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范文1
教材第29页第四课第一框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教材设计此目是承接上一目生产和消费,为了进一步说明:要满足消费就必须发展生产,如何发展生产呢?就需大力发展生产力。事实上,学生在此前没有学过生产力的相关知识,初中教材也没有做相关知识
的学习安排。那么,教师没有教,学生当然就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的第一节课程性质,其中说,“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衔接,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要求,在初中教学中没有安排学习,在高中教材中又没有介绍,在此出现不妥。而关于生产力的含义、内容和在社会进程中的根本作用等相关知识,是的重要观点,既然教材编写和知识学习不可或缺,编者应对此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恰当的安排,做到前后衔接连贯,使知识系统化。否则,不仅对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无法深入理解,而且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更是一知半解,学生学习时只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了。如,第30页探究活动中的“观点一: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观点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教材第59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教材第31页“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教材第35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等。教材之所以有这样的表述,其理论支撑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则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而学生在学习上述知识时,如果没有掌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无法理解和正确
运用的。所以,笔者认为,教材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应适当安排,以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范文2
法制环境是非公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
近十几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有些省市还远高于这个比例;为一大批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税收贡献逐年增大;增强了市场活力,逐渐造就多元竞争的发展环境;适应了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要的能力,推进了市场繁荣。
在现实中,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重要力量,它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日渐宽松、日渐改善的法制环境作为必要的保障。这个法制环境有四项重要的体现:首先是宪法几经修改,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宪法原则,也是最基本的法律依据。第二是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最具权威性的是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还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这些规定对非公有制经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其发展铺设了宽广的法律大道,是非公有制经济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法律总框架。第三是以宪法原则为依据,十多年来陆续制定了一批体现基本经济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法律。比如,从以所有制立法转变到以责任形式、投资形式立法,制定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据以构建多元的市场主体;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制度,日渐确立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法律原则;坚持推行市场的公平竞争,逐步形成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优胜劣汰的法定规则,这些法律规范的确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清除了许多制度性的障碍。第四是逐步形成了一批传导宪法原则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制度、具体运作体制、具体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有些地区、有些领域营造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为宽松的环境,激发和保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收到了成效。自从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以来,涉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达四十多部,行政法规、法规更是数以百计,从市场主体、市场规则、资源配置、生产要素使用、权益保护、市场秩序等多个方面,创设制度,建立秩序,排除障碍,鼓励发展,有步骤但又是积极地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关系,营造能促进这种发展的法制环境。
当然,这样的法制环境形成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融合在一起的,现实的发展推动着法制建设,法制的建设又为发展提供保障并促进进一步的发展。历史的经验证实,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在一个日渐适应发展需要的法制环境中实现的,而实践也表明,一个从基本面能起促进作用的法制环境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必不可少的保证条件,应当充分重视这个环境的形成和改善。
营造更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在我国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在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实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不但要有相应的经济、技术措施,而且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营造更有利于其发展的法制环境。这个环境简单地说,就是指围绕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以法律、法规形式出现,诸多制度性因素综合形成的外部条件。或者进一步地说,这里所指的法制环境是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运营、发展、权益保护等有密切关系的,由一系列法律规范或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外部条件,它能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或者有直接影响。法制环境的这种特性,包括其内涵与表现形式,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外部条件的需求,对国家管理职能给予支持、保护的依靠,对其内在发展需求转化为发展现实的期待。这些都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有国家的支持、引导,而国家的政策方针则需要演进为具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也可以说,这是实施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保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
当前,营造更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制环境,应当树立的观念和应当遵循的原则为:一是从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现状出发,立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对待所有制问题;二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所有制形式,两者不是对立的;三是应当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共同的规则,同样地受法律保护;五是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六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政府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事业,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条件。总之,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是坚持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消除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按照上述的观念和指导原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应当具体到包含下列主要内容:
1、建立鼓励、支持创业的机制,为多种所有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励人们创业的积极性,消除由所有制造成的创业制度方面的障碍。
2、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具有平等的地位,不以所有制的不同论高低,不因所有制的差别而受到歧视,实施差别待遇。
3、各级政府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按各自的职能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政企分开,建立提高市场效率的机制。
4、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确立为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所需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体制以及有关的调整、组合制度。
5、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公正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让合格的各类主体有机会进入市场竞争的领域。
6、建立全国统
一、开放的大市场,从制度上破除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保障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各类企业在统一的大市场中参与竞争。
7、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各类市场主体按各自条件自主配置生产要素。
8、各种所有制的投资权益受法律保护,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形成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的环境。
9、形成鼓励、支持社会各种人才在各种所有制之间自由流动的制度,各显其能,公正地承认他们获得的成果,不因所有制的不同从制度上给予不公正的待遇。
10、形成鼓励、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的体制,有机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1、推进形成公正执法的环境,对各类市场主体和当事人,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都公平对待,遵循非歧视原则,平等保护其合法权益,不以保护某一种所有制的权益而损害另一种所有制的权益为代价。
12、形成以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结合为基础的,有助于维护法律环境的观念和原则,如法制观念、共同发展观念、公平竞争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消除差别待遇原则等。
以上十二项内容是根据已有经验和现实需要列举的,虽然还不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全部内容,但也力求反映其发展的基本需求。在营造这样的法制环境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并不是要求为非公有制经济另立一套行为规则,另行制定若干从所有制出发的法律法规,而是应当强调一体遵从反映国家意志的共同行为规则,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对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公平对待,平等保护,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也并不是企求去违背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宗旨,以一种差别待遇代替另一种差别待遇,消除一种制度的过程中又造成新的制度,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的。当然,从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就某些与所有制有关的特定的事项由国家立足整体利益统盘考虑,制定法律法规,这也是并行不悖的,总的目的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当前法制环境不适应的九种表现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法制环境,从而在肯定发展成就,感受一个较为有利于发展的环境的同时,又根据党的十六大的方针以及对进一步发展的期待,审视当前法制环境中不适应之处,就是一种发展的需要,并且在对这个法制环境的内涵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更有助于寻找差距,促进改善。
现实中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于下列九个方面:
首先,在能对法制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观念上有一些是不适应的,比如,对基本经济制度认识模糊,对非公有制经济有偏见,以所有制划线论高低,思想没有能从所有制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观念上的滞后导致缺乏冲破制度的勇气,从而影响法制环境的营造。
其二,在一些领域、一些制度中仍然留有歧视性的规定,相同的事情、相同的行为,因为所有制不同就实行不同的待遇,比如税收、技术改造、财政支持方面都有事例。
其三,对非公有制的合法财产权益法律保护力度不够,私人财产权的保护制度不完善,侵害非公有制企业财物的情况较多,乱收费、乱罚款,自立名目伸手索要钱财,而一般的非公有制企业处于弱势,难作拒绝。
其四,市场准入不规范、不透明,对非公有制经济限制较多,不同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市场准入范围不一样,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经营等领域,对非公有制进入擅自设立,增大难度。
其五,各类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缺乏具体的制度保证,甚至从制度上限制了平等使用,在生产要素的流动、配合上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比如在资金融通、土地使用等方面都还难以做到实际上的平等使用。
其六,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仍有不少障碍,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仍存有束缚公平竞争的陈规旧习,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干扰建立全国开放、统一的大市场,往往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在竞争中求发展。
其七,执法不公,随意性大,一些执法活动中,未能使各类企业享有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权利,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和当事人,会在执法中出现不同的结果,与之相联系,还有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更易于损伤以非公有制居多的中小企业。
其八,一些政府机构行政干预过度,审批事项过多,审批行为不规范,审批环节繁杂重复,有些审批条件是针对所有制而设立的,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压抑了运营活力。还有些是该管的不管,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应当有作为的而不作为。
其九,有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缺乏职业道德,不讲诚信,不尽社会责任,搞不正当竞争,损害了自身的形象,招致社会的指责,降低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任程度,为营造促进其发展的法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应当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在营造这个环境的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在积累,而不适应之处会逐步显露,这是发展的轨迹,消除不适应部分,排除制度制定和实施中的弊端,将是进一步发展非公经济和推进法治进程的当务之急。
改善非公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十二条途径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前提,衡量这个法制环境的基本标准为,它是否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相适应,或者说它是否具体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根据这样的前提与要求,所要努力的是积极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完善更富有活力的、更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机制,完善相关的制度。当然,在作这样的努力时,大力倡导转变作风、更新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它还不能代替法制环境的营造、制度的建设,包括制度的创新和消除制度。最佳的方式是作风、观念的倡导与扎实具体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有效地传导宪法原则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
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当前应当考虑的途径是:
1、完善规范市场主体的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在现有的规范企业三种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平等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法律原则和具体制度。
2、坚持实施政府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的原则,形成相应的制度,对现有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中歧视性的规定及做法尽快清理,废除陈规,创立新制,管理经济的各项举措立足于调动各类企业积极性,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3、积极营造鼓励创业的机制,特别是扶持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者创业,建立创业服务体系,提供便利,加强引导,方便设立,不在法定的条件外设置障碍、增添审批事项,从发展的起点上即改善环境。
4、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市场准入标准依法制定,公开透明,有关技术、质量、环境、安全等标准,各种所有制企业同样执行,对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自然垄断行业等领域严格执行法定的准入条件,消除地方、部门以至于个人设置的壁垒。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在市场准入方面各种所有制应当有同样的待遇。
5、完善对各种所有制财产一律依法保护的法律制度,包括各种所有制经济对各种企业形式的投资,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在各种经营中取得的合法经营成果,都在法律上予以同样的保护。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征用非公有制财产的,应当建立法定的制度,依法进行,给予补偿。财产权的保护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关键部分。
6、采取法律举措,遏制侵害非公有制企业权益的行为,首先强化法律手段治理乱收费、乱罚款,禁止摊派,限制自立名目向非公有制企业伸手要钱要物。从制度设计上支持企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严格防止一些机构滥用公共权力为小团体利益而侵害非公有制经济。
7、以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比如,完善担保制度,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放大担保能力,支持解决贷款难问题,鼓励民间资本设立社区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人才流动机制,引导人才进入各种所有制领域等,这些都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法制环境应有的内容。
8、完善已有的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包括中小企业促进法中的扶持规定应当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一些法律中已确定的平等竞争的原则,应当有可操作的制度保障;某些有利于推进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措施,需要明确实施途径,完善操作机制。
9、营造公正执法环境,加大执法力度,增强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的安全感、稳定感、信任感。在执法活动中打击犯罪、制裁违法、定纷止争,为非公有制经济排忧解难,对各类企业和当事人平等对待,依法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正常运营,不受侵害。
10、政府依照法定职能处理与各类企业包括非公有制企业的关系。维护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权益,企业有权依法选择企业形式、管理形式,有自主经营和投资决策权,政府不应违法干预甚至替代企业作出相关决策。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很不平衡与多层次,其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只要是法律所允许的,就防止过度干预,并承认其合理存在。
1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规范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质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需要改善外部条件,而且需要自身增强运用这种条件的能力,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各类企业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不应企求是非公有制经济而有例外,只应自觉地纳入法制轨道,立足于社会,参与公平竞争。
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范文3
[关键词]国防经济 制度变迁 影响 主要因素
任何制度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迁。国防经济制度的变迁,本质上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但同时也必然受到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是这些因素的联系和影响,构成了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影响中国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国家安全形势
国家安全形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态势及其走向。国家安全形势是动态发展的,其决定因素在于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力量对比。一个国家对自己所面临的安全形势的判断和把握,直接影响着国家关于战争与和平可能性的评判与选择,从而在制度安排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安全形势对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国防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的比重和规模,但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会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当国家面临现实的战争威胁、安全形势趋于紧张时,为保证整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国民经济中的很大一部分会迅速转入国防领域,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就会迅速扩张,国防工业生产和武器装备采购就会急剧扩大;当国家安全形势趋于缓和、战争危险解除时,原来紧急转入战争轨道的那部分国民经济就会逐步复员,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也就随之改变。国防经济的这种伸缩性就要求国家在不同的安全形势下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
第二,国家安全形势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动员制度的变化。在相对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制度主要是致力于提高国家的国防潜力,同时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而当国家安全形势恶化、战争危险来临时,国民经济动员就会迅速转入应战体制,国民经济动员制度作用的内容、方式和强度等,都以服务战争和赢得战争为根本指针。
第三,国家安全形势直接影响军队后勤保障制度的变化。不同的国家安全形势,会对军队后勤保障提出不同的制度需求。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战争一触即发时,就要求军队后勤保障以直接服务战争、最终赢得战争为中心,在战备物资采购、储备、投送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以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并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当战争结束或战争危险解除后,军队后勤保障制度服务于战争的功能并不会随之褪去,但此时就要求军队后勤保障制度更多地关注后勤保障效益的提高、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以及改善军人福利待遇等方面。
二、军事战略方针
军事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战争指导者运用战争力量和手段达成战争目的的一种艺术”,是对战争中一些带有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筹划和经略,赢得战争是其唯一使命。它是敌对(现实的或潜在的)双方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体现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和调整,对国防经济制度的变迁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和调整决定着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一个国家如果奉行扩张性的军事战略方针,就必然会安排相应的制度刺激其国防经济超常发展,以满足其扩张战争的需要,其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也就超出了本国防御的实际需要。建国以来,我国的军事战略方针虽然几经调整,但“积极防御”的总体性质始终没变,这就有利于我们在国防经济制度安排上保持适度的国防经济规模,既能保证国家安全的需要,又不妨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从而有力地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会对国防工业生产、武器装备的采购及其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军队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新的制度要求。不同的军事战略方针,要求国防经济在武器装备生产的数量和结构、国民经济动员的方式和强度以及后勤保障的能力和方式等方面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
三、国家经济体制
国防经济制度作为一个子系统,既从属于国家的国防制度,又从属于国家的经济制度。因此,当国家经济体制转型时,国防经济制度也会随之变迁。
第一,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国防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防经济在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产权制度)上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了多种实现形式,这就必然引起国防经济尤其是国防科技工业产权制度、投资制度变迁。
第二,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国防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防经济资源由国家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统一配置,完全排斥市场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资源配置采用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对国防科技工业制度、装备采购制度、国民经济动员制度和军队后勤保障制度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三,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军队后勤保障方式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自成体系,军队后勤社会功能齐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建立起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必然促进军队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改革,引起军队后勤保障制度变迁。
当然,影响中国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因素还有很多,但上述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在一定阶段,当这些主要因素相对稳定时,国防经济制度也较为稳定;当主要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国防经济重大就会随之发生质的变迁。
参考文献:
[1]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范文4
谈行政改革:监管应转事前为事后
过去监管办法是事前监管为主――允许你做才能做,主要办法是审批,这个弊病很大。市场监管要从事前监管为主转向事后监管为主,要从实质性审批转到合规性监管。规则在这里,违反了规则就要接受处罚。行政审批讲的每一项,都有具体的措施,文件、审批到什么程度,还要通过各方面讨论。定了以后,就要打破阻力,让它转型。
谈垄断:改革是为公有制经济添活力
国有企业垄断一直有一个口号贯彻,但是内容变了,就叫做国有为主导。
我们确立了一个基本经济制度,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讲到国有制为主导,就是国有经济要控制。
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两个毫不动摇要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活力,怎么增强?就是改革增强活力。谈:完全放开需要时间
关于土地制度是否全面放开的问题,三中全会肯定要做一个决定,但是要走到什么程度很难说,因为反对声音很强。有两种反对,一种是管农业的同志,认为这会冲击18亿亩红线。另外是各级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有利益问题,而且负债率很高。
如果土地开放了,或者征购价不高,差价拿不到,利益就会受损。所以处理上走到什么程度,就需要像十说的:不但要有勇气,还得要有智慧。
谈金融:存款保险制度是把双刃剑
要建立存款保障制度,没有存款保障制度,竞争一加强,银行一到底就麻烦了。
存款保障制度是双刃剑,如果是一般性的全部赔付,就造成了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反正国家赔偿,我随便怎么弄。所以它的推行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会使得现在银行的利益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现在我们存贷利差很大。
现有格局下,实际坏账率很高,但是表现出来的坏账并不高。利差大有一定原因,出现变动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还要做很多考虑,来防范大改革中出现的风险。
谈财税:资产负债率隐藏巨大风险
最近几年,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率升高,现在最低的估计大概是20万亿,比三年前10.7万亿翻了一番,这是很危险的。
1993年的分税制改革,国内外舆论都认为行不通,结果挺顺利。如果能够保证它实现,中国会出现一个新局面,像从1990年到1991年,整个社会信心是改革,此后中国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保证改革真正推向前进。
谈竞争:没竞争的市场比没市场更可怕
改善竞争环境,就要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不形成这样一个市场体系就没有办法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没有竞争的市场比没有市场还可怕。行政保护、地区保护、垄断等,使得市场缺乏竞争性。市场缺乏竞争性就不能形成有效配置资源的价格,不能形成这样的价格就不能有效解决。所以要强调竞争性。
谈非禁即入:对公民天然活动的保护
从事什么活动,这是公民的天然活动,当然为了公共利益有些活动可以限制,但一定要这样,凡不是法律明文禁止的都自由进入,过去的办法叫正面清单,就是政府许你做什么你才能做什么,非禁即入就是上海自贸区讲的负面清单。
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范文5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关系社会主义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抉择,在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这种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经济落后的境况下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改革开放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计划是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在这种情形下,一切资源由政府来统筹安排,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二大指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从此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大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三,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第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不断地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显著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据统计,1978~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至15781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至4761元。200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同期,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8.5%。我国居民收入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二、中国当前经济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从1979~2009年的3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加到33.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近10%。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近7%,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经济增长依靠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经济极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缺地、缺水、缺油现象日趋严重。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大国的同时,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的能耗、水耗和矿产资源消耗大大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有数据表明,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10个里面就有4~5个是中国城市。如今,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资源耗竭、生态环境的破坏、就业压力的增大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2.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牢牢地把握住发展机遇,在中国大地上创造了震烁古今的经济奇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担忧。一是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1983年的1.82∶1扩大到2009年的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为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二是区域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竟达2万余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相比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3.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显著扩大
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创造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普遍增加。但也要看到,在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升的同时,收入差距问题也日渐突出。一是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二是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2008年,我国工资最高的证券业人均年薪是17万元,而工资最低的畜牧业人均年薪是1.08万元,两者相差15.9倍。三是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过大。2007年,国企高管薪酬最高者达6600万元,全国百强上市公司高管平均年薪58.39万元,而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过大,0.5以上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47。综上所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深化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对策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面对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负面影响,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我们要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判定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长期存在,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倘若发展不平衡得不到有效处理,并且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时,极易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一是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二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大力支持、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落后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四是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扩大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
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范文6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