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战略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经营战略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范文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学习本课程是为了介绍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分析企业管理相关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初步具备现代企业管理能力,为学生熟悉和贴近企业、毕业后能为企业所用,奠定良好基础。本课程面向财经类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主要培养在中小企业独立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高层次职业人才。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遵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宗旨,从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出发,以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构建多个教学子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操作,目标明确。教学过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其中理论知识是学生职业能力所必须的知识点,做到边讲边练,边练边学,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

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1认识现代企业,了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制度:掌握企业的概念和特点,企业的类型;掌握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了解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2.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掌握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和流程;熟悉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企业经营决策与控制:掌握企业经营决策、计划和组织的概念、内容、程序和方法;熟悉有关科学决策案例和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组织变革和控制手段。4.现代企业营销管理:掌握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价格、分销以及促销策略,明确市场营销管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职业技能目标

2.1通过现代企业的学习,会区分什么是企业,会辨别企业类型,会分析和解释企业管理的功能。通过管理基础知识学习,会用管理知识分析、解释企业的管理活动。2.通过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学习,会分析、解释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3.通过企业经营决策与控制的学习,能够进行一些简单问题的决策,能够编制经营计划。4.通过企业营销管理的学习,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策略管理企业。

三、教学设计与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项目一主要内容是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管理,其中理论学时6课时,实践学时2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组织结构;现代企业管理基本原理。通过学习达到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熟悉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建立原则;理解企业管理的含义,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职业技能目标是:能依据企业的情况,设计组织机构形式。项目二主要研究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其中理论学时6课时,实践学时4课时。项目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企业战略管理;分析企业环境;企业战略的类型;制定企业战略。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达到以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企业战略的概念、内容、特点和制定过程;掌握企业环境的构成要素;熟悉企业的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达到的职业技能目标是:能进行企业环境分析;能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项目三的主要研究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与控制,其中理论学时6课时,实践学时4课时。项目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企业经营决策;制定与实施企业经营计划。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达到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企业经营决策与计划的类型、企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内容、程序和方法;熟悉有关科学决策案例和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组织变革和控制手段。职业技能目标是:能够进行一些简单问题的决策;能够编制经营计划。项目四主要研究现代企业营销管理,其中理论学时6课时,实践学时2课时。项目主要教学内容是:市场营销管理概述;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学习达到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市场营销观念的历史演变,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掌握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价格、分销以及促销策略;通过学习达到的职业技能目标是: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策略管理企业。

四、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

本课程目前使用李渠建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现代企业管理》。本教材内容全面丰富、理论阐释科学、体现了最新科研成果,是比较适用的教材之一。

2.教学建议

为体现《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特作如下建议:

2.1现代企业管理作为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追求“专”与“精”,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知识面,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2.教师应首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被管理者,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全流程,为就业做好准备。3.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整地完成模块化任务,并将有关理论与实操技术与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有机融合。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范文2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因素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了市场经济,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渐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对自身发展及未来外部环境等限制性因素的考察,只有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才能够促使企业有效的规避风险并提升人力资源利用率,促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问题上做出了很多努力,而企业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效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主体日常运行中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多包含十五种。本文在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从不同的管理目标、管理过程和管理手段入手,对以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展开了探讨。

首先,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共划分了资源、认识、综合与人力等四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不断实现现代化经营的过程中,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逐渐得到了健全,同时其应用过程中,能够符合企业运行的不同时代背景和市场经济环境,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益;其次,根据不同的管理过程,共划分职能、最佳及组合型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式;再次,在对不同管理内容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划分成专业性、内部、外部和战略性等四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后,从管理手段上来看,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划分成开发性、经验型两种方式。前者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具有较强的现代性,而后者在应用过程中,属于传统关林范畴,也能够针对单独职工实施一定程度的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因素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是无法创造出一种万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也就是说,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模式将产生不同的效果,也是针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状况来制定的。因此,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相同行业领域内的企业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限制性因素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些限制性因素通常包含企业未来经营战略、现阶段经营状况以及面对的市场经济环境等。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充分考虑多种选择因素,来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战略因素

社会经济主体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制定长期或者短期的战略目标,从而知道生产和经营等策略的制定,而这一目标也将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企业经营过程中,这些战略因素包含多种形式,如运行中的整体模式、计划及企业定位和理念等。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都要促使该模式同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从而促使企业经营过程中更加具有方向性,也能够更加具有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应在企业经营战略做出调整时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二者只有保持高度的一致,才可以逐渐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反之将导致企业长期发展受到挫折。

(二)所有权因素

不同的所有权会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完全不同的内部结构和经营状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具有极大的影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社会经济主体包含国有企业、私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国有企业内部,职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通常拥有稳定的工作环境,竞争压力较小,同时拥有较好的福利待遇,然而这类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理念相对陈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够灵活;非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加残酷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制定更加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够促使企业内部制度同外部环境保持一致,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为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当充分考虑到算有权等因素。

(三)规模因素

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规模,如果企业在最初注册的过程中,应用了相对较少一部分资金,因此拥有较小的规模,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也会拥有较少的人力资源,简单的内部构成不需要企业经营者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构建健全而复杂的规章制度;与此相反,如果企业经营过程中拥有较大的规模,企业职工也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结构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完善,才能够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并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只有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能力。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过程中,应用那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受到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新时期,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国内外两种复杂的经济环境,同时企业自身也存在一定限制性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战略因素、所有权因素和规模因素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综合考虑多种限制性因素,对于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科学的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范文3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杨庄煤矿,安徽淮北235000)

摘 要:本文认为企业的薪酬战略应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匹配,在不同的经营战略下其薪酬战略也不尽相同。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经营战略和薪酬战略进行分类,之后讨论薪酬战略和经营战略匹配的模式。

关键词 :企业;薪酬战略;经营战略;匹配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169-02

收稿日期:2014-07-20

作者简介:肖殿军(1973-)男,安徽界首人,大专,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较早将“匹配”这一概念引进薪酬战略研究的是戈麦斯·梅吉亚,它认为薪酬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应变理论,即是说薪酬战略会依据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之后,很多专家都开始研究企业的薪酬战略和经营战略的匹配问题。但是,虽然一些专家提出了薪酬战略和企业战略匹配的构想,并注意到了匹配的意义,但是二者之间如何最合理匹配的问题还有待研究。

一、概述

薪酬战略和企业战略的有机结合,不但可将薪酬管理从以往的功能事务性管理中解放出来,且能支撑企业战略,并化解来自于环境变化的压力,高效强化和传达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它对于解决我国的薪酬管理的痼疾(缺少一致的引导理念、应对突然事件能力差等等),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笔者分析了一项未来薪酬管理趋势的研讨报告,且某管理咨询公司也指出:当新世纪来临之后,怎样将薪酬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机结合,通过薪酬战略来支持组织战略,是团队在薪酬管理中所遇到的最大麻烦。显而易见,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企业面临着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这为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而怎样将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薪酬战略相匹配,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二、对企业薪酬战略与经营战略相匹配的建议

企业的经营战略分为谨慎型和激进型两大类。企业的薪酬战略分为机械式和有机式两大类。那么,在不同的经营战略下应采用何种薪酬战略呢?笔者将依据实际情况,对薪酬战略和经营战略进行剖析,并找到适合二者的匹配体制和匹配模式。

(一)谨慎型经营战略下的薪酬战略

谨慎型经营战略偏向于内部成长、多元化战略偏向于相关战略的实施、竞争战略偏向于防御式。第一,采取内部成长战略的企业具备如下特点:

1.企业一般在总部的引导下发展,机构的独立性相对欠缺。

2.新业务与已有业务有一些联系。

3.重视团队协作。

由此,可以推断企业很难将部门绩效与个人绩效区别开来。所以,薪酬的决定标准来自于企业绩效、团队绩效等定性指标。另外,因为总部的功能被无限放大,部门间的联系紧密,所以实施统一的薪酬制度,进而致使薪酬体制的管理模式趋向于内部公平和权力集中模式。

第二,实行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具备以下特点:

1.部门间相互依赖,其绩效不好区别。

2.重视通力合作。

所以,其薪酬决定标准多应用公司绩效指标、团队绩效指标等等。在薪酬体制管理方面也注重内部公正和权力集中。

第三,采取防御战略的企业通常已进入成熟期,该类企业的特点是:

1.工作职位较为明确,变化较小。

2.拥有较丰裕的现金流。

3.企业的发展前途受到限制。

4.不能担负高风险,希望稳步发展。

显而易见,其职位稳定、明确的特点使其采用按职位决定薪酬的方法;而现金流丰裕,使其员工的基本薪酬比同行业标准要高。但因为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变化较频繁的薪酬体制和长期薪酬体制很难产生激励效果。所以,在薪酬结构中拥有高比率的固定薪酬和短期激励薪酬。而注重职员的工龄,支付经济薪酬对员工的激励更为直接,这有利于防止人才的流失。而由总部订立薪酬体制,强调权力的集中,而员工的参加程度不高,企业较为重视内部公正,很少调整薪酬体制,有利于企业平稳、安全经营。

也就是说,实行谨慎型经营战略的企业,其薪酬决定标准趋向于参考职位、工龄、企业绩效、团体绩效等指标,而其基本薪酬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准;薪酬构造方面趋向于稳定薪酬、短时间内的激励和经济激励;薪酬体制的管理趋向于权力集中、低参与程度、内部公正及薪酬体制偏刚性等原则。即是说,实施谨慎型经营战略的企业使用机械式薪酬战略。

(二)激进型经营战略下的薪酬战略

激进型经营战略其成长战略偏向于外部成长、多元化战略偏向于非相关性、竞争形式偏向于进攻型。

第一,外部成长战略大部分是兼并企业和建立战略同盟这两种形式,实施该战略的企业具备如下特点:

1.文化差别大,职员很难管理。

2.业务间联系松动,界限较为清晰,部门绩效极易考量。

3.员工自我意识强。

因此,其薪酬战略的制定主要参考部门绩效指标或定量指标;在薪酬构造方面,注重员工的非经济激励;在薪酬管理制度上注重权力分配、外部公正、职员的高参与程度和薪酬体制偏向弹性原则。

第二,采用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公司具备如下特点:

1.业务间的界限较为清晰、关系较松散、业务间的绩效极易考量。

2.各部门的自治度高,总部对业绩影响不明显。

3.各机构有自身的薪酬策略。

所以,其薪酬的决定偏向于参考部门绩效指标或定量指标。在薪酬体制的管理上偏向于权力分配、外部公正、职员的高参与度等原则。

第三,采取进攻型竞争战略的企业具备如下特点:

1.注重职员个人能力和个人奉献。

2.投资项目繁多,急需资金和人才。

3.重视个性和品牌。

4.关心企业的绩效。

5.薪酬体制要适应不断变幻的业务。

所以,其薪酬决定偏向于参考个人技能、个人绩效和定量指标。基本薪酬低于同行业的标准,其薪酬激励模式偏向于高变化薪酬、长时间内的激励和非经济激励;在薪酬体制管理上偏向于权力分配、职员高参与程度、宽带薪酬等原则。

即是说,实施激进型的经营战略的企业适合有机式薪酬战略。

(三)高度关注,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自身的人力资源,特色的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它对企业建立和保持核心竞争力是很重要的。企业需要认识到:合理组织并充分运用自身价值高、稀有的、难以复制的人力资源,就能使企业经营战略和薪酬战略达到高度一致。

(四)实现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完美结合

企业高层和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必须全方位地理解企业战略,运用与企业战略匹配的薪酬战略,来为企业战略储备、调整和分配出谋划策。因此,需做好如下工作:

1.提升人力资源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其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伙人。人力资源机构应参与企业战略的订立,与往常机械地执行命令不同,作为战略合伙人的人力资源机构应在企业发生变化时,敏感地觉察到该类变化对薪酬战略的影响,主动订立有关对策以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薪酬战略应独具特色,切忌随大流或超前卫。

结束语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文献的缺乏,传统的研究大多局限在美国,以其它国家为背景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企业经营战略对薪酬战略的影响是否会有所改变?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企业战略与薪酬战略的匹配能否获得经营效益?这些问题都有待商榷。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一部分成熟市场中的研究成果很难照单全收。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相信我国对企业薪酬战略和经营战略的匹配的研究并非“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颜小莉.战略性薪酬管理[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4):14-15.

[2]刘显凤,聂红斌.国外战略性薪酬管理综述[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3):12-13.

[3]梁宁.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战略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3,(20):64-65,67.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范文4

关键词:企业 经营管理 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自身需通过经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凭借自身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营管理创新是企业进行创新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创新管理可以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可以提高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可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总之,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作用。

一、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内涵

经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生产目标、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生产组织,实现产品生产、供应和销售三个环节的衔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密切配合,从而达到人、才、物等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有限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综上所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兴衰,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着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企业创新的论述较多,但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创新”理解为“技术创新”,但其实“创新”更多的是经营管理的创新。本文认为,经营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经营管理要素(如新的经营管理思想理念、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手段、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地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

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理论概述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理念,此后,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成为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我国,1994年陈劲教授最早提出“自主创新”概念,从此以后许多研究者意识到创新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纷纷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理论。目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企业本性论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性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利润,无法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谈不上对企业价值的追求。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要进行经营管理的创新,首要前提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二)管理本性论

企业本性论指出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才能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才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才能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最终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

(三)员工本性论

员工本性论是在明确企业本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资源整合,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是最活跃的生产因素,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需要靠员工来实现,员工既是企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也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管理主体,员工的素质与积极性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成败。

(四)国企特性论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运营载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政府要通过国有企业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与外企相抗衡,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可见,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保持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方法途径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内涵很丰富,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经营管理思想的创新

市场经济意味着社会市场结构已经由“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不仅仅在于能否生产出好的产品,还在于能否迎合市场的需要,能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意味着管理重点已经从“以事为中心”到“以员工为中心”,企业的活力来自员工的动力。这对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具有重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二)制度体制创新

企业制度体制是关于企业组织、运行、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的规范,主要包括产权制度、运行机制、组织流程、工作流程、责权利配置等方面内容。当今企业面临的多元复杂环境,对企业的制度体制有很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制度体制的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战略创新

当前,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战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总体战略、经营单位战略和职能部门战略。当今的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对企业的战略定位创新有着革命性的要求,需要企业将战略创新摆在突出的位子上。

(四)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突破与经营管理实际相脱节的落后文化,实行新型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通过文化建设创新来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和企业的竞争地位。

(五)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

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是在销售市场中,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经营实力,对市场营销的要素进行某一方面的创新或变革。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有创造发明,只要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同时这种创新能够被企业所接受,那么企业所进行的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便是成功的,对于企业利润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

所谓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是指以消费者变化的需求为中心,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手段去勾画企业的采购和供应链服务体系。企业通过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成品的库存、缩短产品的前期准备时间、提高整个采购和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从而有效优化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组织结构,提高为消费者服务的水平,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服务达到有效平衡,从而提高企业在竞争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七)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内在素质,有利于促进企业职工发挥自身潜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创新效果既体现在劳动力、人力资源以及人才的比例关系上,也体现在各种优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和良性循环上;既体现在个体的心情舒畅、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上,也体现在整体的磨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体效益的发挥上。

(八)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创新

企业的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的改变,导致企业的财务及成本管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在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中实现了企业财务及成本控制的管理创新。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和成本控制创新时,要从企业的资本结构、融资结构、管理目标、财务分析等方面进行科学大胆的创新,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观念,指导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创新。

(九)信息化应用管理创新

企业进行信息化应用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信息的集成,核心要素是信息化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企业通过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生产、采购、制造、经营、销售和管理等相关环节连接起来,进行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寻找企业的潜在顾客,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库存,实现企业资金的灵活周转,从而最终增强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经营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地进行经营管理创新,优化、调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充分发掘企业内部潜力,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使企业在创新管理中走得更高、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杨隽.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研究[J].企业研究,2012(16)

[2]王国奎.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及价值取向的调整[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范文5

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元化企业日益增多,影响多元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外,企业形象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逐步成为影响多元化企业的生存状况的关键因素。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企业形象已经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条件。

一、企业多元化战略概述

美国第一个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的学者戈特指出,多元化是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企业内部要求自身发展的因素,以及企业外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企业内部的发展推力和外部消费水平的拉力促使了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

公认的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含义是说,当企业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或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时,说企业采取了多元化经营战略。多元化战略经营的模式一般有三种:横向多元化,即在现有产品基础之上向水平方向扩展业务;纵向多元化,即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以垂直方向以上游或下游产品延伸;以及多维多元化,即扩展的业务和原有产品和市场关联度不大或没有关联。

二、企业形象概述

企业形象是指消费者或市场对由企业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企业形象包括内在精神和外显标志。内在精神包括社会观与价值观、创新与开拓精神、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追求、经营管理的特色、诚实、正派的作风。外显标志包括产品、组织(产品)名称、标记、广告、标准色、建筑式样和门面装潢、包装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企业的产品差异越来越小,直接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的因素就是企业形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多元化企业把各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突显出来,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有利地位。

三、多元化企业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一)保持多元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必须要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确保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如果企业缺乏核心竞争能力,无法参与市场竞争,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损害企业形象。

(二)把握新产品与原有产品的关联性

多元企业业务之间的关联性是指新业务与原业务在原料采购、生产技术、营销渠道、顾客等价值活动上共享程度的高低。把握新产品和原有产品的关联性主要是要使多元化企业进行生产扩张以后仍然保持一定的竞争能力。盲目扩张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风险。

(三)要重新正确、准确地进行企业形象再定位

当企业走向多元化道路时,企业的业务结构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企业重新考虑企业形象,并塑造全新的企业形象,确定企业形象的大方向和目标之后,还要对企业的商标、产品包装、建筑式样和门面装潢、产品广告等作出统一安排,强化多元化企业鲜明个性特征的企业形象。

(四)要打造良好的品牌

好的品牌对企业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对多元化企业尤甚。牌子,就是企业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知名品牌有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打造品牌时要同时注意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多元化企业一旦拥有良好的品牌,当其在推出其它产品和服务时,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五)可以适当采取品牌延伸或多品牌策略

多元化企业可以采取品牌延伸策略,如海尔公司等,进行品牌延伸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多元化企业产品之间关联度较强,二是多元化企业业务间关联度较弱。品牌延伸注意要明确范围界限,谨防过度延伸。多元化企业也经常使用多品牌策略,如宝洁公司等,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来使用这些策略。一般来说,业务间关联度越高,企业选用品牌延伸策略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当多元企业新产品与原有产品之间关联度较弱或根本没有关联性时,企业采用多品牌策略的可行性越强。

四、结语

总之,多元化企业在塑造企业形象时,要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握新产品与原有产品间的关联性,要重新定位企业形象,要针对市场的变化,对主导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定位,根据市场定位来为产品和服务打造品牌形象,然后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品牌延伸或使用多品牌策略。

参考文献:

[1]姜岩. 跨行业品牌延伸的一个综合模型[J].经济管理,2009.01

[2]胥利,陈宏民. 品牌延伸价值的评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 (1)

[3]郑春东,陈通. 品牌价值支撑体系与品牌价值评估[J].新华文摘,2004, (22)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范文6

最早的沙盘模拟教学课程是在1978年由瑞典皇家学院的卡拉斯•梅兰所开发;是集知识性、操作性、趣味性、策略性、对抗性于一体的大型企业管理技能实践课程。它借助沙盘模具,以生产型企业为背景,把现代企业所处的营运环境抽象为一系列游戏规则,基本再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过程。通过搭建一个仿真企业平台,模拟企业经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在实战中培养管理人才,真正学到企业管理的真谛。简言之,沙盘模拟教学,渗透了军事作战理论和商业竞争意识,其主要特点是模拟企业运营环境,将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制定为标准游戏规则,并借用沙盘形式推演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

二、将沙盘模拟教学引入高职企业管理课程的积极意义

(1)活跃生动课堂教学气氛。传统高职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课堂普遍枯燥乏味,教师照本宣科。沙盘模拟教学却生动有趣,它摒弃了传统理论教学中教师一条一目的知识灌输,学生只得按照教师思路亦步亦趋的顽症;真正落实以高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效教学方式,让学生能亲身参与到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把死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活着的“企业”中来,体验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无限乐趣。(2)实操体现企业真实情境。沙盘模拟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让高职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作为模拟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参与、共同经营的方式,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运行方式。(3)集思广益促进团队协作。沙盘模拟教学并不是让某个高职学生独自经营管理一家企业,而通常是让4-6人结成小组,共同运营一个虚拟企业。学生在其中分别担任不同的企业管理者角色。在虚拟企业连续的运营过程中,学生们必须不断开拓思维、各抒己见、沟通协商,准确判断企业经营现状,预测市场变化趋势,掌握竞争对手动态。不依靠团队的通力合作,根本无法维持虚拟企业的生存。这样不但能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促进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发觉别人的优点,培养人际沟通协调能力。(4)直观呈现理论知识具体化。沙盘模拟教学把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操作,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在模拟沙盘上;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以最直观可见的呈现在学生面前。(5)激发梦想鼓励大胆实践。高职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后,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但传统的课堂教学,让他们的想法和理念只能停留在各自的大脑中,无法验证和实施。而沙盘模拟教学能让学生在连续多日的虚拟企业营运工程中,大胆实践自己的管理理念,并验证其想法的合理性、可行性,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三、高职企业管理课程沙盘模拟教学的主要内容

(1)企业总体经营策略。在沙盘模拟教学中,高职学生能自行制定虚拟企业的长、中、短期的经营战略目标;并运用SWOT分析评估企业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挑战;依据现实情况,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动态,以及时调整既定的经营目标。(2)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沙盘模拟教学能让学生自行选择生产经营所需的设施、设备;当虚拟企业资金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还可自行调整生产线的类型和数量,修改生产计划和产量等。(3)企业产品研发决策。沙盘模拟教学能让高职学生自行制定虚拟企业的产品研发策略;当虚拟企业资金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自主调整产品研发计划,甚至中断项目研发等。(4)企业市场营销策略选择。沙盘模拟教学能让高职学生自行虚拟企业的市场开发策略;制定新产品开发、产品组合、市场定位、产品定价、销售渠道、广告促销等市场营销策略;模拟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增强虚拟企业竞争力,抢占商机的经营决策;当虚拟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或市场前景不景气时,还可以做出退出市场的选择等。(5)企业财务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教学能让高职学生根据虚拟企业的总体经营策略,自行制定企业长、中、短期的资金需求计划,寻找资金来源和融资时机;合理控制虚拟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力争以较小投资,获得较大经营利润;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内部诊断,及时调整虚拟企业运营;并在出现资金危机时,合理调配资金使虚拟企业转危为安,甚至在资不抵债时选择破产程序等。

四、高职企业管理课程沙盘模拟教学的应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