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供应链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供应链计划范文1
【关键词】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内部结构优化;战略伙伴
关系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是企业进入21世纪以来非常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企业越来越重视其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大众公司为例,对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并简要总结企业实施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研究背景分析
大众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由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创立于1937年。大众集团拥有在德国本土的大众汽车公司和奥迪公司以及分布在其他国家的若干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仔细研究汽车行业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由于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众公司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策略,总结其方法和经验,并对于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集成化供应链水平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二、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一)内部结构优化
企业进行内部结构优化有其必要性。许多企业内部实施的都是较为死板的上下层级关系结构,上级部门对下属部门的控制力较强且下级部门的反馈意见作用发挥有限,这种制度会极大地约束下级部门工作的自发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汽车市场的变化是迅速的,企业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商机。通过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给予下属部门一定的自,企业的内部纵向结构不再是完全的上下级关系,下属部门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使企业结构更加适应于变化着的市场环境。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整个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上级部门的总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使上级部门可以更加专注于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大众公司的内部结构实施的是典型的职能部门化。这种制度使企业内部的分工细化,每个职能部门都进行其相应的业务活动,上下层级关系较为明显。这样的制度可以使员工的工作内容较为清晰,部门各司其职,但是这也容易导致下级部门的自主性不高,公司内部供应链的僵化。为了实现内部结构的优化,公司高管可以适当给予部门一定的自由度,并通过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一般企业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会根据外部需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采购,计划,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协调,使各个环节的工作可以连贯地进行。这些部门的数据会不断地反馈到企业的数据库中,使得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实时地掌握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形成企业纵向之间的联系,并起到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作用。这样的管理制度既保持了企业整体的秩序,同时也考虑到了部门的自由度。通过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各个部门不再是机械地执行上层的政策,而是凭借自己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来实现利润,这会强化企业中各个部门间的竞争,有利于充分地激发各个部门的潜力,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
一些企业内部仍然实施“推动式供应链”,根据商品的库存情况,将商品逐步推销给顾客,对于市场的响应速度不够快。通过内部结构优化,企业应该更多地采用“拉动式供应链”模式,仔细分析顾客的需求变化,把客户视为供应链中的源动力。企业充分地进行数据挖掘,基于大数据来估计未来顾客需求的变化方向,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企业建立起以订单为中心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也是实现内部结构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订单在从客户传递到供应商的过程中要经历多个程序,企业通过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将销售订单,采购订单,生产任务订单等联系在一起,形成订单中心,将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企业的管理部门通过订单的处理情况,可以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企业加强订单管理,将其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在一起,尽量缩短订单周期,以减少库存量。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对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了整合。以订单为中心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将企业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门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使商品通过供应链实现增值。由于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企业也应该重视科学技术对于企业内部结构优化所具有的推动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给企业处理和储存大量的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也是企业进行市场预测的基础。用数据库等技术来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较为可靠,不过管理人员要时刻注意数据的安全,及时做好备份和加密工作。
(二)战略伙伴关系
现代企业大多已经抛弃封闭经营的思想,而是通过供应链与相关的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与专业化。一件完整产品的生产往往不会在一家企业中完成,而是将产品的各个零件分包到不同的企业生产,最后再进行组装。社会分工是人类出现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也就没有交换,经济就很难发展。不同的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社会分工能够促使企业完全发挥其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效率。在汽车行业中不同的零件商往往负责生产不同的零部件,然后通过总装生产出最终的汽车,再销售给分销商或顾客。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商品的生产。大众公司的零件商分布在全球各地,通过海运等交通方式,将各种零件最终整合,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减少自己的交易成本,实现更高的利润率。同时,企业应该致力于建立合适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企业在合作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其他企业的生产水平,从而决定与哪些企业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减少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也会有效减少机会成本。例如,一些供应商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合作往往会虚报数据,反而使优质企业无法进入到供应链中。企业间通过信息共享,建立信任机制,最终形成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可以减少供应链整体的风险。
在具体举措方面,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是整个供应链的枢纽,是信息交换的中心,也是物流集散中心。核心企业在收到上游企业发来的订单信息时,应该及时将信息进行模块化分析,再迅速地传递给指定的下游企业。当下游企业对于订单有疑问时,核心企业应该及时处理这些反馈信息,并提醒上游企业快速调整自己的生产计划,从而使上下游企业能够合作协调。核心企业往往是供应链中发展水平较高的企业,因此当上下游企业的物流供应链出现问题时,核心企业应该及时调整计划,对物流进行调节,降低总体的库存水平。最关键的是核心企业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以供应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而不能够因为短期的利益而频繁更换合作伙伴。现在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个体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核心企业可以以增值率和竞争力的不同,将企业分为有影响的合作伙伴,战略性的合作伙伴,普通合作伙伴以及竞争性/战略性合作伙伴,并通过直观判断,招标,协商选择等方式来选定最适合的合作伙伴。大众公司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通过各种合作来推进总体供应链的发展。2016年5月24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向Gett投资3亿美元。Gett是一个叫车平台软件,一直以来被视作是Uber的竞争对手。大众立足于其汽车供应链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本次投资。
(三)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
1、风险分担
由于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变化复杂,市场情况变化复杂,所以供应链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供应链风险可以分为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前者主要指的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供应链的运转不正常。社会环境变化则包括合作伙伴风险,市场风险等。当企业对消费者的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估计有误时,会造成生产的过量或者不足,从而使得库存量增加,影响供应链整体的效率。由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联系十分密切,一个环节中的企业发生了变化会影响到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企业想要分担供应链风险,首先要学会如何估计风险。在长期的合作中,企业可以评价得出其他企业的可靠性,不同的企业对应不同的权重。根据结果来调整与不同企业的合作程度,从而降低风险。同时供应链的结构不能够太单一,这样很难根据时刻变化着的市场环境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供应链的灵活性不够,从而风险也会上升。但是供应链也不能太过冗长,供应链过于复杂会使得整体的调整速度有所下降,很容易因此而错过商机。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提高,也会降低供应链整体的风险程度。这就需要企业间建立起稳定的信息集成系统,供应链中的企业都可以通过系统掌握信息,有效避免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大众公司在全球分布自己的供应链时,就充分地考虑到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比如将零件的生产地主要选择在发展中国家,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则放在发达国家,供应链布局的合理化也可以降低供应链的风险。
2、利益共享
供应链中的企业共同承担着风险,也共同分享着利益。企业之间可以通过订立一定的契约来进行利益的共享。通过合同或契约,上下游企业会约定好各自需要提供的产品,成交的价格,交付的时间以及违约的惩罚。如果是一些合作时间较长的企业之间,则会采用固定分配法,即从总量中按照固定的百分比将利益分配给上下游企业,而具体的百分比需要企业间进行协商。同时为了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于利润的分配不应该一刀切,对于在供应链中承担风险较大的企业应该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建立好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可以激发供应链中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使供应链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林勇.集成化供应链管理[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8(5)
[2]俞葵.以订单为中心的制造业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研究[J].技术经济,2006(8)
[3]邱云来.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J].企业管理,2009(3)
[4]许淑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6)
企业供应链计划范文2
中小企业供应链的快速实现取决于很多因素:在规划目标上,是一步到位,还是步步为营?是采用打包产品,还是采用个性化方案?如何适应企业的快速成长,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如何掌握实施的关键点快速突破?如何进行快速实施?在这些问题上,国内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领先厂商金蝶提出了“快速配置、快速实施、快速应用、快速见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并为企业快速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化提供了金蝶K/3快速供应链(工业)软件包。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2002年开始实施了金蝶快速供应链软件包中的应用模块,成为供应链基础物流信息化的典型企业。
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染料行业的骨干企业;主要生产“双桃”牌分散染料、中性染料、苯胺黑系列、吡唑酮系列以及乙酰系列等共8大类100多个品种;现有员工2700多人,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企业总资产5亿元,年产值大约2.5亿。青岛化工在实施快速供应链解决方案前的主要问题是: 原料少,配件多,产品规格多; 产品结构简单,设计极少变更;物料存储形态多样,很多原料保存在车间; 批次品质、颜色不同,严格要求批次管理; 工艺流程采用专用设备或装置,流程和能力都相对固定,工序间连续且能力匹配性强,在最高和最低日产量间波动;成本核算分步结转,成本项目包括主要原料;手动生产环节的不良控制方式导致批次之间品质的大幅变动;外销按单生产的临时插单控制、外销的成本核算(按单);应收账款的控制、催收、考核……
针对这些问题,青岛化工规划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产品技术数据为基础,实现业务流程中对成本及费用的预测、控制和反馈,并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监控,使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车间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全面集成统一,构建一个具有先进性、集成性、适应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多维管理系统。要求整个系统满足企业核心管理的需求,近、远期投资兼顾,尽量降低投资成本,要求快速实施,迅速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项目计划分成三大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快速供应链(工业)的应用模块,完成财务管理、基本供应链购销存管理以及财务与销售、采购、库存业务的基础集成应用。第二阶段:实现生产计划管理、车间管理、成本管理,并与财务、销售、采购、库存业务集成。第三阶段:供应链全过程的物流、资金流的全面控制与考核,支持管理者经营决策。
分步实施的策略使双桃化工的基础物流信息化很快实现:2002年3月16日双桃化工项目启动。按照金蝶“快速配置”、“快速实施”模式,迅速切入具体业务模型的应用配置。不到二个月就完成了新业务的模拟应用。5月底,财务系统、销售系统、采购系统、仓储系统在双桃的实际业务应用初步完成系统切换。经过两个月的完善,实现了采购、库存、销售业务的计算机管理,采购、库存、销售业务与财务系统的有机集成,顺利地完成了企业ERP第一阶段的供应链基础物流管理工作。
企业供应链计划范文3
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信息共享水平不足制约电子商务战略的有效实施。其一,中小企业与供应链其他节点企业间缺乏有效信息共享,由此引致的长鞭效应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战略的实施。中小企业所处供应链系统的长鞭效应使得上游企业依据与其有业务关联的下游企业的市场信息来做出决策(薛伟莲等,2011)。随着信息沿着供应链向上延展的过程中,终端市场信息的噪音随之逐级放大,最终扭曲中小企业所获取的需求信息,从而影响其作出有效决策。其二,中小企业因信息共享水平较低而导致终端市场需求信息失真,这使得供应链各环节中小企业需通过扩张其安全库存量的方式来降低终端市场的缺货损失。供应链各环节中小企业累积的过多库存不仅增加了供应链各环节中小企业的仓储管理成本,增加库存周转天数,而且挤占中小企业的有限流动资本金,增加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降低企业盈利水平。其三,供应链系统信息共享水平不足将导致供应链各环节中小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缺乏精准性。中小企业将难以从供应链信息系统中获取有规律的订单。订单量的大幅波动导致上游中小企业难以及时满足下游客户企业的订单需求,从而导致客户订单满足率下滑,拉长供货周期,降低客户满意度水平。订单量波动亦可导致上游中小企业的过量生产风险,使得产成品滞销严重,从而降低其客户服务水平。
(二)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安防风险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防控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一,中小企业的决策者缺乏对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的必要认知。从而对于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黑客入侵、病毒污染、逻辑炸弹、搭线窃听等问题缺乏必要的预警机制设计,从而使得企业的商业机密失窃,进而威胁企业在供应链竞争中的生存能力。中小企业决策者应当将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提升支撑企业信息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加大对电子商务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控投资,制定符合企业运营所需的信息安全预防机制和信息风险暴露应对机制,将电子商务运营中的信息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水平。其二,我国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领域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给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稳健运行带来诸多风险。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获得超常规发展,但由于立法工作相对于法律实践的滞后性,由此亦带来诸多法律风险。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涉及诸如商法中的电子签名合法性问题,刑法中入侵电脑系统并窃取商业机密问题,民法中保护中小企业业主个人隐私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当前我国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立法工作中的相对滞后性使得中小企业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依法开展商贸活动产生疑虑,制约了中小企业缺乏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参与供应链系统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利益冲突风险
电子商务业务的迅猛发展促使中小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系统内部资金流与信息流加速,供应链系统内部成员企业间的业务联通架构从传统的单渠道向多渠道结构发展,组织内部合作水平日益提升,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往来持续融合,但由此亦产生供应链内部企业间利益分配问题。
其一,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中存在库存成本方面的利益冲突。在供应链电子商务环境中,中小企业通过强化企业间库存信息交互的方式来控制供应链系统内的库存总量。在目标市场客户需求总量既定的条件下,供应链系统中的库存总量既定。中小企业在零库存理念指导下通常采取将持有库存责任推卸给其他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方式来控制本环节库存成本。因此持有供应链库存的企业需承受有限资本金被库存资金占用的风险,从而导致供应链内部成员企业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其二,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中存在核心竞争力定位方面的利益冲突。供应链协同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各成员企业通过业务外包的方式来约减企业在其非核心业务环节上的资源投入,转而将企业有限资源集中于企业占优领域,从而凸显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供应链系统中各环节的业务增值率存在差异性,各成员企业通常偏好占据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核心业务环节,而将净资产收益率较低的业务环节交付给其他成员企业。这使得供应链系统内各成员围绕占据供应链系统价值增值制高点问题的争斗日趋激烈,使得业务能力较为低下的弱势企业制约了供应链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限定了供应链系统整体效能的优化运行。
基于供应链竞争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模式优化路径
(一)优化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
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可以按如下思路来构建。其一,建立以增值链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当前中小企业对信息共享的排斥行为出于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企业自身切实利益的考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不仅是物流链条、信息链条和资金链条,更是经由供应链各环节都产生增值的增值链条。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信息交互平台,可促使供应链各节点中小企业在信息传递层面的同步运行,进而保证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系统的协调运行。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信息共享可以确保终端市场消费者信息能够以较低成本上传到供应链系统,并从中获取较优的服务,从而提高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效率。其二,中小企业应强化供应链各环节成员企业间的业务信息整合力度。中小企业的业务信息整合包括终端市场客户需求信息、仓储信息、生产进度信息及营销信息等。通过对业务信息的整合,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资源整合,降低中小企业供应链系统库存量。建立服务中小企业供应链系统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提升中小企业的业务信息整合力度的有效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有助于协调中小企业供应链系统中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确保供应链各环节企业都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供应链系统的全局信息,从而提升其应对终端消费者市场的需求信息变动的反应速度。
(二)健全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系统
其一,中小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安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保护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信息安全,中小企业可从如下制度层面强化供应链及企业内部信息安全,有效克服供应链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和系统风险。一是中小企业应当完善相关制度,限制企业内部人员的远程操作风险,实现对企业远程系统登录、数据输入、修改、审核等环节的操作行为的安全控制。二是中小企业内部可设立供应链信息安全专员,并通过业务外包的方式获取供应链信息安全专业机构的服务。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主要是通过分析供应链协同中网络架构的安全性,有效甄别潜在的信息安全威胁,并采取及时防控措施控制信息安全风险扩散。三是中小企业应强化对网上支付操作行为的安防,制定相关制度制衡支付人员的操作权限,保障支付过程的完整性,交易双方身份合法性(薛伟莲等,2011)。其二,中小企业应加强落实治理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安全的技术控制措施。基于网络技术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存在内生性的安全问题,这要求中小企业应当从安全技术层面来治理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网络操作环境,建构多元化综合安全保护技术体系,来有效维护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安全。具体而言,中小企业可以在既有操作系统之上设置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同步匹配防火墙软件与硬件设备,并降低在开放式网络操作系统中处理企业业务信息的几率,以从根本上杜绝系统最高权限风险。中小企业可以联合租用虚拟专用网络的方式来架构信息安全框架,强化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加密分析与处理能力,完善电子商务系统用户的身份认证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并维护企业供应链系统的电子商务安全平台。
(三)强化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挖掘
中小企业应当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以充分挖掘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资源,提升其运作效率。其一,中小企业应当高效的利用电子商务系统中积累的大量供应链系统运营数据,切实提升企业应对终端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中小企业在设计电子商务系统时,应当确保系统数据库的事务记录的字段属性的充裕性能够较为完整的刻画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特征,以确保日后数据分析员能从中发现供应链运行规律并指定相应管理优化对策。中小企业应聘用专业数据分析员来分析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中所沉淀的大量数据,从中形成可用于指导中小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效能的商业知识与经营(夏飞等,2011)。其二,中小企业可优化对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的信息挖掘工作计划,以有效降低信息处理成本,提升信息处理价值增值。对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电子商务过程中生成的大量数据进行完整处理的成本较高,中小企业应首先确定信息挖掘所要服务的商业目标,并籍此确定信息挖掘规则和所要使用的相关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概念分层并确定决定信息分析所需的置信度区间。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分布式信息挖掘技术和增量信息挖掘技术,仅对影响当期及未来企业供应链绩效的新增数据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信息挖掘成本,提升企业应对市场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
(四)激励中小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价值增值功能
企业供应链计划范文4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223-01
1 引言
目前,企业的竞争核心已从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售后服务演变到快速反应能力的管理。信息管理成为制约和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活动。单纯的信息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将信息管理同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相结合,成为企业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2 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信息化战略
将竞争战略引入到供应链信息管理,是要把信息管理提升到战略的角度,根据企业的目标制定出与企业总体战略紧密联系的信息战略。信息化战略分为外部信息化战略和内部信息化战略。外部信息化战略的目的是使外部信息战略与企业的供应网络相联系,通过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来获取竞争优势。内部信息化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信息优化,使企业内部信息集成,消除信息孤岛。
2.1 外部信息化战略分析
外部性信息化战略包括整体环境信息战略、潜在进入者信息战略、替代者信息战略、供应商信息战略、顾客信息战略、竞争对手信息战略。根据波特竞争力模型衍变出的外部信息战略模型,将信息要素与企业所在的整体环境和产业内的环境相联系,通过以上战略形成合力,来加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1)整体环境信息战略。由于企业的战略环境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那么企业整体的信息战略同样具有动态性,根据PEST分析将整体信息战略任务进行划分,包括政治法律信息资源、经济环境信息资源、技术环境信息资源、社会文化信息资源。
(2)潜在进入者信息战略。潜在进入者信息战略主要对潜在进入者的企业实力进行分析,评估其进入行业的可能性,以及进入对行业所造成的影响。
(3)替代者信息战略。替代者信息战略主要分析其替代的可能性和技术的变革幅度。由于其技术的专有性和革命性,给行业发展造成的影响难以估计,对替代者信息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潜力。
(4)供应商信息战略。供应商信息战略主要是对供应商成本,供货稳定性,结成战略联盟以及信息共享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企业纵向发展的能力。
(5)顾客信息战略。顾客信息系统主要致力于建立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以便更好的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6)竞争对手信息战略。竞争对手信息战略主要是分析竞争对手的运营情况、财务情况、以及上下游关系,以便了解对手的全面情况,并以此调整企业的经营。
2.2 内部信息化战略分析
在波特的价值链模型中,信息技术存在于技术开发这一辅助活动中,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的管理是为了帮助企业直接活动顺利进行,要求将内部信息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从整体战略出发,在信息管理的指导下,进行企业的各种活动。
(1)信息战略下的采购活动。传统的采购模式,其目的仅限于补充库存,保证安全库存。信息化战略管理下采购在需求信息的约束下进行,即信息化战略是企业采购活动的出发点,使用调研预测等获取的信息来指导采购活动。
(2)信息战略下的库存活动。库存有调节需求和供给,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的功能。信息化战略的库存管理,能够增进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少超过实际需求的“缓冲库存”,从而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最终提升顾客满意度。
(3)信息战略下的生产活动。要求企业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细化生产调度,对现有设施做出详细的安排,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必须在对企业的内部信息完全掌控的前提下完成。通过内部信息战略,在内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对资金、设备、人员整合,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4)信息化战略下的配送活动。企业的配送活动是产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之间的衔接环节。对其进行信息化可以对配送流程加以控制,调整渠道中的产品数量,加快配送速度,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3 信息化战略实施要点分析
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过程,要与企业的供应网络紧密联系,在供应链进行高度整合的前提下,应用信息化的战略管理,注意到企业外部的信息化战略和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战略,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3.1 增强供应链中的信息获取能力,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降低信息成本
传统供应链的信息传递过程是链式的过程,信息按照供应商-企业-分销商-顾客这一结构进行双向传递,信息传递存在结构上的缺陷,信息传递距离过长而引起信息失真,产生了“牛鞭效应”。实施信息化战略,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关系加强,在信任机制的约束下,节点企业实行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结构成为网状结构,任意的两个节点之间都能进行信息传递,加快传递的速度和精度,信息获取成本也得到降低。
3.2 注意信息化战略与操作层面、管理层面的协调
信息化战略要求把企业的目标,支持企业目标所需的信息,提供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系统的实施者等要素相集成,在战略、操作、管理层面协调统一。操作层的信息化工具,要在信息战略的指引下整合资源,控制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调配平衡,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流程再造,构建学习型组织适应发展。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变革工具,改变交流的方式,并为员工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管理者也可在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方案上进行决策,降低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效益和效率。
3.3 信息化战略需要企业相关部门的支持
企业的相关部门,应给予信息系统大力支持。企业的组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没有其它部门的协调,信息化战略在实施阶段,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不会达到最好。例如,人力资源部没有获得使得整个信息系统正常运作的人员,那么整个信息化战略就成了空谈。
参考文献
[1]谢东辉.信息化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
企业供应链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供应链;采购;优化;模糊
[中图分类号] F25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015-03
[作者简介] 刘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北京 100083)
一、引言
目前,供应链管理已成为许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于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中除了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之外,采购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最大,它对企业的生产利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控制和降低采购成本,可以使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最终达到企业利润增加,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将对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供应链的采购优化模型进行研究。
二、模型建立
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供应链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些参数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确定,如原材料的需求量受到自然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使用“原材料的需求量在a吨左右”这样的模糊语言,因而在建模时将其作为模糊参数更符合实际情况。在本文中,将原材料的需求量和各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均看成是模糊数,采用模糊的定量模型来描述问题。
在现有的n个供应商能够满足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原材料供应的前提下,给出多供应商和多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模糊线性规划采购模型。
模型中的符号意义如下:
下标i表示供应链中供应商的数量;j表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
决策变量:
xij:0-1变量,表示第i个供应商是否被选为第j个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供应商(1-选,0-不选)。
yij:表示第i个供应商给第j个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运输原材料的量。
常数:
Ei:表示向第i个供应商购买原材料的模糊量。
Mi:表示第i个供应商的模糊生产能力。
cij:第i个供应商给第j个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的单位原材料的价格。
pij:第i个供应商给第j个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运输原材料的单位运价。
约束条件(2)表示各供应商给企业的供货量应该等于运输原材料的总量。约束条件(3)表示实际运输的原材料的总量不大于第i个供应商的模糊生产能力。
这里,分别用三角模糊数Ei1,Mi2,Mi3)表示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原材料的模糊需求量Ei,用三角模糊数(Mi1,Mi2,Mi3)表示各个供应商的模糊生产能力Mi。由于存在模糊参数,使目标函数(1)和约束条件(2)和(3)均没有明确的意义,在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模型进一步表示成下面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其中,Pos{・}表示{・}中事件成立的可能性。模型中目标机会约束(6)表示所求的目标值c应该是在置信水平α下所取得的最小值;机会约束(7)和(8)表示约束得到满足的可能性至少应达到给定的置信水平β和γ。
三、模糊约束的清晰化
对于这种求解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各机会约束转化为相应的清晰等价类。下面对模型中的几类机会约束的清晰化分别加以讨论。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在将原材料的需求和供应商生产能力均看成是隶属函数已知的三角模糊数的前提下,原模型的模糊机会约束均可转化为各自的清晰等价类:
该模型是确定性模型,下面讨论清晰化后模型的求解。
四、模型求解
上述模型是一个0-1规划模型,对于这个模型的求解,我们可以采用0-1规划的隐枚举法来求解,将原模型转化为下面的形式:
这样,我们就可以采用0-1规划的隐枚举法来求解。具体解法如下:
(1)令全部变量取0(因为目标函数的系数全非正,此时相应的目标函数值S=0就是上界)。如果此解可行,则为最优解,计算中止。
(2)否则,有选择地指定某个变量为0或1,并把它们固定下来(称为固定变量),将问题分枝成两个子问题。
(3)继续分别对它们进行检验,即对未被固定取值的变量(称为自由变量),令其全部为0,检查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则它们与固定变量组成的解就是原问题目前最好的可行解(不一定是最优解),不再分枝,其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就是原问题的一个下界。
(4)否则,在余下的自由变量中,继续上述过程。经过检验,或者停止分枝,修改下界,或者有选择地将某个自由变量,令其为0或1,将子问题再分枝。
(5)如此下去,直到所有子问题停止分枝,或没有自由变量止,并以最大下界值对应的可行解为最优解。
五、模型的应用
本文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影响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采购成本的多方面因素,构建了“供应链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采购优化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模型综合分析采购中的多项成本因素,包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构建了多供应商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采购模型;充分考虑了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把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生产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量看作是模糊的变量,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的采购模型;不仅构建了优化模型,而且针对模型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求解方法。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受自然条件和外界环境影响大的农业,因此,供应商提供给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原材料的量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受市场的需求影响非常大,从而导致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具有不确定性。上述模型恰好能够解决两者的不确定性问题。我们以三个供应商为两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原材料为例,建立模型如下:
根据前面所述的模型求解方法进行求解,我们就可以得到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每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向哪一个供应商购买原材料,购买的量是多少。这样就解决了由于供应商生产能力的不确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购买原材料的不确定,而使采购过程难以进行的问题,使采购和运输过程成本达到最优化,节约资本。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巨大变化,并成为支撑各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前,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增长点。我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国情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据相关资料,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本金来源的57.1%为企业自筹,14.1%为银行信贷,国家投入为7.1%。当前解决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问题主要靠企业自筹资金,政府拨款、金融机构贷款也是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运用本文的模型,可以保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使用更合理,使决策更加客观、准确,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进而保证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Liu Baoding and Iwamura K. 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with fuzzy parameters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98, 94(2): 227-237
[2]刘宝碇,赵瑞清.随机规划与模糊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程理民,吴江.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企业供应链计划范文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应用于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当中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血液净化的质量提供借鉴。方法:选取18例行外科手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合并各类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时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例,对照组患者在确诊12h后进行CBP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确诊12h内进行CBP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ODS以及APACHEⅢ评分、尿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临床指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与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急性肾功能损伤;脏器功能障碍;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R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11-01
急性肾损伤是外科手术后危害性较高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尽管发病率极低,但是却具有着极高的致死率,在发病后往往与多脏器功能障碍合并发作,成为了外科手术当中的隐形杀手[1]。CBP在目前的临床治疗当中为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次研究将针对CBP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8例行外科手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合并各类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范围在15-75岁之间,中位年龄43.28岁。疾病类型方面,11例急性腹膜炎,6例胃穿孔,1例肾结石,术式选择方面,6例行妇科手术,12例行肠切除手术所有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时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例,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本次研究当中的患者均满足以下标准:①术前BUN、尿量、Scr等指标均为正常值;②术后确诊为急性肾损伤,且同时合并至少一种脏器功能损伤,;③所有患者接受CBP治疗时间均在15h以上[2]。
1.3 治疗时机:
所有患者在接受CBP治疗前排空膀胱≥24h,Scr持续24h升高≥44.2μmol/L,切绝大多数患者具有明显的水钠潴留现象,采用药物治疗后病情无变化或恶化。所有患者首次接受CBP治疗时间范围在ARI确诊后的1-17.5h之间。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股静脉建立静脉通道,随后采用CRRT血滤机通过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的方式,将Port配方融入到前稀释法当中,小时置换量为2L,分钟血流量为150-200ml,通过持续性治疗对患者进行临床应用。治疗停止指征为患者尿量恢复正常或死亡。研究组患者为确诊后12h内实施CBP治疗;对照组患者为确诊后12h后实施CBP治疗。
1.5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经CBP治疗前后的MODS以及APACHEⅢ评分、患者尿量、BUN以及Scr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统计。
1.6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 结果
2.1 疗效与转归:
研究组患者存活8例,死亡1例,存活率为88.89%;对照组存活6例,死亡3例,存活率为66.67%。其中多数患者的死亡原因为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损伤等,存活的14例患者经CBP治疗48-280h后尿量与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2.2 各项评分与临床指标比较:
将两组患者接受CBP治疗12h后、48h后的评分与临床指标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经CBP治疗12h后各指标变化与比较(X±s)
3 讨论
通过以往的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在外科手术当中由于体外循环时间较长,因此极易导致多种组织弥漫性损伤,进而诱发术后产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现象[3]。患者由于进行手术后体质较为虚弱,同时通常会伴有高容量负荷,导致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产生严重的紊乱现象,血流动力学也会发生明显的恶性转变,通过常规透析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会增加低血压的发生几率,因此多数患者耐受性较低。CBP在临床应用当中不仅能够清除患者体内毒素,还能够对水负荷过重、电解质紊乱等现象进行改善与纠正,有效清除由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所造成的炎性介质,保持患者体内各系统的相对平稳。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对ARI合并脏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在确诊12h以内及时采用CBP进行治疗,能够具有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存活率、快速恢复患者排尿状态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