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范文1
新概括
战略任务更加系统化、完整化和理论化
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经过五年的思考与实践,在十报告中,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对资源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新概括与再升华。生态文明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应主要把握三点: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
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发展的全过程。
十为什么如此特别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这是因为,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其中有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发展方式的原因。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概念。30多年来,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却在减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相对减弱,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求结构变了,生产结构、发展方式就要变,否则就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违背了发展的目的。从长远看,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方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内涵
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十报告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思想理念、本质特征、国策方针、途径方法、重要目标、根本目的六个方面。
第一,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第五,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
第六,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目标是建设既富强又美丽的中国,不仅要增加GDP,也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既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又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新任务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今后五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四点。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三大战略格局”。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总体要求是,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范文2
呼唤真正的专业型记者
“专业型记者”的要求在我国新闻界已经提出了很久,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中一直不能得到推广。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面展开,无论在内在要求上还是在外在形势上,真正的专业型记者日益成为时代的要求。
1、新闻报道内容大大扩展使得分工和专业成为现实的可能和需要。
我国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其具体体现就是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开展新闻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是一切为了经济建设,一切围绕经济建设,把以GDP增长为执政方向标,这直接导致了新闻报道的内容极其狭窄。翻开我们的党报,除了领导活动的报道之外,经济报道占据了主要版面,而社会文化事业以及其他的部门行业的报道非常少,而且报道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活动部署、成绩取得和阶段性总结等方面,呈现一种程式化的报道。报道内容的狭窄直接导致了“分工”和“专业”在新闻媒体中可有可无,一名记者几乎可以报道所有行业的新闻。“和谐社会”理论将社会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的高度,并注重四者的全面和谐发展,政府开始将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作为基础性施政内容。政府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前受到忽视的医疗、卫生、教育、保险等内容繁多的公共建设方面,同时加快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力度。施政内容的扩展和丰富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内容空间,报道面的繁杂和细分使得记者的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可能和现实需要。
2、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对记者的专业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被经济快速发展所掩盖的体制弊端、社会矛盾、利益分配失衡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中央敏锐地看到了这一挑战,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审时夺势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大张旗鼓地推出一系列方针、措施和策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记者不能像过去那样只作好宣传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鼓与呼,而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担负起“环境监视功能”和“社会协调功能”,一方面要深刻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准确地反映发展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要看到这些问题和矛盾背后折射出的不同团体和群体的利益要求,客观公正地为各方良好的交流沟通做好桥梁的角色。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每一个记者对自己报道的某一行业要具备专家的眼光和能力,才能深度把握这一行业的发展脉搏和内在特质,进而透过繁杂的种种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无疑对记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只有具备这样专业素质的记者才能真正做到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为建设和谐社会担负起新闻人的职责。
摆正心态、学会用平等和多元化的视角采访和传播新闻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之后,我国整体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结构复杂多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走向开放并充满活力,社会环境日趋多元化,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对这种多元性的尊重和包容。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化对记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另一个新要求――学会用平等和多元化的视角采访和报道新闻。
1、报道对象上
记者常常被看作是客观公正的代言人,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政府权威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记者多以一种下级对待上级的角色去采访政府官员,其表现出来的或多或少的不够平等、不够客观的立场必然影响新闻的可信度和可看性。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进一步加快民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限制政府权力,努力建设一个有限的服务型政府,进而从根本上消除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思想。记者应当把领导官员看作是普通的报道对象,以不卑不亢的心态,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个人权利和主体地位日益受到尊重,记者必须要顺应这一趋势,改变过去在普通的采访对象面前高高在上的态度和思想:公众应该配合和帮助记者,只要新闻需要,记者可以采访公众的一切,包括工作、学习和生活。很显然,在现实中还有不少记者固步自封没有接受这一变化,如许多地方出现了普通公众状告记者侵犯其隐私权利的案件。还有一件反映这一变化的典型案例是:前段时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要求新闻媒体必须付费,才会接受记者采访。这可以说是颠覆了大家对新闻采访的传统观念,记者不再是过去所谓的“无冕之王”高高在上,他与采访对象是完全平等的,其活动就像市场的平等交易一样。
2、传播对象上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将不断趋于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中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提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作为一名记者,一名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和推动者,需要有一种开放和多元化的心态,在传播新闻的时候注重受众的视角。在具体报道传播过程中:第一要改变过去只把受众看作是单方面接受宣传和教育的对象,尊重受众的主体性及其表达权,更多地传达受众的看法和意见;第二要重视受众的差异化,不能单独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群体的角度看待新闻事件,要多视角、多侧面地考察问题,在传播的新闻中体现多元化和包容性。例如在许多新闻报道的评论中,记者常常是采用印证该记者看法的专家和评论员的观点,缺少相反观点和其他的观察视角,不能获得多数受众的认同。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②、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③、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范文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由“快”字当头到“好”字为先,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影响又好又快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体制改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这两个重点,也就抓住了全部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范文4
【关键词】生态环境;低碳经济;绿色GDP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环境建设也有巨大进步,但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石油和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明显过高,不少城市缺水严重,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频发。
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更具有现实紧迫性,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保力度,全面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低碳发展。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关键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发展低碳经济,转变思维方式是前提。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难以摆脱对传统发展方式的依赖。在以往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只有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范文5
大家好!首先要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和XX乡的父老乡亲们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在这里进行演讲,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我,支持我,鼓励我。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爱岗敬业,履行职责,促进XX乡经济建设全面发展。
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面对挑战和希望的伟大时代,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忠诚、奉献、务实和向上是我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是我的毕生追求。我的座右铭是: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们工作中。那么,怎样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们工作中去呢?我认为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去做,一是把发展落实到我们工作中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牢牢抓住“发展”两个字,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我们工作中去。因为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人民群众办事,办好事。三是把全面协调可持续落实到我们工作中去。因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所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会打算,会谋划,切实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四是把统筹兼顾落实到我们工作中去。因为坚持统筹兼顾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和重大事项。所以统筹兼顾实际上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好,符合统筹兼顾的要求,符合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为促进我乡经济建设全面发展,为此,我将立足XX乡的实际抓发展,围绕“修路治水夯基础,种养并举兴产业”的工作思路展开工作。
第一修好路。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XX乡村道路点多、面广、占线长、里程多,交通压力大。为修好路,我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二是发动群众筹资,三是积极向社会募捐,在全乡掀起了公路建设的,力争在2年内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让XX乡早日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第二治好水。XX乡是典型的旱山区乡,按照“以改治旱”,“以旱治旱”,“以调治旱”的目标,把产业结构和打窖、建池、整治渠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群众大打水利建设攻坚战,通过凹地建窖,平地建池,灌区整治渠系的方案,把每个池、窖、塘、渠连接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水利体系,在今年内修建2个提灌站。同时指导农户把水利工程当做家业来建管,杜绝“无雨闹大旱,有雨水乱窜”的局面,确保农业丰收。
第三做强XXX产业。一是继续扩大规模,创品牌,建市场,努力打造生态之乡。二是大力发展林业,利用本乡特有的地理优势种植桔桉,创建林业生态乡镇。
第四强民生创和谐。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今年内,一是完成XX乡卫生院建设,改善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完成敬老院的搬迁建设,实现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0人以上。
第五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场镇建设速度。今年内,修建一个供XXX人使用的集中供水站,扩建街道200米,改善XX乡的基础设施,使其更加宽敞、整洁、繁荣。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范文6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背景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国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已经成为网络大国,但在自主创新方面相对落后,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目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支撑互联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
我国的发展仍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应该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的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我国发展的资源约束趋紧,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危及人民生存和民族延续。节约资源、修复生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成为紧迫任务。
信息资源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宝贵的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智慧城市已经融合社会、文化、历史、经济、产业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
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是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服务全面丰富,网络文化繁荣发达,人才队伍素质高,双边、多边的国际交流活跃。
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的能力,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城市智慧发展的总体架构
城市智慧发展的总体架构涵盖城市的所有方面:人、财、物、天、空、地、工、农、商、学、警,涉及地面、空中和地下,实体与虚拟;感知他们,分析他们,顺应他们,调节他们,控制他们。
城市智慧发展的总体架构可以分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智能生态城市等层次;涵盖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和家庭(见图1)。让整个城市,尤其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融入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方针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方针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造、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完善设备折旧等政策,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着力提升质量。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是促进信息消费,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信息消费
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提高消费能力,逐步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
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
开展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在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债。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人民的生活,关乎民族的未来。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当前,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应该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
加强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行动
切实改善城乡规划
建设智慧城市要搞好规划。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过分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建设工作区、居住区。需要淡化城市功能分区,以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重点,积极引导混合用地;强调土地的混合利用,综合开发,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
规划建设综合功能社区,把工作和居住、购物等活动场所有机地组合在比较紧凑的地区,重新规划城市交通体系,协调运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通过道路、轨道交通和通信电缆与电磁波的“流动空间”构建城市体系,形成多中心、“紧凑型城市”的空间结构。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优先发展生产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依靠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保险、商务、科技等服务业。
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释放改革红利。
增强各类所有制的经济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