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卫生统计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卫生统计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代谢作用
0.引言
传统的发酵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品种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发酵食品有:发酵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等。并且,我国传统食品发酵体系通常都是由一种、或是多种的微生物所构成的,其处于特殊的微生态环境中,所产生的微生物是与发酵制品的气味、品质等有着直接的联系。除此之外,很多我微生物能够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促使发酵食品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在我国的医药、食品行业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势必会成为传统发酵食品业未来主要的发展大方向。以下,本文就对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作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从而总结出一些自身的观点与建议。
1.传统发酵工艺的发展现状
在以往传统的食品发酵工艺中,通常参与代谢的微生物都是由各自的原生产地进行统一的富集,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复杂性的结构体系。而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有的食品发酵工艺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当前大部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体系已经逐渐成熟。然而,因为传统的食品发酵工艺是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常常会受到地理环境、或是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地域的差异性,就导致发酵完成的食品在特性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区别。这样以来,其所构成的微生物群落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相关人员在对发酵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后发现,部分重要的微生物并未真正发挥自身重要的作用机制,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对发酵工艺中微生物的产物累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再加之缺乏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大多数的发酵企业技术水平滞后,无法充分保障食品的发酵质量。为此,加强对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态环境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促使发酵食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作用
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主要有酱油、豆酱、腐乳和豆豉等,制曲是其发酵的关键步骤,曲中的微生物及其分泌的胞外酶对食品后期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形成、营养成分变化及功能因子形成等有重要影响。我国传统酱油酿制及日本传统酱油发酵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酵剂“Koji”,其主要微生物是霉菌,其中以米曲霉为主。在发酵过程中,米曲霉分泌多种水解酶,水解原料曲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分解物质可供其他微生物利用,产生独特的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同时,在霉菌的作用下,一些不溶性膳食纤维降解为水溶性糖类,提高了发酵豆制品的功能性和可利用性。乳酸菌在酱油的酿制过程中也起关键性作用。与酱油风味形成有关系的乳酸菌有嗜盐片球菌、酱油四联球菌、植物乳杆菌等。嗜盐乳酸菌在盐水发酵前期产生乳酸,使盐水酸化,利于形成特殊风味。而且乳酸菌生长速度快,抑制了其他杂菌的生长。一些耐高渗透压、耐盐性强的酵母,如鲁氏酵母和嗜盐球拟酵母,对酱油香气和风味的形成影响极大。耐盐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大而迅速增殖,并且能够进行酒精发酵,一些醇类物质的生成增加了酱油的风味。
可以说,纳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其主要的发酵工艺是通过将大豆加入纯种的纳豆芽孢杆菌中,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发酵以后而形成的,这种发酵食品存在一定的气味,具有较强的粘性。并且,其在发酵过程中,该类纳豆芽孢杆菌还会分泌出有机酸及低聚糖等氨基酸物质。与此同时,由于纳豆在发酵时将会产生一些生理活性物质,这样就赋予了纳豆多种的保健功能,例如,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等疗效。所以,纳豆菌也是一种特殊的益菌类食品,并在饲料、医药行业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3.食醋酿制过程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作用
我国的传统食醋以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等最为著名,其他国家比较著名的传统食醋有意大利香脂醋、日本米醋、西班牙葡萄酒醋等。传统食醋中的主要功能微生物包括醋酸菌、乳酸菌、霉菌、酵母等。霉菌的主要作用是降解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酵母菌在酒精发酵阶段利用单糖,在醋酸发酵阶段,其自身发生自然降解,并释放出营养物质,供其他微生物利用。醋酸菌的主要功能是氧化糖和乙醇,可将乙醇氧化为高浓度的醋酸,同时还能生成大量的有机酸。食醋中的乳酸菌能够产生大量的乳酸,起到缓解食醋剌激的酸味,改善口感的作用。芽孢杆菌产生的具有高度活性的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对食醋的风味和色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地理环境、发酵方式差异,不同食醋之间的微生物菌落结构不同,造成口味和营养的差异。据研究报道,镇江香醋中主要细菌属为乳酸菌,醋酸菌,糖醋杆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等,真菌只有一个属:酵母菌属。对山西老陈醋研究菌群发现,老陈醋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和细菌是其主要微生物。其中,酵母菌有德克酵母属,酒香酵母属,卵孢酵母属,,醋酸发酵过程中的产酸功能菌为植物乳杆菌和巴氏醋酸杆菌。对意大利香醋中醋酸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醋酸菌是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微生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处于不同的区域有条件下的食醋,其在发酵过程中所存在的微生物类型有着较大的差异,无论是代谢物质,还是作用机制方面都不同,这也就导致食醋风味与营养物质的区别。虽然有关实验人员已经对对食醋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试验,但在发酵食醋功能及群落结构体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以后,才能够得到明确的结论,这样也有利于促进传统食醋业朝着规范标准化而发展。
在传统的红曲、黄酒发酵工艺中,酵母菌菌群结构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直到最终稳定完成。而在发酵的前期过程中,酵母菌将会随着酿造进程的发展,其本身存在的扣囊复膜孢酵母也会迅速减少,并由原有的酿酒酵母形成了一种优势的酵母菌。与此同时,非酿酒的酵母在酿造过程中,将会产生特殊的香气,使得黄酒具备了不同的物质风味。但是,除了这些物质意外,部分氨基甲酸乙酯等代谢有害物质也会随之产生,这样就极大的破坏了黄酒的酿造质量,再加之目前我国仍没有对其累积机制进行过多的研究,缺乏完善的传统发酵工艺机制体系,这就导致很多功能微生物的代谢变化规律并没有被大家所认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传统发酵食品体系是功能性食品微生物挖掘的重要来源。目前已经对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并未得到全面分析,许多功能性食品微生物并没有得到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雁飞,倪玲.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J].中国酿造,2011,(2):12-15.
卫生统计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 维生素D;小囟门儿童;头围;智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preventiv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mall dose of vitamin D on head circumference and 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in small fontanel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128 children were divided by their fontanel size into small fontanel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with 64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children received preventiv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mall dose of vitamin D. Their head circumference and 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 were measured in 3 and 18 month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larger head circumference in 18 months than in 3 months (t=19.228, 18.384, P0.05). Conclusion Preventiv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mall dose of vitamin D can accelerate head circumference growth in small fontanel children, without influence on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Key words】 Vitamin D; Small fontanel children; Head circumference; Intelligence
围生期婴幼儿都有囟门, 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 囟门会逐渐闭合, 头颅停止生长。有研究表明, 我国婴幼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 骨骼发育相对迟缓。但不同学者对婴幼儿是否补充维生素D争议较大[1]。本研究探讨维生素D对小囟门婴幼儿头围及智力发育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7月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28例3个月儿童为研究对象, 按照囟门大小分为小囟门组(前囟对角线任一条≤1 cm者)和正常对照组(前囟对角线任一条>1 cm者), 各64例。小囟门组中男36例, 女28例;体重5~7 kg, 平均体重(6.25±0.68)kg;身高58~63 cm, 平均身高(61.22±1.51)cm;其中前囟0.5 cm×0.5 cm 22例, 前囟0.5 cm×1.0 cm 42例。正常对照组中男32例, 女32例;体重5~7 kg, 平均体重(6.12±0.72)kg;身高59~64 cm, 平均身高(61.58±1.63)cm。所有儿童均为足月产、单胎, 出生时Apgar评分>8分。两组儿童性别、体重、身高、出生状态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儿童均于3个月时, 测定头围值后统一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用DDST-R量表作智力测评, 评定两组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及个人-社会的发育情况。并为每例儿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详细记录头围、丹佛智能测试结果。
采用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制定的正常儿童再标准化的丹佛发育量表(DDST-R量表), 分104项, 四个功能区测试儿童智能。方法如下:①测试前嘱咐家长在测试时不能协助儿童完成。②测试中对儿童的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出生身长、现生长发育体格指标、家族史、母亲妊娠史(胎产次、产式、妊娠合并症等)、儿童生产时是否早产、有无脐带绕颈、出生窒息等乏氧史, 父母的学历及职业等进行了详细地询问登记。③不能有提示性的语言, 每个测试项目将重复3次决定是否通过, 测试的结果以P表示通过, 以F表示失败, 以R表示不肯表演, 以NO表示小儿无机会或条件表演。④测试结果将分为正常、可疑、异常、无法解释。
儿童均给予小剂量维生素D预防性口服, 剂量为400 U/d。18个月时, 再次对儿童测量头围和DDST-R量表测评, 观察两组儿童补充维生素D前后各项结果的变化。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儿童头围比较 两组儿童在3、18个月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儿童18个月头围均明显高于3个月(P
2. 2 两组儿童DDST-R量表测评比较 两组儿童DDST-R在3、18个月时(所有DDST-R测试无无法判断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3 讨论
维生素D既是内源性维生素, 又是外源性维生素, 在婴幼儿钙、磷的吸收和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郝新忠等[3]对成都市0~6岁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研究发现, 该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相对缺乏率约占14%~15%, 因此制定为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的计划势在必行。
儿童囟门闭合的时间差异性较大, 约3%的儿童在6个月内闭合, 7%的儿童在2岁后闭合, 同时小囟门儿童和前囟过早关闭儿童所占比例较大。吴婷等[4]在0~2岁儿童前囟发育研究中强调, 小颅儿童一般存在脑器质性病变, 大脑出现异常后对头颅的生长刺激减弱, 头颅生长会过早停止。而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头围发育,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小颅儿童的发生, 因此适量补充维生素D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但为求谨慎, 最好还是加强随访和检查。
本研究显示, 补充维生素D后, 小囟门儿童头围和DDST-R结果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适量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对婴幼儿小囟门儿童头围和智力发育安全性较高。但任淑红[5]认为, 维生素D毕竟是一种药物, 临床应从饮食上进行指导干预, 鼓励小儿多晒太阳, 多途径补充维生素D, 促进小儿正常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 叶莉莉, 高玲娟, 顾平清, 等.南京市2812例0~6岁婴幼儿25-羟维生素D检测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16): 1979-1980.
[2]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3.
[3] 郝新忠, 黄之杰, 程莹, 等.成都市0~6岁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5):819-822.
[4] 吴婷, 黎海芪. 0~2岁儿童前囟发育研究.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7):493-497.
卫生统计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卫生统计工作 医疗信息 规范工作
卫生统计学是统计学的分支,其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内容,主要用于临床对流行病学的分析调查、疫苗接种结果的分析、传染病等疾病的分类等。本文从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的重要地位入手,探讨如何规范和加强临床卫生统计学工作。
一、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卫生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信息统计,是医院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是医院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依据。通过信息的统计,能够将医院目前的运营状况及常见的问题直观地提供给医院的管理者,使其通过数据,合理地为日后工作进行计划。通过实事求是,对整个医院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确定,进而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良好的信息统计,还能够提高临床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效反应医院收纳患者的疾病情况,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对临床科室人员进行调配,并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建立更好的医患关系。制定更加完善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二、卫生统计工作的现状
卫生统计学工作尽管如此重要,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首先,医院的常规使用报表较多,其中包括季度报表、年度报表等。其上报日期不同,导致出现有较多的时限差异。其次,各种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加之部分医务人员对卫生统计的不重视,往往出现有报表数据错误、遗漏等。第三,随着医院的人流量加大,疾病类型增多,分科细化,使病房及门诊的登记人数增加,医务人员工作日趋繁琐,造成偏差。第四,医务人员对卫生统计工作认识不足,尤其忽视数据的原始性,往往仅对数据进行估计,没有深入地调查取证,也会造成数据失真。最后,临床的急危重症增加,也是造成数据登记不及时和遗漏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卫生统计工作的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卫生统计工作制度
医院要积极学习我国关于统计法的新规定。使用《新统计法》对临床工作进行规范。建立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和协调方法。其制度的要求符合本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科室设置合理,以信息采集和处理为核心,配置相关人员。使整个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整合等均能得到良好的处理,整个流程处于一条工作轨道。医院可加强奖惩制度,将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个人,并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此外,医院还需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数据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强化工作人员对卫生统计的重视程度
卫生统计的工作,极大部分依赖于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其数据的及时、准确和真实等,均需要工作人员的细致工作和高度的负责。医院要加强工作人员对卫生统计的学习,强化各种法律法规知识,使其了解到原始真实数据对卫生统计和医院的重要性。坚决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可将工作与绩效挂钩,定期进行评定,加强其责任心,使其对数据处理高度负责。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卫生统计工作人员,除包括专门的数据处理人员外,还包括病房内护士、医生等。因此,医院要大规模地开展卫生统计知识的学习,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相关人才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业务学习,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卫生统计学方法,使数据分析更加科学。医院可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或外出学习,逐渐扩宽其知识面。定期组织讲座等,让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者对新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加强其对统计分析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此外,医院可将整个工作流程作为工作者学习提高的过程,使其在信息交流中,了解数据与科室的联系,遇到疑难问题,鼓励其积极解决,使工作人员能够善于思考,不断从工作中总结经验。
(四)加强卫生统计数据的利用
在整个卫生统计工作日趋完善时,数据的应用也不可忽视。医院要重视原始数据的深加工,围绕医院工作的重点及目前发展的需求,对统计数据进行合理使用。在将数据反馈时,还要充分结合本单的实际,推行配套的合理卫生规划方法、改革方案、管理方法、绩效评价、质量控制等,并撰写统计报告,为医院及卫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进行服务。
四、小结
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是指导医院发展、卫生事业改革进步的重要内容。因此,规范和加强卫生统计工作至关重要。我国现阶段,卫生统计工作仍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入手,使卫生统计工作日趋完善,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丁莉莉,候世芳,王学等. 提高卫生统计质量之我见 [J].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23(8):78-79
[2]张振兵.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卫生统计工作[J].管理观察,2011,(5):169-170
[3]杜淑.规范和加强卫生统计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改革与开放,2010,(2):111-112
卫生统计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卫生统计;医院管理;作用;措施
医院卫生统计工作是医院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全面、准确的统计信息可以给领导提供重要的工作参考,是医院总结过去工作,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规划未来的重要参考,是发现问题和监督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为政府的宏观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1卫生统计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意义
1.1为医院管理提供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大数据背景下的医院管理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医院领导者为了管理好医院需要大量的和准确的统计数据信息。完备的卫生统计能就医院的运营和运营中的问题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使领导者能够实时掌握医疗市场的最新发展形势,进而根据本院的运行状况作出英明的决策,为医院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和参考。
1.2卫生统计信息可以帮助医院从业者把握医疗市场
应用统计科学对医院进行医疗卫生统计,认真研究统计结果,就可以精准把握医疗市场。首先,通过详细医院历年来所接收的患者的来源,再同步分析医院所在地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状况,可以正确对该医院在该地区进行定位,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病人;其次,可以按照该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就医行为的特征,将该地区的潜在的消费者,按照他们的需求、档次、消费能力等进行分类,从而发现潜在的消费市场,有针对性地制定该医院的服务途径和定位的市场;再次,应用统计技术及时跟踪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患患者群,详细分析他们各自的健康需求,拓展新的服务项目,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卫生统计对医院管理工作的作用
医疗卫生统计工作可以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信息和参考依据,可以让医院确保满意的医疗质量、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优良的医疗设备等,同时也让医院管理者具备高效的管理水平,使医院的各个部门都可以高效地运转。
2.1为医院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医疗卫生统计工作可以准确地提供有关医院的年度、季度和月度的各个时期的全部数据。为了保证医院的良好的运行和对医疗市场的动态掌握,医院管理者需要全方位的数据统计,医院统计信息是有关医院运行的各项指标的真实的反映,医院管理者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医院各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就可以就医院以后的工作作出合理的决策。
2.2为医院成本核算提供全面的参考
准确的统计信息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医院的未来规划和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医院各种成本核算需要运用医院的统计信息资料,准确的统计信息可以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指导。比如医院医疗设备和耗材的采购必须依据现有的统计信息来合理安排。因此,必须保证医院的统计信息一定是真实有效的,才能保证依据该信息进行的成本核算是准确的,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该院的资源管理软件,可以及时统计出各科室部门设备及耗材的使用情况,可以精细到具体的每个患者,可以保证各科室设备的完备和耗材的充足,从而可以对医院进行高效的成本核算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3为医院未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医疗卫生统计信息反映了医院在各个时期和阶段的工作状况和医疗成果,科学、准确的卫生统计信息可以作为检查和考核医院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的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及时的、准确的辅助信息参考,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可以帮助医院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医院可以利用统计信息总结过去,抓好现在和规划未来,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不断地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3做好卫生统计工作的几点措施
卫生统计信息对医院来说具有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源动力。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卫生统计工作的领导
卫生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管理者的重视。管理者要为统计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把卫生统计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安排,做好有关卫生统计工作的定期检查,监督统计人员落实好本单位的卫生统计工作。要重点抓好统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如: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等,要及时将这些统计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归档和存档。确保卫生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在卫生统计信息准确掌握的基础上,重视卫生统计数据的分析工作和统计预测工作的开展。重视统计数据的利用与开发,为教学、临床和科研等提供服务,使卫生统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卫生统计信息。
3.2强化培训,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
卫生统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要求统计人员不仅具备统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统计人员不仅要统计信息,而且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医院在某个阶段各科室的运行状况。统计工作的复杂性要求统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来提高工作素养。管理者也应为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的提高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统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搞好统计培训。医院管理者一定要保障统计人员的培训学习时间,每年应至少不低于2次,由卫生局统牵头安排相关的业务人员进行授课,让各大医院的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掌握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有关统计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有关统计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接受培训的人员,除了专职的统计人员外,还应包括报表、人事、技术等方面的其他人员。另外,还应建立激励机制来鼓励医院统计人员积极参加市、县等统计部门举办的各类业务及岗位培训班,对于乡镇卫生院统计人员,应设立一个过渡期,让他们逐步过渡到持证上岗的工作状态,在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方面,应对统计人员制定倾斜政策。针对乡镇卫生院等卫生系统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市、县卫生局可以安排统计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下乡现场业务指导或挂职锻炼。原则上,统计人员应从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中选拔。对业已从事统计工作的非统计专业的统计人员,应鼓励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统计专业水平。对经学习、培训后仍不能胜任统计工作的,应安排他们转岗。同时,还应加强对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纵使业务水平很高,也很难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应加强统计人员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才能确保卫生统计工作的质和量。
3.3健全统计制度
卫生统计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其准确性。医院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卫生统计规章制度,统计工作要严格按制度实施,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来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和准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考核体系,用完善的统计制度来保证统计卫生工作信息化的顺利开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投入到健康方面。人们健康方面更高的追求也给医院提出了更严才务要求,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卫生统计工作,卫生统计工作队医院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统一协调医院个科室部门统计工作的开展,以期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秋月.刍议医疗卫生统计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20.
[2]刘忆悔.关于医院管理与卫生统计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5).
[3]范毅霞.卫生统计数据质量及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12):185-186.
[4]刘颖.医疗卫生统计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重要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19):3037-3039.
[5]陈永刚.拓宽卫生统计职能,提升医院管理工作[J].统计与管理,2015(4):10.
[6]张永新.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相关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5(1):84-85.
卫生统计的作用范文5
【摘要】在卫生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普遍认为的难学、难理解,总结出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教学 体会
卫生统计学是处理医学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1]。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统计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统计学对当代医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而在现在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统计学大都作为预防医学或卫生保健学的部分进行介绍,所以学习统计学的时间短,任务重,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反馈这部分内容大家的接受和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让学生接受这门课程是统计学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枯燥,学生对此兴趣不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统计学来说很多同学反应,在没接触到这门课程仅仅在看教材时,就感觉这一部分好像是高等数学,因此从心理上就产生一种排斥感、畏惧感,更不用说产生兴趣了。而接着在基本概念的介绍时已经有部分同学开始感觉到混淆了,所以在上统计学时很多同学出现了打瞌睡的情况,甚至有同学旷课,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而统计学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有一个环节学的不明白的话,那么就会跟不上后面的内容了,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1.2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在上面讲的热火朝天,学生在下面只是被动的学习,思路被老师牵着走,并且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一般是满堂灌的讲,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空间,据同学们反应,学习统计学最大的特点是,老师讲的时候觉得能听懂,可一下课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了,更不用说独自处理问题了。
1.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会陷入公式推导的误区 根据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问问题的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陷入了公式推导的误区,过多的追究公式的来源,以及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有同学还会陷入庞大的计算过程。大部分同学反应刚一接触统计时就觉得统计是门比较难得学科,所以很多同学就产生一种要把各个环节都搞明白的心理,这样从一开始就计较起公式的推导了。
1.4学生对统计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关注与临床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其他课程则比较漠视,再加上统计这门课程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很多同学在接触后会直接选择放弃学习这门课。
2 对策
2.1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任何一门学科在初学时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卫生统计学尤其如此。[2]因此在讲解绪论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做到准确规范。另外在绪论部分一定要充分强调统计学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可以用现实中的例子告诫学生学不好统计的后果,以及从实例总让学生明白这门学科的学习要点和要求。
2.2讲课过程中要重点突出 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统计学的课时很有限,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容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强调这门学科的实用性,通过具体实例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体化、形象化。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些原理,在举例子的最好用一些有趣味性的或是诧异比较大的实例。比如介绍小概率事件时,可以问同学们,“大家觉得你们今天出门会捡到钱的概率有多大?”通过这个事件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小概率事件的含义。再比如在介绍抽样误差的不可避免性时,可以从总体含量为一万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和抽取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的效果进行比较,这样同学们就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抽样误差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可以通过增加样本含量来减小抽样误差。
2.3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多媒体工具 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工具,电脑被同学和老师都接受,统计学由于内容的枯燥而不受学生欢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 充分应用多媒体,利用动画、声音文件使统计学的学习过程更富趣味性。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得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的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3]
2.4 密切结合实际应用,尽量的把问题简单化 在统计学的学习中很多同学把在原理知识搞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把握好统计的主脉,统计学的过程是设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尤其是分析过程,要根据不同的资料类型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掌握对不同的资料应该选择什么方法进行统计描述或统计推断。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帮学生进行总结。
2.5适当的增加上机实验课实验课是对理论课内容的复习巩固。 在统计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所以可以想同学们介绍SPSS软件在统计学中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统计学学习的重点是什么,也可以跳出公式推导和计算的怪圈中。
卫生统计学作为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学科,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更应该以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学好并掌握好这门工具学科。以上关于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经验,望同行们能多提意见。
参考文献
[1] 方积乾。卫生统计学(M)。第5版北京那个;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徐英 李丽霞等 卫生统计学教学方法探讨卫生职业教育 20081(26)50
卫生统计的作用范文6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统计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的关系,为提升医院管理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笔者所在区域各类医疗机构在卫生统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获取的问题信息进行统计归类,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医院重视不够、统计人员专业性差和统计标准、口径不一等是当前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医院卫生统计是统计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医院和医生的重要决策,卫生统计薄弱也直接制约着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视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强化医院各科室和统计人员的卫生数据统计意识和统计水平,能从基础上提升医院卫生统计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
关键词 ] 卫生统计;医院管理;相关性;统计学;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84-02
[作者简介] 张永新(1981-),女,河南南阳人,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疾病分类和术操作分类及卫生统计病案信息管理。
当前,社会已进入“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对应到医学领域,现代医学技术及其现代化管理的快速发展,医疗信息日益深入地影响到医院和医生的重大决策,医院管理水平日益依赖于大量医疗信息资源的掌握。卫生统计是搜集、处理和应用数据的重要方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统计管理已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卫生统计成为统计学与医学一个重要的交叉学科。侧重于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卫生统计在提升医院决策水平,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越来越显著,而卫生统计质量的低下直接影响着信息的可靠性,进而制约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1-2]。该研究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通过对多家大中型医疗机构进行访问调查,结合自身多年的医院统计工作经历,深入分析了当前医院卫生统计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卫生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具有的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该地区18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三级甲等2家,三级乙等3家,二级甲等3家,二级乙等4家,民营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
1.2 方法
随机抽取18家医院200名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采取调查问卷形式针对当前医院卫生统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参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等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标准的问卷,具体内容包括受访者年龄、职务、工龄、主治方向灯一般情况、卫生统计存在的问题、强化卫生统计的措施及个人建议等。先后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成功回收198份,回收率99.0%。另外,针对医院领导和主治医师辅助进行面对面访谈。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
2 结果
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统计。从数据统计来看,医院重视不够、统计人员专业性差和统计标准、口径不一等是当前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见表1。
3 讨论
3.1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的关系
卫生统计本身是医院加强管理的重要方式,而医院强化决策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离不开卫生统计带来的可靠数据,因此,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数家大中型医疗机构调查分析来看,卫生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1 卫生统计是医院编制年度目标的重要基础 编制年度目标任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形式,意义重大,而年度目标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意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往年统计数据和信息,也即是说卫生统计出的数据对年度指标是否合理,能否最大限度调动各科室、各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3-4]。
3.1.2卫生统计服务于医院管理管理决策 卫生统计直接的“产品”是信息、数据,这些数据既有历史数据,也有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有助于领导层制定长远规划,而实时数据对反映医院此时此刻运行状态,短时间使领导层掌握实时的数据,进而尽可能做出准确决策意义重大。卫生统计产生的大量数据是其他任何部门都做不到的,也因此说明卫生统计人员的重要性。
3.1.3卫生统计有助于医院及时调整服务重点,避免资源浪费 实时的卫生统计数据,能客观、及时地反映某些服务项目、指标运行状况,如感冒病例数据的增减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感冒病毒的流行趋势和走向,这对针对性进行防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助于医院及时调配人员和药品,避免资源浪费。
3.2当前影响医院卫生统计有效开展的原因
从大中型医疗机构关于开展卫生统计工作现状来看,当前卫生统计工作实际效果令人不甚满意。该组资料显示,制约医院卫生统计工作有效的开展的原则中,首位因素是医院重视不够,占90.4%;其次是统计人员专业性差,占66.7%;基于统计形式层面的统计标准、口径不一致也是重要的原因。在调查过程中,受访对象中有一定数量的医院高级管理层,普遍对重视统计力量、统计软硬件配置等认识不够,过度地将大量的精力集中在扩大硬件规模、引起先进医疗器械、追求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对体现科学管理的卫生统计工作关注不够,许多医院卫生统计还停留在传统的统计模式,并未及时向信息化统计方式转变,致使统计效率低下、数据更新滞后,且存在许多的失真风险。医院层面对卫生统计重视不够,导致专门的统计人员统计观念落后,从意识层面忽视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对信息的重要性和统计方式的变革缺乏足够的重视,延续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信息失真面大,并未充分发挥统计在支撑医院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
统计人员专业能力亟待提升。该研究数据显示统计人员专业性问题是仅次于医院重视程度制约统计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统计学是一门及其专业的学科,卫生统计更是作为统计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而渗透在医院管理中。从教学角度上述,卫生统计并不是一项正门学习的课程,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基层工作实践,在实际模式中总结。特别是随着管理的信息化,基于信息化的卫生统计更是对医院统计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考验。但从调查来看,一些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卫生统计人员多系退居二线,或退休返聘的护理人员担任,年龄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总之非专业的统计学人员,很难有效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卫生统计工作,影响到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统计标准、口径不一致问题也较为突出。该组系统计标准、口径问题的比例高达62.6%,提示统计依据问题亟需加以解决。卫生统计涉及医院重点科室和科目,内容众多,如各类报表、符合率、显效与有效率、病死率等。由于统计内容尚无统一的标准,上报的口径不一,导致许多数据的呈现多出自医院内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如治疗显效率,各个医院或主治专家对显效概念有着各自的理解,并无统一权威的标准依据,这一方面导致统计数据可能失真,无法反映实际;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医院或部分科室“合理性”地主观地将标准拉低至自己的限度,从而抬高自身在手术显效率这一指标的水平,完成数据上的达标,获取经营效益和满意考核结果。实际上,上述现象在许多医院,特别是中小型医疗机构较为普遍,因为这一层次医院在技术、资源、经营收益等方面压力远甚于大型医院,统计标准、口径混乱情况较为严重。
3.3提升卫生统计水平完善医院管理的措施
3.3.1强化组织引导,提升专业化水平 从医院层面组建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由分管副院长领衔,配置专职领导和专业的统计工作人员,形成由垂直领导,专职负责,专业人员各司其职的专门机构,强化组织机构上的保障,使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真正成为医院一项重要的管理事项。
3.3.2深入推进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流转的速度决定了信息的有效性和服务价值程度。因此,对医院来说,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将卫生统计与信息网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信息网络对统计工作的支撑作用。从医院层面搭建无缝的统计信息网络,实现统计系统与全院网络互联互通,信息传输网络化,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善、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的病案、统计信息化软环境。在信息软件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大大扩充统计对象及范围,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对历史信息进行再利用,在短时间内容查询到相似病例诊断情况、手术情况、住院周期及注意事项等信息,大大缩短了过去传统工作方式下翻阅查找的时间,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也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5-6]。此外,临床研究人员可借助统计平台搜集、整理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可行性论证,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
3.3.3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数据可靠性意识 正如前面,统计学是一门十分专业的学科,卫生统计必然要求统计人员需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确保每位统计人员的专业性,才能提升医院整体的卫生统计水平。对统计人员素质而言,除具备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此外,统计人员还应有较强的信息敏感性,应了解管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实时地统计数据,及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掌握卫生工作中的新问题、新动态,前瞻性地向领导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资料、分析报告。另外,医院还应强化统计人员数据真实意识,以高度的思想觉悟和认真研究态度确保每一链条数据的可靠性,最终使呈现出的数据真实、有效,对反映问题和做出决策有重要的应用价值[7-8]。
综上所述,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有着深度和广度层面的关联性,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二者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医院必须认识到,卫生统计产生的数据对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促使医院更好地实现社会责任与自身经验效益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丁洪云.浅析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J].健康必读,2011(5下半月):266.
[2] 任尊高.浅析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的关系[J].科技风,2012(4):260.
[3] 石庆元.浅议医疗卫生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 2010(35):27.
[4] 杨在峰.提高卫生统计工作质量为卫生监督管理服务[J].现代交际,2010(12下半月):74.
[5] 钟鸣.卫生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2): 21-24.
[6] 黄娟媚.卫生统计与医疗单位现代化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9(6):164-165.
[7] 何淑敏.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4):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