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管理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事业单位管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管理总结

事业单位管理总结范文1

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现在开会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回顾总结一年来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表彰在试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部署2012年度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动员全省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继续努力、扎扎实实地完成国家局交给的登记任务,紧紧围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水平。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市编办分管登记工作的主任、各市登记局局长以及被评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和先进工作者共50余人。省编办***主任等领导出席我们这次大会。

今天上午会议的内容主要有:听取***同志所作的全省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同志宣读表彰决定,并为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颁奖;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发言;宣读《2012年全省事业单位登记工作要点》;省编办主任***同志讲话。

下面先进行第一项,请省编办全省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领导组副组长***同志作工作总结报告。

…………………….

下面由省编办副主任***同志宣读###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关于对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的决定》。

……………………..

下面开始颁奖。首先为先进集体获奖单位颁奖。

请###代表上台领奖;

请###代表上台领奖;

…………………

接下来为先进工作者颁奖。请***上台领奖;

请***上台领奖;

下面请省登记局局长***同志宣读《2012年全省事业单位登记工作要点》。

……………………

最后请省编副办主任、全省推进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试点工作领导组组长***同志讲话。

……………………..

刚才***主任分别从正确估价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向先进学习和加强登记管理机关自身建设等三个方面对全省登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意见都非常重要。在下午的讨论中,我们要把***的讲话要求结合***主任的报告和2012年全省登记工作要点加以领会。会后各级编办和登记管理机关要认真加以落实。

事业单位管理总结范文2

关键词:财务管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制路径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革新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新经济常态的出现和供给侧改革的日益深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也随之紧锣密鼓的推进,其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乃至宏观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正向促进效果,经过文献梳理和实证案例经验总结,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版本”相比较,其主要的变化概况为以下几点。首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明显的比其原先的会计制度的范围大许多,原先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各个行业和经济类型划分相当明显,其导致的结果是会计计量的口径指标比较混乱,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鉴于当前事业单位各行业的日渐融合而将其各个类型的行业会计计量口径标准化,范围扩展化;其次是还添加了相当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以积极的解决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更高要求,使其核算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细化,一定程度上也更加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的运转情况,也使其单位财务资金的使用和核算更加合理和实际,也响应当前政府简化审批的号召,进一步提升了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再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一个明显变化点是更加突出会计质量的核心要求之一的实质重于形式的特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传统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同时将实质重于形式的法条和规则直接纳入会计制度的规定范围内,对事业单位各类型资产的管理和归属进行了细化、完善和强化,更有利于资产的管理。在上述重要总结点的指导下,有必要对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难点和制约点进一步梳理和剖析,为提出可行的规制路径,筹划出可行的参考建议,以此最终实现事业单位高效运转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瓶颈

首先,鉴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和适用范围的拓宽,也更加精细和规范化,短期内事业单位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很难转变和更新财务管理意识,理论素养和综合素养亟待提升,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与当前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很难交融,与实际经济环境也存在较大的脱节,财务管理意识边缘化现象突出。此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仍难以摒弃长久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约束下事业单位财务观念的诟病,加之目前反腐廉政力度的加大,有相当部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于死板而墨守成规,不注重实际和变通,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成为主标杆,抱有不扩大事态少为事的想法进而导致对财务管理工作框架的改革和变化,如何使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当前的实际环境相融合而置之不理;其次,会计核算内容的增多和细化,导致一方面财务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急需“充电”,另一方面是财务管理制度由于滞后性而出现不完善的情况,这是由我国事业单位长期计划经济和传统集中支付体系的约束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变革较为缓慢,严重束缚了财务管理职能的施展,最终导致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迟滞,特别是财务预算这一财务管理的重头戏容易出现问题,重点体现在不少事业单位对整体财务预算核算和管理整个过程的不够重视,严重制约着资金使用高效合理性这一财务管理的重头戏;我国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瓶颈点上需要关注的是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和货币资金两大方面,在固定资产方面主要是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过渡期内衔接的不通畅,比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并且明文规定了相关方法,但是不少事业单位仍用原来的会计科目核算,根本未设置专门的累计折旧科目等,在货币资金方面看主要是内部控制上的不规范和缺陷。

三、加强和完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制路径

(一)提高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和机构部门的财务管理的意识,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框架下,首先必须重视新鲜血液的注入,紧随国家政策的变化,从思想根源上树立和变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事业单位要加大单位文化的改革力度,鼓励和促使相关财务工作人员消除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而是要时刻关注经当前经济政策的不断变革和调整,与时俱进的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工作与制度镶嵌,与现实经济环境相融合,关注财务管理策略的使用和调整,进一步革新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此外,参照相关标杆企事业单位,牢牢把握和进行财务管理框架的重塑,首先要对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调研梳理,然后要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本单位宏观整体层面上进行合理的规划,主导方向必须明确。最后,不间断的对本单位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财务管理知识的输入和更新成为常态化机制,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事业单位要加紧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体系,务必以本单位的长期发展为出发点,延迟财务管理制度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脱节的情况,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要以各利益相关方最大平衡点为着力点。与此同时,对先前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识别、挑选、测评,以此去旧换新,最大限度的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着力构建和塑造全面预算体系,优化财务预算的各个环节,强化资金的规范运转

资金的运转是否规范,使用是否高效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乃至任何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关注点,财务预算的合理与否是资金高效使用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构建新形势下全面预算体系,充分优化和融合财务预算的各个环节。在全面预算编制上,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各个部门据实考量和规划,以单位资金合理高效使用为着眼点,对各个单位的具体预算规划进行详细的编写和测试,也要注意相关预算制度的规制和引导。在预算审批上必须引入内控措施,尤其是在重大预算项目上审批的权限等方面,最好采取联审联批的方法,严禁任何个人擅自更改。以此保证极其重大和重要的事项的可行性和公正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紧抓成本控制,预算的执行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不可随意根据个人意愿变更,有限度的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在争取相关监督部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调整,但是必须做好备案,较好的掌握财务预算执行中灵活性的尺寸。在预算绩效的考核方面,塑造合适的考核和奖惩体系。基于最大限度增进员工福利和利益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经济利益等双向利益线为中心点去重塑绩效考评体系,做大考核结果公正,考核过程透明,考核奖惩公正。

(三)建立和完善事业资产管理和监督的力度

首先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资产着实建立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财产保护体系,对于本单位资产的流进、使用、报废等各种情况实行统一口径的管控,同时加大从内控和外审两大角度构建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产监督的力度,确保财产的安全性和减少非法流失,最终建立起常态化而全辐射的监督机制,通过管理和监督两大主要手段加强和完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

四、总结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个事业单位的指引和支持,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以及新经济常态下,事业单位急需以新经济环境为导向进行财务管理体系的重塑,使之能够满足当前事业单位自身乃至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急需依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以资金和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整顿,同时反过来也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和深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管理制度,以此促进事业单位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管理总结范文3

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许多问题仍存在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之中。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进行一定的分析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最大程度提高事业内部控制成效。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

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机关或一些其他的组织通过国有资产的利用创办的企业,是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只有加强会计内部的控制与监督,才能高质量地确保事业单位运行的高效性和服务的有效性。

1.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在内部财务控制和监督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

首先,事业单位在行政经费支出时经常控制不当,尤其是缺乏控制标准的缺失预算管理,造成了费用的支出缺乏合理性;其次,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虽然政府采用了集中采购制度,对固定资产购置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但在管理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力度,一定数量购置的固定资产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最后,由于监督制度的缺乏,致使在财务监督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很混乱。

2.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的措施

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当今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下面几项具体措施:

2.1加强培训,培养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意识

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工作的好坏是由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决定的。只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会计专业素质高、思想素质高、道德水平高的从业队伍,才能更好、更全面的发挥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职能,规范单位管理。事业单位应该保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定期的接受到会计法规制度等的业务培训,着重于学习《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职员道德》《事业单位财务规划》等知识,只有让职员们充分了解到内部控制和监督工作的具体情况,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意识,并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良好道德观。另外,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也应该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深刻认识到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的制约、防范、反腐的职能,充分提高内部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所以要起到带头作用,主动积极地学习会计内控和监督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动员干部职工也参与到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中来,完整内部、外部会计监督体系,通力合作,形成监督合力,同时,相关领导也应该履行其本身的领导责任,并支持和鼓励会计工作人员利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和监督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

2.2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和制度

只有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控制的有效性。促进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就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如果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细分责任,就应该建立一个相互制衡的体系。具体就是同时建立授权批准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在对重大事情进行决策时,需要相关责任领导的书面授权批准,否则,不得执行。当然,在授权批准制度被执行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集体决策制度,因为集体决策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个人独立专断行为,这样就形成了内部的横向和纵向监督,从而适应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另外,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不仅要健全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还要完善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能够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真正的发挥出来。同时,事业单位也应该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随时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处理风险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并且不断鼓励工作人员树立此观念,深化他们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效率。

2.3加大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力度

事实表明,内部监督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与实际规定往往存在不同,而且,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的监督部门,例如,执行监督,结算监督以及账目监督等。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是由这些单位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有机结合显得至关重要,要想形成监督合力,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挥各自的功效,加强协作。对于外部监督,财政、税务、审计三个经济监督部门要分工明确,最大限度发挥政府综合监督力度。对于内部监督,事业单位要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法规建设,保障会计机构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明确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地位。而且,还需改变事后监督的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事前预测、控制、检查分析、总结评价的方法体系,加强对预算、结算的监督和检查,并进行依法编制。此外,使会计工作人员处于独立地位,防止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会计工作人员产生利益关系。及时制止违法乱纪现象,并加大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地杜绝腐败舞弊现象的发生和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从而,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事业单位需要继续加强监督力度,完善安全风险预警制度,确保能够当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及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从而,为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强内部监督,提高执行力,最大限度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规范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的必要性,仔细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在内部财务控制和监督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实行改进措施,是当今新时期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责任。事业单位还应该致力于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和制度,利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加强内控和监督,致力于创新和发展财务管理观念,致力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内控方法,完善内部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及监督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及监督分析[J].财经界,2014(08):167.

[2]杨鑫.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124-125.

事业单位管理总结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立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前言

对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而言,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能避免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经济损失和浪费现象的发生,有效的节约了成本。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在时展中立足,就一定要完善和健全内控管理制度。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建立内控制度中存在问题

1.缺乏科学理念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建立内控制度的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内控理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事业单位内部职工缺乏对于内控制度的认识。虽然在一些事业单位当中,有很多的职工也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依然还是太过于形式化,没有发挥出控制度的实际效果。

2.事业单位职工能力水平低

目前,在很多的事业单位当中,对于职工的考核制度都不够完善,对于职工自身的素质要求也不高,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职工的实际情况也掌握的不够全面。这些问题都给事业单位发展带来很多影响,同时,也影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开展和实施。

3.内控制度太过于形式化

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都太过于形式化,从表面上看,内控制度运行的十分有序,但是运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单位的管理人员以及领导通常都会把内控制度看成是一N约束,这样错误的想法,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最后导致内控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事业单位的职工对于内控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全面。

4.内控制度不健全

据调查,很多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没有十分完善和健全的内控制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执行力度不够而导致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缺乏执行力,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没有办法正常的开展,为事业单位和职工服务[1]。

二、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措施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一定要有相对健全和完善的内控制度,事业单位单位中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转变观念,加大执行力度,对于事业单位的职工进行全面的培训,发挥事业单位部门的监督管理功能,为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控制度要引起职工重视

目前的很多事业单位中的内控制度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开展,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事业单位的职工一定要转变思想意识,要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事业单位可以定期的对职工进行思想意识上的引导和培训,对于内控制度的宣传力度要加大,保证事业单位中的职工都能认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

2.健全内控制度

为了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开展,需要对事业单位中的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保证每个制度之间的有效联系。同时,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实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避免太过于形式化的内控制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工作重点,责任分配制度一定要科学合理,建立严格的内部工作互牵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团队,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开展。

在以后的内控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一定要明确工作重点,对所有的环节都要进行科学掌握,同时,控制的力度也要把握好。同时,在内控功过开展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问题和经验,不断的进行积累,总结经验和教训,有效发挥内控制度的积极作用[2]。

3.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培训

有效的开展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需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及职业素养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在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中,需要对内部职工进行一定的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仅仅是人员自身素质的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职工专业素质的培训优化,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损事业单位单位的形象。

同时,事业单位还需要对内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职工基本的法律意识以及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使管理人员在开展内控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管理事业单位的其他职工,新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和创新。总而言之,对于内部人员培训力度的加强,是事业单位有效开展内控制度的前提和保障。

4.完善内控程序

事业单位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一定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自己的内部管理程序,这样更加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内控管理工作。良好的信息交流系统,能保证内控工作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事业单位可以经常以会议的形式,鼓励职工参与其中,踊跃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拉近了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距离。这样更有利于完善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程序,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保障[3]。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内控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一定要立足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实施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来保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侯立华.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措施探析[J].中外事业单位家,2015,5:67-68.

[2]胡霞.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4:139+220.

事业单位管理总结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 考核制度 财务风险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可以有效的改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提高事业单位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更为关键,不断可以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事业单位总体的管理能力。因此,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必须努力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总结预算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找出有效地方法予以解决,以此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一、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其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具体总结如下:缺乏对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有些预算管理人员素质偏低,预算执行不力等。

(一)缺乏对预算管理足够的重视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这也是由长期传统观念的错误意识造成的。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出现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脱节现象,另外,有些事业单位只是在管理层面上讨论预算编制的相关问题,而忽视了其他层面的意见。

(二)有些预算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人员素质水平问题一直是事业单位需要讨论的问题,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也是如此。要想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必须要有高素质的预算管理人才。而由于很多事业单位本来就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了在人员使用上也不会非常重视。这样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都是有财务部门监理,预算管理员没有结束真正的预算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这就导致其根本不能很好的完成预算管理工作。

(三)预算执行不力

预算的执行对于预算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但很多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的执行能力却不够,存在着没有计划性,任意使用财务资金的现象。另外,在预算项目结束后,很多事业单位并不能很好的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合理的进行编制资料为下一次预算作为参考。

二、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针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了如下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策略方法: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有效的预算考核制度以及创新预算管理模式。

(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提高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就是要求各事业单位明确预算管理的内涵,并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有效整合资源,引导各项业务活动按既定的轨道运行,促使单位用编制预算的方法来规划和控制单位的全面经济活动。只有这样从思想上重视预算管理,提升管理意识,才能更快的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人员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能力自然就相应的提高。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部门也是一样。为此,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部门要对预算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工作。具体的做法是:定期对管理人员加强预算知识的培训,可以请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讲课,通过交流来提升水平,另外,还可以各单位预算管理人员之间多加强交流,通过自己单位中学到的和遇到的,大家共同分析共同提高,以此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三)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监督

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系统或单位内部各项资源的最优整合,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可以把各项收支按其不同性质,分开管理,并根据其财力来确定各种资金的比例,从制度上杜绝不同性质资金在安排使用上的相互挤占和挪用。

1、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要加强对办公费、电话费、邮寄费等的管理。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开支计划性,合理安排项目经费。首先要确保人员经费开支,其次要保证必要的办公经费需要,然后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其他项目的开支。计划制定后,还必须严格执行,防止前紧后松,保证计划的有效性。

2、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

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方可报销。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并附有关批件,由经办人员负责签字,财务人员审核,领导审批后才能予以报销。

统筹安排使用各项经费,加强经费开支的事前监督,健全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

(四)建立有效的预算考核制度

预算考核制度是在预算管理中期监督和激励作用的,通过细致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事业单位应制定预算考核明细标准,完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执行预算的激励机制。这样通过预算考核制度,能够加强监督和激励,不断的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

(五)创新预算管理模式

创新预算管理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好办法。所谓预算管理模式就是指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此来建立一套合理,科学,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以此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另外,事业单位应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流程,提高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科学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的提升和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策略方法,在管理中不断的适应事业单位环境的变化,不断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才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管理总结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新思路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认识,对改革进行统筹规划,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才能取得好的成效。首先,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提高财务人员的相应的意识,抓好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应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之路进行推进。

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很强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理财观念

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够,粗放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单位领导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财务监督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应起的作用,违规现象的时有发生。有些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不强,没有创新意识,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疏于学习,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不能跟上业务管理工作的步伐。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一些事业单位疏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完善的财产清产制度,好几年也不进行一次全面的实物盘点,使得财产的损坏和丢失时有发生,而且也不能被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有: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固定资产的购买工作,轻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没有严格的管理机制,使得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非常混乱;没有一套完整的财产清产制度,对于财产管理的权利与责任划分的不明确,部门之间没有转移手续就进行固定资产的调用工作,不办理财产报废的相关手续,久而久之,账面上存在的东西,而实物却可能找不到。不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就开展购置资产的工作,不经过评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就将其卖掉,不按照法律程序规范办理,有的单位应提高政府采购或者招投标进行的工作却自己开展,透明度不够。有的单位会计工作不设置固定资产科目,有的即使设置了也不规范。

(三)预算管理工作不强

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需要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而且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活力。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却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有的甚至做假账,虚报没有的支出,转移资金用作他用,这就使预案工作形同虚设。有些单位将本应纳入预算资金管理的资金却未纳入其中,使得单位不能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对于预算的审批与执行都没有严格的制度保证,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不按照预算好的执行,使得预算方案与执行方案不同,这样预算工作就算白做了。而且经常发生资金挪作他用的行为,不按照预算的既定方案执行,这样决算出来的资金使用情况往往和预算有很大出入,这就使得预算工作形同虚设,不能显现出预案的计划与控制性。

(四)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财务制度流于形式

很多事业单位都没有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形成完整的财务控制制度,财务工作和审计工作没有分开进行,使审计应发挥的作用不能发挥出来,使得对于财务工作的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单位财务工作的水平的高低,由于有的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有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

二、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提高财务管理的意识,改变传统观念

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探寻一条适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应将提高理财的能力放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首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的使用能得到最大的效益。

(二)完善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合理科学的制度是铁定不行的,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科学的购买固定资产制度,严格的验收和保管固定资产的制度,清晰地账薄记录工作制度,资产的报废上报制度,丢失资产的赔偿制度以及进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制度,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学的,规范的,法治的道路。要定期开展对于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保证账实相符,要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工作开展的监察力度,要保证责任人的明确性,一旦发生固定资产的损毁或丢失,使得能够追究具体人的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加强预算工作的管理

预算管理工作一直都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着财务管理方方面面的工作。伴随着财务管理的改革,对于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做好编制预算的工作,严格按照编制好的预算贯彻执行,还要加强对于预算工作执行工程的监督工作,做好控制预算超标准的工作,最后还要总结预算工作的情况,为以后的预算工作提供数据和经验。

(四)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监督性对于合理的,合法的,规范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要根据单位的情况,建立符合本单位发展的财务控制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该项监督检查工作。

三、总结

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再不走出一条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变化。所以,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单位的切身情况,总结经验,学习其他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的成功典范,依据最新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招纳最全面的人才,开展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