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医疗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医疗技术

智慧医疗技术范文1

关键词:智慧医疗;信息技术;综述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1137-02

Summary of K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mart Healthcare

ZHU Rong, ZHAO Li-ping, GONG Xun-wei, LI Yong-gang

(Dept.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1,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Healthcare can 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and outlook the k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echnology, pre-proces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mining and decision technology ,which being used in the five stages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Key words: smart healthc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mmary

实现智慧的“健康管理”――智慧医疗”是当今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IBM提出的“智慧医疗”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从而改善疾病预防、诊断和研究,并最终让医疗生态圈的各个组成部分受益[1]。李包罗教授认为,“智慧医疗“应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当病人或健康人随时随地需要获得相应医疗服务时,都应该非常容易、便捷地获取到医疗服务环境,对于每个患者都应得到公平的医疗服务[2]。“智慧医疗”源于“智慧地球“,尽管有着不同的诠释,但不容质疑的是,”智慧医疗“建立在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智慧医疗”的基石。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医学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本文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信息化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1信息处理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美国专家把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分为五个阶段:数据的收集、电子病历、医疗参谋、医疗协调以及完全智能化[2]。在当前”智慧城市“规划之年,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当地”智慧医疗“建设方案,其实质就是不同程度地实现这五个阶段。信息化技术从处理流程来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技术、信息预处理技术、信息存储与传输技术、信息挖掘与决策技术。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本身也是一个信息系统,本质上也就是具有对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分析与决策的功能。图1给出了信息处理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在下面的小节中详细给出具体技术的简介与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应用。

图1信息处理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1.1信息采集技术

信息采集是指获取原始数据的过程。原始数据是所有信息化系统的源头或基础。随着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系统信息采集的方法与手段不断多样化与先进化。除了传统的各种形式的磁卡、IC卡、条形码、键盘录入等方式,信息采集还可以通过电子标签和传感器和各种大型自动化仪器设备输出端(如图像)来完成。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把天线和IC封装到塑料基片上得新型无源电子 卡片,具有数据存储量大、无线无源、小巧轻便、使用寿命长、防水、防磁和安全防伪等特点。通过RFID电子标签,可以给医院所有的医疗资源,从医院的所有工作人员、医疗设备、药品乃至病人或健康人,提供身份标识,同时可以从流程上进行定位、跟踪,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并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如iCabiNET[3]方案采用智能RFID包装技术来记录药丸的使用情况。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作为机器感知物质世界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热、力、光、电、声、位移等信号,为医院信息系统提供原始的信息。传感器节点形式多种多样,有腕带式[4],臂袋式、胸带式、夹克式。文献[5]设计了一种夹克式传感器,用来检测新生儿健康情况。

1.2信息预处理技术

通过各种方式采集到的信息一般需要通过处理或者进一步加工,从而使得信息更加有意义,继而进行存储、传输或者进一步分析。信息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信息标准化以及信息融合技术。信息标准化是实现跨区域医疗参谋与医疗协调的关键。近年来,卫生部加大了医疗信息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如2008年3月份启动的《卫生监督信息基础数据集标准》研究和《具名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标准》的研究。2009年启动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标准V3.0》等7项标准研制工作,2011年已启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108项标准研制工作[6]。为止,医学影像通信标准DICOM3、医疗信息交换标准HL7、集成规范IHE以及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评价标准等,都已经引起业界研究和遵循。除了标准化工作,数据融合技术[6]可以将多种数据或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获取高效且符合用户需求的数据。很多医疗应用中只关心监测结果,并不需要收集大量原始数据,数据融合可以有效地处理该类问题。

1.3信息存储、传输技术

越来越多样化与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使得获取的数据也变得多样化、复杂化、海量化。医疗信息存储、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无线技术(与前面传感器结合起来的无线传感网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无线传感网由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具有数据实时采集、信息共享与存储传输的功能。无线传感网因其便携性、不可见性、易部署性、自组织性和扩展性等优点,在智慧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形式,具体可参考文献[7]。另一方面,在远程医疗服务中,需要传送大量的图片以及视频音频信息。这些数据具有数量多,容量大等特点。目前,在医疗图片压缩方面,医疗系统一般采用JPEG2000的压缩方式,与JPEG相比不仅支持感兴趣区压缩,并且具有更高的压缩比。在医学影像方面,一般采用PACS(picture A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影像传输及存档系统)来处理[8-9]。PACS具有容量大、信息保存时间长,安全性高等特点。PACS的建立对医学影像的管理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节省医疗成本,还有利于实现无胶片化的电子化医学影像管理,实现医学数据共享,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6]。

1.4信息挖掘、决策技术

医院信息系统在运行中产生了大量数据,可以开发数据中所隐含的知识和规律,更好地为患者诊疗提供服务,为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而数据挖掘技术[10-11]是从大量的数据中筛选出隐含的、可信的、新颖的、有效的信息处理的过程,对医院的日常工作可以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支持和决策辅助。如文献[12]将数据挖掘的因子分析法应用到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医疗费用分析中。文献[13]将关联规则应用到在医疗投诉资料分析中。另一方面,医疗决策系统可以结合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等新方法。如文献[14]设计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医疗诊断专家系统,利用专家先验知识和神经网络的数值推理、自学习能力,对疾病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使得诊断自动化、可靠准确。伴随着人工智能和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医疗决策支持系统除了支持机器学习中新技术外,还将与数据库、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6]。

2结束语

本文从信息处理流程的角度,对“智慧医疗”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五个阶段中关键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可以看出,当前的先进信息技术推动了“智慧医疗”的发展,使得医疗信息化工作“数字化、标准化、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李海阳.IBM智慧医疗伴随新医改启程[J].中国数字医学,2009,4(5):57-59.

[2]曹剑峰,范启勇.漫谈“智慧医疗”[J].上海信息化,2011(3):26-28.

[3] Sibreeht B,Chen W,Feijs L,et al.Smart Jacket Design for Neonatal Monitoring with Wearable Sensors[C]//Six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earable and Implantable Body Sensor Networks.California: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162-167.

[4] Lee Youngbum,Lee Byungwoo,Lee Myoungho.Wearable Sensor Glove Based on Conducting Fabric Using Electrodernml Activity and Pulse Wave Sensors for e-Health Application[J].Telemedicine and e-Health,2010,16(2):209-217.

[5] Lopez-nores M,Pazos-arias J J,Garciaduque J,et al.Monitoring medicine intake in the networked home:the iCabiNET solution[C]//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for Healthcare.Tempere:IEEE,2008:116-117.

[6]李书章,健.数字化医院建设理念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7]陈钰,王捷,刘仲明.无线传感网在智慧医疗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5):73-75.

[8]仇建云,桂朝伟,唐晓薇,等.PACS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1,8(9):31-33.

[9]赵京晓,张传友,周晓峰.PACS系统在医院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5:36.

[10] Tan Pang-Ning,Steinbach M,Kumar V.数据挖掘导论[M].范明,范宏建,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7-15.

[11]韩家炜,堪博.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2版.范明,孟小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20.

[12]沈明霞,林雨芳,章光华.基于数据挖掘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医疗费用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1,18(2):157-159.

智慧医疗技术范文2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其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目前其病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6月对收治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有效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降低了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死率,现将手术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制定的的临床病理学诊断及分级标准。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48.5岁。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持续性上腹部剧痛,腹膜刺激征,血、尿淀粉酶增高,B超、CT显示胰腺肿大、边缘模糊等病变。

1.3 方法 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其中23例行早期手术治疗,15例行延期手术治疗。早期手术包括:清除胰腺坏死组织、放置冲洗引流管道以及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等;延期手术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坏死组织及引流,合并胆道梗阻的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疏通胆总管下段放置T型管引流。手术结束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注意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的效果,同时还应进行抗感染、持续胃肠减压、输氧、抑制胰腺分泌等必要的治疗。

2 结果

本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愈29例,占76.32%;死亡9例,占23.68%,其中死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的4例、多器官衰竭的3例、败血症2例。

3 讨论

3.1 正确选择手术时机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而且往往病情较为复杂,多数患者会有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非常高。目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方式有两种: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尽管,非手术治疗在现阶段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根据患者不同病因、不同病期以及是否感染等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而不能一味的追求非手术治疗,以免延误了手术时机,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小网膜囊及腹膜后减压引流,建立起良好的胰周灌洗引流系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注意选择正确的时机,择期手术相对于早期手术来说患者病死率较高,所以不应过分强调择期手术。因此,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选择早期手术还是择期手术进行治疗时,还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为患者争取到最大的生机。

3.1.1 早期手术 对于以下几种情况的胰腺炎患者可以选择进行早期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胆道梗阻或化脓性胆管炎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腹腔内出血、弥漫性腹膜炎以及胰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对于患有这些并发症的胰腺炎患者采取早期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剔除病因,有效缓解患者病情。

3.1.2 择期手术 部分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以择期进行手术:合并休克以及呼吸系统衰竭的患者可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进行手术;合并胆囊结石但胆道梗阻不明显的患者,可在控制住胰腺炎以后进行手术;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在患者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脓肿形成时或出现巨大假性囊肿等并发症时给予手术治疗。

3.2 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病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应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年老或体质较弱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其耐受能力,尽量减小创伤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对于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则应采取将胆囊切除的手术,进行手术时应探查胆总管后置T管引流,酌情置空肠营养管,并放置多个腹腔引流管,注意保持通畅。手术结束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注意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的效果,同时还应进行抗感染、持续胃肠减压、输氧、抑制胰腺分泌等必要的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和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要充分掌握个体化原则,正确选择手术时机以及手术的方式,在尽量减小创伤的情况下,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胰腺外科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2):1l0一1l1.

[2]袁祖荣.胰腺炎,陈孝平.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7-702.

[3]钟守先.胰腺外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29―342.

[4]张圣道,雷若庆.当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9):515-516.

智慧医疗技术范文3

2006年10月~2008年2月,我科应用自体淋巴细胞活化的细胞(LAK)回输疗法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慢乙肝重叠丙肝感染者进行了治疗,并随访了病者的一部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选择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均为住院病人,男54例,女6例;年龄20~55岁。据1990年全国肝炎会议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乙肝、丙肝。该组全部病例的HBsAg、HBeAg、抗一HBc三项均为阳性,抗~Hcv阳性2月以上。

1.2 分组:将符合上述选例标准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

(1)自体LAK细胞回输组30例,其中慢活肝(cAH)18例,慢迁肝(CPH)2例,丙肝5例,慢乙型与丙肝重叠5例。

(2)对照组30例,在年龄、性别、疗程及体征,AlT与HBV血清标记物等方面均有可比性。

1.3 治疗及观察方法:

(1)自体LAK细胞回输组:自体LAK细胞提取方法:取病人全血50ml(肝素抗凝)分离淋巴细胞,加入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Ⅱ(IL一2)5000u,放入37℃、5%二氧化碳孵箱中培养3小时后取出与自体细胞混合后从病人静脉中回输,一般为一周2次,12次为一疗程。

(2)对照组:一般保肝疗法,不用抗病毒药物。

各组病人治疗前后2周查一次肝功能,乙肝五项。定期查IIBV-DNA,抗-Hcv,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血及尿常规、B超等检查。

2 结果

2.1 自体LAK细胞组疗程结束时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与ALT复常率,见表1。

表1中可以看出LAK治疗组HBe阴转率为60%与对照组16%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

抗-HBe阳转率、AcT复常率二组相比无差异性(P>0.1)

2.2 5例慢乙肝重叠丙肝感染者,在LAK细胞治疗结束时,抗-Hcv无阴性,但AcT复常率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2.3 副反应: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按体外实验,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在全部回输过程中从未发生输液反应,未见有发热,神经毒性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3 讨论

自体LAK细胞回输作为一种选择性免疫治疗方法,于80年代初用于数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体外实验研究中发现,慢乙肝患者血内IL-2水平下降,且伴有LAK活性降低。推测提高LAK细胞活性,对慢乙肝患者HBV复制可能有抑制作用。因而从1987年以来,国内相继开展了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慢乙肝的临床应用。

本文的临床观察显示,LAK组HBeAg阴转率达到60%,而对照组为16%有显著差异性(P

在治疗结束时ALT复常率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其可能原因是:①自体杀伤细胞活性增强。NK细胞的活性与肝组织损伤有一定关系,NK细胞对肝细胞有溶解破坏作用。②虽然HBV的复制受到抑制,但肝组织病变的完全修复尚需一定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毓智.慢性乙型肝炎的某些治疗进展 [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2] 申红连,彭满珍,林辉.丙肝研究进展 [J].中国医师杂志,1997年11期

智慧医疗技术范文4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手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81-02

急性胰腺炎是比较常见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中最重要的是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判断,假如判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如何进行合理的治疗,坏死严重或合并感染者应手术清创,清除胰内外的坏死感染组织,引流小网膜腔和腹膜后有毒物质和渗出液。选取临床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急性胰腺炎患40例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 例,其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19~56 岁。突发上腹剧痛、恶心、呕吐、腹胀并伴有腹膜刺激征,经检查可除外胃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中体温>38℃患者,平均在发病后12 h内由患者家属送入院。

1.2 辅助检查:血清淀粉酶高于500U/dl(正常值40~180 U/dl)或高于128 U/dl(正常值8~64 U/dl)即提示本病[1]。严重的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由于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减少,血、尿淀粉酶值均不升高。尿淀粉酶高于1000U/dl(正常值80~100 U/dl)或超过256 U/dl(正常值8~32 U/dl)即提示本病。一般发病2天后血钙开始下降,重症病人可降低至2mmol/L以下,当低于1.82mmol/L时可出现手足抽搐,降至1.75mmoL/L以下时,病人死亡率较高[1]。B超、CT检查可以明确胰腺炎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有无胰腺外浸润及范围和程度,是否合并胆道结石等。

1.3 手术治疗:手术包括胆囊切除、胆管的探查及引流,胰腺坏死灶清除、引流等。吸净腹腔渗液,分离腹膜后间隙,清除胰腺及胰腺周围的坏死组织,在胰腺周围放置多根多孔多腔的引流管,以便术后冲洗、引流,去除残存的感染坏死灶及继续出现的坏死组织。如果发现有十二指肠淤积的因素存在,应予简单处理,可以行空肠侧侧吻合。手术结束前行空肠造口是非常必要的,可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提供途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可出现严重的代谢功能障碍,处于高代谢状态,蛋白质和热量的需要明显增多。肠内营养能使肠黏膜维持正常细胞结构和细胞间连接及绒毛高度,使肠黏膜的机械屏障不至受损,肠道固有菌群正常生长,维持了生物屏障的作用;同时肠道菌丛正常生长,维持了肠道菌群的恒定,并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S-IgA。近年来有学者主张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发现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 48-72h 内行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并能降低脓毒症的发生,途径一般选择鼻空肠管或经皮空肠造口。

2 结果

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治愈38例,缓解2例,全部治愈出院。

3 讨论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症状除上述情况外,又因胰腺有出血、坏死和自溶,故又可出现休克、高热、黄疸、腹胀以至肠麻痹、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出现淤血斑等。恶性呕吐伴随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诊断常较明确,还可以通过CT、MRI作进一步检查。急性胰腺炎手术指征仍然是胰腺坏死感染,一般在全身感染期施行坏死感染灶清除引流术[2]。然而,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极可能发生感染,一旦发生,患者的全身状况迅速恶化,并导致迟发性MODS及腹腔出血等,同时感染病灶清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增加。对可疑病例,可行腹腔穿刺,对鉴别胃肠穿孔有积极意义,真正需要手术来帮助诊断的情况极少。假如意外地在手术中发现胰腺炎,应行胆囊切除术,并进行术中胆管造影,胆总管如有结石,应予取除,但在此时期,不应对胰腺进行手术处理。

手术指征是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感染、胰腺脓肿。临床上诊断不确定的病例以及经合理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继续恶化的情形也应手术治疗。手术操作中应坚持宜简不宜繁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尚有可能存活的胰腺组织,注意避免主胰管的损伤,减少对胰周其他脏器的干扰,保证胰周引流管的畅通,从而缓解和减轻病程的进展,降低早期病死率。重视抗休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及胰酶抑制剂的适时适量应用。重症监护及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之一,术后需确保引流管的畅通,拔管时机决定于引流物的量及B超检查结果。但临床上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手术治疗的具体时机上仍有不同意见,总的共识是需掌握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和延期中转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等。

经前腹壁的切口,探查腹腔脏器的坏死与感染、清除坏死组织,一定要探查结肠旁沟、胰周及胰腺。部分病人横结肠可能受累坏死,遇此情况应行扩大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回肠造口术、结肠黏膜造口术(或封闭结肠),不可将坏死的横结肠残留体内。术后,应进行腹腔灌洗引流,灌洗量不少于1~2L/d,持续3~4天。30%的病人因感染复发而需再次手术。术后手术区域的静脉出血或渗血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可用凡士林纱布或类似的非黏性材料覆盖局部,并用大块纱垫包扎。手术切口可以敞开或缝合,切口处应进行规则的换药。如进行再次手术,且无局部出血,可于腹腔内放置多处引流,每48小时换药一次,直至肉芽增生,伤口愈合,此工作非常麻烦而且费时。开放引流的术式有两种,经前腹壁的路径或经后腹壁的路径,那种术式更好,目前尚无法评价,但老年人、有脏器功能衰竭者应尽量选用创伤小的术式。故理论上,如条件允许,应切除胆囊并检查胆总管有无结石。

4 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毒性休克、肾脏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后期主要有胃肠瘘、胰瘘、腹腔脓肿、败血症等。如何早期发现,适时合理地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仍是目前胰腺炎治疗领域的难题和焦点。SAP在临床上起病急,致死率高,发病机制较复杂,临床医生应以简单、有效、创伤小的方式为原则,及时准确进行诊断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智慧医疗技术范文5

关键词: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

在钝性胸外伤中肋骨骨折约占55%,其中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多见,而多发肋骨骨折所致的连枷胸是胸部损伤早期六大死亡原因之一,传统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以往多采取局部加压包扎,肋骨牵引等,近来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临床逐渐采用内固定治疗法处理。手术后断裂错位的肋骨重新撑起塌陷的胸壁,胸腔立即膨胀,术后患者的反常呼吸消失,疼痛明显减轻,咯痰有力,第2天就能下床活动[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3~65岁,平均38.3岁。单侧多肋多段骨折12例,双侧3例。伤后入院2 h~3 d,伤后至手术时间5 h~3 d。术后第2天就能下床活动,术后7~18 d出院。对伤后胸部明显塌陷,呼吸时可见反常呼吸,胸壁及颈部皮下气肿即行吸氧,抗休克,心电监护等措施抢救,尽快及时拍胸片及CT,明确肋骨骨折部位及数量,肺压缩程度,血气胸及心肺损伤情况。

1.2  手术:一旦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尽早实施手术内固定。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开胸探查止血后,定位骨折处切开,肋骨复位,测量断肋直径,选择比肋骨外径小10%内口径的合适记忆合金环抱器浸入冰生理盐水中,用撑开钳展开环抱臂,使其开口稍大于肋骨断端直径,置于已手法复位的肋骨段,用45℃左右的盐水纱布局部热敷,使其恢复原状达到环抱加压固定断肋。

2 结果

伤后至手术时间5 h~3 d。术后反常呼吸得以矫正,剧烈疼痛减轻,咯痰有力,第2天就能下床活动。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7~18 d好转出院。

3 讨论

对于严重的连枷胸患者如不手术治疗,排痰时易出现剧烈胸痛,咯痰无力,易合并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卧床时间长,创伤愈合后极易引起胸廓变形,致使胸廓容量明显减小,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多采用手术固定,避免了这些情况的发生。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治疗连枷胸,有以下优点:①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即时恢复肋骨连续性,恢复胸廓外形;②矫正反常呼吸,改善通气储备功能,减少上呼吸机时间,并发症少;③减轻胸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④改善呼吸,减少痰液储留,降低肺部感染并发症,减少肺不张;⑤术后能够早下床,早出院,早康复,大大缩短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损伤恢复快;⑥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连枷胸比较积极有效的方法。

4 参考文献

[1] 曹  祥,徐绍敢,刘  燕,等.创伤性连枷胸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J].临床外科学杂志,2011,19(4):281.

[2] 石应康.胸心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5.

智慧医疗技术范文6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

【中图分类号】R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075-01

近十年来,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术后植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经过临床应用已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以其近似人体网织骨的超微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较强的抗感染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1]。由于HA球体很轻,不易下坠而造成上睑凹陷,并发症少,活动良好、疗效稳定且持久,且便于安装活动义眼[2]。可见,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是目前最常用的植人体,广泛应用于眼眶整形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2例12只眼,均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男9例,女3例,年龄15-47岁,其中其中眼外伤患者5例(41.7%),角膜溃疡穿孔2例(16.7%), 眼球萎缩2例(16.7%),绝对期青光眼1例(8.3%),,角膜葡萄肿2例(127%)。所有患者均无光感。其中I期置入1例(8.3%),为眼外伤眼球萎缩。Ⅱ期置入11例(91.7%),为眼球摘除术后3月~6年,2例为眼内容物摘除术后。

1.2 手术方法:我们医院暂不予幼儿行此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肌锥内注射2%利多卡因针3ml,放置开睑器,结膜下浸润麻醉。无论是I期或是Ⅱ期植入义眼台,均应有巩膜壳包绕义眼台.巩膜壳可以是自体,亦可以是异体;且巩膜壳前面应完整。因为由于有巩膜的遮挡,减少了义眼片与义限台的摩擦,使结膜保持完整。具体操作如下。

1.2.1 I期植入术在球后麻醉后常规行眼内容物摘除术。将巩膜剪成两部分,切勿伤及直肌。使两瓣巩膜各附2条直肌。剪断视神经。清除眼球内容物,并用2%碘伏烧灼巩膜内壁。钝性分离、扩大肌锥腔,压迫止血。将大小适宜的义眼台植入肌锥内,将巩膜组织平铺于义眼台前,分层缝合巩膜、筋膜、结膜,在结膜囊内放入合适的透明义眼片,加压包扎。

1.2.2 II期植入术浸润麻醉结膜后,在结膜中切开并钝性分离。若为眼内容摘除术后,则将巩膜十字型剪成4瓣,各附带1条直肌,并各做一预制线,将粘连组织分离,剪断视神经,钝性分离肌锥腔。若为眼球摘除术后,则应嘱患者上、下、内、外转动以便寻找直肌,再做预制缝线,分离粘连的组织,分开肌锥腔,然后将合适并带预制线的眼台植入肌锥腔,将预制缝线对应结扎,分层缝合筋膜、结膜,在结膜囊内放入适宜的眼片模,加压包扎。

2 结果

本组I期置入1例,Ⅱ期置入11例。12例手术后均有轻度的眼睑肿胀和球结膜充血水肿,1例发生义眼台暴露,占8.3%,但暴露小于5mm,采取保守治疗均自行愈合。I期置入后义眼活动度和稳定性良好。无感染及化脓,无上睑下垂。Ⅱ期置入有1例活动度较差,为严重眼外伤损伤外直肌所致,占%9.1(1/11)。术后所有病例结膜伤口愈合7~10天后拆除结膜缝线,2~3周配制薄壳义眼片[3],均随访2个月~3年,除有1例Ⅱ期义眼台植入的患者出现暴露外,其他患者义眼稳定性良好,也未见排斥等不良反应。

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强的松片20~30mg,每天顿服持续3~4d。20%甘露醇250ml连用3d,并全身应用抗生素3~4d。术后第3天换药,7~10d拆除结膜缝线。给予抗生素眼药水4~6次/天。义眼台暴露暴露直径10mm者一经发现,应及早行手术修补。但经过修补的术眼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结膜囊狭窄[4]。对于结膜囊狭窄的患者需行筋膜囊扩大缝合术,将羟基磷灰石球壁与球结膜、筋膜充分分开,有利于扩大筋膜囊腔隙。

4 讨论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具有良好的生物耐受性、稳定性和组织相容性,其多孔样球体结构为纤维血管长入提供了理想框架,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与眶内组织融为一体[5]。众多临床研究也充分证实,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眼窝重建眶内植入体。无论I期或Ⅱ期植入患者,只要术中不分离眼肌,保留眼外肌与巩膜的固有解剖关系,就可以大大减少术中损伤。减轻术后反应,收到更佳矫正效果[6]。但是羟基磷灰石作为眼眶置入物的并发症也有不少报道。其中最普遍的并发症就是眼台暴露,且Ⅱ期置入的义眼台暴露率明显高于I期置入[7]。本组实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本组12例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义眼台暴露,还是Ⅱ期义眼台的置入,占8.3%。对于防止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暴露,笔者的体会是;最好是I期置入。Ⅱ期义眼台置入时,由于结膜、筋膜等组织粘连紧密,无法充分分离,进而导致结膜张力大,愈合差,出现义眼台暴露。但对于无眼球的患者,为防止其眼外肌纤维化,应尽早做Ⅱ期植入术。如术前已发现眼肌运动差,手术则应慎重[8]。

参考文献

[1] 王蔚,张孝生,卢弘,等.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眶内植入术及相应并发症的相关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9);1019-1021

[2] 史赛卿,张国明,刘桂琴.儿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二期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2):126-127

[3] 付妍.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l4(l6):2479-2480

[4] 姜涛,姜靖,杨珊珊,等.前部完全包裹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效果[J].国际眼科杂志,2009;9(1):89-91

[5] 程华军,杨宏伟.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105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427

[6] 齐美华,孟伟,刘力斌.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20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5):56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