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

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范文1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颁布已有26年。随着社会的进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也有了新的理念和发展。在此期间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法律,卫生部、教育部及相关部门颁布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和规章制度。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应严格执行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但实际上《制度》中的某些条款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影响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在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修订的基础上,为更好地落实《管理办法》,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和内容,于2006年起,卫生部妇社司组织专家修订1985年的《制度》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第八条也指出:“新设立的托幼机构,招生前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卫生评价报告。”

《规范》的修订以《管理办法》为指导思想,以《制度》的基本内容为依据。目的是能更好地适应现阶段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规范全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指明今后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使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常规化、制度化,提高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指导水平,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自2006年起,卫生部妇社司开始酝酿、组织专家讨论、调研对《制度》修订为《规范》的工作。目前,已召开20余次全国专家研讨会议,其中,专题召开有关传染病、消毒方面问题的讨论,并组织有关专家赴福建、甘肃、辽宁、云南、安徽、江苏、河南、贵州、山东、北京十省十五市进行《规范》内容可行性、可操作性等问题的调研。同时,借助《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的契机,组织召开全国省级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培训会,广泛征求了全国各省对《规范》的意见和建议。并于2011年4月正式向全国各地和相关部委、司局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根据教育部体卫一司、基础公司2011年12月和2012年2月两次反馈的《规范》修改意见,经专家会讨论进行修改,最终完成了此《规范》。

修订后的《规范》调整细化为四部分,将原《制度》内容列为第二部分“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与要求”,包括十方面内容:一、一日生活安排;二、儿童膳食;三、体格锻炼;四、健康检查;五、卫生与消毒;六、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七、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八、伤害预防;九、健康教育;十、信息收集。同时依据新修订的《管理办法》要求,新增加:第一部分“卫生保健工作职责”和第三部分“新设立托幼机构招生前卫生评价”,包括卫生评价流程和卫生评价标准;并补充完善了第四部分的相关表格附件。与1985年颁布的《制度》相比,将原有“预防疾病制度”细化为现“传染病”和“常见病”内容;原“安全制度”修订完善为现“伤害预防”;原“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修订为现“信息收集”。删除“家长联系制度”,根据新形势发展要求,增加“健康教育”内容。修订后的《规范》内容得到更新补充,条理更清晰,实际工作可行性、操作性更强。下面对修订的《规范》予以说明。

(一)卫生保健工作职责

依据新修订的《管理办法》要求,明确了托幼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增加本部分。对妇幼保健机构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上的职责明确细化,方便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托幼机构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操作。同时,对托幼机构在卫生保健工作中的职责细化,有利于规范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实施开展,更好地促进群体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开展。

(二)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与要求

将原《制度》内容纳入本部分规范,并修订为现有十项。

1.一日生活安排

将原《制度》的“生活制度”修订为现《规范》的第二部分“一日生活安排”。该部分包括五方面内容,更清晰明了、详细、条理地说明了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使得《规范》的操作性更强。其中,与1985年《制度》相比,增加了以下内容:

(1)强调定期检查一日生活安排的执行情况。

(2)根据现阶段社会状况,绝大多数儿童1岁以后入托幼机构,所以本《规范》删除了原《制度》里1岁内儿童的一日生活时间安排。

(3)在一日生活安排别强调了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具体指出正常情况下全日制儿童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儿童不少于3小时。对儿童进餐和午睡等主要生活环节明确时间要求,可操作性更强。

2.儿童膳食

将原《制度》中的“婴幼儿的饮食”修订为现《规范》的第二部分“儿童膳食”。修订后的部分包括两个内容:膳食管理、膳食营养,更加全面地涵盖儿童膳食的基本内容,主要增加了以下内容:

(1)依据现有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新修订后要求,重点提出对食堂的管理要求,并给出具体可行的依据,强调建立健全了食堂的规章制度。

(2)要求儿童膳食费专款专用,账目每月公布,每学期收支盈亏不超过2%。

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范文2

统计方法

利用Excel录入数据以及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全街道共10所托幼机构,其中民办机构7所,集体办机构3所,共有儿童1820人,其中3岁以下儿童180人(9.9%),3岁以上1640人(90.1%),在职员工总数192人,其中保育人员50人(26.0%)。

保健人员及设施配备情况

均配备保健人员1名,有3所托幼机构配有专职保健人员,另外7所配有兼职保健人员;所有保健人员均未获得医(护)师(士)执业证;10位保健人员中,学历为本科1位,大专3位,高中及中专6位;8位参加了岗前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件;6位参加过托幼园所第一时间紧急救护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本次卫生保健工作检查验收中仅1所为良好,6所基本合格,仍有3所不合格;在配备方面,多数园所房屋、户外活动场地符合要求,并按要求设立了保健室和隔离室,配备了常用药物,卫生保健设施设备较齐全;饮食管理制度叫健全,每周制定带量食谱,每季度进行一次营养评价。

集体儿童健康状况

由于研究期长,儿童入学等原因,最终实际接受体检集体儿童1931人。共检出视力异常26人,检出率1.35%;龋齿人数116人,检出率6.01%;3岁以下儿童共133人,听力异常0人;3岁以上1798人,听力异常0人。贫血1人,检出率0.05%;中度体质量低下(<M-2SD)13人,检出率0.67%;中度生长迟缓(<M-2SD)共17人,检出率0.88%;肥胖儿0例,先天心0例。

讨论

1卫生保健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街道3岁以上儿童大部分均入学托幼机构,在托幼机构中学习和生活,2011年集体儿童体检情况显示视力异常检出率1.35%;龋齿检出率6.01%;贫血检出率0.05%;生长迟缓和体重低下检出率分别为0.67%和0.88%;本次的调查中发现,多数托幼机构配备齐全,按要求设立了保健室和隔离室,配备了常用药物,但在10所托幼机构中,仅有3所托幼机构配有专职保健人员,另外7所配有兼职保健人员;所有10位保健人员均未获得医(护)师(士)执业证。保健人员学历较低,学历为本科1位,大专3位,高中及中专6位。

2加强托幼机构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卫生保健工作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是公共卫生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管理,保证儿童身心健康,托幼园所应将规范保健行为和执法监督相结合。应规定所有的保健医师均要具备医学学历,并加强对他们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制订相关的继续再教育规定,加强家庭及教师的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卫生部、国家教委1994年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提出,儿童数为100~150名的托幼机构应设专职保健医(护)师(士)l~2名,以后每增加100名儿童,增设专职保健医(护)师(士)1名。

另外。幼儿园要做好稳定职工队伍的工作,严格落实对新上岗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岗前培训、考核与健康体检制度,合格后方可上岗。另外,卫生保健部门需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及解决问题。

3加强托幼机构信息资料管理

信息资料有助于快速和全面的反应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情况及卫生措施实施效果,应建立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统一规范计划膳食、卫生消毒隔离等项工作,规范各种卫生保健表格和各种分析报表的填写,适时抽查以保证报表的真实度。报表的内容应包括儿童健康管理登记、传染病、集体免疫接种情况、膳食制定、人员及设施配备等情况。

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范文3

1999年6月9日,经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MedicalBoardofNewYork,CMB)理事会批准资助,成立了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acation,IIME)。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为制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供指导。“基本要求”是指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职业道德等。

制定“基本要求”的任务由IIME的核心委员会承担,该委员会由世界各地的医学教育专家组成。8位具有丰富国内和国际经验的教育和卫生政策资深专家组成IIME的指导委员会,指导IIME的总体工作,也指导核心委员会的工作。由14个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的主席或高级代表组成IIME的咨询委员会,为IIME提供咨询意见。咨询委员会还为医学教育提供信息交流、咨询的论坛,希望其他机构的工作能对IIME的工作进程起补充作用,而不发生冲突。

2IIME项目的三个阶段

2·1第一阶段为“制定基本要求”阶段

这一阶段从成立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开始,其任务是在参考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包括基础医学、临床经验、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行为和伦理价值等方面。由于每个国家、地区和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和各自的课程计划,所以“基本要求”仅仅代表医学课程的核心部分。因此,各学校的教育计划可以有差异,但其核心内容必须是相同的。

2·2第二阶段为“试行”阶段

这一阶段将按照“基本要求”对中国的一流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进行评价。为了能评定参加试行的各校的长处与不足,各学校将使用适合他们自己经验的评价方法,但评价内容必须包括所有7个领域的60项反映教学结果的指标。在第二次评价开始前,各校应尽力改善自身不足之处。这将促进医学教育项目的国际性评估和认可。

2·3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

通过试行阶段所取得的经验,对评价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后,将这套标准提供给全球医学教育界使用。希望这个“基本要求”能成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手段,并为建立国际医学教育课程评价制度打下基础。

3背景

全球化的力量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正变得日益明显。十分自然的是,医学正在成为一门全球性的专业,医学知识和科学研究已经跨越传统的国界,医生在不同的国家学习医学和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此外,人类的创造力也需要包括知识和文化领域活动的全球化。各种多边协议和条约为全球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促进了建立共同的教育标准和相互承认专业人员的执业独立核算及执照颁发过程。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万医生为60多亿居民提供服务。他们在全世界1800多所医学院接受培训。世界各地的医学教育课程看起来好像很相似,但实际上内容有很大差别。尽管已经有一些针对授予医学博士或相当学位的教育过程进行评价的成功例子,但是针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却不多。

此前,在界定所有医学生在完成医学院学业后和进入专业培训或毕业后培训前应当具备的核心的或最低要求的能力的工作未见报道。此外,在一些国家,缺少教育质量保证的新办医学院正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卫生保健系统不能得到足够的资金,卫生服务和医疗实践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医疗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有关的遏制价格的政策,都会对医生的人道精神和价值观发生影响。因此,就需要在经济压力和紧张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维护社会利益和公平的目标。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科学、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这些发展既为医学带来新的伦理、社会和法律方面的挑战,也要求科学与医疗技术的发展之间保持平衡。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培养未来的医生具有适应迅速改变的卫生保健环境并进行医疗实践的能力。

因此,医学教育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利用全球化作为一个契机,来提高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在制定所有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时,必须更多地强调对敬业精神、社会科学、卫生经济、信息管理和卫生保健系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应当考虑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和文化特征。各学校之间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可能有所不同,但能力要求必须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基本要求”的概念并不是指全球医学课程计划和教育过程的统一。另一方面,制定“基本要求”并不会违背医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医学教育必须阐明和遵循医生接受培训和提供服务的地区的特殊的社会和文化需要。

为了达到“基本要求”的目标,各医学院将采用各自特殊的课程设计,但他们必须保证其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简言之,各医学院应当“放眼全球,立足本地”。仅仅依靠制定“基本要求”,并不可能就此改变毕业生的能力,必须把制定“基本要求”与对医学生能力的评价结合起来。因此,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所用的测评方法就成为实施“基本要求”的基础。这将会保证使任何国家培训的医学毕业生在开始进入毕业后医学教育(专业培训)或开始医疗执业时,都具备同样的核心能力。

4“最低基本要求”的领域

核心委员会将“基本要求”分为下述7个宏观的教学结果和能力领域。

4·1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敬业精神不仅包括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包括对一组共同价值的承诺、自觉地建立和强化这些价值,以及维护这些价值的责任等。医科毕业生必须证明他们已达到以下各点:

①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②正确的职业价值包括: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③懂得每一名医生都必须促进、保护和强化上述医学职业的各个基本要素,从而能保证病人、专业和全社会的利益;④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的福利、文化多样性、信仰和自的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系;⑤用合乎情理的说理以及决策等方法解决伦理、法律和职业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包括由于经济遏制、卫生保健的商业化和科学进步等原因引发的各种冲突;⑥自我调整的能力,认识到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和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包括个人医学知识的不足等;⑦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并具有和他们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的能力;⑧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包括缓解症状的道德责任;⑨认识有关病人文件、知识产权的权益、保密和剽窃的伦理和医学问题;⑩能计划和处理自己的时间和活动,面对事物的不确定性,有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认识对每个病人的医疗保健所负有的个人责任。

4·2医学科学基础知识

毕业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毕业生必须懂得医疗决定和行动的各种原则,并且能够因时、因事而宜地做出必要的反应。为此,医学毕业生必须掌握以下的知识:①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具有适应性的生物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②疾病发生时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③正常和异常行为;④决定健康和疾病的各种重要因素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人类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⑤维持机体动态平衡的分子、细胞、生化和生理机制;⑥人类的生命周期及生长、发育、衰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⑦急、慢性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生发展过程;⑧流行病学和卫生管理;⑨药物作用的原理和使用药物的原则,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⑩在急、慢性疾病防治、康复和临终关怀中,恰当地采取生化的、药物的、外科的、心理的、社会的和其他各种干预措施。

4·3沟通技能

医生应当通过有效的沟通创造一个便于与病人、病人亲属、同事、卫生保健队伍其他成员和公众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的环境。为了提高医疗方案的准确性和病人的满意度,毕业生必须能够做到:①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与各种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实质内容;②会运用沟通技巧,对病人及他们的家属有深入的了解,并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③有效地与同事、教师、社区、其他部门以及公共媒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④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与涉及医疗保健的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事;⑤具有教别人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⑥对有助于改善与病人及社区之间的关系的文化的和个人的因素的敏感性;⑦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沟通;⑧建立和妥善保管医疗档案;⑨能综合并向听众介绍适合他们需要的信息,与他们讨论关于解决个人和社会重要问题的可达到的和可接受的行动计划。

4·4临床技能

毕业生在诊断和处理病例中必须讲求效果和效率。为此,毕业生必须能够做到:①采集包括职业卫生等在内的相应病史资料;②进行全面的体格和精神状态检查;③运用基本的诊断和技术规程,对所获得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问题的性质;④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在挽救生命的过程中采用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⑤进行临床思维,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⑥识别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和处理常见的急症病例;⑦以有效果的、有效率的和合乎伦理的方法,对病人做出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在内的处理;⑧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指导病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⑨懂得对人力资源和各种诊断属于干预、医疗设备和卫生保健设施的适宜使用;⑩发展独立、自我引导学习的能力,以便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4·5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医学毕业生应当知道他们在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中应起的作用,并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他们应当了解卫生系统组织的原则及其经济和立法的基础。他们也应当对卫生保健系统的有效果和有效率的管理有基本的了解。毕业生应当能证明他们已达到以下各点:①掌握对一个群体的健康和疾病起重要作用的生活方式、遗传、人口学、环境、社会、经济、心理和文化的各种因素的知识;②懂得他们在预防疾病、伤害和意外事故中,以及在维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中应起的作用和应能采取的行动;③了解国际卫生状况、具有社会意义的慢性病的发病和病死的全球趋势、迁移、贸易和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各种国际卫生组织的作用等;④认识到其他卫生人员和与卫生相关的人员在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卫生保健服务中的作用和责任;⑤理解在健康促进干预中需要各方面共同负责,包括接受卫生服务的人群的合作和卫生保健各部门间的以及跨部门的合作;⑥了解卫生系统的各种基本要素,如政策组织、筹资、针对卫生保健费用上升的成本遏制、卫生保健服务的有效管理原则等;⑦了解保证卫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效果和质量的各种机制;⑧在卫生决策中运用国家、地区和当地的调查资料以及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的资料;⑨在卫生工作中,当需要和适宜时乐于接受别人的领导。

4·6信息管理

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的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和信息的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使用计算机系统有助于从文献中寻找信息,分析和联系病人的资料。因此,毕业生必须了解信息技术和知识的用途及局限性,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毕业生应该能够做到以下各点:①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检索、收集、组织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②从临床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监控;④懂得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其局限性;⑤保存医疗工作的记录,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

4·7批判性思维和研究

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范文4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1-0116-01

妇幼卫生工作是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妇幼卫生初保工作目标的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几年来的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复核评审,笔者总结体会如下:

1领导重视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前提

妇幼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搞好妇幼卫生工作在于领导是否重视,各级妇幼卫生机构要主动当好领导的参谋,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给予支持,才能确保妇幼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2健全机构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基础

加强三级保健网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妇幼卫生网络,保持妇幼卫生队伍的相对稳定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基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妇幼卫生队伍建设,应当在工作上予以支持,经费上予以保证,生活上予以关心,待遇上予以倾斜。针对本市村级妇幼保健网底已基本破裂的情况,应充分发挥女乡医或女计生人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网底功能,以保证妇幼卫生保健网络的正常运作。

3科学管理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保证

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资源,发挥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的整体功能,才能实现妇幼工作目标的规范化管理。

3.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妇幼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各地应根据当地妇幼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业务理论和技术培训,如举办“两管”等培训班,有计划,持之以恒地搞好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不断提高妇幼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和质量。

3.2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 实行产前检查与计生“三查”相结合,逐步废除村级接生员接生制度,由女乡医或女计生人员配合做好产后访视。边远山区采取待产住院不收住院费,解决交通不便的困难。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3加强儿童系统管理 0~3岁儿童系统管理与计划免疫工作相结合;4~7岁儿童保健与幼儿园、学前班的集体儿童管理相结合,与独生子女体检相结合,在体检中发现疾病及时向家长反馈。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健康教育是促进妇幼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学校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教师;课程方案;本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力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目前已形成了国家形式的健康教育课程认证和职业标准[1],而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学校健康教育师资。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第一个为中小学校培养健康教育教师(早期称为卫生保健教师)的本科专业在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系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3届4年制本科学生217名。本文拟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和岗位任务调研为依据,以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构建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分析

1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各中小学校应按照学生人数600∶1的标准配备学校卫生保健人员。2013年一项针对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的调查显示,仅有26%~55%的学校能达到这一要求,而且现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近半数由学科教师兼任,并无专业教育背景[2-3]。2011年马迎华等[4]对我国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现状调查也发现,全国大多数学校都达不到600∶1的比例要求。中小学卫生保健人员匮乏是制约我国学校健康工作顺利发展的瓶颈问题。

12学校在职健康教育人才质量堪忧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健康工作的实施主体(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素质不高,年龄老化,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状。2012年上海市对1478所中小学校的普查结果显示,现有1844名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医疗卫生专业背景的仅占503%;本科学历的占304%,专科学历的占425%,专科以下达171%;31~40岁的占335%,41~50岁的占304%[5]。2002年我国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体育课程名改为“体育与健康”后,体育教师兼任了部分学校健康教育的职责,但因专业特长的限制并不能全面负责起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6]。现有学校健康教育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受教育背景难以支撑学校健康促进工程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13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令人担忧

以2013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对17个区县1557所中小学校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体质测查结果为例: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指标高中学段低于初中学段;力量、耐力素质指标随学段上升而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达到20%以上;视力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速上升[7]。1995年上海就启动了“中国/WHO健康促进示范学校”项目,开始试行在学校推进健康促进计划。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巨大差距。鉴于以上情况,上海市教委、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提出培养4年制本科层次的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并将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定义为“具有一定医学相关教育背景,取得教师资格,在学校从事卫生教育教学和提供日常学校卫生保健服务的专业人员”[8]。国际范围内通常将发挥上述职能的人员称为学校健康教育教师,本着接近国际通用名称的原则,本文以“健康教育”取代文件中的“卫生保健”一词。

2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界定

根据国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学校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工作领域,结合对上海市区县教育局和中小学校校长的走访,拟定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岗位任务,以岗位任务为基础分析胜任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21核心能力框架

学校健康教育专门人才的工作任务是多层面的,其核心能力界定为:①基础性能力,即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学校健康服务、管理学校健康环境的能力;②发展性能力,即考虑发展性任务对能力的要求,如设计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实施学校健康促进项目等;③支持性能力,学校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其主体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信息利用、人际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上述三大能力要求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基础性能力是学校健康教育岗位基本职责所需的基本能力,表现为专业素养;发展性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要求,表现为发展潜力;支持性能力作为一种支撑条件,是形成基础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在基础性和发展性能力形成过程中,支持性能力也将获得持续发展。三大能力要求及其相互关系见图1。

22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以上对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的界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可描述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健康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环境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31课程模块设计

在上述三大核心能力框架下,运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思路,构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模块。其中,基础性能力课程模块中,健康服务类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生理学、疾病学基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健康评估、儿童青少年卫生与保健、预防医学、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与突发急症的处理等;健康教育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儿童认知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健康教育教材教法、健康教育研究等;健康环境管理类主要课程有学校卫生学、食品卫生与安全等;医院和医疗机构见实习14学分,中小学校见实习13学分。支持性能力课程模块中,主要课程有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文献检索与利用、社会心理学、班级组织与管理等,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及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综合利用信息和资源、有效组织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能力。发展性能力课程模块中,以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为必修课,以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和毕业论文为实践抓手,促进学生发展规划、设计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和组织实施健康促进项目的能力。

32构建课程方案的原则

321医教结合原则

即医学(含公共卫生学)与教育学结合,这是构建学校健康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首要原则。其中“医”为内容根本,“教”为方法手段。我们认为在课程顺序上宜先有基本内容,再进行方法、手段的学习和训练。健康服务类课程(医学类)开设时间宜稍早于健康教育类课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健康服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学习健康教育方式与途径,使教育教学方法的训练与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战中体验专业价值。

322能力渐进原则

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课程体系中设计了有层次递进的能力训练系统。早期的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学校健康问题的能力;中后期结合相关课程、社会实践、见实习、志愿者服务等,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使学生获得在实际场景中自主开展健康服务和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能力。这种有层次、有序列的课程和实践教学设计,可帮助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简单项目尝试、综合任务训练的系列过程中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323分类设计原则

从学生角度出发,按照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同领域,将所有理论与实践课程分为3类:知识与技能类课程、综合训练类课程、发展潜力类课程。横向设计上,3类课程宜齐头并进,相互依存,共同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迁移在学生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纵向设计上,每一类课程内部宜从简单到综合,从一般到专业,从模拟到实战,逐步深入,表现出层次性和阶梯性,以更好地契合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的规律。

324综合评价原则

即课程教学及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包含多重要素。知识与技能、职业能力、发展潜力、服务社区等均应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学校教育历来与家庭、社会密切相关,学校健康教育人才不仅应能够利用和整合资源服务于学校健康,也应能以学校健康教育的资源与成果回馈社区。2016年7月,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9],今后学校健康教育与社区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具前瞻性眼光。

33落实课程方案的挑战

本科层次学校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属首开专业,没有现成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可参考。3类课程内容分别来自于临床医学领域、师范教育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如何选择适合本专业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如何整合课程内容是教学方案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本课程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能力为本”的理念,努力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能力训练课程和项目设计帮助学生发展以胜任力和发展潜力为目标的能力水平,但实际运行中可能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例如,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中的“健康教育专题”,理想的教学状态应该是依托学校健康促进研究团队或疾病控制与预防工作团队,在实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中完成教学活动。要实现这一教学状态,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寻求合适的研究团队合作或发展专业教师的研究实力,二是考虑如何在研究项目中嵌入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在充分考虑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以上海区域性人才需求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在健康教育人才培养领域的经验,构建了以“医教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获得了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项目和上海市教委专项资金的支持,以期在“十三五”期间建成示范性学校卫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作者:侯晓静 冯震 楼建华 王志红 单位: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系 上海杉达学院护理系

参考文献

[1]卢永,李英华,程玉兰.美国健康教育职业标准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11):865-867.

[2]史慧静.从工业化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实践看我国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建设[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764-1767.

[3]史慧静,谭晖,李广,等.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现状和专业培养需求[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771-1774.

[4]马迎华,胡芳,吕晓静.中小学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配备标准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771-773.

[5]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卫生教师队伍培养的可行性报告[R].上海:上海市教委,2012.

[6]张一英.学校健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17-218.

[7]上海市教委.2013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公告[EB/OL].(2016-08-23)[2016-08-26].http://www.tzjk.net/news.aspx?id=118.

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范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嘉定区江桥镇公立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6所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依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6]、《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8]和《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9]等要求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托幼机构基本情况、班级卫生保健措施、保健室及卫生保健工作、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和儿童传染病防控相关内容。

1.3 判定标准

本次调查指标分3大类:① 合格率。合格率涵盖3个指标,即保健老师配比、每班厕所便坑蹲位总数和每班卫生间水龙头总数。保健老师配比标准幼儿园应当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每班厕所便坑蹲位应为4个或以上;每班卫生间水龙头数量应为6个或以上。② 现场测量值,如保健室平均面积。③ 管理情况,如儿童出勤登记表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EpiDate 3.1和SPSS 19.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幼儿与教职工人数

公立幼托机构平均在托儿童数低于民办幼托机构,公立幼托机构平均教职工总数多于民办幼托机构,公立幼托机构教职工与儿童的比例高于民办幼托机构。

2.2 保健室面积

公立幼托机构平均面积明显大于民办幼托机构,但所有幼托机构均达到标准。

2.3 保健老师

公立幼托机构与民办幼托机构保健老师配备比例分别为1∶[KG-*2]226.42和1∶[KG-*2]286.34,合格率分别为25%和16.67%,公办幼托机构保健老师配备以及合格率高于民办幼托机构。

2.4 每班所便坑蹲位数量

公立幼托机构与民办幼托机构配置分别为4.10和2.55,达标率分别为62.5%和16.7%,公办幼托机构便坑蹲位数量及合格率高于民办幼托机构。

2.5 每班水龙头数量

公立幼托机构与民办幼托机构配置分别为8.29和3.74,达标率分别为87.5%和16.7%,公办幼托机构水龙头数量及合格率高于民办幼托机构。

2.6 卫生培训与到园指导

公立幼托机构与民办幼托机构教职工每年平均卫生知识培训分别为10.62次和8.83次;公立幼托机构与民办幼托机构家长每年平均卫生讲座培训分别为5.12次和3.50次;公立幼托机构与民办幼托机构保健医生每年平均参加培训分别为4.00次和6.33次;上级医疗机构平均每年到公立幼托机构、民办幼托机构指导次数分别为5.87次和9.00次,见表1。

2.7 儿童传染病防控管理状况

14家幼儿园均有“儿童入园消毒检查”、“定期儿童体检”、“儿童出勤登记”、“传染病健康教育”措施,并有

“严格晨午检制度”、“常见传染病登记、管理和应急处置制度”、“儿童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儿童伤害管理制度”、“每日卫生消毒记录”、“儿童入园查验制度”、“离园3个月以上返园体检登记”、“转园儿童和新收儿童健康证明”、“每日保健人员对班级巡视制度”。

3 讨论

江桥地处城乡结合部,位于嘉定、普陀、长宁3区交汇处。近年来,随着江桥经济迅猛发展,涌入大量的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大量流入,民办园解决了随迁子女入园的困难,同时也给我镇传染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保健室的设立是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控的关键因素,大连市西岗区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保健室面积合格率分别为83.0%和25.0%[10];谢美玲[11]的研究表明,江西省24.4%的托幼机构没有设置保健室;郑琳[3]的研究显示,杭州市西湖区托幼机构100.0%设置保健室;杨洋等[12]调查显示,北京市海淀区托幼机构全部设立保健室。本调查显示江桥托幼机构保健室设置率达到100.0%,公立园和民办园保健室面积平均为30.66 m2和20.98 m2,合格率达到100.0%,也存在部分民办园缺失灯箱视力表和留观室。除此之外,保健室建设上需要考虑通风朝向、污水排放和传染病防控应急处防护设备配置。

保健人员是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主要管理者和实施者,保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决定了保健工作的质量。沈芳[13]的调查显示,海淀区保健人员与儿童数配比达到1∶[KG-*2]150占比为68.9%,具有医学学历保健人员占比为78.8%;黄锋[14]的调查显示,宁夏省托幼机构中27.90%的托幼机构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不足,其中54.12%的乡镇托幼机构配备严重不足;周首俊等[15]调查显示,深圳市罗湖区托幼机构保健老师与儿童数配比达到1∶[KG-*2]150占比为32.4%;资料显示,,公办园与民办园保健人员与幼儿比例分别为1∶[KG-*2]226.42和1∶[KG-*2]286.34,这与邱双燕[16]深圳市托幼机构保健人员与幼儿比例1∶[KG-*2]214接近,达到国家标准1∶[KG-*2]150合格率分别为25%和16.67%,表明江桥镇托幼机构保健人员配备不足,这与托幼机构重教轻保有关,也与监管部门缺乏有力监督有关。提高保健人员与幼儿比例,需要政府加强监管,托幼机构管理者是落实卫生保健工作第一负责人,应提高保健人员待遇水平,招收更多的具有医学背景保健人员。

班内水龙头数与厕所便坑总数是托幼机构班级卫生的重要指标,邱双燕[16]的调查显示,深圳市托幼机构每班便坑总数和水龙头达标率分别为61.8%和28.4%,本资料显示,江桥托幼机构公办园班内便坑总数与民办园配置分别为4.10和2.55,达标率分别为62.5%和16.7%;公办园班内水龙头数与民办园配置分别为8.29和3.74,达标率分别为87.5%和16.7%。江桥公办园班级卫生水平好于民办园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公办园硬件建设投入多,硬件实施保障到位,也与民办园重教轻保,忽视班级卫生有关。

调查显示,江桥公办园的教职工卫生知识培训和家长卫生讲座开展多于民办园,然而公立园保健人员参与培训与上级部门到园指导次数少于民办园。表明公办园的传染病健康教育开展好于民办园,民办园保健人员培训次数和上级部门到园次数多于公办园主要是由于民办园传染病发生例数多造成。

幼儿教育是兼有公益、教育、产业的多重属性,国家层面鼓励民办园发展,未来幼儿教育也会以公办园为主导,以民办园为主体,这会给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带来很大压力[17]。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是园所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大力投入硬件,也需要加强软实力提升。保健室设备齐全,保健医生业务水平提高是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保证。为了保障儿童健康,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加强合作,严格执行办园标准,剔除资质不合格的园所,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硬件设备和软实力标准落实到每一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张艳,杨少萍,吴静,等.武汉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6,5(37):741-743.

[2]鲍叶琳.南京市鼓楼区托幼机构保健师资与儿童传染病患病率相关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8(18):2909-2910.

[3]郑琳,潘益峰,沈利民,等.西湖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现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6,2(28):212-216.

[4]金连梅,荆瑞巍,丁凡,等.我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管理现况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11(36):2036-2040.

[5]夏春梅,王敏.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J].中国校医,2016,9(30):715-7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A].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A].2012.

[8]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A].198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A].2005.

[10]赵志杰,王盛,李锐,等.大连市西岗区幼儿园卫生设施与传染病管理工作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4,6(35):954-956.

[11]谢美玲.江西省城市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12]杨洋,时福礼,韩红星,等.北京市海淀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F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法制,2015,9(23):59-62.

[13]沈芳,袁全莲,周钰,等.海淀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人员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6,3(37):473-475.

[14]黄锋,薛秀琴.2013年宁夏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现况调查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2(35):165-167.

[15]周首俊,陈艳琳,龚建华.深圳市罗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6,8(37):1225-1227.

[16]邱双燕.深圳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和儿童营养状况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