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营活动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营活动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收入 费用 利润
0 引言
准确的会计要素定义,能更好地联系理论和实践,更好地使会计确认和计量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葛家澍1996)。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要求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在新准则中对会计六大要素进行了新的定义,距今新会计准则已经实行了三年多,关于新会计准则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很少有人对新会计准则的中各要素的定义进行深入的研究。众所周知,会计基本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等式,也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利润=收入-费用,它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等式,是由上一等式扩展而来,也称为利润表等式。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利润表等式是矛盾的,引起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1 新准则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界定
新准则中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1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所谓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1.2 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就是说由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当确认为收入。
1.3 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这点是为了区分那些带来企业经济利益的收入但没有增加所有者权益的活动不应确认为收入,例如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同样根据费用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费用的几个特征:①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这点和收入是对应的。②费用是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就把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排除在了费用的定义之外。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只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营活动才能确认为费用。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这里又出现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在新基本准则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则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等式: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2 要素定义与会计等式的矛盾性分析
从上面对收入、费用的定义可以看出,收入和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但是,企业的经营的活动不仅包括日常经营活动也包括非日常活动,例如固定资产的处理等。在新准则中,固定资产处理产生的收益和损失计入了“利得”和“损失”项目。
我们在前面提到利润表等式为:利润=收入-费用
根据新准则中利润的定义得: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从这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关于利润的等式,但却是不同的表现形式,那么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大家可以看出两个等式的差异在于利得和损失。“利得”和“损失”是我国为了在新准则中体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精神首次引入的概念。但并未将其作为单独的要素列示。通过对两者定义的分析可以得出利得和损失的内容包括:直接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那些不计入当期损益的、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这部分利得和损失以资本公积来核算,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余的利得和损失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具体为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反映在利润表中。
在未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前,我国的收入和费用概念和现在相比是广义的。以前的收入和费用既包括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也包括非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同样,费用也包括日常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和非日常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那么现在的新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这种矛盾呢?
经营活动的概念范文2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会计领域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的认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三者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对比与分析,指出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旨在帮助会计实务工作者及理论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并区分三者,从而更好地开展会计实务工作与理论研究,同时也为企业的会计制度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
一、我国会计领域对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的认识现状
我国会计理论界在会计本质论方面存在着两大流派,一派是以葛家澍、余绪缨为代表的“会计信息系统论”,另一派是以杨纪琬、阎达五为代表的“会计管理活动论”,两大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本质进行了论述。“会计管理活动论”是阎达五和杨纪琬两位教授在1980年的中国会计学成立大会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会计本身就具备管理功能,因此会计实际上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会计管理活动论”与传统会计学理论完全不同的观点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会计管理”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虽然近些年来会计本质理论已经鲜少被提及,但是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人们仍然沿用着“会计管理”的概念。
笔者通过相关调查得出,目前社会对会计管理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将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对会计工作的管理等同于会计管理;②会计管理就是内部会计控制或会计控制;③会计管理等同于会计监督;④会计人员从事的会计实务工作就是会计管理;⑤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和会计工作者对会计工作的管理;⑥会计管理就是财务管理。从上面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会计管理”的概念仍然活跃于会计领域,但是在理论和实务中与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等概念相互混淆,不利于企业进行会计制度的规划,影响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发挥。
二、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相关概念及关系辨析
(一)会计管理
《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阎达五、杨纪琬,1980)中创造性的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的社会活动,并且对会计管理的具体要素、职能、对象、目标等内涵进行了研究与界定。总的来说,会计管理是一种追求经济效果、管理价值运动的活动,以管理人员、目标、方法、手段与客体为具体要素,分别对生产过程的事前、事中与事后进行管理,具体发挥以下职能:预测、决策、预算、计划、核算、控制、分析与考核。
本文认为在会计管理实践中,会计核算的内容与过程与会计惯例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会计核算也属于会计管理,会计管理是一种由预测、记录、对比分析、形成反馈共同构成的循环控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计管理人员是主体,价值运动是管理活动的客体,以会计信息和会计系统作为管理手段对价值运动进行预测、决策、预算、分析、反馈等一系列管理,从而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实中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共同构成了会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会计活动对自身产生的信息与外部生产经营活动都进行了质量控制与监督,包括对流程、授权、审批、职责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期间处理与控制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而会计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对组织内部的会计信息进行控制与管理,而是要通过对外管理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对外的组织协调管理需要通过对外的控制与监督功能来实现。当然会计系统不是执法监督机关,所以会计监督职能是没有会计控制职能重要的。在现实工作中,人们将政府组织、企业单位的管理层对会计工作的管理看作是会计管理,这与会计管理的实际内涵是相距甚远的。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常规的会计控制就是指内部会计控制,从属于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我国于2008 年5 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人员、内容、手段、目标等进行了具体的规范。这个规范是融合了会计管理于控制形成的外延广泛的控制体系。会计控制系统既包括对内部会计信息的控制,也包括在外部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与处理过程中的控制,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控制活动都是在系统内部进行的,因此都属于内部会计控制范畴。内部控制与会计管理都是以提高经济组织经营效益为目的,不同点在于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管理内涵更为丰富,外延也更为广泛,相比之下会计管理的范畴更为细致与微观,也可以这么认为,在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中,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是相互交织、无法分割的,它们都从属于内部控制系统。
(三)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监督组织内部的财产物资情况与财务收支情况;②政府、社会组织等外部组织对内部会计信息及工作的监督;③组织内部对会计信息及工作的监督,包括会计系统内部与外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除了第二点提到的组织外部的会计监督(这是本文考查内容之外的),另外两部分都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分析处理的,都可以看作内部会计监督,自然也同样从属于内部控制系统。
(四)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一项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组织与处理的综合性工作,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企业的融资、投资、资金运营与分配等活动进行分析、决策与控制。由此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单一,是对企业经营中与资金及相关要素有直接关系的活动进行直接管理,不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的反映。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一个具体职能管理,而会计管理则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反映与管理,而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财务管理需要运用到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与控制,因此,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企业经营活动管理中还是明显相区别的。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明确得出,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以及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彼此之间仍然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及会计监督都有着一定的重叠部分,同时三者都从属于内部控制系统,但是每部分的具体内涵仍然是相互区别的。会计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会计控制则是为了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会计监督则是对企业内部财产清查与财产物资以及对会计信息、会计工作进行监督,这三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组织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都需要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处理来实现。总的来说,三者可以统称为“会计管理”,共融于内部控制系统,这也是当下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罗希.会计信息监督为目标导向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2]王广明,龚凯颂.如何完善会计监督[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01:69-71.
经营活动的概念范文3
在危机四伏的当今经济时代,对于资本经营的发展与掌控,必须了解以下的经典法则与概念:
1.资本经营的精英逻辑
追逐快的、大的和强的——创造性地对社会资源进行重组,就能够赢得追随者的金钱,社会热钱最愿意追捧的就是这样经营的精英。
2.资本经营的“韦尔奇法则”
这是韦尔奇一个非同常人的观点:在资本经营中几乎所有行业隔几年就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组,以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
3.人才资本的经济意义
人才资本会流向需要他的地方,而且会选择长期待在那些地方。强占头排座位的经济意义:第一,消费者大脑储存空间有限,第二,必须成为焦点人物:第三,在第一回合的赢家在竞赛中的后几个回合中能够享受累积的优势:第四,形成知识的连锁效果,加速积累财富的过程,第五,成功会带来更多的成功。第六,小小的先机会帮你抢滩成功。
4.资本经营的“马太效应”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相对经营表现来决定奖酬,是赢家通吃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赢家通吃就是“马太效应”(原意是说:凡有的都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夺去),你越是成功,就会变得越成功。
5.资本经营的偏差概念
资本市场具有如此神奇的创造力和游戏精神,使追求成功的人惊叹不已:而在经营管理或努力方面的微小偏差往往造成所得的巨大差距。需要矫正这样十个在认识上存有的偏差(windage)概念:
windage-l:“速富(Soon rich)”概念
很多人以为,资本经营是使操作者在短时期积聚巨额财富最好的经营方式。在实践中也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般来说,稳健而利益丰厚且长久的资本经营活动都是以产品经营为基础并最终以提高产品经营水平为目的的,而这绝非瞬间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的确,也存在某些“一夜之间”暴富的资本经营活动,但这种”投机取巧”性的资本经营是以基于特殊的机遇存在和相当高的操作技巧为条件的,否则,对于操作者来说,不会是“速富”,而只会是“速穷”。
windage-2:“万能(All-powerful)”概念
这种概念把资本经营看做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不仅可以无本套利,还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产品与产业结构,不但可以盘活资产,还可以革新体制等等,有的人还认为,资本经营是严重亏损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把资本经营功能神化,不仅会导致忽视其他有效的经营方式,还会使操作者陷入“南辕北辙”的困境。
windage-3:“包容(Forgive)”概念
这种概念实际上是把资本经营当做一个筐,什么都往里放。明明是任何经济条件下都存在的经营内容,偏偏要往资本经营上扯,明明是以产品为作用对象的操作,一定要冠上资本运作的名称。似乎联上资本经营,就显示出操作者的能力、技巧水平的高超。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把资本经营看做是高于其他经营形式的概念引发的虚荣心所致。
windage-4:“包装(Packing)”概念
这种概念认为,资本经营在本质上是玩“空手道”,而使“空手道”玩成功的诀窍在于“包装”,即通过构造能满足某种需要且符合交易,经营规则的“壳”来牟取实利。但资本经营从主体上说不等于“空手道”,为了契合运作环境的需要,在某些非本质性环节进行适当“包装”是必要的,但在本质性环节不能“包装”。过多依靠“包装”忽视操作,最终会把“资本经营”引向绝路。
windage-5:“上市(Appear on market)”概念
一些地方和部门大力号召所属企业搞资本经营,具体内容则是把企业搞“上市”。而这种做法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不约而同。于是,千军万马跑北京,万众一心奔上市,于是,“包装”也好,“运作”也好,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它的确推动了为数不少的企业(其中不乏“垃圾企业”)上了市。把资本经营等同某种操作内容,不仅会脱离客观要求人为造就某种热潮,从而带来经济上的损害,而且会造成许多非经济的不良行为的产生。
windage-6:“高级(High class)”概念
这一概念是把资本经营置于其他经营形式特别是产品经营形式之上,认为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高级形式。甚至认为资本经营形式是对产品经营形式的否定,断言企业经营是由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再到智力经营逐渐更替的。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产品经营是主体,是永恒的主题,是其他经营形式的出发点与归宿,不存在所谓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经营的问题,绝不可把资本经营同产品经营及其他经营形式对立起来。
windage-7:“主题(Topic)”概念
认为资本经营应当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或者说,企业应当把从事资本经营当做经济活动的“主题”。这一看法是不科学的。事实上,社会必然是以从事财富生产的产品生产企业为主体,因而,这也决定了资本经营难以成为企业经营的主体,即使是市场经济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对于所有企业来说,资本经营应当是一种服从于特定目的相机而用的经营形式,它是构成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一个方面的内容。
windage-8:“主导(Main leadership)”概念
这种观点强调,资本运营应该以市场为主导。应该说,对于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这一观点并不错误,但对于眼前我国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来说,如此强调则有失偏颇。与产品的市场导向不同,从主体方面看,在中国搞资本经营,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得服从政府导向,以“政策”为主导。当然,政府不可随主观好恶而进行行政性强制的“资本经营”。像“归堆式”的企业组合、“乱点鸳鸯谱”式的好企业与坏企业“捆绑”、“拉郎配”形成的企业集团等做法,都是极为错误的。
windage-9:“扩张(Extend)”概念
这种概念认为,资本经营是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最有效而又最省事的手段,应充分利用资本经营进行企业规模扩张。事实上,科学的资本经营实际上坚持的是灵活调整、相机吐纳的原则。在把资本经营与企业规模高速联系起来时,要特别重视收缩的一面。贪大求广,面面俱到,很容易陷于“尾大不掉”,不堪重负、粗放性经营的窘境。在必要的时候,要敢于把对某企业的控股变成非控股,甚至服从长远的战略要求,把目前经营好的企业转让出去。
经营活动的概念范文4
被投资企业从经营业绩一般到业绩下滑,出现亏损、资不抵债,最后破产清算,是投资方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造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投资后财务评估。为什么如此说呢?这是因为它具有但不限于下列作用:一是会及时发现子公司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二是发现问题后会及时采取措施,三是会调整投资方对子公司的态度。
投资后财务评估的方法较多,用到的财务指标也不少,从简单易行的角度出发,本文介绍一种关键财务指标分析,法。该方法运用三个指标:经济利润、现金营运指数和投资收益率。
一、经济利润
1 概念。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或者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折现后的现值大于零的部分。
2 计算公式。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
其中,
投资资本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和有息负债总额+期末所有者权益和有息负债总额)÷2
上式中,有息负债一般仅指有息长期负债。
投资资本收益率=息前税后利润÷投资资本总额
息前税后利润=净利润+利息(1-T)=息税前利润(1-T)
上式中,丁为企业所得税税率。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nj=1kjwj
上式中:kj――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
Wi――第j种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3 作用。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利润,传统的会计利润忽略了资本需求和资金成本,它消除了传统会计核算无偿耗用股东资本的弊端,要求扣除全部所用资源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能正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例如:某子公司2007年实现税后利润800万元,2007年所有者权益平均额为6000万元(资本成本=15%),长期有息负债平均额为4000万元(年利率为8%),适用所得税率为15%,则经济利润=(10.72%-11.72%)×10000=-100万元。
从例子可以看出,该公司会计利润为800万元,但经济利润为负100万元,说明经营活动不但没为企业创造价值,收益率还低于资金成本。
二、现金营运指数
1 概念。反映收益质量的财务指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经营应得现金的比率。
2 计算公式。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应得现金
上式中:
经营应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经营活动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收益
3 作用。说明子公司收益质量的好与坏,当指标值小于1时,收益质量不好,
如前例中,假设计提固定资产等非付现费用为300万元,投资收益等非经营收益为50万元,应收账款、存货等经营资产净增加200万元,应付账款等经营应付项目增加50万元。则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800+300-50-500+60=910万元;经营应得现金=800-50+300=1050万元;现金营运指数=910÷1050=0.87。说明该公司收益质量不好,实现的会计利润没有得到100%的现金保证。
三、投资收益率
1 概念,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率,反映投资者的投资报酬的高低。
2 计算公式。
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包括两部分,一是利润分配所得,二是因投资而引起的从子公司处获得的除利润分配所:得以外的收益。
经营活动的概念范文5
首先需要准确的理解营销的含义。
美国的Philip Kotler曾经在他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给营销下过一个定义,基本都被各国所接受。该书有中文版,但我觉得还是把英文列出来,更能原汁原味的理解营销。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was found in Philip Kotlers:Marketing Management, 7th edition, USA, 1991 :
Marketing is a social and managerial process by which individuals and groups obtain what they need and want through creating, offering and exchanging products of value with others.
据此,我可以对营销做如下理解:
1、营销是一个社会化和管理的活动过程。
2、该过程的目的是满足个人和团体的need和want。(需求need、欲望want和需要demand的定义可参考Kotler的《市场营销管理》)
3、而实现该目的,是要通过为他人生产、提供或交换有价值(value)的产品。
4、在这里,产品的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而营销的适用范围也包括赢利机构和非赢利组织。
网络营销来自英语:Internet Marketing,Web Marketing,E-Marketing等。冯英健先生在他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中是这些论述的:
??为了理解网络营销的全貌,有必要为网络营销下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义:“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据此定义,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所谓网上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网站本身、顾客、网络服务商、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相关行业的网络环境等,网络营销的开展就是与这些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好了,网络营销也就卓有成效了。
对此定义简单做个分析,可以得出:
1、网络营销也是各种活动。
2、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3、而实现这个目标,是要通过“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做很多工作,网络营销只“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者定义做下对比,问题就发现了:
首先,根据冯的“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一说,可以推论“营销就是企业营造经营环境”。但在营销学科出现以前,一样也有企业,企业一样也需要营造经营环境。而营销概念的提出,是要企业应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方式来经营企业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可见,营销是一种企业经营的新哲学、新理念,但并不等同于经营本身。那些不能站在消费者和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比如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经营的企业行为,就不能算是市场营销。
其次,冯认为网络营销是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而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又是什么?如何才算是实现?非赢利组织是不是无法进行网络营销?
再次,关于“网上经营环境”,冯认为是“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如何界定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而什么算是“网上经营活动”?“环境”又如何定义?
经营活动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文化风险并购文化审慎管理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和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来竞争以及多元文化的冲突,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用全球化观念来考虑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都要考虑文化差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否重视跨文化管理正在成为影响现代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与风险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关于文化的概念最早定义来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指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在跨文化管理产生以前,关于文化及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仅限于文化人类学家。在企业界,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环境与公司决策的相关性,但在国内经营环境中,很少有企业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的因素加以考虑,管理学界也很少注重文化的研究。然而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了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对文化与经营管理关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
(一)霍夫斯泰德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随着霍夫斯泰德提出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以来,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霍夫斯泰德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提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和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环境中形成的。群体本身无法感受到自身文化,文化需要比较才可以显示出各自的特色。霍夫斯泰德提出了描述和表征民族文化类型的四个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的数量与质量。他对40个国家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其成果有助于管理者认识民族文化的差异。
(二)特龙彭纳斯的理论
上世纪90年代特龙彭纳斯对工商管理活动中文化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提出关于民族文化分析的七个维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普遍主义认为可以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加以界定,并总是可以据此加以运用;特殊主义则与此相反,在特殊主义文化中更看重关系和环境的特定责任,不很看重抽象的社会符号。从这一维度来看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普遍主义主张普遍地按规则和程序去做以保证公平和一致性,特殊主义鼓励灵活性以适应特殊情况的要求。
个人主义与公有主义。个人主义鼓励个人的自由和责任;公有主义鼓励个人为群体的利益而工作。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崇尚个人成就和独立承担责任,而在公有主义文化中决策经由代表传回组织后再决定,人们崇尚集体成就,集体承担责任。
情感内敛与情感外露。不同文化对表达情感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在北美和西北欧,商业上的关系是典型的工具性关系,情感被认为是干扰。其前提假设是我们应该类似机器一样,以便使其运转更有效。但是在有些文化中,商业是个人的事情,人的全部的情感被认为是恰当的。
具体专一与广泛扩散。在专一型文化中管理是与报偿相关的目标和标准的实现,私人和公务上的日程是彼此分开的;在扩散型文化中管理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而且质量也借此得到改善,私人的和公务上的问题彼此渗透。
成就与归属。成就主导文化要求对人们依靠技能取得的成就给予回报;归属主导文化尊重人们基于以往经验的身份和地位。
对时间的态度。各个国家看待时间的方式也不同。在一些国家,人们过去取得的成绩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们为将来制定了什么计划,而在另一些国家则与此相反。这些是对公司活动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化差异。在一些文化中时间被认为是以串联着不同事件的直线方式向前流逝的,其他的文化把时间看作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以环形方式在运动,这造成了在制定计划时实行的战略、投资、对国内培养人才及引进人才等方面的看法上有很大差异。
对环境的态度。对环境的态度方面也可以发现重要的文化差异。从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来看,内控型文化主张将精力集中于我们擅长的事情上;外控型文化主张要适应顾客的要求。特龙彭纳斯在比较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每一维度的两个对立面如何走向协调的方法,并将其归纳为具体的经营技巧和管理技巧。特龙彭纳斯的研究表明,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广泛、具体而深刻的,不仅影响到产品的销售,而且影响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决策方式、领导风格、管理技术应用、信息沟通等一系列活动。
文化风险的成因与根源
在探讨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时,人们多运用“文化冲突”这一概念,本文中笔者运用“文化风险”的概念旨在说明文化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赫斯切认为文化风险产生于那些追求全球投资战略的公司。因不同的社会习惯而存在的产品市场差异,使人们难以预测哪种产品会在外国市场上受欢迎。他举例说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早餐麦片极受欢迎,是最盈利的行业之一。但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其他很多国家,早餐麦片就不怎么受欢迎,利润也不高。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直接作用于产品和市场,从其成因来看,文化风险则存在并作用于企业经营的更深领域,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跨国经营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跨国经营使企业面临东道国文化与母国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实践,构成经营中的文化风险。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也许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公司、企业跨文化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一个公司内部的跨文化经营管理活动大量增加。由于文化不同,跨国经营管理中产生了许多误会和不必要的摩擦,影响了公司工作的有效运行。如20世纪70年代肯德基首次进入香港市场的失败,迫使其重视和利用文化因素,注重将自身产品和服务与当地民族文化、地区文化结合。正如英国市场营销专家史狄尔先生所评价的:“当年家乡鸡进入香港市场,是采用与美国一样的方式。然而,当地的情况,要求它必须修改全球性的战略来适应当地的需求。产品的用途和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影响,食物和饮品类产品的选择亦取决于这一点。当年的鸡类产品不能满足香港人的要求,宣传的概念亦不适当。”文化因素是各国企业特别是跨国经营企业走向经济全球化时面临的巨大挑战,企业必须具备识别和处理文化风险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企业并购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并购活动导致企业双方文化的直接碰撞与交流。近年来企业并购活动异常活跃。以我国企业为例,既有一国之内的企业并购,也有跨国并购,如海尔自1995年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到1998年底总共成功兼并了18家亏损企业;2004年年末,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IBM公司的PC业务。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累计以并购形式发生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88年到1996年年均仅有2.61亿美元,从1999年开始,并购额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16.47亿美元。企业并购能够更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然而并购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并购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金融财务和法律方面,很少关注组织文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而许多并购案例证明,文化整合恰恰是并购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尤其对于跨国并购而言,面临组织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双重风险。因为一个组织的文化是其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模式,是保证其成员的行为能够确定地指向组织目标的某种思想体系,如果一个组织之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成员来说,识别组织的目标都将是困难的,同样,在为达成组织目标而努力时,判断应当针对不同情景做出何种行为也会是困难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价值观直至其行动惯例都会是模糊不清的。所以企业并购活动中,如何正确评估所面临的文化差异的基本特征及风险,探询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是企业并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三)组织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
组织文化的变革、组织员工队伍的多元文化背景会导致个人层面的文化风险。越来越多的组织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招募员工,广泛开展跨国跨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往来,从而使组织内部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与决策方式不断面临冲击、更新与交替,进而在组织内部引发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即使没有并购和跨国经营,企业也会面临组织文化与地区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问题以及组织文化的更新问题。所以,由于员工队伍多元化、组织文化变革等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虽然不如并购和跨国经营中的风险显著,但由于其具有潜伏性和持续性,也会给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
文化之所以会构成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其根源在于文化差异。特龙帕纳斯在分析文化的概念时认为,社会互动或有意义的交流,以人们相互交往前就存在处理信息的共同方式为前提,它们对于跨文化经营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交流双方相互依赖,因为他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相关联的意义体系:一个群体对一种情境共有的解释。在经营管理中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要有一个绝对的前提,即存在共同的预想。当交流对象的预想一致时,双方对其意义便有了相同的理解。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或职能文化不过是群体若干年来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形成的自我组织的方式。文化通过人们期望的和归结于环境所共享的意义的不同而相互区别。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继承性。每个国家、地区、组织甚至每个人都是一个文化系统。所以当各种文化系统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相遇时,这种文化差异便潜在地构成了无法避免的文化风险。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若不加以控制和规避,会酿成文化冲突并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组织涣散、沟通中断,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最终可能使企业走向衰败甚至灭亡。因此,企业必须积极面对文化风险,制定正确的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文化风险的管理策略
(一)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不仅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且对促进企业文化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所谓文化整合,就是指组织要适应外部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组织制度的变化,将构成组织文化的各异质文化要素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企业具体的并购活动而言,通常采用的文化整合策略主要有:注入型,如海尔经常采取注入式的文化整合模式,在并购活动中第一步是“克隆”海尔文化及其管理模式,使被兼并企业了解、适应,直至自觉按照海尔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从而激活“休克鱼”,使其与海尔集团融为一体。融合型,并购双方认识到构成组织的两个或多个文化群体的异同点,但并不是忽视或压制这些文化差异,而是通过文化间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形成全新的统一的组织文化。促进型,当强文化与弱文化相遇时,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强文化吸收弱文化中合理的部分,并做出适应性调整,使原有的文化功能更加完善。隔离型,在跨国并购中,若双方文化背景和组织文化风格迥然不同,甚至相互排斥或对立,在文化整合的难度和代价较大的情况下,正确识别文化差异,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保持双方文化的独立性。
(二)跨文化培训
进行跨文化培训是跨国经营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业务活动中规避文化风险的有效工具。为了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与适应能力,促进不同背景的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必须进行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组织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培训;语言培训;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对对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经营理念的培训。通过跨文化培训不仅可以规避文化风险,而且可以提高决策效率、促进信息沟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文化审慎法(CulturaldueDiligence)
文化审慎法主要用于对企业并购中的文化风险进行评估,它包含五个步骤:第一是收购前筛选,主要任务是组建文化审慎小组来收集目标企业文化物件、价值观和假定方面的信息;第二是宣布收购后的综合性文化测评,即在第一步基础上对双方企业的组织文化、经营方式等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第三是认知冲突、风险、机会和成本,根据第二步所收集的综合信息,测量两家企业的文化差异,确定这些差异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第四是设计并实施合并后的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是选择并实施文化整合的具体策略;最后是合并后对所发现事实的监控和证实,这个阶段文化审慎小组要继续关注并排解企业文化问题,监控整个并购过程的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