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调研信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纪检调研信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纪检调研信息

纪检调研信息范文1

关键词:地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U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054-01

信号系统是地铁的“大脑”,指挥和控制着地铁的运行,加强轨道、供电、站台屏蔽门以及通信系统间的功能匹配。信号系统虽然是地铁的独立性子系统,但是其对于其他子系统具有调控和调度的作用,其运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系统的性能、功能,因此在地铁开通和试运营前,需要对信号系统进行联调联试,了解其工作状态、性能以及与其他系统间的匹配关系,保证整体的运行的高效性、稳定性及安全性。

1 地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的目的

1.1 保证地铁运行安全

地铁是一种综合性强、技术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信号系统是其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同时与轨道、供电、站台屏蔽门、通信等系统密切关联,同时对于以上系统起到指挥和控制的作用,各系统间存在联动关系,信号一旦出现故障和异常,其他系统设备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给地铁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地铁开通和试运营前,需要进行地铁信号系统的联调联试,确保其性能稳定,加强与其他系统间的联动,以保证地铁运行安全[1]。

1.2 确保列车正常运行

在我国各大城市地铁的运营当中,信号系统在列车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列车正常运行中的重要设备。地铁信号系统的运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系统的性能、功能。信号系统故障的发生,由于缺乏轨旁信号和车载信号的指挥与调度,其他系统均无法正常运行,列车自然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地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十分关键和重要,需要对其相关参数指标进行详细了解,保证其可行、可用。做好地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工作,为地铁试运行的前期工作打好基础。信号系统故障率的下降,轨道、供电、站台屏蔽门、通信等系统的故障率也会随之下降,同时列车正点率和车服务可靠度得以有效提升,进而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2]。

2 地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内容及关键技术

2.1 综合功能测试

在地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当中,进行信号系统综合功能的测试。首先进行联锁测试,根据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车站工作站排列进路,在联锁表的基础上使用信号模拟盘,对占用、出清进路予以模拟,检验全线联锁功能。同时在列车上线运行的过程中,根据地面信号的指示,行进各条进路,再次检验全线联锁功能。在该测试过程中,室内外设备的联动十分关键,其状态显示一致,则说明其功能正常。然后进行点式ATP(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功能,分别进行列车上线测试和反向ATP功能测试。在列车上线运行的过程中,对车载系统的通信功能进行测试,具体包括其对于信号(动态)和信标信息(静态)的接收和执行,检查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的运行功能,同时完成对计轴、紧急停车、扣车、屏蔽门以及信号联锁等功能的测试。反向ATP功能测试则是对反向上线的列车进行防护功能测试,并与正方向形成比较,进而验证信号系统各项设计指标是否合格。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功能同样也是综合功能测试的一部分,列车上线检测,测试无线通信模式下信号系统的移动闭塞功能、与屏蔽门的联动功能等,进而确保地铁信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的稳定性[3]。

2.2 不同模式下全线最大运行能力测试

IATP模式下,进行出入段能力、折返能力以及追踪能力的测试。列车上线,经由出入段线-车辆段-正线首发站,测试其在该进路的通过能力,进而验证其信号系统的接口功能,满足信号系统设计要求。然后通过上行折下行和下行折上行的折返能力测试和多列车运行的追踪能力能力,综合评估 IATP模式下全线最大运行能力。

在CBTC模式下,同样进行地铁信号系统出入段能力、折返能力以及追踪能力,分析其各项设计指标的不足,及时予以优化和调试,以保障地铁信号系统的良好性能。

2.3 其他系统与信号系统的联动调试

通过控制紧急后备盘,用以检测上下行列车进行过程中扣车、紧停以及取消操作,测试信号声光提示,检测报警功能。检测各系统与信号系统接口的匹配情况以及系统间的联动功能,综合监控系统够采集和接受信号系统所传递的信息,验证其是否准确传递,配合通信系统、供电系统进行联调联试,提高弱电设备抗干扰能力,提高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保证地铁安全、稳定的运行。

3 结语

通过地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以保证该系统的运行性能,以更好的对轨道、供电、站台屏蔽门以及通信系统进行指挥、组织和调控,提高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地铁开通和试运行前,通过联调联试。及早发现地铁信号系统运行当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时予以改进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地铁各个子系统的综合联调,全面提高地铁系统的运行性能,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为其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肖彦君,邓文豪.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和站台屏蔽门联调联试重要性分析及实施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09:44-47+52.

纪检调研信息范文2

这次调研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实地察看两种形式。在××、××分别召开了各县市区统计局长及市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到芷江、隆回两县统计局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了解;在××召开了由两办调研室、发改委、两型社会建设办相关负责同志和市局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攸县统计局及所辖的两个乡镇统计站的信息化建设。

一、关于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硬件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近两年,三市统计信息化方面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计算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市局现有台式机44台、笔记本电脑8台和微型服务器5台,1个小型的培训机房,微机配备率达100%;县市区级统计局共有微机168台,干部职工微机配备率为68%,微机都较为先进,可以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乡镇统计站的微机配备及配套设备绝大部分已配备到位。××市统计局也加快了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市局微机配备率达100%,县市区微机配备率达到75%,乡镇统计站的微机配备基本安排到位。××市、县、乡三级实现了人手一台计算机,其中有联想、方正品牌计算机340多台。全市共有各类服务器12台,其中市本级有服务器7台(hpml3701台、hp3502台、ibm1台、方正服务器2台、联想服务器1台),9个县市区配备了服务器5台。2008年,省、市、县、乡四级共投资200多万元(平均每个乡镇15000元,省、市、县、乡分别投入2000元、5000元、5000元、3000元),为全市130个乡镇各购置了一想开天6900、一台富士通打印机、一台美的1.5p空调、一台ups电源。

2.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三市统计局的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且逐年加大对网络建设的投入,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市局建设了新的统计信息网站,具有单独的一级政府网站域名,7个县市区建立了自己的外网平台,还有6个县市区尚未开通统计网站。搭建了乡镇网络平台,洪江市和通道县统计局设立了ftp服务器,基本做到乡镇统计站可以经互联网与县局互联互通;芷江和沅陵县统计局在与乡镇统计站之间建立了统计工作qq群。××市局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统计系统网络平台,全市县市区级局域网已成规模,广域网基本覆盖了从市到县市区统计局,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年内将开通市到县的系统内部的专线网络,并挤出资金支持乡镇统计站的网络建设。2006年,××市采用2m数字电路连通了统计内部信息网络。2008年,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设备升级,出台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同时为9个县市区各添置了一台天融信防火墙。

3.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入。近年来,三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统计工作流程,拓宽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一是报表处理微机化。近年来,按照省局的要求基本统一了软件、统一了环境、统一了管理。目前,县级以上统计报表全部采用计算机处理,包括数据录入、编审、加工、存储、传输、等,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统计数据生产的各个环节。部分企事业单位也使用计算机录入数据,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数据。二是网站建设规范化。××市局有了新的一级政府网站域名,并为县市区统计局提供了免费的空间和二级域名,网站建设更加规范、安全,栏目设置较以往也更加丰富、合理;××市局加大了对统计系统的网站建设的管理力度,优化拓展了市统计内、外信息网站建设。三是各项制度规范化。两市统计部门分别出台了微机管理制度,做到微机管理制度化,网站维护责任化,数据备份经常化,各项措施的实行,保证了统计信息的正常、安全运行。××市已制定基层统计业务平台处理建设方案,力求主要报表数据处理工作向乡镇下移,正着手推动乡镇的名录库和数据库建设并形成乡镇国民经济考核的数据模型,使信息技术应用向基层深入,同时服务于党政领导宏观决策。

(二)对我省统计系统广域网建设的意见

在此次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统计信息化建设很重要,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因而,近几年各级统计部门均在一定程度上给与了重视,但由于统计部门经费有限,对信息化的投入不足,总体来说,我省统计信息化特别是基层的统计信息化水平还较落后。目前,我省统计系统的广域网还只建设省到市州一级,各县市统计局还是通过软件vpn的方式连接内网,由于软件vpn方式不太稳定,给县市统计局工作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较大的影响。8月初,国家调查队在我省已把市队到县队的网络全部开通,因而建议省局要统一规划,将市局到县局的网络拉通。至于采用何种方案进行建设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与政府共用网络容易受到牵制,且投入大,因而由省局建设本系统的专网较好。在网络常年维护经费方面,××所有县市局均表示应该能有办法解决,但希望省局最好能与财政部门共同下文,实在不行,至少省局要下文;××大部分县市区统计局表示经费有困难,希望省局能给予一定补贴。××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无论是硬件设备的配置还是在乡镇统计站微机的使用方面已走在全省前列,正在探索如何使统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特别是乡镇统计站的微机能更好地、长期地发挥作用,急需省局进行统一规划和具体指导。

(三)主要问题及建议

1.出台政策,切实加强对乡镇配备微机的管理与使用。××、××的大部分乡镇统计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也没有专职的统计员,一般是由乡镇秘书兼任。目前大部分乡镇统计站只有农业统计报表的收集与上报,工作任务轻,且由于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计算机基础大都不好,部分乡镇的微机配备后已直接搬到了乡党委书记或乡长的办公室,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县市虽然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培训,但由于人员变动频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建议省局要出台政策,加强对现有的乡镇统计站微机的管理与利用,定期对乡镇微机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发挥真正的作用。

2.加强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信息化水平。此次调研中反映,统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专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既懂统计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易引进,原有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由于业务精湛、技术熟练,提拔的提拔,调走的调走,县市统计局计算机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重新培养现有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既受人员素质、经费支持和工作任务的限制,而且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众多的因素使得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因而建议省局以后分期开展网络管理、信息安全、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等相关技术和业务的培训,加大对基层统计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干部职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数据分析和决策咨询的水平。

3.争取支持,切实发挥统计信息化的作用。当前,我省各级统计局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培训、网络运行维护等各项支出均未列入政府财政的常年经费预算,仅仅依靠挤占业务经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建议要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大力争取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最好是争取统计信息化建设资金由财政单列。同时,省局要加快全省统计数据库建设,优化统计数据处理平台,充分发挥统计数据的效用,拓宽应用领域,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二、关于地方调查队管理

(一)地方调查队现状

目前,××地区共有各类地方调查队23支,国家队4支;××地区共有各类地方调查队近20余支,国家队5支;××地区共有各类地方调查队12支。

1.目前地方调查队比较普遍地存在不统一、不规范、不明晰的现象。名称不统一、级别不统一;职能定位不规范、人员编制不规范;与国家队的关系不明晰、与同级统计局的关系也不够明晰。基本上是依附着地方统计局生存。但在解决统计干部待遇、弥补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2.国家队经费相对充足,地方调查队经费难于保障(地方调查队是事业编,不享受地方津贴),存在攀比,人心不稳定。

3.地方队的人事权和经费保障都在相应的地方统计局,业务上接受上级国家队的指导,难于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建议

1.由省局和调查总队协商,当然从根本上要靠国家统计局,理清国家队与地方局的业务范围,并下文予以明确的规定。

纪检调研信息范文3

关键词:CATI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社情民意调查机房是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政府调查社情民意的交互基础平台所在地,机房中的计算机设备价值很高,承担社情民意调查的重要任务,担负政府与民意交互的政府职能,对机房运行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因此,CATI机房的维护与管理已成为社情民意调查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机房采用专人日常管理巡查及夜间值班巡查,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只能简单的通过直观进行巡查,不能准确高效的实时监测环境设备,不能及时发现设备或机房环境故障。机房主管领导及负责防火安全的相关领导同样不能及时掌握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的运行管理情况,我们通过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为机房建立一套电子环境监控系统,对机房里的设备及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的智能管理。

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由远程控制计算机、监控计算机、3G通信网络模块、视频采集模块、声光控智能模块、智能采集模块、远程控制模块、协议转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多传感器控制模块等模块组成。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3G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融合技术,其监控对象是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电子环境。

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的电子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监测以下五大类系统:供电系统、环境系统、空调照明系统、安保系统、计算机系统。其中:

供电系统包括:交直流供电系统,配电柜、UPS、稳压器及逆变器、蓄电池组等;

环境系统包括:温湿度、消防报警等;

空调照明包括:空调、换气系统、照明系统等;

安保系统包括: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防盗系统、对讲系统等;

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备份系统、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该系统提供了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管理为手段,以统一监控模式为方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机房监控系统,强化了机房维护手段,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机房安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网络维护水平,实现了机房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或集中值守,改进了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现状,对于政府职能部门在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该电子环境监控系统硬件采用集中-分布构架,即采取“集中管理,分布布设”,集中管理中心,设置在网管机房,由集中监控系统及备份系统组成。其主要职能是集中监视所有机房电子环境系统,诸如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环境系统等,以视频图像监控各系统工作状态及运行参数,并通过图文传输、声音报警、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等接口方式,及时监测机房电子环境的实时状态,并且根据系统预先设置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该系统可对告警情况、机房位置、具体的告警设备、告警时间段、告警处理方式、故障级别进行查询、统计,并将统计的结果以XML的格式进行保存,可以进行告警统计分析。

分布管理,提供远程登陆管理,对监控系统管理员授权,通过浏览器根据授权的监控管理功能远端管理、维护和操作监控管理中心的监控系统。

容灾系统,对集中管理中做备份系统,保障监控中心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容灾系统能正常运行,替换故障监控中心系统,做到监控系统万无一失。

机房电子监控系统软件,采用的B/S软件架构,将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包括的各子系统信息融合到统一的监控系统平台下,极大的方便了管理员的监控与管理。系统采用浏览器访问,可实现本地及远程登录,简化了管理员的管理方式,可在工作、出差、家中对机房电子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控,也可设置多名管理员对系统不间断的进行24小时监控,或者采用系统无人值守的自动模式对机房动环进行自动监控、自动报警、自动采取合理措施的方式对机房进行监管,对微小不宜人为发现的故障早做预警。正是在深入研究了机房电子环境系统的重要性的基础之上我们从实际情况,对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对市面上主流的监控系统的分析,我们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满足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要求的监控系统。

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采取了以下设计原则:

1.设计先进性:系统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借鉴了国外成熟产品以及国内500强企业、航天研究院的成熟设计,传感器设备选型也是按照相关标准选取,在可靠性,性能上超过现行的关于机房电子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各项技术规范和要求;

2.可靠性:系统选型参照了国内外产品的成熟设计,在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等方面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具备国内领先水平,能够满足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系统的安全可靠。

3.可维护性: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选用的设备多选用集成度高、智能化程度强的产品,充分考虑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具备广泛的适应性。因此维护工作量较少,设备易于维护,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维护的工作量。

4.开放性:社情民意调查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广泛的采用了通用设备,具有开放的接口。考虑了监控系统与综合网管及其他相关系统的接口。预留的接口同时能满足所有机房和其他本地远程监控系统连成一个系统监控网,实现政府不同部门机房电子环境监控系统的统一维护及管理。

纪检调研信息范文4

1 调研的社会背景

我国在取得高速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农药残留等问题相继出现,目前这些问题已非常严重,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卫生检验与检疫是保护自然、预防控制疾病和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研究的基础。《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加强国家、省、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的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建设,建立三级预防制度、健全预防体系。这些法规的出台,为加强检验检疫体系和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1]。

2 调研目的

(1)了解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业务素质状况,并进行分析。(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人员队伍建设,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人员的队伍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3 调研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某市(包括所辖各县)各疾控中心检验科的总人数,以及他们的平均年龄、学历层次、专业方向、业务情况、发展规划等方面。调查采用发放调查表方式进行。

4 调研结果

4.1 总人数及平均年龄:经调查,该市(包括所辖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岗的卫生检验人员总数为83人,平均40岁左右。

4.2 学历结构:调查表明,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35人,占44%,具有专科学历29人,占35%,具有中专学历19人,占21%,专科以下学历的人数占56%。

4.3 所学专业方向:在岗的卫生检验人员中,卫生检验专业毕业21人,占25%。而医学检验和其他专业的人数为62人,占75%。各级疾控中心中医学检验和非检验人员占绝大多数,缺少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人员。

5 讨论

5.1 存在问题:首先,学历结构不合理,低学历者比例偏高,本科学历只占45%。其次,在岗的卫生检验人员中,卫生检验专业毕业的人数太少,只占25%。而最为重要的是基层卫生防疫部门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人员匮乏。按人员配置来讲,市一级疾控中心至少需要25人左右,但现有在岗人员只有13人,卫生检验专业毕业只有2人,临床检验5人,其他6人都是非检验专业人员。所辖的各县中,平均每个县至少需要卫生检验人员15名左右,而全市现有该方面的从业人员有83人。因此,全市对该专业人才当前的需求量至少在67人以上,这还未包含质检部门及每个乡镇卫生院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改革开放使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收入增加,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人们要求有一个蓝天碧水清洁的居住环境,吃上没有污染的放心食品,穿上没有污染的绿色衣服。这就要求卫检监督工作做得更加细致,需要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不但要检测痕量的有害组分,而且重视微量有益组分对健康的影响。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水质准则》进行了修订,检测指标从原来的57 项增加到现在的132 项。我国2001 年6 月颁布的《生活饮用水规范》,将检测的项目从原来的35 项增加到138 项,其中66 项为有机物。据笔者了解其中的多数项目,许多单位由于人员缺乏和没有相应检验技术力量,要完成这些监测工作存在着很大困难。从以上几方面看到,在新形势下,对卫检工作范围扩大了,要求也提高了,对卫检人才的需求量也加大。

5.2 对策与建议

5.2.1 为在职人员创造继续医学教育的良好环境:从队伍建设情况看,改善现有专业人才队伍状况十分必要。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继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单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提高认识,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力度,依托当地医学教育资源及优势,制定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划和措施,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真正把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转变成自觉行动,从而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1]。

5.2.2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合理流动体制:在人力建设方面,要根据职责,注重效能,定专业、定职责、定人员,真正使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权限与利益得到充分体现。创新人才的使用机制,体现公平化,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和论资排辈等习惯势力的束缚,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和健全良性循环的人才竞争机制,同时要建立一套由德、能、绩、效要素构成的能真正体现人才特点的考核体系及相应奖罚措施。积极营造人性化的发展环境,创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2]。

5.2.3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设卫生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是一门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有自己的独特性, 与相关的分析化学及临床检验专业相比,侧重于环境与卫生领域,是其它相关专业不能替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需求大,择业就业面广。如果大学本科卫生检验专业停止招生,将造成卫生检验人才的后备力量出现断层,尤其是基层单位将会面临空白的情况。在有条件的高校,招收适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我国的卫生检验事业培养更多高级技术人才,使我国的卫生检验人员队伍,在专业性结构和学历结构上得到改善和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卫生检验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玉霞 .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调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4(22):312.

纪检调研信息范文5

关键词:土地流转;土地银行;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1-0001-07

2010年胡总书记在陕西之行中指出:“陕西杨凌作为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国区,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的‘三农’工作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落实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贯彻《批复》的有关精神,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区)在土地流转等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此背景之下,本研究以土地流转和土地利用问题极具典型性的杨凌为例,调研其流转现状和模式,分析其存在问题,总结归纳其实践经验,对陕西乃至全国的土地流转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杨凌土地流转调研设计

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陕西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市86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县级杨凌区,总人口18万,城市人口8万人。根据对前期情况的了解。本次研究所需数据不便通过统计资料及报表获得,故调研小组采取多主体访谈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获得了充足的一手资料。在调研之前,我们根据研究内容绘制了相关调研框架图,以规范本次研究(见图1)。

本次实地调研于2010年6月份开始,共访谈33位参与土地流转的实践者,涉及的单位包括了区级政府的管理部门、多个乡镇政府的管理部门、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即土地银行)、用地单位(合作社代表及企业代表)、流转土地的农户等。其中区政府行政人员占访淡总人数的25%,各个乡镇的行政人员占访谈总人数的33%,土地银行工作人员占访谈总人数的15%,农户和用地方分别占12%、15%。同时,本次调研实际投放纸质问卷200份,采取一对一的填写方式,回收率为100%。经过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95份,问卷有效率为97.5%。此次调研中访谈主体的丰富性、访谈人数的充足性以及样本容量等都已满足本次研究的需要,同时也保障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二、杨凌土地流转的特征及概况

调查发现,杨凌开展土地流转的动因有四:首先,土地规模化经营及脱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求土地流转;其次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及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催生土地流转;再次,城乡统筹促发农村土地流转;最后,中央政策法律支持土地流转,政府重视推动土地流转。在此动因背景之下。杨凌的土地流转也有着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做法。

(一)杨凌土地流转新方式及其流转路径

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包括了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和农户主导型三种主要方式,其中政府主导型的十地流转是指政府利用等级秩序、领导权威和国家强制力为主的土地流转方式,而这一方式也被称为是我国土地流转的必然选择。杨凌的土地流转由政府发起。在流转过程中又涉及多疗主体(包括:土地流出方一农民;土地流入方一种植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地单位;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土地银行;土地流转管理部门――政府各级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土地流转治理网络。故本文认为,杨凌在实践中采用的土地流转方式应界定为政府主导型的网络治理,即其土地流转的工作外展以政府主导型方式为主,同时兼有多主体合作的特征。本文据此也绘制了杨凌土地流转的网络治理图(见图2)。

受政府主导型的网络治理这一新方式的影响,杨凌的土地流转路径也有所不同:第一,根据示范区制定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来确定集中利用的土地,并由村两委或村民小组召开会议就拟流转土地相关情况征求农民意见。第二,将欲流转地块集中到土地银行,由土地银行和享有该地块承包权的农户签订委托流转协议书。第三,土地银行按照园区建设要求将土地承租给相关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用地单位,并和土地受让方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书。第四,土地受让方向土地银行支付土地租金,由土地银行将租金以地租款的形式发放给农户。第五,土地银行将土地流转协议、合同、及土地流转台帐等资料整理存档,土地流转合同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鉴证。第六,若产生土地流转纠纷,首先由土地银行调解,调解失败时由土地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杨凌在土地流转实践中探索出的政府主导型的网络治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可避免政府主导型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同时也可免除农户主导型方式之下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兼顾了土地流转中各方主体的利益,是一种更有效和更有益的方式。

(二)杨凌在土地流转中的三级管理体制

由于杨凌的土地流转方式有着政府主导型的特征,因而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于杨凌土地流转的顺利开展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杨凌在土地流转的实践中实行j级管理体制,在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相应的土地流转管理机关,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土地流转进行管理。在村一级由村两委负责执行相关的土地流转工作,包括宣传介绍土地流转;牵头成立土地银行;监督引导土地银行的工作和账目;协助土地银行处理流转纠纷等。在乡镇一级成立由农经站牵头的土地流转办公室,负责审批村一级土地银行的组建、监管及指导土地银行的工作,并接受杨凌区级政府的领导。在区级政府成立南农业局牵头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全面服务和指导。在整个土地流转过程中,如果产生纠纷,流出土地的农户和用地方首先报于土地银行进行调解,调解失败后再由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此外,在土地流转的规划管理方面,杨凌示范区首先对全区农业建设制定规划,然后按照现代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对规划内土地进行流转。在法制管理方面,国家法律法规之外,杨凌区政府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杨凌区土地银行章程》、《杨凌区农村土地银行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以及《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围区土地银行运行的意见(试行)》,从而使土地流转有章可循。在信息管理方面,杨凌区政府建立了土地流转信息档案,包括土地流转委托协议书、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台帐等。

(三)杨凌土地流转中的中介组织及其流转模式

杨凌在学习借鉴外地土地流转成功经验和汲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创了新的土地流转运行方式。首先。以政府引导、培育和扶持,村民自发组建的方式成立土地银行,作为杨凌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其次,根据杨凌存在着涉

农企业、引导型合作社等不同承包主体。同时可依托农林高校获取丰富的科技资源支持这一实际情况,充分发展合并调整、反租倒包、企业租赁、自愿互换、入股合作等五种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是介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户之间,沟通各方关系和协调各方利益,保障农村土地高效、有序流转和维护土地流转当事人利益,依法成立的非盈利性的自治组织或机构。杨凌在村级组建的土地银行符合这一要义,在土地流转中有着服务、沟通、公证、和监督的职能。在土地流转实践中,其主要职责是将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到土地银行,并在外进行出租,负责收取和兑现租金到户,协调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纠纷,为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提供HJ地保障等,同时负责其他土地流转具体工作的实施。土地流转五种模式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其中合并调整主要适用于本村范围内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反租倒包主要针对用地单位是合作社的情况;企业租赁适用于企业为主体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自愿互换适用于本村组农户之间的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入股合作则包括了调查摸底――成立合作社――地块出让――股份分红和股值评定――合作经营――盈利分红两种路径。调查发现,以上四种形式中,反租倒包应用得最多,其次是企业租赁。

杨凌示范区于2008年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截至2011年7月,全区已累计流转土地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5%以上,同时成立土地银行36家,涉及3个乡镇36个行政村万余农户,占总农户数的30%以上。在取得这些流转成果的同时,土地流转也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城市化进展;三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四是促进农民增收。在调查中,这些成效也获得了70%以上的农户认可。

三、杨凌在土地流转工作中的有益探索

杨凌作为全国惟一的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园区,肩负着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的重大使命。在土地流转工作中,杨凌创新的流转方式及路径、规范的管理体制、发育较为充分的中介组织以及因地制宜的流转模式等,对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着重要的示范、带动和辐射意义。本文将杨凌在土地流转方面的有益探索总结为以下几点,以供其他地区开展实践工作之时借鉴。

(一)组织学习解疑虑。区域划分保平稳

杨凌土地流转重视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力争从一开始就将头绪理清。在流转之前,政府组织部分干部群众到土地流转开展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通过真实的所见所闻,让其真切感受开展土地流转的意义与好处。在同区规划方面,杨凌对土地情况做全面统计和通盘考虑,将土地划分为核心区域和非核心区域,核心区域的土地必须实行流转,非核心区可酌情考虑是否予以流转,从而在规划环节就为有效稳妥地解决土地流转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留下足够的制度空间。

(二)规划先行重长远,以点带面齐推进

杨凌土地流转是根据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考虑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农业景观的可视性,对示范围区建设形成总体规划,然后按照园区规划要求对土地进行流转。先规划后流转的做法增强了土地流转的目的性和长远性。在具体的流转过程中,遵循“以乡为点、以区为面”的操作原则,从各个乡镇土地流转的大面积展开,进而带动整个示范区的土地流转,前后过程井然有序。

(三)政府主导免盲目,网络治理重合作

我国土地流转中采用的方式以政府主导型为主。该方式在较低流转成本之下可以有效保证土地流转的有序性以及有效性,免除自发流转的盲目性,但同时也伴随着有悖农民意愿和缺乏第三方监督等问题,土地流转中行政权力的过多介入也会导致寻租等现象的出现。杨凌的土地流转在采用政府主导型的方式之下,重视多主体合作,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同时电初步显示出了网络治理的特征,对于我国转型期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开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也是新时期地方政府管理方式转型的有力体现。

(四)三级体系重管理,保障措施安民心

杨凌土地流转形成了三级管理的体制。村一级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土地银行,并协助其具体执行上地流转工作;乡镇一级成立土地流转办公室,具体指导土地银行的工作;区政府成立土地流转服服务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指导。三级管理体系纵贯村、乡镇、区三层级,横跨三个乡镇33个行政村,实现了对土地流转的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与管理。同时,为了确保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三分地口粮”政策和部门包抓机制;制定了《促进标标准化生产园设施农业发展办法(试行)》、《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围区土地银行运行的意见(试行)》、“十百千万”农户培训计划等,推进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中介带动全盘活,五种模式保增值

杨凌的土地银行具有政府引导与自发组织相结合、服务性、非营利性等特点,即该土地银行是以村为单位,通过行政手段形成的一种公益性质的组织,其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南村民推举,是杨凌土地流转的一个鲜明特点。根据各个地块及承包主体的不同情况,充分发展自愿互换、合并渊整、反租倒包、企业租赁、入股合作等五种模式,实现了七地的有效增值。土地银行的带动与五种模式的充足发展,使得杨凌的土地流转中信息传播渠道较为畅通,基本解决了供需信息不足这一问题,降低了十地流转的交易风险,同时保证了同区的用地需要和园区布局建设的统一实施,有效实现了农民的多渠道增收。

(六)招商政策引资本。土地流转成规模

杨凌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许多外来资小刮畅凌进行农业投入和生产,土地流转他大面积规模化经营变为可能。同时外地大型涉农企业入驻杨凌,伴随着规模大、投入多、起点高等特点,其在加速上地流转进程的同时,又促使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信息等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同时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崛起等,十地流转的带动力明显增强,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杨凌的土地流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其仍是在发展探索当中的事物,存在问题也不可避免。在获得大量的访谈资料基础上,调研组运用扎根理论对这些质性资料进行了详尽细致的扎根工作。同时结合问卷数据,将杨凌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转意愿方面

调查显示,在杨凌土地流转的一期建设中,不愿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占到了23.6%,但随着流转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二期建设中的流转意愿明显增强,矛盾显著减少。前期造成农户流转意愿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基层干部缺乏对土地流转的清晰认识。一期工程中,直接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的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没有充分的认识,迫于区、乡两级政府的压力,盲目推进土地流转。二是部分农户对于土地流

转也认知不清。调查显示,23.1%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土地流转,认知清楚的被调查者仅占17.4%,这也直接导致了前期土地流转中农户的流转意愿不强。三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以及长期以来存在的“保险田”意识,使得农民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土地,不愿流转。四是部分农户也由于每年700元/亩的土地租金不足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政府的支持力度欠妥,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等原因对土地流转缺乏动力。

(二)土地银行方面

杨凌的土地银行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缺乏经验,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土地银行法律地位尚不明确。理论上,土地银行是一个公益性中介服务机构,实际中,土地银行是在村两委会的牵头下组建的,是具有经济组织+村民理事会双重职能的外生型中介组织。正是由于其性质的不确定,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1)工商局和民政局均不办理土地银行的登记注册。(2)土地银行对租金难以收回等相关纠纷无权处置,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3)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其工作几乎由村委会代替,不利于其长远发展等三大困难。二是土地银行缺乏运作资金。在整个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银行既不从中盈利也不收取任何的服务管理费用,同时也没有单独的财务预算。因而造成土地银行的运作缺乏应有的经费保障。这种资金匮乏的现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土地银行的办公条件较差,工作人员没有工资,无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般农户不愿成为土地银行工作人员,往往由村两委兼任,更模糊了土地银行中介服务组织的性质等。三是土地银行档案管理不健全。杨凌区对于土地银行实行的是先成立后规范的做法,因而部分土地银行对土地具体情况了解不够,信息掌握不充分,没有建立完整的土地档案以明确土地归属,对流转出去的土地究竟作何用途缺乏跟踪监控,土地监督管理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合同不健全,相当部分村的土地银行还没有与农户个人和用地单位签订合同;相关体制不完善,资料不齐全等。

此外,我们发现,在对于土地银行的调查中很多被调查者选择了态度中立,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于土地银行宣传不到位,广大群众对于土地银行缺乏认识和了解。

(三)政府管理方面

杨凌区虽然推行了土地流转的三级服务管理体系,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一是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缺乏对土地流转和土地银行的清晰认识。这不仅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难度,也使得在发生土地流转纠纷时农户找村委会解决,架空了土地银行的职能。二是缺乏系统规范土地流转的文件。杨凌区政府虽然针对当地的土地流转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文件仅限于对土地银行的规范,而缺乏从全方位多角度对整个土地流转过程进行明确系统规定的政府文件,在实际中导致土地流转的某些问题无章可循。三是青苗补偿标准不完善。粮食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耗费的种植成本以及能够带来的收益是不同的,因此赔偿标准应该按照粮食作物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赔偿标准。杨凌在实际操作中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粮食作物采取统一赔偿标准,且赔偿金额较低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以及对于土地流转工作的满意度。

(四)保障机制方面

由于农村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因而土地对于农民的生活和养老等问题而言就非常重要。土地流转之后。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则土地租金和一定的政府扶持就成为其生活保障的重要方面。但实际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却给失地农户的生活带来了问题:一是土地流转之后,由于一些土地经营大户、本村租地农户与合作社等经营不善和前期投入过大,导致部分土地租金难以按时足额收回;二是现有的对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补助标准较低,因此土地流转之后的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农村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面临着较大困难。三是政府对于土地流转之后的弱势群体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减少土地流转和农户意愿的冲突

加强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减少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抵触情绪。首先,区乡两级领导干部要对土地流转形成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村两委干部和广大社员群众予以广泛宣传。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和土地银行的认识,详细说明土地流转的意义和作用,着重阐明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实际好处,让群众真切体会、真心赞成土地流转;另一方面,要使农户认识到土地流转并不是对的否定,也不是对土地承包权的剥夺。而是在长期稳定承包权的基础上搞活经营权,是对的进一步完善。其次,土地按照同区规划流转到土地银行之后,如果农户还想经营土地,可以和土地银行达成协议流出土地继续经营。

(二)进一步健全土地银行机制

一是加大对土地银行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十部群众对土地银行的认识。村两委要支持配合土地银行开展工作,但不能十涉其内部事务或越俎代庖代行其职能,要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土地银行的存在意义重大,使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二是明确土地银行的法律定位,赋予其合理的事权和财权。土地银行作为推动杨凌土地流转的重要机构应该具有明确而独立的法律地位。工商局和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同出台土地银行的登记管理办法,明确土地银行的性质与法律定位。此外,土地银行应该具有固定的工作制度和办公地点,以便利土地银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设立风险基金账户。在土地银行成立之初,应该由财政拨款设立专门账户作为土地银行的风险基金,以避免出现风险无力解决的情形出现。此外,对经营管理好、示范作用强、农民增收显著的土地银行给予信贷优惠或资金奖励,发挥宣传示范作用。四是土地银行应该收取一定的服务管理费用作为运作经费和人员工资。在充分发挥其十地承包经营权交易中介机构的基础上,允许其通过正常渠道如土地租金、项目资金支持或村集体办公管理经费中提取一定费用,用作土地银行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以及日常运作管理经费。乡镇政府和村两委也要加强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审计监督,定期翻查台帐等。五是完善土地银行后续档案管理制度。要建立完整的土地档案以明确土地归属,对流转…去的土地进行定期监控,对土地家底要随时掌握充分的信息,充分发挥土地银行在土地监管中一线堡垒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土地合同的管理,确保所有土地银行均与农户个人和用地单位签订合同,且要求条款规范,涉及农户利益的情况应尽量考虑周全并在合同中体现。其余档案资料也要相应补齐。

(三)完善政府服务监管细节

一是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法律体系。杨凌区政府应及时出台和完善有关土地流转的管理办法,其内容需涵盖土地流转程序、土地银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部门、土地流转合同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对示范区的土地流转进行规范,为土地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而促进土地流转的长远发展。二是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管理。严格禁止先进行土地流

转后补签合同的做法,以及土地银行或村委会代替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做法。士地流转合同是土地流转的原始文件依据,乡镇土地流转办公室应该对合同进行鉴定备案以提高土地流转合同管理的规范性。此外,应该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的内容,土地流转合同的条款应该增加流转地块的具体情况(如位置、面积、肥力等)、违约责任等内容。三是完善青苗补偿标准。考虑按照粮食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如秧苗、半成熟、成熟)确定不同的补偿标准,并适当提高青苗赔偿金额。四是针对拖欠地租行为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既是土地流出方又是土地流入方的农户可以进行租金抵免。近期来看,对于租金难以收回的风险,应当由政府综合考虑,建立专项风险基金。资金可由各级政府分摊。长远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协助探索风险防范机制,改革现行制度管理办法,以农业保险和银行贷款等方式为土地流转提供保障和支持。五是完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土地流转合理价格的制定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而不宜由政府单方面行政确定。同时土地价格也应兼顾多方利益,协商进行。调查显示60.5%表示同意采用级差地租,故政府后期也可探索级差地租的使用。六是强化招商引资,培育大型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龙头企业的带动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的自治组织,也是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主体。政府要鼓励引导更多的土地合理有序的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手中集中,充分发挥他们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纪检调研信息范文6

一、总体目标

围绕市委七届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挺进全国百强,实现全面小康”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园区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充分运用宣传资源,不断拓展信息渠道,更加积极地传递园区党工委领导园区工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和态势,展现园区党工委科学化建设水平。努力完成上级确定的2012年宣传任务,新闻报道见报数量在2011年的基础上要有新突破,信息工作有质的提高。力争在省级(含省级)以上媒体见稿2篇/条、《三峡日报》及市级媒体见稿8篇以上、市级媒体见稿25篇以上。

二、调研宣传信息工作要点

1、园区在继续做好“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中的工作开展情况,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摸索出来的先进经验。

2、园区党工委在引领园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

3、园区在“喜迎十、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做法和措施以及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4、园区党工委在人才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摸索。

5、园区党工委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创新和实践。

6、园区党工委在巩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

7、园区党工委在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方面进行的有意探索、创新举措及取得的新成就。

8、在党工委领导下,各单位和部门在岗位工作实践中进行的有益的思考、探索和体会。

9、各单位和部门以及所辖三家非公企业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10、园区获得的市级(含市级)以上的荣誉。

11、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措施、建议。

三、报送程序及方式

1、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报送的党建信息、调研材料,由本科室本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送党建纪检科,科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必须对信息及调研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党建纪检科对所报信息、调研材料进行分类编辑,按规定程序报分管领导审核后上报市委组织部及相对应的报刊杂志,同时选取有价值的信息编入《园区党建动态》,上报分管领导审核后印发。

2、各部门和单位发生的重要新闻,必须在新闻事件发生当日或次日及时地完成采集、报送工作。

3、为加强党建信息报送工作中的保密管理,各单位要明确专人,为信息、调研材料报送的唯一窗口,其余人员不得直接报送。

4、报送格式一律规范为:X月X日,XXXX(单位名称可简写)报送信息(调研材料)X篇/条(例如:3月3日,国通公司报送信息2条)。

四、保障措施

将党建调研宣传信息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效能考核,在已经构建的信息员网络基础上,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党建调研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力度。

1、搭建推广平台。每季度办好一期《园区党建动态》,同时做好外宣工作,及时向党建杂志、党建网、非公党建、党代表参阅等宣传媒体做好稿件的报送工作。

2、加强工作督查。党建纪检科每个季度前下发一次党建题纲要点,季度末组织召开一次党建主题研讨活动。党建纪检科对园区机关科办室及二级单位季度报送的信息、调研材料及采用情况进行统计,每季度汇总一次,并进行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