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规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电算化规定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1

[关键词] 企业会计 会计电算化 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正确的认识以及很好的解决,关乎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发展及实务操作的改进。本文尝试在总结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在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研究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据统计,美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却远远低于这个数字。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够,从而不能对会计电算化产生足够的重视。许多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相当片面,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对会计电算化的片面认识,导致企业管理者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从而降低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速度。

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核算程序规范、基础数据核算等内容。许多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不够健全,核算程序不够规范,基础数据核算不够准确,这就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制造了困难。因为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无法得到正确处理,从而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及保密性存在漏洞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的产生方式、储存形式、表现形式等特征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用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而计算机的稳定运行需要严格的环境,而且网络的安全性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棘手问题,这就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4.企业缺少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目前,国内众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只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大多只会机械的操作财务软件,而对计算机硬件知识及维护技术知之甚少,在计算机出现问题之后便无法进行恢复。而计算机专业维护人员又缺乏财务会计知识,在维护过程中还需请教会计人员。因此,缺乏既精通财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滞后

在中国目前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中,存在着阻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因素。某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的规定,不仅不能起到推动作用,反而因为规定过于苛刻抑制了软件产业的发展,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由于缺乏会计电算化软件行业的统一标准,使得市面上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比较混乱。另外,现行法规中并没有专门维护会计电算化实施以及针对会计电算化犯罪的规定。这些法规及政策上的缺陷,给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及发展带来了隐患。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改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认识的改变和观念的转变,是保证企业顺利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只有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足够的重视。这样,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才能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企业可以专门设置对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效果负责的管理岗位。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培养既精通财务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从而进一步保证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

2.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企业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所做的各项基础工作,不仅包括会计基础工作,还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正常运行所做的各项工作。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不仅应该完善本企业会计制度,规范核算程序,保证基础数据核算的准确性,还应该配备实施会计电算化所必需的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维护及更新工作,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而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加强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法规及政策

国家有关部门应鼓励会计理论工作者加强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应加快完善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及政策,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软件产业的发展,激励开发商生产出既符合我国企业会计现状,又具有统一标准、功能齐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产品,从而加快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普及和发展的步伐。

三、结论与建议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不仅是会计核算技术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而且也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的重大转变。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是大势所趋。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总结,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就成为会计理论及实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鉴于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及实务操作尚不够成熟,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杨周南张瑞君: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2

一、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会计理论禁锢着部分人的头脑,一些人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

这些片面的认识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健康顺利地发展。表面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增强了核算方法的改进,这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节省了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的政策与法规中存在着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定

颁布电算化政策与法规是为促进会计电算化服务的,而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作用,反而因规定得太死抑制了软件的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三)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各会计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使所用的财务软件混乱,不同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便。

(四)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匮乏

财务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再加上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直接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五)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少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一定程序操作,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和黑客的侵入,从而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

(六)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有些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其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了。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就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把会计电算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使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能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使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更加符合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需要,使会计软件更实用、更成熟,更加适应会计审计工作的规范。

(三)拓宽渠道,培养人才

实现会计电算化,人的素质是关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是人机协调一致的工作过程,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会计人员要自觉加强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重视新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单位的管理层要重视单位电算化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快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深入开展电算化人员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工作责任心。

(四)突出特点,注重推广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工作列入本单位管理自动化和办公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讲求效益、逐步提高的原则,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推广。

(五)健全制度,科学管理

会计电算化必须有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单位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要提高认识,把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作为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点来抓,使电算化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管理制度,软、硬件系统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下的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验收、评比、奖惩等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特点 问题 影响 内部控制 措施

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实务中,以当代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操作手段进行会计工作,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1.复合人才的缺乏,电算化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之于会计电算化,它不仅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会计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相关知识培训。

第一、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由于当前科技发展迅猛,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以及计算机技术也是以目不暇接的速度更新变化着。然而,在现如今市场上的计算机教材,大都是前几年出版的,知识老旧,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不强。即使是最近出版的也是原先教材的翻新出版,这样的教材不仅不能达到会计电算化的要求,甚至还会导致会计电算化发展滞后。

第二、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相对于传统的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是人机结合的系统,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知识还要对计算机的硬件以及软件都要有一定的了解。目前在我国,这种既是会计专业的同时又兼备计算机技术的人才还有很大的缺口,然而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2.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的局限:缺少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

我们可以到会计软件市场上走一走,发现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种类十分繁多,然而,这些品种满目的的软件它们在功能上基本上没有差别。但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下,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使用单位,它们最终都是要市场化的,所以,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必须依赖其对市场的预测,况且在对事物进行决策与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控制,之后还要进行核算分析,这些都需要与之相对应的会计管理软件来完成。专业化管理软件的缺乏无疑会影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并不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工作简单的进行操作,而是将财务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相整合在一起,使二者有机结合。这不仅使财务会计记账、算账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而且使管理会计可以将资料充分利用;更使管理会计获得来自于财务会计基本信息以外的其他相关信息,为管理提供更全面、更具体的信息。

3.会计软件不能及时升级换代,软件安全性、保密性差

第一、在当前不少企业中,相对于计算机的硬件而言,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还是比较古老的。目前。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的理解会计点算化的真正意义,仅仅认为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记账代替手动记账,只重视对于其计算机硬件进行更新而无视于会计软件的升级,使得会计软件跟不上现实操作的需要。

第二、有的企业虽然对会计软件进行不断的更新,其企业应用的软件也是最新版的,但是对于计算机的安全性却关注甚少,导致会计信息泄露,对企业的发展形成障碍。

4.内控制度不够健全,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建立在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也不是十分完善。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

1.内部控制形式的变化

第一、由于会计电算化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得在传统手工会计下进行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显得有些多余,甚至已经没有必要再进行这方面的控制了;

第二、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原先的传统手工会计下进行的一些内部控制被计算机的内部控制所自动化。

第三、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不仅存在着人工进行的内部控制,还存在着计算机程序进行的内部控制,它们二者之间是相结合的。

2.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

由于会计电算化将计算机技术也引入了会计操作实务中,使得对计算的控制也加入了会计内部控制中,例如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对计算机硬件的维修、对计算机软件的分析、程序的编制、操作人员的维护、信息介质的维护、信息安全的保障、系统维护人员的道德责任等等问题都加入到了会计内部控制的内容中。

3.内部控制重点的变化

传统手工会计转换为会计电算化后,进行会计财务工作时的数据都将来源于数据库,在会计操作中,如果出现对计算机的操作不当,不但会使数据输出发生错误,还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受到损害。

所以,在会计电算化后,在整个会计电算化业务中,对数据输入操作不当的控制将是最重要的控制环节。

4.信息存储介质的变化

由于在会计电算化中,会计操作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信息的存储大都是通过磁性介质来予以保存的。然而当磁性介质受潮、受热、被磁化、弯曲后都会使介质损坏,导致信息丢失,所以,在对信息系统的资料进行保存时也要进行必要的控制,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风险。

5.会计网络化带来的新问题

第一、网络环境下,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互联网传递,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与完整性。

第二、互联网的开放特性,给一些非善意访问者以可乘之机。

第三、计算机病毒的猖獗也为互联网系统带来更大的风险。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以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

1.严格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会计核算软件正式使用后,对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针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计算机维修及会计软件系统维护等工作岗位。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

2.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和控制系统

操作环境包括系统操作过程以及系统的维护。操作程序控制主要通过制订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规定来实现。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如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规定资料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规定软碟专用以防病毒感染。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

3.建立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实行电算化以后,设立计算机房的主要目的是:给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机器设备;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入机房,保护机内程序和资料的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对进入机房内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

第二、保证机房设备安全的措施。如机房防火规定等。

第三、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措施。如机房防潮、防磁等方面的规定等。

第四、会计资料和会计软件安全保密的措施。如数据备份规定及不准在计算机上玩电脑游戏等规定。

第五、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如规定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需报经单位总会计师批准等。

4.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这些档案主要是指打印输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存储会计资料和程序的软碟及其他存储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的各种文档及其他会计资料。档案管理的功能是负责系统内各类文档资料的存档、安全保管和保密工作。档案管理一般通过制定与实施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通常包括:

第一、存档的手续,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

第二、各种安全保证措施,如备份软碟应贴上保护标签,应存放在安全、洁净、防潮的地方。

第三、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定期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参考文献:

[1]刘巍.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探讨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2):131-132.

[2]李欲伟.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6) .

[3]高志军.浅谈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J] 消费导刊,2009,(18) .

[4]汪艳.浅谈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J]. 公用事业财会,2007,(02).

[5]钱静,徐峰.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02).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4

(1)会计电算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在采用了会计算化手段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

(2)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总体上偏低,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采用明显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当前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不到总数的10%,而且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采用,小型企业很少采用;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较多采用,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较少采用。

(3)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一些启用了管理型或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由于管理环境跟不上,或软件使用人员的知识技能跟不上,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

(4)会计信息系统启用的成本效益比还比较高。一些单位在会计信息系统使用的理念上还有不务实的现象,将其看作是一种身份,一种形象,在购置软件时盲目求大求先进而不顾企业实际,造成高价购进的软件只能有小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启用会计电算软件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进行大量复杂的工作。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形势看好,但是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一方面,一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另一方面,传统的会计理论也禁锢着部分人的头脑,一些人肤浅地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财务会计的工具。这些片面的认识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健康顺利地发展。

(2)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目前,我国有许多会计软件开发公司,他们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不便。有些软件操作过于繁琐,对于一些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薄弱的用户来说,形成了很大的阻碍。为此,软件经销商还必须对客户进行软件操作培训。这种谁销售谁负责模式的结果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此外,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盲目开发出的会计软件模块少、功能低,版本升级无保障,软件更新和提高无从谈起。

(3)会计电算化的政策与法规中存在着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定。颁布电算化政策与法规是为促进会计电算化服务的,而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4)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遗乏。一方面,由于传统的财会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三、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提高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思想认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2)加强硬件的内部控制措施。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等硬件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硬件出现故障,会导致系统中断工作,所以各单位必须严格硬件设备控制管理。建立健全机房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保证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安全。建立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

(3)软件的内部控制措施。会计应用软件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整个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会计软件的支持和控制下进行会计工作的,软件的安全程度决定了会计信息的风险程度。因此,必须加强会计软件的管理,以确保会计软件能安全、有效、正常地支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

(4)企业领导者要自觉强化认识,大力支持会计电算的实施和运作。企业领导者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以及它将对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进行,并进行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立数据保护机构,加强数据的保密和安全。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来管理数据,而对非相关人员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给予查看数据的权利。同时,要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识别、授予权等措施。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电子计算技术对企事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处理的方法[1]。会计电算化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有效的将管理学、会计学以及信息科学结合起来的一门会计管理方法,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对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2017年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相关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对会计电算化相关方面的内容也做出了相关规定。由此可见,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即将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对接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起步相对较晚,企业在推进会计电算化时,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构建不完善、相关会计电算化管理以及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存在,不利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3]。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基于对如何解决会计电算化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会计电算化运用中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有效的将管理学、会计学以及信息科学结合起来的一门财务管理工作方法,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起步相对较晚,会计电算化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部分财务人员不能胜任工作要求。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电子计算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处理的方法,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具备的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的系统进行熟练操作和掌握,要求对系统中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小企业财会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二)会计电算化系统信息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收集,然后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传统的会计信息进行分类处理。由此可见,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只起到了一种信息收集的作用,未对信息中的作用做出利用[4]。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经济统计学知识的学习以及信息处理技能的提升,以从会计信息系统中获取有效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加大。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起步相对较晚,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不完善,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泄露,财务数据的信息严重威胁了企业生产经营,增加了内部控制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是自动对企业经营生产中发生的会计凭证进行多项会计核算的工作模式,一个会计信息的错误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财务错误,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二、推进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推进会计电算化发展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在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知识储备更新和会计制度、会计审计准则等相关制度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培训。(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首先,建立会计电算化实施操作管理制度。其次,对会计电算化执行操作的细节进行规定,确保各项工作执行朝着执行目标进行。最后,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执行结果进行评定,提升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构建“执行-预警-反馈-调整”的会计电算化运行机制。建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执行进行常规监督,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漏帐、错账等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对出现偏差的情况预警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对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升企事业单位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促进经济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将不断重视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在系统中的运用,信息处理不断呈现出精细化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不断提升。企业会计电算化将会从全方位、全过程的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会计信息化系统,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朝向网络财务发展成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最终趋势。

参考文献:

[1]邵丹.从会计电算化到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谈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方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06):21-24.

[2]何雪.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2):171-173.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6

【关键词】 高校; 会计电算化;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近年来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高校会计电算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政府大力支持、高校积极参与、软件商竞争有序的格局。我国加入WTO后,高校对财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着会计电算化新的一场革命的到来。与此相应的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会计电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软件、基础、安全和人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滞后

市场上的财务软件可谓百花齐放,各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我国高校财务软件设计思想大多是考虑会计核算,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会计功能,软件没有充分发挥电算化对强化财务管理的作用,缺少财务分析功能,使得财务部门不能在资金管理、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很好地发挥监督和参谋助手作用。

1.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手段的“模拟”。会计电算化可以说是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复制”,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忽视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从而达到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程度不深。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既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数据同源,管理会计电算化就可以采用财务会计电算化提供的数据生成管理报表。然而,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少数软件开发商虽已涉及到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离高校财务信息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3.会计电算化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财务软件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其他部门不能及时查阅和掌握相关的财务信息,财务人员必须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数据输出后进行整理,提供决策的信息总是滞后于经济业务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部门的管理成本。

作为通用的高校财务软件,应该既符合高校实际情况,又要满足各种类型学校的管理工作需求,这就需要软件功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随着高校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控制费用、增加收入都对高校财务软件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薄弱

当前,高校电算化管理工作薄弱,新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地发展。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业务,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相关制度规范化、标准化,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运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发展把高校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但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不健全,使得会计信息不能被合理使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高校会计工作的作用。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脆弱

1.数据安全风险。在手工方式下,财务信息以账、证、表等形式存储在纸介质上,修改过的会计凭证或账簿可以从财务人员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但是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数据直接存储在磁盘上,对电子数据的非法修改可以做到不留痕迹,存在着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数据风险。利用计算机的舞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被发现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更大。因此,在电算化系统下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意义重大。

2.管理安全风险。由于相关人员缺乏计算机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不遵守本部门的信息安全规则,造成数据损失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普遍对病毒的危害性程度认识不够,任意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在计算机间、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交替使用软盘和可移动硬盘、U盘,将计算机病毒带入财务系统中。另外,由于一些计算机的配置较低,安装防病毒软件后计算机运行速度会受到影响,一些员工对安装的防病毒软件私自卸载,造成整体防病毒工作的被动。因此,往往由于某一个人使用过程中的疏忽而给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风险。

3.非人为事故风险。如意外事故,包括非预期的、不正常的程序结束操作造成的故障、由于电源故障造成各种设备无法使用、存储数据的辅助介质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已输入数据的凭证丢失等。如果这些数据已经及时备份尚可恢复,如果未及时备份,则造成财务数据将永久丢失,给高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会计电算化人才紧缺

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一直是制约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财务人员的会计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但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只能机械性地使用财务软件,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如果出现误操作,可能就会使自己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严重的可导致财务数据丢失、系统崩溃。人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选择适用的会计核算软件

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当中,使用的财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和财务工作正常进行。高校要重视财务软件的选购问题,选择适用于财务管理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一方面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测试,选择能满足高校内部管理需要的、适合本校的财务软件;另一方面,高校应将应用商品化财务软件与自主开发相结合。通常的商品化软件总是只能反映某一类用户共同的需求,而不能充分照顾到每一个用户的具体情况。为了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有实力的高校应将商品化财务软件和自主开发结合起来,利用本校的计算机技术力量,对商品化财务软件未能提供的功能加以补充,对其不完善的功能加以完善,服务于高校管理需要。

另外,从网络技术角度出发,着眼于今后软件的升级换代和功能的全面提升,应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第三方接口输入输出的全面开放、大型数据库技术等内容,让财务系统走上信息系统的高速公路。

(二)改善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

1.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要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引进先进的电算化管理理念,改进高校会计工作传统的管理模式。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与计算机应用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建设将与软件的应用并驾齐驱,会计电算化系统必须有一套与之紧密结合的组织措施,形成全面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为进一步编制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依据。要完善电算化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高校会计人员上机操作规定、系统维护规定、档案管理规定等等,做到有章可循,更好地对会计日常事务进行处理,保证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的安全、可靠,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务管理保障。

2.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要加强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培养,使财务人员既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技能,还对计算机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快速、周到、全面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知识、能处理计算机一般性故障,培养出对会计电算化接受能力强、既懂会计知识又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时刻关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培训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对在职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知识结构,为社会输送新的血液,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和应用水平,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

3.做好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

高校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意识,把数据安全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多级备份机制。对于财务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要按照“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确保恢复”的要求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备份数据要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多个存储介质上,必要时使用压缩软件、加密软件对备份数据压缩、加密。定期将必要的备份数据刻录到光盘中,重要的数据最好制作两个以上拷贝且存放在不同的地点,保证数据在损坏后可以及时恢复。同时,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制定合理的数据访问的用户账号、权限设置、密码,保证数据的安全。提醒用户不使用简单的密码,并定期修改密码,防止泄漏账号及密码。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财务软件本身有安全漏洞,要及时安装的补丁程序或升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

(三)落实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

实现电算化后,对会计档案管理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建章定制,制订一系列管理办法:1.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保存制度。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以计算机打印的书面形式保存,保存方法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2.妥善保管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光)介质或其他介质载体。如规定存有会计数据的磁盘应存放在防潮防磁的房间内等。3.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工作日常检查制度。高校财务领导应定期地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加大监督力度,促进高校会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4.建立完善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调阅与使用权限制度。各高校应严格会计档案调阅的审批程序和规章流程,严禁随意拷贝、复制,随意调阅会计档案,加强会计档案的安全性与保密性。5.报废的计算机应将其硬盘彻底格式化,以防数据泄密。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实施组织机构控制。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将会计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即在财务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与之配套,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防止舞弊,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贯彻业务审核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数据输入输出与数据审核相分离、系统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相分离、系统数据文件的保管与计算机相分离的原则。

2.强化内部财务监督。通过内部监督可以了解现有的一些内控措施是否有效。在会计电算化运行过程中,审计人员对业务处理等进行评价和检验,有利于监测财务软件的可靠性,提高财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安全之本。重视内部监督,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是规范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促进高校自我监控、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较好措施。

(五)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

会计属于上层建筑,它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会计领域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呼吁会计革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将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统一,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在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同时,侧重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实现会计信息化改革目标,高校将通过互联网和校内局域网建立一个相对快捷开放、实时方便的信息交流系统,为财务部门和校内其他部门之间,高校与外界之间保证畅通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将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一次质的飞跃。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