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1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过去的会计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将会极大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使得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保障,从而促进行政及公共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

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0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指的就是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指的是以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记录、监督和反映的专业的会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得到广泛的推行。由于新会计制度与过去的会计制度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并非以营利为目的,其财务管理目标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准确、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资金运作等经济活动,同时,通过相应的财务管理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管理。新会计制度对过去的会计制度所作出的改变主要在会计法律、法规、规章等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务必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在符合我国会计法律法规规章的基础上,能够系统、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务必依法进行,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

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是非营利的,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其资金绝大多数来自于相应的财政补贴和政府财政拨款,因此,资金是无偿获得的。这就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资金时对资金的管理力度不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逐渐放宽了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其他合法的方式取得收入满足其运营管理的需要,例如,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经营国有资产来获得预算外收入。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薄弱,导致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的时候,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导致国有资产面临很大的风险。例如,有的事业单位从银行贷款后,将贷款用于长期项目投资,有的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金额或规模超出了其本身的风险承担能力,还有的事业单位由于财务管理水平的落后,存在核算风险。

1.2 资金管理不严格

第一是对预算资金管理不严格,尤其是对预算资金的支出控制不够严格,导致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铺张浪费现象,比如违规超标购买公车、使用公款吃喝、旅游以及进行高消费活动等。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和会议费用严重超支,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在人民群众心目当中的形象。第二,行政事业单位随意设置会计账目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的存在无法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地财务管理决策信息,无助于监督者对资金的管理进行评价和监督。第三,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不规范,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低,国有资产的流失十分严重。资产管理的不规范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保管、维护和验收等工作流程都浮于表现,流于形式,无法及时有效地对资金进行清查,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出现帐帐不符及账实不符等现象。

1.3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界定标准存在过于宽松的情况,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的预算和决算中所有的科目基本上都有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的界定标准模糊。另外,专项资金的分配也十分随意,这就给专项资金的挪用创造了空间,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用专项资金填补基本支出的现象,专项资金并未完全做到专款专用。这种只重视寻求财政拨款,但不重视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的现象普遍且严重,对专项资金的考评和监督制度不完善。

2 实施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2.1 新会计制度改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

在过去的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主要进行资金预算活动,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属于国家财政报销的单位范围之内。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意识薄弱。在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以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开展会计核算,并且通过该种会计核算将各项经济业务的情况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此时,行政事业单位本身被确认为会计主体。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意识将会得到提高,从而节约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新的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重视资金的“效益”和“灵活”的同时,做好记账、报账等财务基础工作,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2 新会计制度改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

在过去的会计制度下,未明确对会计要素作出相应的规定,通常将相应的会计科目确认为会计要素。会计科目通常被细分为三大类别。第一类用来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收入的状况;第二类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支出的状况;第三类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与物资结存的状况。在新会计制度下,将会计要素明确细分为六个大类。第一类就是资产,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运用的所有的各类资产,既包括流动资产,也包括非流动资产;第二类即是负债,也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借入的款项,待经过一定期限后须向贷款方偿还的款项,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第三类就是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总资产扣除掉相应的负债后的剩余权益;第四类就是收入,也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所获得经济利益;第五类指的是支出,即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经济活动所支出的费用;第六类指的是净资产,也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其出资者的产权净值。同过去的会计制度相比,新的会计制度的会计要素内容更加丰富,适应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2.3 新会计制度改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支出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跟发达国家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属性不明确。就事业单位而言,有的事业单位在履行行政职能,有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的提供公益服务。因此,我国的事业单位的属性得不到统一。就单纯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而言,对改革的定位不清晰,也在逐渐的脱离其提供公共服务的目标。一方面,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履行职责,就应当拓展其服务职能,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就必须严格限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和经营等活动。

2.4 新会计制度改变了会计报表体系

新会计制度仍然以过去的会计制度为基础,但也增加了一些内容,比如资产负债表以及会计辅助报表等,从而使得不同类型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得到了统一,提高了会计报销的可比性及其通用性,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3 结论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适应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克服了旧的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将会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明霞.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及建议[J].经济师,2013(09)

[2]任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05)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2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统称,具有一定的执法监督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行政职能。其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立足其职能特点,来记录、反应预算执行过程。随着我国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明显滞后,亟需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方案缺失

由于财务管理中存在预算、资金管理等问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也不高,常存在资金管理方案缺失、资金利用不科学、资产闲置等情况,无法对资产进行科学的清算与盘点,使得财务管理中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现象比较常见。

(二)财务预测与控制缺失

预算在财务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实际财务管理中,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对财务资金预测与控制措施,在制定财务预算时,没有真正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编制预算计划,导致预算部合理,或者在执行预算的时候,不得不进行重新调整。在国家拨款资金利用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和财务管理,常存在混乱不清的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超出预算使用或着出现国家资金被挪用的现象,都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造成直接影响。

(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缺失

简单来说,行政事业单位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服务社会民生,其资金来源,大多来自于国家财政薄款和行政事业性收入。但是,在财务管理工作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行政单位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限制,导致其对于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有所欠缺,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得其在资金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在资金利用上,效率也非常低。同时,在财务管理中,还存在核算风险,使得整体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四)缺少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而在采取管理中,缺少对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意识与正确认知,导致其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体系不科学,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则没有有效管理措施来应对和解决,只凭借财务人员个人从业经验、领导指示等应对解决,极大地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能。

(五)集中支付制度运用不适当,监督不力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使财政预算资金得到有效的落实,并且其都运用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财政预算约束能力的有效提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运行效率,从而进一步为财政资金在应用上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另一方面,集中支付制度的使用,往往能够对会计的工作职能造成一定的减弱效应,使得其不能有效的进行监督工作,并以此来对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二、提升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与内控制度

现阶段,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开展与深入实施,就要求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执行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新的规程设置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财务决策程序,以提高财务管理的内控水平。现在,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仍采用集权式管理,权力过度集中于领导者手中,领导直接管理和控制财务工作,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程序不科学、不透明,内部干扰决策现象较严重。这种管理方式既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但是,也极易滋生腐败。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有效的建立起一个科学而又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来确保事业单位的资金配置和资金利用实现最优化。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提高国有资金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同时,还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并将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与管理理念借鉴过来,通过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来建立起一种更加适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模式。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注重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升,优选会计人员到定点合作单位进行学习、培训,同时,聘请资深财务管理专家到单位进行讲座培训等等,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另外,会计人员自身也要努力上进,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经验,开拓眼界,创新财务管理思路,将先进的财务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促进效率,提升效益。

(四)强化资金管理力度

国家财政、审计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部门等,要加强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在监督、检查与审计过程中,要严格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中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比如,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账外账等,进行严厉处置,以提高国家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工作的基础。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要通过采用先进的编制方法科学、准确、全面的编制本单位财务预算。要做好与财政部门直接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预算的全面准确和完整。要与自身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根据本单位工作开展的需求和开支做好预算,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制度进行预算的编制,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充分发挥财务预算职能的基础上实现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

科学化。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执行财务预算职能时,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就很难把财务预算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强化财务管理执行力度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监督控制机制,对财务支出进行严格的比对,对预算经费要按照预算标准进行控制。建立和完善财务费用审批制度,明确项目和活动支出的财务信息。

(六)合理利用集中支付制度

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时,不能盲目依靠集中支付制度,为了简化工作而忽视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要对计划年度内业务活动的新情况,以及各种可能会出现的增减因素来进行充分的开来,进而编制出一个更加准确而又科学的财务预算,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合理的利用国家资金,来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全面提升,严格内部监管,使国家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事业单位必须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采取多种举措,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使之走上科学、规范发展之路,以提高国家资金利用效率和行政事业单位服务民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殷典平,林涛.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创新工作[J].现代商业,2011,09(02):55-57.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3

关键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从而制定的规范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控制系统,其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第二,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在我国相关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表明,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要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就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而言,主要是指管理层与全体工作人员为了保障各项经济活动效率,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从而共同实施的操作流程与管理方法总称。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对于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状

1.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支出计划,支出费用越来越大,国有资产浪费现象严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一般不审核资金使用状况,单纯证实是否有领导签字。基于这种状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从本质上来看,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制度浮于形式,没有具体实施;第二,没有支出计划;第三,资金使用出现超标现象;第四,会计账目繁多,存在假账等现象。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控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忽略会计制度设计。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与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不相符,没有明确内部会计控制重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控制;第二,在会计机构设置上,没有进行规范化设计,职工权责混乱,会计工作人员聘用计划中没有考核其会计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3. 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第一,固定资产会计审核与单位具体资产状况不相符,在固定资产使用阶段,对于价值变动与磨损价值不进行核算,夸大了资产总额;第二,就会计目标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现行财务规定信息在使用者范围限定上不够完善,对公众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没有真实、具体地反映出来;第三,立足于会计核算基础,现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收付实现制,但没有按照比例原则来进行,在资产负债状况上没有真实反映;第四,从会计报告机制角度出发,偏向收入支出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忽视现金流量表;第五,在预算管理模式与会计课目设置不规范。

三、企业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借鉴意义

1.企业内部控制原则是会计制度设计关键原则。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体系要执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以及授权批准控制原则,基于财务授权的基础上,运用内部控制方法,从而确保相关业务的正常实施。一般来讲,内部控制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账户控制,二是复式记账控制,三是定额备用控制。在这种状况下,能够实现对业务执行效果的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中,已经成为了会计制度设计的核心要点,在满足内部控制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内部会计控制水平以及效率。

2.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处理关键环节。内部控制作为其中的关键部分,是会计业务处理的核心环节。具体来讲,内部控制已经渗透到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处理全过程,在资金预算、处理以及结余等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地位。充分借鉴与运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将其贯穿于会计业务的各个具体的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部控制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助于强化资金的管理,有效控制资产购置以及资金结余。

3.内部控制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力的必然选择。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不断强化内部会计审计工作,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监督工作,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力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3.1 完善会计制度设计与评价机制。会计制度设计作为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规范以及会计管理中的各个方面。会计制度设计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一,设计人员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的评价结果,从而明确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开展有效的改进工作;第二,开展定期会计核算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详细了解以及掌握会计制度执行状况,从而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会计制度设计在监督指标上,强调会计制度内容的合法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建设,基于符合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控制作用。

3.2 健全财务分工制度、授权制度以及核准制度。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强化合理分工已经成为了实际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要健全财务分工制度、授权制度以及核准制度,设置专人审批机制与监督机制,加强账目凭证的保管,,致使每个财务人员对工作进行自动检查。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处理上要加强授权与核准制度建设,但凡重大资金支出都要依据相关规定程序开展审批工作。

3.3 强化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要不断强化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财务会计人员会计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培训工作,注重财务会计再教育。同时,面对领导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的现状,要加强其认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执行氛围。

3.4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控制、票据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体系。加大会计预算编制管理力度,结合实际财政状况,核定支出额度,细化费用支出的用途,提高预算执行力,避免发生追加预算现象。其次,积极利用网络系统统一管理票据,构建票据缴验制度,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票据使用状况。再者,建立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考察与评价内部控制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借鉴企业内控制度,加强对内部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激发工作人员的职业潜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不断规避各种管理风险,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陈建红.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制度设计评价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1(01).

[2]吕秀军.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5).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4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我国实施预算会计制度以来,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实行标准化、专业化的预算会计制度,带来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不断的发展壮大、国家财政体系不断完善的局面,为构建科学的事业单位管理架构提供了支持。目前随着我国预算会计管理制度的不断推进,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以适应当前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为目标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正在进行。

一、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概述

预算会计制度在我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数次改革之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9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和价值的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快快捷设置了财政专用款项的申请和使用,但是依然不得不能否认的是,会计预算会计工作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的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监督,还存在一些款项性质划分模糊和混乱等问题,因此亟待进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型相对稳定,应收应付款较少。因此现有的收付实现制较为简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事业单位业务类型核算需求越来越多,在资产负债的计量核算上,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业务上拓展,以及进行财务风险的规避。

(二)预算制度不灵活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存在的弊端[1]。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公众工作上由财务部门负责,但是财务人员对单位的业务往来缺乏整体认知,偏向于理论性,无法与实践结合。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以上一年度的预算制度进行下一年度的预算制度的编制,不能科学全面反映单位年度的新增业务,也不能帮助决策层进行重大事件集中调整时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工作执行不力的问题发生。

(三)在信息公开上,当前的预算会计工作主要面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批和报备和审批。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作为系统内部的事务,不能得到广泛的监督。在财务报告编制上出现不能完整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为公众参与预算监督带来的困难。

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

(一)权责发生制发生了改变,引入权责发生制,更好的要求进行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的核算。重新调整了核算方式和经济事项的流转程序。这时随着学生事业单位职能深化之后,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同时在人员工作转变和部分分工调整时,能够将财务控制工作前移,做到账实一致。

(二)采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式,能够根据业务实际编制本部门的预算方案,以部门为单位,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细化加深预算工作纵向延伸,满足各部门工作需求。单位整体的预算编制工作要将各部门的预算进行叠加,通过绩效评价工作,以及学习不预算编制相关知识内容,强化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商。

(三)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资金流动程序更为严格。通过行政事业单位国库单一账户制度,转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流程,可以实现单位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记录在财务报表中,强化事业单位的资金控制。

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改革策略

(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事务都有流程性的转变,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强化管理和监督,做好相应的预算执行监督和考核工作,并且保证了预算工作能够向社会公众披露,提高预防信息的透明度。

(二)通过预算會计制度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不断提高素质,适应会计从业资格的需要,成为有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人员参与到预算培训中,定期组织保证了全员了解预算会计制度。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和扶持,鼓励发展会发挥特长,能够更好地为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服务。

(三)在预算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适当的引入责权发生制,能够将一定时期内商品和服务消耗的成本以及实体运行过程中保增值情况、单位运行效率等全面的进行核算,避免隐性负债带来的问题。同时适应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需求,实行责权发生制,以事业单位为中心,进行会计信息的管理提供,为决策者能够进行科学决策所需求的相关数据[2]。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建议

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能起到制度保障作用,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良性发展,财务工作顺利开展。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的会计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还有很多和实际相背离之处。

我国现阶段执行的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制定的,并在1998年开始执行。这部会计制度在当时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状况相对吻合,有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制度上需要完善和更新。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会计的核算基础有一定的限制性。它的执行体系不能完整、真实地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产品的成本核算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不利于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这种会计制度也不利于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完整信息。所以,现在执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客观需求上对我国现阶段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三、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

1.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的改革必须选择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路线进行。应该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只有建立这种制度,才能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预算体系提供规范的制度保障。所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政府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和监督。

2.对会计核算基础进行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采用权责核算基础,有利于将行政事业单位大量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计量并进行客观、科学的处理,有利于解决各种会计因素在执行期间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成本使用情况;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序、科学进行,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3.实践证明,国库集中制度有利于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健康发展,并能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合理的财政预算体系,有利于单位的财务管理高效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国库集中制度过程中,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预算体系还不够完善,或者不能严格进行核算、预算,致使在资金使用方面出现混乱。所以,在资金使用方面,应按照预算执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预算体系建设,控制好资金运转,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全面完善内部控制内容,并且严格执行有关的内部控制机制,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良性的内部控制机制,控制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4.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合并制定会计制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属于政府机构,并且行使一定的行政职能。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它的收入来源基本上是靠财政部的直接财务支撑。经过很多形式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尝试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已经比较统一,所以,在现阶段已经没有必要再将会计制度分设为两套会计科目。现在很多会计部门和账目的管理制度相对比较相容,但是各有各的名称,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应该合并制定会计制度,避免会计工作的重复,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顺利运行,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范文6

一、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现状

(一)缺乏合理的预算会计体系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预算会计体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关系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采取的预算会计体系涉及到了各项内容,并将预算会计体系划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这种条块分割的方式不仅无法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也无法真正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2]。此外,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具备不合理性与不全面性。

(二)缺乏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观念

从整体角度分析,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弊端与问题,所以需加强实施会计制度改革。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之中,改革形势与改革方法存在多样性,改革效率却难以提高。归根结底便是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观念有所落后,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缺乏责任感与创新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法得到深层次变革。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不够灵活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所采取的预算会计制度是上个世纪所制定的,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进程中得到变化,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采取的预算会计制度呈现出了不灵活现象,这种现象过于死板,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不符合,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阻碍作用。因此,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以而言,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四)预算会计信息内容缺乏透明性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变化,要想真正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信息的完整性,需要针对性的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保证该体系的公平性与透明性。另外,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角度分析,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核算过于简单,各类财务信息内容比较狭窄,无法真正反映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现象,也无法将政府绩效与成本信息报告进行反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3]。

二、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产生的影响

(一)对未来预算会计制度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究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以政府为主体,构建新型政府会计制度,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转变为政府会计,将总账与明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另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积极转变为非盈利组织会计,不以盈利为目的,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会计。第二,要将权责发生制赢取其中,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特征制定具有国际化发展特点的会计核算制度。还要根据会计核算基础的基本特点,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现如今我国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素养,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需要积极引入权责发生制,比如国有资产收益已经安排没有拨付的支出等结算收支需要采取权责发生制对资产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

(二)预算会计制度下部门预算改革带来的影响

第一,部门预算需要将部门收入以及部门支出的内容进行准确反映,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作为主要核算对象,实现对所有资金收支的预算。此外,由于我国基建会计存在一定的特殊,所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中需要适当的添加会计科目,以此实现资金核算[4]。第二,零基预算作为一项重要的预算方式,对预算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采取零基预算的方式,将资金收支信息进行整合,只有在这种模式下才能真正满足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才能真正保证资金的可持续使用。

(三)预算会计制度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带来的影响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之后,传统模式下所存在的预算资金流转方式会发生变革。无论是财政收入、总预算会计、各项经费都会汇总到财政总预算会计之中。传统模式下的会计核算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采取的收付实现制也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5]。比如我国当前行政单位的工资是由财政部门通过银行转入到职工银行卡之中,这种方式下财政总预算会计需要严格按照拨款数据做出一笔支出的变化,但是一笔支出的方式与“收付实现制”有所不符。

(四)政府采购制度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