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1

近代印度基础教育由于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形成了较为西化的教育价值及体制。在1947年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之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1950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应该努力在自本宪法生效之日起10年内为所有14岁以下的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这是印度政府第一次明确地把实施6-14岁的八年免费义务教育写进宪法。从60年代起印度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去发展本国的基础教育,这些政策与法规与印度政府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管理与教师培养与培训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紧密联系。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印度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基本统一了全国中小学学制、女童的辍学率有所降低、初等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剧增、中小学入职教师的学历有所提升等。印度的崛起在于其拥有数量众多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主要得益于其构建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作为这座教育大厦的根基,其作用不言而喻。以下将从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教育管理体制、教师培训体系等方面着眼,分析其独立以来印度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以便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参考素材。

(一)课程改革秉持凸显民族文化的原则

印度中央政府机构全国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NCERT),分别于1988年、2000年、2005年了国家课程框架,这3个版本的国家课程框架对于课程的关注点以及期望达到的目标各不相同。《2000年国家课程框架》希望初等和中等学校教育应当在价值观、强化民族性、体现学生观的课程总体目标等方面开创新景象。《2005年课程框架》则力求课程内容能够达到促进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和谐统一,维护多元与促进平等,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的目标。以上三个版本的课程框架都倡导课程内容要注重体现民族文化,凸显民族性,这与印度政府敏锐的洞察力和国家长久的历史息息相关。同属于文明古国的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着这份敏感,这样才不易在世界文化之林中迷失自己。

(二)教学内容注重与社会的整合

1968年的《国家教育政策》就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以下三点意见:第一,实施10+2+3学制。10年的普通教育,2年的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阶段教育,3年的高等教育。10年的普通教育包含了8年初等教育加上2年初中教育,其中8年的初等教育又分为5年初级小学(初小)和3年高级小学(高小)。第二,三种语言方案。在印地语言区所学的三门语言为地方语、英语、现代印度语。非印地语言区所学的三门语言为地方语、印地语、英语。第三,设置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初等教育阶段设置了科学、数学、劳动体验、社会科学、艺术和音乐、健康和体育、德育、综合课等学科课程。初中阶段设置了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和公民、体育、艺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教育、劳动和社会服务等学科课程。高中阶段开设了现代印度语、第三外语、劳动教育、体育、道德与价值观教育、艺术和手工教育等学科课程。1986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政策》中增加了价值观教育、劳动实习、环境教育、人口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等课程内容。在《2000年国家课程框架》新增了太空技术、生物技术、基因学、能源环境教育等课程。由于本着要实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标,《2005年国家课程框架》大幅削减了印地语的课程内容,由原来的每年学习15章降为8章,并在一、三、六、九和十一年级取消印地语的课本。独立后的印度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内容随着印度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革,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学生日常生活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还涵盖了关于公民教育、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知识。伴随着印度的大国战略,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主流的知识也被包含在教学内容之中。

(三)教学方法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986年国家教育框架》中指出:“一种热情的、受欢迎和鼓励的方法,关注的是儿童的需要,是儿童上学和学习的最大动机。应该在初小阶段采用一种以儿童为中心和以活动为基础的学习过程”。《2005年国家课程框架》要求教师在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鼓励孩子用他们自己的话与自身的经历回答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或是只用一种方法获得正确的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的动机及自己的角色,教师要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知识建构促进者的角色,积极地为学生挑选学习任务与问题,以便使他们实现发展自己的潜力。其次要注意课堂中的讨论环节。《2005年国家课程框架》指出我们不能接受统一的答案,也不能接受所有类型的答案。我们必须问我们自己为什么只要求孩子们给出问题的答案。在课堂上教师采用讨论的方法固然可取,但是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自身也要做针对性的处理,不能‘一网收’。对于正确的观点要及时表扬,对于错误的观点也要指出其不足,帮助学生分析不足的原因。最后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知识建构的主动参与涉及调查、探索、质疑、辩论、应用与反思,从而导致理论的建立与理念的产生。学校要提供这种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采用谈话法、参观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知识建构的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教育管理体制坚持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独立后的印度教育继承了英国遗留下来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管理制,并在本国的宪法中对其管理权限作出了相关规定。这种合作制的特点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对教育事业负责,每个邦与中央直辖区都设置一个邦教育部,负责区域内教育事务管理,而邦以下的行政区划分较为复杂,全国不统一。在小学内部负责管理职责的是校长,私立小学设立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与管理委员会共同实施学校的行政管理,而且在学术上要接受邦行政部门的监督。另外,印度还重视社区参与教育管理工作。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中鼓励中央教育部门要分散权力并创造一个教育机构自治的风气,对于民众的参与给予高度的评价。印度的许多小学为了鼓励家长与社区参与学校的管理还成立了家长与教师协会(PTAS),希望能从协会成员之中得到好的建议与经费的支持。这种合作制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协调各方发展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避免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带来的种种弊端,但该合作制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权力制衡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权力滥用的局面。

(五)形成了系统化的教师培养体系

印度政府认为教育改革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效率,而教师专业化的准备则被视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教育的项目准备的充分与否影响到整个学校学习的质量。为了迎合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印度政府采取了下列措施:第一,成立专门负责教师培训的机构。中央成立国家教师教育委员会(NCTE),负责教师教育的质量标准工作;各个邦政府成立邦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SCERT),负责管理区域内教师教育工作;邦内的县成立了县教育与培训学院(DIET),负责县内教师的职前与在职培训。中央、邦、县之间形成了相互衔接的完整的培训体系。第二,教师职业有严格的入职资格标准。职前教育阶段对于教师资格的标准及培训的要求如下:初小阶段教师要在高中毕业后再接受2年的专业教育;高小阶段教师要在大学本科毕业后后再接受一年的专业训练;初中教师需要在获得文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后再接受一年的专业的训练;高中教师则需要在获得文学或理学硕士学位的基础上再接受一年的专业训练。第三,制定统一的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印度政府在2009年颁布的《教师教育国家课程框架》中对于教师教育课程的规定为小学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分为理论,实践教学,实践工作三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印度小学的现状及争议的问题,实践教学主要指学校的实践教学、模板课程的观摩。实践工作包括了劳动教育与学校、社会的互动。严格的入职门槛,丰富的教师培训科目,系统化的教师培养机构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也促进了小学阶段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其国情相似的我们,是否要借鉴邻国的这种举措呢?

二、印度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更新课程观、学生观,提高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印度教育部门公布的的三个版本的国家课程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课程设置不仅仅要满足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还力求实现课程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和谐统一、多元化与生活化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并要求在课程目标中体现出学生观。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视为知识接受的容器,而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种学生观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否定了学生是知识建构者这一角色。把学生视为知识建构者,这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肯定,也是我国新课改倡导的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客观要求。印度政府长期坚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同时发展的战略,重视对教育的资金投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偏其一方,以至于出现类似于印度这样国内高等教育阶段人才辈出,而义务教育至今未普及的状况。

(二)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力度,保障相应的法律政策的执行与实施

一个意识到基础教育重要性的民族,才是一个具有长远眼光与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国家不仅要意识到基础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性,还必须在资金上予以大力的支持。财政部门应设置专项资金,促进农村、偏远山村、边疆地区学校基础设施的改善。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有利于基础教育发展的相关法律,严格监督已经颁发的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实施情况,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印度在普及本国8年的义务教育过程中采取了若干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措施,包括了县初等教育计划(DPEP)、普及初等教育计划(SSA)、免费午餐方案(MDM)、非正规教育计划、“黑板行动”计划等。这些措施也为我们普及偏远地区、贫困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提供了借鉴。

(三)健全教师培训机制,丰富教师培训课程的科目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2

1.专业素养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学科与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保证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教学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如此才称得上优秀、称职的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中教学内容难度的加深,教师有必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广泛涉猎各种与教学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是一个育人的职业,除了知识上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想价值体系的培育,只有职业道德合格的教师才能更积极地投身教学工作,因此,基础教育课改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师范学院发展较之基础教育课改的滞后性

1。教育理念的滞后为了确保师范生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成功应用到基础教育工作中,师范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充分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但是,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基础教育课改对师范教育的重要影响,很多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致使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无法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这对学生日后参与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只是突出强调知识教育,却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与培养。

2.教学方式的滞后多数师范院校的教师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师范生终将承担基础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僵化的教学思想与缺乏能动性会为其日后开展教学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

3.课程设置的滞后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最终需要由具体的课程来承担,但是,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老化,长期沿用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以及教育实践等四门必修课不但僵化了师范生的思想,还阻碍了各种新式教学内容的引入。此外,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平衡关系,导致师范生缺乏实践经验,且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甚至语言表达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师范生日后的入职适应能力。三、适应基础教育课改的师范院校改革基础教育课改与师范院校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基础教育工作需要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且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课改则为师范院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我国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处理二者的互动关系,旨在实现基础教育与师范院校双方的协调发展。

4.师范院校需要明确办学方向与教育理念明确办学宗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向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一方面是师范院校,另一方面则是综合性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设置的教师教育类学院,后者在发展中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师范院校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明确教育理念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同时,师范学院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从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师范生的素质教育,并为师范生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与评价理念等,使师范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从而促使师范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基础教育工作中。

三、师范学院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内容首先,师范院校应改变学科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相脱节的现象,通过分析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目标等要素来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体系。其次,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及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使汇聚新思想、新观点以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作用于教学实践中.革新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使自己以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令学生以课堂主体的身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竞赛等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日后独自应对教学工作。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3

1.成立协作体专家顾问团。为了更好的把握协作体发展方向,发挥预期作用,教育局特别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及省、市名校的校长组成专家顾问团,为协作体发展及时把脉。每年教育局定期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管理者联席会,内容涉及分析朝阳教育现状、协作体未来发展规划、如何满足协作体学校教育诉求、思考如何解决学校教育困难、如何发挥名校名师辐射作用等方面,交流思想,共谋发展大计。

2.定期召开教育专家专题论坛。先后聘请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熊梅校长、吉林省二实验宋戈校长、长春外国语学校李颖校长为我区副校长级以上干部分别作了题为《当代校长的使命———教育梦助力中国梦》、《“潜能教育”与学校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研究汇报》、《从生命教育到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报告,从学校文化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教师考核办法、特色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做法,使听者开阔了教育视野,学习到了宝贵的教育经验、提升了教育管理水平,更领略到了专家级教育管理者的教育风采。

3.打造网络交流平台。2013年3月初,由区教育局师培办和基础教育科共同建立了朝阳区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协作体网络交流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所有协作体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并设立了论坛、教学重难点解析等板块,为教师时时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便利,拓宽了协作体成员单位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渠道。

二、开展系列活动,发挥协作体互动作用

1.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我区五所区属学校的校长分别走进对接学校,就学校办学特色、优势和发展愿景进行了交流,对接学校的校长们表示将进行更为广泛的合作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此外,朝阳区教育局还邀请省、市优质学校的领导到协作体学校进行实地踏查,进行诊断、论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各牵手成员单位之间,先后开展了40余次教学交流互动活动,实现了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标。

2.开展名师交流活动。2011年初,朝阳区教育局在全市率先组织成立了4个“名师工作室”,协作体成立后,朝阳区教育局搭建了四个名师工作室与对应驻区名校的省、市名师工作室的互动平台,通过互相参与对方名师工作室活动、开展主持人和成员间的交流座谈、互相学习学科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等,使区属名师工作室与省、市名师工作室建立了长期密切联系,工作室水平迅速提升。

三、建立督导评价机制,保障协作体健康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朝阳区教育局为实现协作体发展总体目标,确保协作体健康发展,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朝阳区教育局师培办和基础教育科共同牵头,此外各协作体成员单位还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构建了教育局、部门、学校自上而下的领导网络,使协作体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和认真落实。

2.建立评价细则,确保工作目标实现。在朝阳区教育局组织的协作体全员大型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朝阳区教育局都及时制定活动方案并下发与活动相一致的评价细则,做到明确活动目标,实现精细化跟踪管理。

3.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2013年5月,朝阳区教育局针对协作体单位在前期工作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对协作体成员单位及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2014年开展的“百名师徒牵手,成就教育梦想”活动中,朝阳区教育局设立了“年度好师徒”奖项,已确定在教师节期间,以对在此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师徒进行表彰奖励。

四、分析总结,实现协作体历史变革

1.存在问题。在协作体的健康发展过程中,朝阳区教育局始终不忘理性分析,在有计划、按步骤的开展协作体活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还存在着协作体管理比较粗放,合作方式比较随意,农村学校还没有完全纳入进来,区域内校级和城乡间发展不够均衡,教育发展与百姓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等问题。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4

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整体性创新,新基础教育重视实践应用,通过建立新型学校对理论加以推广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新型基础教育理念摆脱了传统“认知”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新基础教育强调了动态发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始终保持先进性,新基础教育要求教育从业者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学生。

二、从旧基础教育到新基础教育

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提升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素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旧基础教育越来越凸显了其不适应性,严重限制了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职能的发挥,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生命教育”之后,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弊端频现.

一方面对于教育环境而言,教育相关管理者不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使得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工作环境差,工资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很难满足,相对应的是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学生无法上学,人文关怀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另一方面对于教育质量而言,很多学校教育还停留在“认知”教育甚至是“应试”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在教学阶段就问题频发,这些都暴露了我国传统基础教育一定程度的教非所用和力不从心。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以叶澜为首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教育理念同时代需求的适应性,开始推动基础教育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应运而生。新基础教育要求首先掌握时代主题,了解时代需求;其次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进行更新变革,使之适应时代需求;最后将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形成更加先进的理论体系。

三、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分析及实践重构

1.新基础教育价值观及其构建

新基础教育的价值核心是“培育新人”,所谓新人,既要符合新社会背景下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又要在个体上展现鲜明的个性和充沛的生命活力,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在生命教育观下,教育的过程首先定义为精神成长的过程,其次才定义为知识传导的过程,其构建方式主要为:将教育的价值集中在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引导和发展上,对人的生命历程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予以动态把握,唤醒生命潜能,蕴育精神新生,既要奠定知识基础、能力基础、道德基础等基本素质,也要培养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更要提升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崇高精神。由此,新基础教育的价值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而应立足人的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将体力、智力、情感、人格、伦理等全部纳入教育目标,从知识教育切入到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由此培养出符合现代价值需求的教育人才。

2.新基础教育教师观及其构建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践行者,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决定了教育质量。在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中,教师的定位应该是不断自我发掘、强化以及发挥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有意义,更具价值。基于此种目的构建新教师观:首先,对教师这一角色的认知,必须强调教师本身的生命价值,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提升的需求,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必须的环境和条件支持;其次,要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诉求,从根本上改变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错误认知,而将其看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生活进行的方式,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更加宽广的生命视角去尊重教师选择生活方式和享受生活的权利。

3.新基础教育学生观及其构建

当代生命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首先将受教育对象定义为一群具有完整生命特征并渴望接受生命教育的人群,据此实施新基础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质量的表现载体。传统教育下的学生观通常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以机械化、流程化和一体化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并简单地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年级教育,照本宣科,人为地割裂了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则将学生看作是实体与精神、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生理意义和哲学意义上的完整生命体,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具体到其模式构建,首先,教育教学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统一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之下,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擅长学习,在学习中培养乐观坚毅的生命态度;最后,还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站在整个生命过程角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加长远的发展可能。

4.新基础教育课程观及其构建

课程是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媒介,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塑造性格品行的载体,因此课程设计合理性对教育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育课程设计注重知识技能内容,重视自然学科,忽略人文学科。而生命教育观同新基础教育理念相结合,强调的则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使课程内容与结构同教学需求与生活需求紧密结合,同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站在整个生命完整性的角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完整展现生命自身的意义和潜力。其模式构建为:首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将基础性与拓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生活性、自然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既强调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基础,又要拓展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挖掘;其次,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加强综合课程设置,拓展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创造精神,将生活实践纳入课程设置中,在“由知识到生活”的正向教导中引入“由生活到知识”的反向互动,从而打通课本和生活的二元对立,使之合二为一,形成体系。

5.新基础教育教学观及其构建

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学的方式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教学要求实施教学活动,达成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塑造品性的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学校教什么”和“学校怎么教”,其中教师角色仅仅是阐释者和传递者,学生也只是接受者和吸收者。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则强调了教学的生命力、主动性、先进性,在新型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不再割裂开来,而是对立统一,即相互独立承担各自角色定位,又要在师生互动、交流沟通中相互补充,相互激发灵感和活力,相互提升和促进,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生命共振和协同成长。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富有个性的创造力。具体为:首要要将“人”放在学科和教育之上,以人为本,改变传统“重认知轻情感”和“重教书轻育人”的理念禁锢,重视情感教育和生活体验,重视学生的道德塑造和人格养成;其次,将“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型升级为“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知识”,由此将教学活动由枯燥的填鸭式说教转型为一种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价值体验。

6.新基础教育评价观及其构建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5

(一)过度强化专业课程学习,弱化公共基础课作用

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由于对基础教学重要性认识缺失,加之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强化专业教学而忽视基础教学现象,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由压缩基础课,使学生原本薄弱的文化基础知识更加贫乏,人文素养缺失。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铺垫与支撑力度不够,最终会影响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再提高,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更降低了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自成体系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公共基础课改革滞后,教学未脱离学科体系,没有真正把高职教育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如数学、计算机、英语不能与各专业的教学做有效衔接与扩展支撑,教学内容未及时删减更新,造成教育资源与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

随着高职院校单招生比例不断增加,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普遍薄弱,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较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其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影响高职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随着WIFI全面覆盖,网络交流的更新与发展,反衬教学方式的单调,师生互动贫乏进一步加剧了讲台上与讲台下的距离。因此,教学方式与沟通手段的改革日益凸显。

二、公共基础课不同侧重点改革的思路与创新

(一)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不同侧重点的结合专业任务需要做实践化教学

以数学课教改为例,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教改一直是难点。数学的教学体系应该由“理论系统”数学逐渐转化为“应用系统”数学,无论高等数学或初等数学,只要适应专业需求,就要结合专业特色与专业课老师作区别化的共同教学,以专业项目工作过程做背景,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软件优势,协助专业教师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成为专业技术的支撑,既融入专业,又形成应用领域的实践教学,在应用中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数学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实际工作中表现更为突出。一个只会焊接和调试线路的学生,与一个既会焊接调试,又能用数学软件快速解决必要计算,懂得其原理并能加以解释,甚至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质量和水平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缺少了“必要的理论”“系统的知识”“必要的定量计算”,就不是高等教育。高层次的操作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学水平。目前,高职院校间举办大量的技能操作竞赛,数学水平的高低是不可回避的内容。可以预见未来的高职院校一定会举行专业化的应用数学竞赛。因此,有条件、够水平的高职院校一定要率先重视数学课的改革与发展。

(二)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专业特色、新颖实用,紧跟专业发展前沿领域

以英语教改为例,针对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开展特色化行业英语教学,如汽车工程系做汽车行业英语,开阔汽车领域的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先进销售策略等;经济管理系做涉外会计英语、国际贸易英语,紧跟专业领域世界发展变化。诸如此类,既可以锻炼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又开阔专业领域的视野,学以致用。以计算机教改为例,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但多数高职院校教学依然局限于基本操作及获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应试教育,教改严重滞后于其发展。因此,学生的职业背景来设计和规划计算机课程,依据专业领域前沿需求,讲授以应用为目的的计算机课程,如土木工程系需要学习的公路CAD,数学配合学习Math-CAD,结合专业课及就业岗位需求,做新颖实用的前沿化教学改革。

(三)基础课程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需求及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展开

狭隘、陈旧的教育观点认为基础课只为“为专业学习服务”,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更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就业指导课多为高职院校的新开课,是一门引自于国外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正如一位改革者所言,“学校生活应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而这种职业应该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学校必须帮助学生理智地选择职业,并使之有目的、有准备、有洞察力地开始其职业生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欠缺,开展较为零星,这一课程可作为基础课的延伸与实践,推进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改革步伐,使课程建设趋于多元化。

三、结束语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走过了一个拨乱反正、恢复发展和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伟大历程。20世纪末,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国家从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特别是重视培养一批富有教育理想和开拓精神的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

一、基础教育的历史性变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机构,承担着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培训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30年来,学院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截至2008年10月,学院先后举办各类基础教育干部培训班次达225期,参训人数达29000多人。其中,地市、县市教育局长研修班40期、以中小学骨干校长为主体的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究班65期,其他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干部专题培训班120期。基础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干部培训为我们观察、认识和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多年来与基础教育一线不同领导岗位学员的沟通、研讨和交流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基础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回顾与总结。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变革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改革开放初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教育率先冲破“两个凡是”的桎梏,教育作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步入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时期,也因此拉开了基础教育理念创新和变革的序曲。多年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形成,深刻地影响着基础教育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如:教育“三个面向”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尊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等素质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建设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等等。许多不同类型参训干部的共识是:观念的变革与价值的重建,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先导。

(二)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推进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和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素质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并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写入了法律,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课程改革是富有代表性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3年,新课程改革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在我院参训的课改一线的校长们对新课改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新课改实现了从课程观念、课程体系、课程制度到课改机制的一系列创新,课程改革正在引发基础教育更加全面深刻的变革,它的不断完善,必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方面显示出更大的成效。

(三)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

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用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来保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揭开了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随后,通过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基础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实现了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和学校下放权力等改革。目前,基础教育已形成“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以省统筹、社会力量有限介入的教育管理与办学体制。在机制建设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变,经费保障、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组织等管理机制也随之逐步发生变化。参训干部普遍认为,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保证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3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这是该报告中唯一出现的具体数字指标,体现了党中央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同时表明实现该目标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指出国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提出了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等经费投入政策。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在城市也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而形成了全国性免费义务教育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获得参训干部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一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30年来一个相当重大的举措。

在充分肯定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参训干部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存在较为尖锐的矛盾;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协调,农村教育仍然薄弱,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亟待提高,一些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仍然突出;素质教育的推进仍然面临较大的阻力,一些校长和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评价制度等还不适应;不少学校办学的特色不够鲜明,办学的行为不够规范。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和基础教育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等因素密切相关,它必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得到解决。

二、以干部培训促进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教育作为民生问题之首,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压力、新挑战和教育管理干部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培训教学内容、深化培训教学改革、构建培训文化,努力提高培训质量,着力提高参训干部的综合素质、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一,用科学理论武装参训干部头脑,不断丰富和完善培训教学体系。我们将继续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基础教育干部培训的核心课程,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头脑。同时,将现代教育科学、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管理理论作为特色内容,并加强对基础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加强参训干部领导和管理经验的交流和研讨。根据不同类型参训干部的需求,不断增强培训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