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的我们对新课改的教学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每个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要求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上要切实的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
一、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它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让学生认识信息工具,了解或掌握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计算机教育则是中小学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它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学生们会学到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单一的将信息技术教育当成计算机教育来教授,更不能简单的当成电脑培训。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一的只教给学生少量的、浅显的计算机知识,更重要的则是教给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去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并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信息素质。在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迅速传递的时代,没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也就没有能够抓住快速传递的信息的能力,那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依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着眼课本,放眼未来,适当扩充相关教学内容
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并不是把每个高中生都培养成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而是应该注重基础和实际应用,目标是使用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为自我服务。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每天甚至每刻都有大量的新软件和新硬件出现,我们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能用到今天?可以说很少。如果我们不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规律而仅仅教会他们会使用和掌握眼前的这些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那么学生以后每学习一个软件都要靠教师去教,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这样说,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毫无意义的,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学习都是相当不利的,更严重的是有一些新的软件可能会使用的人暂时还很少,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有根据规律自学的能力。
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更不应该只是放在课本,而是要着眼于课本,放眼于未来。着眼于课本,就是说教学仍然以课本为基本;而着眼于未来,则是在课本的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计算机操作的同时,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对一切信息的捕捉能力,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实际、实用性的内容,并且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着重讲授,如计算机维护和维修,常见故障排除。对纯粹的理论方面的内容予以简明扼要的介绍。
三、依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注重教学设计
任何东西、任何事都有它枯燥的一面,信息技术教育同样如此,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的热情并不总是那样高。比如在刚开始的操作学习中,特别是键盘、鼠标的操作练习,对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在编程语言的学习中学生更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教师要针对学习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为枯燥乏味的内容添加吸引学生的东西,比如对操作练习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对编程部分可以通过有趣味、学生感兴趣的示例来讲解相应的语句、关键字。而这些的实现都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甚至每一节课都要有精心的教学设计,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积累、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四、改变固有的教育评价标准
新课标评价机制要求既要关注学习成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虽然在一般的教学模式中,都将评价放在模式的最后环节,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评价在教学之后才进行,实际上评价从教学目标确定时已开始,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使师生在评价中受到鼓舞和鞭策,促进老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新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在是额外附加的东西。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必要性
80年以来,我们曾经用“文化论”、“工具论”等方式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同目的和含义进行概括。我们还在“学计算机语言”和“学应用软件”方面进行过长期争论。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人们用“工具论”一词来概括其指导思想,于是信息技术教育被视为纯技术性教育,进而与就业技能相联系,甚至一度将它列入“劳动技术”课。但是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总滞后于技术发展,而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又不可能与技术发展同步发展,于是人们很快发现,把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劳动技术教育,对于若干年后才就业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脱离实际的,是容易受到非难的。无论是学语言还是学应用软件,如果不从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角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都将难以摆脱尴尬局面。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虽然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各种软件环境中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和特征。许多应用软件之间有不少概念和操作是相似的。虽然软件版本升级很快,但是,新旧版本所涉及的许多基本概念是一致的,或者是旧概念的拓宽。从教学角度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些软件的熟练工,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谋生,而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驾驭和认识各种不同信息环境和软件的共性上,体现在对未知环境特征、未知功能的探索能力上。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具体软件的各种功能都进行一一介绍和列举。应该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才是实现培养信息素养的真正目的。信息技术课中所涉及的具体软件实际上是教学所依托的一种“媒体”。那种认为选择了较落后软件进行计算机教学就是“误人子弟”的看法,不仅将导致许多地区长期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即使在先进地区,教学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情况也是难免的。如果从纯“工具论”角度来看,不仅落后学校的教学内容大有“误人子弟”之感,先进学校可能也有“误人子弟”之嫌。所以,不应该简单地用“工具论”来概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必要性
是否需要独立设置信息技术学科,一直存在分歧。认为没有必要独立形成学科的观点大概有三个观点:第一,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它将和家用电器一样得到普及,因此也会像家用电器那样十分好学好用,不教自会。第二,认为不少人已经能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计算机,因此计算机可以自学。第三,认为计算机的学习可以全部整合在CAI活动中,用CAI代替信息技术教学。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独立形成学科是十分必要的。把计算机视为一种工具并无错误,但是许多人却把这种工具简单化了。他们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将更加“傻瓜”化。他们忽视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工具和应用软件的开放性和极强的可创造性;忽视了“傻瓜化”与“开放性、可创造性”这一对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改造;忽视了现代信息环境对人类思维方法和工作习惯的影响和改造。这些影响已经超越了人类使用的一般工具的作用。实际上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构成自己新的文化氛围。人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对信息环境的敏感性、适应能力、驾驭能力、鉴别能力、构件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如果在较系统、较科学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将收效显著;否则全靠自己摸索学习,不仅十分耗时,而且会拉大人们之间信息技能的差距。
我们看到,的确有不少电脑迷“无师自通”地掌握了计算机。但是也必须看到,他们之所以能够学好电脑,首先是由于他们对电脑的迷恋,因此他们在学习计算机时愿意付出常人难以承担的精力和代价。相反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人对计算机环境的适应力和敏感性很差;花高价买回电脑后,直至淘汰也没有学会使用的人也屡见不鲜。应该注意到,人们在信息环境下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的差异是十分大的。更多的人如果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技术,应该通过科学正规的培训。
我们还应该看到,以Windows为基础的大量应用软件,虽然“各为其主”,但是它们有许多概念、功能和操作是一致或相似的,而且软件之间的许多信息和资源是可以共享或相通的。建立软件之间共性认识,了解共性关系,熟悉共性操作则是信息技能的深层次训练;掌握共享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传递则是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超时空思维的基本能力,这些才是构成学生信息素养更高层次培养的核心内容。这些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形成已经超越某个具体软件技能的掌握。它必须由全面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教师进行有计划的教学、训练,才能少走弯路,提高效益。所以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采取独立学科为主,辅之以整合信息技术技能的活动的形式。
三、应试教育难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
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寄托于常规应试教育既不现实,也是错误的。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是学习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而是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因此主要考核学生利用软件完成任务的水平。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考试,将会产生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只能将这门新兴学科引入死胡同,成为应试教育的又一牺牲品。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20902
作者简介:彭丹(1983-),女,河南固始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材及国家精品课程;成晓娟(1986-),女,山西交城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1中外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
1.1中国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的规定,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纲要还规定了我国中小学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其中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为:
①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②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③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④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⑤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1.2美国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
由于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教育行政实行地主分权制,各地(州、行政区、学区、学校)都有教育自,教育目标、内容、课程及教科书等也都因地区(甚至学校)而异,信息技术教育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多元化格局。
2000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联合有关团体制定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其中的“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和“全体学生的教育技术标准”,详细规范了师生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构成和要求,对美国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一体化促进作用。美国各州也都做了大量工作,为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真正落实,一些州还制定了适合本州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学生标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内容。
虽然各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式与课程内容不一,但是总体看来,美国各州中小学各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基本一致,相当于我国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①了解计算机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②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③理解并能运用编程的基本原则;④端正使用计算机的态度。
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初中学生应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能用文字处理软件写学期论文,用数据存储系统保存数据文件,利用数据库获得信息以及用电子表格作预算。
1.3英国初中阶段信息通信技术课程
英国的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课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目前已经成为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是最早把信息技术课列为国家课程的国家之一,也是较早提出并实践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国家。英国在1988年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the National Curriculum),规定了英国中小学各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在2000年9月修订的国家课程中,英国把信息技术进一步改名为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与通信技术),其宗旨在于突出强调包括internet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的个人能力、交流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的发展中起到的综合作用。
英国根据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程度不同将ICT课程实施过程划分成4个学段,将ICT课程学习划成8个等级,这8个等级规定了学生在知识、技能、理解力和综合4个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或表现,并规定4个学段分别应该达到的相应学习等级。在前3个阶段,等级标准是评估学生ICT能力及其表现的主要依据;第4阶段则以国家资格考试作为评估学生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学习成果的主要手段。
其中相当于我国初中阶段的学段是第3阶段(11-13岁),要求达到等级五、六级。该学段具体的要求如下:
学生能更独立地使用信息资源和ICT工具,对ICT如何促进他们的工作,以及何时、如何使用ICT有更深刻的理解,在ICT的使用中做到更专注、更高效和更精确,并且能够借助ICT完成一系列更加复杂的任务。
1.4台湾地区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在台湾地区被称为“资讯教育”,即信息教育。台湾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展以《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为标志,从理念到方法上都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信息教育是纲要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纲要新思想的指导下,台湾信息教育的理念被确立为: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应用与分析的能力,更要养成学生创造思考、问题解决、沟通合作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发展健全的国民。
台湾将学习阶段段划分为5个,前4个学段都会独立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其中第五学段(相当于大陆的高中阶段)虽然不独立开设,但是课程纲要中提倡并鼓励学校在此学段设计好信息与其他学习领域的整合教学,使学生能够把以往学年所学的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学习活动中。
其中,相当于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的第四学段(七一九年级),其信息教育的具体教学目标为:①认识计算机硬件、软件、输入和输出等基本设备,有应用自由软件的概念;②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相关设备,以及图形、影像、文字、动画、语音的整合应用;③认识程序语言、了解其功能与应用,有开放规格、自由软件的概念;④能利用软件工具进行图表制作。尽量使用自由软件;⑤能利用简报软件编辑并播放简报内容。尽量使用自由软件;⑥能利用因特网、多媒体光盘、影碟等进行数据搜集,并结合己学过的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⑦了解网络犯罪型态,避免误触法网及受害;⑧适时应用信息科技,透过网络培养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⑨建立科技为增进整体人类福祉的正确观念,善用信息科技作为关心他人及其它族群的利器。
2中外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比较的启示通过整理分析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各国和地区的明显不同,下面我将通过比较分析,提出对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安排及活动设计方面的启示。
2.1对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安排方面的启示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体现最多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虽然也提到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更多的是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对于在其他学科领域如何用、为什么用的内容涉及很少,有些教材几乎没有提到。美国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在这方面提出希望学生能利用获得的技能来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兴趣。因此,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可以更注重其他学科的内容。
中外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都提到要培养信息时代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情感态度,提倡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教材编写中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灌输和操作训练的编写思想和方法,更加注重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台湾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升到人文关怀的高度,如“建立科技为增进整体人类福祉的正确观念,善用信息科技作为关心他人及其它族群的利器”,不再仅仅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并将其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利器。这是其它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所没有涉及到的。因此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中,也应注意强调“以人为本”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综上,在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编写和选取上应注重提倡学以致用,倡导学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他学科问题,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2.2对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活动设计方面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教学目标分析,可以总结出国内外都提倡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的知识不是为了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的,而是面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因此,在信息技术教材中,可以以实际案例为组织主线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亲自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们感受使用到信息技术可以使得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便利,信息技术的利用无处不在。
同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小学阶段的自然延伸,又是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的恰当表达,更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前期准备。以上4个国家和地区,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都倾向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高中阶段开始涉及到的程序设计并能为他人所用。因此,信息技术教材应该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规划、设计、制作、评价作品,更加注重方法和理念的传授,以及对作品的全局把握。这样既很好地延伸了小学阶段的简单软件应用,也为高中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做好了前期准备。
因此,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到的对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活动设计方面的启示是,以实际案例为活动的组织主线,并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规划、设计、制作、评价作品。参考文献:
[1]彭邵东.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评述[EB/OL].,20080612.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EB/OL].http://省略/20020327/3023657.shtml,20080510.
[3]隋清江,张进宝,黄荣怀.中日英三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知识观比较研究[J].学科教育,2004(7).
[4]于志涛.英国ICT国家教育计划及其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6(9).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中学信心技术教学必要性;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一、加强新概念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培养出综合性人才,对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倡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即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学科之一,它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着教育的面貌,同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加速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和传统的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发现问题后,能更好激发其学习动机,通过动手实践、问题解决活动学习信息技术,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
二、新概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学校的软、硬件环境还跟不上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这是制约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中学计算机普及率不高,网络设施不健全,无法满足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二)所选教材不能适应教学环境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着知识陈旧、内容重复、学科整合不够等诸多问题,严重与时代脱节。教材中没有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学科整合等新的教学理念,造成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性不强,没有在学科整合中体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很多现行教材局限于软件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步骤的讲解,没有涉及利用信息工具处理学习者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的应用,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等内容。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启发式、探索式和参与式等有效方式。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责任是在教学中不断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探究。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支粉笔就打发了一节课;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么按着书上的内容念,要么干脆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玩,使信息技术课程完全成为中学的活动课。
三、解决新概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及教材呈现方式的改革。选取学生熟悉、有利于个性选择与全面发展的教材内容。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应该紧紧围绕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心挑选适合本校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的教材。使用时要精选核心内容,取消陈旧和重复的内容,重组知识单元,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应适当选择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信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二)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分析课标要求,研究知识点的应用范围;根据应用领域,查找典型应用案例;准备相关资料,创造学习情境;2.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法,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方法;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实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式教学。再次、运用任务驱动法。强化上机实践,以案例作为教学单元;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3.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它处理的对象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师范类教育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培养方面的主要作用,针对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调整和充实中学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对在校大学生要增加中学教育信息化的教育内容,为未来教育发展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做准备。同时,要加快对现有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在职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通过短期培训、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等方式,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适当提出供学生考虑问题或者针对性的讲解。讲课是和学生交流思想的过程,要使他们感到老师是理解他们的,亲切、平等,不故弄玄虚,增加课堂的亲和力。
虽然中学信息技术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毕竟信息技术是一门起步迟、发展快的新学科,在目前的探索阶段出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我相信,只要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为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能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王云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
[2]文江浩.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0.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5
对于主体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无外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含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体是某种特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把主体等同于本体;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认为主体是一个主动的、历史的术语,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则在认识论意义上使用主体这个概念,认为主体是认识和实践的能动的承担者。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主体主要是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因此我们取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概念。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在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主体的属性。在教育的视野中,主体性可以被阐释为:作为认知主体的受教育者在与作为认知客体的教育影响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主体的属性。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主体性已经经历了两种形态即群体主体性、个人主体性,目前正在向第三种形态迈进,即类主体性。所以当代主体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培养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上发展其类主体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性,而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些方面都可以促进它们的实现。
一、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选择、去接受,同时还根据自身的认知需要来主动地获得学习资源。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还可以决定怎么学。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
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习者获得信息素养(informationaliteracy)和掌握信息技术,使学习者能够从事独立的、自我引导的学习,以及学会批判地利用信息。对信息素养有多种定义,但综合起来看,不同的定义都包含以下几个共同的内容,即信息的获得、利用、评估、交流。因此信息素养实质上就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而信息技术则是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手段。二者之间是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学习者不仅可以学会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信息,而且能够对信息进行交流,分析,检索和评估。信息技术教育的结果将大大地促进学习者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使之迁移,从而使得学习者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更加突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实践领域。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制定的信息素养的九条标准中,标准四、标准五和标准六都是针对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在威斯康辛信息技术素养学术模型(Wisconsin’sModelAcademicStandardsforInformationandTechnologyLiteracy)中的四大标准中其中之一就是独立学习(Independentlearning),要求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通过积极和独立地搜寻信息;在阅读、倾听和观察方面表现出批判和鉴别的能力;在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力争有卓越的表现把技术和信息技能运用于有关个人和学术兴趣的问题上。在知识爆炸的社会里,独立学习能力的获得将成为个体应对终身学习(lifelonglearning)的主要手段。
从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来看,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即它主要是关于如何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的,它强调的是“如何”而不是“是何”,因而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教师将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绝对的权威,将失去对学生学习的全面的控制。教师将更多的承担引导者、支持者和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学生将由接受知识的“水桶”转变为“处理器”和新知识的“生成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究的过程。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操控权利越来越大,因而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人灌”或者是“电灌”发生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它的教学活动的展开要内在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一批新的学习理论的兴起大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模式,引起了师生关系的质的变革,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保证了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实现。
二、创造性
批判性和超越性是主体性的重要内容,它在学习活动中突出地表现为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主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追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所谓反思,伯克莱(J.Berlak)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指“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所谓创造能力,是指基于对认知对象的反思基础之上的对认知对象做出合理的改造的能力。它更多地依赖学生的元认知。反思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反思的目的和合理延伸。
现代教育是基于资源的教育形态。因而学习将是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basedlearning)。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其基本要求之一。大量的信息资源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方面,信息资源的丰富增加了学习者选择的自由,从而增加了学习者的独立自主性;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信息资源的丰富所导致的冗余信息的增加将迫使学习者面临着选择困难的增加,学习者徒劳无功的风险也不断地随之加大。在信息社会中,面临着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量,学习者将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患上一种所谓的“信息狂躁症”,最终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这样信息不仅不能使学生从被“灌”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反而演变成又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关键。
按照安·史密斯(AnnSmith)的说法,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够做到:意识到难题和确定难题;确定解决这一难题所需要回答的问题、识别解决这个难题(或者回答这些问题)所必须的信息、得到这些信息、评价这些信息、组织这些信息;综合这些信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得有用的信息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更多地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任务驱动是创设情景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使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和技能。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由于学生接受的任务是开放性的,彻底摒弃了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传递——接受”模式,不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步应该怎么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从而完全地恢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权利。无论任务的复杂程度如何,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选择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这为学生留下了巨大的自我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任务完成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所以它可以促进思维的发散,而发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是一种不拘常规常法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多端、灵活、精细和新颖。在思考问题时,学生多角度、多方式地去思索,有利于形成这种发明创造的思维品质。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习者用批判的眼光、用反思的思维进行学习,能够对所接触的信息资源根据特定的任务进行合乎目的的鉴别、取舍和综合,能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这不仅仅需要智慧技能的参与,同时还要学习者必须运用一定的认知策略,因而元认知也必须参与。信息的获取、评估、综合和利用使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发展。元认知的发展深化并拓展了反思,不仅使反思的内涵与步骤更为清晰,而且把反思不断地从一种心理形式发展为一种实践行为,从而推动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它的教学目标往往都是生成性的教学目标(evolvingpurposes)。所谓生成性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在学习的进程中根据学习者与认知对象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这类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而问题解决锻炼的正是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因而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过程。
评价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对教学起着监督和指导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同其他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其评价标准有所不同。评价的内容、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方法都有多元化的特点。它在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的同时更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求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到使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它在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测评的基础上更重视对创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地进行创造。它一改以前的只有教师一个评价主体的情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实施学习伙伴之间的评价,集思广益,使各种观点交流碰撞激发出思维的火花,给学习者以有益的启示。新的评价标准保证了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教育目标。
三、协作性
作为主体性的最高级形态,类主体性的基本特性是以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为核心所形成的整体性。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以交往和对话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所达成的一致性和共识”。[12]主体间性生成的内在根源在于交往。所谓交往,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中介性、交往主体的交互性和自主性。
以交往理论来解释教育过程,教育过程呈现为一种“主--客--主”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间性表现为主体之间的对话和协作的性质。因而学生主体性的另外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习进程中相互之间具有协作的性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迈进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传统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将被彻底打破。因而信息交流协作意识与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作精神成为现代人生存必须具备的能力。协作精神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协作能力因此成为当代教育强调的重要内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四个目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协作名列其中。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国对此无不重视。在AASL和AECT制定的九大标准中,标准三的第三个子标准是这样陈述的:学生应该知道如何使用信息去交流自己的观点和采取合适的行动。英国在其信息与通信技术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应该在“交流和共享信息”方面得到发展。在我国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也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与他人进行合作做出了强调。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协作精神和能力表现为信息协作能力。具有信息协作能力的学生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协作途径和工具开展广泛的信息协作,能与外界建立经常的、融洽的、多维的信息协作关系。如能够开展网上的自然科学实验、网上会议、网上协作实验等。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6
一、信息──知识经济的燃料
现代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为特征的经济正在逐渐丧失其昔日的荣耀,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显现,并且表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是知识经济。物质(材料)、能量、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的首要资源,?quot;知识价值社会"里,"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在物质的价值构成中普遍占有很大的比重,因而"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创造成为生产价值的主要内容,产品中的物质含量与信息含量的比例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世纪初,有人将石油比喻为工业经济发动机的燃料。而现在正如杨福家教授所说的那样,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而且我们已初步具备了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数据库。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了一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这份报告以文件的形式首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概念,指出知识经济正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之上的经济。
1980年,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第一次将信息化观念传遍全世界。他从纵的、时间、历史线条上,将人类文明分为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三个浪潮,提出"今天,在我们的第三次浪潮中建设新的信息领域"。
我们正在步入信息社会,信息经济在一点一点地侵蚀工业经济的地盘,社会在慢慢地酝酿着巨变。信息经济的高级形式就是知识经济,从信息与知识的区别中也能揣摩出来。信息主要是指事实和数据的某种集合,信息是不能像知识那样去反映这些事实和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在概念上比信息要宽泛。信息主要包括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和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知识是从信息中提炼出来的。知识经济的概念注解了知识对于信息社会的意义,两者的融合使双方都改变了面貌。知识的功能和内涵在不断强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运转的核心要素。
二、教育信息化:面向知识经济的战略抉择
面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迎接信息化对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加快教育信息化成为共识,就如桑新民教授所说的那样:"尽快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加速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
1.教育信息化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面对21世纪信息化浪潮,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教育信息化,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自1992年上任后,一直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他说:"为了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进我们的全部学校,要求到2000年使每间教师和图书馆连通因特网;确保每一个儿童能够使用上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给所有教师以培训,要求他们能够象使用白板那样自如地使用计算机;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
欧盟政府也了一个题为"信息社会的学习:欧洲教育创议行动规划"旨在加速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同时推出了多项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开发计划。英国政府于1995年推出了一个题为"教育高速公路:前进之路"的动议,将400家教育机构首批联网,并为23个试验课题拨款1200万个欧洲货币单位,瑞典政府也提出相应的政府政策。
在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提出自己的政策和措施。日本在其最新公布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中明确地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所有公立学校与因特网的连接,并且为公立学校的每个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新加坡在其教育信息化方面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于1996年推出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拟投资20亿美元使全国每个家庭和每间教师连通因特网,做到每二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每位教师一台笔记本电脑。
2.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
以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IT)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革新,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教育信息化具有下列的特征:(1)资源全球化:网络的普及带来资源的全球共享;(2)教学个性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带来教学的个性化;(3)学习自主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将成为发展趋势;(4)任务合作化: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5)环境虚拟化: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6)管理自动化: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将是一个革新的教育。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追求信息化社会教育变革的过程,它更加强调了过程性,即在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发展,目标是信息化教育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与丰富,将极大地丰富教学方法。面向教育的变革,教育信息化将带来人们教育观念的变革,人们更加明确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确立了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观念,革新的传统的课程内容,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列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同时带来教学模式的革新和丰富,远距离协作式学习成为整个教学模式的热点,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建构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协作式和自主式教学模式建构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的春天,给传统的教育带来新的革命,迈向新世纪的教育,必将是革新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的革新。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终身教育体系。要让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新的生存方式,不断提高信息意识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3.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与构成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很多,都比较侧重于全面地描述教育信息化的功能,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傅德荣教授是这样定义的:"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要素,在教育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的各个方面,用以完善教育的信息环境、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能力,促进学校在信息环境下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
"而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则将教育信息化定义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变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不是单单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是要促进教育和教学的全面变革。
教育信息化的构成,笔者觉得从具体实施角度上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从具体实施内容上看来,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包含以上的几个部分,但是其组成部分并非简单的并行排列,而是有层次的。笔者认为信息基础设施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保证,没有信息基础的建设,就没有整个教育信息化开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信息资源建设属于软件建设的范畴,光有道路,没有路上跑动的马车,那也是根本不是教育信息化,所以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但是信息技术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都属于硬环境的范畴,光有好的设备和资源,但是教师不具备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意识,那也根本就不能起到革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有将成为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从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的,而中小学信息技术则是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辅助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成为是与教师信息技术并行,并且有所交叉的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教育
人类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也在走向信息化社会,信息浪潮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化给人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传统的教育结构有所变动,加强信息教育成为世界的共同呼声。
信息化浪潮带了信息的泛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人的信息素养成为共识,信息素养成为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的内容,加强信息教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热点。
1.信息教育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热点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备加关注的热点,信息教育成为各国政府迎接信息化挑战的重要措施。日本政府在1998年12月的的新的小学、初中学习指导要领(2002年4月开始实施)中规定,小学阶段的信息教育融合在"综合学习时间"中;初中阶段的信息教育的内容设置于必修课程"技术家庭"中,并明确地提出了学习时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在1999年3月的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2002年4月开始实施)中规定,高中阶段开始必修课?quot;信息"(分A、B、C三个科目),明确地规定了课程的学分、课时、目标、内容等。英国政府在90年代就开设相应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1998年将信息技术课程从原来的选修课程改为必须课程,2000年开始实施的新的国家课程中,将原来的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通信技术课程。此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都在加强中小学生的信息教育,努力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
2.信息素养的定义和内涵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提出了学生学习的9大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内容,树立了新的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重新地确定传统的信息素养的理念。信息素养当前已经广为社会的各个层次接受,并已经进入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领域的新的研究课题。
信息素养并不是单独的计算机的使用技能,它是一个涵盖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概念的综合体,从具体涵盖的内容上看来,它主要包含的是技能与概念两个部分。
3.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教育
我国自1982年开始进行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开始,现在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2000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成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的起点。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宣布?quot;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它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新的起点。
4.中小学信息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本人结合其他专家的意见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满足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2)满足终身学习理念,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加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认知发展水平。
(5)加强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