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范文1
一、对本质主题坚守的理解
(一)关于本质主题
本质主题是学校教育规划的核心,即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定位,学校发展目标主要由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构成。
其一,坚守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核心内涵,是培养目标需要坚守的本质主题。
培养目标是学校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其中很多内容是由教育方针和法律规定的。教育方针和法律规定的培养目标,就是学校教育规划的核心目标或本质主题。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特别强调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国家教育方针和《规划纲要》提出的核心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学校教育规划必须坚守的本质主题。
但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偏离了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核心目标,也就偏离了学校教育规划的本质主题。李镇西在《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一文中说,现在的教育,分数成了所有学生的人格标签,也成了所有教师的全部光荣或者耻辱。就目前中学教育而言,“成”的标志从理论上讲是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事实上“成”的唯一标志只是学生的升学分数及学校升学率。他非常担忧:在“升学教育”压倒一切的时候,不但“做人第一”“全面发展”“发展个性”等教育要义成了点缀的口号,而取得较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学生个性精神的丧失。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培养出没有个性的学生——缺乏心灵自由,丧失主体人格,不会独立思考,毫无创造精神。
我当校长做事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尽量按教育规律办事;二是摸着自己的良心办事。我的内心诉求是:当个人无法改变体制时,也要努力让孩子少受一些伤害,多一些童年的欢乐与浪漫,更不要成为“应试教育”助纣为虐的帮凶。比如我们不能改变“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提法,但可以丰富质量的含义,坚决反对以牺牲学科兴趣和牺牲学生身心健康来换取成绩。
由此可见,学校教育本质主题的坚守伴随着艰难和悲壮,离不开勇气、胸怀和智慧。
其二,坚守学校个性或特色内涵,是办学目标需要坚守的本质主题。
办学目标是指学校准备在多长时间内发展为什么样的学校,其重要内涵是成就办学特色。
上海闸北八中坚守“成功教育”本质主题:“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并制定了“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策略。上海第一师范附小坚守“愉快教育”本质主题“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突出“愉快教育”四要素:爱、美、兴趣、创造,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与思考、愉快地活动与创造、愉快地生活与成长。
我校坚守“崇尚个性,享受成长”教育本质主题。“崇尚个性”即尊重生命的主体性、主动性,顺应激发和引导生命的需求和愿望,开启生命的无限潜能,赢得每个生命生动活泼的个性化成长。“享受成长”是让师生充分享受美好的教育过程和成长愉悦。以“崇尚个性,享受成长”为核心理念的个性化教育,是指适合学生个性、适应学生主体发展需要、激扬生命潜能,并充分体现教师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教学特征的教育。
“个性化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其核心指向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本质主题,也只有这种指向的本质主题才是可以坚守的。
(二)对“坚守”的理解
坚守是一种守护。首先是对发展基础的守护。有了根的守护,才有枝叶的繁茂、花果的馨香。没有这种守护,学校教育规划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这种坚守是对学校核心文化的守护。学校文化是在坚守中形成的,师生行为深处散发的味道就是学校文化,文化熏陶着学校的每一个个体,校长是无法轻易改变它的。
坚守还是一种追求、一种胸襟、一种勇气、一种智慧。坚守不是静态的等待,而是根须扎实的追求。有教育思想、教育理想的校长,必然通过教育实践研究追求教育的理想。坚守是对前人办学的肯定与悦纳,需要开阔的心怀;坚守是对前人办学的高度认可,暗含我可能不及前人或不思进取的指责风险,是需要胆识与勇气的。坚守应该坚守的、发展应该发展的,这是一种智慧。
二、本质主题坚守的基本策略
(一)办学思想的一以贯之
遵循教育方针和教与学的规律,结合学校特色,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崇尚个性、享受成长”为核心理念的个性化教育思想,逐步确立了自主、能动、个性化的管理思想。提出了“培育教育个性,享受幸福人生”的教师发展目标和“享受快乐童年,奠基幸福人生”的育人目标,形成了“让每一个生命都开出自己的花”的教育愿景。
我们的办学思想得到教师普遍认同,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教育教学行为力量:整个学校既追求成长的美好结果,更享受成长的美好过程。
办学思想的坚守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几年前我校开展研讨活动,一位我们非常尊敬的大专家生气地说:给你们说了好多次了,“争章夺星”和“个性化发展”是两张皮,一定要去掉“个性化发展”,只研究“争章夺星”的实践和理论。我校部分人也主张丢掉“个性化发展”,争论异常激烈,于是召开课题组会议讨论。当时多数人都认识到,今后对学校后续发展最有生命力的是“个性化发展”,而不是“争章夺星”。当时校长根据多数人的意见顶住了压力,坚守了“个性化发展”这一学校发展的本质主题。试想,如果当初我们偏离了这一主题,怎有个性化教育文化的形成?怎有现在的个性化教学的影响?
(二)学校课堂变革的坚守
1.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观坚守
我校对教学质量的四维解读是:其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爱学乐学,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人格;其二,过程与方法——会学活学,享受学习;其三,知识、能力与素养——扎实、优秀;其四,身体健康。坚守这一质量观的意义,就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坚守的一个前提则是:校长必须做好因考试成绩不高而下课的心理准备。
2.“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观坚守
(1)构建“尊重差异,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多元发展”的课堂文化。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课堂文化,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呢?我们认为:学科教学特质得到彰显,师生个体差异得到发展,呈现出“尊重差异,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多元发展”的教学景观,这样的课堂就是理想的课堂。坚守这样的课堂文化,促成了我校几个转变:整个课堂从教师的课堂向“儿童的学堂”转变,课堂氛围由“紧张压抑”向“安全轻松”转变,教学行为从“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教学模式从“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向“多元发展的个性化”转变。
基于“三维差异”,即教师差异、学生差异和学科差异,适应师生个体的个性化教学思想,是我校课堂变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个性化教学即能够适应学生主体发展需要、激扬生命潜能,充分体现教师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教学特征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个性化教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优势显现层次;二是特色形成层次;三是风格凸显层次。这样的层次划分,使个性化教学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神秘境界,而是每个教师通过努力都能达到、不断向上移动的一种教学态势。
(2)坚守课堂文化观的意义。
暂时放下教师的非本质短板,侧重于教师长板、潜能的挖掘、培育、放大,有助于唤起教师的主体觉醒和个性发展;有助于弘扬教师优势,促进教师感受自己的价值创造和存在意义,形成持续发展的内动力;有助于改善教育教学管理,激发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催生整体教学优势。
(3)坚守的策略。
一是教学评价从“一把尺子”向“多把尺子”转变,“看课不看教师有多优秀,而是看你的学生能不能干,学生优秀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追求个性化课堂的一个基本方向;二是厘清规范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基础、前提、保障,后者是发展、提升、创新,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联动发展,随着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教学规范的质量在升级,新高层次的教学规范促进着个性化教学走向更高层次。
(三)教师发展的坚守
一个政府,如果把GDP作为政绩追求,人便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于是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成为必然。一所学校,如果把学校发展目标看成工作的出发点和核心追求,教师、学生便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于是师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也将成为必然。
我校办学思想直接指向人,确立了师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崇尚个性、享受成长,培育教师的教育个性,引导教师享受幸福人生,期望“让每一个生命都开出自己的花”。
我们希望,每位老师都能得到与其个性相宜的发展——做“最好的自己”。这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众生平等,尊重生命,尊重差异,个体自主,多元发展。
“既然注定和教师职业结缘,那就努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而避免职业倦怠、保持可持续动力的根本要诀,就是体验成就感。“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变革课堂,打造自己的个性化教学特色,在茫茫教海中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景”,这是享受职业人生的最佳路径。
我们寻求的教师发展不仅是专业发展,而是教师作为专业人的整体发展。“崇尚个性享受成长”的学校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解放了教师的思想与心灵,使教师能全身心历练于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课堂教学。
教师发展的坚守策略。一是从价值观和实践层面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人人即主人,引导教师确立众生平等的自由主体的理念;二是过程即目标,引导教师尽情享受追求目标的过程,确立过程主体的理念;三是人生即心态,引导教师拥有开阔的心胸,确立“阳光主体”理念。
(四)学生培养目标和路径的坚守
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分数,更应落实育人本位,创造适宜生命成长的学校教育,致力于提升学生成长过程和未来实现的幸福指数,而不能继续给孩子成长的根部栽种痛苦。学校不仅是为了接来送走一批学生,更要从每名学生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直到对其一生的为人处事都有积极影响,这才是学校的价值。梳理10多年取向个性化教育的教改轨迹,针对教学缺乏生机活力的动力疲软,我们提出了“崇尚个性、享受成长”的个性化教育理念,把“享受快乐童年,奠基幸福人生”作为育人目标。坚守培养目标,我们认定“为幸福人生所作的奠基,就应该是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为幸福人生打好基础”;坚守培养路径,我们认定“享受快乐童年,强调学生成长的过程与方法是快乐的,童年是享受而不是折磨。”
三、坚守带给学校的影响和启迪
学校教育规划本质主题的坚守,给我校带来了深刻影响:芳草课堂从点到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教与学内涵进一步丰富。二是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和教师生命质量的课堂变革,使芳草师生呈现出更加积极、生动、鲜活的发展态势,逐渐形成“乐学活学”的学风、“乐教活教”的教风。三是个性化教学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崇尚个性、享受成长”的芳草文化,得到更高层面更多人士的高度认同。两年来省内外近万人次的领导、专家和老师走进芳草观摩交流,一批批老师长时间深入芳草课堂听课,各地纷纷聘请芳草老师前往讲课讲学。“让每一个生命都开出自己的花”的核心价值观深深扎入每个芳草人心里,变成师生生命发展的强劲力量。
学校教育规划本质主题的坚守,实际上是对学校发展灵魂的坚守,是对学校发展正确方向的坚守。只有这样的坚守,才能保障学校可持续的动力与活力,保障学校不断走向教育的高品质。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范文2
关键词:“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基础教育;重要启示
五育并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相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本文在对五育并举和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的论述基础上重点探讨五育并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核心概念界定
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基础,在《辞海》的注释中,其本义是指“建筑物的根脚”,其比喻义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基础教育”,在《教育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一般是指中、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充分肯定和突出强调,说明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多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也使我们对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小学阶段是为人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最重要阶段。中小学教育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大军的“双重任务”。从根本上说,基础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奠定基础,是为我们祖国繁荣富强、发达兴旺造就数以亿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基础。这个基础的好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三、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七条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的这段话,对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办学要求:这就是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实现《纲要》的要求,实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在基础教育中,德、智、体、美、劳是“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一育既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定性,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统一体。
四、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基础教育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第一,使学生体力和智力同时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第二,使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可以获得充分、多方面的发展。
第三,使学生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导向是科学、合理的,可是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却成为了应试教育的遮羞布,学生要成绩、家长要成绩、学校要成绩,逼着老师也不得不要成绩,成绩代表一切,分分学生的命根时代并没有真正终结。如果不彻底改变现行的应该教育体制,那五育并举并不可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改革课程设置,加快全人教育进程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课程表中设置的课是科学的,但是不排除有的学校阳奉阴违,使得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课程形同虚设。因此,应设置文化课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劳动实践课。以文化基础课为重点,其他两种课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四)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全人教育的实施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教师不仅要“解惑”,更要“传道”;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自主获取知识;不仅要“授业”,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五育并举有心动,更要有行动。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全人教育的实施。
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际能力。这是21世纪的需要,并不是对现行教育体制、教育方针的否定。同志曾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教育任重道远,要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使学生人格得到充分发展,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做到坚持五育并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辩证统一。造就一个独立自主、有个性、有热情、有尊严、有知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范文3
论文摘要:非主流校园文化是指各种游离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题之外的,以非正式的方式自发形成的各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和谐。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科学地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一种产生于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等校园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它依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从内容上分,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据所呈现的方式不同,校园文化可分为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1 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主流校园文化是指由学校基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支持和倡导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的高品位的群体文化。主流校园文化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成果,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目前我国学校的主流文化生活主要表现为: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健康娱乐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
非主流校园文化是指各种游离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题之外的,以非正式的方式自发形成的,广泛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总和。非主流校园文化依其存在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传统的非主流文化和新生的非主流文化两大类。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大致包括“课桌文化”、“宿舍文化” 、“厕所文化”等;新生的非主流文化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诸如“影碟文化”、“网络文化” 、“洋节文化”、“新新人类文化”、“手机短信文化”等。
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同时存在于校园生活中,是校园文化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从目的性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明确的目的,它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以学校的教育目标为方向,以课时目标或群体活动为表现方式;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缺少明确的目的性,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其最终效果或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或与教育方针背离。从表现方式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较为严谨的组织形式,如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等,是学校文化生活的主体;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较为松散或隐蔽,既可能是课桌上随意的涂画,也可能是同学之间互发的一条调侃短信等。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具有原创性、综合性、独特性等重要特征,而和谐性是优良的校园文化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它是校园文化成熟的标志,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发挥其功能的检测标准。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应包括:(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校中的群体主要有领导群体、教职员工群体和学生群体,这三个群体之间应相互协调、互谅互助、团结友善,共同构成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2)人与校园物质文化的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建筑、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及校园网络平台等。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使师生身处其中能增强对美的感受,陶冶积极的情感。(3)人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集体舆论、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及校风、学风、教风、校训等,它反映出学校的个性和风貌。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加强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人与校园制度文化的和谐。校园制度文化既包含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群体,也包括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徽、校标、校歌等,是学校基本特点和基本精神的历史沉积和总结。统一协调,步调一致的校园制度,会使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信赖感和威严感。
3 非主流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的和谐。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科学地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3.1 正确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
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有些教育者持贬斥态度,认为是市场经济下道德滑坡及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的结果;也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文化趋同趋势在校园中的反映。应该说,二者的认识和判断都有失偏颇。我们应该看到,社会变革不仅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主流文化健康、清新的活力,同时也正是在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换过程中,又使学生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叛,道德失落与思想困惑、混乱,非主流校园文化现象正是这种状态的折射和投影。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不合谐内容,我们不能简单以其不符合健康向上的道德要求就粗暴地加以打压,而是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其形成、发展的原因,积极加以引导,使之与主流文化生活互相协调,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2 强化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主流校园文化对非主流校园文化有替代、引导与升华的作用。教育者应有意识地用丰富多彩、高雅、乐观、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生活占据学生的文化生活阵地,从而使消极的、不健康的非主流文化无立足之地。教育者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健康心理、竞争意识、坚强意志等,从而对非主流文化生活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的高尚情操、价值观念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高尚情感,改造非主流文化生活中的低级趣味,使真善美的德行和品质逐步向各类非主流文化生活中渗透,这样就能通过高尚情操的内化,促使学生种种非主流文化品位的提升。
3.3 充分利用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就其所产生的效应来划分,校园文化可分正效应文化和负效应文化。正效应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健康向上地成长;负效应的校园文化则使人陷入迷惘、颓唐,或情趣、格调不高。应该说,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只是校园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个运行良好的学校的主流校园文化通常是正效应文化,但这并不等于说其非主流校园文化就都是负效应文化。非主流校园文化中仍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如果教育者注意挖掘和利用,依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针对校园内的某一不文明现象,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各个网民的各抒已见,激烈争论,学生们最终对这一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这种非正式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往往比正式刻板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参考文献:
[1] 薛丽.隐性课程德育功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范文4
关键词:小学学校 管理 原则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61-01
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因此学校的管理工作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而管理是行为规范的过程,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体现在其内部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上,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学校,其内部的行为规范化程度也相应较高 要加强学校的管理,那么怎样做好学好管理工作呢?
一、小学学校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把学校办好、管理好,首先要有正确的方向。具体来说,就是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2.教育性原则
学校的一切管理,都要有利于培养人,教育人。只要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管理,就是好的。在管理学校时要使学校各项工作以教学为主,或者说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安排各项工作,以实现培养人的目标。要把学校的一切管理过程看作是教育人的过程,而不能把学校的管理过程和教育过程分裂开来。
3.科学性原则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要使管理过程成为教育过程,就要按科学来办事,这包括两方面要求(1) 按教育的客观规律办事。(2) 按管理的客观规律办事。概括起来说,就是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管理的客观规律来管理学校。
二、当前小学学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
从管理工作的目的性而言,当前许多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依然将知识的传授作为管理工作的唯一目的,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予的关注不够。表现在教学的安排上对所谓的“主课”给予极大的倾斜,而对体音美等科目则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学校管理工作重心的偏离。
2.重学生管理,轻教师管理
从管理对象方面来看,将学生作为管理的重点,忽视教师这一教学关键因素的管控。在学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往往给学生设立了相对严格的管理规范,而对教师管理则依靠教研组和教师的自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3.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提高
在管理的重点上,往往将学校硬件建设作为管理的重点,而忽视了对学校文化层面、师生精神层面的管控。一些学校将学校管理简单地归纳为,硬件管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层面,而对学校文化建设、师生精神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4.重强制管控,轻沟通交流
在管理方式的选择上,学校忽视了师生民主意识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依然采取指令式的管理模式,而缺乏与管理对象之间的有效沟通,造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紧张氛围,制造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构建学校内部的和谐关系,使得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不够融洽,管理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从而加剧了相互之间关系的紧张。
三、加强小学学校管理的方法
1.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高能力的教师就教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学校要从多方面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机会。抓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一批优秀教师带动年轻教师成长。另一方面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学校要创建学习型的团队,让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鼓励自学,教师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让教学更加多样化。
2.健全教师的管理制度
要严格教师资格制度, 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深化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加强岗位管理,实施公开招聘,完善流动退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知识、力等要求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民主管理是 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能够促使学校管理工作者在决策的制定上更为科学化,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师资力量为学校办实事。 教师主体地位得到重视的同时还能够强化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在教学工作上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学校管理向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3.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教师、学生和家长是学校整体框架的主要建构成分,因此要想建构“ 以人为本” 的小学管理模式,首先学校管理者就应该树立好以人为本的办学观念,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和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加强沟通和调适,共建和谐校园 教师作为学校的核心,管理者要深入教师队伍切实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心理和生活情况,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得教师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学校教学当中 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可以采取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的办法来加强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深化教研教改
学校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反应了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如何。因此深化学校的教研教改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①要做的就是转观念、学理论、学校的管理人员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去,引进当下新课程中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以崭新的人才观、发展观的要求教育和培养学生。②理论联系实际,将新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在上研究课时,学校应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所有教师进行导航,提升整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5.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范文5
关键词:基础教育基本任务;基础教育评价分类;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近年来,我国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然而,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育实践工作者也遇到理论和实践上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制约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目前,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已形成了一种共识:课程评价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实际上,课程评价遭遇到了一个两难困境:理论的课程与实践的评价矛盾冲突,造成课程评价与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对立,致使它不能左右逢源,找不到既与理论的课程一致又适合于评价实践的出路。[1]从理论上讲,我们当前实际上遇到的是“复杂的人与薄弱的教育评价理论之间的矛盾”。[2]
以上矛盾和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质上是没有把检查性教育评价与选拔性教育评价这两种性质不同、功能不同的教育评价作区别研究和运用。如果忽视两类教育评价作为单纯评价手段的中性工具性,在不考虑评价目的任务的前提下,谈论哪一种更科学是不合适的。如果脱离实际试图在现实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以检查性教育评价取代选拔性教育评价,也是不符合务实精神的。我们认为,走出困境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课程评价与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评价应有的内在的一致性,以建立起务实的改革保障机制,进行观念改造,以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进行方法改造,以寻求可行性的有效的策略。
一、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有所区别的。作为基础教育,它有自己特定的任务,而作为基础教育中的评价,可以按照其任务的不同来评价各项任务的达成度,以更好地实现基础教育的目标(见图1)。同时从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任务出发,我们也找到了有利于认识和解决当前教育评价问题的评价分类路径。
图1 基础教育两个基本任务的相互关系与难点问题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实际上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一是素质教育,即从人出生开始逐年逐级提升发展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要实施素质教育。二是教育升学,即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保障青少年在完成一个学段学习以后,能够升入下一学段的学习,逐步提高其素质,向社会需要的人才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使每一个孩子能够升学,继续接受教育或者说叫教育升学,直到其有能力升入高等院校或者进入社会工作(见图2)。
图2 基础教育人成长过程中基础素质的拓展与
高等教育中专业分化分流成才发展示意图
二、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分类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对任何事物的分类都必须先确定分类的标准,而且不能同一个分类同时采用多个分类标准。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的分类才是严密的,不会造成分类重叠和混乱。基础教育阶段的评价目前有多种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为解决不同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服务。当前我国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大家在讨论与新课程改革相匹配的教育评价改革时,经常会出现多种标准下的评价分类混乱问题,导致评价改革研究的重叠不清。为了更好地解决选拔性考试的改革问题,我们以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任务作为分类标准,以此为路径,将各自对应的评价进行分类,即:一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而开展的诊断性、监测性、反馈性、检查性教育教学评价;二是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升学和选择工作而开展的公平、公开、公正、可操作的选拔性考试评价。在确定这一评价分类标准以后,我们就确立了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两个出发点,即: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对教育过程进行质量管理的检查性教育评价改革;以鉴别学生特长和水平为升学和就业服务的选拔性考试改革。区分这两类评价性质和功能的不同,为我们下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这里,后一种评价注重的是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可行性和结果性,它注重的是学生已经获得的素质在升学和就业上的展示,为社会升学和就业管理服务。而前一种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素质的发展性、检查性、诊断性和过程性,它注重的是寻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科学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学检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摸清教学的实际情况,以便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检查,可以具体了解当前的教学实际,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与补救方法,确保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努力按照一定的教学规范要求去认真改进教学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学工作的积极改进与教学质量的实际提高。
(一)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的教学评价
作为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的教学评价,它是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要素和不可缺少的环节(见图3)。[3]这类教育评价除了终结性特点外,更注重的是人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特点。
图3 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与评价
(备课少、效率高、负担轻的教学)
作为质量管理的教学评价,它的实施者是学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提高教学的质量。这种评价是有自己的规律的。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研究了质量管理的普遍规律,提出管理由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等四个环节组成,因此教学管理中,教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4]教学检查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管理目标与教学规范要求,对具体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相应的考察,鉴定和评价其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改进教学的管理活动。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情况的检查,还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的检查,也包括对教与学双方情况的综合考查,以及对与教学有关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等情况的检查。其形式是不拘一格的,既可以是笔试、口试、实验操作等形式,也可以是座谈、汇报、实地观察等形式,还可以是查询资料记录、综合评论等形式。这一类评价形式多样,约束条件少,在一线教学工作中使用灵活,开展广泛(见图4)。
图4 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主要种类与选用①
教学检查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教育方针与教育目标的贯彻执行。教学工作必须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为社会、为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努力。经常适时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对偏离或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标的现象予以及时纠正与调整,以保证教育方针与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与认真执行。二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有利于作出相应的关于教学发展的决策。根据信息论的观点,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的发送、传输与接收的过程。教学检查的目的,是为一定的教学发展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与依据。通过教学检查,可收集影响教学质量的六个基本要素等多方面的反馈信息(见图5),不但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值得推广的某些成熟的经验,也可以通过对检查情况的分析研究,找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着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症结,以便对症下药,作出相应的有关改进和发展教学的决策。
图5 影响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
教学检查在教学管理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教学检查的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它是构成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它的作用主要是:搜集反馈教学工作信息,分析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失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能。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打下基础。
(二)以为高一级学校寻找合适人才、分流输送学生为目的的选拔性考试评价
这种评价实际上是为高一级学校服务的一种评价,它有两个基本的目的和要求:第一,高一级学校能够挑选到满足其教学目的任务需要的学生,这也是教育内在人才培养规律的需要;第二,这种评价的过程必须满足于现实社会的要求,即公正、公开、公平、可行,这也是现实社会外在对教育制约规律的需要(见图6)。
图6 社会政治经济对升学考试改革的制约作用
从图6我们可以看到,升学选拔性考试具有两个特点:(1)结果性评价特点;(2)与学生前途挂钩的功利性特点。因此,这类教育评价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1)能够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到适宜的人才;(2)选拔过程和方式必须被社会广泛认可,即公正、公开、公平、可行。这就需要我们对两类不同性质的教育评价改革进行区别对待,走出由于两者的混淆和重叠,给教育评价改革带来的两难困境。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人才,为社会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而服务于广大青少年成长升学和社会就业的选拔性教育评价,最终要被服务对象接受,为社会大众广泛认可,才有现实社会意义,才具有生命力。因此,我们在考虑当前选拔性教育评价改革的时候,务实的做法是在评价理论、理想与现实社会的认可和可操作性之间找到结合点。
①本图依据广东省教育教学研究室吴惟粤2005年4月在“广东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现场会”所作报告材料。
参考文献:
[1]杨启亮.走出课程评价改革的两难困境[J].教育研究,2005,(9):31—35.
[2]邬向明.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2):4—7.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范文6
【关键词】学校教育 大学生 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的实现,对大批已走向社会和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讲,具备一定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目标、任务,要始终把加强大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作为重点,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1 创造力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内涵
所谓的创造力及实际应用能力,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探索——开拓——创造思维等的综合应用能力,而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则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大事。对此,中央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也十分重视,曾多次提出“科教兴国”以及制定出具体实施办法,其目的就是通过努力,加大教育改革,培养出大批的具有创造性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确保我国各项事业现代化获得成功。
从另一个观点出发,认为创造就是人类在摒弃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创造思维能力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实质就是对先前的旧事物变革的否定,即“推陈出新”的创造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实质就是要培养其具有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
2 高校培养学生创造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具有创造性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劳动者”。教育体制及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前提,纵观目前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已开始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入手,教育学生要有理想,守纪律。有了理想,就能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不断追求,从中发挥出最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守纪律则是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
其二,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入手,应加强基础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是培养其能力,发展其智力,达到其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基石。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将来成为具有一定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素质打下坚定的基础。
其三,从有利于学生日后从事具有创造性工作方面入手,应重视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所谓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就是学生独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具备了这些能力,才更有利于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其四,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利条件入手,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再实践,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大力提倡学生的这种创新精神,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途径
3.1 创造条件积极建设一支具有创造型的师资队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目前社会发展需求特点,师资队伍正在从教育的知识传授型转向思维激励型,从思维激励型转向创造教育型转变。使其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更新与提高。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创新教育所需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的创新教育方法。自觉消除和克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创造性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方式。
3.2 合理安排、调整、组合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已取代了当年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即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基础理论厚实、专业理论新、专业知识广的“博”与“专”相结合的创造型人才,就目前各学校正是在深化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改革逐步趋于合理、完善中达到最优化。
3.3 积极倡导使受教育者掌握创新的学习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方法,形成一套“学习——思维——创造——学习”的新路子,逐步把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较早的引入到教学全过程。这样能引导学生在整个的受教育过程中,会“因材求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 高校培养学生创造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具有创造性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劳动者”。教育体制及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前提,纵观目前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已开始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入手,教育学生要有理想,守纪律。有了理想,就能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不断追求,从中发挥出最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守纪律则是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
其二,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入手,应加强基础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是培养其能力,发展其智力,达到其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基石。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将来成为具有一定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素质打下坚定的基础。
其三,从有利于学生日后从事具有创造性工作方面入手,应重视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所谓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就是学生独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具备了这些能力,才更有利于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其四,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利条件入手,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再实践,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大力提倡学生的这种创新精神,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途径
3.1 创造条件积极建设一支具有创造型的师资队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目前社会发展需求特点,师资队伍正在从教育的知识传授型转向思维激励型,从思维激励型转向创造教育型转变。使其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更新与提高。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创新教育所需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的创新教育方法。自觉消除和克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创造性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方式。
3.2 合理安排、调整、组合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已取代了当年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即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基础理论厚实、专业理论新、专业知识广的“博”与“专”相结合的创造型人才,就目前各学校正是在深化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改革逐步趋于合理、完善中达到最优化。
3.3 积极倡导使受教育者掌握创新的学习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方法,形成一套“学习——思维——创造——学习”的新路子,逐步把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较早的引入到教学全过程。这样能引导学生在整个的受教育过程中,会“因材求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3.4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学互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途径
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创造教育的目的,实质就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来探索学生成才的最佳路途,即利用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开发每个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变“满堂灌式”的授课为“答疑讨论式”,变“知识传授型”为“思维激励型”,变“死记硬背型”考核为“创造思维能力”考核,变单纯的求知为全面发展。
3.5 注意其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3.5.1 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功能作用的系统性
各培养要素间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单个起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因此,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贯彻教育与受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原则,以学校教育目标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协调各相互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整个学校教育形成一个协调通盘运转的有机整体,为培养其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服务。
3.5.2 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构成要素的有效性
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可控、可操作性的活动。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培养规律为前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熟悉教育对象,正确引导,有的放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有效性的培养其创造个性。
3.5.3 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中的开放性
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原则前提下,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即针对教育对象,选用走出去,请进来,理论指导,现场教学,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研讨方式,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思维创造性。变“灌述”为引导,变“静”为“动”,变“管理”为“靠自己”,创出一条效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
3.5.4 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性
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要依据教育方针,学校培养目标,学校现阶段各项工作任务及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培养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计划,从教与学双方的互动过程,反馈信息,教师依据反馈信息可随时修订、调整相关内容信息和教授方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实际调查、指导,纠正偏差,使之教学行为内容、方法,更能近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将教与学互动过程列入竞争机制之中,使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加接近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