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金点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建设金点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建设金点子范文1

毛家冲村是市、区两级组织部驻点精准扶贫的重点贫困村,2015年10月以来我村在市委组织部、市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与精心指导下,针对自身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组织编制了《生态田园,梦里原乡》的生态农业示范村发展规划。先后引进了武汉民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武汉点溪园生态景观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旭华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武汉扬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片开发荒山、荒坡和村民抛荒土地公2000余亩,共同打造集种植、观赏、采摘、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特色产业示范村,目前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其中,武汉点溪园生态景观发展有限公司与亮新欣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打造的产业示范园区主要以糖蔗、子莲种植,古法红糖加工,子莲加工,产品展示及销售,景观苗木培育,花海观赏等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为我村精准脱贫注入了活力。截止2017年6月公司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流转土地380亩,种植糖蔗200亩,子莲120亩,野花组合40亩,农产品加工区800平米,冷库300平米,仓库及职工生活区1400平米(正在建设中)。

2016年为村民(含贫困户8户)提供务工机会10000多人次,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近50多万元,土地流转收入20多万元。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2万多元,基础设施投资分红4万元。预计2017年村民仅务工收入一项可突破100万余元,村集体收益可达10万余元,为我村巩固扶贫成果,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顺利完成精准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特呈请解决我村产业示范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资金180万元为盼。

特此报告。

社区建设金点子范文2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区民间组织;上城区;湖滨晴雨

一、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社区建设,试图以街居制替代单位制,实现对城市居民的组织和管理,但问题重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社区无法很好地满足快速增长和多元化的居民需求,无法发挥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的作用。费林(Fellin)认为,一个令人满意的社区应当是一个“有能力回应广泛的成员需要,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社区”[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呈现出数量多、异质性高、流动性强和需求多元化的特点,给社区管理造成很大困难。而社区活动又多是自上而下开展的,无法吸引社区居民积极自愿参与,社区参与的下降阻碍了社区功能的实现。

这时,具有公益性、志愿性、非盈利性等优势的社区民间组织对于社区管理和服务作用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社区民间组织往往可以利用更广泛的资源,调动居民积极性,将政府发展社区服务的规划、驻社区单位对社区服务的支持、社区居民的公益心等,转化为社区公益行为,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优化社区服务[2]。社区民间组织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转移政府职能,创新社区服务。社区民间组织以其灵活的体制和多功能的服务,弥补政府和市场供给社区服务的不足。二是提供社区服务,丰富文化生活。社区民间组织通过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三是参与社区管理,维护社会利益。社区内成立的各类民间组织,在协助街道强化基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3]。在国外,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Joan Minieri and Paul Getsos认为社区问题的介入方式有四种,其中的一种社会组织“一般都由那些鼓励人们去行动的非盈利组织来组织实施”[4]。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典型社区民间组织案例进行整理归纳,并以杭州上城区湖滨街道“湖滨晴雨”工作室为主要案例进行访谈调查,总结出目前我国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包括主要服务领域、组织结构、经费来源、运作方式、成果经验等)和面临的问题瓶颈。

二、社区民间组织建设:杭州市上城区“湖滨晴雨”工作室为例

截至2010年,杭州市上城区共有民间组织541个,其中注册7个,备案534个;在经费来源方面,“自上而下”成立的由政府资助,自行成立的基本自筹;在参与领域方面主要是社区服务,文化娱乐,公益互助;运作方式和组织管理放,部分由政府直接间接组建,或是通过居民组织活动,或是与企业合作提供服务。[5]

“湖滨晴雨”工作室是杭州市上城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民间组织,成立于2009年,是湖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了促进社区成员参与社会管理而提出建设的社区民间组织(备案登记,非注册类),委派老社区书记为负责人,主要服务是搜集民情民意,直接反映到市委办公室。

1、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

“湖滨晴雨”工作室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可以用“一室”“六站”“两员”“四报”概括。“一室”即湖滨晴雨工作室,也称“民情气象台”,负责信息收集、分析、报送及问题协调等工作,建立网络平台,设立社情民意网上、网下征集信箱。工作室每周会以“专报”的形式,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直接发到市委办公室,市委办公室不会进行回复批示,但会重视一些情况,改进一些政策。“六站”是社区民情气象站,街道下辖6个社区均设立“民情气象站”,站长有社区书记或主任兼任,根据工作室要求开展各种民情收集、反映和政策传递、解答等活动,由社区文教员收集整理民情观察员反映上来的情况,然后上交给工作室。“两员”是指民情预报员和民情观察员,前者由12名市、区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一些专家学者担任,后者由45名湖滨地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单位职工、新杭州人、社区居民等不同层面的人员组成。预报员通过宣讲走访等活动宣传政策,促进居民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理解支持,并听取民情;观察员以社区楼道、墙门为单位,围绕社会热点、难点和群众关注点收集民情民意,反馈给社区民情气象站。“四报”是指民情气象一天一报、民生焦点一周一报、民生时政一月一报、民生品质一年一报。如图1所示。

这种组织机构、运作模式的优点在于:培养居民自愿成为民情观察员,不需要很多资金,机构运作成本低;民意通过收集直接反馈到市委办,不用经过中间的基层职能部门,不但提高了效率,也有效地减少了民意在上达过程中被搁置、掩盖和歪曲的情况。这样,一方面上级部门可以得到真实的群众意见,另一方面群众在这种机制下更乐意提出意见,社区参与度也得到提高。

图1:“湖滨晴雨”组织结构

2、资金来源和政府支持

“湖滨晴雨”资金需求不大,基本由街道负责。工作室主任由街道发放工资,活动场所、设施、宣传与会议、优秀观察员的奖励等费用都由街道提供。工作室没有独立的财务体系,费用都要上报申请。

除了硬件设施和资金上的提供,政府为“湖滨晴雨”设立了民情上达的专项通道,便于信息的上通下达。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将工作室列为党员干部现场教学基地。工作室还得到“上城区十佳社区社会组织”等荣誉奖励。街道领导定期慰问观察员。

3、发展瓶颈

一是宣传不足。虽然“湖滨晴雨”在近两年发展迅速,形成了良好的运作体系,许多“金点子”被市区有关职能部门采纳,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传媒的关注,但是它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并不高。笔者在实地访谈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当地居民都不知道工作室的地址在哪里,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湖滨晴雨”工作室。显然,作为一个民情收集组织,目前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群众的知晓参与度不提高,民情收集的范围就无法扩大,社区民间组织也无法进一步发展。但是工作室的宣传途径十分有限,除了一个网站,就只有偶尔的媒体报道。

二是人员配置不足,资金设备不到位。工作室成立之初,计划的人员配置是一名主任和两位工作人员,可是两年来只有一位主任包揽所有的工作。街道迟迟不增加人员,也没有提升主任的待遇。工作室的地点设在东平巷社区的“红色港湾”内,电脑等设备十分老旧,最影响工作的是没有独立电话,要和对面党员服务窗口用同一条电话线。电话和网络作为主要信息传输渠道,如果不能保证畅通,那“湖滨晴雨”传达民意的作用就无法体现了。

三是难以广泛调动居民积极性。由于工作室只是起到一个反映、传递民意的作用,并不能直接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所以除了观察员,一般群众不会太关注“湖滨晴雨”。而观察员的人数又难以扩大,因为一方面工作室只有一位工作人员,无法处理更大的数据量了,另一方面对观察员的要求是既要热心观察、按时反映,又要有一定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无偿参与,这样的人选并不多。

三、小结

在社会治理日益成为全球性话语的情况下,社区民间组织将逐步成为社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社区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功能,它是提高社区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助推器,是释放社会能量、缓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6]。近几年我国社区民间组织数量迅速增长,涉及领域广泛,已基本形成了注册登记制度,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并开始推广由政府购买服务运作模式。在这个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日益显著,如认识上的偏差,政策的不完善,社区民间组织资金上的缺乏,管理上的不规范,自身能力上的薄弱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社区民间组织的运行发展,影响其分担社会管理、加强居民社区参与作用的发挥。因此,现在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和居民共同努力,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探索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加快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使得社区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P.Felln,The community and the social workers,Itasca,IL:F.Peacock,2001,70

[2] 彭佳丽,刘丽红.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J].社会视窗,2009,(4).

[3] 吕娜.社区治理模式中的民间组织现状分析[J].工会理论研究,2011,(1)

[4] Joan Minieri,Paul Getsos. Tools for Radical Democracy[M].United State: Jossey-Bass.2007.

[5] 蒋秋霞.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理论界,2009,(09):153-154.

[6] 于家琦.社区民间组织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理论界,2011,(1).

社区建设金点子范文3

(一)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及时部署开展“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促进企业发展和产业提升,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工业投入势头强劲,完成工业性投资37.28亿元,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新入园企业陆续竣工投产,建成标准厂房30.6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实施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7个、技改项目25个,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家、技术研发中心9个。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13家企业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订,省眼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落户我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枚。“强龙计划”深入实施,年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55家,森马集团纳税额突破3亿元。建筑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完成建筑施工产值97.7亿元。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园顺利挂牌,潘桥国际物流基地、文化创意园等项目有序推进。休闲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旅游总收入13.66亿元,增长20.8%。金融业稳健发展,新增贷款24.29亿元,恒隆小额贷款公司成功组建。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新增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辐射效应不断显现,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序铺开,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招商选资增量提质,实际利用外资3579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3.98亿元,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达35%。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自营出口10.91亿美元,增长13.6%,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节能减排有力推进,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5%、3.7%,燃煤锅炉节能和脱硫改造顺利实施,移膜革、牛仔服水洗等行业污染治理初见成效,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89家。

(二)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认真开展重点建设专项督查服务活动,34项重点工程实现投资12.98亿元。城市中心区建设步伐加快,行政管理中心完成桩基工程,法院审判大楼顺利结顶,市政园林苗圃有序迁建,商务区块开发全面启动,建设大厦等地块成功出让。火车站站前区配套项目加快实施,改河一期工程进入扫尾阶段,站东、站西等4条主要通站道路全面施工,站前广场和公交站场启动建设。道路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公路拓宽、六虹桥路整治等工程建成投用,南塘大道仙岩段、龙霞路卡口整治等项目顺利推进,*大道西段快速路开工建设。生态区创建取得新进展,建成市级以上生态镇3个,新增城市公共绿地5.1万平方米。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全面铺开,清脏治乱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南塘大道污水泵站等工程进场在建,新建排污管网10.5公里,疏浚管网63.5公里,建成垃圾中转站3座、标准公厕25座。电网攻坚深入开展,南白象输变电等4个项目相继投运,电力瓶颈制约基本消除。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力度加大,西向排洪*段、前?排洪渠等项目进展顺利,天长防洪坝建成投用,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成效显著。旧城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加快推进,景山脚北侧改建工程完成拆迁,塘西旧村改造项目进场施工,创建村庄整治合格村3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2个。农村居民饮水条件逐步改善,建成19个村的城市供水管网,完成31个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农村新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如期完成。富民攻坚计划深入实施,出台了低收入农户创业贴息贷款政策,村企结对共建活动取得新成效,培训农村劳动力5800多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得到加强,清理“转而未供”土地5130亩,拆除违法违章建筑99万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区财政支出增量的79%用于社会事业。省级文化先进区创建不断深化,建成“东海文化明珠”工程2个、“种文化”示范点1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00个,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彩石镶嵌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顺利启动,全社会科技投入增长10.7%,人才工作得到加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任岩松中学、南白象一小等迁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仙岩二中等9所薄弱学校完成改造,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创建市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1%,传染病防控和计划免疫工作成效明显。“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新增健身苑点52个,创建省级体育强镇1个、小康体育村19个,区第四届运动会成功举办。和谐计生年活动扎实推进,“三免”政策率全市之先全面实施,计划生育率达92.7%。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新增各类保险参保人数15.3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数1.8万。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达95%,577人享受大病医疗救助,2.5万人得到慈善救助,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款物6000多万元。残疾人康复网络初步形成,78名重度残疾人实行集中托养。住房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建成拆迁安置房8.9万平方米、三产安置房22万平方米,新增廉租房保障家庭43户,完成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00户,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实现全覆盖。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平稳实施。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新增省级文明村2个、和谐示范社区2个,建成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10个。殡葬改革力度加大,建成公益性生态墓区5个,青山白化和丧事扰民治理取得新进展。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总体良好。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健康发展,民族、宗教、统计、外事、侨务、对台、国防、人防等工作全面推进。

(四)平安创建取得新成效。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建公共安全视频网络监控点839个、群防群治专职巡查队伍15支,反“两抢一盗”、打黑除恶、禁毒禁赌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公安“三基”工程建设获得全省先进。高度重视工作,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总量逐步下降。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居住出租房、“三合一”企业、无证无照经营等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消防和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奶粉”事件得到及时处置,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初见成效,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受到市政府专门通报表彰。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妥善处置了一批欠薪逃逸事件,为企业职工追回工资2000多万元。外来建设者服务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职工维权工作扎实推进。“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消防、动物防疫、防汛抗台、民间划龙舟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五)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复议和执法监督,行政行为约束机制逐步健全。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开展政府工作“金点子”征集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率全市之先完成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职能部门内设审批机构从104个减少到34个,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从143项增加到415项,电子监察系统建成投用。重视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大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力度,改进政务督查方式,政府执行力不断增强。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廉政保障制度,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严厉查处行政违纪案件,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