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服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服务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从我国社区服务行业的现状分析和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的变革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分析框架及竞争态势,并探讨了电子商务对传统的社区服务产生的深刻影响。
论文关键词: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竞争态势
电子商务正改变着竞争的形式、活动的速度和领导的实质。激烈竞争和电子商务提供的许多新的机遇迫使传统的公司建立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传统行业的社区服务企业必须要对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对客户、市场和竞争定位的问题进行战略思考。
1社区服务业的概念和范畴
狭义上的社区服务业,是指为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由政府、居委会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社区服务的范畴有了新的扩展,国家计委在《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义》中,指出社区服务应面向社会、服务社区,除了继续为特殊群体提供福利服务外,重点开拓家政服务、维修服务、上门服务、接送服务、幼儿服务、养老服务、保健服务、文娱服务等领域。因此,广义的社区服务业应包含无偿的福利、低偿或无偿的行政事业和有偿的商业等几个层次。无偿的福利应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行政事业则由卫生、计生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偿的商业性社区服务的经营主体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个门类,也是今后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根据服务对象或服务内容的不同,社区服务业岗位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主要是向社区居民生活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是面向社区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的各种无偿或低偿的社会服务。三是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后勤保障服务,主要是向驻在社区内的各类单位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2我国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1社区服务业高速增长
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年,全国城市社区服务业会迅速发展,将成为服务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社区服务业的增加值将占到全部增加值的2%以上。
2.2仍处于发展阶段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6%左右,而一般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5%~45%,发达国家的就业比重高达60%~80%。
2.3社区服务需求巨大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与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2.4就业与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社区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的3.9%。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20%一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即使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最低水平计算,把我国社区就业的份额由3.9%提高到12%,就大约可以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
2.5政策积极扶持
2001年12月,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强调:要为需求潜力大、就业潜力大的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3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市场前景
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上网人数将达到3亿人,有逾10万个左右的社区需建设,所需投资百亿元,社区数字化信息服务市场将达到可观的规模。借助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直接用于改善和提高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质量,以社区物业管理为切入点,创建一个真正意义上高水平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社区。基于这样一种大众化的综合服务系统,不仅使大众可以从这种高质量的信息网络服务中直接受益,同时还可以为社区服务业创立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运营体系和模式。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减轻进入WTO后对我国社区服务业的冲击。转贴于4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框架
借助罗伯特·考夫曼和埃里克·沃尔顿提出的电子商务分析框架,可以分析电子商务对社区服务产生何种的影响。按照电子商务技术、社区服务、商业流程、社区市场、社区经济五个层次搭建分析框架。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以多种方式被服务商和消费者所使用,服务商借助电子商务技术生产出新的服务产品和提供新的服务品种。这样,服务商和消费者成为社区经济的参与者并承担价值创造者的角色。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价值往往构成服务商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消费者在服务商的竞争和创造价值的创新过程中也获得了实惠,成为价值的受惠者。
据图1,电子商务技术(层次一)加强了服务商和社区服务产业对社区服务(层次二)和商业流程(层次三)的创新能力。随着这种创新能力的增强,服务商不断改善他们服务消费者的能力进而在社区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新的服务和商业流程构成了一个新的交易市场。在这个新的互联网电子市场(层次四)中,形成了企业对消费者(B2C)、企业对企业(B2B)和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等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结果,服务商的性质和市场组织的边界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已经成为推动社区服务产业结构和服务商市场结构调整的力量,由此构成了对社区经济(层次五)的影响。电子商务对社区经济的影响包括就业、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以及政府监管模式的变化等。
4社区服务行业的竞争态势分析
波特的行业竞争分析模型认为,五种主要的竞争作用力决定了行业的吸引力。这些作用力的结合决定了行业内创造的经济价值是如何在行业参与者间分配的。这种行业分析可以帮助公司制定战略以提高自己的利润率。因为这五种作用力受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考察一下电子商务是如何影响波特模型所描绘的行业结构的。
5电子商务对社区服务业的影响
布洛奇和塞戈夫(BlochandSegev~996)从价值附加的角度研究了电子商务的影响。他们的模型将电子商务的影响分为三大类:电子商务改进了直接营销、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企业。
5.1改进直接营销
服务促销:电子商务通过与客户直接的、信息量丰富的、交互式的接触,促进了服务的销售。
新的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借助其与客户的直接接触,以及通信的双向特性,为现有产品创造了新的销售渠道。
直接的节约:通过互联网向客户发送信息可以为发送人节约大量金钱(与通过非电子化方式发送和通过增值网发送比较)。
经营周期的缩短:整体优化的供应链使得对客户的反应速度提升。
客户服务:允许客户查找到详尽的在线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客户服务的水平。
品牌和公司形象:利用网站可以迅速建立起公司形象,并巩固自己的公司标识和品牌形象。
5.2改变企业
技术和组织方式的学习: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将迫使企业迅速适应新技术,并向它们提供试验新服务和新流程的机会。各企业将不得不迅速学习各种新技术,伴随着学习而来的是战略和结构的调整,这些调整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
改变工作性质:
在数字时代,工作的性质将被改变,这些改变正在创造新的机遇和风险,并迫使我们以新的方式思考工作、职业的问题。企业将必须把员工当成最宝贵的资产。它将不得不经常培训员工并授予员工权利,同时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5.3重新定义企业
新的服务品种:
社区服务论文范文2
社区商业、社区商业服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行业。它既有一般商场的商业功能,又在服务项目门类上远超过一般商场,是社区内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商业服务中心。这一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以创造家园的理念开发社区商业服务设施,使之成为社区居民家庭的延伸,成为社区服务的一个有效载体。本文根据本地实际,试从社区商业服务发展的背景、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发展思路等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 关于社区商业服务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我们的城市多了也大了,我们住宅逐渐趋向郊区化。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193个。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被改写为667个。与数量剧增的同时,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扩张、扩容。住宅小区在城郊结合部、甚至更远的城镇涌现,人口分布呈现由城区向近郊区扩散的趋势,并在郊区形成一个个新的人口密集地,密集度少则数千,多则上万、数万。目前,沈家门城区建成的和正在建设的居住小区达 10余 个,大批人口由市中心迁居城郊结合部,新建成区人口大幅度增加,这些社区蕴藏着无限商机。
其次,处于世纪之交的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一天的紧张工作之余,人们已不再满足家庭里的业余生活,需要在家居附近寻求到档次更高、功能更全、服务周到的休闲娱乐和购物场所,人们需要一种氛围,需要广泛的交流,需要各种消费,而社区商业服务正是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产物。――
二、 关于社区商业服务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住宅经济从来就是与商业服务业联系在一起的。但在住宅小区轰轰烈烈建设的同时,几乎所有小区楼盘的广告却难有涉及“商业服务业”的。房地产广告眉飞色舞地侃侃而谈于地段、户型、装修的“奢侈”、“优越”、“高贵”和“上流”等等,一当生态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广告上的房屋及小区的自然环境及生态营造,立即也辞 汇华丽得如诗如画,但依旧没有或很少有社区人文环境有关说法,至于与人们生活起居息息相关的社区商业服务业,也仍然被忽略。由于事先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随着居民的入住,购物难、就医难、入托难、上学难、就业难,以及文化体育活动难等各种“难事”接艟而至,又产生了小区管理工作中的腹背受敌,不得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小区秩序乱了方寸,引致一系列小区生活质量问题。
正因为如此,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不是社区“居域上的小事,而更是关乎城市发展全局的大事,关系到城市文明建设,从而整个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关键。近年来,社区商业服务已引起各级政府、社区、房地产商、商业界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苏州工业园区从1998年起步的”邻里中心“建设的经验受到广泛的重视;上海将社区商业作为”十五“期间商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北京提出要在三五年内完善社区商业服务、、、、而我们普陀城区也已计划在东港兴建大型综合超市,方兴未艾的社区商业服务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使社区居民的家得以延伸。
三、 关于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思路
根据社区商业服务既有商业特性又不同于一般商业的特点,使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能规范有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规划领先,有序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的发育与成长,是以小区为产业生态环境的。这就涉及到规划与建设为此提供的先天条件。社区商业服务是“家“的延伸,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场所,而是一种与该社区及附近区域相应的消费中心,是社区生活的中心。因此,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必须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尊重小区人们生活行为的规律,遵从社区商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关规划应包括社区商业服务的网架布局、与居住区的位置关系、规模结构、业态配置等内容方面,以使社区商业服务有规划遵循地落到实处。
2、强调“邻里亲情”,突出“家”的延伸。社区商业服务不同与其他商业的,正是因为其目标市场的特定性,即面向社区居民。因此,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必须融合超市、专卖点等各种新型商业业态及餐饮、服务业,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努力做到“家”的延伸。如:家庭厨房的延伸――菜市场、超市;餐桌的延伸――餐厅、小吃店;客厅的延伸――咖啡厅、茶座;书房的延伸――书店、阅览室;梳妆台的延伸――美容美发厅、化妆饰品店;家庭工具箱的延伸――提供维修、养护的系列服务、、、、家居生活中的千种百样,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服务。唯其做到社区居民的“家”的延伸了,社区商业服务才真正找到自己的“根”自己的“生长点”,才能赢得“可持续发展”。
3、商业公益有机结合,形成社区服务体系。新的居住地、新的社区、新的“家”,必然带来人们生活的“重组”。但今天的这一“重组”,已经不仅只停留在“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层面,还更扩展、深入到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这就使得社区商业必须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相融汇。社区商业服务中心的商业功能可以招商、租赁、物业管理为主,而公益项目则可由政府投资建设,并以微利低偿服务为原则交有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使商业服务延伸至社区服务,利用商业中心的空间和服务设施,开展丰富多采的各项社区活动,做到资源共享。并通过社区居民的经常聚集,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各种消费需求信息,提高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发挥社区服务的载体作用,为社区服务的产业化运作和探索新型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作一有益的尝试。
社区服务论文范文3
《社区与老年护理》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它涉及环境、营养、医疗、护理等多门学科,需要社区相关人员互相配合才能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理想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正三角形结构。宽大的底部显示立足于社区,被社区居民广泛利用,提供基本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保健服务能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以家庭为服务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增进健康为目标,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使人们享受到综合性、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最终达到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最贴近和适合老百姓,深受老百姓欢迎。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老百姓服务,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社区的关怀,加强了党和政府与社区居民的密切联系,在构建和谐社区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2《社区与老年护理》授课时的技巧
《社区与老年护理》是社区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健康观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医疗费用的增长,《社区与老年护理》已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此门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条条框框较多,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以下几种技巧。
2.1提高教师的素质及授课的吸引力
兴趣是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和注意力稳定的重要因素,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他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感到获得知识是一种美好而有兴趣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讲每一节课时都应该认真备课,同时注意仪表,授课时口齿清晰、充满情感,幽默生动,课后随时听取学生的反应,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
2.2造良好课堂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自由发挥和积极思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老是过分严格,学生将心情紧张,不敢发言,课堂气氛严肃呆滞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反之,教师管理太松,会造成课堂秩序差,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断利用各种技巧或变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习兴趣。在教学时当看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表示他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教师应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较常用的方法有:
(1)案例分析法:在讲到孕产妇保健时,我们先不讲具体内容,先给同学一个案例,社区护士对正常分娩后第4天的产妇进行一次家庭方式,发现产妇体温38.8摄氏度,心率88次/分,血压116/74毫米汞柱,血腥恶露,量与正常月经相似,无特殊异味,产妇精神状态较好,意识和睡眠都正常。肿胀明显,有胀痛,但吴红、肿、热,奶量充足,婴儿能正常吸吮。请问产妇发热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处理此种情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然后带着问题来听课,效果非常好。
(2)影片播放法:在讲到精神分裂症时,学生很没兴趣,我们给学生放一个小录像片,讲的是一个精神分裂症的年轻人用打气筒将自己的母亲给活活打死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有利于进一步授课,并提高学生的兴趣。
(3)顺口溜法:顺口溜简洁明快,顺口押韵,既可激发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记忆不易忘记。在讲艾滋病时为了便于学生的记忆,我们用顺口溜的方式进行讲解如艾滋病,行为病,无疫苗,防才行;染此病,三途径,血和性,母传婴等。他将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说得非常全面、准确到位,学生一边读一边记掌握得非常快。
(4)三字经法:讲到健康长寿时可用三字经人到老,莫烦恼,忧愁多,催人老。常锻炼,抗衰老,量力行,误过劳。经常笑,变化少,心胸宽,寿自高。它能使学生在兴趣中解读,在兴趣中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总结
社区服务论文范文4
(1)通用性:由于各地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情况和信息化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系统建设应该以丰富的知识库和先进的技术为基础,设计出灵活、适应性较强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业务模型。
(2)科学性:对于通过调研得到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优化,使其符合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技术发展潮流的要求。
(3)动态性:业务数据和模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应能够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的变化而调整,且应该留有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外部系统互通的接口,成为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4)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业务模型的构建必须以用户的基本需求为导向,有实用价值和适用性。
2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本研究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了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结果应用、模型库管理及系统管理。
3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详解
3.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起点,该模块可以反映卫生管理部门当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引导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相关政策朝着共同的目标发展。该模块包括绩效计划类型、计划录入、计划调整、计划查询及计划分析五个模块,按照考核周期的不同分为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及重点计划。
3.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用于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分,应具有数据审核、自动评分及绩效查询等功能。
(1)数据审核:系统会对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行自动审核,审核规则包括记录完整性、记录重复性、数据类型、数据项阈值及数据逻辑等方面的校验;
(2)自动评分:系统可以通过输入的调查信息或从其他业务系统接口自动获取数据,按照事先设定的考核指标体系,计算出被评价单位的综合得分,并显示出每个机构的最好和最差项目,并按照综合得分的高低和慢性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双向转诊率及群众满意度等重点指标对同类机构进行排序;
(3)绩效查询:绩效查询可按时间、指标进行查询,可通过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来呈现。同时系统也提供自定义查询方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3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功能用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出深层次的管理问题,督促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改善绩效的目的。该部分包括绩效标准评分、绩效预警及统计分析。
(1)绩效标准评分功能采集和存储了一定范围内的绩效数据,可以计算、分析该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绩效基准,为制定绩效管理标准提供循证支持;
(2)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包括排序汇总、历史数据纵向比较、机构之间横向比较、指标偏离分析及报表生成等;
(3)绩效预警功能主要是根据绩效指标的各月完成值来计算各指标的完成情况,并按时间过半、目标过半的原则对年度目标执行情况进行预警,可用“红”“黄”“绿”灯进行直接表示,其中红灯表示指标未按期完成,黄灯用于警告管理人员已接近截止时间,绿灯表示指标已按期完成。
3.4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功能可以支持卫生管理部门和其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方便上级及时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主要包括结果反馈和交流互动两个子模块。
(1)结果反馈,包括月度、季度及年度考核结果,支持实时动态反馈方式,即各类考核结果生效后,自动反馈到相关机构;
(2)交流互动,便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基层的想法上传给上级管理机构,以实现有效沟通。
3.5结果应用
结果应用功能以业务数据、绩效得分及绩效反馈等方面的信息为基础,使各种信息资源得到最优分配和充分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结果应用功能具体包括经费测算、查询分析及图形显示。
(1)经费测算,可以提取机构的基本情况数据、绩效得分数据及业务数据等,借助经费测算模型得出经费拨付额度,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查询分析,上级部门及机构管理者能够通过该模块来查询机构基本情况、人员基本情况、工作量及服务质量等的一系列考核指标。
3.6模型库管理
3.6.1考核方案知识库
考核方案知识库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指标管理、体系管理、方案测算及体系生成。
(1)指标管理,主要实现指标维护功能,包括对考核方案知识库里的指标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及查询等操作;
(2)体系管理,主要是针对指标体系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及查询等操作,其中增加指标体系包括指标抽取、指标权重计算和方法集的构建三个步骤;
(3)方案测算,通过导入历史数据计算出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同一地区的绩效得分,测试方案的代表性和区分度;
(4)体系生成,指标库提供核心指标、备选指标及扩展指标,适应具体考核方案的变化,每次绩效考核的考核指标、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都可灵活定义,即通过项目改变、权重系数改变等方法,以考核方案库中事先设定的指标体系为模板,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组合成多种新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调查表。
3.6.2评分基准库
目前,大多数绩效考核指标的得分是按经验进行设置的,缺乏数据的支撑,因此设计评分基准库的主要目的是为绩效考核树立一个标杆。绩效考核评分基准库包括历史数据库和预测模型。
(1)历史数据库,历年的相关数据资料是制定评分标准的依据,将其存放在历史数据库中,以供分析利用。数据的存放应根据绩效考核指标区分维度,根据不同指标维度的特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各个维度的数据结构应保持统一,能够实现分类检索且容易访问。数据库应保持持续更新,为评分基准的制定提供最新的依据。
(2)预测模型,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建立评分标准。通过创建计算程序,从数据库中抽取出各个指标的历史数据,运用适当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指标评分的基准,同时可对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给予可视化展示,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3.6.3经费测算模型库
经费测算模型库的主要目的是结合绩效考核结果,预测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成本,为卫生行政部门向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拨付经费提供支持。经费测算模型库主要划分为三部分,即公共参数设置、经费拨付测算及统计分析。
(1)公共参数设置,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录入统一的参数,主要包括年度拟拨付总额,机构管理、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的比例系数、难度系数、质量系数,标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等。
(2)经费拨付测算,根据选取的测算模型及计算方法测算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情况。
(3)统计分析,查询历史经费测算指标和数据,并以图形方式与历史经费测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3.7系统管理
3.7.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可以支持在线数据采集、本地数据上传及软件接口数据导入三种数据获取方式,对其他非在线数据可通过系统界面进行人工录入或通过其他软件导入。数据可分为基本数据和绩效数据,其中基本数据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属性数据,如服务区面积、服务人口数、年龄结构及固定资产等;绩效数据指能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业绩的数据,包括公共卫生数据和基本医疗服务数据。
3.7.2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括权限管理、角色管理和组管理3个子模块。
(1)权限管理,对不同用户设置系统资源(功能菜单项、按钮及输入控件等)的使用或访问权限。用户可以拥有一定范围的权限,分为领导用户、专家用户、工作人员用户等。
(2)角色管理,对拥有相似权限的用户进行分类管理,定义角色的概念,如系统管理员、超级管理员、用户及访客等角色。
(3)组管理,为更好地管理用户,对用户进行分组归类,实行多级指标配置,分级用户授权。如一级指标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及机构管理;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分项指标;三级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操作指标。系统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实行分级授权,专家用户可对一、二、三级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改操作,而工作人员只能对三级指标进行修改操作。
4讨论
社区服务论文范文5
论文: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竞争态势
论文摘要:本文从我国社区服务行业的目前状况分析和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的变革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分析框架及竞争态势,并探索了电子商务对传统的社区服务产生的深刻影响。
电子商务正改变着竞争的形式、活动的速度和领导的实质。激烈竞争和电子商务提供的许多新的机遇迫使传统的公司建立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传统行业的社区服务企业必须要对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对客户、市场和竞争定位的新问题进行战略思索。
1社区服务业的概念和范畴
狭义上的社区服务业,是指为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由政府、居委会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社区服务的范畴有了新的扩展,国家计委在《有关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义》中,指出社区服务应面向社会、服务社区,除了继续为非凡群体提供福利服务外,重点开拓家政服务、维修服务、上门服务、接送服务、幼儿服务、养老服务、保健服务、文娱服务等领域。因此,广义的社区服务业应包含无偿的福利、低偿或无偿的行政事业和有偿的商业等几个层次。无偿的福利应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行政事业则由卫生、计生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偿的商业性社区服务的经营主体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个门类,也是今后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根据服务对象或服务内容的不同,社区服务业岗位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主要是向社区居民生活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是面向社区非凡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的各种无偿或低偿的社会服务。三是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后勤保障服务,主要是向驻在社区内的各类单位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2我国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目前状况
2.1社区服务业高速增长
据有关专家猜测,今后10年,全国城市社区服务业会迅速发展,将成为服务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社区服务业的增加值将占到全部增加值的2%以上。
2.2仍处于发展阶段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6%左右,而一般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5%~45%,发达国家的就业比重高达60%~80%。
2.3社区服务需求巨大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和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和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2.4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社区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的3.9%。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20%一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即使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最低水平计算,把我国社区就业的份额由3.9%提高到12%,就大约可以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
2.5政策积极扶持
2001年12月,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计委有关《“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办法的意见》中强调:要为需求潜力大、就业潜力大的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3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市场前景
据猜测,到2010年,我国的上网人数将达到3亿人,有逾10万个左右的社区需建设,所需投资百亿元,社区数字化信息服务市场将达到可观的规模。借助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直接用于改善和提高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质量,以社区物业管理为切入点,创建一个真正意义上高水平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社区。基于这样一种大众化的综合服务系统,不仅使大众可以从这种高质量的信息网络服务中直接受益,同时还可以为社区服务业创立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运营体系和模式。从而缩短和发达国家差距,减轻进入WTO后对我国社区服务业的冲击。
4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框架
借助罗伯特·考夫曼和埃里克·沃尔顿提出的电子商务分析框架,可以分析电子商务对社区服务产生何种的影响。按照电子商务技术、社区服务、商业流程、社区市场、社区经济五个层次搭建分析框架。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以多种方式被服务商和消费者所使用,服务商借助电子商务技术生产出新的服务产品和提供新的服务品种。这样,服务商和消费者成为社区经济的参和者并承担价值创造者的角色。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价值往往构成服务商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消费者在服务商的竞争和创造价值的创新过程中也获得了实惠,成为价值的受惠者。
电子商务技术(层次一)加强了服务商和社区服务产业对社区服务(层次二)和商业流程(层次三)的创新能力。随着这种创新能力的增强,服务商不断改善他们服务消费者的能力进而在社区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新的服务和商业流程构成了一个新的交易市场。在这个新的互联网电子市场(层次四)中,形成了企业对消费者(B2C)、企业对企业(B2B)和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等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结果,服务商的性质和市场组织的边界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已经成为推动社区服务产业结构和服务商市场结构调整的力量,由此构成了对社区经济(层次五)的影响。电子商务对社区经济的影响包括就业、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以及政府监管模式的变化等。
5社区服务行业的竞争态势分析
波特的行业竞争分析模型认为,五种主要的竞争功能力决定了行业的吸引力。这些功能力的结合决定了行业内创造的经济价值是如何在行业参和者间分配的。这种行业分析可以帮助公司制定战略以提高自己的利润率。因为这五种功能力受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考察一下电子商务是如何影响波特模型所描绘的行业结构的。
6电子商务对社区服务业的影响
布洛奇和塞戈夫(BlochandSegev~996)从价值附加的角度探究了电子商务的影响。他们的模型将电子商务的影响分为三大类:电子商务改进了直接营销、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企业。
6.1改进直接营销
服务促销:电子商务通过和客户直接的、信息量丰富的、交互式的接触,促进了服务的销售。
新的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借助其和客户的直接接触,以及通信的双向特性,为现有产品创造了新的销售渠道。
直接的节约:通过互联网向客户发送信息可以为发送人节约大量金钱(和通过非电子化方式发送和通过增值网发送比较)。
经营周期的缩短:整体优化的供给链使得对客户的反应速度提升。
客户服务:答应客户查找到详尽的在线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客户服务的水平。
品牌和公司形象:利用网站可以迅速建立起公司形象,并巩固自己的公司标识和品牌形象。
6.2改变企业
技术和组织方式的学习: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将迫使企业迅速适应新技术,并向它们提供试验新服务和新流程的机会。各企业将不得不迅速学习各种新技术,伴随着学习而来的是战略和结构的调整,这些调整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
改变工作性质:
在数字时代,工作的性质将被改变,这些改变正在创造新的机遇和风险,并迫使我们以新的方式思索工作、职业的新问题。企业将必须把员工当成最宝贵的资产。它将不得不经常培训员工并授予员工权利,同时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6.3重新定义企业
新的服务品种:
电子商务答应创造新的服务,并答应以创新的方法来定制现有服务。这些改变可能会重新定义企业的任务及其经营方式。电子商务还答应企业收集客户的个性化数据,建立客户档案以及收集客户的偏好信息,为改进现有服务和设计新型服务提供信息来源。
社区服务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服务需求决定社区服务的立足点。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社区服务的发展。为此,2006年伊始,我们在成都市的10个区(市)县,对居民的社区服务需求进行了为期近1年的调查。文章在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发现居民需求迫切的是社区公共服务类别的社区服务,所以认为社区服务应坚持公共性的立足点,进而结合居民对提升服务水平的因素排序,得出政府必须履行规划者、主导者职责的判断,同时也需要关注影响服务水平的多块短板。
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了解社区居民对过去十多年来社区服务工作的评价和他们的服务需求有助于更有效地推进社区服务的开展。为此,自2006年开始,成都市社科院与成都市政协合作,在成都市的青羊区、高新区、金牛区、成华区、武侯区、锦江区、温江区、蒲江县、双流县、崇州市等10个区(市)县,对居民的社区服务需求进行了为期近1年的调查。
一、城市居民最孺耍的社区服务项目
(一)对已有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排序
本次调查共投放问卷777份,回收率100%。被访者有43.1%的来自成都市中心城区,26.1%的来自成都市城郊社区,18.3%的来自郊区(县)中心城区,10.9%的来自郊区(县)城郊社区。男性占53.0%,女性占46.8%。被访者的年龄分布从18岁至76岁不等,其中1835岁年龄段占样本总体的28.1 % , 36-55岁的占55.5% , 5676岁的占 14.2%,未填的2.3%。在问卷中,我们列出了目前社区服务中涵盖社会弱势群体、普通居民、辖区单位群体、组织等十类有代表性的服务,包括:物业管理服务、家政服务、餐饮、维修、再就业服务、治安保卫及纠纷调解、社区文体活动、卫生及保健服务、托老养老、孤寡残疾人服务、托幼服务。在回答您对社区提供的上述服务是否满意”时,满意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治安保卫及纠纷调解91.5%;社区文体服务90.3%;再就业服务87.5%;卫生保健服务83.6%;法律咨询服务83.3%;孤寡残疾服务82.4%;托老养老服务63.6%;托幼服务62.9%;餐饮维修62.4%;物业管理62%;家政服务56.8%;其他服务4.6%。
总体来看,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社区便利服务的满意度,特别是属于社区公共服务范畴的社区治安保卫、社区文体、社区再就业、社区卫生、法律咨询、社区救助六个方面的服务较物业管理、家政、餐饮维修等便利的满意度普遍高近2030个百分点。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排名后六位的服务类别中,除其他服务外,每类服务都有10%—20%的样本表示不清楚此类社区内是否有此类服务。
(二)最需要的社区服务排序
我们还在问卷中设计了“你对哪些社区服务项目有需求’这一问题,并列出“物管服务、家政服务、餐饮维修服务、再就业服务、治安及纠纷调解、社区文体活动、卫生及保健服务、托老养老、孤寡残疾人服务、托幼服务、其它举例”等十类服务,要求填答者对各类服务在“非常需求、比较需要、不需要、说不清楚.中进行选择,用以了解居民对十类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服务的需求差异。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服务需求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社区文体活动82.4%;卫生及保健79.8%;治安保卫及纠纷调解78.i%;再就业76.7%;托老养老67%;孤寡残疾66.7%;餐饮维修62.4%;家政服务58.7%;托幼服务58%;物业管理服务57.3%。这一调查结果与满意度排序基本相同,仍然是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大于对便利服务的需求。
在对社区类型与社区服务项目进行相关分析时发现,社区类型、家庭结构、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与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社区类型与再就业服务之间存在弱相关,即中心城区比郊区社区更需要再就业服务。对托老、养老服务的需求,随着社区位置由市中心向郊区变动,有减少的趋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家政服务、托幼服务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联。家政服务、再就业服务都与家庭结构有显著关系。但是,总体来看,影响社区服务需求的因素是复合的,而非某一个单一因素。
(三)基本结论:社区公共服务是当下城市居民最主要的需求
调查反映出对已有服务的满意度排序和最需要服务的排序基本一致,相比餐饮维修、家政、物管、托幼等具有社会导向的个人服务或私人服务,居民对社区文体、卫生保健、治安调解、再就业、孤寡残疾等公共性较纯的社区服务更加关注。统计调查数据传递出的一个信息是:社区服务必须坚持其公共性,强化为社区居民所共用的那部分服务,即社区公共服务,具体包括“青少年社会工作、老人福利、医疗保健、信息咨询、图书阅览、业余文化、终身教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救助和福利性质的公共服务。”川对于适合按商业化服务方式运作的服务类别,应该让其进入服务业市场,侧“积极引导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团而不必再纳人社区服务,以便集中有限的资源来做好社区公共服务。
二、形晌社区服务水平的因寨
(一)政府的作用
本次问卷调查有一个问题是“您认为要提高社区服务的水平,关键在于?”在对备选因素排序后发现,居首位的因素是: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为82.0%。居民认为首要的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因素还是政府的力量,这表明首先居民认同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的合法地位;其次,居民认为社区服务的基本宗旨应该是为社区普通居民提供基本服务,尤其是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各种困难户提供特殊服务,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提高社区整体的生活质量。所以,作为与私人和其他组织不同的,唯一具有公共权力,可以强制性征税的政府,就应该支付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就应该对社区服务进行应有的投入。如果投入不足,甚至是没有专门的福利预算、专门的财政拨款,那么就应该督促政府改进,而不是以此为由把公共服务和其他性质的服务搅在一起,冲淡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应有职责,模糊非营利和营利的界限。
(二)影响社区服务的其它因素
调查显示,政府是影响社区服务水平第一重要因素,其后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75.0% );广泛发动社区居民,让居民参与社区的互助服务(54.7%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投入社区服务(52.6% );发动和吸引专业人员加盟社区服务(i4.3% ) ;其它(2.4% )。
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居于影响社区服务水平第二位因素,其实也是期望政府增加投入,因为目前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政府划拨。位居第三位的因素反映了社区参与对社区服务质量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居民已经认识到自我服务、互助服务是社区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选择。排在第四位的因素是吸引社会资金,因为政府的投入与对服务的期望肯定总会存在差距,所以人们对社会资金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的作用有相当的期望。专业人员的作用排名第五,为14.3%,这与对社区工作者、居委成员的高度认同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者要有怎样的专业素质缺乏了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普遍认为社区工作者重要的是热心等品质而不是专业素质,况且对“士妈_士爷才”的委屈还能要求什么呢?
综上分析,居民对社区服务目前的多块短板都有相当程度的关注,如政府的作用、资金、硬件、服务队伍、居民参与等:另一方面对各因素的关注度不尽相同,比如对政府的作用、资金、人力、设施等更为重视。这不仅指出了社区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指明了解决问题的出路。
三、结论和裸讨
本文之所以从居民的社区服务需求着手,是因为基本需要原理是社区发展十大原理的第一大原理。这也与国发[2006] 1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的基本原则第一条:坚持以人为本不谋而合。说到底,社区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需要。因而从居民最需要的服务来探讨社区服务的本质是合乎情理的。一直以来,在有关社区服务的政策中,社区服务的性质都没有清晰界定,“福利服务,互助服务、自愿服务、商业服务”等性质不同的服务都用社区服务一个话语系统来统一,结果就出现了服务导向、服务主体、服务内容的混杂与混乱。(笔者对与社区服务相关的政策、提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略梳理,见下表。
根据我国社区服务的实践,并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笔者认为,社区服务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并将社区服务的不同内容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狭义的社区服务应该定位于社区公共服务,其中又包括针对社区弱势群体的福利和针对全体社区居民的公益两大部分。广义的社区服务包括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商业服务两大范畴。之所以将商业化服务纳入广义社区服务的范畴,这是由我国社区服务的实践所决定的,我国从民政部开始进行社区服务试点,便民利民服务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已在政府层面及社区层面形成共识。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住郊区化的日益推进,社区商业在方便居民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商务部制定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将社区商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列入规划之中,2006年7月出台的《关于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的工作方案》,提出“争取利用3-5年时间,在人口(城区人口)过百万的166个城市的80%以上的社区中,实现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就能得到基本满足,建立较完备的生活保障型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因此,为了避免因概念的重大改变引发认识上的岐义,有必要将社区商业服务纳入广义的社区服务范畴。
但不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的范畴来讲,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福利性、公益性,这一点必须明确并得到坚持,而政府是社区公共服务主要提供者,这既是政府职责所在,也符合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总之,社区公共服务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再分配过程,即通过市场以外的力量将部分资源转移到福利机构和福利受益者。这一过程必须通过政府或其它中介机构来实现,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则只能通过政府。也就是说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中要承担对服务活动的授权、资助、获得和监督等职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