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1
1.现代英语教育理念。根据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当代中学生的英语的教学理念大致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主。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缩小差距。共同进步。而在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就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网络,磨练学生的意志,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2)注重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英语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的颈部,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摆脱老旧落后的教学思想,采用积极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可以在有趣的教学氛围下,积极学习英语知识,展现个性思维。
(3)注重教学过程。学习英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英语知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要盲目的进行知识的补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教学的内容的安排。
2.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的体现。学生如果对知识感兴趣就会在不需要他人的监督的情况下,自己进行学习,并且进行知识的深刻记忆。很多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依靠学生自己,但是自主学习还是要依靠教师的帮助。自主学习实质还是指一种教育理念,自主学习理念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学习的目标以及学习内容。因此就需要教师树立自主学习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进行英语的学习。
二、现代英语教育理念指导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自主学习是指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的学习会比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的学习效率要高。因此就需要教师充分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开发,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1.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在整个学习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内容就是帮助学生可以理解英语,将英语知识工具化而不是难题化。因此就需要教师注重英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了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在教书与人的同时要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化,以及尊重学生个体的思维。
在过去的中国英语教学中,往往都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处于无知迷茫的状态,对老师的话是惟命是从。因此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帮助学生去了解英语,去探索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而不是全部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英语的教学是区别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英语是门工具学科,学习英语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引入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去。
2.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学生的角色。在现当代的教育理念中,一直都是以学生为本,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因此,学生要时刻明白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去学习英语知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种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可以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加以帮助,学生在探索英语知识的领域还是存在误区和盲点,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帮助。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2
1.移动学习内涵与设计原则
我国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2000年,国际远程教育学家DesmondKeegan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的学术报告中首次介绍了移动学习这一概念,提出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远程教育中移动学习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移动学习以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为基础,利用便携小型的移动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过程。第二,移动学习者不再受电脑设备限制,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地自主学习。第三,与传统数字化学习相比,移动学习具有更强的情境性、交互性与移动性。第四,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移动学习作为集中正式学习与分布式网络学习的延伸与补充,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要。
2.自适应设备模型
移动学习平台开发方法目前有两大类:第一种是针对移动学习用户建立一个WAP站点,使移动用户可以直接访问WAP页面。新建WAP站点就是把目前Internet网上HTML语言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服务器处理后转换为二进制的WML数据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第二种是依据不同移动设备与操作系统建立学习平台,开发移动设备终端软件。随着网络带宽的迅速提高和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HTML、CSS语言已能适用在手机设备上,大部分手机己经可以直接访问WEB站点。WAP在手机终端业务表现上存在用户体验较差的缺陷,因此WAP网站应用正逐渐被移动客户端软件和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取代。而移动终端软件开发,要针对不同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比如Andriod和ios等)进行针对性软件设计,学习者下载和安装客户端软件后可访问相关学习资源。目前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更新频繁,服务升级迅猛,因此在后期维护阶段,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与人力,甚至由于系统兼容问题,不得不重新开发应用软件。从经费与技术层面上分析,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缺陷。针对以上问题,受加拿大QingTan等提了的5R自适应框架启发,本文提出基于自适应设备模型的移动学习平台开发方法,根据移动终端设备的不同型号、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版本,制定个性化的显示布局与方案。设备自适应开发模型实现可分为如下三个步骤:
(1)识别设备:学习者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学习资源网站,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HTTP报文,服务器通过解析UserAgent报头获取移动设备型号、操作系统名称、浏览器版本。
(2)调用样式:服务器完成设备终端类型的判断后,配合数据库读取,从样式库中调取与之配套的样式文件。
(3)资源渲染:利用HTML标签与CSS样式表文件,对页面进行重新布局与渲染,针对不同显示设备呈现对应的显示效果。从经费与技术上进行比较,本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①该方法沿用数字化学习中广泛应用的HTML语言进行开发,制定多套针对移动设备显示特性的样式文档,通过样式文件改变网页的排版布局,技术难度较低、工作量较小。
②用手机浏览器访问课程网站能够较好地解决设备之间的差异问题,因此能够在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上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
③采用此方法改造已有网络学习资源网站,能改善资源在移动设备中的呈现效果。
3.模型实现与应用
基于设备自适应开发模型,原本按照移动学习资源规范开发的新学习资源,其科学性和适用性可以在显示层面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而那些己有的不适宜于移动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其知识服务功能也可以通过以上的处理在手机呈现方式上得到改善。基于个人电脑和IPAD访问网站,页面分为头部、菜单、内容与底部四部分。页面清晰紧凑,导航菜单与学习内容整合在同一页面,学习者选择菜单项后可在同一页面查看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了PC端的浏览器优势。但此页面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显示时,效果却不够理想。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较小,分辨率较低,此页面在手机上显示时相对过大,用户必须拖拉滚动条或划动才能查看页面完整内容。其次,页面内容信息量过多,在手机端显示时字体过小,不适合用户在较短的零散时间内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定制两套样式方案PCLearn.css和MobileLearn.css,PCLearn.css针对个人电脑与IPAD设备设计布局与显示方案,MobileLearncss针对手机等小屏幕移动终端进行页面二次布局与渲染。如图3所示,手机页面上菜单布局更简单明了,字体大小合理,便于移动用户选择菜单项。学习内容与导航菜单分别在独立的页面显示,更适合手机终端呈现,也有利于移动学习用户在嘈杂的学习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二、移动学习资源库建设
1.成人移动学习资源的特点
成人移动学习者来源广泛,有成人学生群体、企业员工群体、农民群体、政府事业单位人员等,他们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继续学习和深造,但由于工作、学习和生活所限,只能利用零散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他们以自身特有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个人技能的提升。因此,成人移动学习资源与传统的学习资源相比具有许多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容呈现简洁化
由于移动设备屏幕较小、分辨率较低,因此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要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移动学习资源导航设置、交互设计等也要求尽量直观、简单、方便操作。
(2)内容设计微型化
成人移动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复杂多变,移动学习资源内容建设要求设计开发短小、精悍、适宜于零碎时间的学习材料。
(3)学习知识专题化
成人学习者的移动学习过程容易受外界干扰而发生中断,因此移动学习知识注重组织系统化,要求围绕某一专题展开,组合专题相关的知识点,共同构成一个专题知识网。
2.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移动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移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当前移动学习资源研究集中在“简短化”和“微型化”设计,忽视了专题化设计,欠缺对资源内容的整体结构系统性问题考虑,造成成人学习者难以实现系统的内容学习,获得的知识零碎而杂乱。为建设出能够切实满足成人移动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我们提出利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工具建设成人移动学习资源。基于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美国学者诺瓦克提出概念图教学技术。概念图能清晰地分析知识体系结构,有效实现概念的组织、整理和归纳。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做笔记的方法,思维导图将人脑的思维过程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由中心主题、分支主题与关键词组成。思维导图形象地展现了人脑的思维过程,能有效帮助学习者依据某一专题,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在移动学习资源的专题化设计过程中应用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能起到较好的承上启下作用。在引入新的专题知识时,利用概念图设计学习资源导航,能够将知识的整体结构呈现给学习者,使学习者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开展学习。
三、小结与思考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3
调查目的:掌握当前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能力的状况,以及学生对教师这一重要角色的态度。共发放问卷42份,回收42份,学生年龄在20-22岁之间,其中女生填写11份,男生填写31份。
1、调查问卷及部分回答
(1)学习动机方面
第6题: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选“是”的78%;第19题:课后你经常主动搜集学习资料。选“是”的占30%;第24题:你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是”的占57%;第11题:你来学校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复选)。共36个选择学习知识和技能;共20个选择体验大学生活;共16个选择父母期望;共24个选择学习做人做事;共19个选择拿毕业证;第30题:老师怎么教,你就怎么学。选“是”的占54%;
(2)学习情感方面
第7题:你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选“是”的占76%;第8题:你对学习有很强的自信心。选“是”的占59%;第8题:上课时,你总能全身贯注。选“是”的占59%;第20题:学习是你生活中重要的事情。选“是”的占61%;第22题:你目前对学习的最大苦恼是什么(复选)。其中,有11个听懂老师讲课;19个操作有困难;4个不知道学习的方法;9个不知道学的方向;20个学习不能持久;1个不能实际操作该专业的项目。第23题:你对哪门课程感兴趣,原因是什么?有学生填:喜欢专业课,利于就业;喜欢CAD,因为能画出自己的作品;喜欢工程制图,有成就感;测量,喜欢动手;计算机,因为喜欢网络上网;第26题:作业中遇到问题,你经常会放下不管。选“是”的占79%;第31题:放学后,你会先写作业。选“是”的占38%;第32题:你经常主动和老师、同学讨论学习中的问题。选“是”的占14%。
(3)学习能力方面
第9题:你经常在上课前预习。选“是”的占48%;第10题:你总是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听课。选“是”的占21%;第14题:上课时你经常提问。选“是”的占2%;第15题:你上课会作笔记吗。选“是”的占81%;第17题:你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是”的占29%;第21题:你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选“是”的占38%;第33题:你经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有64%的人认为激发不大。
(4)对教师的认可方面
第27题:老师的授课,能否激发你的学习兴趣。有71%认为有点帮助;第28题:你觉得老师的授课方式,能帮助你更好学习。有60%的人认为有点帮助。
2、调查分析总结
从学习动机调查看,学生自身具有很强的学习意愿和目标。有78%的学生对学习是有兴趣的,57%的学生对学习是有目的的学习。从学习情感调查看,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学习不能持久,对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学生喜欢追求成就感。从第23题看出,成人学生看重学习的成果,倾向于做出一个作品,喜欢追求成就感。从学习能力调查看,成人教育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造成学习效果的不佳,削弱了学习动机。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总结的习惯,缺少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源的意识等。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来看,教师并没有得到学生较高的评价,虽然50%以上的学生承认老师能给他们帮助,但他们认为这个帮助并不大。
二、提高成人教育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策略
1.树立自我实现的学习观
在马斯诺的动机层级理论中,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成长中对未来最高目标。成人学生有追求成长性的需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学习可以加强自身潜能和价值的发挥的观点,摒弃单纯为了获得毕业证的想法。
2.教授实用性强的知识
成人学生的心理追求实用性,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所以,为成人教育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要有实效性和时代性,才能有效促进成人学生知识的积极迁移。纯理论和陈旧性的知识,对成人学生缺乏有吸引力,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3.布置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
在耶基斯-多德森定率中,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所以布置难度适中的任务,最利于激发学习动机。以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做中学,体会成功。
4.制定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评价具有目标导向和激励作用。只有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的积累。人本主义认为,学生与老师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和学生应该对评价达成共识,教师要在学习前,告诉学生评价的方法。
5.教授学习方法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4
1.1学习动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学习动机是引发自主学习的根本因素。从内在心理机制看,明确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问卷数据显示石河子地区参加开放教育的大部分学习者源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85.5%的学习者选择开放教育主要是希望兼顾工作和学习,45%的学习者很清楚自己的学习动机。具体统计数据如下表:结果分析:从调查的结果看,学习者以务实外在动机占主导,对学习活动内容和专业知识本身并不特别感兴趣,更在意通过学习可以带来工作、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改变,缺乏内在学习动力,阻碍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业年限短,处于一线岗位的年轻人“通过考试”和“混账文凭”的功利性动机明显;年龄越长、收入越高、岗位层级越高的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比较高。
1.2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重要动机性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以及活动情绪。结果分析:从调查的结果看,无论是在信心还是学习能力上,学习者对自我有较高的评判,但学习行为有待强化提高。就不同人群来看,从业经验丰富的学习者自信心强、自我正面评价的比例高;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信心评估偏低。这表明,由于成人学习者心智发展较为成熟,自我意识完善,能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同时由于成人珍惜学习机会,愿意努力学好,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对自我能力的评价更为积极,整体效能感较强。但我们也关注到,年轻群体、外来务工群体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这部分群体在石河子地区开放教育生源中的比重日益攀升,应着重提升这部分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
1.3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策略的选择
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学习的学习者会根据学习不同阶段灵活安排,采取不同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学习目标实现。在信息化水平方面,大多数学习者能熟练运用常见办公软件,掌握基本的网络使用技术,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学习上没有大的障碍。但在具体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上还停留在浅层次运用阶段。结果分析:现有学习者状况与自主学习能力所要求的能自主、有选择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并能够自我约束认真执行计划的要求差距较大。开放教育学习者大多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思想、现有教学条件、学习习惯的影响,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还未建立,学习者的主体意识较差,难以适应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改变。虽然学习者在计算机基础操作上不存在障碍,但网上收集资料主要以直接寻求答案为主,搜索范围也往往局限在搜索引擎,对于如何利用资料库、数据库、网上教学平台获取资料、寻求资源明显不足。在信息获取习惯上,年轻的学习者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年龄偏大的学习者倾向于课堂提问和打电话求助。这表明,开放教育虽然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和资源,但开放教育学习者信息化能力提升很大程度是被动的,且只是初解决问题的通常途径步运用,学习者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尤其是信息收集、筛选、加工、利用的能力需要提升。
1.4学习者对自主学习交互的利用
学习交互行为可以被定义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其他学习者、教师、技术媒体间的交互。有意义的交互在于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交换过程。信息交换是为了在学习环境中加强对知识的探讨。信息交换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学习目标的把握。结果分析:目前网上交互学习情况给人的突出印象有两个:一是讨论不活跃,几乎没有学习者参与。二是看似很活跃,但问题和回答都很简单,几乎就是一问一答,寥寥数语,学习者为在学习中更快的通过考试,他们的交互内容往往是直接与考试相关。交互集中在一问一答过程型交互类型,学习者希望能从与老师的交互中直接找到答案。总体状况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缺乏主题,交互水平较低。
2思考与建议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地探寻问题,而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与开放,使得学生可以有途径、有方法去自主学习。结合石河子电大开放教育的实际,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进行培养
2.1利用自我效能感,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转变观念是学生适应自主学习新模式的首要环节,要改变学生的观念,抓好人学教育是关键,同时也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在入学之初,要上好《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这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开放教育的内涵,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熟悉获取必要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的方式和途径,转变思想,建立新的学习观念。在入学之后,在学习过程中,在日常管理中定期各阶段网络平台统计数据及优秀学生个案。利用网络学习统计的监测数据,一方面激励和督促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自我监督、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另一方面老师有效利用数据有针对性的开展“导学”,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个别自主学习。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并辅之以强有力的远程开放教育手段和学习支持系统,使学生在一个自由、开放、独立的环境下完成他们的学业。
2.2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指导性教学与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有很大关系。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递者“教授灌输”转换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路人“引导协助”,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和服务,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①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媒体。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适合该专业或该课程的多种学习媒体和学习形式,帮助学生探知有效的搜集知识的途径,使学生了解各种媒体的主要内容,对于课程学习的作用、利用媒体需要的先决条件等。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学习程度,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整合现有的可使用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②探索“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变传统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教师评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教师回答、自我评估的学习方式。并和学生建立“合作伙伴”的开放关系,帮助学生探知有效的搜集知识的途径,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师生更公平有效地去共同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建立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在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提高。
2.3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5
(一)手机短信教学模式
手机短信教学,具体指的电大教师将教学内容编辑成字符或图像,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学生对服务器或其他学生发送短信,进行教学的反馈活动。基层教学点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移动教学,其教学模式的开发成本较低,规模较小,只需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嵌入短信操作,即刻实现基层电大远程教育中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是移动学习中最为简单、快捷的方式。电大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短信操作平台,及时将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动态、教学测验等内容通过短信发送给基层教学点的学生,学生根据短信内容及时予以反馈,以此开展手机短信教学,教师还可以将手机短信教学模式与近年来颇受广泛运用的问题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极具意义且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并将问题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与问题息息相关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当学生在参与移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对解决问题的要求不甚了解,或是在无法通过计算机等方式查阅相关流程、知识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移动通信网络或者是手机本身的知识库来及时解决问题,也可以运用手机短信寻求教师或者是同学的帮助。
(二)情境认知活动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间接地从教师那获取知识不同,情境认知活动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学生的重要性,学生自身融入真实的社会文化情境,通过调查研究、考察、访谈等活动,与学习环境直接互动,从而构建自我认知结构,掌握教学知识与技能。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灵活性、交互丰富性、个性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移动学习呈现出极强的情境相关性。榆林市电大可以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设计移动学习活动与资源,构建手机移动教学系统,系统中包含移动教学组织、移动教学管理、教学过程评价、教学结果评价、学习群组等功能,在不断实现上述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为学员创设良好的潜在学习情境,包括社会情境及物理情境,其中社会情境可以通过综合教师、学员、学习伙伴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等共同体性质加以构建,物理情境包括学员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其使用的移动设备性能。在物理情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以及具体的学习情境,确定一定学习活动的开展方式,并科学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及策略,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地学习,实现整体把握,全面认知并掌握所学内容;在社会情境下,学员可以通过与教师、学习伙伴之间进行即时互动与分享,实现教学内容的快速分享,从而提高教学的认知,榆林市电大可以通过丰富的情境不断满足学员的学习需要,以此提高电大教学的效果。
(三)资源整合的教学模式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学习者身处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榆林市电大及十二个县区基层教学点的培养对象大多是在职成人,学员没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只能通过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移动学习为学员的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便利。榆林市电大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本课程自身的性质特点,制作远程教学资源库,细化教学目标,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将学习资源发放到学生手机上,或是采用网页、纸质文本等多种形式将教学资源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使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地移动学习。
二、结语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6
对移动学习设计的设计主要集中在移动学习者的学习特征、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移动学习的学习支持服务等内容。然而,除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提出了“教育超市”理念外,在面向成人学生的微型移动学习设计时,大多照搬普通学校的培养模式,强调全面的、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方法不尽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要求。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针对实用性学习目标、为移动的学习者提供“微型化”的学习资源这一趋势,正符合我们在本课题研究中希望实现的目标。为此,我们首先针对移动学习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微型学习策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设计。
二、基于微信订阅号的移动学习流程设计
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微信以互联网为媒介,支持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短信以及对讲机功能,丰富和简化了手持设备用户之间的沟通方式,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富有弹性,可以实时、也可以异步沟通。”根据微信和移动学习的特点,笔者提出了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流程。
三、课前分析
1.移动学习环境分析
针对当前学习环境的分析将直接决定所有的学习设计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实现。为此,教师在开展移动学习前,需做好移动学习环境、学情、教学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与设计:①移动学习环境的分析要想移动学习能够发生,它需要一些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第一要持有可供移动学习的设施设备,即能安装微信的智能设备。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受访者均拥有一台以上智能手机,故此条件能够实现。第二,要有一个网络环境,即wifi环境或数据网络环境。为方便那些没有网络连接的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笔者与试点电大分校商榷购置了wifi设备,供学习者使用。第三,学习者均安装了微信工具。虽然在前期调研中,已表明微信的使用情况已较为普及,但笔者在第一堂导学课中,依旧专门设计了“加入课程大家庭”的环节,让学生关注本课程微信公众号。第四,学习者能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笔者专门录制了“微信公众号使用技巧”的微视频,要求学习者观看这个视频后,完成相关练习。并对开学两周后,依旧未完成此练习的学生,通过电话、QQ等方式,与之取得联系,提供专项的支持服务。②移动学习载体功能特征分析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用于移动学习的载体非常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移动学习的载体进行划分。从载体的开发形式来看,移动学习载体可分为自主开发和借助现有媒体二次开发这两种。相比较而言,自主开发的学习载体虽能满足移动学习的教学及教学管理,但自主开发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并且难以满足学生的使用习惯。为此,笔者建议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进行二次开发。分析当前的社会媒体可知,微信公众号无疑是支持移动学习的较好选择,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该帐号与QQ账号互通。目前的微信公众号可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两者存在着很多区别,首先,从自定义菜单来看,订阅号本身不带自定义菜单,只有认证后才能自定义菜单,目前认证费用为300元/年•号。服务号申请后,就自带自定义菜单。其次,从开发接口来看,订阅号没有高级接口,不能用于开发模式;服务号本身也不带高级接口,只有认证后才能进行高级开发。最后,从信息推送的方式来看,订阅号每天可群发一条信息。但推送给用户的消息,只会显示在用户的订阅号文件夹中,不会出现在聊天的界面里,也不会收到即时提醒消息,用户须进入订阅号文件夹才能查看。服务号则一个月内才能群发一条消息,但它会直接显示在用户的聊天列表之中,用户可直接查看。纵观两种类型的公众号,订阅号注重信息传播,服务号重在服务客户。从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看,一个月才能群发一条消息的服务号显然不能满足实时的学习任务。只有通过订阅号的信息,才能实现周学习任务,日学习提醒等功能。
2.学生学情分析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学习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掌握了学习者移动学习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及其实际情况开展课程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同时,在每次推送内容学习结束后,笔者均设计了“反馈调查”的环节,能及时收集学生对每个内容的学习感受,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调整下一次的推送内容。
3.教学内容设计
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说是整个前端分析的中心内容了,笔者结合学习者实际的教学环境、学习特征、认知水平以及课程知识结构制定了相关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并在学习元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习元即是学习资源元数据包括微型学习课程元数据和学习对象元数据,学习课程元数据对课程做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学习对象元数据对无法分割的学习单元属性进行描述。学习元具有可重用特性支持学习过程信息采集和学习认知网络共享,可实现自我进化发展的微型化、智能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生成性、开放性、联通性、可进化发展、内聚性、智能性、微型化、社会化等方面的特征。在学习元理论的指导下,从“学习内容微型化”、“学习元编列”、“微型学习资源包”三个方面开展学习元建设活动。
①学习内容的微型化
在建设课程学习元时,首先要将传统的课程知识点进一步拆分。为适应成教学生非正式投入和工学矛盾大的现状,每个学习单元则必须最小化,以短小、微型的形式满足学习者利用零碎的时间完成学习。因此,笔者在开发单个学习单元时,特别强调学习单元的内容应尽量微型化、碎片化,同时也要保证学习单元是自包含的,即提供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既要考虑微型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在松散的内容背后隐藏某种关联,形成隐性连续结构。由于成人学生基本出于一种边缘性的投入与非连续的注意状态,使学习元应包含激发学习投入和持续的刺激与反馈内容。
②学习元的编列
学习元的编列可简单地理解为认证单元的组合方式,即是根据课程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学习元呈现给学习者的相对顺序。在对学习元进行编列时,笔者首先确定学习主题,根据主题准备相关的学习元,然后通过学习元标签推送的方式来明确各学习元的聚合逻辑关系和排序。
③微型学习资源包
学习资源包文件是《中国文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元集合,它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单独提取出来,也可以被拆分或者重新组合。该资源包中包含了微型学习内容清单文件和学习元文件。
四、学习任务
本课程主要针对课程对应的关键职业能力,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创设职场情景,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学习,最终形成并提交任务解决方案。在本课程的第一次授课时,笔者指导学生,根据基于微信移动学习的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软硬件条件。配备可安装微信的移动设施设备,通过自购数据流量或接入公共wifi的方式连接网络。无法连接网络的学习者做好学习计划,按要求前往所在分校连入学校wifi进行学习。同时,完成微信APP下载和使用方法的学习,并尽快完成相关练习题,及时反馈信息。笔者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首先对本课程的全部内容作全盘的理解,搞清教学的任务层次,使任务的设计不再孤立,通过连贯的任务全面实现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实际,将任务设置为普通任务和提高任务两大类,普通任务则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而提高任务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在设计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一些重点知识,将任务设计为有大有小,小任务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而最大的任务也不超过30分钟的时间。在创设情景时,力求真实,提出的任务,应该是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这更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共鸣。学习者在接受任务后,教师应创设与当前的学习内容相关的,且较为真实的职业(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在情境中选择技能点及其对应的知识点。学习者带着这个真实的“任务”,进入到学习情境中,以此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联想和综合,并确定继续深入学习的主题。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围绕学习目标,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小组、个人相结合的形式,有计划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①网上学习
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加各类网上学习活动。该学习平台将自动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并根据学生网上学习效果评定网上学习成绩。
②集中学习
为便于学生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各分校(工作站)将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利用统一的学习资源,按照统一的教学要求,在教师带领下,完成知识梳理、形成性考核任务和其他学习活动。学生在网上学习后,走进学校或学校与养老机构共建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通过模拟训练、实践操作等方法将其在网上学习的技能点、知识点进行内化。并用内化的能力解决或反作用于职业(生活)情境,进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能力的活用。
③提交成果
当学习者完成某个学习活动之后,为印证其学习效果,笔者为每个学习活动均设定了成果提交。学习者可通过微信提交音频、视频,通过邮箱提供论文,或在线测试。当学生提交了相关成果后,笔者会对每个学习成果进行审核,在微信中推送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给大家讨论、互评。在学习完成一段时间后,笔者会将优秀的学习成果在面授课或网络课程中进行展示,并给每一个学习者发送其近段时间学习成果的完成效果,肯定其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指出其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④考核反馈
在进行考核设计时,本课程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注意考核学习者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的形式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适应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进行设计;课程考核的时间按照遵循课程教学规律、方便学习者参加考核、考核组织具有可操作性等要求进行安排。为此,本课程考核成绩由“网上学习考核+过程性考核”构成。其中,网上学习考核占20%,其根据课程特点,通过网上视频点击率、网上学习活动参与情况等内容,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态度和学习积极性进行评价。过程性考核占80%,其将考核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用和学生考紧密结合起来,更加灵活地完成课程考核。学生通过完成17次学习活动的课后练习,累积出最终的过程性考核成绩。
五、拓展训练
当学习者完成了基本的学习后,笔者还为学有余力的学习者提供了拓展知识,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要。同时,为营造学习氛围,弥补线上学习的孤立感,笔者还成立了课程学生学习社团,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
1.反思与训练
由于微信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都具有碎片化的特点,然而,笔者所研究的课程为学历教育课程,其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化。因此,笔者在学习者完成专题学习后,通过课后训练题、知识树、思维导图等方式,让碎片化的知识点不断系统化,夯实学习者完整的知识体系。
2.线上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