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的经营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的经营活动范文1
列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二种。直接现金流量流入法是按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未来前景。下表是某集团公司按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投资与筹资的明细项目略)。
某集团公司现金流量表(正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33838 28239 23663
收到的税费返回 0 0 0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0 0 51
现金流入小计 33838 28239 23714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9551 17434 16808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3000 2513 2017
支付的各项税费 2807 2033 1435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 4580 3741 4552
现金流出小计 29938 25721 2481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00 2518 -1098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78 -143 -890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7 -2035 2346
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535 340 358
间接法一般是以企业取得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有关项目,据此计算出经营现金流量。 用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则是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进行比较,了解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的差异,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净利润的质量和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状况。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得知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动的总体状况。如通过上表可以知道该公司200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是3900万元,并且其取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非其他,具有可持续性;现金流出量主要用于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以及支付职工,支出结构正常;企业经营活动流出量主要依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支撑,而不是从外部筹资。再者,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上年数据比较,可以得知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上表也可以看出,该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逐年上升,现金流入量比现金流出量的增长速度快,企业的经营能力逐年提升。如果本期现金净流入量较上期下降幅度较大时,就要关注是哪一个流入或流出项目发生变化。
只有把现金流量表作为日常管理、调度和控制现金的有效工具,现金流量才能被真正控制住。只有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因此企业应定期进行现金流量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潜在的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因而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金流量预算包括期初结存、本期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现金余额四个部分(这里仅指经营活动现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一般是指经营性收入,即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带来的现金,可以根据有关的数据和计划销售额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入量。承上例。假设该公司2005年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12%,2004年的销售额为24400万元,而2004年比2003年销售收到的现金增长19%(28239÷23663×100%),预计2005年销售收入现金流入量为32520[销售额×(1+预计销售增长率)×(1+销售收现增长率)即(24400×1.12×1.19)]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是指涉及到购买材料、支付人工、期间费用、缴纳税款等支出,这些方面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的多少,可以根据以下方法计算。该公司2004年现金流入流出比为1.1(28239÷25721),那么2005年经营现金流出量为29564(32520÷1.1)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为67.78%(17434÷25721×100%),则2005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0038[预计200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占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即(29564×67.78%)]万元。用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其他各项目,见下表:
某集团公司2005年现金流量预算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金 额
期初现金余额 813
本期现金收入 32520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20038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2889
支付的各项税费 2337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 4300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支出 29564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额 2956
期末现金余额 3769
通过对上两表比较可以知道,该企业的销售任务与销售回笼额已完成预定目标,采购成本控制了,但工资费用超支。企业决策者可以根据报表中反映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加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动态管理。
对现金流入量进行管理就是要开源,以市场为导向,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千方百计提高销售收入。这是企业获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的最重要的渠道,也是企业能否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业务收入越多,说明现金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周期越短,增量越多。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笔生意都不可能是现金交易,存在着大量的商业信用,即形成应收账款。凡是有信用活动就有信用风险,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如一个企业销售收入高,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但应收账款数额也随着增大的话,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企业会因缺乏流动现金而陷入困境。所以企业必须下大力气采用一切方法加速应收账款回收,降低应收账款的比重,并减少坏账损失。
首先,树立信用风险意识。在制定与考核销售部门的销售业绩时,应把销售收入回笼额以及回笼期长短、坏账损失都要考虑进去,且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有时客户一次性付清货款确实有困难的,也可以采取分期收款方式进行销售。采取这种方式销售价格要比现销或普通赊销高,部分差额可作为销货企业的信贷收入,部分差额可用来补偿采用这种销售方式而受到的损失。制定合理、科学的信用政策;建立规范的应收账款收账政策和严格的企业收款责任制等等。总之,应把应收账款的催收放在和产品销售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快现金回流。
其次,多渠道增加企业现金的流入量,利用暂时闲置资金获得超过持有现金的收益。如企业月初取得现金500万元,月末才能支付。企业可采取7天通知存款方式。目前7天通知存款利率为1.62%,活期利率仅为0.72%,月利息差为3750[500×(1.62%-0.72%)÷12]元,如将用于日常支付的现金暂时用于以上投资,待需要支付时随时变现,其安全性和变现能力与普通存款差不多,但比普通存款能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
再次,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必须立即入账,特别是现金和银行存款,要日清月结,防止挪用,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对现金流出量进行管理就是要节流,千方百计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存货是企业是重要的资产项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目标。
在日常管理中,应努力地把存货占资产的比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力求使这个比重降低。要加强采购控制,正确编制与执行采购计划,保持合理的储备,对那些呆滞、积压的存货要积极处置,并计提合理存货跌价准备,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存货实际价值。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总的来说,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把企业存货的采购量、仓储量、仓储成本控制在一个最佳的水平上。储备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最主要部分,而且会大量占用储备资金而造成流动资金短缺,使流动资金失衡。所以,企业尽可能地利用商业信用,合理利用客户的资金。当企业的现金并不充裕时,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减少对外采购中现金支付。
企业的经营活动范文2
关键词:物流外包 必然性 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
当前,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分配与重新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物流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物流外包已成为商贸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提高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
一、物流业务外包的必然性
物流业务外包,简称物流外包,是指企业为了突出发展其核心业务、集中资源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而将其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这种业务委托和业务运作方式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相互渗透性和互利互惠性,与商贸企业自营物流业务相比拥有显著的优势,这主要表现为:
1.可降低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
因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具有丰富的物流业务运作经验、拥有专业化的物流策划与操作队伍、以及较健全的物流服务信息系统和丰富而广泛的客户群体,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根据各商贸企业物流业务的不同需求特点制定最适合的物流服务方案,并充分发挥规模效益的优势,以保证最高效最经济合理地完成各商贸企业的物流业务需求。
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合作,商贸企业可以充分享受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在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使商贸企业总的运营成本也随之降低。
2.可突出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
对于商贸企业来说,沟通产需、促进商品交换的完成是其核心业务,而物流业务是其非核心业务。如果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将使商贸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来保证其核心业务的发展壮大。对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来说,提供物流服务是其核心业务,在完成物流业务方面,其具有商贸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商贸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有助于商贸企业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发展其核心业务,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商贸企业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可以将其促进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一部分业务流程转移到本企业外部进行操作,从而转移、分散了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的风险,可以使商贸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的物流环节与其它环节之间建立起一种较连续的平衡关系,从而增加了商贸企业的柔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当前商贸企业的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价格、服务质量和交货时间等方面,这其中尤其是在交货时间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商贸企业往往做得不够理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贸企业的市场形象和顾客满意度。因此,商贸企业若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就可以使其客户得到优质的物流服务,有效地满足了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商贸企业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了商贸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5.有利于企业开辟新的业务领域
在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商贸企业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可以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建立起优良而稳固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使商贸企业能够将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商贸企业在不断巩固和提高现有业务市场地位的同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项目的开发与运作方面,从而大大地缩短了新项目的开发周期,提高了新项目开发的成功率,并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正是由于物流业务外包具有这些明显的优势,所以它已逐渐成为商贸企业运作物流业务的一种必然选择。
二、物流业务外包存在的主要风险
商贸企业物流业务外包虽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给商贸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诸多风险。由于商贸企业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的业务流程操作环节较多、参与操作的单位组合复杂、各环节间的相互影响较大,对准时化的要求较高、某一个局部微小的偏差就可能直接影响到商贸企业整个营销体系的正常运转。因此,商贸企业必须加强对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其风险防范十分重要。
所谓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预期结果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发生差异所带来的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所谓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过程。风险是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具有客观性、突发性、多变性、无形性等特征。在商贸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商贸企业通过签订合约的方式来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实现企业间的协调,由于合作双方在资源配备、企业文化、信息支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部分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信誉等原因,将导致各种风险的发生。如果对物流外包风险缺乏必要的预测和防范,将使商贸企业物流外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彻底失败,进而直接影响到商贸企业的正常运转。物流业务外包所隐含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企业经营战略构成风险
物流业务是商贸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贸企业实施其经营战略的载体。在实施物流外包的过程中,大多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与商贸企业的相关客户们直接接触,因此,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自然对与其合作的商贸企业的经营战略有很深入的了解,从商贸企业营销网络的布局到营销策略的改变,以及商贸企业的发展状况等等,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都可能得到较详实的信息,这就难免增加了商贸企业的经营战略或商业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2.降低了企业对其经营活动的调控力度
将物流业务外包,商贸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的同时,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也自然会介入到商贸企业经营活动的诸多环节,成为商贸企业物流业务的管理者,从而导致商贸企业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依赖度增大,对其物流业务的控制力降低。当由于社会经济等不可预见的环境因素、或者物流行业以及商贸行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物流服务供应商或者商贸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出现问题时,由于其对物流业务控制力的降低,将使商贸企业对物流业务形成的新的需求难以迅速得到满足,从而大大降低了商贸企业对其经营活动的调控力度,进而会影响到整个贸易链的正常运转。
3.阻碍了企业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商贸企业长期的实施物流业务外包,将造成商贸企业内部对物流业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降低,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尤其突出的是,由于长期的实施物流业务外包,使得商贸企业内部在物流业务专门人才的培养与配备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员短缺、人员专业素质低下的不良局面,从而导致商贸企业员工队伍的人才配备不够完善,阻碍了企业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4.阻碍了企业供应链各环节间的协调有序运行
不同的企业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由于商贸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的企业文化差异,使得他们对于供应链的认同程度、配合程度也难免出现不足之处,这将导致合作双方针对相同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与处理方式,出现意见分歧,从而影响了商贸企业经营活动各环节间、尤其是那些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有业务接口的各环节间的协调一致性,进而会影响到商贸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三、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
随着物流业务外包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商贸企业在高度重视物流外包优势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其潜在的风险;商贸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物流外包决策,并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来加强风险管理,防范潜在的各种风险发生。
商贸企业如何防范物流业务外包风险?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企业物流外包进行分析论证
物流业务本身就是商贸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商贸企业应深入分析本企业的物流业务状况,深入探讨本企业从事物流业务的能力,分析物流业务与本企业获取综合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商贸企业内部决策层对物流外包的必要性得到普遍认同、而且确定了物流外包的切实可行性以后,才能实施商贸企业的物流外包。
2.对企业外部的物流行业进行周密的分析考察
物流业务外包决策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商贸企业首先要结合本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和物流需求特点,对外部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行业来源、现有客户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认真分析其管理水平、企业市场定位、企业运营网络建设情况、企业自身运营的弹性、行业运营经验、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信誉等等。在充分调研评价的基础上,对潜在的多个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最适合本企业需要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来作为物流外包伙伴。
3.制定严密的企业物流外包业务规程
物流外包是商贸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但任何物流职能的外包都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计划、实施与管理。商贸企业必须与外包伙伴签订严密的物流外包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并由合作双方共同制定物流外包的业务操作流程、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与此同时,商贸企业还要针对物流服务供应商制定严格的、切实可行的物流外包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在物流外包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对外包活动进行严密的监控,对外包伙伴的绩效进行定期检查,以全面掌控企业的整个物流操作过程,从而保证物流外包战略的顺利贯彻实施。
4.保证企业内外信息渠道的畅通,以期巩固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发展
物流业务外包的实质是商贸企业与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而合作的关键是双方的相互协调、相互信任;合作双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使双方受益。为此,双方应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保持相互的理解与支持,合作双方应当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与设置自己的组织结构,建立高效顺畅的交流机制,以便于双方的相互沟通,保证及时准确的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必须的各方面信息,从而达到和忠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商贸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同时又要考虑到方案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商贸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应该在寻找优质外包伙伴的基础上,建立起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原则的合作关系,同时针对外包业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创新,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环境中,认真研究物流业务外包风险的来源,因地制宜地制定防范对策,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优化企业的市场形象、增加企业的柔性,捉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物流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关系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一对一的个性化的协作关系。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时,要改变仅着眼于企业内部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而置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利益于不顾的观点,应该以长远的战略思想来对待物流外包,通过外包既能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物流供应商持续稳定的发展,达到供需双赢的局面。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是为了实现各自的经济目的,只有合同及时有效履行才能实现双方的目的。因此,在合同签订后,企业要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企业法律顾问部门则要全面监督。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在监督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风险,都应该和物流供应商及时沟通、协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清军. 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J]. 中国市场. 2008.6.
[2]张孟强, 马丽丽. 中国物流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J]. 科技创新导报.2008.2.
[3]丁俊发, 蔡进, 郭国荣, 王继祥, 何辉. 中国制造企业物流现状及政策建议. [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7.6.
企业的经营活动范文3
论文摘要 公证是指国家认可的公证人对民事法律关系所确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证明活动。公证在企业所开展的经营活动中是一种法律证明的活动,它对于企业是否能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起着关键作用,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经营者来说, 如果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能够具备法律意识并很好的对其加以运用,则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反之,则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起到消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与公证以及其法律效力相关的内容,分析了以法律为指导的公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我国公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提出新时期加强企业经营活动公证体制建设和完善的措施,以期为发挥企业经营活动中公证的法律效力提供参考和意见。
论文关键词 法律 企业经营活动 公证效力 合法权益
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效益是企业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在这个目的的促使下,企业需要有效地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公证在企业所开展的经营活动中是一种法律证明的活动,它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合法权益的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无效合同的产生、欺诈行为和合同漏洞这些现象来讲,企业办理公证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些现象的产生,也有利于合同债务的清偿,保证了合同的履行。另外,公证对于企业涉外经营的项目中也可以在促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对于企业的未来意义重大。公证的法律效力是公证制度的生命所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公证行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关于对公证法律效力的理解,我国公证务实界还有法学理论界都认识存在着狭隘性和片面性,极大的限制了公证知识的普及和发展。
一、与公证以及其法律效力相关的内容概述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中对公证的性质进行了规定,在其第二条中提到,公证是为了预防纠纷发生,为解决纠纷提供证据,保护公共财产、公民财产上、身份上的合法利益和权力这个目的存在的。具体来说,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对当事人申请的文书合法性、真实性等依法进行证明,由此可见,公证在经营活动中有其独特的法律作用,这也是企业需要办理公证的必要性原因所在。公证的法律效力不仅是公证的职能和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同时也是是公证实践和公证理论的一个主要的基本问题,当然它也可以说是公证制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核心问题,这就是公证制度存在的最主要意义和价值。但是就现阶段我国公证发展状态来看,我国的公证实务界和法学理论界在工作中都局限于民事诉讼法律、民事法律关系这相对狭隘的领域研究公证法律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公证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职能和作用就被大大的打了折扣,究其原因,这都是由于长期以来他们对公证的法律效力的欠缺研究造成的。
二、以法律为指导的公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合同的主要意义是对合同双方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等行为进行明确的明文规定。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来说,企业在拟定或者签订合同的时都需要对合同实施有效的管理,有一些企业选择聘请法律顾问进行合同管理方面的工作,而有一些企业则选择通过人才的选拔专门对其进行培养,为本企业所用。而从合同的制定来说,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合同主要有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两种类型,其中有效合同主要是以实现经营目的作为前提对社会主体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了规定和规范无效合同则是与有效合同相对应的一种合同形式,其法律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同双方因为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依法进行返还;二是过错方应负责另一方的损失赔偿;三是不能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折价补偿;四是,法律不支持由合同所约定的违约金因所订合同无效致使支付违约金的请求。这就要求公证人员在办理合同公证时应严格按照我国公证法对申请公证事项的当事人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并为公证事项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查提供真实、可靠、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可以确认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其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内容和主体资格是否合法。通过公证把关,使合同符合法律要求的有效条件,防止订立无效合同,给企业经营造成损失。
然而在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在合同订立的时候还存在很多对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问题,比如合同主要条款不够完备,或者同的文字表达不清晰或有歧义,或者权利义务等约定不够明确,或者合同的盖章、签字等不符合法律的规定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合同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的法律知识欠缺导致的。一旦这些纠纷发生就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企业大量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等对其进行处理。如果通过公证的途径,一些纠纷就可以避免诉讼的过程,比如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单务性质、明了、简单的债权债务的关系,由此发生的债的纠纷,那么就无须经过诉讼,可以直接通过公证来进行解决。另外,公证机关依照我国公证法中的相关规定,检查并判断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文书内容的完善性、真实性、清晰性、可靠性等,通过这种途径还能有效地防止合同漏洞及欺诈行为发生。如果发现任何一个方面存在问题的时候应立即要求当事人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另外,一些企业还会在经营活动订立合同的时候不慎陷入合同陷阱,进而遭受欺诈,这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如果发现有欺诈行为的可以拒绝公证。
合同关系的实质就是合同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只有当合同之债得到了履行,依据合同享有的权利才能实现,然而如果债务不能得到有效的履行,那么将会导致债务人无法摆脱债权债务的关系。然而在实际的经营中,有一些企业存在不讲信用的问题,他们不按合同办事,这就导致当事人在建立经济关系时产生了相互之间不信任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公证法中指出可通过提存公证予以解决,提存公证具有担保作用。公证就为其提供了合同签订和履行的义务和监督的效用,确认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合法权利,这需要相关证据来说明,公证就是起着这样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现阶段我国公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公证行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伴随机遇而来的新时期的挑战和难题。现阶段我国公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公证机构的价值观取向出现了问题,进而引发其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我国公证法中有规定,公证机构作为一个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它是我国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而依法设定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机构。由此可见,公证机构代表的是国家行使法定的证明权力,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公益性的社会中介证明机构,在其权力的行使中主要保持着客观、中立的立场,对事实、证据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对于减少诉讼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在发生诉讼时它还能够帮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取证,另外,经过公证的证据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较高的证明力。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在法律体系的建设中主要是以以职权主义为主,在这个体系中,法官占据着最重要的主导地位。再加上现阶段我国的法制体系还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和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赋予公证机构一定地位、权力,法院对公证的材料以及公证书执行力的顺利实施等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在信息化广泛应用的新时期,公证行业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成为现在社会的主流,传统的纸质信息交流已经不再是主流,而是利用电子网络和电子设备交易逐渐向无纸化过渡,然而公证机关正是以纸质信息进行各项材料的证明的,这就使公证证明手段和证明方式遇到了难题。在新的信息时代,公证行业的传统公证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公证行业的领域也在逐渐的缩小,需要领域都已经被律师抢占,并且这种缩小还会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蔓延而更加严重。公证行业作为一种法律职业,应打破传统的专一型人才的选用,而在今后的信息化时代,公证行业应该涉及到更多的领域,通过复合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充分发挥其专业拔术强、涉及领域广博等特点和优势。
四、在新时期加强企业经营活动公证体制建设和完善的措施分析
企业的经营活动范文4
[关键词]跨国网络结构图内部活动归类模型模型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211-01
一、跨国企业活动归类模型构建思路
目前尽管很多大公司都用了跨国网络结构模型来指导具体的业务活动,但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可在跨国网络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创立一个跨国经营下企业活动归类模型来解决跨国网络结构模型的不足。这种模型要能够做到业务活动准确的归类,使管理者能清晰的分辨出具体的业务活动该由哪一层来完成。通过战略和执行两个维度能清晰的把具体业务活动进行归类,并得出以下六类归类方式:
(一)总部战略,总部执行。在这种方式中,具体业务活动适合于总部进行战略决策,同时由总部的相关职能部门执行。这一层的业务活动是在总部基础上展开的,对地方子公司没有很大的依赖感。SONY公司对外标识的设计与推广、公司公关活动、公司简介的介绍、分、子公司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招聘、全球广告活动投入与宣传。这些活动都是由总部统一规划和进行,不需要分公司过多的参与。
(二)总部战略,地方执行。跨国企业中有些活动需要总部决策,但实际执行可放到公司各区域内分、子公司。这些活动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如标准化、可复制性等,因此公司总部就能对这些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监控。IBM深圳分公司业务发展尤其迅速,客户遍及金融、通信、制造业、商品流通等行业,并先后成立了采购、生产、客户订单履行、软件业务支持及全球服务执行中心等多个业务机构。目前,深圳已是IBM采购、订单履行和生产制造的重要中心,在深圳生产的产品涉及X系列服务器、P系列服务器和零售系统解决方案,并为IBM软件产品业务提供相关支持。
(三)总部战略,外包公司执行。在这个分类中可以发现一些很熟悉的活动,它们都是公司总部制定战略,具体执行外包给第三方,而不是在分、子公司一层执行。像一些美国的软件设计公司也把一部分业务外包给印度的班加罗尔,大连也成为了日本的IT服务中心。这些业务都是通过在公司总部一层设置战略,然后外包给当地的供货商或专业公司,使其业务活动达到高度一致性。
(四)地方战略,总部执行。跨国公司的一些具体需求和采购项目,由母公司根据分、子公司的业务往来和市场反馈来承担。想法在地方子公司一级产生,实际操作和执行由上级母公司集中完成。为了迅速形成CDMA用户的规模,中国联通通过地方分公司需要,由公司集中采购。2002年9月,中国联通透露将向三星采购70万部、约4亿美元的CDMA手机。
(五)地方战略,地方执行。这一方式是跨国公司由其子公司经理制定战略并执行一系列业务活动。通常看到的业务活动,如促销、战术性广告、当地员工工资、IT支持和办公室日常管理都属于这一方式。“肯德基中国健康食品委员会”聘请十多位国内专家作为食品开发的后盾,从如何适应中国人的口味、饮食结构、就餐习惯、消费特点等各方面都立足于“所在地的情况”,推出适应中国人“吃得精细”的要求的食品。宝洁公司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开发出百分之百的本土化产品“润妍”黑发中草药洗发水和滋润喷雾。
(六)地方战略,外包公司执行。最后一类活动由当地子公司制定战略,外包给当地其他公司执行。这方面的例子主要包括设施管理、工作人员就餐、办公室清洁及保安服务。这些活动需要对跨国企业在当地正常的业务活动给予支持,但不需要公司全球标准化,与构成公司竞争优势的能力没有直接关系,仅仅需要当地的分、子公司负责与外包公司协商。
二、跨国企业活动归类模型实施方法与过程
构建出跨国企业活动归类模型,并指出了六类活动的归类方式后,模型在跨国企业中具体展开并现实的应用还需要一些方法来实现。下面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跨国企业活动归类模型具体的使用方法:
(一)活动展开法。首先,把管理者认为可以填入运作模型的活动,先用头脑风暴等一些定性方法进行分析,然后把分析出来的结果写到员工经常见到的栏目框里,同时员工也要自己记下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对这些活动进行全面的概括。再次,把记下的讨论好的活动进行全体公司演习来展开。进而把达成共识的具体业务活动填入到确定的表格中,展开推广。最后,我们再把表格中的具体业务活动与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做些差距分析,找出不足和可改进的方面,得出具体每一项合理的业务活动。
(二)活动对比法。通过归纳法的思想,首先归纳出公司正在进行的活动,然后迅速把公司正在进行的活动填入到跨国企业活动归类模型中,但不作任何有关公司正在进行的活动正确与否的价值判断。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展现一个公司经营现状的清晰画面。然后按照这个模型来进行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错和总结,得出经营活动是否正确。
(三)混合法。在有些公司内部,可以把活动展开法和活动对比法综合到一起进行施行,也就是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实施,但要分两批人去分开操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具体的业务活动有了多角度的实践。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的介绍,对跨国企业活动归类模型的实施有了全面的认识,使得跨国公司在应用模型时能够明确哪些活动过于集权或分权,从而采取改正,提高活动效率,同时也可以找出适合外包的业务活动。
三、结论
从跨国公司以往的经营案例中,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如TCL在欧洲市场的业务,并没有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反而身陷债务危机,导致了利润的下滑。康佳在美国彩电市场的运作,引起了美国反倾销的投诉,结果陷入了产品销售困境。本文从战略和执行两个维度出发,把各种战略和公司包含的业务结合起来,形成了嵌入战略的业务活动,并归纳出六种活动归类的方式,使跨国公司的全体员工都能根据模型,进行有效的决策和活动,从而解放出更多的管理活动时间,实现了管理者和企业员工联合起来,明确和高效的处理公司具体活动。
参考文献:
[1]陈莉平、王凤彬,企业组织理论新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5(2).
企业的经营活动范文5
【关键词】财务分析; 具体应用; 局限性
一、概念与程序介绍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相关利益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并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进行财务分析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确定分析目标。
财务分析的范围广泛,不同的相关者对财务分析内容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明确分析的目标,以免在分析中头绪纷繁,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制定分析方案。
分析目标确定后,要根据分析问题的难度、分析量的大小制定出具体的分析方案。
3.搜集资料进行财务分析。
首先应掌握大量资料,以保证分析的质量。相关资料一般包括企业的报表,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等方面的资料以及预算资料,同行业企业的相关资料等。
4.运用特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掌握充分的财务资料之后,即可运用特定分析方法来比较分析。以反映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详述
财务分析按计算指标的性质或所用的具体分析方法,可以分为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分析、趋势比例分析、结构比例分析和比率分析。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一)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法金额的变动是指比较年度与基准年度某一数据的金额差距,例如,本年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1O万元。而变动百分比的计算,是将不同年度间金额的变动额除以基准年度的金额所得的百分比。这种方法具体是:把上一个时期的数字定为基数,后一个时期与前一个时期依次进行环比。例如假设某公司1991、1992、1993三个年度的总资产分别为10000元,15000元和20000元。在这种方法下,先以1991年的10000元为基数,1992年比1991年总资产增长50% ,再以1992年的15000元为基数,1993年比1992年总资产增长33%。计算变动百分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率,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变动百分比的计算受到基数的制约,具体表现如下:
1.当基期的金额为负数或零时,变动百分比将无法计算。例如:如果在计算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时,某一期因发生亏损,金额为负值,则计算下一期与该期的变动百分比时就没有意义。
2.在前后几期的增长绝对额相等的情况下,由于各自比较的基数不同,因此计算的各期变动百分比也不一样。如上例中,虽然资产数额1993年和1992年都分别比上年度增加了5 000元,但因基期由1992年变成1991年,致使两年的变动百分比不同。
3.当用作基数的金额很小时,则计算的变动百分比可能会引起误解,例如假定某企业第一年的利润是100 000元,第二年降为10 000元。而第三年其利润又恢复到100000元的水平,则第三年的利润比第二年增加了90 000元,比上期增加了900%,实际上,第三年增加的900%只是正好抵消了第二年下降的90%。
(二)趋势比例法
趋势比例法是以基期的数据作为100%,将以后各期的数据分别换算为基期的百分比,具体的应用步骤如下:
首先,选择基期,并给基期的报表数额赋予10O%的权数。
其次,将以后各期会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换算成为基期相同项目的百分比。现举例如下:
假定某企业以2002年作为基期。其销售收入为60 000元,净利润为3 000元,从2003年到2007年的销售收入分别是62 400元、64 000元、66 000元、72 000元、90 000元,相对应的年利润分别为3 12O元,3 840元,4 290元,2 91O元,4 590元。要计算销售收入的趋势比例,就是将基期以后年度的销售收入分别除以60 000元, 求出销售收入的趋势比例分别为1O4%、1O7%、1 1O%、120%、150%。要计算净利润的趋势比例。就是将基期以后年度的净利润分别除以基期利润3 000元.得净利润的趋势比例分别为104% 、128% 、143% 、97% 、153% 。由上例所计算的趋势比例表明,该公司在前几年销售收入稳定增长,而2006年与2007年增长迅速。除2006年外,净利润也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因为趋势比例的基数固定,使各个期问的数据可比。从而克服了前述变动百分比受基数制约的局限性。
(三)结构比例法
结构比例或结构百分比,是指总额内每一项目占总额的相对大小。例如,资产负债表上的每个项目都可表示为该项目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利用这种比例法可以反映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相对重要性,而且也可以反映企业从债权人
和所有者处获得资金的相对大小。另外通过计算连续几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比例,还可以发现企业的某些项目变动重要性。计算结构比例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利润表。在利润表上,既可以反映出若干年的绝对金额,也可列示各项目的比例,例如。某企业2002年取得销售收入300 000元,当年销售成本为180 000元,由此计算毛利为120 000元,扣除当年费用75 000元后得本年利润额45000元。该企业2003年取得销售收入5OOOD0元。当年销售成本为350000元。由此计算当年毛利为150000元,扣除当年费用1O0 000元后得本年利润额50000元。要计算利润表2002年的结构比例。就是要以利润表所有的科目分别去除2O02年的销售收入,从而求得毛利率为40% ,费用占销售收入的25% ,净利率占销售收入的1 5%。计算2003年利润表的结构比例可得毛利率为30%,费用占当年销售收入的20% ,净利率占销售收入的10%。观察上例。可以发现2003年与2002年相比毛利率从40%降到3O% ,由于费用对销售收入的比率减少,因而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由15%降至10%。但从绝对额可知,销售收入和净利润都比上年增加。销售收入增加的幅度较大。如果仅仅从组成百分比看,就无法了解第二年利润增加的事实,这也体现了结构比例法的局限性。
(四)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重要的方法。它是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将彼此相关但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对比,求其比率。同时还可以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比率报表,作出不同时期的比较,从而更准确、更合理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照财务分析的不同内容。比率分析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
1.偿债能力主要用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一般通过考察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的大小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2.营运能力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主要通过考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营业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
3.获利能力反映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通过考察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每股利润、每股现金流量、市盈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比率分析法时必须要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才能真正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体的指标评价标准又包括三类:
1.行业标准,即本企业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对比或者本企业与同行业公认的标准进行对比。
2.历史标准,这是对企业本身但不同时期的比率进行对比,如期初期末的对比、本期与历史同期对比等。
3.目标标准,主要是指企业的实际。状况与预算的比较。以流动比率举例如下,某企业2002年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 845 600元,同年流动负债总额2 528 800元;2003年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625317元,同年流动负债为2054062元。用流动资产分别去除流动负债的总额,计算得两年的流动比率值为1.13和1.28。一般情况下,通常认为企业的流动比率等于或者大于2是理想水平,与该企业的流动比率相比,该企业的流动比率偏低,从而得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
三、现行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改进意见
财务分析对于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有着显著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分析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处理方法对可比性的影响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相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都有可能对同种项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两者没有可比性。
(二)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可靠性的影响数据资料的不真实和不可靠将导致财务分析没有实际价值,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主观方面。会计报表中有些数据是通过估算得来的,受会计人员主观影响较大,而且企业有可能为了使报表显示出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采取手段来调整财务报表。其次是客观方面。由于财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有关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比较基础的局限性
首先,趋势分析是以企业的历史数据作为比较基础,今年比上一年比率有所提高,这并不一定说明企业的管理就有了进步。其次,使用同行业标准与企业的比率进行对比时,同行业的标准只是起到一般性的指导作用。并不一定有代表性,例如将同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放在一起就是不合理的。根据以上总结的局限性,现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如下:
1.明确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弹性区间。在比较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时。应选择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的差异缩小。在比较同一企业不同的会计期间的数据时应考虑去除政策变更的影响。例如,当对不同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时,要选择一种相同的计价方法,就可以减少差异,从而增强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及一致性。
2.改善财务分析相关会计数据信息的质量。首先,应避免会计准则应用的主观随意性,减少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的出入。其次,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要在报表以外采用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除此之外,要应用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按物价变动指数进行调整,尽量降低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活动范文6
为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鼓励到社会待业的企业富余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就业,结合本市情况,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为企业富余人员申请个体经营积极提供咨询服务。对符合个体经营条件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为其办理登记审批手续。
二、各区、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划安排个体经营场地和分配摊群市场的摊位时,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审批,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给以方便。
三、各区、县劳动局对符合领取待业救济金条件并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企业富余人员,可以将应领取的待业救济金,一次性发给本人。
四、各区、县劳动局要严格控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雇用外地做工人员数量,为企业富余人员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对他们自愿到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就业给予优先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