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长期稳定地发展,不仅要认真地组织好各项医疗服务活动,而且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自己的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和潜在的问题。要及时掌握自己的经营状况,经营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医院可以通过对各种经营指标的分析了解自己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在经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可以根据经营分析所提供的情况,找出组织医疗服务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拟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方案,制定挖掘潜力的措施。只有不断开展经营分析,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前进、持续发展。
1 某医院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计算出的有关医院经营能力
(1)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1.06、速动比率0.51、资产负债比率41%、长期负债资产率28%;(2)运营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3.7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98.63天、流动资产周转率0.71、流动资产周转天数511.74天、固定资产周转率0.18、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 054.6天;(3)收益能力:资产收益率1%、固定资产产出率18%;(4)发展能力:资产保值增值率112%,固定资产增长率9%。
2 该医院经营能力分析
2.1 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合计数与流动负债合计数的比值,体现了医院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大小。速动比率则是指医院货币资金及可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等速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值,它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医院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1]。在医院日常经营中,药品与应收医疗款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如果药品及应收医疗款的周转速度越快,变现速度也就越快。运用这个指标分析时,需要注意流动资产中的“药品”应该用净额,而不是药品的账面金额,否则会虚增该比率的比值。在运用这两个指标时,可以同其他医院或整个医疗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一般认为流动比率接近2,速动比率接近1较为适宜[2]。但由于医院经营的特殊性,特别是实行住院预收款制度,使得医院的流动负债显得较普通企业要高,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是需要医院用资金去偿还,而是通过将来为病人提供服务来偿还,所以并不能据此认为该医院短期偿债能力差。这两个指标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流动资产是盈利能力比较低的资产,该指标过高,可能意味着被资金闲置占用,没得到很好的利用。
资产负债比率是医院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资产、债务和净资产之间的比率关系。资产负债比率越大,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长期负债资产率是医院固定资产净值与医院长期负债总额之比,它反映了医院自有固定资产抵押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3]。由于医院会计制度不要求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尤其是固定资产项目下没有累计折旧进行备抵,因此,在运用这个指标时,应对资产负债中的资产总额,根据医院内部管理的相关资料作出调整。由于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是不纳税的,又不以营利为目的,借款费用的存在并不能产生抵税效应,其财务杠杆效应也不明显,所以笔者认为医院的资产负债率一般以不超过50%为宜。
2.2 运营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主要是对各类资产的周转状况进行计算分析,即各相关收入指标与相应资产平均余额之比。具体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等。由于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和应收医疗款是时点数,易受季节性、偶然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计算应收医疗款和存货时应尽量采用详细资料,如各月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并从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减少存货和应收医疗款占用资金,提高资产运用和管理水平,降低资金成本率。流动资产周转越快,则说明医院的运营能力比较强,流动资产占用资金比较少。固定资产周转快则表明医院固定资产创收能力较强,利用效果好。
2.3 收益能力分析:虽然取得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是医院追求的目标。但在当前医院经营体制下,要创造好的社会效益也必须以医院能够维持正常运转为前提。因此,分析医院的收益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反映医院收益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各项收益率指标,具体有: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收益率、业务经营支出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等。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原则:一是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两者不能偏废或片面追求某一方。二是要坚持用数据说话,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
2.4 发展能力分析:医院持续不断地发展是所有医院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掌握和了解医院的发展能力,也是医院经营分析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医院发展能力分析包括资金、技术(含设备)、人力等方面。其中,资金状况又是主要的,在日益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器械、人员都可抽象为资金;相反,资金可以转化和表现为开展医疗服务所必备的物质设备和人才技术。今后,医院的发展能力与医院的纯收入关系会越来越密切,呈现一致性,但在某种情况下也会产生背离现象。因此,不能把纯收入与发展能力混为一谈,更不能以纯收入状况的分析代替发展能力的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的指标主要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更新率。资产保值增值率反应了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保值增值是对一个经营实体最起码的要求,否则该经营实体也就没有继续营业的必要。固定资产增长率与更新率则反应了医院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情况,当然,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是越高越好,一定要量力而行,以满足医院业务发展需要为原则,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否则只能成为发展的障碍。
本文着重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的医院经营能力分析,但实际分析中不能局限于财务报表的资料,且不能只停留在对数值的分析,还应注意各指标间的辩证关系[4]及一些偶然因素对医院经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晓媛.如何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医院的经营状况[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20.
[2] 张红霞.新形势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19.
[3] 黄光英.同济医院企业化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61.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2
[关键词]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对外汉语教学
1前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据教育部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报告称,2014年共计有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中学习。近年来,西医类留学生总数仅少于语言类留学生,成为留学生来华学习的热门专业。锦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西医类留学生主要来自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学制为6年,专业课授课语言为英语,并且大多数学生来中国时没有汉语基础,发现他们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在跨文化适应阶段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2跨文化适应的模式
跨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人们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去的时候必然会经历生活上、文化上的许多变化,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JohnBerry(1990)分析的不同人群的文化适应策略,他认为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个人改变自我的过程,而个人处理跨文化适应的策略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个人对保持自己原有文化传统和身份的态度;二是个人寻求与新环境主流文化建立的人际关系的模式。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或模式:同化、分离、融合和边缘化。Ward与Kennedy(1994)调查分析了这四种文化适应模式与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融合适应模式的旅居者感受到的心理焦虑最少,采取同化适应模式的人经历的社会适应中的困难最少,但是采取同化模式的人会比采取融合模式的人遇到更多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采取分离和边缘化适应模式的人产生的心理焦虑都比较多,而采取分离适应模式的人在社会适应方面遇到的困难最多。
3影响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3.1语言障碍汉语水平会影响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而流利的汉语对文化适应有直接积极的影响。因为这会使人们有较强的发展与目的文化人群良好关系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能具有将目的语说得礼貌而得体的语言能力,而这是适应目的文化的关键因素。但西医类留学生的专业课授课语言为英语,大多数留学生毕业后会回国,所以他们对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多数人认为学习汉语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而语言障碍不仅阻碍了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也使留学生难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和联谊活动,以及影响在医院实习时与病人的有效沟通。3.2文化距离所谓文化距离是指自身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语言、文化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宗教、政治、经济制度等的差异。Furnharm、Bochner(1986)和Ward(1996)等人分析了分化距离与文化适应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文化距离越大,个人要超越这些文化差异所需要的努力和资源就越多,所经历的生活变化也越大,体验到的心理焦虑也越明显。我校西医类留学生有60%来自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学生比较注重个体主义文化,讲究平等,崇尚自由,做事方式比较简单直接,而中国人比较注重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等级观念,相对含蓄委婉,有时候他们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言行不一。3.3个人性格特点在个人性格因素中,对模糊性的容忍程度、内在动机、灵活性、幽默感、内向与外向等性格特点都与文化适应能力有密切关系。另外,Ward(1996)特别强调性格特点与目的文化特点的契合,比如性格独立的人会对个体主义文化感到容易适应,而倾向互相依靠的人会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感觉舒服。内在动机也是影响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积极的内在动机的人会更乐观地面对困难,把适应不同文化看作是一种锻炼自己性格和增加阅历的好机会。只具有外在动机的人,遇到不熟悉的环境或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因此,刚到锦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有些留学生有时会自学到深夜,有时就会出现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有些留学生则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或学科上课,对那些自己认为不重要或不喜欢的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就旷课或逃课。久而久之,有些留学生会因迟到、缺勤被禁考,有些留学生则会因为旷课或逃课没通过该科的期末考试,而这些对文化适应过程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4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的策略
针对留学生所表现出的共性问题,笔者从对外汉语教学和学生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以下几点针对性的意见,以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水平。4.1重视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作为西医类留学生的汉语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学习汉语的态度,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拿学历;同时一个国家的语言也承载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汉语的意识,积极适应中国的文化。其次,汉语授课内容应紧扣医学专业,注重实用性。在初级阶段,汉语综合科和口语课除了完成原有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可添加与去医院看病所需的常用词汇、医院机构设置名称和医学基本术语的讲授;在中、高级阶段,鼓励学生学习医学汉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也为实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汉语可以提高留学生在中国的生存能力,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和提高跨文化的适应能力。4.2利用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虽然文化的差异是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障碍,但是也可以利用文化的差异组织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地为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彼此间的交往和文化融合。学校可定期举办文体活动、社交聚会、俱乐部活动、志愿者公益活动等,让留学生沉浸在文化实践活动中,交志趣相投的中国朋友,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加生活的乐趣,以促进文化的融合。4.3重视个体差异,保持为学生服务的态度留学生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应秉承着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深入学习各国留学生的习俗文化,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相结合,当出现问题时,帮助学生减轻在新环境中的焦虑和失落感,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引导学生转变态度和想法,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新的文化和学习生活。同时也要尊重和理解留学生的文化和习惯,鼓励其既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同时也积极接受新的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吸收和融合两种文化中积极的方面,为留学生营造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
5结论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任务驱动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35-01
数学知识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高职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有必要从分析问题入手,来探讨更适宜高职数学教育的方法,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则是很见效的一种方法,在已经被关注、讨论和投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抛出个人观点。
一、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三对主要矛盾
(一)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间的矛盾,显现为学生学习上的“消化不良”
由于受到高职院校学制这个客观原因的影响,加之为学生们开设的科目较多,而且所安排的数学本身的教学内容也很多,造成了教学中 “赶进度”现象的发生。为保证教学进度,教师也会暂时忽略教学效果按部就班地讲新课,讲过的课程内容还没有消化,新课内容又在灌输,难免会照成学生学习上的“消化不良”。
(二)教师教学态度和学生学习态度的矛盾,显现为师生间的“事与愿违”
作为数学教师,谁都期望自己的授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能认真听课,认真钻研,将应当学习的内容理解好掌握好。但教师良好的出发点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常会有“事与愿违”的感觉,教师的良苦用心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起色不大,尤其对于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说来收效甚微。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矛盾,显现“偏理轻实”
数学知识本身是很抽象的,数学基础理论掌握不好,就谈不上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但对于高职数学教学而言,就数学理论进行书本式的理论说教和灌输不符合学生学以致用的需要,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于实践教学的结果,只能是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应试化”起来,不求甚解,不求应用,但求考试过关。
二、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高职数学教学的对策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打破了以教师的讲授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而是将具体的任务设计于教学之中,将抽象的知识落实于有形的任务,将学习的主体确立于学生,让学生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析,掌握解决任务的工具(教学知识点),利用解决任务的工具来分解任务,化难为易、化繁榧虻赝瓿扇挝瘢在收获完成任务的效能感的同时习得知识和掌握知识。可以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参造物、有载体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参与精神、参与效果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所不可比拟的,更能体现以应用为导向、为过程、为结果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
(二)高职任务驱动式数学教学法的应用
1.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
要求数学教师摆脱曾经的教学惯式的束缚,在吃透教材精神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的需要来设计任务,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完成任务的工具性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正弦型函数及其图像的做法”,这是电力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任务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完成正弦交流电的电流与电压图像的做法。将这样一个具体的任务交给学生,就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任务来达成学习目标和检验学习效果,任务明确,听课有目的性,驱动学生专注听讲,再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完成正弦交流电的电流与电压图像的做法任务中,在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习的效果自然更好。
2.根据专业需求和层次需求设计任务
高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很具有“功利性”。“功利性”主导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虽然这种学习态度需要引导,但也可加以利用,也就是“所学要有所用”,就是将数学教学的任务设计和不同专业特点挂起钩来,让任务“吊住学生的胃口”,感受到现在要学习的就是自己将来走向职业岗位必须用到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以电力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任务设计为例,学习网孔电流的计算任务就是结合他们专业的任务。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能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分层次设计任务,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真正被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积极地探索知识和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学习的喜悦。
参考文献: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4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科技创新和集体创造力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高科技企业员工的管理也成为了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介绍高科技企业员工的特征,分析了人本管理与能本管理及其在高科技企业的应用,以期为高科技企业员工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 人本管理 能本管理
高科技企业员工的特点
较强的自主性。高科技企业中的员工与传统企业中的员工相比,除了具有专业技能以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不愿意从事刻板、单调的劳动,喜欢挑战高难度的工作,不但追求任务的完成,更着重完成任务的过程。他们更倾向于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以及具有挑战性的薪水以及工作任务。
学习能力强且富有创新性。高科技企业中的员工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新知识的学习,追求创新,不断追求工作中的突破和新发现,热衷于创造性的工作。
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高科技企业中的员工更看重在企业中所获的发展空间及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工资不是影响工作的第一因素。第二方面,高科技企业中的员工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尖端且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他们勇于创新,具有更强的动机希望所从事的工作获得成功。他们希望自身能力得到企业和同事的认可,获得较高的成就。
具有较高的人才流动率。高科技企业中的员工往往较传统企业中的员工具有更高级别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他们的工作选择余地更大,这就导致了其流动率较高。另一方面,在企业中未受到尊重往往也是员工流失的原因。
人本管理与能本管理的比较
(一)人本管理
以“社会人”假设为理论前提,指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的核心是人。它是指企业中的人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或主导因素。人本管理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
(二)能本管理
以“能力人”假设为理论前提,是一种以人的能力为根本的管理,这里的能力是由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构成的。其核心就是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内容,就是要重视人的知识和智能的挖掘,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合理配置和科学规划与控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其实质就是要建立一种“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用其来保障或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由此可以看出,能本管理的实质就是物化量化人的能力,把人看作是组织实现目标的一种能力资源。
(三)二者应用对比分析
1.要求不同。基于人本管理的观点是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由人运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依靠人去创造企业的辉煌业绩,使其以最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工作,提高员工的素质,促进员工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管理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能本管理则认为,对于组织的成员而言,必须以提高能力和更好地发挥其能力作为证明其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必须以发挥人的能力和实现能力的优化组合作为组织的主要任务,应当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灵活体制,形成“能者光荣、能者有为、能者有位、能者有酬”的观念,使人的能力的提升和组织实力的增强达到同步,并且由于能力的优化组合,使组织的能力更大于个人能力的简单相加。
2.目的不同。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而且人本管理所理解的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人本管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虽然能本管理也强调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但是它与人本管理不同,它在本质上却将管理中的人视为一种物、组织发展的一种资源,即能力资源,而不是把人看作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而且在能本管理中,人的发展也主要服务于能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能本管理与人本管理在目标上是相背离的。
3.本质不同。人本管理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而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人本管理的本质是“重视人、尊重人、服务于人”,旨在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力,促进组织全面发展。但是能本管理却把“以能为本”为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的能力为本,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实现人才的各尽其潜、各尽其能。能本管理的本质是突出人的实践及创新能力这一人性的根本内容,以能力来衡量人的价值,一切活动首先应围绕如何充分发挥人的能力运转,其它都应让位于能力。
人本管理与能本管理在高科技企业中的应用创新
(一) 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高科技企业要成功实行有效的人本管理,就必须结合先进的、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模式,这种文化的软管理打破了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利用一种激情、责任感。它不仅是企业组织机构运转必不可少的一种剂,也是能够创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和组织环境的手段。相对于传统企业,高科技企业的员工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和多层次的需求,不仅希望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话待遇,而且更希望获得理解和尊重,希望获得成就感。高科技企业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在职业目标、事业发展、工薪报酬、精神奖励等方面切实体现对员工价值的重视,努力营造宽松、自由、鼓励个性发展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激发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和忠诚。
(二)扁平化组织结构并加强团队建设
理想的企业组织结构应当是能够持续不断的适应环境变化,并对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组织。根据当前的紧急发展趋势,基于扁平化和网络化是高科技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的高科技企业为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应积极深化组织的扁平化改造,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力。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基本途径是企业流程改造,具体来说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以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侧重于纵向控制的职能部门改造为侧重于横向协作的工作团队,以市场、顾客的需求来驱动组织的运营。为了支持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高科技企业不能以职能为单位,而是要组建一个个完整和统一的知识团队,从而将个人和知识结合起来。扁平化组织运作就是通过这种团队管理,不断释放知识能量,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创新和拓展。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与其他类型的员工相比,高科技企业员工更加重视能促进其不断发展的、具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个人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执着的追求。在工作中,他们希望给予自,从而能够以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并完成企业交给他们的任务。人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与个人发展的目标相结合,因此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人本管理就是要在人性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以发挥其潜能,直到达到企业的目标。针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的相关特点,可采取目标激励、自激励和尊重激励等方式。
(四) 加强人本管理的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为了激发员工热情,改进员工绩效,发挥员工潜力,增进员工沟通,帮助员工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对于高科技企业人本管理来说,除了要满足绩效评估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注意,首先该绩效评估要获得员工的支持,只有取得全体员工支持的绩效评估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其次要选择多角度的评估者,这样既能客观地反映员工的绩效和工作态度,又使员工能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最后是要有公平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接受评估结果。
能本管理在高科技企业中的应用创新
(一)建立以能力为基本评价标准的管理体系
以员工的能力作为管理对象和核心的能本管理,体现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上,就是要把传统职业精神和体现能者有为、能者有酬、能者有荣、能者有位的现念统一起来,让每个员工都把表现能力、提高自身能力和发挥能力作为证明自身价值的惟一途径。对高科技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要把知识专深、能力高强的人才放到取得高报酬的重要岗位上。对于企业的运行机制而言,是以发挥人的能力和实现能力的优化组合为主要任务,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竞争机制。总之,要达到提高企业员工的能力和发展企业同步,最终完成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实行以能力为核心的岗位聘任制度
由于人的能力是其先天潜在素质和后天实践,以及身体道德智能多种素质整合的结果,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人的能力差异。因此高科技企业应在最初根据自身的发展对员工提出既符合企业发展又能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的能力要求,从而根据这些来招聘员工。随后按照企业长远发展和企业员工个人提高能力的需要,将具有不同能力的员工配置到不同的岗位上,实现员工个人能力的优化组合,达到能力与职位相匹配,能力与岗位相匹配,能力与责任相匹配。在对能力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对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发挥状况进行考核,鼓励员工把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使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更加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三)实行民主管理且鼓励全员参与
企业员工既是团队的一员,又是一个独立的具有丰富情感世界的个体。如果把组织的理性和个人情感融合起来,这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精神面貌。因此,高科技企业要遵循“以人为目的”的管理哲学,推崇全员参与式管理方法,这将给员工个人的潜能发挥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文化条件,促使其对工作负有责任心,这不仅使员工贡献劳动,而且贡献智慧,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从而在企业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结论
人是管理的资源,如果说人本管理思想主要是强调人力资本对于企业财富创造具有决定作用,能本管理思想则是强调人力资本创造财富所需要的能力要素,及其与其他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与方式。无论是人本管理还是能本管理,在高科技企业的实际应用中都应站在融合与发展的角度上,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建立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从而让人力资本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段维龙.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戚鲁.人力资源能本管理与能本建设.人民出版社.2003
3.芮明杰,杜锦根.人本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4.曹兴,李佳.高科技企业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环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7)
5.吴晋杰.以人为中心的能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1)
6.张焰,周铁军.高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本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2(10)
7.徐美娟.我国高科技企业人本管理研究.2006
8.徐莉,陈华.我国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6(5)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制 会计政策影响 单位盈利能力
一、前言
考虑到我国事业单位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要想提高整体改革效果,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和工作效率,就要对根据事业单位的运行现状进行积极的改革,实现事业单位的全面改制。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改制情况来看,事业单位改制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已经完成改制的单位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但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财务资产管理质量和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同时还使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事业单位改制中财务资产工作分析
(1)改企转制事业单位在改制前需剥离的资产以及对剥离资产的处置办法, 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剥离的资产由其行政主管部门代行管理; 无主管部门的单位, 可由政府指定专门机构或资产经营公司代为管理。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来看,如何实现资产的效益最大化是关键,只有在改制过程中做好资产的剥离,才能达到提高事业单位整体效益的目的。
(2)改企转制事业单位的原债权、债务由改制后的企业承担, 并办理有关的法定转移手续。其不良资产由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专项审计报告, 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对其中需要核销的资产, 报财政部门批准核销, 并指定相应的机构进行清理和追索。事业单位的原债务经审计后, 对无合法依据, 债务责任灭失的, 应调增事业单位净资产。事业单位工效挂钩历年提取的效益工资结余、档案工资与实际应发工资差额结余等以及相应提取的费用, 都不应保留, 应调增净资产。基于这一分析,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应明确债权债务,将原单位的债权债务进行准确划分,并明晰单位职责。
(3)采取灵活实际的方法, 解决改制成本过高, 特别是提退人员费用过高的问题。有些改制前自收自支的单位, 运转不太正常, 平均工资不高。对其提退前的养老金发放, 可由单位和符合提退条件的职工签订养老金支付合同, 以低于正式退休的标准发放养老金, 待到法定退休年龄时, 再按照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执行。这样, 一方面降低了单位成本, 另一方面又不降低提退人员原来的待遇, 比较合情合理。考虑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问题,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既要保证原待遇不变,又要有效降低改制的总体成本。
(4)建立事业单位改革专项资金, 明确事业单位改革资金筹集的渠道, 以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事业单位的改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才能实现,建立改革专项资金是保证事业单位改制能够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
(5)事业单位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特许经营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必须纳入评估范围。事业单位在改制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无形资产,要将无形资产也进行合理评估,保证事业单位的总体资产满足实际要求。
(6)建立统一管理的评估大平台, 改变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多头管理的现象。应由政府协调授权由财政部门统一牵头管理。对所有涉及多项资产的评估项目管理,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实行专家评审办法。可由财政部门牵头,由不同部门和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管理, 以解决评估过程中的分别委托带来的各种麻烦和负担等问题, 实现资产评估管理工作的透明化。从目前事业单位的改制过程来看,只有加强管理协调,做好资产评估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改制取得预期效果。
(7)事业单位清产核资、资产审计和评估结果的公示应严格按照国家关于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评估结果实行内部公示的要求进行。事业单位的改制过程应是完全透明的,在资产管理和评估中也是如此。
三、事业单位改制对会计政策的影响
(一)事业单位改制,影响了会计政策的选择
事业单位改制之后,其整个管理流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方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某些事业单位在改制之前,没有盈利职能,改制后明晰了职责,参与到了市场竞争中来,由此也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了影响,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政策选择朝着实用性和实效性发展,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为主要目的。所以,我们应认识到事业单位改制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二)事业单位改制,影响了会计政策的效益
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决定了事业单位的整体经营效益。从目前事业单位改制的实际推进来看,由于职责划分出现了变化,导致了事业单位改制后选择了不同的会计政策,由此影响了会计政策的整体效益,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所以,事业单位的改制对会计政策的效益产生了现实的影响,不但改变了会计政策的选择,也对会计政策的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三)事业单位改制,催生出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随着事业单位改制的全面推进,考虑到事业单位改制对会计政策的现实影响,在原有的会计准则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了新版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提高了事业单位改制的总体质量。目前新版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经2012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2012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公布。该《准则》分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财务会计报告、附则9章49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5月28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予以废止。
四、事业单位改制对单位盈利能力的影响
(一)事业单位改制使单位具有了更强的盈利能力
事业单位改制,对原有资产进行了合理评估,主要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评估之后对现有资产进行了正确估值,实现了资产资源的整合,满足了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通过资产整合,事业单位可用的资源越来越多,竞争力越来越强。
从传统事业单位的盈利来看,主要依靠国家政策,属于政策性盈利,一旦将事业单位放到市场上参与行业竞争,其盈利水平大大降低。基于这一分析,事业单位改制是必由之路,只有积极改制,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盈利能力满足实际需求。
结合事业单位改制成功的案例,事业单位通过有效改制,在职能发挥和社会服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由此也使自身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持续提高。因此,我们应正确分析事业单位改制对盈利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事业单位改制促进了内部改革,使得事业单位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从目前事业单位的改制来看,通过全面改制,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事业单位的资源得到了重新整合,资产得到了有效评估,由此给事业单位带来了新的局面,使事业单位的职能得到了重新定位。
事业单位在改制之后,其职能设定从国家统一规划,变成了事业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合理变化和调节,最终目的是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质量和职能履行情况。为此,我们应清楚事业单位改制目的,认识到事业单位改制对职能作用的影响。
通过对事业单位改制成功案例进行了解后发现,事业单位改制之后,其整体职能得到了有效提升,其职能得到了有效发挥,满足了事业单位的存在需要。为此,我们应认识到事业单位改制对职能发挥的重要影响。
(三)事业单位改制完善了单位内部管理体系,提升了单位的盈利能力
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体系得到了重构和完善,事业单位在职能发挥和社会贡献上均有显著提高。考虑到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事业单位改制,提高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对单位盈利能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这一点来看,事业单位改制将事业单位推向了市场竞争,使事业单位参与到行业竞争中,不但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经受住了市场竞争的考验。从事业单位改制成功的案例来看,事业单位改制使得单位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我国事业单位改制已经成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事业单位改制已经得到了全面推行,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满足了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为此,我们应对事业单位改制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正确分析事业单位改制对会计政策和单位盈利能力的影响,提高事业单位发展质量,促进事业单位改制取得积极效果,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元.上市公司价值与公允价值变动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李佳慧.从信号传递理论研究我国财务预测信息的自愿披露程度[J].经济视角(中旬),2011.
[3]刁立双.会计政策选择经济动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7.
[4]姜洋.会计政策变更与盈利预测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6
你的个人简历及其说明信是对你的情况介绍。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你的最初途径--如果写得不好,你将失去面试的机会,因而简历可能成为用人单位对你唯一的了解。
一份成功的个人简历
在写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言技巧:
2.使用情感动词对与工作相关的经历进行详细介绍;
3.通俗易懂
4.应有影响力而无假内容;
5.最好一页,至多二页;
6.语法正确,无错别字;
7.文体规范,避免使用简语;
8.最好使用计算机来写个人简历;
9.应使用高质量的纸打印;
10.按照时间倒序排列,把最近担任的职务排在最前边;
一份成功的简历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身份的证明
把你的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写在面首,应使用全名。简历上最好只注明家里的电话号码,避免招聘方打电话到你办公室的尴尬。
第二部分—受教育的程度
首先,注明你上过的学校(名称和地址)。然后,是学业成绩。一般来说,人们希望把所取得的学位都写上。如果你取得了某个学位,应把全称写出来。 每一个条目都有必须注明日期。
在这个部分,还可以包括你取得某项成就或者获得的荣誉。
第三部分--继续教育
你所参加过的与该工作有关的其它辅导或培训课程,也应该反映出来,并注明完成的日期。
如果目前正学某一科目,你就应把将完成的日期写出来,例如,计算机文字处理,将于明年1月完成。
第四部分--工作或业务经验
对于大多数用人单位来说,这一部分是个人简历的"核心"--你应把获得的所有工作经验都写进去。
首先应该是你最近工作的单位,并附上所在地区。然后注明你的职位及任职时间。应按时间倒序排列,先是你最近的工作经历,然后是以前的。
如果在你的工作履历中出现空档,即有一段时间没有做任何工作,你也应把时间注明,不要只写年代。最好把你工作的日期写准确,并做好准备,回答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兼职或季节性工作的日期也应写清楚。
其次就是对你做过的工作进行详细的介绍,大多数人往往认为这一部分比较难
写。描述逻辑性要强有力、文字尽量简洁、明了、准确,应该突出体现你的技能,另外你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最重要的技能列在最前边,然后按轻重次序排列。
2.简历中不要使用简语。
3.避免使用代词--我、我的、他、她、他们、她们的等。
4.特殊情况时,应
(1)如果你在某单位担任过多种职务,就把它们及工作经验一一罗列出来。
(2)如果你在某一机构做临时雇员,就把此机构作为你的雇主。如果你在某一组织工作的时间较长,那么,就把这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详细介绍。
(3)如果你有多种工作经验或者如果你正准备换个工作。又或你过去所干工作与你目前正在寻找的工作无任何联系,那么,在写个简历时,你就要把你的工作经历进行分类或分组。
第五部分--从事志愿者工作的经历
如果你从事过与你所找工作有联系,或你认为有助于你未来的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你的某种志愿者工作,你也应该把这一部分包括在你的个人简历中,其要求同职业或工作经历部分。
第六部分--职业与非职业性活动
如果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求职者,在简历中就应该介绍你所参加过的职业与非职业性活动,这些活动必须是你亲身经历的,且最好能引起招聘者的兴趣。
第七部分--会员
在简历上列出你所参加过的协会的名字和你加入的日期。
第八部分--证书/许可证
在这一部分,把你获得的证书和执业许可证附列上。例如:注册会计师、律师等。
第九部分--研究工作及成果
你应该把你做过的重大研究项目写进你的个人简历。要注明你的姓名及项目合作者的姓名,用大号字体写出项目名称及该项目的赞助商(如果无赞助,请注明)。最后注明你完成该项目的时间。
第十部分--说明部分
如果你对求职,可以做出特别的说明,且这些说明与你的工作有关,并能引起招聘者的兴趣,那么,你的简历上也应包括这部分。
第十一部分--推荐信
推荐信往往是简历中的最后一部分。可另行附在简历的后面。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