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

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策略研究 学习 现状分析 对策

一、绪论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就应该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至关重要,家庭环境对孩子后天成长的影响极其深远。因此,家长所具有的素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之高就不用说了。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努力提高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使孩子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唯有父母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做到科学育儿教子。我认为有三点值得现阶段家长提升:一是尊崇中华传统美德、强化家教、传承家风,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二是遵循现代教育规律、尊重个性、静等花开,提升现代教育素养;三是树立持续学习、共同成长的观察,提升学习素养。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要从学生发展观、家长教育观等方面综合分析我校父母教育观念的现状,了解本校学生父母教育观念,了解父母的需要,从而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家长素养的提升,使家校更好地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帮助家长养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现代教育素养;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树立终身学习观,提升学习素养,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助力。

三、现阶段家长素养的现状分析

1.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现实性缺失。

学校对于德育是很重视的,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德育课,但在教育过程中却忽视了基本的民族伦理观念教育和传统家教、家风的传承教育。其中孝道教育就是一个薄弱环节。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总认为孝是封建残余,因此忌讳谈孝,更不敢理直气壮地倡导孝。青少年学生在溺爱过度但孝育无力的环境中长大,许多学生家庭角色错位,道德观念弱化,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不体谅、不尊重父母。一些在校学生身上,呈现出冷漠自私、过分依赖、以自我为中心、不思进取的“缺乏家教”状况令人担忧。

2.一味地追求高分,普遍将教育的成果等同于升学率、高分。

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家长的心理总是处于脆弱状态,容易出现心态失衡,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对孩子不满意;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一切缺点都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面对教育中急功近利的种种现象,最终导致了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我们再回过头来追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清楚,我们就会找不准教育前进的方向,我们就会犯南辕北辙的错误,热情越高,事情做得越多,就会离教育的本质越远。

3.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简单。

家长不注意学习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不注意借签他人经验,教育后果一定不佳,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要么自我,要么充满暴力倾向,家庭教育气氛紧张,少有温情。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是家长缺乏学习的结果,欲速而不达,事与愿违。家长望子成龙心态下的贪婪,导致急功近利,采取违反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对孩子进行拔苗助长,“不行”;缺乏表达,家长与孩子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不在言教之中,无形中构成了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家长教育观念有待更新,有许多家长并未认识到对自己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在孩子的吃穿上特别舍得,却在主动购买家教资料和书籍上不舍得花钱,对家长学校的学习也是应付心理,直到孩子出了问题才去想办法补救。其实这些问题在早期对孩子的教育中很好地加以引导,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家长对自身继续教育的作用,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还因为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将遇到诸多的具体问题,包括孩子向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也只有家长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才能最恰当、最正确地解决好问题。特别是家长的文化素质,决定着您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事、生活作风……这对孩子的“身传言教”、做好表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说“提高家长自身的修养是教育孩子的要招”是正确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

四、现阶段提高家长素养的方法与对策

1.延孝德之道,以爱育爱,构建家教新风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在教育中贯穿爱的信息,引导学生产生爱的能力。学生爱的能力的获得,应该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从爱自己的父母教起,再将爱之感情推衍开来,方能教化成习。但我们现在开展的一些情感教育,试图越过基础阶段而只讲抽象道理,由于这样有违于教育教化机制与认同接受机制,学生爱的观念如空中楼阁一样难以建立起来。结合中国五千年“孝德文化”的积淀,传承孝德精髓,传统孝道曾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过至深至远的历史作用。今天的中国是由过去的中国发展变革而来的,家庭、亲情关系依然十分重要,因此孝德仍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对待传统孝德这份历史遗产,我们应根据新的时代条件与教育要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其糟粕,汲取精华,赋予其时代新意,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新孝德教育,让孩子先上好“家教”这一课,以爱育爱,将爱父母、爱亲人推而广之,爱社会、爱环境。发扬孝道文化是学校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延孝德之道、以爱育爱,才能构建家教新风尚。

2.回到教育原点,静听花开,创造生命之美。

中外许多教育家对教育都作过精辟的论述,如“教育是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教育是培养既能行动又能思想的人”等等。这些论述虽各有千秋,但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由此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教会学生做人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应当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不符合教育本质的任何做法都是应该抛弃的。回到教育的原点,教育要远离急功近利,我们就要办朴实无华的教育,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求真,我们就不能有半点的虚假,也不能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我们要在平凡中见精彩、平凡中见伟大;我们要办平和和谐的教育,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求善,我们就要少一点浮躁、少一点功利、少一点折腾,我们要用淡定的心态去创设真诚的教育环境;我们要办诗意境界的教育,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求美,我们就不能违背教育规律而去求大、求全、求新、求快,我们要涵养教育的“慢功夫”,放慢脚步,放长眼光,静听花开的声音,去创造生命之美。

3.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学习,做合格家长。

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如果您是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请付出期望孩子“成龙”那样的功夫,提高自身做合格家长的素养,这是教育孩子的关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教育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都不是天生的合格家长,只有在面对孩子时才本能地履行家长职责,但是孩子每天都在长大,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为了恰当地解决孩子们在成长中的问题,就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为孩子播种好的习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唯有这样,孩子方能收获幸福人生。

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范文2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用词并不严格,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1]”、“养育方式[2]”,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3][4]”,甚至使用同一种研究工具的研究者之间也出现分歧。笔者认为,抚养方式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关注点不同,前者主要侧重家长对儿童的生理保育,后者侧重家长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执行者对儿童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社会规范的传递与教导。其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儿童一出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因此,将Parentingpattern这一英文中表示父母教养行为特征概括的短语译成“教养方式”最贴切,它全面地涵盖了上述两个同时进行的层面。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从字面看,教养方式既有抚养之意,又兼具教育职能,恰当地反映了家长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家庭教养方式之所以成为现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与心理学对人的社会化研究有密切关系。一个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儿童如何形成同其所处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相类似的情感和行动的所有那些过程,即社会化,被视为儿童发展的核心。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许多群体或作用力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方式对儿童发挥影响。对个体发展的早期而言,家庭承担了主要的教养职责。虽然家庭的教养活动自婚姻家庭在历史上产生以来就早已有之,但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研究却受到人们的儿童观及儿童发展理论的极大影响。

在西方,19世纪以前,社会还不存在关注儿童需要的观念。儿童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他们是否能使成人快乐,当父母无力照顾孩子,他们就会被遗弃。19世纪的北美殖民地,儿童不仅需要承担无穷无尽的家务劳动,而且必须服从父亲这一家庭主要权威。不服从被认为是有罪的,要遭受惩罚。传统和宗教影响着儿童教养活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对待儿童的方式有了一些改善。这一方面归功于洛克、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归功于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的思想的影响。洛克的白板说鼓励父母和教师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最适宜的经验,他的观念仍对当代儿童教养产生影响。卢梭认为儿童需要自由成长,受他思想影响的裴斯泰洛齐强调了母亲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心理学家霍尔坚信,天性良好的年幼儿童,如果不被过多指导,能够自然成长为有自控力的个体。虽然19世纪末人们赞成父母的爱和感情对形成儿童人格的作用,但20世纪一开始,奖励和惩罚的原则被大力倡导。儿童的教养遵循着严格的时间表,母亲被告知要期望孩子的服从,不理会孩子发脾气,限制他们的身体活动等等。进入20世纪20年代,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出现,并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及家庭教养产生重大影响。两者都相信个体的早年生活对随后发展的重要性。华生从刺激反应的理论出发,相信儿童生活早期稳定行为的重要性。他认为良好的行为必须从一开始就形成条件反射;弗洛伊德则相信有害的早期经验会伤害儿童的发展,儿童的个性成长不能被抑制,需要让儿童表达而不是抑制情绪。20世纪40年代起,儿童的养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父母被鼓励要让儿童快乐,让他们感受到爱,鼓励儿童学会自制。

这些观念的变化及理论的产生对社会化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5](p.324)。学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儿童的教养活动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研究者们通过对各种教养情境的大量观察,运用实证法构建起了关于教养方式的种种观点。20世纪40年代,Baldwin从事了一项儿童发展的研究,涉及的儿童年龄跨度很广,从出生直至儿童晚期。在这项研究中,他访谈了许多父母,并多次观察了他们与儿童在家庭中的互动。1948年他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民主——控制这两个主要的教养维度,并认为它们在所研究的家庭中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此后,1957年,Sears,Maccoby和Levin等人进行了一项涉及近400个家庭的研究,研究者向母亲提出诸多问题,涉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母亲对孩子哺乳、排便训练、纪律管教等方面[6]。通过与母亲的访谈,研究者们认为教养方式可以被描述为限制的和允许的,这些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的行为。这以后,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动因,它们如何影响和塑造儿童的行为便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

在儿童社会化的早期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渗透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

一种取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指出,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要求[7]。由于接受——拒绝实际上反映了父母与儿童的情感关系,支配——服从反映了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因此,众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父母对儿童的情感、父母对儿童具体的控制形式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如霍夫曼和亚龙,劳顿,韦克斯勒等研究发现,温暖对儿童社会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它会促进儿童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和利他行为的发展。再如,霍夫曼研究了惩罚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指出,父母使用强制方式,包括对儿童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以及威胁等,会阻碍儿童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父母使用心理惩罚形式“爱的收回”,对儿童表示失望,孤立、不理睬儿童等,会使儿童产生过重的内疚感,刻板而非灵活的遵守社会行为规则[8]。

另一种取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9]p.457。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7]。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而对限制作不同区分。权威型父母和专制型父母都对儿童加以限制,但前者的限制是“严格而合理的”,后者的限制却是“无目的、不合理甚至惩罚性的”,因而限制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支持鲍姆林特的结论,如韦克斯勒指出,在权威型家庭中使用“爱的收回”会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而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起到相反作用,这与使用这种方法时是否适度有关[8]。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前一种研究取向注重具体的教养行为,却忽视了同一教养行为与不同家庭环境结合的不同作用;后一种研究取向试图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作特征概括,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者的不足。两者的结合研究清楚地表明,具体行为维度并不孤立地对儿童社会化起作用,只有将它们与父母整体的教养行为模式或类型结合,才能真正揭示出它们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时期,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也研究了母亲的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关系,其结论与西方学者的结论比较一致。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将教养方式的研究从表层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这首先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而言,揭示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指导父母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而探讨制约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心理学家的指导和帮助提供了依据和策略。其次,推动研究进展的更直接的动力来自社会化进程双向模式的兴起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提出。它们促使学者们走出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单向研究的圈子,尝试将父母特征和儿童特征都纳入教养方式体系,并将教养方式放入更大的背景中加以考查。

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而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10](p.114)。又如,Chamberlin(1974)、Lytton(1980)及Minton和Levine(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地对儿童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地对儿童的需求作出应答,且更经常地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力介入,对儿童自由更多加以限制[11](p.205)。再如,Cox(1987)发现,与非抑郁的母亲相比,抑郁的母亲与孩子的交往质量差,更多忽视孩子的要求,更多使用控制的手段[12]。Mcloyd(1994)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对儿童的温情较少,缺乏耐心和参与,提供的帮助也较少,对儿童的消极控制较多,容易受到激惹[10](p.117)。Martin(1975)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还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活动量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儿童的母亲比正常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13]。儿童的气质也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容易与母亲发生冲突,这增加了母亲的控制,继而增加了孩子问题行为的可能性[12]。

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14]。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概括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教养方式所涉及对象的年龄段更加宽泛,从以婴幼儿为主,逐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90年代中期以前,学者们探讨家庭教养方式时涉及的儿童多为学龄前儿童,少数研究包含了小学低年级儿童和中学生。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的对象有了较大拓展,逐渐覆盖了小学儿童、初中生和高中生,填补了我国某些年龄段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上的空白[1][2][15][16][17][18]。其实,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在。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影响自然非常直接而重要,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原因。但儿童步入学校后,尤其是进入青少年期,虽然主要活动场所已从家庭转为学校,但生活环境和周围刺激的复杂化更从某种意义上凸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尤其当儿童步入青少年期,他们与父母对抗性的增加更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的变化和特点,为家庭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材料。

第二,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

以往,研究者是从整体上笼统评估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现在,学者们开始深入探讨它与儿童社会化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这些研究不仅内容上更富有时代气息,而且与当前心理学领域对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关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颇为契合。如,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15];父、母教育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小学儿童焦虑情绪的关系[19];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17];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20];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2];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等[18]。

第三,进一步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本身,深入探究教养方式内在的结构。

80年代后期,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家庭教养方式,如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等[3]。进入9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有的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如桑标(1991)从“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从“肯定—否定”维度划分父亲的教养方式,探讨其对中日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的性格发展的作用[7]。这种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界定从维度上已经有突破,但仍带有西方学者研究的影子。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一个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综合体,简单从某一方面或某个维度来看待,势必不能全面涵概家长的教养行为,从而失之偏颇。因此,他们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强调从具体教养行为的不同侧面整体把握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如,陶沙等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七个维度来看待幼儿母亲的教育方式[4]。同样,杨丽珠等也选取了母亲教养方式的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和不一致性等多个侧面,全面探究其与儿童气质的关系[21]。

还有学者仍主张将教养方式类型化,但是这种类型化与最初研究者的单纯类型论有很大的区别,是建立在更合理基础上的类型论。关颖提出,家庭教育方式既体现不同的情感因素,也反映与客观环境的联系,还与亲子间的互动方式有关,研究者可以从这些不同角度对教养方式分类。林磊选择了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这七个母亲教养方式的侧面,通过对母亲在七个侧面的得分进行“快速聚类”,得出了五种特征不同的教养方式,分别为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22]。这几种教养方式的差异并非源自母亲不同性质的行为,而源自母亲在相同行为侧面上行为的表现频率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深入探寻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试图从本质上把握教养方式,为父母教养行为的改善提供实际参考意见。陶沙、董奇等研究了3-6岁儿童母亲的教养行为的结构,结果表明,母亲的教养行为包括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消极情感的表达六方面[23]。这一结果用实证的方式证明了理论上所认为的日常亲子互动过程中父母具体教养行为的内在结构。

第四,对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广泛,尝试从多方面寻找影响因素。

亲子双向互动观的影响使研究者在挖掘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时,将视线渐渐从父母身上扩展到儿童身上,关注双方的特征。学者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生育孩子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其教养方式,其中受教育程度、职业、夫妻关系等影响显著[4][18]。学龄前儿童的性别、年龄因素影响父母教养行为的某些侧面,其气质和消极行为特征显著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4][13][21];青少年个体的性别明显影响其父亲的而非母亲的教养方式[1]。近几年来,不少研究者更开始跳出父母外在的特征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的探求,进而深入发掘父母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母亲血型影响其家庭教养行为[24]。还有研究者看到了父母意识和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往往体现了父母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者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模式,并进一步探索它们的内容和结构[25][26][27]。

此外,研究者也关注家庭环境、关注父母所处的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因素理解父母的教养行为。王耘等研究了不同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结构是影响母亲抚养行为的重要变量,主干家庭母亲的抚养行为总体上优于核心家庭的母亲[28]。张文新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但对孩子的干涉、保护、否认拒绝、惩罚严厉更多[16]。

三、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的三大因素

综观上述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历程的描述和概括分析,我们不禁要探讨推动研究向前发展,丰富了人类关于家庭教养的认识的诸多因素。

(一)人类对自身探究的好奇心

研究儿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而人是研究人类的最好对象。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逐渐明晰了儿童发展的含义和基本性质;懂得了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智慧的发生、发展;儿童的情绪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问题。但儿童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现实中的儿童也并不是什么“典型的”儿童,他们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还有许多问题远没有弄清。如,现代科学还不能明确地界定遗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限度。在儿童社会化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以及当前我们社会中中西方文化的冲撞对儿童青少年将产生哪些影响,如何产生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在家庭教育领域,哪些因素在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儿童与父母的亲子互动,这些因素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亲子互动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黛安·E·帕普利在《儿童世界》中说过:“只有知道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又是如何变成了这样的人,我们才有希望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二)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成果的取得主要受到了几个不同时期关于儿童发展的观点和理论的影响。首先是成人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其次是成人儿童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观;再次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这些观点或理论模型身后都有强大的理论支撑。

早期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父母的作用。许多研究考察了父母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背后就隐藏着两种主要理论。其一,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强调的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年期人格特点在生命的头几年里就已经被决定了;其二,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可以由后天环境加以塑造。这两大理论派别的观点,促使研究者探索儿童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养实践与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这成为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开端。更为甚者,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也造就了长期在家庭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父母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论,使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要对儿童发展作出解释,只需对儿童的父母及其社会化实践进行考察即可。这使研究者执迷于对父母教养行为和方式的维度及类型的研究,并进一步考察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而仅将儿童视为其自身社会化的被动接受者。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提升了儿童在发展中的地位。在皮亚杰看来,儿童从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主动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些真知灼见让人们看到了儿童的主动性,并对我们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的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8年,A·Bell对社会化研究中的影响方向进行了再解释,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双向模式”说,认为儿童自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天赋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影响父母的行为。这引发了整个70年代儿童特征对父母影响的研究[11](p.193)。Bell还提出了亲子控制系统理论,揭示了亲子关系的互动机制。可见,在分析儿童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双向原则”。也许“容易抚养型”气质的儿童从一开始就更加服从、友好和独立,容易按权威的方式来训诫,是同样的方法对“抚育困难型”气质的儿童不一定有效,尽管权威教养方式很有价值。这促使家庭教养研究者在注重父母对儿童巨大影响的同时,看到父母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好还必须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双向互动观逐渐取代单向决定观,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系统研究亲子互动影响因素的过程中涌现了多种理论观点,如生态化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等。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颇具影响。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与儿童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家庭、学校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微系统;微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中间系统;而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他们的环境,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条件等构成了外层系统,最后,儿童所处的具有一致信仰、习惯、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社会或亚文化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构成了宏观系统[10](p.16)。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的分析不应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考察。这一思路促使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跳出他们所熟悉的微观系统,而将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的分析放在更广阔的系统中进行,如,关注母亲的血型,关注父母的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状况等等,使研究呈现出更开阔的视野。90年代,国内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几乎都提及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理论。通过深入儿童生活的现实环境,如幼儿园、家庭,观察儿童,并对儿童的教师、父母进行访谈,从前的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类型学模式被一种基于生态学化的新的“类型学”模式所取代,取得了研究上的新进展[22]。

(三)研究方法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任何一个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直接取决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水平高低的标志。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成果和进步不仅间接受现代科学系统方法的影响,而且直接受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的促进和推动。

1.现代科学系统方法对家庭研究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领域,系统方法的影响从两方面表现出来。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父亲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父亲及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对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渐渐地提到研究日程上。较长时期以来,学者们多关注母亲及其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忽视了父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母亲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和参与者有关;还与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都较为强调母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有关。如今,家庭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母亲与儿童、父亲与儿童,父亲与母亲间存在复杂的、交互的亲子互动。研究表明,父亲对青少年个体的教养行为与母亲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对子女的惩罚严厉少于母亲,但其对子女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皆多于母亲[1]。父亲的教养影响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者一般与父亲的关系亲密[12]。另外,父亲的支持影响母亲抚养行为中的情绪、自信心、积极性和与儿童的亲子关系[29]。第二,研究者从更大的系统层次来考虑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如,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处的学校系统与家庭系统的关系,探讨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关注儿童所处的外层系统、甚至宏系统对其影响,探讨劳教人员的早期父母抚养方式,比较城乡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

2.心理学研究的现场化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心理学研究应用性的日益加强,传统的理论与实验室研究逐渐转变为各种形式的现场研究,强调在现实的情境与条件下控制和观察心理活动、测定和记录整个心理过程。这与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出现的“生态化趋势”不谋而合。现场研究及生态化趋势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最大影响在于,它改变了研究者的观念,使他们看到在家庭生活的真实场景中考察父母的具体教养行为,揭示其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的重要性;也促使他们深入幼儿园和家庭,借助与父母、教师的访谈、观察,编制家长教养行为量表,以此反观教养方式的结构、类型。这一研究手法的变化使研究者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如,陶沙找到了母亲教养行为的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与消极情感的表达等6个因子[23]。

3.研究手段综合化、数学化带来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领域,研究手段的综合化体现在,对于同一个家庭教养行为,既采用访谈法,又借助观察法、问卷法、评价法,力求使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更真实、可靠。而研究手段的数字化意味着研究者能够充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其他数学方法。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索中,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手段日益先进、复杂、精确。从最简单的百分比比较,发展到近几年大量使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等。统计软件包尤其是SPSS的使用,使研究者可以从多角度快速分析处理数据,产生了高质量的成果。如,桑标运用因素分析法确定了父性意识的9个因子和母性意识的13个因子,还通过多因变量线性模型方差分析,比较了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等因素对父性、母性意识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的年龄对父性和母性意识有明显影响;母亲的文化水平、职业明显影响其母性意识[26]。

当然,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不断推进,成果不断取得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譬如,生态化研究,许多学者虽然认识到在真实环境中研究儿童青少年的意义,但在实践这一观念的时候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因为仅仅依靠短暂的观察和访谈无法真正把握父母教养子女的行为的实质,更何况这种观察、访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编制一份父母教养行为或方式的量表。从这个意义上,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现场研究或生态取向的研究。生态化研究要求,发展心理学家必须首先对儿童真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探讨,作出描述,然后进行更为客观准确的编码,使之量化,最终作出解释。这种强调观察或描述的重要性的思路,与人类学对人类行为和习俗的研究思路相当一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实地考察和面对面的接触这些方法对研究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她指出,不进行实地考察或面对面接触,我们就无法发现和区别在某种文化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以及人们如何判断具体生活事实。正因为本尼迪克特这么坚持并身体力行,她才在文化模式的研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文化人类学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如果发展心理学家想揭示亲子互动过程的机制和实质,不能忽视对真实情境中的父母与儿童的实地观察,这也许是研究取得更新进展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2]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6).

[3]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4).

[4]陶沙.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5][美]R.M.利伯特,等.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6]周宗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研究,1996,(2).

[7]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

[8]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5).

[9]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JoanE.Crusec,HughLytton(1988),SocializationandFamily,inSocialDevelopment:History,Theory,andResearch,

Springer-Verlag.

[12]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2).

[13]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6.

[14]卢乐珍.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J].江苏教育·幼儿版,1984,(7-8).

[15]曾琦,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16]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17]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18]雷雳,张钦,等.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J].心理科学,2001,(2).

[19]孙永明,等.父、母教育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小学儿童焦虑情绪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0]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6).

[21]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J].心理科学,1998,(1).

[22]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

[23]陶沙等.3-6岁儿童母亲教养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儿童特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4]郑林科,王树秀.影响家庭教养与子女性格的母亲血型气质研究[J].心理科学,2001,(2).

[25]李凌艳,庞丽娟,等.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1997,(3).

[26]桑标,杜乃芳.父母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27]陈会昌,王莉.1~10岁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

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弟子规》;教育;道德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一句经典名言,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又是在中国的每一个农村和城市都是随处可见的标语,可见,知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然而,学知识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孩子在步入学校接受教育之前,父母充当了家庭教育的“老师”。俗话说:“打好底子筑高楼”。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底子,是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然而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却面临严峻的问题,家长文化素质、思想意识的高低,家庭的社会人际关系,制约着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孩子一出生就会无可抗拒地接受家庭教育多种因素的渗透和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世界。毫不夸张的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影响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大部分家长在孩子懂事之日开始,就迫不及待的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把孩子送到兴趣班,接受一些兴趣教育,比如画画、弹琴、舞蹈等,这对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操之过急。目前中国的家长过于急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面,而忽视了教育孩子的道德观念的教育,要知道,家庭道德观念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之前有一些社会问题如“我爸是李刚”“马晶晶作弊”“长春马六打人事件”等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事件,都是由于其在幼年时家庭教育的缺乏,如果道德教育充足,就不会有广东佛山那么多人对一个弱小的生命视而不见。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从古至今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更有《弟子规》,《颜氏家训》等丰富的教育经验总结。这些书目最主要的就是教育人的伦理道德,可以说,一个孩子从懂事之日开始,就要接收家训,教育社会伦理道德,使之长大后成为一个懂得道德礼仪的人,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并改名为《弟子规》。全文360句,1080字,内容包括为人子弟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特别讲求生活和做人教育,是启蒙养正、教育人们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作风的读物。?钱文忠在书的序言中说,《弟子规》曾经是不少私塾先生选用的重要教材,特点在于和《三字经》各有侧重。“假如说《三字经》偏重于知识,那么,《弟子规》所偏重的则是规矩。”因为现在的孩子不缺乏知识的来源,而缺乏规矩的养成。《弟子规》开篇的八句是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讲的就是少年儿童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重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道德的人。假如你还有余力的话,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再去讲求其他的学问。这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

儒家学说强调的“孝”,也是《弟子规》放在首要的位置讲的。而在《弟子规》中,“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让孩子做到这些一点也不过分,这是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易,难道不应该回报父母吗?“冬则温 夏则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则是如何感恩父母的标准,虽然在现在来说,我们可以不必严格的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孝敬父母,但至少也得做到听父母的话,懂得嘘寒问暖,这样可以使父母欣慰。再一个就是要让孩子从行动上懂得孝,如果孩子每天只是嘴上读诵《弟子规》,行动上也稍有体现,但是心里不是真正愿意去做,就不行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对孩子起到表率作用,自己行孝,示范给孩子看,孩子耳濡目染之后,自然也在思想里实现了孝道。

《弟子规》中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与同辈互助互爱。“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弟子规》中,讲了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应当早睡早起,珍惜时间,生活简朴,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应当从小开始养成,一点一点慢慢培养,不断进步,好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教育孩子诚信呢?“杀猪示信”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例子。父母不能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一旦答应,必须实行。否则,孩子会以家长的错误来为自己的错误做理由。“凡出言 信为先”要求的是所有人。

所以,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学习《弟子规》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孝、悌、仁、爱的核心思想必将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青年学生。

【参考文献】

[1]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李毓秀.弟子规[M].中华书局,2005.

[3]沈芳.《弟子规》在家庭教育中的启示[J].文学教育(中),2012(10).

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范文4

中学生 教养方式 学习投入 学业成绩

一、问题的提出

在每一个家庭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今后在学校和社会中的一言一行。Prevatt(2003)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与教养有关的、稳定的态度和信念的综合体[1]。国内学者也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以及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以某种固有的模式表现出来,并集中地反映了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同时也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学习是学生的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也会反映在学习方面。

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的、充实的精神状态,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李金娥(2012)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显著预测初中生的学习投入程度[2]。

以往研究重点探讨教养方式、学习投入、学业成绩两两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其中两者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但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未阐明。由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期望通过中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体现出来,并最终反映在学业成绩上,因此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握父母教养方式是否以学习投入为中介而最终影响学业成绩,并为中学生学业辅导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按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兰州市两所中学的5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高二、高一、初二、初一学生。随机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5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为90%。其中男生226人,女生224人;初一119人,初二116人,高一75人,高二140人。

2.研究工具

中学生教养方式测量采用的是岳冬梅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3],共66个项目,采用4点量尺计分。某一因素的得分越高,表明在该因子上父母教养其子女的程度越深。

学习投入问卷是依据W.B.Schaufeli(2002)的工作投入量表,借鉴舒子吁(2009)的问卷[4],并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项目修改而成的。共计23个项目,采用5点量尺计分。

学业成绩以上学期期末语文和数学成绩为准,由于是被试自己填写,主试在回收问卷后根据班主任提供的数据进行了核对。使用SPSS 13.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

三、研究结果

1.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的基本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中学生教养方式问卷中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及总体得分均超过了中值(2.0分)。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得分分别为2.16±0.29、2.31±0.27,教养方式总得分平均为2.23±0.26。学习投入得分平均为3.24±0.61,也超过了中值(2.5分)。

从学业成绩来看,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被试期末成绩均较低(按总分150分计算),语文平均为92.29±16.23,数学平均为87.00±24.35。从初一到高二,学生的总成绩存在下降趋势。对两门课程总成绩进行排序后,发现学习不良组(占27%)与学习优秀组(占27%)的成绩相差90分以上。经过对两组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学习优秀组的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得分显著高于学习不良组(p

2.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对不同性别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的得分与学业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

注:学业成绩为语文和数学成绩总和,*代表p

结果表明,男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主要反映在父亲教养方式得分上呈现显著差异。母亲教养方式中仅惩罚严厉维度的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学习投入得分方面,男生显著小于女生。具体到学习投入的五个维度来说,女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收益、自我要求、专注和学习计划这几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其中学习收益和学习计划方面差异更大。虽然学业成绩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具体到学科上,女生语文成绩显著高于男生(p

统计结果表明,中学生教养方式得分在不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初一组的父母教养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年级因素分别在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上的主效应显著。

3.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的典型相关和回归分析

对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的得分与学业成绩进行简单相关统计,结果见表2。

表2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的简单相关分析

注:***代表p

根据典型相关分析,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二者之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p

以学业成绩为因变量,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对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为了发现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各自的贡献,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分别解释学业成绩6.5%和4.8%的变异,共同解释10.2%的变异。

四、分析与讨论

1.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和学业成绩的基本特点

总体上来说,从初一到高二,中学生描述的父母教养方式基本上是积极的、关心的,认为母亲比父亲更加理解和偏爱,有时表现为过分保护。

从学业成绩来看,从初一到高二学生总成绩表现出的下降趋势与课程的难度增大有关。这一点也从班主任和部分学生的访谈中得到证实。学习不良组与学习优秀组的成绩相差较大是在预料之中的,但也可以从两组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方面找到根源。

2.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和学业成绩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本研究重点考察了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特点。男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主要反映在父亲教养方式得分上呈现显著差异;男生学习投入得分则显著小于女生。在很多的家庭里,父亲代表着权威,在孩子的养育行为中总是表现为惩罚或者严格的要求,而在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度保护等方面不是很突出;父亲也希望子女学会承担责任,不希望孩子走有悖于主流规范的道路,所以在过分干涉方面也表现出来了,这样那样的干涉、拒绝、否认等行为使子女们也能感受到父亲的偏爱。一般家庭中父亲对待男孩和女孩总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对男孩总是比较严厉,希望男孩以后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而对女孩一般不会过多苛求。这和王志梅的调查结果一致[5]。

学习投入是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下,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学习的一种用心程度。女生在学习投入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性别差异自身会导致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男女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父母和社会对男女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女生一般会按照要求制定详细计划并及时完成,而男生乐于经常改变计划。女生语言能力较强,而男生运动技能较强,可能导致女生语文成绩显著高于男生。

年级因素在父母教养方式、学习投入和学业成绩上的主效应显著,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面临着学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与此相适应,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生逐渐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投入方面会比低年级更加自觉、更有计划性。高年级学生不仅按时完成作业,还会主动搜索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在网络学习普及的今天更是如此。相对而言,由于高一学生是刚度过中考的艰难日子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可能对待学习有所松懈,因此本研究发现高一组在学习态度、学习收益和学习计划维度的得分显著小于其他组。

3.中学生教养方式、学习投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从简单相关来看,父母教养方式、学习投入分别和中学生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这也是前人研究已经证实了的。从第一典型相关来看,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之间整体上存在某种关系,但能够预测或解释的比例太低(2.6%)。这是因为教养方式涉及的更多的是养育和指导的行为方式,而学习投入更多地从中学生主体出发来说明。

父母教养方式包含了父亲和母亲双方的行为方式,双方各自的得分能够解释总变异的大部分,但要单独预测或解释学业成绩的变异有些困难(仅5.8%);学习投入单独解释学业成绩的变异也是不容易的(仅3.6%)。由此可见,常识中我们说的只要父母管教有方,或者只要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就能够提高学业成绩,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起码在调查中没有显示出非常好的预测力。

那么将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是否能够增加对学业成绩的预测力呢?答案是肯定的。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因素能够分别解释学业成绩6.5%和4.8%的变异,这与典型相关统计结果相一致。当两个因素一起来预测中学生学业成绩时,能够共同解释10.2%的变异。因此可以说,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加上本人学习投入程度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预测学业成绩的提升。

五、结论与建议

总体上,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基本上是积极的、关心的;中学生学习投入程度较高,学习态度端正;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程度存在性别和年级的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因素能够共同预测中学生的学业成绩。针对这一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中学生家长需要适当改变教养方式,以适应新时代学习的要求。家长尤其是父亲更应主动调整行为方式,改变一直存在的严厉和过分干涉等行为倾向。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缺乏父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在较短的相聚时间里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往往给中学生造成深刻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家长重视这一情况,将一般意义上的严厉、疼爱与理解和支持结合起来,为子女的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教师要认识到中学生学习投入在性别和年级之间的差异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教师要深入了解不同年级男女生的学习投入特点,发现一般规律,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可能同时对学业成绩发挥作用。有了这一认识,科任教师和学生本人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地制定教学和学习方案,为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打好基础。

————————

参考文献

[1] Prevatt,F.F.,The contribution of parenting practices in a risk and resiliency model of children’s adjustment.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3,21(4).

[2] 李金娥.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1999.

[4] 舒子吁.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范文5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重视儿童的早熟问题,并且已经深切的感受到早熟带给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的日新月异的深刻变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早熟的对象已大大地向学龄前儿童延伸,如果说上世纪早熟儿童只是一种罕见的社会现象的话,如今已是备受重视的社会问题,这些使得人们不禁惊叹:6岁应是正式接受性健康教育的最佳起始时期,现在学生的性健康教育能否由现在的初中提前到幼儿园?

如果说以前的研究者、一线的教师主要从医学、卫生学的角度去审视早熟孩子并探讨影响儿童早熟的因素。然而情况是愈演愈烈,看来这不仅仅是医学的问题,重要的是教育的问题。“治”在于医,“防”在于教育。要防患于未然,有必要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从成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学前儿童早熟问题的原因以及干预策略,使学前幼儿减少早熟带来的痛苦,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二、早熟的含义

(一)儿童早熟的概念

据新华字典解释,早熟意思本是“作物生长期短,成熟快”,延伸至“儿童生理和心理上提早成熟”,而且有关儿童早熟的研究从医学的角度,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是在教育界的探讨却并不多见。从医学界的角度来看,早熟主要是侧重于儿童的生理,指的是儿童性早熟,是指在血液循环中,由于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作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的病变,身高、体量迅速增长,目前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男孩在9岁前第二性征发育,基本上就可以诊断为是性早熟;[1] 而关于儿童早熟,权威的专业的教育学的解释却很少从。本研究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儿童早熟除了指儿童的生理早熟之外,还研究由此生理病变因素引发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例如恐惧、不安、自卑、孤僻冲动等心理负担甚至心理障碍。

(二)学前儿童早熟的概念

根据上述对早熟的理解,可得出结论,学前幼儿早熟不仅在身体生理方面,还正在幼儿语言、心理、行为等方面比同龄正常的孩子提前成熟发育。

根据早熟的行为表现特征,可将早熟分为:性早熟、语言早熟、心理早熟和行为早熟。最突出的是语言早熟。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经验积累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系统,是人们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的重要工具。人的系统社会化,就是从学习语言开始的,语言的掌握也是社会化成果的集中体现。语言社会化在人整个社会化过程中有特殊地位。儿童语言早熟作为儿童语言社会化的一种表征,指儿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超出了与其真实年龄相一致言语的表现,使用的语言趋于成人化,这种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儿童语言社会化的畸形。

据儿童行为学家分析,学前期(3岁~6岁)的儿童,甚至一部分在婴儿期末期的儿童,和过去处于依赖状态(乳儿期、婴儿期)的儿童不同,由于具有了一定的语言和行为能力,已开始探索世界,渴望独立,要求“我自己来”。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观能动性增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同时也存在强烈的模仿思维。这种独立意识,就是“早熟”最开始的萌芽。而且学前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儿童在低龄时期由于身形与成人的巨大差异,很容易形成压抑心理。而他们希望摆脱自身的弱势, 所以时常反抗成人的意愿, 并渴望自己拥有和成人一样的力量、一样的智慧和同等的权利。

三、教育学视野下早熟带给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

(一)早熟极易对学前儿童长远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我们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儿童亦然。幼儿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处于发展中的某一阶段必然保持着某一阶段特有的状态。简而言之,儿童的成长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情。所以,从长远来说,早熟带给幼儿的是及其深渊心理上的创伤。首先生理早熟会引起幼儿的恐惧与孤独。其次是心理早熟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随着幼儿社会经验的日益累计,他们渴望像成人一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模仿大人,语言、行为的成人化,虽然在家长看来是比其他幼儿超前发展略胜一筹,暗暗自喜,但其实,正处于语言、人格等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语言、性的早熟势必会打乱幼儿正常的发展秩序,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与错误,烙印一旦形成,会延伸至成年期,不堪设想。

(二)早熟会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当今教育是以成人的意志霸权控制着儿童的生活,制造儿童的不自然、不自由,不自主意识,也制造者对教育的逆反、敌意。当幼儿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不一样时,心理会产生恐惧感,会为把自己的超前发育怪罪于自己的父母,再加上幼儿独立意识的不断发展,幼儿从小就对父母产生一种独特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渐渐出现叛逆情绪,亲子间会出现不健康的依恋关系,而健康的依恋关系对早熟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健康依恋会加剧幼儿自卑、恐惧的心理状态,如果这种不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得不到改善,影响亲子交流与沟通,会阻碍健康的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四、教育学视野下影响幼儿早熟的成人行为

有一则震撼人心的漫画上,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趴在高高的老树上不肯下来,大叫“我可不想长大”,而下面的像魔鬼一样的“快餐 文化”、“性信息”、“盲目进补”、“环境污染”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伸着长长的手臂要死死的拉住他,看着这无比的恐怖和残忍,他只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啊....从这幅无比恐怖的漫画里,不难寻找到一些儿童早熟的原因,综合对已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本人的观察分析,造成幼儿早熟的成人无疑是最大的罪魁祸首。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的促成了幼儿在语言、心理甚至性方面的提早发育。他们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儿童观支配下家长偏激的教养方式

社会竞争的加剧再加上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统望思想,还有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儿童成了家庭的中心,儿童的愿望能事事得到满足。一方面是给儿童大量进补,蜂王浆,人参汤...唯恐孩子营养不足。另一方面,快餐大大地向儿童世界进军。如今,肥胖、近视、肺活量低成为当今儿童身上存在的顽疾。

(二)幼儿家长功利化心态使幼儿过早成人化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旧的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儿童在家长的眼里不再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或是可以随意修剪的“植物”,然而一种新观念即催促儿童尽快成长应运而生。此观点认为儿童很小就具有超凡的力量,甚至在有婴儿时期就有超出他们年级的能力,这种观念让某些成人以为可以无限开发儿童的各种潜能,催促儿童早熟,并且儿童不会受到伤害。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恨不得把所有的好的资源都给幼儿,逼迫孩子迅速成长,一味追求幼儿打扮,光鲜亮丽,穿大人缩小版的衣服,装扮成大人的模样,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提早入园,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兴趣班,成长的太快,以致仓促地走上可常人社会。

(三)家长缺乏对自身以及多媒体等视觉形象的有效监控

科学技术的爆炸性发展,最大限度地造成了信息的爆炸以及多元文化的形成,这意味着孩子对周围的世界了解得更多。由于没有限制地获得信息和信息的加速传播,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会尽早主动地帮助孩子接触社会,这对孩子的早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还有儿童本来好奇心强,精力充分,自控力比较差,再加上鱼龙混杂的网络诱惑,他们难免沉醉其中。而成人处于工作生活压力之中,疏忽对儿童包括幼儿的监控和指导,幼儿就处于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网络下一切成人的东西被幼儿尽收眼底,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和经验无法辨认是非。另一方面,由于成人性信息不自觉影响幼儿,未免会造成幼儿对自身认识的混乱,促进幼儿早熟。

(四)电视选秀节目变相催生早熟的“小大人”

目前,众多电视台竞相推出儿童选秀类节目,一时间不少煞有介事的“小大人”充斥电视荧屏。多成为成人观众的娱乐工具和电视台竞赛收视率的道具。一些综艺节目现在“收视率至上”,不惜以让孩子哗众取宠作为娱乐的手段,以让孩子表现早熟的行为动作来作为噱头,不能不说已经丧失了娱乐的底线。部分专家学者指出,喧闹的儿童选秀节目排名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无论是排名靠前或靠后,商业化操作的选秀背后是对孩子童真本性的一种挑衅与剥夺。

五、预防幼儿早熟的成人行为的干预策略

“早熟”使孩子失去了天真烂漫的性格,过早地进入了成人世界。让幼儿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童真无疑就是预防幼儿早熟的宝贵良药,关键在于成人顺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有效的干预策略,促进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一)家长要树立健康科学的教养观念与方式

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包括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首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家长要视儿童为独立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其次是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父母对儿童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正确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树立正确的父母观。健康的亲子依恋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要看到隔代教养在幼儿发展中的局限。

(二)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的情绪日益受到环境幻化的影响,他们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是用纤维老表达高兴、悲伤、生气、害怕等情绪,他们尚缺乏自我表达和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他们在焦虑、悲伤、惊恐、愤怒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家长不仅要了解健康的内涵及培养方法,还有运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社会大众(网络媒体)自觉形成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合力

儿童是自然人,保持着自然的本性,生活在社会中也是社会人,不免受到社会各个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幼儿自然天性的发展。首当其冲就是网络媒体,重要的是网络游戏和电视广告,打着对幼儿发展的旗号,变相推销某些产品,或者新时代的网络语言层出不穷,误导幼儿对正确、科学知识的认识掌握,导致幼儿语言、行为的成人化,鉴于以上的现象,首先是网络制作或者电视制片方在内容制作方面尽量考虑的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要生产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来。其次就是加强监控,出台一套对将要面对大众发行的信息进行监管的有力措施,对于鱼龙混杂的信息进行筛选,进而更好的保证质量,这样,这样的内容在进入幼儿视线的时候,我们不妨有些放心。

幼儿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与花朵,关键在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童年,幼儿亦是。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关注幼儿当下的生活状态,谁能忍心看着眼前的花儿不适时的提前绽放,反而不艳丽多彩致提前枯萎?幼儿早熟问题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防患于未然,需要每一位家长、老师、社会人对儿童的保护与教育,使他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丽云,梁立阳,周雪贞,余薇.儿童性早熟的健康教育[J].

[2] 张雪东,李红霞.儿童语言早熟与家庭社会工作干预策略[J].

[3] 吴梦诗.不可抑制的“提早”[J].

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陶行知 学前教育思想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12-02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历经艰辛无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实践,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中国旧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中创造并形成了独具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学前教育思想。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但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和他对幼教事业发展的实践和探索,为我们解决当前学前教育事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搞好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要求,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一、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中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逐渐形成。

1.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中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内容。

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原本就有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生活决定着教育,教育同时也反映着生活。教使生活才变得越来越健康科学,社会变得越来越文明和谐;生活让教育的内容才越来越丰富,教育的目的越来越明确,方法得以创新。“社会即学校”就好比把动物园里的动物放到自然中去,让它们摆脱高墙的束缚,过自由的生活,把所有的一切都伸展到自然中去,让大家看到更真实的东西。社会是人类活动最主要的场所,也是教育最主要的场所,也是我们的学校。“社会即学校”的主张使学校与整个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了在社会大环境中去办学校,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学校脱离社会生活环境的严重诟病。“教学做合一”的实质体现的就是教学方法,就是如何做的问题。“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要根据学来进行,学要根据做来进行。“教学做合一”的根本和中心就是“做”。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完善了良好的素质,是陶行知对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

2.关于“六大解放”的思想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为此,他提出了关于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儿童具有很大的创造潜能,他们的内心世界很丰富,我们要注意开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充分解放他们的头脑和双手,为他们的发明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符合他们发展规律的教育,尽可能的开发他们的潜能。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要求,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3.和谐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陶行知的和谐家庭教育观要求父母要为孩子的教育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要端正态度,在教育孩子的思想上要达成一致,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是想法,尊重孩子,为孩子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要严宽结合,不过于放之任之,也不过于苛刻,拿捏得当才好。父母要密切与幼儿园的联系,创造和谐的家园关系,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努力。

二、我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背离了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

许多教师和家长没有意识到,教育应该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生活的重要性,一味的以书本为主,忽视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就只依据书本上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忽略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有一次,一位老师在组织科技活动――电的用途,并没有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在教室里通过简单的开灯和关灯来向幼儿说明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显然,她这样的做法太过简单,涉及的方面太少。电的用途很多,而且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没有电小朋友们就不能看喜爱的少儿节目,不能上网,不能在儿童城堡里玩耍,还有很多事情没有电就做不成。幼儿教师这样的做法对幼儿的发展是很不利的,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学习,而且还会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懂得热爱生活,也不懂得怎样生活。

2.教育者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想象力丰富,这些都说明儿童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巨大的发明创造潜能,然而许多成人没有意识到这点。事实上,许多成人都很害怕孩子动手,孩子们的“破坏”行为让他们觉得孩子就是个小捣蛋鬼,每天尽搞些破坏,让他们很头疼。每当孩子要有所行动时许多家长和教师就会制止他们的行为。成人不曾想他们这样的做法会阻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束缚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事实上儿童只有通过自己的感知觉,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研究的精神。

3.家庭教育存在不足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都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疼着爱着,生怕他们受一丁点的伤害,对孩子过于溺爱,而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又过于极端。许多时候父母教育态度不端正,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达成一致,这让孩子的很困扰,不知道该听谁的。有些家长甚至还认为,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孩子的一切都是幼儿园的事,与家长无关,不管什么都由幼儿园负责,出了事就找幼儿园。家长这的这些想法很幼稚,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而不是置之不理,只有家园结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三、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当前国家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学前教育事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总体而言,我国学前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探析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显得格外重要。

1.实施生活化的教育,让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社会生活

教育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也要体现人类社会的生活。然而,现代的幼儿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生活实际。笔者在幼儿园小班实习的时候发现有的老师教学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例如有一次组织数学活动,学习数字4的组成,教师只准备了1到3的数字卡片,没有准备其他的教具和学具。教师用数字卡片进行教学,孩子也用数字卡片学习,这样的教学不仅单一而且抽象,并没有把幼儿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众所周知,小班幼儿的特点是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思维也比较具体形象,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体验,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他们才能够把获得的经验逐渐的内化,并且进行自我建构,以此来获得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准备丰富多彩且色彩较艳丽的教具,这样小班的幼儿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用这些教具来进行实际操作和学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组织教学时习惯将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分离出来,按事先策划好的方案去直接控制幼儿的学习,人为地割裂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为此,要做到生活化教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例如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和自然,积累经验,教室和活动区域的环境创设也应该将生活融入其中;在平时的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收集常见的生活物品,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教师还应该创编一些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游戏或儿歌,让他们在游戏和儿歌中感受生活。另外,教师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总之,教师的教学应该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关心和感受周围的生活,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幼儿教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训,并且在教学上努力践行

幼教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幼儿教师的发展和进步,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都很高的幼儿教师队伍对幼儿园和幼教事业的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幼儿园应该把教师的培训纳入到基本的工作当中,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当前的幼儿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教师对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理解。幼儿园可以让教师自主学习生活教育理论,并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帮助他们相互学习与进步,并且把学习结果渗透到平日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3.教师和家长都应注重环境的创设,努力为幼儿创造和提供条件,培养其创造力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笔者在一些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发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班级的环境布置过于简单,材料种类和数量不足。例如“娃娃家”是幼儿喜闻乐见的角色游戏,因此环境布置不应该过于简单化,可以把它布置成真正意义上的家,让幼儿自己布置自己的“家”。这样的环境创设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且还可以让幼儿自由想象,自由支配,通过动手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儿童。总之,环境的创设不仅要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而且还要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成人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并且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充分尊重他们,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4.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解放幼儿,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培养创造力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培养创造性的教学中,老师让全班的幼儿坐成半圆形,孩子的手脚都被要求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不准动。然后老师就说:“请小朋友好好想想,我们的手和脚都能做些什么?”几乎全部的孩子都把自己的手脚抬起来看了看。就在这个时候,老师还让他们把小手放好,小脚并拢,规规矩矩的坐好不许动,并且让他们再想想,然后请小朋友回答。在老师让他们思考的这段时间里,有的小朋友在自言自语,有的小朋友在小声讨论,还有的小朋友在继续摆弄自己的手脚,场面几乎出现了小小的混乱。很明显,幼儿正在结合自己的身体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可是教师却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还对幼儿提出坐好、不准动的要求。显然,教师这样的教学并没有解放幼儿,反而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

笔者记得在实习时,曾经看到过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劳动、生活、学习有包办代替的行为,这种做法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有些孩子出于好奇可能会把幼儿园的玩具或是家里的一些东西拆开来看看究竟,这时很多的家长和教师就会制止他们的行为,有时甚至还会打他们一顿,这样的做法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学习、探索和操作的机会,不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能取得进步,更不能拓展自己的思维。事实上,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在反复操作和尝试中不断地获取经验,以便获得成功。我们不应该以一个成人的思想和眼光去看待幼儿的“破坏”行为,也不要去阻止他们的这种行为,应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操作,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促进其创造力发展。

5.重视家庭教育,弥补其中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