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灾减灾创建特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防灾减灾创建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防灾减灾创建特色

社区防灾减灾创建特色范文1

为切实做好本次法制宣传周的各项工作,我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次宣传活动的相关事宜,并下发《“加强预防文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宣传主题月活动》,要求各市、区地震主管部门结合防灾减灾日、市2012年度科技活动周和“防空防灾疏散演练”等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并将此次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市、区防震减灾工作年终绩效考核中宣传方面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此次宣传主题月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学校地震科普宣传,实现学校宣传全覆盖

在“5.12”汶川地震四周年纪念日和“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活动期间,我局开展了系列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一是深入学校开展地震科普讲座。5月7―11日,市地震局先后为统一路小学、小学、经区实验小学和区幼儿园的师生们进行了科普讲座,、、三市地震部门也深入学校进行了科普讲座。二是组织开展地震科普辅导员培训班活动。5月11日,市地震局和教育局在小学举办地震科普辅导员培训班活动,市56所学校的地震科普辅导员和小学1400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活动。三是指导学校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演练。5月11日上午,我局在市区第九中学、高区实验小学、经区实验小学、区机关幼儿园统一开展了校园应急避险疏散演练,、、三市也各选择了一所学校开展了疏散演练,并邀请其他学校负责人到场观摩。

三、依托地震科普宣教基地,开展“开放日”宣传活动

充分发挥市防震减灾指挥中心的基地宣传作用,在我局台网中心组织“开放日”宣传活动。5月9日上午,古寨小学师生分批来到我局台网中心,我局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现代化监测系统,向广大师生介绍地震基础知识、监测预测现状和应急避险常识。

四、加强部门联动,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一是开展进企事业单位宣传活动。5月11日,走进中国银行分行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地震知识讲座活动。通过介绍地震科普知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和机关干部的防震减灾意识。二是组织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收看电视电话会议。5月24日上午,我局组织全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收看和中国地震局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后要求各与会各单位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各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促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全市学校防灾减灾演练活动。“5.24”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日,市人防办和我局联合消防、卫生、教育、等部门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活动,在市九中主会场,摆放了8块展板,发放地震科普知识读本近800本,市地震局和地震台走进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防震避震常识讲座,开展了“知识护航,防灾减灾”为主题教育活动,各市、区地震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广泛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和防震避震疏散演练,全市参加疏散演练的师生人数达到32.8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全市广大师生的防震避震意识。四是联合妇联等组织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5月24日下午,高区妇联与高区地震局联合在田村社区组织“火炬巾帼流动讲堂”活动,高区地震局工作人员为田村社区150多名妇女同志讲解了防震避震知识,活动期间还发放了大量防震避震宣传材料。

五、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社区宣传活动

5月11日上午,“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乐天社区的授牌仪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举行。经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此次活动,要求全区其它社区要以乐天社区为榜样,对照标准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突出社区特色,扎实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此次授牌仪式将会为我市的社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组织下乡宣传和科技活动周,开展农村宣传活动

5月8日上午,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地震、科技、公安、消防、医疗、社会事业、环保、农经等部门在镇大集举行“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宣传活动。经区地震局工作人员一共发放“防震避震知识”、“省防震减灾条例”等近千册,接受防震减灾科普咨询达百余人次。

5月24日上午,高区地震局、宣传部、经发局、农经处等部门,在初村镇集市开展了一场大型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高区地震局开展防震避震常识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公共安全知识手册、地震科普知识读本、《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等材料,开展农村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七、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开展特色宣传活动

社区防灾减灾创建特色范文2

一、充分认识气象服务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

农村是气象灾害的多发区,也是气候的敏感区,气象工作与“三农”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气象工作关系农业的科学发展,加强气象工作,既有利于防范、减轻气象灾害对农村和农业的危害,又有利于趋利避害,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提升农业效益;气象工作关系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薄弱,极易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的不稳定;气象工作关系农村的民生改善,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对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严峻威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气象服务的支持力度。

二、全面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各地要以减轻农村气象灾害损失,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目标,争取在3年时间内,基本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要加快现代化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整合气象、水文、国土资源等部门资源,优化布局,加密站点,统筹推进重要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等农村重点部位的气象灾害监测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的监测分析,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风险评估的针对性。

(二)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建设。要建立县、乡两级政府气象防灾减灾领导机构,负责全县、全乡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做到重点部门有联络员,每个乡镇有气象协理员,每个村有气象信息员,落实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组织灾害防御、传播气象信息、反馈受灾情况和气象灾害科普宣传等工作。

(三)加强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的建设。要做好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开展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各气象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预案演练,提高农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及各单位协同作战水平。

(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要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并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重点加强对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迁建选址、农民建房等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避开气象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开展乡镇、村(社区)和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五)加强农村防御雷电灾害能力建设。要按照规范标准,科学设计、安装防雷装置,推进农村学校等公共设施、企业以及成片农民新村的防雷设施建设,并逐步纳入当地政府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各地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科普与宣传,气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引导农民按防雷规范标准建房,提高农民防御雷击灾害的能力。各县(市)至少要建成一个农村防雷科普示范点。

三、全面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以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为目标,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一)开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气象部门要开展针对粮食作物关键农事时期的天气预报服务;农业部门要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会商分析,指导农户采取抗灾避灾措施,保障全市粮食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二)推进现代农业“两区”气象服务。根据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服务需求,在“两区”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各县(市)至少建成二个园区气象工作站和一支园区气象信息员队伍。探索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试验基地,提升农业气象观测和小气候观测能力。完善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制度,为农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开展“一对一”气象服务。

(三)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建成以气象服务系统为依托的县级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完善乡镇、村及气象灾害敏感行业(单位)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机制,逐步建成农村有线广播、iTV气象直播频道、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农村气象信息接收设施,使气象信息进村入户,为农民防御气象灾害和安排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深入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教育、气象信息应用培训等活动,增强农民的气象信息运用能力。

(四)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为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认真组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和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结合农业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良种引进等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动态预警服务;落实人工增雨作业经费、装备和队伍等,开展针对农业抗旱、水库蓄水、缓解高温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业。四、以“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为载体,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各地要在建设农村防灾减灾示范乡镇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按照“有气象工作站、有气象协理员、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气象监测设施、有气象信息接收设施、有气象科普活动”为内容的“六有”标准,全面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街道)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创建示范村(社区)的试点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要完成所有乡镇(街道)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和100个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村(社区)建设。各县(市)政府要大力支持,市、县(市)气象部门要加强指导,各乡镇(街道)要抓紧推进。对已通过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验收的单位,要按照标准定期复查,真正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五、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考核,完善制度。各地要把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纳入对下一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新农村建设考核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农口联席会议制度,发改、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支持和参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社区防灾减灾创建特色范文3

(一)实施民政工作城乡一体化战略。筹备召开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民政系统科学发展能力。2012年,国务院将召开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我们将提请省政府召开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民政事业发展的目标方向、改革任务、政策举措。各级各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精心筹备。要全面回顾分析第十六次全省民政会议以来的工作实践,总结提炼浙江和本地特色的民政事业发展经验,提振信心,强化改革创新意识。要力争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有新提高,加快完善适度普惠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不断提高改善民生能力水平: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法制化建设,妥善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深化救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应急能力;规范深化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补充社会保障体系功能作用。要力争在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突破,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基层民主治理机制,引导城乡居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稳妥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全力培育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快专业化、职业化社会服务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民政行政执法机制,提高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服务水平。要力争在强化民政事业发展基础上有新举措,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强化机遇意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将民政事业发展融入本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大局和总体规划,持续推动民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以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为重点,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同步健全机构和设施服务功能;以加强队伍及素质建设为根本,多途径充实民政工作机构和力量,健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单位及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整体素质。

(二)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重点是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完善孤儿等困境儿童保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精神,配套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的公益性特征,逐步向护理型转变,首先满足好高龄、困难和失能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有序引导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为扶持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拓展空间。要更加关注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创新和服务完善,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建设;根据《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规范》,积极引进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提供。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广泛开展“银龄互助”活动,稳步推进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喘息服务”,探索失能老人照护、养老服务持证上岗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质评定制度。要按照机构、职责、编制、人员、场地、经费“六到位”的要求,全面加强市、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加大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力度,强化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巩固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成果。加快完善孤儿等困境儿童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福利机构养育孤儿年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70%,社会散居孤儿年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不低于福利机构孤儿标准的60%。11个市全部建成规模适度,具备养护、医疗、康复、特教、培训功能的综合儿童福利机构,争取2―3个市儿童福利院创办特殊教育学校。探索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进一步创新完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完善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和慈善信息统计、公开制度,协调推动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积极推进慈善立法。要确保福利彩票发行安全、健康,发行规模超百亿,规范公益金使用管理,推进福彩文化建设。力推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政府规章出台。

(三)夯实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基础。重点是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关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民政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围绕筹备召开全省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实施《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健全社区建设组织协调机制,合理调整社区规模,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加强社区服务制度建设,建立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评估和统计标准,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性、服务性、互及治理型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新建10个县(市、区)社区服务热线平台、120个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1000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努力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社区服务全覆盖。围绕贯彻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会议和中央文件精神,筹备召开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组织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积极推广嘉兴经验,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组织建设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推动建立社会工作领导协调体制。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职业评价、机构扶持、岗位设置等专项政策,建立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及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扶持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多层次组织培训,加快实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由点及面、从城市向农村的全方位拓展。密切关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动向,深入研究,适时组织开展试点,切实加强登记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巩固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推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继续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和直接登记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财政对社会组织资助、奖励机制,扩大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覆盖面,加大民办社工机构发展支持力度,支持社会组织更好发挥服务社会作用,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和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积极推广衢州经验,加强民政行政综合、联合执法制度建设,抓住有利时机。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推动建立民政综合执法机构、队伍,整体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四)依法规范社会救助和灾害救助。重点是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过2003年至今八年多的不懈努力,管

理体制协调顺畅,专项政策基本完备,工作效能稳步提高,下一步,要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立法进程,整体提升制度效力。2012年的重点是全力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这是确保公平救助、提高效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务必要克服畏难情绪,按照落实“一个机制、一个办法、一个机构、一个平台”的要求,各市至少要有70%的县、市(区)启动核对工作,一半以上的县、市(区)落实“四个一”要求。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加快省、市、县、乡镇四级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开展重特大病种救助试点。所有县(市、区)医疗救助人均筹资不低于10元,当年度资金结余率不超过10%。做好低保工作与扶贫政策的衔接,适时提高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年增幅分别达到10%和13%。确保低保对象每人每月最低救助金额不少于60元,平均救助金额不低于当地标准的50%。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和价格补贴发放工作。全面履行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职能,深入实施防灾减灾行动方案,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信息共享、灾情评估、款物调拨机制。进一步优化避灾安置场所和救灾物资仓储建设布局,落实建设标准,规范管理,深化部门合作机制,提升应急避灾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适时演练,规范预案应急工作流程。切实加强救灾资金末端监管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完成1万名村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任务。继续推进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建立减灾宣传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严密关注灾情预警,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和水平,全力做好应急救灾和灾害救助工作。

社区防灾减灾创建特色范文4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为主线,围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开展展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凝聚全社会安全发展的共识、智慧和力量,助力提升全区本质安全水平,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活动时间

2021年6月1日至30日。

三、活动主题

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

四、活动内容

(一)深化落实“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活动。一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强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二是深入基层一线和民政服务机构开展一次安全生产专题宣讲,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推动机构职工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引领行动自觉。

(二)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一是6月16日,组织志愿者开展安全集中宣传咨询活动,面向群众开展安全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等咨询活动,通过播放宣传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品,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消防安全知识、防灾减灾救灾常识等安全科普知识和技能,面对面解答群众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二是结合本单位管理职责,精心安排人员深入基层、走访群众、贴近员工,深入宣传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群众生活、应急避险等方面安全注意事项,着力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一是采取安全教育专题讲座、观看安全宣传教育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常识,不断强化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切实提高宣传教育效果。二是要结合行业领域特点,积极开展安全宣传示范社区、安全文化示范机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创建活动,利用安全文化的导向、凝聚、辐射功能,引导夯实安全生产的群众基础,维护社会公众安全。三是要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应急演练,有针对性的开展灾害避险逃生演练,民政服务机构要结合实际自主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切实增强社会公众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扎实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要对标对表,进一步完善现场观摩点建设和台账资料收集整理,持续巩固创建成效和常态化管理,多举措提升创建宣传氛围,全力迎接8月份省级复核验收。

(五)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各养老机构安全责任落实是否到位;制度是否健全、机制是否运行、安全设施是否到位;安全防火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是否健全;食品采购、贮存、加工是否符合要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要求,疏散指示标志是否醒目。对消防设施、用电用气、老危房屋等重点部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毫不松懈抓细抓实督导反馈问题整改,着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使“两个不放松”和“务必整出成效”要求落地生根。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月”活动,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谋划部署,科学组织实施,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提升活动效果。要围绕“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活动主题,着力抓好专题宣讲、科普宣传、警示教育、应急演练以及督导检查等重点活动,促进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社区防灾减灾创建特色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防震减灾服务人民群众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宗旨;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宣传党和国家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积极性,引导全社会主动、科学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工作目标

通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特殊时段重点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达到省上提出的“力争5年内,全省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三、宣传内容

(一)方针政策。宣传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党和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方向、决策部署和工作措施。

(二)法律法规。宣传防震减灾法律、国务院防震减灾行政法规,中国地震局部门规章,以及我省防震减灾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

(三)监测预测知识。宣传地震监测预测科普知识和技术方法,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在地震预测中的重要作用,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技术要求,我国地震预测的客观能力。

(四)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作用和意义,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减灾实效,我省地震应急预案及防震减灾规划,普及抗震设防、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地震地质灾害防范等知识。

(五)救助知识与应急演练。宣传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医疗救护、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防控、心理疏导等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

(六)科技成果。宣传国内外地震科技创新进展,地震科技理论成果和技术创新对提高防震减灾能力的作用,地震科技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具体工作

(一)以规范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高应急指挥能力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进机关活动。行政学院要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及主体培训内容,每期至少安排1次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培训,使参训人员对防震减灾相关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提高全体公职人员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能力。各部门、各单位要引导全体职工学习并熟悉本级应急预案疏散撤离路线和避险地点。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每年都要组织开展1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决策、指挥、服务、协调能力。

牵头单位:市地震局

配合单位:行政学院、各成员单位

(二)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提高紧急避险能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学校活动。教育部门要按照《防震减灾法》关于“学校应当进行地震应急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要求,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上、下半年分别安排不少于4个课时的防震减灾相关知识教育。地震、教育部门要指导、督促各学校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每周不少于2次的应急演练。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做到科学避险,有序撤离,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学校要认真实施地震安全校舍工程,新建基础设施和各类建筑物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选址、设计、施工和验收,把学校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震、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5年内力争建设5个省级科普示范学校,2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地震局

(三)以提升企业抗震能力、依法进行抗震设防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企业活动。发改、规划、建设、国土、房管、地震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行政审批窗口的管理作用和信息优势,加大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重要性的宣传。地震部门每年要深入2家企业,宣传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并对有关人员如何加强安全措施进行培训,提高企业抗御地震灾害风险能力。

牵头单位:市地震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

(四)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地震、民政、三区等相关部门要以创建省级地震安全社区为目标,不断推动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制定地震应急预案,设置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专栏,对社区管理人员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对居民进行专门培训,使社区居民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救助技能,了解居住环境地震安全,熟知震时的撤离路线和避震地点。年完成对全市30个社区的防震减灾知识培训;争取通过5年的建设,在全市社区中创建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3个。到年使辖区内80%的居民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

牵头单位:三区

配合单位:市地震局、市民政局

(五)以增强农村居民地震安全意识、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农村活动。三区、建设、地震、科协等部门要把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与地震安全农居建设、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通过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采取培训农村干部群众、播放科教片、赠发宣传资料、张贴挂图等多种形式,向农民普及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民房抗震技术,帮助农民编制地震应急处置方案,开展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今后5年内,每年要保证举办农村工匠抗震技术培训班1—2期。

牵头单位:市建设局

配合单位:三区、市地震局、市民政局、市科协

(六)以满足家庭自救知识需求、提高自防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家庭活动。地震、文化广播电视、科技、卫生、妇联等部门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家庭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地震基本常识宣讲、地震仪器演示解说、宣传咨询台、宣传展版和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农家书屋专题图书、群发手机短信和以家庭为单位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家庭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服务,引导家庭自备“防灾应急箱”,提高地震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市科协要设立地震科技科普展区,完善图片、录像和实物模型。

牵头单位:市地震局

配合单位: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妇联、报社、市科协

(七)以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灾害能力、依法开展信息公开为重点,做好地震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一是各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经常化的防震减灾公益宣传,建立与地震局信息交流的快速便捷通道,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市地震局、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要联合有关部门成立防震减灾公益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防震减灾公益宣传规划,确定宣传主题、工作目标、分解落实任务。其中,市地震局要每年确定防震减灾公益广告主题和重点时段,并及时提供制作防震减灾公益广告所需的素材和信息,确保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宣传内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要结合国家和本地区地震环境与防震减灾工作目标任务,将防震减灾宣传公益广告纳入公益广告宣传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定期。三是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要在主题宣传时期,如“5·12”、“7·28”、《防震减灾法》颁布纪念日、科普宣传周等时段调整增加防震减灾公益广告播出时间。有感地震发生时视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播出密度,确保社会公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新闻单位要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微搏传媒作用,及时准确向社会震情、灾情信息,澄清不实报道,维护社会稳定。地震局要建立完善“地震信息网”、科普网站和微博,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地震信息作为主要内容,提高防震减灾宣传的覆盖面和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权威性。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配合单位:报社、市地震局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加强对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形式多样的宣传格局,并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依法履职,积极推进。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依法履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法定职责,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深入开展常态化、特殊时段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文化部门要切实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做为一项重要的和长期的任务列入工作计划。地震部门要发挥主体作用,与文化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报道计划、宣传提纲、应急宣传方案,统一震情报道口径,建立联系协调制度,共同负责实施。同时,地震部门要按照《防震减灾法》关于“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指导、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服务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指导相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和科普教育,及时为防震减灾法制宣传和科普教育提供资料,确保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防震减灾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由文化部门牵头,地震部门参与;宣传内容、宣传口径由地震部门负责把关。重大地震事件的宣传要经党委、政府批准。有关地震预报的报道按照《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由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传播。

(三)精心策划,保障需求。地震、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科协等部门要协作配合,组织制作质地精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科普书刊、科教片、动漫片、折页、电子书等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产品,内容包括地震基本知识、防震避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自救互救、识别地震传言常识、心理疏导等,满足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实际需求。

社区防灾减灾创建特色范文6

局现有女职工4人,占部门人数50%,她们立足气象本职工作,紧紧围绕魏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及气象“四个能力”实现率先发展作为工作目标,努力将气象服务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往百姓身边做,用奉献精神为神圣的气象事业增添了一抹绚丽动人的色彩,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敬业之歌。

一、尽职尽责,出色完成测报、预报工作

地面测报工作是基层台站各项工作的基础,四名女同志就有三名岗位在测报组,她们怀着对气象事业的无限深情,以高度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凭借着认真扎实的学习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坚持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出色地完成了测报、预报工作。

气象工作十分特殊,单位往往远离主城区,生活条件艰苦,人员少待遇低,她们把对气象事业的热爱,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已然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不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为了哪怕是多获得一组气象数据、早一分钟将预报传递给群众,都能够迅速地投入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夏天,或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或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别人都会往屋子里躲,自己却要往观测场跑;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别人都在家中享受着那份温暖时,她们却要一次次地往返于观测场。aa是一个年轻的同志,但肯钻研,业务能力进步很快,由于责任心强,大家推荐由她担任局测报组长一职,她带领全体观测组人员严格遵守地面观测值班制度,经常主持全体人员集体学习业务知识,结合季节变化,针对可能要出现的天气现象,首先自己先学习各种观测技术要点和编发报规定,然后主持全体人员进行学习讨论,使业务学习制度化、经常化,使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和观测组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进步提高。通过自己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全站取得了近几年地面观测质量错情率0.0‰,报表无错情的好成绩。在今年的百业务验收中一次性通过四个百班,实现了观测组人人有百班的好成绩。

二、争先创优,尽心尽力服务“三农”

始终按照“以人为本,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在气象服务工作中坚持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领导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认真做好天气气候、趋势预测和灾害天气的连续跟踪检测预报、服务,积极做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并着力对我县特色产业、设施农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cc同志作为主管业务的副局长,总能率先垂范,组织业务人员将工作做到领导满意、群众满意。先后负责全县十三个乡镇安装了两要素自动气象站,建成了一处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现已全部投入使用,从而提高了气象观测的精细化。依托现有的手段,建立了县级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完善乡镇、村以及气象灾害敏感行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机制,实现及时准确安全传输和接收预警信息,同时,培训村级气象信息协管员共8期600多人次,真正实现了“气象服务进农家”,每个村都有了气象明白人。此外还经常到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讲防雷减灾的重要性,取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有力推进了农村学校、农村新社区的防雷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建筑物防雷安全性能,引导农民按防雷规范标准建房,从源头上落实防雷减灾措施,减少减轻农村因雷击造成的灾害损失。在我县防雷减灾,安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提高全县人民关注气象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多方与县电视台沟通协调,在县电视台《农事指南》栏目开办气象电视讲座8期,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增加了大众的气象知识水平和对气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气象服务为农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第??届??节期间,bb同志被抽调专门负责为筹备组提供天气预报服务,她总是第一个进门,将一周天气和建议准时放到领导的桌上,一连五十天,天天如一日,cc同志也多次参加会商,为???选定做出了贡献,在表彰会上,cc、bb两位同志被授予了??节服务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测报组总是能够及时地做出预报,用《电视天气预报》、《专题预报》、手机短信和大喇叭等各种形式,迅速地发送到群众手中,使更多地人得到天气信息来指导生产和生活,为我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dd同志被省妇联和??省气象局联合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的荣誉称号!

三、以气象文化为依托,建设一流和谐团队

我局积极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组织职工举行了“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同时按照市局文体活动月月有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体活动,并为职工购置了健身器材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通过以上活动,增强了职工的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开展了“一月一学习”活动,分别以知识竞赛、集体学习、个别培训、观看廉政教育片等形式全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和队伍,提高气象职工品味。

注重重要节日对老同志的走访慰问,并组织老同志举行了游园、体检等活动,受到老同志们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