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教育论文范文1
优化学校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风班风、教育内容以及学风所构成的整体学校环境。很多高职院校在管理上的社会化、商业化以及物质环境建设都相对完善,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还远远不够,缺乏该有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组织社会主义社团组织,定期开展社会主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校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优化校风学风建设,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
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形成一种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师生一同建设起来的,具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应认真听取学生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在文化建设中涉及到重大决策时应增强决策的透明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决策的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渠道,提高师生的亲切感,真正体现学风建设的民主性,在各社团组织的内部文化活动中也要贯彻民主,才能充分调动师生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性,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更加高效的展开。
二、家庭环境的优化措施
优化家庭环境的氛围、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以及家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对小孩教育存在着不良的教育方法,例如小孩犯了错误家长往往以打骂的方式来解决,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更容易使小孩误入歧途,使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造成了很大影响,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沟通,多倾听子女内心的真实想法,科学的引导他们成长,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优化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很重要,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把握好度,适当的教育期望,才能真正促进子女成长。在教育中家长首先要有良好的耐心,当子女做错事时应该给他们讲解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及做了之后会造成什么后果,当子女做对事情时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重视道德教育。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积极的进行互动,积极的互动能够加深家庭间的情感。因此,作为家长应该要有一定的自身素质,能够及时发现这种关系,及时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这对于子女今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结语
校园教育论文范文2
和谐,从字面上来看,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和谐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校园和谐文化是指校园文化系统中各个层次、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它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融思想观念、校园风尚、价值取向为一体.它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文中所写的物质文化在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是高校和谐文化的载体.
高校和谐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大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物质条件构成,能被人们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形态.它主要包括物态环境文化(包括学校各种建筑物和图书馆、宿舍、教学设施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形态)和自然环境文化(包括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学和谐校园物质文化要求校园物质文化各个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且校园物质文化与大学的特色文化相匹配,与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相适应,在大学生成长中扮演不可替代之角色.
二、校园和谐物质文化中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校园和谐物质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存在的教育力量,已经成为大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它隐含的的德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导向功能.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具有强烈的导向性.校园中各种物质景观都在无声无息地引导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发挥着导向作用,在校园物质文化中的价值导向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例如一所具有历史较为悠久的学校,其不仅在软件上狠抓教学,更要在硬件方面构建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并将德育巧妙融于其中.可以利用教学楼和办公楼之间的空地,变成展现学校精神,引导学生价值观的阵地之一.在每棵树上都挂上铭牌,标示这是哪个班级的爱心树,告诉学生们“一草一木皆是情”的道理;而教室内的名人名言,更是可以将这一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加强学习,早日成才……学校的物质文化,时刻都在引导着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2.情感激励功能.校园物质文化是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努力学习的一种重要机制.学校内有纪念意义的建筑、雕塑等,经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能激励学生对的理想产生向往之情.正所谓有需要才会更有动力,对理想的追求促使学生产生内驱力,激发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行为,由他律变为自律,更加热爱班级,热爱学习.
(1)物态文化环境方面.可以将教学楼命名,例如“博学楼”和“厚德楼”.虽然从外观上看,这两栋教学楼并无特别之处,但是楼名中的“博学”和“厚德”的确让人感受到一种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的豪爽之感,正所谓做学问,需广博;做人,要厚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博学与厚德都是必须具备的.
(2)教室与宿舍的布置方面,高校校园物质文化中的情感激励功能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学校可以举办全校性的寝室文化评比及美丽教室评比活动.各班以此为契机,将本班教室及宿舍进行设计,将班级理念,个人目标、集体理想融入.学生不仅在设计中凝聚了团结,更在教室、宿舍布置的成果中受到感染,得到鼓舞,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以激励其更好前行.
3.进行审美教育的功能.我们这里所说的审美教育是广义的,它指旨在培养人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能力,它是指与精神教育相一致.
校园物质文化的审美创造主要通过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空间布局来达到.它最能体现对物质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
建筑造型是三维可见的立体造型,反映著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在大多数高校里的建筑在造型方面并无太多差别,但其空间布局方面却可以设计出给人一种积极奋发,既有竞争又蕴含和谐的氛围.例如两栋教学楼相对而立,两边的学生相望而立,树立竞争意识,而其外观为暖色调,给人以一种舒服的感觉,在浓厚的学习竞争氛围中蕴含着一些和谐的暖色调,让学生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
在建筑空间布局上,可以借鉴中国典型的“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与外界一般以围墙隔开.围墙把校园封闭为一个完整,单一的空间,从外界看来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内部的各栋建筑之间是相通的,空间界限非常模糊,又体现出一种“动态美”.教学楼与办公楼设计成仅一条通道相隔,便于学生请教问题与老师辅导.教学楼与办公楼附近设计成绿树环绕下的的两个凉亭,旁边就是操场.在运动之余可以到旁边凉亭休息,宜动宜静,布局之间尽显和谐之美.
三、完善校园和谐物质文化中的隐性德育功能
校园里的各种物质景观,包含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和隐性德育功能.所以,学校的各种建筑、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更要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
1.操场建设不容忽视
在大学校园中,操场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给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功能,更是体现一所大学良好的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因此,大学校园的操场,不应简简单单随意摆放几个篮球架、乒乓球台,拉几张网就算完事,还应该对多种体育设施进行合理的摆设,对操场进行一些装饰与美化.一边在有限的空间内让更多学生尽可能地参与体育活动,并且将多种体育项目相结合,更有益于身体锻炼中的“劳逸结合”;在体育设施方面,款式较新,无太多破损的设施更能激发其美感,激起其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在操场面积方面,应保证一定的空间以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精神氛围会给整个学校的学风带来巨大的影响.而提高身体素质,营造良好精神氛围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搞好操场建设,充分挖掘其中的隐性德育功能,推动学校整体学风的发展.
2.教室布置激励为主
大学由于教学的需要在学生所在的最多的,“驻留”时间最久的要数教室,因此,教室的布置、氛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假如一间教室的四周,空空荡荡,除了学生就是黑板,未免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也不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甚至还可能会影响一个班级的团结,造成人情的冷漠.但如果对教室进行美化,画出自己的理想,贴上名人名言以激励自己,会让学生举手投足之间时刻感受到理想的感召及名人对自己的鼓舞,不仅如此,学生们在齐心协力美化教室的同时,逐渐培养了凝聚力,增进了团结.除此之外,教室还有很多可见可供装饰美化,以激励学生:教室内悬挂奖状、流动红旗、荣誉证书,能增强班级凝聚力;精心准备的黑板报,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也美化了教室环境;充分利用教室的边角,设立阅览角,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重视班级绿化,适当摆几盆花草,体现出一种对学生和任课老师的人文关怀.
3.寝室设计营造团结
宿舍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折射出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所以,宿舍里的桌子、椅子、床架都应摆放得简洁协调,而不是被子乱堆一边,鞋子、书本凌乱、丢弃.在寝室内务方面检查要严格,严禁乱摆放和不卫生的角落出现.但这仅仅是从强制层面上要求学生保洁,没有将价值导向功能、情感激励功能和审美功能发挥出来.而通过举办班级寝室文化设计大赛,不仅在物质文化层面要求学生们将心中理想融入寝室的四周,更让其从这美的享受中受到激励,营造家的氛围,凝聚团结,使寝室物质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四、小结
党的报告强调了当今世界中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同样的,校园的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一个大学的核心理念.
校园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农村中小学
Abstract:Nowadaysthe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sfacingsomeproblems,suchashowtomeettheneedsofteachers''''educationdevelopmentinruralareas,howtofacilitate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howtomakethebestuse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nordertoassurethe
quality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weshouldconsolidatetheposition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Strengthentheconsciousnessofservingtheelementaryeducationandbuildenvironmentof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Thestrategyfor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sthat:to
establishthefosteringsystem,constructtheopenmutual.activemodel,implementthesystemofmanagementbycollegesthemselvesandstrengthenthequalityvalue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
Keywords:non.normalcollege;teachers''''education;ruralschool
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非师范地方院校是指由原来独立设置的地方师范院校升格或与其他院校合并而成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这类大学有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它们一直继续教师教育工作,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要任务。但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施行,教师教育机构的大学化与开放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教师的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任用管理等都纳入法制化轨道。在这种形势下,非师范地方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一支主要力量,它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未来如何发展,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一、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1.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发展要求
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问题。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经过20多年的改造和发展,现在总体数量趋于饱和,但真正合格的教师严重缺乏,存在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1](P55)。一是高中阶段教师数量严重短缺,教师学科比例不配套问题突出。高中教师数量上的增长不能与高中扩招同比增长,导致教师数量上的缺口。由于长期“超编”与“缺人”的矛盾突出,高中扩招导致的教师数量缺口无法弥补,农村学校层层“拔高使用”教师,使原来合格的小学和初中教师分别成了不合格的初中和高中教师。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这无异于釜底抽薪[1](P64)。教师超编必定影响教师人才的引进,所需要的教师和大学毕业生进不来时,必然会影响不同学科师资在校内的合理调配,导致部分学科教师数量短缺。二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合格教师超负荷工作。超编的结果是教育行政部门不敢进新教师,导致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情况十分普遍,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学科结构失衡,必然会在局部范围内抽调教师顶替,而顶替的结果不仅使一些学历合格的教师在兼教的科目上成了不合格教师,而且使得合格教师超负荷工作,影响本学科的教学。三是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这一直是农村教师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教师想调到城区学校任教已经成为青年教师的心理定势。许多地区出台农村骨干教师进城任教的鼓励政策。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农村教师被调进城,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不断外流。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更加扩大了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1](P66)。四是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知识与理念。就农村教师整体而言,他们捕捉现代信息不够,涉猎领域不宽,一些几十年来已经形成的观念、思想、方法,与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另外,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程度偏低,科学技术素养较差,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普遍不强。
2.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在实践操作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事。一是专业化特色淡化。首先表现在课程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公共课和专业课比例大。其次表现在课程传授方法上,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对中小学教育实践和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缺乏调查研究。有些高校学生的教育专业素质训练明显不足,甚至连学生的教育实践都得不到保障。再次表现在教师发展政策上,重科研轻教学,把教师的时间精力过多过早地吸引到与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同步的高新尖项目上,对教学研究不重视。然后表现在人才引进上,对其教学能力要求不严,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敬业精神不能与科研成果的高产同步提高,使得师范类学生和其他有志于当教师的非师范类学生失去了在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直接模仿受益的机会。最后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是重学术取向,缺乏“师范”氛围的营造,不利于学生教育情感的养成。这些使得原本非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学术性”优势反而变成了阻碍“师范性”发展的绊脚石[2]。二是学科教育学师资短缺。没有强大的教育学科,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能够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其基本的条件之一是应该具有较好的教育学科基础。然而对这一点不少高校是极为忽视的。有的学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和各专业学科教学法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如有的高校师范生有数千人,而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任教师只有少数几个人。这些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和学科建设,在职称竞争中往往因论文数量不足惨遭失败,学科建设更是难上台阶。这使得教育专业的教师纷纷“改行”或“跳槽”,造成师资更加匮乏。这种现象深层次地影响了未来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三是对基础教育关注不够。教师教育的发展,其活力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3]。非师范院校要办好教师教育,就要在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但是许多高校似乎无暇关注这一点。如基础教育新课改搞得轰轰烈烈,但高校教育专业教师却对此缺乏关注与理解。试想,不积极引导我们的师范生去关注课改、关注基础教育实践,将来他们如何走向基础教育第一线?对基础教育的研究,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是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致命弱点,它已经严重影响到这些高校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3.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师资培养主要由单一型师范院校承担,具有封闭性、一次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其弊端日益突出,如学生知识面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视野不广,专业基础不宽,研究能力不强等[4](P8)。相比而言,由师范院校合并组建的非师范院校则具有举办教师教育的诸多优势:一是学术水平较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1991年欧洲教师教育联合会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概念,旨在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大力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使未来的教师能自由地探讨学问,并养成独立研究的能力。非师范院校大多文理学科基础宽厚,有利于开展基本理论研究和从事跨学科研究活动;非师范院校拥有一批知名学者,他们的科研成果往往代表了某一领域较高的学术水平;非师范院校学术自由氛围浓厚,对外学术交流频繁,学术讲座形式多样。利用这些对学生进行学术熏陶,是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理论修养,提高他们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有利优势。二是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非师范院校大多囊括了文、史、理、工、法、经、管、教育等主要学科门类,利用这种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一方面有利于对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达到优势互补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为培养全能型和自我发展型教师创造更好的条件。非师范院校还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对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师资进行培训,真正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以适应教师终身教育的需要。三是课程设置广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师范院校办学规模较大、基础学科较强、学科种类较多,各学科之间具有互为支撑与融合的优势。这一优势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较为宽广的知识背景。此外,非师范院校还拥有较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有利于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4](P9)。
二、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
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优势,保证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必须遵循如下指导思想:
1.巩固教师教育在非师范院校的地位
虽然目前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大多由原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合并而成,但在办学实践中并没有确立教师教育应有的重要地位,而对如何利用非师范院校的优势,吸引更多优秀师范生,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不甚明确。为避免这种“非师范化”情况的发生,学校领导应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及政策保障方面重视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经费预算、科研立项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划,在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就业、师范生待遇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以确保教师教育建设与整个学校的发展协调一致。为此,必须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管理委员会,对全校的教师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促进校内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培养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4](P11)。
2.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指出:“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结合,这是国际趋势。”在一份对我国非师范院校参与师资培养的可行性及条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办学层次上有56%的学校愿意参与普通中学的师资培养,而愿意参与初等教育师资培养的学校仅占18%,可见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把培养初等教育师资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4](P12)。另有调查表明,许多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设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却没有基础教育研究所,即使有也是偏重于纯理论研究,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相脱节。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非师范院校应大力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不断拓展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范围。如承担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承担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等。
3.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
大学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使生活在这种环境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获取群体的肯定[5]。非师范院校应着力建设和营造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把综合性、多样性的大学文化同教师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积极营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育所需要的文化环境。
三、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具体措施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具体措施应包括教师专业化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管理方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
1.确立教师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规格
教师应具有三个方面的专业素质,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学科知识强调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了解;教师专业知识应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6]。非师范院校在教师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培养规格上,从培养学科型教师向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专业化人才转变;在培养层次上,逐步向培养具有硕士学位水平的学术型、研究型教学骨干人才过渡,以适应基础教育对优质教师的需求。
2.建构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开放、互动模式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可以采取开放办学的形式,即师范专业学生可以平等地享受学校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包括学术资源、信息资源、图书资料、教师资源、文化资源和各种设施等。同时还可以在中小学聘请优秀教师为师范生授课或开设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各种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学术活动,以解决传统教师教育中学术性不足的问题。
互动培训模式强调非师范院校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互动。(1)互动培训的实施路径:一是高校专家与大学生流动驻校教学与培训教师,即“送教下乡”;二是大学生与农村教师“一对一互换”培训,即“实习支教”。(2)互动培训的主要内容:对农村教师而言,包括更新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科研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而言,包括参与甚至在一定范围替换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从而使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3)互动培训的保障机制:一是制度保障。高校首先要从制度上保证“送教”专家和“支教”学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受训学校应在所需求高校专家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拟接受高校学生的班组问题上制定明确的规则。此外,高校与受训学校以及其他管理服务机构应该共同制定对互动培训的效果的评估指标和评定方法。二是机构保障。地方教育局师训机构应该承担高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中介责任(负责双方间的联络、沟通及互动培训各项事务的统筹)。三是人员保障。送教专家、大学生与受训农村教师是互动培训的主要参与者。农村学校的支教学生辅导教师、中介机构的人员以及其他人员,都是互动培训的重要依托力量。四是资金保障。首先要保障送教专家的劳务费、差旅费和基本办公经费;其次是要保障支教学生的生活补助费、人身保险费和交通补助等。
3.强化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学院化管理方式[4](P10)
教师教育的学院化管理方式是将非师范院校中所有教师教育专业集中到专门进行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管理,由教育学院统一负责全校师范生专业课的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组织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协助教务处制定师范专业教学计划,协助招生办确定师范生的招生计划,协调职前教师培养与各专业学院之间的关系以及职后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之间的关系,加强与中小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组织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及理论研究,及时传达贯彻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等。
4.加强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评估
在外部运行机制上,国家应制定有关政策和专业标准对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进行鉴定和认可,以确保它们的办学水平和师资培养质量。专业标准是进行教师教育专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教师资格证书标准等[4](P12)。只有获得认可和授权的非师范院校,才可依据法律要求举办教师教育。我们要建立起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认定和评估的机构,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对所有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以提高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质量。
综上所述,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只要准确定位,挖掘潜力,发挥综合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弥补独立师范院校的不足,而且能在办学效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松林.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张伟.教育科学学院服务于教师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山西科技,2006,(5):27.
[3]杨庆国.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的多元化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37.
[4]易红郡.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综合优势,发展模式及质量保障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校园教育论文范文4
礼仪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是道德培养的助燃剂,正确的礼仪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学校要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团结友爱、尊重他人,让学生学习文雅的谈吐、和善的态度,并且让学生由衷地领会礼仪的内涵,切身体悟礼仪的益处,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运用,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学会礼仪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律,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是他律。学校要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严格执行,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制能力。
二、加强道德法制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技工院校的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有所欠缺,教师应该加大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教育教学。德育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点,注重时效性、真实性,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学生,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发挥各方力量的优势,形成合力,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技工院校办学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在德育教育时应突出职业特点,加大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培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技能锻炼中逐渐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通过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强化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操守,帮助学生排困解忧,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心理不成熟,波动较大。学校和教师要创造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波动的苗头,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品格。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发现美好,疏解自己的内心。教师还要合理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消除技工院校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
四、结语
校园教育论文范文5
一、当前医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学生人文教育不够重视。人文教育的基本意义不是为了传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而是为具备一切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打基础。而在当前医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认为医学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医学技能为主,将人文教育放置于边缘化的地位。医学类院校对学生的教育严重倾斜向职业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许多医学院,大量开设专业课程,而将人文教育科目设为选修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人文科目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文精神逐渐缺失。未来走入社会工作,对患者缺乏责任心、耐心和爱心,不能很好的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影响医疗活动进行。(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然而大多医学类院校并没有开设人文社科课程,其主要原因是人文社科课程要求师资力量必须是兼具人文科学与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医学院的师资力量并不能兼具两者,都是侧重于各个专业。对于两者专业教学,教师没有将医学技术与人文教育进行很好的结合。导致学生只注重了技能学习,在学习人文社科时,没有打好踏实的基础,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不利于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发展。(三)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人文类科目所涵盖的知识面较宽泛,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并与学生进行较好的互动和沟通。但是,我国教育目前的现状仍然是灌输式教学,老师只是一味的给学生讲内容,并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通过人文教育获得思考、表达自己、更好的与人沟通这些隐形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这样的能力,只有真正的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培养出拥有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力的人才。(四)学生主观认识有偏差。大部分学生认为人文教育不是本学科主题,有些学生认为人文教育是个人休养,不应该纳入教学,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是副课,是耽误正课时间。将人文教育主观上看成一种负担,因而导致人文教育不被重视的局面。
二、医学生人文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学校应重视人文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发展的前提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能重视它。在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学校应倡导辅导员或班主任开展人文教育科目相关的主题班会、研讨会,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与人文课程之间的联系,开展学生校园活动、专业研讨、案例讨论、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把研讨班会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教学手段,在专业教师、班主任的指导下,它能让学生学到用批判的眼光阅读、分析数据、清晰的表达自己。拥有了这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才能在以后工作中更好的与患者沟通,做个德才兼备的好医生。另外,学校应将人文教育科目纳入学生主修课程,多开设一些人文课程,让教师提供学生所需,而学生则选取他们喜欢的。(二)教师应加强自身医学人文素质。医学院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医学经验,但是他们往往会忽视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这也是导致医学专业教师不能很好的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因。学校应该增加对青年教师进行人文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多给教师提供去人文社科类院校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只有这样,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就可以把人文教育和专业科目较好的融会贯通,并在教学中言传身教给学生。(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育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真正的在高校发展人文教育。教师在进行人文科目教学或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应多进行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基本素质情况,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身份对换法,让学生模拟医院治疗场景,深入医患角色,并采用身份互换即学生扮演患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心理,进而才能感受患者的不易,有利于在以后的行医过程中采取友善的态度面对患者。(四)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学习。除了课堂学习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学习,了解医疗现状以及病患需求,在实践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执业操守和人文素质[2]。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病患,这个过程是锻炼学生人文素质的好机会。只有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提高自身医学人文素质的自觉性。
三、结语
广大医学院校应注重本校学生的人文教育,要以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为教学目标,不断深化改革教学体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努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并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要着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用易懂的语言清晰的表达自己,做到设身处地的为病患考虑,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对患者能够做到尽职尽责,热情和友善。
作者:李冰 单位:西安医学院
参考文献
校园教育论文范文6
(一)营造一个温馨的值得学生感恩的教育环境。在一些学校当中存在着一种师生关系不平等的现象,学生的心理得不到有效的积极的调解,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的情感交流,难以养成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氛围。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一种积极的对华关系,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从而有利于感恩教育的开展。
(二)通过适当的课堂教育,进行“知恩”的道德教育。要学生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他们知识技能,这一切都是恩情。通过课堂教育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知恩”的道德共识,在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基础性的道德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真正切实感受到感恩教育的氛围。
(三)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感恩是生活中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道德素质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在鼓励学生规划未来理想的同时,还要时常反思现在,在不断的自我肯定与否定过程中得到自我提升。
(四)让学生从生活周围的小事中体会生活,懂得知恩图报,学会回报社会。感恩教育的开展要让学生知道知恩图报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而是更侧重与精神层面的回报。从点滴小事开始,通过语言和行动表达谢意,而并非一定要大恩大德的举动才算知恩图报。现实生活中对父母的孝心,对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等等,都可以成为有效的养成途径。学校环境的人情味浓厚了,和谐校园的氛围必将进一步影响学生,形成良性循环。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以各种节日为契机,让学生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来,促进感恩教育实施的生活化。如:通过父亲节、母亲节让学生得知在求学过程中要学会关心与体贴父母,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要懂得换位思考;通过教师节让学生懂得学校与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真情付出;通过儿童节、重阳节等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志愿者的形式回报社会等等,以小爱导向大爱。
(二)开展“感谢”教育,让学生学会“感谢”。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理念——“感谢”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好的习惯,是为人处世中一剂良药。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并非一定要等到事业成功之时可以给与的物质回报,平时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都可以是孝心的体现。感谢身边每一个充实自己生活的人和事,顺境中感受快乐,逆境中感受挫折给与每个人成长的机会。这些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让大家参与讨论,切实感受。
(三)在专业实践类教学和职业道德培养当中加入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真正体会“爱岗敬业”四个字的含义。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及其重要的,尤其是在他们进入到社会之后,更是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但是在这之前学校往往通过理论教学来进行教育,这样就使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因此,可以通过感恩教育的开展来引导他们,使他们明白感恩是一种责任,即使未来的工作岗位并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或者喜爱的,但也必须怀着感恩之心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而这也是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种最直接的回报。
(四)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感恩的社会意义。社会实践对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学生在投身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能够将学校教育潜移默化的带入到实践当中来。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当中,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领会感恩的实质内涵,从而发现自身价值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是否存在差距,找出差距并为之做出改变和进步。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最有利场所,感恩教育可以通过市民学校来进行。例如进行一系列的社区服务(关爱老人、留守儿童、社会调研、公益宣讲、环保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社会所需要,从而升华到对国家、对社会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