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环境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环境概述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1

关键词:蒙特梭利;教育理论;家庭;成长

一、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观念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孩子的教育培养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意大利教育学家玛丽亚・蒙特梭利通过观察儿童成长中的不同状况和表现,逐渐总结出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蒙特梭利教育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能够通过亲自劳动和自我教育,实现秩序感、手眼协调、专心、独立等能力,让孩子能够走出家庭和学校为孩子创造的温室,走进社会。在蒙特梭利教育理论中,家庭尤其是父母被赋予了重要的教育责任,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观念在家庭中的应用

1.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父母的日常生活往往是快节奏的、充满压力的,这让他们逐渐失去接纳孩子一切无意义行为的耐心。例如,家长在教育孩子诚实这一点上,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不必太过认真,总是随口说些理由来搪塞他,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父母影响,难以做到诚实守信。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该始终与孩子保持共同成长,要想孩子诚实,自己就必须学会诚实。家长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轻易许诺,又或者解释清楚原因,取得谅解。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也成为诚实守信的人,孩子在家长的成长中也就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2.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

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与孩子未来的独立生存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

3.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蒙特梭利认为,父母应该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中的人。因此,孩子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与人友好相处,并帮助、引导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流合作,并能够与孩子分享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快乐与悲伤,让孩子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收获快乐,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总而言之,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能够健全孩子人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必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2

中职生失范行为人际交往案例解析对策研究一、失范行为概述

“失范”(anomie)是由法国社会学家E・涂尔干最早提出的,其字面意思是“缺少规范”,所指的主要是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差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

学校教育中,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包括目的型失范行为(如盗窃、抢劫、诈骗等)、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如逃学、不诚实行为等)、情感型失范行为(如未成年人杀人、为满足虚荣心而打架斗殴等行为)、传统型失范行为(如学生讲哥们义气)等。多数的失范行为是显而易见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也还有一些失范行为,如人际交往淡漠,人际沟通不畅,对家庭对社会可能暂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对学生本人来讲却是很大的障碍,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并且这样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多。

二、人际交往失范行为案例解析

案例一:XX男同学办事认真负责,学习成绩很好,动手能力强,能很好的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被老师任命为班长,却不能很的好处理同学关系,总是表现的过分强硬,易怒,爱动手,有时扬言“不服练练”,使全班同学对其敬而远之,最后无法继续担任班长。

背景介绍:该生有一个健全的家庭,家里还有个姐姐,家里比较娇宠,中学时期曾因打架住院,父亲对其管教及其严格,母亲脾气较急,说话语速极快,从小到大从没因任何事向任何人道过歉。

解析:该生自身优点很多,积极上进,头脑灵活,但是在和人相处时不能做到换位思考,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合理措辞,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更不会主动认错,属于“唯我独尊”型的。允许自己跟别人开玩笑,不允许别人跟他开玩笑,不允许任何人有在他看来是“冒犯”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对待同龄人,面对老师时,他还是能做到有所收敛。针对其问题,结合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过几次谈话后,能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有所进步。

案例二:XX女同学长相清秀,身材略胖,爱笑,还有好看的酒窝,起初给人较内向的感觉,后来发现不是一般的内向,别人跟她说话她总是笑而不语,一学期两学期都是这样,不因熟悉程度增加而有所改变,导致班里男生故意跟她开玩笑,就为了能打破她的沉默。

背景介绍:该生父亲身材矮小,不足一米五,母亲常年养病在家,家里条件虽然不错,但父亲和母亲经常吵架,有些对外的事需要亲戚帮忙出面,并且亲戚眼中,父母眼中,该生很爱撒谎,以至于身体不舒服都得老师跟父母说,父母才相信。

解析:孩子有严重的自卑,因为父亲矮小,父母不和,父母对自己不信任,她的家庭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曾出现过幻听,并且莫名的头晕,而且时有发生,后来经过心理老师的点拨,家庭的访谈,孩子终于认识到问题原来在父母身上,知道这一点后,孩子如释重负,开朗了许多,还参加了演讲比赛。

案例三:XX女同学身材高大,但动作笨拙,时常眉头紧锁,穿衣打扮没有生气,别人说的玩笑话全都当真,不懂拒绝也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只有在文字中才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她。

背景介绍:该生家庭是重组家庭,重组后有个大她十岁的姐姐,姐姐并不相让,而是处处颐指气使,指使她洗衣干活,发生争执时母亲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是后娘,总是委曲求全的指责她,而惯着姐姐的坏习惯,她有时候会问:“妈妈,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呀?”关于重组家庭,因发生在其四岁,至今,她仍不知情。

解析:该生单纯善良,心性发育晚于同龄人,与其高大的身形极不相符,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懂如何拒绝,不懂得爱自己,见了老师不敢问好,这些个性都跟她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她也有很多的疑惑,但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学校只能是教会她在善良的基础上也要学会爱自己,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要勇敢一点。

三、对策研究

诸多案例表明,中职生发生人际交往不适,发生这一类情感型失范行为几乎都与其家庭环境的不协调和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或错位密不可分。加之社会发展太快,中职生面对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适应性也就越来越差。9年义务教育中又没有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自我教育缺乏,认识片面,自律性差,更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诸多的因素都会使孩子们得不到相应的情感教育,必然会造成一些问题。为此,在学校教育这个层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家访和家长会,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和家长及时沟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最主要的生态构成。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助力,坏的家庭环境则是孩子的阻力。学生在来到我们中职院校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就已经是不可选择的了。我们能做的是及时了解其家庭背景,取得家长的信任,跟家长及时交换意见,做一些辅的工作,指出家庭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致力于帮助孩子重建一个更有利的环境。

2.强化和培养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及时发现、矫正和帮助学生走出迷雾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和学生相处最多的,学生在校的一切事务均由班主任来负责。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班主任的教育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班主任不仅要做好日常的管理,更应积极主动关心每一个学生,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每一片心田,像园丁一样及时扶正每一株树苗,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老师的良好愿望,但是老师也是需要培训和学习的,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构成,需要足够的阅历。具体的方法可以是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外出培训、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等等,学校要做出相应的激励和支持,引导老师们自我成长。

3.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助互助

多数中职院校已经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这还远远不够,一对多的课堂讲授既缺乏针对性,又缺少自主性。还应有心理咨询室,给学生求助提供一个具体的环境和场所,并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定期观看一些心理成长的电影,听一些讲座,举办一个沙龙,或问卷调查,形成一个氛围,引导大家去关注自己,去认识自己,去提升自己。

4.提倡学生自我教育,多读书,多实践,多自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沟通交流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3

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人际关系淡漠、失业威胁、感情危机、经济窘迫、疾病困扰等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提高和培养人们在应激事件中的应对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进步等。因此对应对能力的研究迫切要求提到心理学研究日程上来。

一、应对能力概述

1.定义。关于应对能力(Coping ability)的概念,至今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多概念都是和应对联系起来的。查阅以往的文献资料,关于应对能力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Wilson和 Kneisl(1996)将个体的应对能力描述为,个体利用各种方式去维持、认识、保护和丰富其内部自我,使其在自己的工作环境或生活环境中达到自我的同一;Epstein(1992)把应对能力当作一种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将其定义为日常生活中个体以最小代价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个体知觉、认知、情绪和行为的适应性;Myburgh(1999)认为个体的应对能力可以通过其行为反应出来,主要包括个体在面临环境需要、个体需要、期望以及目标的挑战时,个人思想方式、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可见,Epstein 和Myburgh都强调应对能力包括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但是Epstein侧重问题的解决性和个体应对的适应性;Myburgh侧重个体应对能力的表现形式;Wilson和 Kneisl则侧重个体应对的自我协调性、自我同一性,但是没有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他们都忽略了个体的自我防御能力。

2.分类。目前,关于应对能力的分类大部分是通过因素分析获得的。主要有Epstein(1989)的六因素分类:情绪应对(Emotional Coping);行为应对(BehavioralCoping);绝对思想(CategoricalThinking);神秘思想(EsotericThinking);个体神秘思想(Personal Superstitious Thinking);纯乐观性(Native Optimism),这六个因素又包含在一个整体因素中即总体建设性思想(Global Constructive Thinking)。Jerabek(1996)的七因素分类:对压力的适应性反应(the adaptive reaction to stress)、评估情境的能力(the ability to assess a situation)、自信(self reliance)、资源的丰富性(resourcefulness)、适应性和灵活性(adaptability and flexibility)、对压力的前提态度(proactive attitude)以及放松能力(ability to relax)。

3.与应对方式的差别 。以往研究多用个体应对方式的积极或消极、趋近或逃避、问题取向或情绪取向来代替或衡量应对能力的高低,但是应对方式只是个体处理应激情境中所采用的一种策略、手段、方法,但最终个体能否成功地解决应激情境中的问题,是否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单纯靠传统应对方式的测量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此外,关于应对方式的有效性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缺乏一个衡量应对有效性的指标是争论的关键,而应对能力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二、应对能力的研究现状

当今,国内外对应对能力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国内已有学者提出应对教育的概念,其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的应对知识、应对策略和应对技能,培养其应对能力,以解除或缓解其在成长过程中因各种压力而带来的心身困惑。

1.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外对应对能力的研究对象多是一些疾病患者,其次还有对大学生、失业工人、企业员工、运动员、教师等不同人群的研究,但具体的实证研究不是很多,多是对临床病人的实证研究。

2.研究工具。目前国内外关于应对能力研究的工具有Epstein(1989)编制的称总体应对能力问卷(Constructive Thinking Inventory,即 CTI),又称“建设性思想量表”。CTI问卷是用以测量个体一般应对能力的自陈问卷,研究发现CTI可以预测一系列能力,如:工作绩效、社会技能、情绪健康和身体健康等。除此之外,苗丹民等人(1995)提出应付测量有效性的概念,即以某种客观指标作为评定个体应激应付能力的标准,他们以失眠自我报告作为个体应付策略有效性的指标,这或许是一种间接测量个体应对能力的方法。此外还有Jerabek(1996)的应对技能量表(Coping Skills Inventory),主要是评估被试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3.研究内容。研究表明,个体的应对能力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对能力与个体的认知评价在应激与心理健康中间起中介作用,应对能力作为个体的心理应对资源之一,能调节生活中负性事件对个体的影响,进而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Epstein(1992)的研究发现,应对能力与负面的自我评价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史振磊(1997)对员工的研究发现,个体对应对能力的正确评价与社会适应密切相关。李磊(1998)对大学生应对能力的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与应对能力相关显著,尤其是学习与工作问题。同时,应对能力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也密切相关,应对能力因素影响个体对情境的调适能力。研究还发现应对能力在适应负性事件时,主要用于调节当前存在的问题,而对远离现实情境的家庭等问题没有显著作用。这说明应对能力与具体生活刺激密切相关。 Schwartz(1998)用卡片游戏排序方法(card sort game)也发现应对能力和健康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三、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

应对能力是受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个性特征、气质、自尊、应对资源、应对方式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等。

1.外部因素。已有研究发现,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都会成为个体应激的主要来源,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应对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

Turner(2003)研究发现,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导致应对能力的差异。Rachel(1998)研究发现,丈夫应对能力越高,往往可以增强妻子对自我应对能力的信心。Cheung 和Lau(1985)研究发现家庭环境通过对青少年自尊和自我控制感的作用会影响青少年的应对能力。Moos and Moos (1981, 1986) 研究指出当青少年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时,青少年会形成良好的应对技能;支持的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具有较好的社会应对技能和积极的自我认同感。Morris (1971)研究发现身体接触经验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发展,Cochrane(2001)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经验(Physical contact experience)可以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而且不同的身体接触经验可以影响应对能力的不同方面。

2.内部因素。已有研究发现,个体的人格特征、应对策略、自我效能水平、自尊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Carson等人(1994)研究发现气质可以影响儿童的应对能力,同外部因素相比,气质在影响儿童的应对能力方面起更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在一个危险情境下,高自尊的人表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而低自尊的人则表现出较差的应对能力。Bandura 和Schunk(1981)等人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水平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自我效能高的人对于自己处理好问题的能力有很大信心,而自我效能水平低的人由于对自己应付困难的能力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因此很难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Niehaus(2003)等人研究表明,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有助于应对能力,尤其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更有利于个体获得良好的应对能力。随着应激的增加,问题取向的应对能力降低,而情绪取向的应对能力则会提高。

四、应对能力的培养途径

1. 有效控制压力源。通过对引起个体产生压力的一些事件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地减缓压力带来的各种问题,学会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来有效地控制各种压力源,可以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

2.改变对应激的错误认知。对应激的错误认识可能会导致很多不合理的、错误的观念,使得人们不能对应激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分析,因此改变人们对应激的错误认识可以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要正确认识压力或者生活中出现的应激事件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确现象,并不是能力差的标志。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4

关键词 幼儿 同伴交往能力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10

Factors Affecting the Ability of Young Children Peer Interaction

LIU Xueqi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Children 's social skill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sexuality, a good companion for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skills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ildren for peer interaction capabilities are analyzed and presented for these factors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companion skills strategy.

Key words children; peer interaction ability; affecting factors

对于幼儿来说,同伴交往是幼儿这一时期必要的心理需求,幼儿在同伴交往能力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一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较高,而一些幼儿则缺乏这种能力。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因素往往有来自家庭的因素、来自幼儿园的因素和来自同伴的因素,要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就应当积极采取一些策略,这对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概述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也就是指幼儿同其他幼儿同伴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活动能力等等,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能否同其他幼儿良好交往的一个能力体现方式。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同其他交往能力有所不同,亲子交往中,父母有血缘伦理的权威性,师生交往中,幼儿园老师有教育的权威性,这两种交往都严重影响着弱者的态度与行为,而同伴交往群体是由自己选择建构而成,交往的平等性十分明显。①因而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幼儿和同伴的交往情况,特别是在幼儿游戏活动参与中,同伴是幼儿的主要游戏对象,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也就往往决定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获得心理需求满足程度。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幼儿之所以需要同伴交往,正是由于幼儿有着一定的游戏天性,而且据调查研究表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还会对幼儿的人生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2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因素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家庭因素、幼儿园教学环境因素、同伴因素等等。

2.1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环境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等等都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而且家庭因素还会对于幼儿的性格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幼儿的家庭约束十分严厉,幼儿父母不允许幼儿经常出门和其他幼儿交往,那么必然就会降低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事实上这一现象在当前也十分常见。一些幼儿父母由于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将幼儿约束在家中,虽然家中也有其他成员同幼儿交往,但是这些交往并不能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②这一现象表明家庭因素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方面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而且在很多时候都会起到绝对性的作用,并且家庭因素如果对幼儿性格产生了影响,那么相应的,家庭因素对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将是持久性的。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家庭中的幼儿独生子女占据了大多数,家庭对于幼儿的娇惯现象十分严重,这就会造成幼儿在性格和心理上骄傲自大、蛮横霸道,在同其他幼儿同伴的交往中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2.2 幼儿园教学环境因素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和教育启蒙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园已经成为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主要发生场所,如果幼儿园缺乏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就会可能降低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幼儿园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管理规章制度、幼儿教师的素质、幼儿园的环境等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当幼儿园教学环境欠佳时,幼儿园不注重幼儿同伴交往的组织,而且在硬件设施、场地等方面存在很大限制的时候,幼儿同伴交往这一行为本身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而也就不利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时,作为幼儿园教学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其个人素质高低和业务水平也会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幼儿教师具备较高个人素质时,就能通过适宜的方法较好组织幼儿同伴交往获得,如组织幼儿群体游戏等等,这就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

2.3 同伴因素

同伴因素较家庭因素和幼儿园教学环境因素相比,对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每个幼儿的同伴情况都是不同的,但是作为幼儿同伴交往中的参与者,同伴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分析同伴因素对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中,可以将幼儿按照不同的性格类型进行分类,如腼腆型、活跃型等等。不同类型的幼儿对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也有着一定的规律,如幼儿的交往同伴是腼腆型,那么在交往过程中沟通就会减少,同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可能降低,这样一来就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产生了影响。同伴因素对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主要是外部影响,而且这种外部影响还往往会对幼儿的情绪、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便是同伴因素对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的主要机理。

3 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

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对于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情商发展方面,因而针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因素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3.1 家长积极鼓励幼儿和同伴交往

作为幼儿家长,应当认识到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在幼儿人生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对于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也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因而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多和同伴交往,虽然保障幼儿的安全十分重要,但是也不能因此过于约束幼儿,不让幼儿参与交际活动,那就可能让幼儿丧失同伴交往能力。家长也要努力营造一个活跃、温馨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教育中给幼儿灌输正确的幼儿同伴交往意识,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和其他同伴交朋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这对于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③必要时,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去参加交往活动,如果一些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较弱,或者在性格上存在相关不足,价值就可以及时引导幼儿参与同伴交往行为,让幼儿在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中弥补性格方面的一些缺点。

3.2 营造活跃的幼儿园气氛

对于幼儿园来说,作为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和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这种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也是启蒙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园应当在教学环境中进行改善,营造出一个活跃的环境气氛,幼儿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或者组织幼儿开展交朋友活动,引导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活跃的幼儿园气氛有利于幼儿积极同其他幼儿进行交友活动,幼儿本身的情绪也会更加愉悦,这对于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活跃幼儿园气氛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方式,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者主题,充分激发幼儿兴趣,这对于活跃幼儿园气氛,营造良好的环境来说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教师积极组织幼儿同伴交往活动

幼儿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幼儿的同伴交往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等方式进行幼儿同伴交往活动的组织。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是一种长期的教学活动,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幼儿多同其它幼儿交往,在交往关系发展中就能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作为幼儿教师,积极组织幼儿同伴交往活动的意义便在于让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下快速同其他幼儿交往,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掌握人际交往技巧。而且针对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物品争执、打架等等,幼儿教师也要及时制止并且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明辨是非,懂得在和其他同伴交往中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而通过幼儿同伴活动这种方式,还能让其他幼儿借鉴一些经验,吸取一些教训,这是较快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4 结论

幼儿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生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也能满足幼儿心理需求,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有着一些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因素、幼儿园环境因素、同伴因素等等,而要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就应当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提高。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幼儿园,都应当积极重视幼儿同伴能力的重要作用,在各个方面鼓励幼儿多进行同伴交往,提高同伴交往能力。

注释

① 曹珂瑶.4-6岁幼儿同伴交往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0-123.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5

论文摘要: 本文就家庭视角评述国外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关研究。有关文献表明,处境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有明显的外在化特征,区分性低,较少指向未来;他们存在社会信息加工中的译码困难和归因偏向,其信息加工技能和认知控制技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社会性情绪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他们的亲子依恋往往是不安全甚至矛盾类型;他们往往难以被同伴所接纳,在交往中更多地表现出适应不良性行为,其友谊质量也比较差,但自我效能、自我调节以及良好的群体特征是改善其同伴交往的重要因素;家庭的各种不利因素还会对其社会交活动中的活动能力、活动数量、活动水平和活动技能带来影响,在他们身上也更容易出现攻击、退缩以及各种过错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有关这些儿童的神经生理与心理学结合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

处境不利,是指个体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困难与不利境地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必须承认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处境不利的群体。近年来,尽管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儿童的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权益维护状况也得到很大改善,但是,部分处于不利境地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还是不容乐观,他们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特别关注和大力扶持的群体。其中,由于身心缺陷、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经济文化因素等的负面影响而形成的处境不利儿童更应成为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对象。儿童青少年处境不利既可能表现在其学校生活中,如学业不良或同伴关系不良,也可能表现在更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如辍学、童工、流浪甚至违法犯罪,但从起因上看,大多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或者正处于非常不利于其发展的家庭处境之中。因此,我们把这部分由于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家庭经济文化的弱势状况和家庭内部关系不良而对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儿童统称为家庭处境不利儿童。本文仅就家庭视角对国外关于处境不利儿童在社会认知、社会性情绪、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等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领域的研究做一概述,以期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1 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几种典型及其关系

尽管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情况各异,非常复杂,但从焦点表现来看,国内外研究大都集中在三类比较典型的儿童上。⑴家庭贫困儿童或经济文化弱势儿童(economicallydisadvantaged children,underprivileged children)。对于这部分儿童的界定,一种是由较明确的指标来衡量,另一种则是根据某种约定成俗的社会等级或少数民族身份。前者如美国,每一个时期都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均国民收入状况划定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SES)。如当前有研究者往往把美国家庭年收入低于10400美元界定为低SES[1],而20世纪60年代末期则以年收入4000美元为界[2]。在以色列,界定家庭贫困儿童或经济文化弱势儿童主要依据父亲的出身、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住宅密度等三个参数[3]。后者在一些社会等级制度或特征比较突出的国家或地区比较通用,如印度的研究者除了以家庭收入为指标外,还往往以婆罗门家庭和“神的子民”家庭作为区分处境有利和不利儿童的依据[4]。⑵家庭关系不利儿童。即由于父母分居、婚姻冲突、离异、再婚、死亡、失踪等家庭各种不稳定人员关系或负面因素等导致缺乏必要的关爱和照顾的单亲抚养、隔代抚养或寄养儿童。其中以离异家庭儿童为最具代表群体。美国当前每年有100多万的儿童经历父母离异,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也有十多万儿童遭受父母离异的痛苦[5],我国学校中的父母离异儿童数目也非常庞大。⑶受虐待儿童(maltreated children)。

指由于家庭成员暴力或精神伤害而受到身体虐待、待、情绪虐待、医疗保健虐待和被忽视的儿童。根据美国健康和公共事业部(USDHHS)在2003年的统计,有180万儿童被报告为受虐待或被忽视,而被地区和州儿童保护和服务机构提名的此类儿童超过300万。这个比例达到全美儿童人口比例的12.3%[6]。近年来,被忽视的儿童尤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在纽约州,1988年的儿童虐待调查发现有92%的儿童虐待涉及忽视而不是身体虐待和待。有研究者强调,“有关研究和公共政策明显地对忽视在儿童发展中的毁灭性影响重视太少”,“这种虐待的潜在影响可能是由于更多慢性的、弥漫的、自然的疏忽而产生的。它可能反映了整个家庭功能紊乱的一般性水平”[7]。无论如何,儿童虐待和忽视对其认知、语言、社交、情绪等的发展都带来非常有害的影响,并使之处于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精神失调以及病态人格的增进的危机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上述三个方向仅仅是代表了与家庭有关的不利处境儿童的比较典型性的类别,除此之外,还会有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社会文化变迁、各种突发事件而导致的短期或长期的家庭系统紊乱或家庭环境不良,从而出现与之相应的各种家庭处境不利儿童。

另外,对于某些儿童来说,各种不利或弱势因素很可能会交织在一起发生交互作用或多重影响,比如,家庭贫困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父母冲突,也容易引发父母对儿童教养的粗暴简单和对儿童发展的忽视,父母离异也容易导致单亲家庭失去经济支柱而穷困,也容易引发单身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的虐待和忽视。在这其中,尤以受虐待和被忽视儿童为问题集中表现群体。在考察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还须注意的是,上述三类儿童在其社会性发展中既有共通之特点,也有相异之发展轨迹和方向。

2 社会认知与社会性情绪

2.1 自我概念的内容与特点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儿童个性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因素,更是调和不利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核心变量。Fahey和Phillips等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做过一项对处境不利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内容分析研究[8]。结果发现,处境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描述中包括了性别识别与认同、姓名、年龄、身体外貌、家庭和同伴关系、一般社会地位、家庭住址、兴趣、职业、财产、志向、品德、宗教从属关系、种族意识、素质、学校学习、技能等。处境较好的儿童总体上的自我概念描述种类与处境不利儿童相似,但却有两个额外的种类,即抽象认同(abstract identification)和社会身份(social status)。前者如“我是属于世界大家庭的个体”,“我仅仅是世界的一个点”等的抽象宣称说明这些儿童经历了更多的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刺激环境,已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自我中心,其社会认知成熟与其它关于智力和形式运算的研究相似。后者则体现了处境较好儿童的自我概念描述趋向于通过声明他们是“家境好的”或者有钱人家的子女而把他们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在涉及到有关同伴关系和交往的认知时,处境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描述趋向于强调和他们的同伴的竞争性的经历,而处境较好儿童趋向于更多地指出积极的同伴的关系;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志向的种类上,处境不利儿童表达的志向显著较少,而处境较好儿童表达多种多样的志向和理想。从自我概念描述的结构上看,处境不利儿童的所有反应都与当前时态相联接,而处境较好儿童更多地是根据过去的、当前的和未来的理想自我来构想自己。他们更多地趋向于把理想自我置于他们的自我描述中,从而提升了他们自我概念的质量;处境不利儿童则在自我描述上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方面,特别是在学校成绩和技能方面很少能积极地看待自己,自我接纳一直随附着满足于外部标准以及他们的老师和父母的期望的特征。因此,他们的控制点更多的是外在化的。

2.2 社会信息加工和认知控制

社会认知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许多研究认为家庭处境不利会给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Cicchetti等人对受虐待儿童、低社会经济状况(SES)家庭儿童和中等社会经济状况的正常儿童进行错误信念任务测验,发现虐待和忽视比家庭经济贫困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迟缓发展影响更大[9]。Dodg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已经在探讨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社会认知发展问题上得到了验证。Dodge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有身体虐待史的学龄儿童在面对暧昧、不明确的信息时候,比对照组儿童更有可能遗漏相关的社会性线索而归因于别人的敌意意图[10],随后大量的研究也都证明处境不利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中的译码困难和归因偏向。Rose(1999)的研究也发现,家庭处境不利的高危儿童经历了大量的负性生活事件而倾向于更为悲观的归因方式[11]。Joseph等人就小学阶段受虐待儿童对不同人际关系身份的个体(父母、教师和同伴)的归因倾向进行研究,检测儿童敌意归因倾向与虐待的频次、严重性的关系,并探讨儿童对父母的归因特点在调节受虐待儿童对不熟悉同伴的敌意归因的关系上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儿童,身体受虐的男孩更可能对各种人际关系身份的对象作敌意归因,包括他们的父母、不熟悉的老师、他们的最好的朋友和不熟悉的同伴。男孩中发现了身体虐待的发生次数和敌意归因存在正相关。结果支持了身体虐待和敌意归因趋势在小学早期存在联系的观点[12]。另外,Toth和Cicchetti等人还在有关研究中提出,归因方式的负性偏向并非是处境不利的唯一结果,而正确的归因方式还能在家庭虐待和儿童外在化行为问题之间发挥调节、缓和作用,归因方式和儿童对家庭状况与父母行为的积极认知和正确理解在抵制儿童虐待的有害效果时发挥了保护性作用[13]。

Rieder和Cicchetti认为,儿童在信息加工中出现的译码偏差与归因偏向同其认知控制机能有关,处境不利儿童和处境较好儿童存在着认知控制机能的发展差异。在其巧妙的实验中,发现处境不利儿童在处理无关的攻击性信息时,往往是缺乏效能的,即他们无法抑制对无关信息的注意,其攻击性幻想的特征难以控制地使他们的注意指向攻击性刺激[14]。近年来的事件相关电位测量(ERP)证实了社会信息加工、认知机能控制理论以及认知—情绪平衡理论的类似假设。当儿童对表现生气、害怕和高兴的面部表情的图片进行反应时,受虐待儿童对生气表情的图片比控制组儿童出现较大的P3b振幅。这说明与虐待有关的异常的情绪经历可能改变了他们注意的分配以及灵敏性[15]。

2.3 社会性情绪的发展特点

儿童社会性情绪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为儿童年龄、性别、身份等变量所左右。一些研究指出,早期家庭经济贫困或社会文化弱势往往作为起始原因,持久而深刻地影响儿童社会性情绪的发展。或者说,父母因经济拮据而带来的情绪失调往往具有代际传递的特点。在一项纵向研究中,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5岁和14岁时的情绪健康状况总体上具有一致性,焦虑、抑郁、害羞、退缩等特征比一般儿童更加突出[1]。然而,就父母离异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孩提时代的父母离异会作为一件破坏力极大的生活事件影响当时的情绪和行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这种心理创伤会在其它积极因素的参与下得到治愈。Franklin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离异的大学生在抑郁以及其它一些观测因子上没有发现与正常家庭大学生有显著差异,低自尊和抑郁并不是离异家庭大学生的性格[16]。Valarie(2002)的研究也表明,尽管父母离异对子女在成人期的人际信任有负面的影响,但在过去的亲子关系被考虑进来后,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就消失了[17]。早期受虐经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龄前儿童的人际信任、人际情感距离、好奇心、成就欲以及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寻求[18]。从对自我的情绪体验来看,受虐待婴儿典型地表现出对点红实验中镜子中的自我影像的消极或中立的情绪。这说明受虐待的婴儿对自我的感觉是不好的或具有羞耻感的[19]。学龄阶段,受虐儿童的抑郁症状也比正常儿童显著突出[20]。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期的同伴交往的挫败强化了这种早已萌芽的自我体验,他们的自尊感也就受到极大的破坏,有证据表明,受虐儿童自尊感的削弱与所有的受虐待类型有关[21]。

儿童对道德情境中的情绪体验是衡量儿童社会性情绪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Smetana(1999)等人设计的一项学龄前儿童关于假想和真实的道德犯过情境的道德观念的实验中,发现了受虐待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以及受虐儿童各类别之间的情绪判断上的一些微妙差异。比如,在假想的犯过情境中,正常儿童比被忽视儿童更多地判断犯过者在犯过时是难过的,受虐待儿童更多地把受害者看成是害怕的,被忽视儿童比身体虐待儿童和正常儿童对假设的不公平情境报告更多的害怕反应,等等;在真实的犯过情境中,无虐待经历的男孩比受过身体虐待的男孩更多地认为受害者是生气的,受过身体虐待的男童则比其他组儿童更多地认为受害者是难过的[22]。这些细微的差异,都可以被认为是特定的家庭不利处境或经历给儿童社会性情绪发展所留下的痕迹。

3 社会交往和同伴关系

3.1 亲子交往和亲子关系

处境不利儿童的童年大多是不安全、不稳定的,所建立的依恋关系也大都是以不安全依恋类型为主。在有虐待史的儿童中,更是发现突出的矛盾紊乱依恋类型[6],另外,婚姻冲突和家庭亲密居住关系的解散更是破坏了亲子关系。无论是家庭经济困境还是家庭关系不良都会减低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容忍度,同时又增加了儿童令人厌恶的破坏性行为。过去和当前都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儿童早期低质量的依恋关系和不稳定的家庭关系能预测儿童今后的病理性内外行为问题[23]。作为一种循环,亲密依恋关系的减少,增加了儿童某种反社会或非社会性的压力和弱点,导致了儿童对环境控制的妥协、控制情绪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并潜在着各种悲伤、沮丧、愤怒和害怕,这些情绪又转而表现在行为问题上,增加了家庭的不和与冲突,同时也导致家庭结构的瓦解数量的增加。从长期来看,不安全依恋关系也导致儿童丧失人际交往的情感和信任基础,缺乏必要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但是,近年来一些研究乐观地指出,家庭处境不利导致的亲子交往障碍以及亲子关系质量低劣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可怕。一项对五年级处境不利儿童的写作研究发现,尽管他们的家庭频繁破裂或经济拮据,但是他们依然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和热爱,在以“我的家”、“我的家庭”、“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学校”、“我的城市”等为主题的短文写作中,这些处境不利的儿童尽管明知自己的家庭状况,但是依然用他们在周围环境中所看到的积极方面埋葬那些消极的生活事件,表现出爱、分享和帮助,学习着我们一直提倡的传统的价值理念[24]。还有些研究指出,早期亲子关系问题并不一定为今后社会交往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自我调节和控制比婴儿期依恋和童年期亲子关系对今后的社会适应有更大的预测作用[25]。特别是对那些受虐待和被忽视的处境不利儿童来说,积极的自尊、自倚、自信和自我调节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早期交往不利所带来的影响。

3.2 同伴接纳与友谊

许多研究发现,家庭处境不利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敌意和攻击性。虐待和忽视经历还能使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退缩行为,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逃避和退缩还可能使他们卷入逃避性的青少年违法中。Shields等人(2001)以7日夏令营的方式,让互不相识的处境不利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在小组中开展交往与和娱乐活动,在第四天让每一个儿童在小组中根据合作的、分裂性的、怕羞的、打架的发起者、领导者等五个特征之最进行同伴提名,结果发现有虐待经历的处境不利儿童表现出大量的适应不良行为,在同伴提名中被更多的被认为是最具分裂性、缺乏合作性以及打架的发起者[26]。在另一项夏令营研究中,也发现有虐待经历的处境不利儿童更为明显地避开其他儿童,远离表示友好的同伴的接近;与对照组儿童关切的表现不同,他们对那些难过忧伤的同伴不仅没有表现出关心,反而会趋向回避甚至攻击。所以一般来说,有虐待和忽视经历的儿童很少主动发起同伴交往,表现出更多的负性社会交往、更多的外在化行为和不恰当行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他们很少可能成为受欢迎者,更多可能被同伴所拒绝。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氛围融洽的良性群体中,处境不利儿童同伴交往的频率、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积极情绪的表现都与对照组儿童相似,而在新形成的群体中,他们缺乏能力表现,其积极情绪的表达也随着年龄减少[27]。这说明,积极的同伴交往和良好的群体氛围是驱除家庭处境不利所带来的阴影的灵丹妙药。

从双向互选的友谊关系来看,正是由于处境不利儿童低劣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使他们在广泛地建立友谊和维持友谊关系上面临很大的困难。友谊的情感质量和友谊的亲密需求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指标,Toth等人曾让儿童从这两个维度描述了他们与父母、老师和最好朋友的关系,结果发现,处境不利儿童在这两个维度上毫无相关,他们对同伴的亲密行为期望也较低,这种低期望值的同伴关系概念不利于他们与同伴形成互惠行为,从而阻碍了友谊的建立与维持[20]。

不利的家庭环境作为前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儿童在同伴交往上的诸多问题,但也正是同伴交往和友谊在儿童早期不良家庭环境和今后社会交往之间充当调和因素。目前,恢复性同伴治疗(RPT)作为一种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干预方法在学校、家庭、社区都得到运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4 社会行为与行为问题

社会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外部表现,其核心是社会适应问题。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社会适应问题包括学校适应和社交适应,而从行为研究的内容来看,基本是围绕着内因性问题行为(如退缩、抑郁/焦虑性行为症状)和外因性问题行为(如攻击、举止粗暴、过错与犯罪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而展开。贫穷一直被认为与青春期行为不良有着密切关系。一些研究认为,在低年级阶段,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典型地预测儿童在学校的问题行为而非学业状况,而家庭收入却不仅能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而且还能预测其学业能力。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父母离婚的适应和反应是不同的:2岁半到3岁3个月的儿童表现出倒退行为,3岁8个月到4岁8个月的儿童易怒、粗暴和有攻击性行为,5岁到6岁的儿童既会出现内因性行为问题如焦虑,也会出现外因性问题行为如攻击性,7到8岁的儿童更多的内因性问题行为如退缩、害怕和抑郁,9到10岁的儿童则更多地以丰富的负性情感来体验父母离异所带来的伤害。许多纵向研究还显示,家庭分裂过程比离异后的家庭结构变化对儿童的学校适应和社交适应会到来更大的困难。在儿童进入青春期后,父母离异所带来的延迟影响可能会再一次影响年幼时父母离异的青少年,这个时候他们更容易出现吸烟、酗酒、吸毒和过错行为。因离异、虐待等原因而造成监管人的改变以及住所的改变次数与儿童过错违法行为、吸毒、辍学有关,情感拒绝和忽视更是辍学和逃学行为显著相关[28]。一项家庭成分对儿童行为的预测研究发现,虐待不仅能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而且还能因家庭其它不利成分而预测儿童的其他行为,比如,兄弟姐妹的被虐待和被忽视的比例还能预测儿童的活动亢进以及不专心行为[29]。

儿童社交活动的参与性和胜任性也因家庭环境不利而受到影响。有人采用儿童行为问卷(CBCL)让儿童母亲对有受虐待经历儿童和对照组儿童的社交活动中的活动能力、活动数量、活动水平和活动技能进行评定,有关的社交活动涉及体育、游戏或业余爱好、工作和家务、组织或俱乐部团体活动。结果显示,两类儿童的活动数量和活动技能均有显著差异,有虐待经历的儿童的母亲在孩子所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明显地倾向于认为其不胜任或无能力[30]。而家庭经济文化弱势的儿童则表现出另一种倾向,他们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更多地寻求家庭外的支持,家庭外行为也更频繁、复杂。

转贴于

处境不利儿童行为问题的内部生理和心理机制成为当前深入的一个领域。有人试图希望通过情绪管理机能和自我防御机制说明处境不利诱因同儿童内因性和外因性行为问题的内在关系。发现有虐待经历的儿童在情绪管理机能上受到较显著伤害,表现出低水平的冲动控制,容易过敏、生气、被动和抑郁。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得以不恰当的泛化施用。身体受虐待儿童比被忽视儿童出现更多的倒退、否认、投射和摄取作用,被忽视儿童比身体虐待儿童出现更多的补偿、抵消作用[31]。近年来,随着神经心理学和分子生理心理学广泛深入,对处境不利儿童行为问题的神经生理和分子生理机制的研究也得以展开。比如,有研究发现,基因编码中的功能性多态现象,即能产生代谢变化的单胺氧化酶A(MAOA)能缓和虐待所带来的消极后效。具有高水平MAOA表达基因类型的受虐待儿童减少了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可能性[32]。另外,关于这些儿童所处不利环境和不幸经历对脑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5 几点简评

5.1 家庭贫困儿童、父母离异儿童、受虐儿童仅仅是处境不利儿童的几种典型表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处于不良或不利于其发展的家庭环境,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种环境的消极影响;不同之处在于这种不良家庭环境的动力学机制不同,对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具体影响也各不相同,同时,这种影响与儿童生活的其它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的交互作用,从而导致这些儿童彻底摆脱这些消极影响的恢复力(resilience)也可能各不相同。为此,我们需要一方面具体细化研究各种处境不利儿童在认知、情绪、个性和自我系统、品德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是要探索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共同高危因子及其动态演变、各种处境不利儿童发展的共同特点、共同高危因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机制、促进儿童积极发展的恢复力构成要素等等。

5.2 如果说家庭贫困往往是各种家庭问题发生的起始原因的话,那么儿童忽视则是家庭处境不利对儿童影响最具普遍性的现象。在经济贫困的家庭中,父母往往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不高,或每日为生计奔波。前者导致父母缺乏教养孩子的基本知识,后者导致父母没有时间教养孩子,两者都容易导致对孩子的忽视。在父母冲突、离异、分居的家庭里,父母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焦虑、烦躁以及独立支撑的经济压力很难使他们顾及到孩子。我国社会总体偏低的家庭经济水平和社会转型期逐步上升的离婚率,为儿童忽视现象的高发性提供了可能。从国际上对儿童忽视的一般分类来看,涉及身体忽视、情感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安全忽视和社会忽视。这不仅影响到儿童的生存、安全和身体健康发育,而且还影响到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教育忽视还相当于在早期剥夺了个体未来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基本条件。由此来看,把忽视理解为对儿童发展的毁灭性影响并非夸大其辞,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5.3 总结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值得我们借鉴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科学鉴别,政府与研究部门共同建档,籍此开展长期的追踪研究、援助和干预工作;第二,丰富多彩的实证研究和建立理论模型的配合,大量的具有生态特征的质性研究方法如观察、访谈、活动产品分析等被研究者愈加广泛运用,以实现对这些儿童更为全面的生活化的理解;第三,神经生理、分子生理和心理学的高度整合,使研究结果更为清晰客观;第四,非常注重干预性研究,在干预过程中强调生态化,重视家庭(父母卷入)干预、社区干预、学校干预、同伴干预的系统化与整合。

5.4 国外研究者所关注的处境不利儿童范围相对狭窄。事实上,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文化急速变迁的我国社会,除了上述几种类型的处境不利儿童之外,下岗职工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农村留守儿童等可以广义地划归入儿童弱势群体的范畴中。对这些儿童发展的研究是极具本土特色和现实意义的。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条件的关注、呼吁和扶持既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研究现状来看,对这些儿童往往是描述的多,深入研究少;呼吁的多,实质性的发展性干预少;单学科探讨的多,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整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少。我们应该在充分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和干预策略。

6 参考文献

1 Najman J M, Aird R, Bor W, et al. The 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in chil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health.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4, 58:1147-1158

2 Tolor A . Attempt to measur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advantagedand disadvantaged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1969,40:407-420

3 Chalifoux L M, Fagan B . Labeling children who are visually impaired“disadvantaged”.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1997, 91 :531-538

4 Sohani D. Level-I abilities of soci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Ef-fects of home-environment, caste and age. Soci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1994, 10(1-2): 69-74

5 Bream V, Buchanan A. Distress among children whose separated orporced parents cannot agree arrangements for them. British Journalof Social Work, 2003, 33(2): 227-238

6 Cicchetti D . An odyssey of discovery: Lessons learned through threedecades of research on child maltreat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4,59 (8):731-741

7 Petic Z H. Maltreated Children Fall in School. Human Ecology,1993, 21(3): 18-21

8 Fahey M., Phillips S .The self-concept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An exploratory study in middle childhood.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1,109:223-232

9 Cicchetti D, Rogosh FA .False Belif Understanding in MaltreatedChren. Development & Psychopathology , 2003,15(4): 1067

10 Dodge K A, Pettit G S, Bates J E. Effects of physical maltreatmenton the development of peer relation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4, 6: 43-55

11 Rose E G . Cognitive, behavior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prediction of resilience among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t risk for behavioral and social maladjustment.Didd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1999,59(8-B):4463

12 Joseph M P, Kathy G. Hostile Attributional Tendencies in Maltreated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3, 31(3):329

13 Toth S L, Cicchetti D, Jungmeen K. Relations among children’sperceptions of maternal behavior, attributional styles, and behavioralsymptomatology in maltreated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Psychology,2002, 5:487

14 Rieder C,Cicchetti D.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Bon cognitive control functioning and cognitive-affective bala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9, 25(3):382-393

15 Pollack S D, Klorman R, Thatcher J E, Cicchetti D. P3b reflectsmaltreated children’s reactions to facial displays of emotion. Psychophysiology,2001,38(2):267

16 Franklin K M, Janoff-Bulman R, Roberts J E . Long-term impactof parental porce on optimism and trust : Changes in general assumptions or narrow belief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59 (4): 743-755.

17 Valarie K. Parental porce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in adult offspring.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2002, 64(3): 642

18 Lawrence A J, Allen J P. Effects of maltreatment on young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An attachment theory perspectiv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7, 23 (3) :406-414

19 Schneider-Rosen, K. & Cicchetti,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 and cognition in maltreated infants: Quality of attachment and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self- recognition. Child Development,1984,55: 648-658

20 Toth S L, Cicchetti D. Patterns of relatedness,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Journal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6, 64 (1) : 32-41

21 Kaufman J, Cicchetti D . Effects of maltreatment on school-age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Assessments in a day-campsett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9, 25 (4) :516-524

22 Smetana J G, Toth S L, Cicchetti D, et al. Maltreated and nonmaltreated preschoolers’conceptions of hypothetical and actual moraltransgress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9, 35 (1) :269-281

23 Ackerman B P, Brown E D et al. Maternal relationship Instabilityand the school behavior of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2,38 (5): 694-704

24 Nancy A M, Nikolaus B, A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fifth-grade disadvantaged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4, 87(4) :228

25 Bryan V R .Perceived relatedness and self-regulatory motivations inthe adjustment of maltreated childre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1998,59(6-B):

3099

26 Shields A, Ryan R M, Cicchetti D.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s ofcaregivers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as predictors of maltreated children’s rejection by pee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1,37(3):321-337

27 Marlys M Staudt .Psychopathology, peer relations, and school functioning of maltreated children: A literature review . Children &Schools, 2001, 23 (2): 85

28 Herrenkohl E C,. Herrenkohl R C, Egolf B P . The psychosocialconsequences of living environment instability on maltreated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003,73 (4) :367-380

29 Maureen B . Does family composition predict maltreated children’saggress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1996, 57(6-B): 4051

30 Kinard E M.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activities: Maternal ratings ofmaltreated and nonmaltreated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002, 72 (1) : 118-127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6

前言:现今世界的人类文明都起源于五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印度河、爱琴海和中国。五大文明分别孕育和滋养了各大洲不同种族人类的文明发展。纵观全球,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不曾中断过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其他四大文明所没有过的,其他文明要么毁于战火,要么种族消亡。而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儿女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承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高职学生是现代青年的一分子,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高职学生的积极参与。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离不开文化的浸润滋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全面推进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中之重。研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探索学生素质培养的有效模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和吸收,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开展传统文化学习讲授的过程中,作为一线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实际了解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现状,分析其成因,找到培养对策,才能把学生塑造成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并且做到有技能也有内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就必须认清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进行对他们文化素质培养特点的分析。

一、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一)思想素质方面

思想素质是学生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现今的高职学生大多为90后,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物质丰富,生活成长条件较好,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在他们的思想中大多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物质享受欲望强烈。理想和信念较为淡漠,缺少理性的克制和自我约束。很多同学有上进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是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念较弱。总之,从其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偏颇与缺陷,需要通过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二)文化素质方面

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入学分数线就可得知大部分成绩应该属于中等甚至中下层度,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刚经历了高考,可能比较松懈,很难迅速适应全新的学习模式、学习课程以及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一部分同学会有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的问题,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艰苦学习、奋斗拼搏的进取精神,因此,要达到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可见,文化素质教育之于学生,是很重要的。

(三)专业能力方面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学生们都希望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在毕业之时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但是大部分的学生的毅力薄弱,往往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往往会感到枯燥、单调、乏味,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去进行反复地、不断地练习,对自己专业方面技能学习也不够认真和刻苦,经常造成技能方面的不足。到了工作岗位要么重新学习要么吃大亏。

(四)心理素质方面

高职学生普遍因为种种原因存在许多负面心理。一些学生的自我定位存在偏差。一方面,部分高职学生觉得自己只考了高职院校,感到自卑,因而不愿与人交往,产生孤僻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和自身的差距,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时,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思进取等,容易被周围的事情干扰或吸引,比如网络游戏,和异性的交往等等,对未来缺乏明确的认识和规划。

二、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环境因素

对学生影响的外界因素很多,大体分为学校周围同学的素质、学校学习气氛和文化氛围、学生成长家庭的教育模式、社会各种信息和诱惑的环境以及学生个人性格、发展定位等方面因素。这些都不断影响着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好的学校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它能有一个让人专心学习专研知识和业务的环境和土壤,大家在融洽而热烈的学习氛围中你追我赶,互相促进和进步。这也是为什么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原因。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只看重分数,而轻技能的,而步入高职后,学生既要补充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有些应接不暇。因此在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营造上,学校、教职员工都要下大工夫。

(二)家庭环境及教育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养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俗话说有其父就有其子就是这个道理,家长的坏习惯会传给子女,家长的优点和处事之道也会无形的感染着子女。有些家庭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一味迁就,造成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心理素质的先天缺陷。家庭环境的融洽度也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养成。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提高以及就业也具有重大影响。很多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不关注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毕业后很难与企业需求对接。

(四)高职学生的自身定位经常出现不够准确。有相当一部分综合素质较高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个人期望值很高,认为在毕业后可以到知名企业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能量,而现实有时会给他们沉重打击,让他们感到无助和渺茫,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另外,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差距较大,不同素质层次的高职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会相互影响,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近朱者赤,进步较快。但是也会出现近墨者黑的现象,这是高职教育中必须充分重视的。

(五)高职院校毕业生定位于专业技能型人才,学生们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在毕业之时能够拥有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因此学校的课程大多偏向专业方面。但是我们学校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介于高职院校生源的原因,学生平均素质肯定要低于本科类院校。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在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原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

(一)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

(二)有的人觉得这套理论迂腐了,过时了,但我们吸收其精髓和闪光点结合现在的高职教育,学生和社会都会受益颇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今天我们看到领国韩国或者日本,长幼有序,对长者的尊敬和尊重,人与人之间的鞠躬行李以及各种礼数的由来,无不是因为大中华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辐射和影响发展而来。

四、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忠与孝

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数的事实证明:爱由亲始,一个人爱中国、爱他人的情感是从爱父母开始的。孝心教育对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善良之心、感仁之心、责任之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在我们现在的实际生活中,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在家里都是全家的焦点,父母起早贪黑的工作,甚至再上一代人的爷爷奶奶也一天到晚忙前忙后,就是为了孩子每天能安心读书,吃饱吃好每一餐。一个孩子的事就是全家的事,一个孩子读书就是一家人伴读。中国家庭为孩子的付出都是巨大而无私的,但是孩子们从小就生活生长在这个环境下,反而觉得理所应当,心安理得了。多少次我们在报纸新闻中看到孩子在街上义正言辞的打父母,原因仅仅是不要他们上网或者不给他们买想要的东西,最甚者甚至不惜残忍的杀害养育自己的父母。每每看到这些都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敬哪里去了。中华传统的善良哪去了。相比重点本科院校,高职的学生文化成绩会差一点,或许生活的环境教育环境也会相对弱一点,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对他们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能够感知中华文明的善良,还有对父母的感恩,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

能在家庭环境中正确的自我剖析,认识自己,感恩父母,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也就能举一反三的认识到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中“忠”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大英雄,伟人无不是背后飘扬着忠的旗帜,我们说的忠不是封建社会岁君主的愚忠,而是指的对国家,对人民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忠。从远古开始就有比干谏纣王,为了人民和国家社稷被纣王剖视其心。最有名的民族英雄莫过于岳飞将军,叱咤风云,直到被奸人所害始终怀着一颗为着民族国家的赤子之心。还有宋代文天祥,一句“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让后人流泪。时光匆匆,无数人物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只有为了民族 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的英雄才会被后人尊敬,被后人称颂,被后人祭奠。我们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育人,在平时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领悟,切实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很重要。现在外在的各种诱惑太多,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市场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对金钱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造成了部分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和变化,唯利是图的人比比皆是,不好的风气在社会上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