造成实际损失。因此,以补偿无形损耗为主的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更具有现实性。由于加速折旧法鼓励企业尽早回收投资,采用新技术,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加速折旧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和竞争的要求。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企业尽早收回投资,更新固定资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在行业内部的竞争能力。这就势必淘汰那些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

2.有利于防范物价变动风险,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

当前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现象客观存在。加速折旧法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而直线法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加速折旧法把固定资产全部初始投资按利息率分配于各会计期间,而一般情况下利息率是由货币时间价值率与通货膨胀率两个部分组成,因此,加速折旧法是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率双重因素的折旧计算方法。在物价变动特别是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条件下,实行加速折旧法可以提前收回大部分投资,减少因物价上涨而发生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实现固定资产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统一,符合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要求。

3.有利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论采用何种方法计提折旧,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但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在比例税率情况下,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内加快得到补偿,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但应纳企业所得税总额保持不变。与直线法相比,企业所得税的现值总和就更低,实质上使企业获得一笔无息贷款,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从长远角度看,加速折旧法不会降低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总额,企业通过迅速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改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盈利水平,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我国税法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范围作了限定,对于符合条件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企业,在申报纳税时应将采用的加速折旧方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以避免某些企业不顾自身条件实行加速折旧法而引起当期缴纳企业所得税大幅减少,造成国家财政收入波动的现象发生。

四、结论

企业要生存、发展、获利,销售增长无法回避,而销售增长的财务意义是资金增长,完全依靠内部筹资会限制企业发展,完全依靠外部筹资也会因财务风险太大而无法实现,因此企业应该把加速折旧放到整体经营决策中考虑,降低成本,合理避税,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强了报表的可比性,从而达到实现企业预期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25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32-36

[3]吕江峰.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J].财经视点,2010,(6)

[4]高春丽.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探讨[J].财经财会探析,2010,(20)

[5].折旧计提方法的比较研究[J].财会研究,2010,170-172

[6]方能.完善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浅探[J].财会月刊,2010,(11)

[7]张宇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浅析[J].财会通讯,2009,(8)

[8]何艳芬.企业应慎重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J].企业经贸,2008,(9)

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方法范文5

关键词: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81-02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以生产经营的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有形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2007年新会计准则规定:只要企业认为可以的且使用寿命大于一个会计年度的,均可认定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固定资产管理指的是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活动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减少资产的无谓损失,最终使固定资产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的一种活动。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一、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折旧、财务费用和修理费用快速增长,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日益突出。其次,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周转缓慢,种类繁杂,使用和管理部门较多,管理困难;再者,固定资产又是企业资产中创造价值的主要资产,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小,固定资产能否合理使用,其使用效率高低,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固定资产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2007年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概念做了修改,取消了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了便利。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没有认识到,大致标准仍然是能直接的、间接的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只要符合标准全部认定为固定资产;而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即使符合标准也有一些没有认定为固定资产,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使用的办公桌、老板椅、真皮沙发,企业内部宾馆配备的高档硬木家具等。这些桌椅和家具在现今的社会,单价上万甚至几十万,在使用过程中每年还发生一定的养护费用,企业却没有将其列为固定资产管理,而是作为低值易耗品来管理。这些价值不菲的桌椅、家具随着管理人员的更换而频繁的更换,造成的浪费是可想而知的。这些是否应纳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来讲应高度重视。如果不能很好的对这部分资产进行界定,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固定资产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环节,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固定资产维修的核算,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核算、固定资产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清理等的核算。这些核算环节贯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固定资产核算要求不仅要正确,而且科学合理。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有些企业不重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固定资产账账、账卡、账实不符的情况,造成企业财务报告出现偏差,给企业带来潜在损失;有些企业,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加之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固定资产基础资料和基础数据不全不真实,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分析工作的质量。

固定资产减值测试不到位。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对于固定资产等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部门多,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基本上不能做到,即便某项固定资产某部门已经发现其出现明显的减值迹象,要想进行减值测试也很困难。

3.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长,其价值不能即可得以收回,而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通过产品的销售逐渐收回其价值。因此延长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提高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率,争取固定资产的效益最大化,是企业要研究的问题。

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固定资产安装精度超过允许误差、使用环境未达到规定标准、日常保养不到位、使用者对操作或使用说明书不熟悉未按规定程序操作或使用等现象,甚至在冠以技术革新名义下的小马拉大车和大马拉小车等,这些大大缩短了固定资产的有效经济使用期,降低了有效使用率,从而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有效贡献率。

4.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缺失或不健全,没有必要的定期考核制度。企业固定资产采购、验收、核算、使用保管、维修、调拔、处置、清查等核算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健全、管理流程不规范、考核奖惩制度空白或不兑现。企业管理者大多着重强化控制生产安全、产量、质量、可控成本费用、毛利率、经营利润等考核指标。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大部分企业管理者未确定具体的考核指标,未将其纳入考核的范围,使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弱化,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家底不清查,未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5.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环节多,管理链条长,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诸多困难。首先是信息共享程度低,固定资产具体的使用单位、已使用年限、使用状态、完好程度等信息传递不及时,形成了固定资产在财务上“只增不减”,资产不实情况严重;其次是管理责任不明确,各管理环节各自为政,不能实现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有效衔接,造成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严重脱节;最后是企业固定资产种类多,构成复杂,具体使用部门与财务部门资产分类不尽一致,账、卡、物核对困难,是固定资产前清后乱的根源之一。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1.把好固定资产购(建)关,保证固定资产的质量。健全固定资产的购(建)管理:固定资产购置,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来进行。规定企业所有固定资产,属购买的设备类,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由设备管理部门作技术经济论证,资金管理部门列入固定资产(设备类)购置计划,物资采购部门进行询价和价格、性能比较后,统一招标采购;属自行建造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由设计部门编制初设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专家论证和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后,资金管理部门列入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类)计划,基建部门统一组织建设。

2.加强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制定企业固定资产目录。依据国家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编制详细的固定资产目录,只要符合固定资产认定标准的,全部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将固定资产合理分类,明确各种固定资产具体的使用年限、净残值率等。

(2)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国家规定只能从直线法(含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中选取,绝大部分企业选取直线法,这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初创期应选取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在企业快速增长期和成熟期应选取使用年限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应多样,且各种折旧方法并存。在采用直线法的同时,对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汽车等技术更新快,容易淘汰落后的固定资产应采取加速折旧,缩短其有效使用年限。对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设备,采取在购入时扣除一定比例的净残值后,一次性足额提取折旧的方法。企业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不同的固定资产,采取不同的折旧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做好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工作。企业应成立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纪检、财务、技术、机电、基建、物资采购、审计、信息等部门参加的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工作组,指定专人收集有关信息,定期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将该项工作制度化,确保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得到有效补偿。

3.建立健全内部考核奖惩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首先,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格实施固定资产管理董事经理负责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企业总经理是受托企业最高责任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营运效果优劣与否,总经理都有着不可推卸的,首要的责任,(下转第183页)(上接第181页)并将固定资产内控管理的完善与实施作为总部对其责任业绩进行考核与奖罚的基本内容;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对归口固定资产管理承担着直接的责任后果,成为所在企业总经理对其责任业绩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控制效果落实到了具体的归口责任人,并使业绩考核与奖罚的直接挂钩,这就势必激发起总经理及项目经理对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感,并从各自的责任后果与切身利益出发,以审慎而负责的态度,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

其次,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包括:

(1)固定资产购(建)项目评审制度。该制度重点对固定资产购(建)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果预测、投资额等作出规定。

(2)固定资产购(建)项目审批制度。该制度重点对固定资产购(建)项目的审批程序及报送资料等作出规定。

(3)固定资产购(建)项目采购、建设管理制度,该制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对固定资产采购供货方选择、价格查询、性能比较、发标、招标、合同签订、货款支付方式、货到验收入库等作出明确管理规定。第二部分重点对固定资产新建所涉及的立项、设计、建设资金筹集、工程发标、施工单位招标、工程监理招标、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考核、施工安全、工期要求、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产权办理等作出明确管理规定。

(4)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考核办法。该办法重点明确固定资产使用人的责任(含固定资产使用环境要求等),设计相关考核指标,按期考核奖惩,并与使用人的经济利益相挂钩。

(5)固定资产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该办法重点明确固定资产的保养期、维修期、相关维修保养记录、保养维修程序、保养维修前后性能测试等作出明确管理规定。

(6)固定资产使用操作规程。该规程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操作说明,结合固定资产使用安全规程等,制定详细的分步骤的操作规程。

(7)固定资产财务核算管理办法。该办法重点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固定资产维修的核算,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核算、固定资产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清理和清查等的核算,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做出明确管理规定。

(8)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制度。该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减值测试的责任部门或单位、测试程序、数据分析、测试结果评价等作出明确管理规定。

(9)闲置、(含待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该制度重点明确闲置、(含待用、不需用)固定资产的交回、保管责任人的责任、定期检查保养工作程序等作出明确管理规定。

(10)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制度。该制度重点对固定资产的报废申报程序、技术鉴定、技术鉴定结果评价、残体收回保管或拆除、灭籍等作出明确管理规定。

4.提高管理手段,加强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管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的难点。企业固定资产种类多,使用分布广,管理难度大,依靠传统的账卡物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各管理部门之间、各部门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各个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的要求,改变实物管理分类与变动和价值管理脱节的现象,实现价值与实物管理的统一,达到资产变化信息传递及时,资产管理责任明确的目的。

5.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就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合理配置固定资产,达到即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能实现固定资产有效利用最大化的目的。对闲置固定资产的合理调剂,对退役、退运固定资产的再利用,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作内容。优化资源配置应按照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先内后外的原则进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责任部门,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和同类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信息,妥善保管闲置设备,积极组织技术部门对退役、退运固定资产进行鉴定,对仍有使用价值的,要提出优化利用方案,做好使用计划,并贯彻落实。优先安排在本单位内部调剂,其次安排企业间的外部调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闲置固定资产交易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闲置固定资产的交易,努力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繁杂、细致的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就必须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做好、做到位。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2006

2.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

3.吴希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009

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方法范文6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经营效率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32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059- 02

0 引 言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企业应与时俱进,随着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折旧政策。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这意味着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可以税前扣除,一定程度上鼓励各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升级。在此背景下研究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丰富现有研究理论以及指导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Davidson 和Drake研究了折旧年限、残值率和折现率三个因素对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这两种加速折旧方法选择的单独影响以及综合影响;爱默瑞和芬尼特(1999)指出,对企业而言,成本、费用确认得越早,所抵免的税款的现值就越大,相应的应纳税款的现值就越小;Scholes 和Wolfson也深入探究了企业通过折旧策略选择达到降低税负目的的不同方法。

张东霞在《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经营效率影响》中从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的概念、折旧方法选择等方面分析了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李壮志在《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影响》中指出企业在选用折旧方法时,应从企业整体利益考虑,综合考虑国家的政策、资金的时间价值、折旧年限等因素;钟洪燕在《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与选择》中指出企业在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所得税税率的变化趋势、盈利情况和折旧年限,合理地选择折旧方法。

2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

固定资产折旧是一种费用,只是这种费用没有在计提时发生实际的货币资金支出,属非付现成本;但是,部分费用却计提进入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偿,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做好资金积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符合权责发生制的原则,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累计折旧抵减调整固定资产原值,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互一致,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四种: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按照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企业一经选择折旧方法,不得随意更改。但是这四种折旧方法各有其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各期的折旧额会有所差别,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将造成不同的影响。

3 折旧方法的改变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

3.1 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影响

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进入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中的折旧费用到底会有多少。从静态视角来看,不管企业采用哪种折旧方法都需要对其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进行补偿,但这并不影响企业在整个折旧期内的利润总额;但是从动态视角来看,不同的折旧方法在补偿固定资产价值损耗上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由于在不同的折旧期,不同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额会有所差别,因此会对企业各折旧期的利润产生影响。折旧方法的选择如果提高了企业的折旧费用,在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可分配利润就会减少;折旧政策的选择如果降低了折旧费用,在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可分配利润就会增加。

3.2 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固定资产折旧是准予扣除的项目之一,因此,折旧额越大,则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所以说,企业的税负大小受到折旧方法选择的直接影响。首先,折旧方法的选择会影响固定资产价值的补偿过程以及补偿的时间;另外,折旧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折旧额计提对企业利润额的冲减程度,因此,在累进税制下具有纳税额的差异以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不同。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纳税效益,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分析这些差异对其影响来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由于企业所得税是按照比例税率进行征收的,因此,企业只需要考虑折旧方法的选择对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的影响。

3.3 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程度

折旧方法的改变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率产生影响,但是,对于不同企业改变折旧方法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折旧费用占企业成本费用的比例不同所引起的。

在固定资产较少且价值较低的小型企业中,不管选取哪种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由于其资产价值较低,折旧额占企业成本费用的比例比较低,对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影响较小,从而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较小影响,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折旧方法的改变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较小。相反,在固定资产价值较高的大型企业中,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折旧额占企业的成本费用比例较高,对企业的经营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4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分析

4.1 不同行业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

4.1.1 设备制造业

一般情况下,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固定资产价值比较大,为了更快地使固定资产价值得到补偿,减轻企业税负,应该选择加速折旧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另外,制造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各折旧期的使用强度是不一样的,为了体现配比性原则,将折旧费用与企业收入相配比,应该选择工作量法对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4.1.2 交通运输业

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其固定资产主要是由运输车辆构成,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和使用效率往往相差较大,此时,我们需要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与其使用强度或效率配比起来,选择工作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工作量法下,高工作量意味着高折旧费用,符合配比性原则。

4.1.3 高新技术产业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固定资产技术进步快,且固定资产更新速度快,为了使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所以应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使得折旧前期企业拥有更多的现金流量去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提高企业竞争力。

4.2 不同资产规模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

4.2.1 资产较少且价值较低的小型企业

在资产较少且价值较低的小型企业里,资产使用情况比较均衡,它的会计核算体系一般都不健全,每一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也不会很高,因此,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对其各期的净利润、税负以及经营效率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选择计算简单容易计算的平均年限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即可。

4.2.2 资产价值较高的大型企业

在资产价值较高的大型企业里,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和使用效率一般都不是很均衡,每一期的折旧额与本期的固定资产所完成的工作量成正比例关系,此时,采用工作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比较合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东霞.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对企业纳税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33):263-264.

[2]李壮志.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影响[J].企业家天地,2012(5):86-91.

[3]钟洪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商贸,2011(3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