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振兴产业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振兴产业政策

乡村振兴产业政策范文1

县委、县政府就立即召开全县工业发展大会,全区工业发展大会刚结束。主要目的县进一步形成抓好工业经济的共识,坚定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刚才,元平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县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全面论述了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勾画了县工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整个讲话总揽全局,深入浅出,思路明晰,重点突出,县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贯彻落实好元平书记的讲话精神,抓好全县工业经济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坚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县委、县政府提出并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来,自2006年。经过全县上下的艰辛努力,煤电工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实践标明,工业强县战略,县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导战略之一,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差异的必经路径和正确选择。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61.44亿元,比2005年增长87.8%年均增长17.1%其中工业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达45.0%拉动经济增长39.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达19.65亿元,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30.7%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13.6个百分点。2006年至200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9.82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85亿元,占总投资的53.7%200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中有69.3%来自工业行业,比2005年上升37.8个百分点。2005年以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长15.4%2009年底达8101人。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而易见。

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太小。2009年,但是深入分析我县工业经济状况。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7亿元,全省排第23位,全区排第4位,这一指标总量只有毕节市的59.8%金沙县的55.0%二是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比重99.0%轻工业仅为1.0%三是内部结构单一。2009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中,煤电工业占比高达72.9%制造业占比仅为23.4%四是经济运行稳定性差。目前,工业仍处在工业化发展初期,不合理的内部结构,导致全县经济过分依赖煤电工业,煤电供需市场的起伏肯定对经济的稳定性发生影响。

全省、全区都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不动摇,当前。解决发展速度慢、发展方式粗放两个关键问题上寻求突破,各县市也呈现了一个积极谋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大趋势。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全县上下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真查找存在问题,认真分析比较优势,坚定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信心和决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加速工业发展进程,以强有力的措施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先行先试、增比进位、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主基调,十二五”期间。依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抓园区、全力抓项目、关键抓环境”工作思路,全力把我县工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0亿元以上的目标。为此,务必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思想认识

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且深入分析了贵州贫穷的根本原因和反贫路径,强调贵州的贫穷,表示在农村,根子在乡村,解决“三农”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实践反复证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工业经济,其在国民经济中发展的地位,其他任何产业代替不了贵州发展的差异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对工业加速发展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慢不起,等不起,坐不住。一定要真正想通无工不富,无工不强的道理,把思想统一到工业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工业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工业发展上来。大家想一想,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是不是鱼米之乡建工厂,荒山野岭大种粮”又想一想,国有多少地区是绕开工业文明而直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全国生态文明乡村有哪一个是工业经济欠发展的再想一想,这几年经济增速达到17%而超过全国、全省、全区平均水平难道不是三水一火”和煤炭工业的贡献吗?不难理解,工业发展快则经济发展快,工业兴则全局经济兴,工业强则综合实力强。加速工业发展上,没有任何理由再折腾,再犹豫,再懈怠。

(二)强化科学规划

不能不动,发展工业经济。也不能盲动,必需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这次会议,印发了县工业产业振兴规划,并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符合我县比较优势实际。与此同时,还编制了33平方公里的毕节试验区(衔接产业转移工业基地规划和17平方公里的县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目标是十二五”期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40%以上;工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以上;工业产业总投资330亿元以上,为“十一五”期间工业投资的4.9倍。规划的产业重点是电力产业,煤炭产业,化工产业,能源准备制造业,建材产业,食品药品饮料产业,服装及旅游商品产业,新兴产业。工作中,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根据工业产业总体规划,尽快梳理、论证、包装一批重大项目。二是根据基地(园区)总体规划,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编制基地(园区)修建性祥规,用以指导基地(园区)尽快启动基础设施建设。

(三)强化产业重点

实现总产值100亿元,1.做大做强能源产业。依照到2015年全县煤炭产量达1700万吨以上。电力总装机达350万千瓦,总产值达50亿元的目标。要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鼓励煤矿整合技改扩能,建设煤炭大集团、大基地;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精加工及关联产业,提高瓦斯抽采利用率和废弃物利用率。十二五”期间,建设矿井17处,组建2个年产400万吨、5个以上年产2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积极协调火电厂二期工程、野济河流域等小水电梯级开发。

优化结构,依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合理布局,积极采用高新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结构相对优化、品种齐全、产业链较长和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煤化工产业,重点做好永贵集团在县投资的乙二醇化工项目,力争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20亿元。

县计划建成3-5个能矿产业装备制造项目,2.加快发展能矿装备制造业。2015年前。围绕实现总产值12亿元的目标,打造能矿产业装备制造、装置、维修及研发基地。加强与河南永煤集团、山东新汶集团、川煤集团、重庆联安科技等企业的合作,重点发展能矿产业相关装备制造。力争到2015年前建成永贵煤机制修厂、河南永煤光大煤机厂,阳光电器厂、贵州联创安泰电器厂等能矿产业装备制造项目,产品覆盖液压支架、采煤机、采掘设备、填充设备、矿用电器、物料输送设备、综机设备大修等。

大力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资料,3.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新型建材。支持开发生产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和绿色装饰资料,建成一批新型清洁环保墙体资料、装饰资料项目。重点扶持以消纳大宗工业废渣为主的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力争到2015年,累计投资完成6亿元,总产值实现15亿元以上。水泥产量达460万吨,粉煤灰多孔砖产量达6亿块以上,预拌混凝土产量达50万立方米,装饰资料产量达40万立方米,年利用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达100万吨以上。

力争实现特色食品、民族制药和旅游商品总产值10亿元的目标。一是要结合我县“十二五”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及10万亩优质魔芋基地建设,4.努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2015年。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食品、民族制药和旅游商品。二是要大力发展以特色黄粑、辣椒加工为代表的企业,建设辣椒加工产业聚集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名优茶、有机茶等为重点建设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开发精制茶、茶饮料、茶叶籽油等产品;优化植物油、调味品、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培植环保型、有机型、生态型和原产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积极开展畜禽产品、肉制品系列加工,加快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开发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提升加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建成3-5家食品饮料企业。三是依托我县20万亩药茶基地的建立,引进先进工艺和技术,大力发展民族制药业,加快发展以“贵州林酒”为代表的白酒业。

大力发展非煤产业,5.大力推进新兴产业。一是加快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积极采用高新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结构相对优化、品种齐全、产业链较长和有一定竞争能力的轻工业。二是大力扶持鞋厂技改扩能和森仕集团服装厂等制造业。三是加快推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多晶硅、镁合金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潜力较大的特色新兴产业。四是依托我县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和推出一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四)强化园区建设

使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工业发展的集中区、财政收入的产出区、剩余劳动力安排区。加快毕节试验区(衔接产业转移工业基地、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

将其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生态良好、管理有序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一是要加强基地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进一步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主动对接央企、省内外企业,营造亲商、爱商、安商、扶商、敬商的良好氛围,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依照谋划十年、规划五年、突破三年的要求,三是要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导向。全力推进项目库建设,建立一批适合外地实际、带动作用较强的重点项目,认真组织实施永贵煤化工项目,强力推进火电厂二期工程、建成永贵煤机制造厂、永煤光大集团矿山机械制造厂、阳光电器厂、贵州联创安泰电器厂等重点项目。

进一步加强对基地(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管理服务等工作,四是要加强基地和园区管理。成立基地、园区管委会。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科学调度工业项目用地,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形成共同促进园区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制定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组建县国有资产投资开发营运公司、杜鹃花都担保公司和汇财贷款担保公司,作为基地(园区)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为投资者提供从咨询到投产运营过程中全方位、高效、优质的服务。建立重点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机制,五是要着力改善环境。要建立健全投资审批“一条龙”制度。切实加快工业项目落地和建设进度。积极发明条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简化办事顺序,提高办事效率。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设立2000万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资本金注入、补助、贴息以及奖励,用于重点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术创新等,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提升。

三、抓好当前工业生产工作

原煤产量370万吨,今年全县工业经济主要目标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亿元。发电量100亿度,水泥产量40万吨。截止10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7.5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目标完成率69.0%原煤产量累计330万吨,增长45.6%目标完成率89.2%发电量累计70.04亿度,下降10.5%目标完成率70.0%水泥产量累计37.06万吨,增长27.9%目标完成率92.6%从7月份以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负增长。

乡村振兴产业政策范文2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1、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在市区,先后建设了市文化中心、市图书馆、文化博览中心、体育中心、黄金博物馆、金石博物馆和黄金实景博物苑等文化设施,在主要广场公园和景区设计了天地金魂、太阳升起的地方、吉祥神鳌等20多处标志性雕塑;在各镇村,先后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根据各地文化典故建起了神鳌公园、新思维拓展训练中心等13处大型文体娱乐设施;同时,加强镇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建设,80%以上的村建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中心,使广大群众乐有场所,乐有空间。

2、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500余家,其中有许可证的405家,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上万人,年经营额达5亿元。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丰富活跃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3、文化旅游业日渐兴盛。围绕“金都·汤城”城市旅游形象,突出“金、泉、山、海”资源特色,整合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形成了以黄金旅游为龙头、温泉旅游为热点、森林生态和滨海休闲为亮点、乡村旅游为辅助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罗山旅游区集生态旅游和黄金旅游于一体,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市区天然温泉水温高、水质好,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目前已形成了以金城温泉大酒店、九州洗浴城、远洋休闲中心等为代表的城市温泉洗浴休闲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000多万元。目前,全市共有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2012年接待游客91.08万人,旅游业总收入达16.79亿元,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的5.6%,旅游业已成为我市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4、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近年来,我市新兴的会展业、节庆活动、网络服务业等产业活动发展迅猛。先后举办了“国际金矿地质勘查学术论坛会”、“中—南黄金技术、设备引进暨项目融资经贸洽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黄金及贵金属年会”等一系列大型国际会议;成功举办了两届黄金节和六届国际黄金珠宝首饰展销会,仅今年黄金节期间,全市黄金珠宝交易额达到了12.8亿元、黄金机械销售达到3.1亿元、粉丝产品销售实现1.2亿元;举办各类集文化娱乐、经贸洽谈、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群众节庆文化活动上百次之多;网络服务业发展较快,全市各单位、企业及个人共创办各类网站530多个,我市政务门户网站“中国金都网”浏览量每天8万次以上,先后被评为“全国地方政府优秀管理示范网站”、“山东省优秀政府网站”和“A级政务网站”。

5、文化市场管理日趋规范。市里先后制定了文化市场建设、发展和管理规划以及全市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开展专项行动和集中行动,加强日常监管。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共检查各类文化场所500余家次,联合有关部门取缔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文化经营单位20多家,处理各类违规违纪行为80余次。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新闻出版局的暗访中给予通报表扬,在扫黄打非中表现突出被市扫黄办和出版局评为先进单位。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尽管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发展仍很不充分,特别是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影视业、会展业、信息业等发展缓慢;同时,文化产业结构雷同,各自为战,同一产品同一项目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呈现出散、弱、小、社会化产业程度不高等状况,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难以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链,造成总体落后。

二是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表现在文化经营部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大多数为中小经营户,缺乏龙头企业。这些部门经营运行机制僵化,冗员多,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经营活力不足。虽然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但多数经营情况一般,竞争力、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三是文化产业投入不足。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渠道单一,基本上仍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于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同时,社会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少,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也刚刚起步,没有充分调动起民营、个体及其它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与发展文化产业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不相适应。

四是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当前,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2%,其中,行政类、专业艺术类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人员所占比重过低。文艺创作、表演行当不齐,编、导、演人员青黄不接,文化经纪人才匮乏,新兴文化人才短缺,急需一大批既熟悉市场、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又懂文化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专门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三、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文化建设会议的有关精神,打造繁荣富庶、文明和谐的“中国金都”,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一)加强扶持引导,形成良好发展环境。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将文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二要完善扶持政策。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财政、税收、人才、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一系列政策,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民间文艺工作者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要借鉴成功经验。韩国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方针,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此后,又相继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还在、等城市建立了8个文化产业基地,在产业政策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合作,从对个别企业的支援转向对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援,韩国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崛起。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应加快建立文化产业基金组织、资本市场融资机构和文化投资公司等多元化投资主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主力”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入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等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搞好大型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可借鉴浙江省的做法,浙江近年来实施的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项目,50%得到了社会资金和民间力量的帮助,还有30%左右的项目是由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实施的,促进了全省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充分挖掘我市黄金文化、温泉文化、滨海文化和粉丝文化等现有文化资源,拉长与拓展特色产业的经营链,加快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品牌。在城市规划中,更多地注入黄金文化内涵,使市区街道、建筑成为彰显黄金文化的载体,加快建设黄金文化一条街、黄金公园、黄金博物馆等重点工程。在对外宣传上,把黄金节作为宣传“中国金都”品牌的重要手段,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突出文化、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将黄金节办成影响大、交易广、引领潮流的经典黄金文化节庆活动。借助影视、动漫等现代传媒手段,制作宣传片,完善“中国金都”的城市形象。同时,做好文化产业与旅游的结合,全力推进“黄金之旅”,把罗山建设成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黄金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胜地,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政策范文3

关键词:云南 文化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046-02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各地掀起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文化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我国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全国各地相继掀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云南作为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局面。

一、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996年,云南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开始探索一条走特色创新的文化发展之路。围绕这一目标,云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崛起的强劲势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媒体和专家誉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

1.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储备。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的久远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始于春秋的古滇文化、魏晋的爨文化、宋元时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0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云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从横向来看,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共有26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独有。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民族歌舞资源、民间传说故事、民族乐器资源、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和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云南在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宝贵财富。

2.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开展一系列“走出去”的实践活动。按照“立足云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三步走”战略,以举办和参与大型活动的方式,把单纯的宣传云南变为整体营销云南,增强云南文化的吸引力,塑造和提升云南的整体形象。

二是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提升,协调发展。通过旅游业发展为文化产业开辟市场空间,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业的内涵及品质,形成了双赢互动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是以点带面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在把丽江确定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之后,又把大理州、腾冲县以及省图书馆、省杂技团、昆明市电影公司一道作为云南改革试点。2005年,又扩大了试点范围,昆明、红河、楚雄、曲靖、保山、迪庆6个州市被确立为试点地区,同时鹤庆等10个县市区被确定为文化特色县;巍山、建水等15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县域文化建设试点县。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发挥文化品牌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艺资源丰富的特色和优势,逐步树立起以《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为代表的演艺品牌。并充分发挥云南历史文化名镇众多的优势,以腾冲和顺历史文化名镇整体开发为龙头,带动全省村镇文化旅游发展。

五是不断探索和加大投融资的力度。按照“以资源吸引投资,以项目依附资本”的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同时,始终坚持“社会资本投入、政府引导扶持、企业经营运作”的发展思路,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使社会资本在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充分涌流,并已开始在部分产业类别中充当主导力量。

3.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较快。云南省按照“文化产业兴则文化大省立”的思想,要求各地都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按照“主业拉动、基地促动、项目牵动、龙头带动、文旅互动”的思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积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网络、文艺娱乐、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二、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目标,这是对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曾经一度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云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彻底,政策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府职能定位还不明确,主要表现在政府的职能部门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没有完全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企事分开,多头管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此外,由于体制改革中政事不分、管办分离还没有真正到位,一些政策性的制度安排存在改革滞后的问题。同时,一些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也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各个部门在政策的执行上还存在偏差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使得政策的引导作用并未完全发挥。

2.文化体制改革进程滞后。云南文化体制改革几乎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并且以丽江文化体制改革为代表开展了多个地区、多个部门的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尽管改革不断推进,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的身份一直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作为新型市场主体体制和机制的设计远未完成,优质文化资源仍然被现行“事业单位体制”所束缚,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不能充分伸展。应该清醒的看到,云南的文化体制改革,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相对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不相匹配的,也没有有效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少、质量不高。近年来,云南虽然相继推出了像“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一系列演艺品牌,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个单一的剧目,距离产业化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而具有较强市场运作能力的文化经纪人、文化中介公司也没有建立起来。而那些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文化企业,也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自主研发能力,企业整体规模等都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可以说,云南真正拿得出手的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实质性成果并不多。

4.投入不足。由于云南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但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尽管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资金,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资金不足的局面。同时,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社会比重低、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现有的云南文化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等旅游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不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贫穷山区,投资极为匮乏,导致群众连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还不能得到满足,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还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5.人才不足。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是对人才提出了质和量的新要求。然而目前,云南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的机制也不顺畅。尤其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更显滞后,如网络文化及相关娱乐服务,动漫游戏,创意涉及等产业项目,在云南文化产业中比重很低。而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也由于创意人才的缺乏,依据这些资源创造的产品不多。事实上,云南大多数文化项目和产品都处在文化含量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低的“三低”状况。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云南省文化产业的思考和对策

为实现由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向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迈步,云南正在全面规划,力图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推进并实现新的跨越。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政府是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主体,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云南省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管理政府文化单位向管理整个文化行业的转变。

2.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深化云南文化体制改革,要对原有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按其性质及其所承担的功能进行科学分类,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激发活力,改善服务;又要坚持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走集群化的发展战略,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3.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回顾几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一个显著的成效是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联姻互动,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旅游业逐渐从单纯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科学考察、生态游历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链长的特点,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休闲度假、娱乐演艺、节庆会展、体育、工艺品、报刊出版、影视音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市场平台,可以把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依托云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字的民族风情,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强,既是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途径,优势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主要内容。

4.积极扶持和塑造云南文化产业品牌,发挥先进性示范作用。对文化企业来说,一个最大的战略途径就是最大限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因此,要充分利用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资产资源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抓住重点,分步实施,创立、维护、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推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结合各地实际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方式,积极扶持和塑造云南文化产业品牌,使其成为宣传云南文化产业、带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名片和招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通过深度策划、推介、包装和营销,把这些文化品牌逐步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系列,真正打造成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再通过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5.实施人才提升战略,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云南发展文化产业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缺少人才的支持。复合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了制约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目前云南文化创意、营销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一方面要改革不利于文化人才组合和流动,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认识管理制度,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的人才使用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努力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云南成为最能体现人才价值、最适合人才干事创业的地方之一;还要重视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省各地的高校和各级培训部门,都应该把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来抓。要以高校为依托,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高层次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批动经营、会管理、具有国际眼光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一批文化经纪人及文艺专门人才,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云南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有赖于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措施进行调控和引导,有赖于建立健全开放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有赖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带动,有赖于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形成的文化产品品牌的示范和影响,有赖于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提供的智力支持,只有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才能使云南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欣,纳麒,王亚楠,范建华.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009

2.尹欣,纳麒,王亚楠,范建华.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008

3.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汤莉萍,殷俊,殷瑜.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6.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7.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8.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施惟达.态与势――云南文化产业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黄小军.云南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文化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11.刘佳云,张世庆.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7(03)

12.周斌,杨清心.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焕发新活力[J].2006

13.王亚南.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进程[J].云南社会科学,2006(03)

14.范建华.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J].学术探索,2004(04)

15.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02)

16.字如祥.论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01)

17.孙建成.文化产业的特征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齐鲁学刊,2008(05)

18.杨燕同.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云南社会科学,2008(S1)

19.马玉秀.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思考[N].产业研究,2009

20.常晔.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21.马衍伟.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N].2008

22.吴声怡,许慧宏等.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2007(03)

23.王新红.昆明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陕西职业学院学报,2006(06)

24.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

25.王新红.昆明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陕西职业学院学报,2006(06)

26.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5

乡村振兴产业政策范文4

一、第三产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第三产业运行平稳,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8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6个百分点,其增速在全国排名由上年的第7位提升到2008年的第2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3.3%。从内部结构来看: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40.5亿元,增长22.8%;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48.42亿元,增长1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35.55亿元,增长8.7%: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6.85亿元,增长12.9%;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67.58亿元,增长4.7%。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高于上年4.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增速在全国排第5位。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达464.99亿元,增长26.1%;零售业达1384.14亿元。增长22.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达462.16亿元,增长27.7%。分城乡看,城市的零售额1626.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县及县以下零售额73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2008年,房地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达736.0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2%,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7%,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141.01万平方米。增长2.6%:商品房销售额527.98亿元。增长12.9%。2008年,我区旅游业开发了多种形式旅游项目,使我区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46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54.93万人次,创汇收入5771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5.9%;国内旅游人数达319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22.4%。200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341.03亿元,比年初增加1387.12亿元,增长2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211.66亿元,增长26.4%。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527.86亿元,比年初增加878.7亿元,增长23.3%,高于上年增速5.7个百分点。

(二)第三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2008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达242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543.68亿元。增长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413.75亿元,增长20.7%:教育投资68.92亿元,增长20.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完成投资35,39亿元。增长35.9%。

(三)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2008年前三季度,全区第三产业城镇单位新增就业人员14.1万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员总数的66.3%,比上年增长2.5%。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除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较多外。一、二产业增速均有所减缓,增减情况分别为-2.3%、0.31%、2.53%。由此可见,第三产业还是吸纳我区就业的主要行业。

(四)第三产业的区域发展特色逐步显现

近年来,各盟市中第三产业的区域发展特色正逐步显现。其中,到2008年底,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主的呼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56.2%。居各盟市之首。以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包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40%。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的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38.3%。以特色旅游、边贸为主的呼伦贝尔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40.8%。上述4个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区第三产业的70%。从2008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看,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增长最快,均达到25.8%,其次乌海市、通辽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5个盟市第三产业增速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总体上看,当前我区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好发展的势头。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金融危机正影响着第三产业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已对我区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经济增速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从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企业用人需求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员增速减缓。二是部分行业企业限产、减产、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导致就业存量减少。三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四是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对我区就业形势的波及和影响还将会逐渐放大。受此影响,我区金融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存款增长较快,贷款增幅回落较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2008。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341.03亿元,增长28%,增幅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527.86亿元,增长23.3%,增幅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比上年增长5.7%,增速比上年回落16.5个百分点,占全部新增贷款的15.9%,比上年降低8.4个百分点。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二)消费需求偏低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拉动程度要高于投资对第三产业的拉动程度。但近几年,我区消费率呈现逐年下降局面,而投资率却不断提高,可见经济的投资主导型增长比较明显。2007年,我区的消费率为43.2%,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而且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也是最低的。目前内蒙古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多,相当于北

京的79%、广东的88%、浙江的93%、上海的87%。当前,受经济下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消费信贷品种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我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缓慢,个人消费贷款占比偏低。2008年。全区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56.86亿元,仅占全部贷款的5.7%,低于全国同期6.6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的比重分别为80.5%和7.5%:农牧民个人消费贷款余额7.17亿元,仅占全区个人消费贷款的2.8%。

(三)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还相对滞后

2008年,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3%,比2007年降低2.4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04年开始连续5年比重降低,已累计降低8.6个百分点。与全国对比,2008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1%,连续5年此比重维持在40%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虽然纵向对比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横向比较,我区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在31个省区市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内蒙古排在第27位。不仅远远低于沿海地区,而且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除略高于陕西外,仅居第1l位。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还相对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内蒙古城镇化水平不高,是制约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集聚效应,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产业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全国一些大型批发零售商业企业有的尚未引进或刚刚登陆我区,这说明我区的商品市场还不够发达。科技、教育、文化、房地产、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仍难以起到支撑作用。传统行业的兴旺并不是第三产业发达的标志,而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映了第三产业的水平和档次。而我区这些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要素、提升技术水平等却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障碍。目前我区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农牧区金融服务发展相对滞后。2008年,全区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292.37亿元,占全部农业贷款的93.16%,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投入有限,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资金外流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

(五)对第三产业投入力度不足

2008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596.44亿元。分行业来看,对工业的投资达2881.7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5%而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为2428.05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4%,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其中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7%,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入仅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O,6%。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投入仅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9%,上述几大行业投资比重均比上年有所降低。由此可见,2008年我区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对第三产业中的新兴行业的投入较少。

(六)建筑业、房地产业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优势

从近几年建筑业发展情况来看,全国各地区的建筑业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明显加大。截至2007年底,内蒙古总承包建筑业企业572个。居全国第22位;从业人员35.47万人,居全国第23位;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100405元,人,居全国的第29位。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内蒙古仅为144家,居全国第27位:从业人员3.06万人,居全国第25位: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85153元/人,居全国第29位。在从房地产企业看,2007年。内蒙古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1415户,居全国第20位,按用途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0.9亿元,居全国第19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总计797.18亿元,居全国第25位。资产总计仅相当于北京的5.2%、上海的5.1%、江苏的8.6%、浙江的8.6%。内蒙古建筑业企业因小企业居多、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缺乏竞争优势,以建筑劳务输出为主要手段,在开放的市场上承揽标志性产品的难度较大,更难以跨省区参与竞标。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因此,发展势头远远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重点工业的技术改造。2008年,我区煤炭、电力、交通运输业投资三项合计占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5.3%,投资额较大的电力、铁路、重点高速公路和高档次的住宅楼项目大部分由区外企业承建,建筑业增加值中相当一部分的份额由区外企业拿走,而我区企业在区外完成的产值不足10%。同期江苏省、浙江省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4%和34.6%,明显高于我区。以房屋工程为主的企业资质面较窄的矛盾比较突出,招标承揽较大建设项目工作量的空间非常有限。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时期,我区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同时也存在制约发展的不少矛盾和困难,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服务业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为此,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一是发展大物流。以自治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自治区主导产业,重点在中心城市、工业园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口岸。整合物流资源,引进和培育物流企业。建设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鼓励生产企业物流外包,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项目,引进中远集团、敦豪物流、北京通和国际投资、神华物流等国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巴运、呼运、安快、中吴等一批区内物流企业。二是加快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快组建内蒙古发展银行。支持包商银行在各盟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担保资金规模,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大力培育创业投资企业。搭建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立足自治区自然生态、地质遗产、民族历史等旅游资源,支持中小企业把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创意文化有机融合进去,打造综合旅游品牌,丰富旅游内涵,拓展旅游空间,增加旅游消费,从而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专业店、连锁店

等流通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和规模化经营,运用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综合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同时结合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支持连锁企业进入农村牧区市场。五是加快发展城镇居民服务、农村牧区服务和商务中介服务业。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牧区生产综合技术服务、生产生活资料连锁经营、农畜产品收购等双向流通服务领域: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咨询、会展、广告等公共商务服务领域。

(二)抓好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鼓励扶持发展服务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我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60条政策,重点推进落实服务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政策以及市场准入、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二是积极推进能够市场化经营的部分社会事业领域和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改革,落实公平市场准入、鼓励非公有资本投入等政策。积极引进区外现代服务企业,承接国际、国内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服务外包,加快提升自治区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稳定就业局面

近几年来,我区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好途径就是增加就业机会,我们要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较多的积极作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拓展居民就业渠道。要进一步完善并坚决贯彻落实好就业、再就业政策等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各级政府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提供优质就业服务,让更多的下岗及失业人员充分就业。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整个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就业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的压力,使国民经济尽快走上正常轨道。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确定重点地区和行业,建立企业停产、破产、裁员、失业情况报警制度,对企业经营状况和岗位流动情况实施动态监测,随时分析情况变化,对可能出现较大规模岗位流失的行业和企业作好预案,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以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二是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扩大就业。政府在制定拉动内需投资和确定重大投资项目时,要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要结合各地的特点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多吸纳就业人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作好就业服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三是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积极应对目前就业难状况。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生活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就业服务指导机构要尽可能将全面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和引导他们合理定位。四是认真作好对返乡农牧民工就业服务工作。要依托各地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深入乡村牧区调查农牧民工的返乡情况,对有就业需求和愿望的农牧民工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劳动部门要充分发挥职业介绍职能,为返乡农牧民工提供实效性的就业服务。

(四)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我区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投入不足是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合理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符合全区整体经济发展战略要求。一是要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用足国家信贷政策,用经济手段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竞争力、经济效益看好的服务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二是要依靠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这一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引进大企业,加快自治区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的建设,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三是在积极引进技术和项目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服务型人才。要努力改善我区发展的软、硬条件,依靠资源和环境从国内外市场上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

(五)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区第三产业经济组成部分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所以,应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创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创办第三产业。我区第三产业企业较多。但有竞争力的企业却很少,知名品牌的企业就更少了。我们要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使其打造自己的品牌来带动全区经济发展。

(六)强化发展载体

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载体,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实践证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呈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和产值比重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全区小城镇建设。通过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功能的完善,通过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集聚,形成服务业的规模需求,吸引和聚集强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提升。

乡村振兴产业政策范文5

关键词:三农问题;城市化;城乡统筹发展;日本

二战后,满眼废墟的日本在短短二十五年内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从1950年的37%,上升到了1975年的76%,在亚洲率先实现了国家城市化,一举跨入了世界城市化先进水平行列,与此同时日本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其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加速阶段的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一、现实背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一)“三农”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的可比统计资料,2003年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世界平均水平为41.2%,亚洲平均水平是51.3%,英、法、德、澳、美等欧美发达国家均在5%以下,日本为3.2%,韩国为7.2%,印度为52.2%;我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9.5%,世界平均水平为51.3%,英、法、德:澳、美等欧美发达国家均在25%以下,日本为20.8%,韩国为16.5%;2001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我国为50%,英、法、德、澳、美等欧美发达国家均在5%以下,日本为4.9%,韩国为10.3、%。以上数据的差距说明,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上述三项指标的差距都非常大,“三农”的地位非常突出。

我国“三农”问题的突出性还表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日显突出,农业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效益水平和积累、投资能力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二)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

导致我国“三农”问题突出的根源是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表1的统计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国际对比状况。

表中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不仅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即使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近年仍低近10个百分点,据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在人均GDP575―999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应属于工业化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在此阶段,国际经验数据显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应达到65.8%左右。我国2005年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但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仅为42.99%,远低于国际经验水平。

上述分析表明,由人口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导致的“三农”问题突出是我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加快人口城市化发展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1.高度集中的城市化模式

日本战后的城市化发展选择的是大城市集中发展模式,即以某一个大城市为人口聚集的中心,周围发展卫星城,再向外辐射与扩展。在这一战略导引下,日本形成了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中心。1998年三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8%。日本城市化发展的集中性还表现在城市国土空间分布上的高度集中。日本的10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其中7个集中分布在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事实证明,日本的这-二战略选择是成功的。由于大城市具有土地利用率高,人口容量大的特点,发展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体系有利于吸收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人口,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耕地、森林和潜在的绿化。日本在战后几十年时间内,耕地减少的幅度不大,不能不说是受惠于大城市发展战略。

尽管日本的大都市在其城市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都市也发挥着其特有的综合功能。日本的地方小都市主要包括遍布全国各地的人口在3万至10万人的小市及可。这些小都市都是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综合经济体,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及当地民众都十分重视发挥其综合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另外,还将传统风俗与现代化生活相互融合,大力发展城乡交流及旅游农业。政府在规划中还明确划分了市区、郊区、农区、工业区及休闲区,一、二、三次产业密切结合,使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

2.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推动

一战后,日本开始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过程,刺激了一批新兴城市的诞生,有力的推动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顶峰阶段,同时也是日本城市化进展最快的时期。不可忽视的是,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已开始的城市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丰田市为例,丰田公司的进入使丰田市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同时又诱致了一大批配套企业乃至产业的诞生和一些相关产业的迁入,使得丰田公司的汽车产量从1950年的1.1万多台增长到1961年的21万多台,10年间增长了近20万台。

日本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与日本工业的特点有关。日本轻重工业之间关系比较协调日本轻工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大大低于重工业,吸纳了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从第一产业转出的劳动力,而重工业则始终保持高技术密集性,比较劳动生产率高技术进步快,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

在日本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步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本城市中最早能吸收劳动力的是一些技术要求不很高的小企业。据统计,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城市化大发展期间,中小企业发展很快。1954年,日本共有328万个中小企业,从业人数1477.58万人,到1971年,中小企业发展到508万个,从业人数达到3040万人,增加了1倍多。

3.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相结合

日本城市化不仅得益于自身努力,外部因素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日本城市化急剧推进的五六十年代,正是国际环境有利于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时期。外资及技术的引进加快了日本城市化的进程。1950―1970年日本共引进外资126亿美元,向国外借款67亿美元,另外还有证券投资59亿美元。外资主要集中在电子、钢铁、公路、铁路、机械、石油、化工和海运业等基础生产部门,这对推动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直接动力,对日本经济的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国外技术,带动了日本的技术革命。

4.市场选择基础上的政府参与

日本虽然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整个城市化过程都是按照政府的意图进行的。从国土利用规划、工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一直到规划的贯彻执行,都可见到政府的影子。

(1)政府对国土的开发利用进行全面规划,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合理安排产业

布局,保障城市化的有序、高效进行。日本政府自二战结束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国土整治工作。首先设置了专门负责国土整治的机构――国土厅,1950年制定了被称为“国土开发宪法”的《国土综合开发法》,后来又先后四次制定了“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2)政府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进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赖于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现代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的高新技术主要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的,日本政府对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进口都实行减、免税制度。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从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直至生产、销售等整个过程也都给予种种政策支持和帮助,以促进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3)制定相关法规确保政府规划乃至城市化进程的顺利实施。为保证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日本政府制定了众多的相关法律,以确保专门针对城市化进程而制定的国土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只是一个引导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大体框架,为保证它的顺利实施,日本政府又根据各地的特殊条件,分别制定了《北海道开发法》、《东北开发促进法》、《九州地方开发促进法》、《四国地方开发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

(二)日本城市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公害、住房拥挤和交通堵塞现象严重

在日本城市化高速前进的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工业发展的速度,城市人口过于密集,一些公害问题及“拥挤症”便显现出来。早在明治初期,就发生过几起重大的矿山公害事件,如足尾铜山矿事件、日立矿山排烟公害案和别子铜山的排烟公害事件等。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中,最难解决的是因人口过分中而带来的城市住房紧张问题。明治后,大量农村人口在短期集中转移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结果人满为患,很多穷人只能居住在环境相当恶劣的贫民区。即使在工业化高峰的20世纪60年代,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生活在相当不良的住宅环境中。狭小的住房加上高昂的房价迫使大批的市民搬到地价较便宜的效外居住,而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大城市中本已很严重的交通拥挤和道路堵塞问题。

2.城市地价飚升,给经济持续发展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土地问题是城市的根本问题。所谓住宅、交通、环境等条件恶劣皆是由于空间有限而造成的。土地的供不应求诱致地价上涨,这本是供求规律的一般反映。然而在日本,这一现象却显得特殊,从1955年到1972年的17年间,日本地价上涨了17.5倍。这是其它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而它也作为重大诱因之一,导致了后来使日本经济陷于长期萧条的“泡沫经济”。

3.城市负荷过重,居民生活环境恶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以石油作为主要原料的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加,使空气质量变差;另一方面,骤增的汽车尾气也使日益下降的空气质量雪上加霜。日本大约是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汽车普及化的,当时甚至在普及前几年空气污染程度已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在东京、大阪和横滨等人口密集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大城市中,当时每年要发出几十次甚至超出百次的光化学烟雾警报及注意的通知。到1992年7月,日本各类汽车的总拥有台数已达到6000万台。如此大量的汽车挤在本不算大的国土特别是主要挤在大城市中,不但本身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由其带来的交通拥挤也令人堪忧。除此之外,由于人口过多造成的城市垃圾也急剧增加,特别在大城市尤为严重。还有在日本显得较明显的“热岛”现象也是由于人口过于集中而造成的。

三、日本城市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日本城市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产生的问题,为我国实现以城市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的经验借鉴

1.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初推行工业化政策以来,由于城市工商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户转移速度加快,农户人口急剧减少,据统计,1960年日本农户为606万户,1975年减至495万户,1990年农户数降至383万户。工业化快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户到城市就业,1965年日本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7.9%,非农就业比重占75.3%,城市化达68.1%,二、三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加强政府对城市化发展的规划和法制建设

日本的城市化道路主要由市场主导,城市功能定位、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等都主要由市场决定,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指导和立法保障等方面。日本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规划,在完善的规划体系基础上实现各项城市建设。

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日本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保障。日本在一百多年的城市化过程中,陆续制订了《新事业创造促进法》、《市民农园建设法》、《促进建设优美田园住宅的法律》、《国土利用计划法》、《农地法》、《农振法》、《城市计划法》等一百多部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保障。

3.充分重视城市化过程中对“三农”的保护,实行城乡统筹规划和管理

日本在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对“三农”的保护,如通过产业振兴,发展农村工业;农地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农民职工化)和农民市民化基本同步进行;农地非农化与耕地保护相结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重视对离土农民的使用和培养等,有力的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日本对处于同一地域空间的城市和农村不再作为不同的“属地”而将其相互分割,而是作为一个大的整体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统一调整。各城市的城市建设规划包括城乡两大主体的统规统建,城市服务功能的设置也不再局限于城市内,而是把周围农村地带也包括在内,呈放射型移动。城市里的商业和娱乐业的空间设置和建设规模都是严格按照辐射圈范围的大小合理调整建设的。

(二)对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重要启示

1.强化政府职能,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要实现城市化的有序、健康发展,避免“大城市”病的发生,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发展规划。同时,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通过建立健全有关城市化的法律体系,来为落实城市化发展规划、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2.继续加强对三农的保护和支持力度,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了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缩小过大且日趋加大的城乡差距,我们从现在开始,必须要认真落实“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反哺政策,要建立健全保护“三农”的政策法规体系。、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应借鉴日本经验,对农地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农民市民化统筹规划,重视对离土农民的培养、使用和安置,把处于同一空间区域的城市和农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而这一切,

最重要的是要在相关法律引导下进行。

3.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强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支撑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要保证。一方面,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企业则是城市化发展的“主体”,正是由于企业的积聚,才吸纳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和各种要素资源,从而才形成了城市并推动着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一些新兴产业的发育和发展,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包括城市的管理,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支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科技进步水平仍然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仍嫌不足,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取日本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要积极、合理的引进外资,并通过积极消化、吸收、改造国外先进技术来带动我国的技术革命,从而为加快城市化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力。

4.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并举,走“二元人口城市化”发展道路

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人口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我们要在继续支持现有大中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快速发展,重点应通过乡镇企业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使乡镇企业实现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使农村工业尽快融入现代工业体系,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减少污染的同时,促进城镇规模的形成、扩大和持续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是未来我国城市化的主导力量。

5.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和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就业弹性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必要保证。为了提高对进城人口的容纳l能力,我们必须要通过加大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投入,充分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才能保证进城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有效避免“城市病”的发生,才能真正的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和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是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保持合理的产业结构,保持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协调。因此,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要兼顾轻重工业的比例,兼顾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最强的,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如果能使第三产业充分发育和发展,可以为新进城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必须要通过进一步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足够的就业保障。

6.加快制度创新,消除体制与制度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