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医疗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医疗技术范文1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17-01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现代生物反应和分离工程、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生产药品又不只限于制药企业,化工企业、食品加工等其他行业也都参与了医药品的研制和生产,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医药产业。形成了我省医药生物技术产业链。
1生物技术药品的生产及现状分析
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包括白细胞介质素、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a――2a干扰素四个药品以及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形成了基因工程体系,产生了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高新生物制药公司等企业、大连通化金马药业的基因工程胸腺素、省微生物技术公司的狂犬疫苗等企业队伍。酶工程药品的生产,包括中国医科大学制药厂等十几个制药企业的降纤酶、胶原酶以及纤维素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对传统医药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生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提取、分离、纯化等下游技术使生化制剂升级换代、走降纤酶之路将会使脑活素、肝细胞生成素、助应素等产品生产企业如汇龙达、省微生物所药厂、沈阳生化药厂等发展壮大产生更大效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微生物生态制剂及抗原产品也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如沈阳东药集团的整肠生,沈阳协和集团的高聚金葡素等。
近年来,我省生物技术产业有了显著发展。初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基因工程、酶制剂、精细化工程和保健品等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已经投入市场。这些成果不仅给企事业单位带来了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了科技兴企提供了物质保障,有利推动了我省生物技术产业的向纵深发展。目前,全省命名生物技术企业有100多家,涉足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院校17家,科研院所15家。现有生物技术产品72种。辽宁省生物技术产业基础已初步确立,产业群已经明朗化。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必然引起一些产业的发展。例如:随着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酶诊断试剂盒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必然达到更高水平;海洋药物和中药的开发应用技术也会有所改进;保健品的生产也显出强进势头。由于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显示出我们生物技术的下游技术严重滞后,为我们今后的发展留下很大空间。为此,我们认为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定会产生一些高效益企业和集团,也会带动一些产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产业链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业规模小。从调研情况看,虽然我省生物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实际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产品仿制多、创新少;同一品种多家生产、独家品种少;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这是要待解决的问题。
2.2资金缺乏,多元化投资体系尚未形成。生物技术是个知识密集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开发一个有水平的产品需要的资金多,许多小企业无力开发,没有多元化投资支持也无力做大做强。
2.3观念陈旧,政策信息不灵,成规模的项目太少。据了解省生物技术成果不少,但是成果外流,人员外流。企业等、靠、要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有了好产品也不报项目,满足靠自有资金维持小规模的生产。
3建议与发展对策
纵观世界各国,生物技术产业是全球高新技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生物技术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其发展本身来看涉及到诸多环节,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及政府的推动等都对其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我省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加快步伐应着重解决一下问题:
3.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靠专家选准项目,编制规划。行业协会聚集大批行业内专家和企业家,组织调研,制订规划,针对性强;评估项目,组织攻关准确的高。
3.2建立省生物技术专项资金,对重点项目给予优先优惠政策支持。生物技术产业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必须特殊对待尤其在发展初期强化领导,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的强度,建立省生物技术发展基金,用专项资金吸引资本市场,尽快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并且给予实实在在地政策扶植和优惠,鼓励发明创新和促进技术转移。
3.3扩大同国内外合作,突出重点项目,以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化。当前发展生物技术产业要实施立足创新、集成应用、需求导向和重点突破的战略。因此,要以专项资金为引子,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优势专家和单位为种子,尽快培养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体,推动我省生物技术产业升级。鼓励大企业和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结成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药,建设互相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参考文献:
生物医疗技术范文2
【关键词】免疫细胞(DC);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27-02
据世界卫生部统计: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超过一亿多,是世界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慢性HBV感染易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这些病例的预后与病毒复制有关[1]。研究表明,慢性肝炎患者体内树突状细胞(DC)免疫指标的下降与HBV感染常同时存在,提示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与DC缺陷有关[2]。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也是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APC),而B细胞和巨噬细胞只能刺激记忆或被活化的T细胞,因此是启动、调控并维持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3]。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以DC介导的生物免疫治疗在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我院于2010年03月-2011年12月开展此项技术,效果明显。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组38例选自我科2010年03月-2011年12月住院病人,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16-48岁,平均39.2岁;病程在2-10年,平均4.1年。治疗前HBsAg、HBeAg、HBV-DNA持续阳性,且定量大于105拷贝/ml,无合并肝硬化、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无任何并发症。其中有4例同时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其余为接受抗病毒治疗在1年以上。
1.2 治疗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约150ml,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加入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体外培养至一周,收集悬浮细胞计数(即为诱导出的DC细胞),用注射等渗盐水洗涤两遍,经皮下注射注入患者体内。以上各步骤均在百级超净间内进行,严格做到无菌操作。回输时将细胞的洗涤液保留做无菌试验。
1.3 治疗方案及随访
(1)HLA-A201或HLA-A24阳性者,采用2DC+4CIK, 2-3个疗程,间隔一月;
(2)HLA-A201或HLA-A24阴性者,采用4DC-CIK或4CIK方案,2-3个疗程,间隔一月;
回输治疗完成后,每间隔两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荧光定量PCR),每隔半年复查血常规、尿常规。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检验结果将38例患者分为两组,有效组(出现HBeAg阴转、HBeAg/抗-HBe血清转换、HBV-DNA下降但高于103拷贝/ml或转阴、ALT在正常范围波动),无效组(治疗前后检验结果无明显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u检验、x2检验,验证DC治疗是否有效及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些相关因素。
2 护理
2.1治疗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与患者沟通,告知治疗目的及采血方法、过程;也可以请做过此项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教,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2.1.2 饮食与休息 治疗前一周宜清谈、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鱼虾类等易过敏的食物;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2.1.3 采血前一天应洗澡,特别是左右肘关节处皮肤清洁,更换清洁衣裤。
2.1.4 当日采血完毕,应按压针眼上方10分钟,卧床休息;可适当饮一些糖水、吃点半流质饮食,避免晕血;术侧手臂勿抬高、用力
2.1.5 采血后等待期仍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
2.2治疗中护理
2.2.1 DC: 注射部位选取靠近淋巴结区域,如腋下、腹股沟处;为操作方便一般采用腹股沟淋巴结处,左右各注射1ml DC
2.2.2患者:平卧位,左侧应左膝弯曲,左髋关节外展,右腿伸直;右侧同左侧
2.2.3注射时:操作者应先摸到患者腹股沟动脉搏动,消毒皮肤>5cm并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共两遍,再次用消毒过的手摸到腹股沟动脉搏动处,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15?角进针,约针长的2/3,回抽有无回血,确认无血后缓慢注射,拔针后,嘱患者按压针眼5min以上
2.2.4 CIK: 静脉回输时,应选择较大血管,输注速度易慢20滴/min,每间隔10-15分钟轻轻来回摇晃输液瓶(上下颠倒两、三次),避免因重力沉积,影响细胞回输效果
2.3治疗后护理
2.3.1 DC-CIK治疗完毕后,应卧床休息半小时以上
2.3.2 不良反应观察 38例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DC-CIK细胞治疗后,对心、肝和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多为低热(37.5℃-38.0℃),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4h内可降至正常,3例出现一过性寒战、高热T:38.5℃,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结果
本组38例中有20例HBeAg转阴,转阴率达52.6%;10例出现HBeAg/抗-HBe血清率转化,转化率为26.3%;HBV-DNA定量的拷贝数由治疗前6.01E+05降至治疗后的9.10E+03;联合口服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出现较完全的应答
4 讨论
目前,有7种药物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治疗HBV的核苷类似物有三类:L-核苷类(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脱氧鸟苷类似物(恩替卡韦)和开环磷酸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4]。以上药物的疗效已被评价:1年期普通干扰索和聚乙二醇干扰素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0%,核苷类似物约为20%,随着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的延长,HBeAg血清转换率可以增高,但如果发生耐药则会受影响。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1年时HBsAg消失率为3%~4%,替诺福韦为3%,其他均为0[5]。
由于树突状细胞是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全身分布,在CIM+、CD8+T细胞提呈抗原过程中作用,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病毒抗原的弱反应很可能与DC缺陷有关。有报道包括HBV感染在内的各种不同病毒感染中,存在抗原提呈功能缺陷,而且这种特异性免疫调节和抗原提呈的缺陷往往预示着感染HBV后会成为HBV携带状态。因此,将负载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DC进行自体回输可能会纠正这种弱反应性以达到抗病毒的目的。Patrizia等证明尽管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诱生的DC表面CD40的表达与正常人接近,并对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具有显著的提呈作用,然而其数量明显少于正常人,因而在整体上功能低下[6]。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仍限于IFN-a和和核苷类似物,DC疫苗治疗有一定前途[7]。CHB患者存在DC 1和DC 2功能缺陷,DC不能刺激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还有可能诱导免疫耐受[8],因此,DC的成熟是DC疫苗的必要条件。
赵歧刚等将34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年龄和发病时间分组,皮内回输DC,对照组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每周1次,连续8次,于回输DC后两周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回输DC后血清HBV―DNA拷贝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Yong Yuan, PHD; Uchenna H.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Cosl-Effectiveness of Entecavir Versus Lamivudine in Hepatitis 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litis B Patients. Journal of Managed Care Pharmacy,2008,14(1) :22-23
[2] Zheng PY, Zhang DY,Lu GF,et al. Effects of larnivudine on the funclion of dendritic cells derived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34):4641-4645
[3] YU jian-bo,FENG zhi-xian,ZHAN ren-ya,et al. 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glioma RNA induce immunity against intracranial glioma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2007,36(6):592-597
[4] 欧洲肝脏研究学会.2009 EASL乙肝诊治指南.[J ] hepatol,2009,2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81.
[6] Patrizia Carotenuto,Andre Artsen,Hubert G. et al. In vitro use of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 improves detection of T cell responses to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tigens,Med. Virol,2009,81:332-339
[7] Benko S,Magyarics Z,Szabo A,et al. Dendritic cell subtypes as primary targets of vaccines: the emerging role and cross-talk of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Biol Chem,2008,389:469-485
生物医疗技术范文3
[关键词] 生物敷料A; 艾夫吉夫; 自体皮移植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165-02
Effect of Biological Dressing a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n Skin Graft Surgery
QU Di LIU Mingran WANG Xueying LU Lichun PU Hongying FAN Weiwei
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Daqing Oil Field General Hospital,Heilongjiang 163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clinical applying of biological dressing A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 on skin graft surgery. MethodsFifteen patients were applied dressing biological A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lyophilized aFGF in the early burn excision cutting autologous transplant skin. ResultsAll patients acquired goo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n skin graft surgery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skin graft was more than 95 percent. ConclusionTreatment of biological dressing A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lyophilized aFGF perhaps has good clinic effect in skin graft surgery.
[Key Words]A biological dressing; aFGF; Autologous skin grafting
我科自2008年3月开始利用生物敷料A结合外用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艾夫吉夫)应用于烧伤早期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手术中,治疗严重烧伤病人15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证明生物敷料A联合艾夫吉夫治疗严重烧伤病人的感染率及住院天数都明显降低,创面愈合较快,创面愈合后皮肤耐磨损程度加强,瘢痕增生小,运动功能恢复理想,同时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3月~ 2009年3月收治严重烧伤病人共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0~56岁,平均41岁。其中烧伤面积55%~90%,其中Ⅲ度面积最大达70%,一次植皮面积20%~50%。
2 方法与结果
严重烧伤病人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诊断,采取综合的复苏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纠正休克,休克期平稳度过后,我们就予以行一次性大面积切削痂自体微粒皮植皮手术,皮片移植后将配好的外用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液直接喷于植皮区及取皮区,药液喷洒要均匀,再用修成筛网状的生物敷料A,根据削痂创面及患者供皮区的大小,包扎供皮区和植皮区,边缘可重叠,无需缝合,术后每2~3天换药,根据创面状况调整包扎强度,直至皮肤扩展愈合。
本文15例病人,通过术后定期换药,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植皮手术均获得理想效果,植皮成活均在95%以上,取皮区均Ⅰ期愈合。
3 讨论
国内外临床常用的创面敷料包括猪皮、羊膜、胶原、壳聚糖、海藻酸、水凝胶及纳米敷料。而胶原的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及理化性能,能够促进细胞黏附和生长,与生物组织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具有活化巨噬细胞和止血作用。胶原的水溶液经冷冻干燥后可制得胶原膜。胶原膜能够吸收大量的组织渗出液,并平稳地附着在创面上,维持一定湿度,防止机械损害和二次细菌感染。
生物敷料A为猪胶原断层皮,为胶原纤维、黏蛋白、类黏蛋白及微量元素形成微间隙充盈少量黏多糖及微量元素的生物胶原蛋白膜。由于烧伤创面为开放创面,极易污染和定植细菌,局部环境又利于细菌繁殖和增殖,加上严重烧伤后免疫功能损害,局部创面感染易发展为脓毒症,脓毒症时的代谢具有“自嗜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这种强烈的促进体内蛋白分解、抑制糖和脂类利用的高代谢反应,可使机体在短时间内陷入营养不良。早期削切痂植皮封闭创面有利于减轻机体的中毒反应,减少感染发生率及提高治愈率,减轻代谢紊乱,同时可以减少来自创面“烧伤毒素”和“炎性介质因素”对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防止心肌收缩功能的下降,促进毛细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恢复,较早地恢复脏器血流,减少组织缺血时间,改善缺血组织的能量代谢,减少补液量。同时生物敷料A与创面粘连紧密,具有较好的生物膜屏障,可给予创面适当压力,使创面压力适中,减轻瘢痕增生,同时可阻止细菌对创面入侵,利于表皮细胞扩增,加速创面愈合。
创面aFGF是人生长因子中的一种多肽;由14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5KD的活性多肽。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细胞分裂因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其他生长因子比较,aFGF的优点在于:1)aFGF受体最多,结合能力更强。2)创面环境呈酸性,aFGF更亲和酸性创面环境。3)从正负电荷看,aFGF在创面酸性环境下带负电荷,更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其温和持久的生物学活性。外用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艾夫吉夫(aFGF)主要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诱导毛细血管胚芽形成与再上皮化,下调前胶原基因表达,抑制胶原蛋白过量沉积,防止形成病理性瘢痕。
生物敷料A联合aFGF治疗严重烧伤与以往的同种异体皮相比,不仅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而且一次手术面积大,不受创面“无皮”覆盖的制约,大大缩短了病程,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剑,侯经元. 生物敷料A覆盖深度烧伤削痂创面42例[J].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3(13):1110-1111.
生物医疗技术范文4
从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较国外晚,使其在实际的发展中还是存在许多需要完善与改进的地方。基于这种现状考虑,我们必须要提高对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完善、优化与创新意识,并通过各种有效性措施的大力落实,促进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稳定、长效发展。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94-01
1 前言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主要是指结合了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与工程学原理,从事医学、生物学、卫生学以及行为学等方面的一种研究。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应用工程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医学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保障人们的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医疗器械产业主要是指在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中所应用的电子医疗设备、内外科器械、离体诊断设备、牙科器械、整形设备以及医院供应品等等。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属于医院诊治疾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也是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两大支柱。基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性,本文就以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作为研究方向,论述其发展现状,并对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前景展开探讨。
2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一项研究方向诸多、内容复杂、要求极高的专业,其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36年,但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较国外相比,其起步还是较晚,综合来看,其与国外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从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及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人才的培养。其一,培养能从事医疗设备管理、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管理、医药市场营销、医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其二,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将医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并以此为目标来培养高级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型人才;其三,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能够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开发与生产的高级人才。⑵研究成果。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等功能性假体;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心脏起搏器等人工器官;不同规格、不同种类的电磁与激光治疗设备;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生化分析仪等新型临床诊断与监护技术、监护设备等。
2.2 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
生物医学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临床疾病的诊治效果,还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而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⑴医疗器械工业现状。由于国外医疗器械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造成的冲击,近年来,我国已开始重视对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制与创新。例如,在“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我国自产医疗器械的应用与普及、产品创新。并在着力突破高端装备大多引进国外的问题。力求实现高端主流装备、医用高值材料、核心部件等医疗器械的自主制造,以实现降低医疗费用、打破进口垄断的问题。⑵医疗器械营销现状。我国的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企业诸多,尤其是近年来,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使得我国医疗器械的营销势态良好,例如婴儿培养箱、心电图机、高压氧舱、磁共振成像系统、体外诊断试剂、各种敷料及卫生材料等数千种大小不一,规格不一的医疗器械在全国各医院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⑶医疗器械技术现状。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医疗器械的性能与质量也得到了不断升级。而我国各大小型医院,在先进性医疗技术的驱动下,所应用的医疗器械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例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械对采色超声成像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设备、耗材等医疗器械的配置与升级。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对实时三维彩色超声成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64排螺旋CT等先进性医疗器械的应用。
3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前景
3.1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前景:
虽然生物医学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迅速,但其与国外的发展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这种现象,我国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的持续发展也十分重视。而在分析目前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情况与研究成果之后,笔者认为,我国今后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前景,将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纳米技术、介入性微创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植入型超微机器人,将是未来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重点。⑵生物型人工器官、生物机械结合型将会有新的突破,各种高质量的人工器官将会广泛应用于临床。⑶药物与材料相结合的新型给药装置或技术将得到有效发展。⑷所应用的各种诊疗仪器与装置,将会逐渐朝着远程医疗信息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其诊疗所用机器人会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3.2 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目前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14%,这也表现出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全球水平比还相差甚远,不过,这种现象也给投资者们看到了该领域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技术的不断升级下,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将会逐渐替代国外进口器械,随着机械器智能与生物智能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未来必将不断研发高科技医疗器械。此外,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之后的医疗器械产业还会以家庭会对象,研发生产出一系列适用于家庭自我监护、诊断的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
4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在医学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近年来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对生物医学工程也越来越重视,且医疗器械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信在未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下,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也会有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卫东,曹德森,医学工程保障中的质量控制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7年03期.
生物医疗技术范文5
为贯彻落实有关法律精神和加大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力度,上海市松江区卫生局于2006年11月始开展了一、二级病原微生物(BSL-1,BSL-2)实验室登记备案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次生物安全专项督查和日常监督检查。为客观评价实验室备案后的监管效果,推进卫生监督“可控可量”管理模式的探索,2008年6--7月,我们对辖区内14家二级病原微生物临床实验室进行了消毒效果检测和生物安全柜的首次现场检测,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辖区内7所民营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和7所公立医疗机构(含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中的14家已备案的二级病原微生物临床实验室作为监督检测的对象。
1.2 检测内容
消毒效果抽样检测包括实验室内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剂、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工作人员手套、生物安全柜操作面(消毒前、后)等细菌污染状况和紫外线灯照射强度测定。其中物体表面的对象包括实验室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检测仪器、离心机、冰箱、水浴箱把手、门把手、电话、计算机键盘、显示器开关部位、水龙头出口处)等重点部位。
II级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垂直气流速度断面测定、噪声测定、烟雾试验、柜内紫外线灯照射强度测定。
1.3 检测方法与评价依据
空气采样采取自然沉降法,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及手套、生物安全柜操作面等采样采取涂抹法,使用中的消毒剂采样1 mL加9 mL相应中和剂,均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方法与结果评价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5982―1995)的有关规定。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采用ZDZ―l型自动换档紫外辐射照度计进行测定。方法与结果评价参考《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与标准》(GBl5981―1995)的有关规定。
II级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采用ZRQF系列智能风速计、HS5660A型精密脉冲声计,CENT310型数字温湿度计等设备。方法与结果评价参考《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的有关规定。
1.4 质量控制
为统一检测标准,明确检测要求,提高检测整体质量,对参加检测人员进行有关依据、采样和检测方法、文书制作、注意事项、结果评价等知识的培训。对检查结果和工作质量进行统一评估。
1.5 资料处理
采用Excel 2003软件录入资料数据并核对,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次消毒效果检测共测定样品197份,合格191份,总合格率为96.95%。其中民营医疗机构实验室合格率为92.86%,公立医疗机构合格率为100.00%(表1)。
本次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数为69份,合格60份,总合格率为86.96%。其中民营医疗机构实验室合格率为85.29%,公立医疗机构合格率为88.57%(表2)。
3 讨论
3.1 消毒效果检测
本次消毒效果检测结果表明,本区二级病原微生物临床实验室的消毒卫生状况较好,总合格率略高于文献中报道的医疗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合格率。本次结果还表明,公立医疗机构实验室消毒效果比民营医疗机构实验室好,这与文献中报道的民营医疗机构实验室的专业人员不足,部分医疗机构BSL-2的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开展较多有关。
本次结果也显示,本区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环境、物品的消毒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医务人员手细菌超标的原因与洗手不规范、洗手时间短、洗手液不符合要求等有关;实验室空气合格率较低,主要原因为空气流通不畅和消毒不严;实验室紫外线灯合格率较低,这与长期使用没有测试、检查和更新有关;而生物安全柜内紫外线灯都是新安装的,合格率较低,这与实验室的专业人员对生物安全柜的相关性能和常识掌握不全面有关,导致购买、安装和检测不符合相关要求。
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的大量病原微生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未知标本和对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以致于医疗机构也可能会接触到生物安全二级以上防护级别的微生物,因此对生物安全问题不可忽视。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把盈利放在第一位,往往为了降低成本而对于生物安全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此,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与标准》等学习,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消毒效果的自我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操作人员应强化消毒知识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正确操作消毒技术,确保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在积极宣传教育的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督查处罚力度。
3.2 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
在微生物实验室中,搅拌、振荡、离心、超声、破碎、吹打和敲打等操作都可产生大量的微生物气溶胶,而安装和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是防止微生物气溶胶扩散的重要生物安全措施之一。目前大多数用户对生物安全柜的检测性能不够了解,尚无有资质的机构统一开展生物安全柜的检测工作,有些用户只要生物安全柜能转,就一直使用下去,成为很大的隐患。
生物医疗技术范文6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在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大型医院的设备中心、高等院校等地方工作,也可以做国家公务员。相关行业(如IT,仪器仪表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设备、护理、制药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医疗设备/器械;
2 医疗/护理/卫生;
3 制药/生物工程;
4 新能源;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其他行业;
7 计算机软件;
8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算法工程师、售后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算法工程师;
2 售后工程师;
3 销售工程师;
4 硬件工程师;
5 维修工程师;
6 注册专员;
7 技术支持工程师;
8 产品经理。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还挺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个名字大家一听到就会以为是医学专业,其实它是属于计算机、电子、医学交叉的一个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不归医学类专业管辖,而是不折不扣的工科专业,毕业后授予的不是医学学士,而是工学学士。
目前,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由于是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它与生物学、医学这些传统的经典学科又有所不同,也有别于纯粹的工程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是工程学与生命、医学紧密交叉的学科,它致力于用工程学的手段解决生命、医学及健康领域的问题,特别是研究、开发创新型的医疗设备、检测方 法、材料制剂等。生物医学工程是极具前景的朝阳学科,将在本世纪为整个工程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带来深远变革,更将成为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