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年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事业单位的年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的年度总结

事业单位的年度总结范文1

(一)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变分散监管为集中监管。过去政府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是各自为政的,例如:人社局负责事业单位的人员调动、招考;编办负责事业单位的用编计划审批及实名制管理;财政局负责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审批等。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要求,成立事业单位理事会和监事会后,理事会是事业单位的决策机构,负责确定单位的发展规划,行使单位重大事项决策权。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分管领导是理事会理事。这样,各职能部门的分散监管就可以通过理事会这一平台实现集中监管。监事会的职责主要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的业务运行、财务、资产以及理事、管理层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纪委(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为监事会成员。通过理事会、监事会这两个机构,人社、编制、财政、审计和卫生等行政部门强化人事编制、资格准入、规范标准制定、服务监管、绩效评估、财务运作、信息等监督管理职能,着力加强对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和收费的监管力度。

(二)实行管理层负责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来事业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常常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政事很难分开,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行政主管部门强化监管职责,弱化并逐步剥离具体运行职责,从而逐步探索完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让事业单位法人充分行使自,优化单位内部日常运行的管理,健全单位内部决策的执行机制,强化公益属性,扩大公众参与,调动事业人员积极性,确保公众对服务满意。

(三)扩大社会参与面,事业单位法人监管增添新视角。在对事业单位的监管中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公众参与,扩大了监管的视角。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事业单位组建理事会时,必须明确1-2名会员为本单位服务对象的代表。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对该单位的人员素质、服务质量及日常管理优劣有切身感受,通过服务对象给事业单位打分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二、探索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监督管理机制

(一)年度工作报告制度。事业单位要对年度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编制年度报告。年度报告主要包括本年度发生的重要决策、重要活动、预算执行情况;计划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财务状况、运作中出现的问题;社会公众对本单位服务工作的反馈意见和其他应报告的重大事项。年度报告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如社会公众对本单位年度报告内容有异议、认为需要进一步澄清的,该单位应做出解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应主动收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并对该单位年度报告内容做出质询,该单位应根据其要求作出相应的改进。

(二)重要信息公开制度。为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提高事业单位社会效益,事业单位应通过单位网站、政务网等多种渠道各类信息,对社会公众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信息还应在新闻媒体。事业单位应当公开的信息包括:年度工作报告、绩效评估报告、财务审计报告;重大决策和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理事会的组成和理事任免、理事会决议;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及本单位向社会的服务承诺;为民服务的内容、服务价格、服务标准、政策依据、运作状况、发展规划等内容及变化调整情况;其他应公开的信息。信息公开应做到完整、及时、准确、真实,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举措应通过听证会等形式进行论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法人绩效评估制度。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质量和效率并重原则,以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结合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的特点和职责运行情况,登记局制定出台事业单位整体管理和质量评估标准。依据绩效评估标准和要求,事业单位应于次年年初做好自评工作,并连同各项佐证材料以及应由第三方评估或审计的报告报理事会,由理事会对年度工作绩效进行初评,形成绩效评估报告提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和举办单位。然后登记局会同举办单位对下属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实施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本单位理事选聘、管理人员任免、确定预算、负责人奖惩与收入分配和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等的重要依据。

(四)决策失误追究制度。为确保理事会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坚持“谁决策,谁负责”为原则,保证理事会权力与责任相一致。对事业单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章程规定导致决策失误,致使单位遭受严重损失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参与决策的理事应承担相应责任,但经证实在表决时曾表示异议并记录在案的,可免除责任。

(五)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接受审计机关对法人实施审计监督,年度财务审计原则上每年一次,由理事会委托审计部门并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于第二年1月底前完成。拿启东市中医院来说,其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经理事会审议批准后报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和有关部门备案,并于次年2月底前通过医院网站向社会公布。经审计发现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由理事会责成行政执行人整改,行政执行人应于30天内提出整改方案,报理事会审议。

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推广监管经验

(一)注重吸收外地先进做法。目前,启东市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架构就是吸取了镇江市的经验。启东市所有医疗机构建立一个管委会,由分管副市长任管委会主任,负责对财政、人事改革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各医疗机构再建立理事会,具体负责日常运行事务决策权及监督权。

(二)区别不同类别明确不同的监管重心。县(市)级事业单位多达数百家,分为不同的类别,隶属于教育、卫生、交通等不同系统。为使监管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区分不同的事业单位,确定不同的监管重心。例如对于学校,监督的重心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医疗卫生单位,主要看医疗技术的高低、收费的合理性、患者的满意度;对于一些业务关联性大、规模小的事业单位可以采用联合组建理事会的方式进行集中监管。总之,针对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多样化监管,促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

事业单位的年度总结范文2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细则》的规定,我局在市编办和自治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完成2009年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2009年工作完成情况

       1、做好并安时完成2009年度的年检工作。按照《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全区事业单位年度检验工作的通知》(宁事登字[2009]002号)精神,下发了《关于开展2009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的通知》,对年检方式、提交的材料、年检时间等作了精心部署,严格年检,安时完成了年检工作,并以固事登字[2009]02号文件上报了年检工作总结。

       2、把年检合格单位在宁夏机构编制网上进行了公告。按照自治区事业局年检文件通知要求,把年检结果以编办函的形式分别送达给法院、检察院、发改委、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管理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单位)。进一步强化了对事业单位的多方协作,联合监督管理。

       3、做好并完成了事业单位日常登记换证工作。

       4、做好“政务”、“公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名称审核工作。一是参加了自治区编办2月17日举办的全区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培训班和8月20日召开的全区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应用普及工作会议。二是根据会议精神,对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工作,在**日报、**政府网站做了宣传报道工作。发了四期信息,被自治区机构编制网和中国机构编制网、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机构注册管理中心分别进行登载。三是印发了《关于尽快报送申请注册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的通知》。此项工作各单位正在报送中。四是建立了“**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政务”网站,现已经在互联网上试开通运行。

       5、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6、做好农村指导员和基层挂职锻炼工作。

       7、完成其他临时工作任务。

       二、2010年工作要点

       1、认真按照《条例》和《细则》规定,做好2009年的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和日常的管理工作。

       2、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今后事业局要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多方协作,形成合力;联合监管,共同把关”的措施,每年把年检结果以函的形式送达法院、检察院、司法、公安、工商、税务、财政、人劳局、人民银行、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协助监督管理,以便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事业单位唯一合法“身份证”、“通行证”的地位和作用。

       3、积极主动和有关主管部门协商,争取创造条件,使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单位能够依法进行登记。

事业单位的年度总结范文3

一、抓制度健全,夯实考核工作基础

一是完善考核工作机制。2011年,我市以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为契机,市县两级均成立了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2012年,率先对全市18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绩效考核。2013年,在总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经验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临沂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办字[2013〕90号),对绩效考核的内容、指标、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为开展考核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出台了《临沂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工作规则》(临事考委[2013]1号),对事考委主要职责、办事机构、会议制度、审批程序、文件审签等方面进行了明确,为开展考核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科学制定考核指标。根据各类事业单位不同的行业特点、业务类型、任务目标,突出考核指标设置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制定了“综合考核、目标考核、社会评价”三位一体的百分制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考核指标突出客观公正,主要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日常登记监管台账进行,重点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报、信息公开等情况进行考核,占20分。目标考核指标突出任务导向,重点对事业单位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情况和内部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对创新成果、重要业绩、突出贡献等进行测评,占60分。社会评价指标突出群众需求导向,通过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方式,重点对行政效能、作风转变、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进行测评,占20分。指标制定程序上,由被考核单位上报主管部门再上报市事考办,市事考办反馈至主管部门再反馈至被考核单位,确保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是合理选取试点单位。鉴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一项新任务,我们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先后对教育、交通、卫生、畜牧等多个部门进行了实地调研。经比较论证,教育、卫生两个系统所属的学校、医院与民生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高,编制数和从业人员数占全市事业编制人员总数的50%以上,在事业单位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最后选定9所学校、7家医院先行开展试点。在具体指标制定上,学校侧重招生办学、课程开设、教学研究、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医院侧重门诊量、人才引进、科研创新、医疗政策执行等方面。

二、抓组织实施,确保考核客观公正

一是注重工作结合,形成考核合力。鉴于年底组织、人社等各部门的考核比较集中,在工作安排上,我们统筹推进,提前沟通,加强了不同考核的整合衔接,拟定了《2013年度市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临事考委[2013]2号)。与组织部门的考核结合,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同时发放了《绩效考核满意度测评表》。与教育、卫生部门现有的行业考核结合,将教育督导千分制考核、医院年度综合考核分别纳入目标考核实施细则。与市纪委(监察局)的行风评议结合,参考使用其评议结果。

二是注重实地考核,确保评分真实。明确了考核预告、自查自评、实地考核、社会评价、综合评审、确定等次、公示备案7个环节,突出抓了实地考核。从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主管部门抽调人员,分别组建教育、卫生系统专业评审委员会,组成4个考核组,通过召开会议、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综合考核和目标考核指标进行初步评价赋分,填报《2013年度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评分表》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个别谈话统计表》。对被考核单位承担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如省、市级医药卫生重点专科建设,学校重点实验室及在建工程等进行了现场核查,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三是注重社会评价,确保客观公正。经与市纪委(监察局)沟通协调,依托市行风评议办公室、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将被考核单位纳入到行风评议的范围内。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教育系统侧重加强机制建设、规范招生教学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社情民意调查3000余人次,征集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卫生系统侧重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通过电话抽查、明察暗访7000余人次,共收回有效样本2100多个,征集了就诊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意见,确保了评价的客观全面。

三、抓结果运用,确保考核落到实处

一是严密组织评审。市事考办书面征询了市综治办、计生委等“一票否决”部门意见,召开了由市事考委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科长参加的综合评审会议,确定考核得分。市事考办根据被考核单位综合得分情况,提出考核等次建议,报市事考委审核同意后,将考核结果书面反馈被考核单位,并进行了公示。根据考核成绩,确定了A级单位2家,B级单位14家。

二是严格兑现奖惩。将考核结果记入主管部门年度考核总成绩,作为被考核单位领导干部奖惩、选拔任用,调整机构编制、单位财政经费和职工收入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其中,被评定为A级的单位,结合组织部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社部门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将其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等次(不占用该部门的优秀名额),将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上调至20%。同时,财政部门在专项财政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

事业单位的年度总结范文4

一、时限性难限制

(一)年审的时限性被忽视

《实施细则》第六十五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执行条例和本细则情况的年度报告。而实际操作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却并不能如愿以偿。一是少数单位年审意识不强,缺乏工作主动性,在登记管理机关的一再督促下仍不能做到按时保质报送年审材料。二是时间安排欠科学,元月份正忙于上年度工作总结,更忙于春节前的准备。三是组织工作难以到位。

(二)年审的时间被延误

有变更内容的先变更再年审,变更的时间影响到年审时间。《实施细则》第四十五条规定事业单位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出现变更登记的情况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而总有部分单位怕麻烦一拖再拖,认为变不变更照样能开展工作。有的变更事业单位经常是到年审时与年审一同办理。

二、真实性难体现

事业单位法人的年审工作是由事业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按自查填报审查做出结论这一程序共同完成的。在经过对事业单位报送的有关年审材料审查后,发现年度报告书有些内容真实性难体现,造成资料准确性不够,主要体现在开办资金和法定代表人这两方面。

开办资金是举办单位授予事业单位自主使用、管理处置的全部财产,是事业单位法人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单位得以设立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因种种原因造成开办资金与实有资金不相一致,从而让真实的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去了真实性。

一是乡镇事业实行的是双重管理(既乡政府和举办单位共同管理),单位财务没有独立,资金的多少是由举办单位出具的证明,而政府是否给其投入?投入多少?举办单位并不是十分清楚,所以造成资金的随意性很大。

二是部分事业单位与其主管部门实行的是统一管理,财、物、事权都没有独立,政事没有分开,各项资金很容易造成重复登记,年审时财务收支情况填写也迫使他们做假,推算加估计。登记管理机关在这一方面的审查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三是固定资产作为开办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实有资金的多少。有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疏于管理。一方面体现在不按照规定擅自处理固定资产,比如有的单位电脑被盗了,空调坏了等原因又重新购买了这些固定资产,而账面上只增不减,经过多年的积累,这样的数值会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造成无序的虚增;另一方面体现在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上,各单位的日常活动必然引起固定资产的损耗,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没有象企业会计制度那样,提取“累计折旧”以抵减固定资产原值,致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有价值不一致。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按法定程序产生,代表事业单位对外开展活动,行使民事权国、履行民事义务的人。在现实工作中,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变动十分频繁。通过年审工作,发现有些关于法定代表人出现的不能妥善解决的棘手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原法定代表人因为调动、退休等原因不能继续担任法定代表人,而新的法定代表人又未任命,造成法定代表人的“空位”。另一方面表现在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变动频繁,混岗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法定代表人的“错位”。从而造成资料的不真实、不准确。

三、协作性难控制

(一)与举办单位的协作

由于每年的年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在工作中努力营造突出重点,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而有的举办单位认为自己的职责仅仅就是在《年度报告书》上加盖一个公章,至于填写的表格是否属实、规范,提供的材料够不够准确、完整,没有真正的把好关。

(二)与有关部门的协作

在实际工作中,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虽然在20__年7月,中央编办等十五个部委就《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使用问题联合下发了文件(中编办发[20__]17号),明确规定了《证书》作用。但在有关部门的业务审批中,并未明确要求出示《证书》,致使《证书》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用;多数事业单位把证书领回后使用的机会很少,也造成“有证无证一个样”的现状。

四、实效性难实现

按照规定,对逾期未办理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事业单位,可以停办其一切机构编制事宜,收缴其法人证书、印章,撤销其机构,冻结其银行帐户等。然而,大部分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服务等公益职能,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处罚执行起来是何等的困难,并不是一个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说到就能做到的。也正是因为有部分事业单位清楚这些实效性难以实现,才造成我们一系列工作的被动。

针对以上难题,这里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对《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针对不少事业单位的部门领导、法定代表人及具体经办人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不熟悉,对工作程序不清楚,对不按政策法规办事的后果不重视等情况,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只有从思想上认识上来了,重视起来了,各项工作才会有积极主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是要加强与

事业单位的年度总结范文5

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省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编办发〔*〕266号)、《关于做好*年度全省事业单位年检工作的通知》(苏编办发〔*〕3号)和市编办《关于做好全市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和*年度年检工作的通知》(盐市编办〔*〕6号)精神,为做好我县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和*年度年检的实施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根据中央编办、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和省、市编办统一部署,从今年开始,我县所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事项都将在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站“事业单位在线”进行,全部实行网上登记。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是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大力推进电子政务”要求和《江苏省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方便事业单位和服务事业单位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快职能转变,改进和创新登记管理方式的具体行动;也是进一步规范登记管理机关的行政行为,提高其执法水平、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实施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对于减少事业单位申办登记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改善登记管理机关的社会形象,拓展为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深度,实现登记管理机关与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互动,都有积极的作用。各镇和县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实施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作为当前登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全县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二、扎实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业务的培训工作

由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今年首次在网上进行,事业单位负责登记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操作知识,才能圆满完成网上登记任务,因此有必要对具体负责登记工作的人员进行网上登记管理业务培训。我办拟于3月17日开始,与县人事局培训中心在县技工学校分期分批(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对事业单位登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参训人员最好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请县各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这项工作,并将所属事业单位的参训人员名单于3月16日前报我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科,以便统一安排。

三、认真做好*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

(一)年检对象:

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证书有效期为*年3月31日前的事业单位法人。

(二)年检内容:

年检要围绕是否仍然具备事业单位法人条件开展,主要审核登记事项是否发生重大变化。重点是:

1、事业单位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2、实际使用的名称与核准登记的名称是否一致,包括使用的印章、标牌与核准登记的名称是否一致,有无擅自增加名称的行为;

3、实际的住所与核准登记的住所是否同一地址;

4、是否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无超出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的行为;

5、事业单位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与实际的负责人是否一致;

6、开办资金有无大幅变化,是否继续具有承担与宗旨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民事责任能力;

7、有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是否继续有效;

8、接受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

9、有无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

10、有无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

11、依法纳税情况;

12、违约和社会投诉现象;

13、涉及诉讼情况;

14、受奖惩和有关评估情况;

15、其他需要报告和审查的事项。

(三)年检需要提交的材料:

1、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

3、本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或验资证明;

4、登记机关需要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四)年检的方式与程序:

1、事业单位自查。事业单位依照《条例》和本通知要求,认真进行自我检查。自查的主要内容是:对照宗旨和业务范围,总结一年来开展业务活动的情况,检查有无违规行为;检查已核准的登记事项与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否按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

2、举办单位(主管部门,下同)审查。举办单位按照《条例》和年检要求,对事业单位开展活动情况进行审查,核实《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的填报项目。

3、网上申报年检材料。事业单位在正式申报年检材料前应绑定《事业单位专用光盘》,并在规定时间内运行光盘,将举办单位审查后的材料填入年度检验报告书后,通过网上向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其他材料可通过网上直接上传、邮寄或传真的形式报送登记管理机关。完成材料申报后适时上网查看年检信息。

4、提交纸质档案材料。事业单位根据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的信息提示,将已通过的年检报告书下载,连同本通知要求提交的材料,一并报举办单位。经举办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登记管理机关。

5、审核办理。登记管理机关收到纸质档案材料经与网上申报材料核对无误后,办理年检手续。

(五)年检要求及其他相关事项:

1、县直各事业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年检材料,申报年检材料的时间为所在单位负责登记工作人员接受培训后1周内。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申报的,应作出延期报送材料的书面申请。

事业单位的年度总结范文6

关键词:公益性 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一、前言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是极其重要的管理工具。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事业单位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合理配置资源,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促进合作与交流以及激励员工和业绩评价。公益事业单位,顾名思义,是指政府或社会力量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而设立的专门从事公益事业工作的单位。它对于救助灾害、救济贫困、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社会进步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事业单位有着公益性、专业性等特点,其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性资金,还有非财政性资金,如何对这些资金进行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事业发展。因此在新时期下,采用合理的措施,解决目前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是许多人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公益性事业单位对预算进行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及非财政性资金两个部分。预算管理涉及预算资金拨付、分配、使用、监督、控制以及分析总结等各个环节,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控制、绩效考评和报告等基本内容。目前,很多公益性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预算管理对单位财务管理以及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按照国家有关预算开支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合理管理,预算管理已逐渐成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但也应看到其中仍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在许多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一般职工到单位领导,并没有清楚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对于单位的重要性,没有配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执行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控制等环节都由财务人员完成。由财务人员唱“独角戏”,无法体现预算管理的实际意义。其次,预算编制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的程序、方法以及监督的不足。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各个职能部门认为预算不重要,没有积极参与和协助财务部门做好预算工作;在方法上,主要采取“上年基数加调整”,即以上年预算数为基数适当调整作为预算年度预算数,采用这种方法编制预算没有充分地预计和分析预算年度各项业务发展和收入支出情况,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既不适应单位当前预算管理的正常运行,也不符合国家相关文件及预算主管部门对预算编制的要求。另外,在监督上,部分公益性事业单位没有设定专门、固定的专职人员或部门负责对预算进行内部考核、评价、审计、监督等工作,最终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再者,财会人员的素质不高,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预算管理工作。有的财会人员把预算管理等同于记账、算账和报账,缺乏熟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有的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导致预算过程中账证、账账、账实、账表不符现象严重,可见,规范财务人员职业行为势在必行。最后,预算执行上的不足等问题,也导致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严重脱节,直接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困难重重,不能适应财政部门对预算项目进行追踪问效和绩效考评、对预算与决算进行比较分析等监管要求。

三、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针对上述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为了使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新公布施行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有关预算管理的要求,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单位高度重视预算管理是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前提。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实现营利目标和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公益性事业单位与一般企业相比,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预算管理仍应作为事业单位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尤其是领导,只有把预算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发挥预算管理应有职能,合理利用和管理好各项资金,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预算管理事关单位各个部门,并不是由财务部门单独来完成,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在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新理念基础上,加强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以期预算管理工作得到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主要是通过宣传栏、业务培训等形式,提高单位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还要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也才能增强预算的执行力。

(二)做好预算编制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