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研信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调研信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调研信息

企业调研信息范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

一、研究背景

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和中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全国第三个副省级开发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获批并启动建设,使重庆市确立成为西部增长极的核心地位。

为重点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庆实施了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和两江新区作为载体,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进完善电脑制造、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信息家电、新一代移动通信、光伏及LED、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新型显示器件、医疗器械、动漫等10条产业链,提速电子信息和高科技产业升级。

新兴战略性规划迎来发展的春天,惠普、富士康、英业达、思科等全球IT巨头纷纷签约落户,成为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同时,他们又带来了上百家零部件厂商,从而打造了庞大的产业链集群。立足重庆、面向西部,顺应电子信息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趋势: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渝高校共同与富士康集团、广达集团、英业达集团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共同为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培训、培养企业需要的大约30万技术人才。

面对市场机遇,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需对电子信息类行业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认真的调研分析,为构建特色鲜明的“能力本位”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二、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理念[1][2]

能力本位教育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职业教育本位观,简称CBVE(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也有称CBT(Competence based training),即能力本位培训。许多国家把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称为CB,它是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它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应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上,而实践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它包含知识运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基本职业素质(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职业能力则是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可从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五个方面体现。[3]

因此,必须深入行业企业与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行业专家等进行沟通交流,获取真实的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信息。

三、岗位调研分析

第一,选择有代表性的电子产品生产行业企业,如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普天重庆普天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梅安森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航凌电路板有限公司等,从物流角度和生产工艺流程岗位角度,调研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售后技术服务及其对应岗位信息。

图1为企业专家提供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对应岗位,例如:采购员、库管员、配料员、成形工位、插件工位、检验工位、调测工位以及质检员,其流程为:采购员购买的原材料经库管员、配料员进入成形工位(或SMT线)、插件工位,通过波峰焊成为PCBA,再经检验工位、调测工位、装配工位成为待检成品,最后经质检员检验合格标记后成为合格产品进入成品库。

合格的产品进入销售流通领域,成为用户的装备,此时通常需要企业的客服中心安排装调工程技术员上门安装调试服务;图2为售后技术服务流程与售后技术服务员,用户产品出现故障后,以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企业客服中心,联系市场技术部,指示片区维修部安排售后技术服务员上门维修,经故障诊断与维修使产品恢复功能。

第二,职业岗位分析。由行业企业工人、技术人员和专家对企业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进行语言文字表述,汇总成为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如表1所示)。由表1的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可以确定出电子信息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面向和目标定位为:检验员、调测员、质检员、装调工程技术员和售后服务技术员。

第三,提取行动领域。通过对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提出共性职业能力要求,如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检测、安装、调试,电子线路图、线路板图的识别,熟练使用仪器仪表工具调测、检验产品性能,加电检测、诊断、维修故障等,从而为学习领域选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

四、结论

通过对信息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分析,明确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面向和目标定位,提出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电子产品生产行业企业的最佳岗位:检验员、调测员、质检员、装调工程技术员和售后服务技术员,为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依据。

参考文献:

[1] 郭炯.职业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2):17-20.

[2] 张忠福.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实施能力本位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3):62-65.

企业调研信息范文2

【关键词】工业和信息化;技能人才;调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及升级发展。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发展是我国当前产业经济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首先调整的是人才结构。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一、调查现状

1.调研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我们通过以下步骤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1)半结构访谈,建立初始量表题库。我们设计了关于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的半结构访谈,然后对5个城市的技能人才进行了访谈,进行初始量表项目分析,整理访谈所获得的一切资料,建立初始量表题库。(2)座谈调查,探索量表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南宁本地的技能人才进行座谈,探讨量表的具体内容。(3)文献搜索,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半结构式的调查资料、初始量表题库内容进行经验分析、筛选,对访谈和座谈的资料逐一进行归类。自编《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调查问卷》,共包括所属单位基本情况、技能人才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薪资、任职时间、任用渠道、培训经历等。同时编制进一步访谈提纲。

所有调查访谈所获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 SPSSFOR WINDOWS15.0 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调查地点

本研究选取广西5个城市(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梧州),涉及10种行业,包括食品、汽车、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有色金属、矿产、制药、海洋、电子信息等。

3.样本结构

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225份,其中216份有效,回收率86.5%,有效率83%。

(1)企业注册类型性质。所调查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较大比例,占38.60%;其次是私营企业占26.32%;第三位是股份制企业,占17.54%,具有一定代表性。

(2)企业所属的行业。本次调查涉及到食品、汽车、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有色金属、矿产、制药、海洋、电子信息等10几个行业,其中石油化工占12.28%,食品、汽车、有色金属各占10.53%。

(3)企业技能人才样本结构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信度和效度分析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即克伦巴赫(Cronbach)a系数为0.89。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75以上,且总量表的系数高于其他维度,因而符合量表法对信度的要求。效度方面,本调查采用KMO值进行检验,通过通过 SPSS15.0 软件对调查数据的因子进行分析,得出问卷的KMO 0.55,均超过了参考值,且任意两个指标因子提取的方差累积贡献率均达到40%以上。因此,这套问卷因子分析的效度是可行的。

2.学历方面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的学历分布显示,中专及以下的学历层次占的较多69.3%,其次是大专。高学历的技能人才几乎没有。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年龄较小的技能人才学历大部分较低,这说明专技人才招聘时门槛较低、招聘范围较广、学历要求不高,大多是刚刚毕业的中专生或大专生。第二,从培训意愿看,不同年龄对培训意愿有显著影响。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平均等级不断的下降,这意味着年纪越小,参与培训提升自己的意愿越强烈。第三,从薪资标准来看,年龄越小对薪资要求较高。

3.职称方面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的职称分布显示,专业技能人才低级职称的占72.3%,中级职称占24.2%,高级职称占3.7%。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大部分职称较低,高职称的技能人才较少;第二,从培训意愿上看,不同的职称对培训的意愿也有显著影响。低职称的技能人才大多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希望通过考试或者资格认证的方式来提高职称;第三,从薪资标准来看,职称和薪资成正比,职称低意味着薪资低。随着职称的提升,薪资标准有所上升。

三、优化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结构的对策

1.加强技能人才的培训

培训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人才队伍的培训相比于企业里面的其他资源,具有无可估量的增值潜力和无可比拟的投资回报,而培训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投资相对较小,而潜在的收益较大的一种方式。

培训应充分考虑的企业和员工发展的需要,切入契合点,将培训需求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培训实践。企业内部培训要发挥自身培训的作用,同时邀请区内重点建设的培训基地协助搞好企业内部培训,培训的重点是企业技能人才。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做好培训效果的及时分析、反馈,培训流程的有效评估和培训方式的改进等,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2.多渠道激励技能人才,鼓励合理的人才流动

首先,管理者必须将努力―业绩―报酬―满足这个连锁过程贯彻到各层次人才的激励过程中去,形成促进他们积极行为的良性循环,以此形成一个激励综合模型。

其次,引导技能人才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统一。技能人才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定位和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各层次人才在生活方面提供一些保障,让员工内心有一种安全感。这样,企业的认同感增加,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再次,人才的流动、晋升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通过培训、考试、提升学历、提高职称等方式技能人才可提高自己的能力。企业通过合理评估和考评,可以使技能人才转岗到专业技术岗位或者提拔到管理岗位。这样可以使各层次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体现自身的能力,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

3.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让员工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富有包容性的企业文化是员工所认同的。

其次,坚持配置最优效益原则。企业生产力的有效提高,依赖于企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配置。只有对技能人才的配置提高效益,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的创造力,进而提升生产力。目前广西仍有诸多企业不注重提高效益的原则,大部分企业中存在人才浪费、人才流失的现象,不能使各层次人才在企业内部合理的流动,没有冲破计划体制的固有的观念,没有发挥组织调配的诸多功能,往往造成各层次人才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忽视其才的主观愿望,漠视企业的客观需求,造成了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的富余和其才的短缺。

最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选用各类技能人才坚持市场化的用工制度,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技能人才上岗前,必须具备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加快建立以诚信敬业为基础、职业能力为导向、岗位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突出对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关键生产工艺难题、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力的考评。加快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体系,使技能人才的薪酬水平全面与市场接轨。

总之,人才结构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体现了核心竞争能力。优化技能人才结构就是认识人才、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 .教育发展研究.2005.4

[2]翟向阳.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J] .职教论坛.2006.5

[3]张雪妮,程晓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4

企业调研信息范文3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1、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大都是耗能高、浪费大的企业。其设备大部分很陈旧,全国中小企业1/4以上的设备超过了折旧期。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技术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单位产品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产品可靠性和寿命低20%。

2、技术开发与吸收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从技术创新的技术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技术创新方法主要来源于外部(约占70%),而不是内部(约占30%)的研究与开发,表明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发展能力较弱,对外部技术依赖性强,这就使得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技术储备,在市场竞争中难形成技术优势和技术特色。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在引进的过程中,将主要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进口而忽视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的引进,缺乏对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3、我国科技竞争力下降。自1979年起,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每年都要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其中能够表明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是技术指数。

已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__-20__》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7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53位;《全球竞争力报告20__-20__》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8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63位;《全球竞争力报告20__-20__》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102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65位。以上是近三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还比较弱,并且落后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巴西和印度。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1、企业制度落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或运作的不规范,致使企业仍然是产权不清,企业缺乏一套相对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后果是使企业难以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也就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不健全的融资制度使技术创新资金不足。20__年由中国企业家系统进行的中国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对企业创新的调查显示技术创新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和银行贷款,其次是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针对妨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42.5%的经营者认为“创新资金引进渠道不畅”是妨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关键因素,该因素排在第二位。可见我国的融资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贷款歧视”,如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投资偏好较弱,程序繁琐的审批制度也不利于推进创新;资本市场发育滞后,限制了创新资金来源;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制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使创新资金源渠道单一,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无法很快进入技术创新领域。

3、技术创新市场信息匾乏。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周期长,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企业作为向社会提品的部门,其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到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制约,要化解技术和产品蕴含着的风险因素,增加成功的百分比,就必须灵敏、准确地分析和预见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但是我国企业在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制度信息等方面反应缓慢,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据调查,缺乏信息或技术和市场信息不足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这造成企业在信息调查、收集、处理、预测、决策、反馈等方面的滞后。企业得不到相应的信息服务,而陷入“被动创新”,即“不创新死,创新找死”。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既不知创新进展,也不知竞争对手的创新谋略,而处于盲目创新状态。

4、技术创新市场中介组织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有一个搜寻、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许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或某类资源缺乏。这些均需要发挥中介机构综合、互动和集成的优势。

我国中介机构数量少、中介组织运作不规范、人员素质低、机构设置不合理、技术设备落后等使市场中介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桥梁”、“助手”作用。此外,中小企业之间协作联系薄弱,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技术与营销网络,中小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高,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成本。

三、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1、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良好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开发贷款政策、技术开发经费成本化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融资等政策。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

2、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国家应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市场的培育、建设和规范,形成全国统一的科技市场,实现科技创新资源、成果的全国共享与转化,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也有待完善。在美国,政府就建立了小企业管理署专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系列全方位、优质的服务。我们应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条件。

3、运用政府采购等政策行为,形成政府或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需求,或者运用“购买行为”来影响技术创新。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采购和出口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政府部门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大市场,通过政府购买自然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问世。美国硅谷的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壮大,都依赖于政府采购合同的支持。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能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体

1、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增强创新的动力和压力。

2、加强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企业家是技术创新机会的发现者和技术创新的发动者。实践表明,高速成长的企业无不是在创新型企业家的推动下发展的。

3、完善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从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规划和创新决策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三)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

积极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各有所长,不可替代。科研机构与高校偏重于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涉及技术原理方面的创新具有明显优势,拥有更多科技发展动态信息,高校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企业擅长工程制造、工艺、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它们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加速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四)加强技术创新市场信息的建设

市场信息不足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增强技术创新市场信息使得企业知道进行哪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竞争对手的创新策略,不至于处于盲目的创新状态。中小企业要面向市场,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信息系统。

(五)大力培养技术创新人员

我国从事r&&d的人员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要低许多,而且我国科技人才流失、人才断层、科学家健康状况不佳等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因此要加快培养我国的技术创新人才。

(六)要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

企业调研信息范文4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实施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础数据子系统可为生产计划系统提供工艺过程信息、产品结构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信息,并能够通过装配物料清单自动读取采购发票的最新单价,瞬间计算出产品的材料成本,为产品投产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产品开发人员能够随时计算出新产品的设计成本,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能力

企业调研信息范文5

1.市场调研与市场营销

市场调研是为解决营销问题而服务的,调研要与营销紧密结合,衡量调研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为营销带来多少实用价值,任何偏离主题的调研都不可能成为有效的调研,如果调研结果对营销问题的解决毫无借鉴意义,调研也是没有价值的。脱离营销而调研就是脱离市场,脱离消费者;没有市场调研的钢铁营销品牌建设就像空中楼阁,市场基础不稳定,这也是目前多数国内钢铁企业的致命伤。最常见的情况是,某一钢铁企业听说市场上板材销路非常好,不是先了解市场潜力有多大,而是马上寻找原料并投入生产,结果往往是板材生产出来了,市场状况早已发生了变化。缺乏市场调研、投产盲目冲动,是造成现在钢铁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不规范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占领钢铁市场,首先要了解钢铁市场,用营销理念指导市场调研,让市场调研为营销服务,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市场调研与市场信息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当一方拥有更多信息,甚至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信息,而另一方却不掌握这些信息时,他们的地位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低劣商品取代优良商品等一系列问题。任何产品的销售,都是以市场为基础,以营销战略为导向,钢铁产品也不例外。钢铁营销战略制定的根本是什么?市场信息。而从市场信息的分类来看,内部信息比较容易得到,从企业内销售统计就可以获取,但对于外部信息,需要多元化的反馈。这些信息可能包括:钢铁行业宏观信息、渠道和终端信息、竞争信息、客户信息等。

“把信息从浩瀚的资料海洋中寻找收集出来的代价,将远远大于信息本身的价值”,钢材市场是一个诸多因素动态地纠结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体,钢铁企业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财力、人力进行市场调研,建立良好的信息收集系统,有效的收集、分析这些信息,才能有效地指导公司营销工作。

3.市场调研与企业决策

目前在国内,仍有很多钢铁企业对市场调研没有系统完整的认识,企业领导对市场的把握、新产品的研发,往往来源于自己以往的经验、感觉,完全脱离数字化调研,靠主观臆断,俗称“拍脑门”,这其实是一种非专业的市场研究。这样的研究和决策,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决策人的知识结构等因素,对市场的理解往往是相对片面的、模糊的、零散的、不连续的。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某项市场策略侥幸取得了成功,决策者就会认为是自己决策的英明;反之,就会归咎于客观因素的变化,并不会或不可能深究“得与失”的市场内在规律性的原因。重视市场调研,是钢铁企业的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

4.专职市场调研部门

目前,国内多数钢铁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市场调研部门,并配有专职市场调研人员,但基本处于闭门造车、盲目跟进的状态;只有少数调研人员真正跑市场,多数市场研究员却整天坐在办公室写方案、问卷、报告,看上去在研究消费者,而实际却在远离消费者。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很多钢铁企业存在“不缺市场调研人员缺市场调研人才”的奇怪现象。因此,市场调研要提倡“泡市场”,市场调研人员要与消费者进行“亲密接触”与“零距离沟通”。另外,受企业高层对市场调研作用的理解深度和重视程度、市场研究人员的专业研究水平和研究报告质量的高低等因素影响,目前市场调研部门在钢铁企业中所起的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决策人无法真正体会到市场调研对企业的作用。

5.市场调研数据

市场营销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而调研数据分析则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只是一个营销决策的参考。当前,许多钢铁企业都有专门人员来负责收集市场动向,但所收集上来的信息,缺乏针对性和准确的数据分析。如果企业决策者仅仅通过阅读这些“市场信息”来做决定,所做出的决定难免会出问题。因此科学的调研态度应该是,对收集回来的调研数据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大脑来“过滤”一下,判断它们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用,看似毫不相干的数据之间是否能通过交叉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探索出各种变量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使调研数据发挥出更大的参考价值。

6.定量调研与定性调研

跨国钢铁公司在做市场调研项目时,定量调研一般是作为定性调研的补充存在的,在定量调研之前常常都要以适当的定性调研开路。通过定性调研对市场做出科学而合理的描述,建立理论假设,为定量调研提供理论指导。即使是定量调研,调研人员仍要凭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获取的信息是否有价值等。基于定量调研与定性调研各自的优缺点,国内钢铁企业在调研实践中,可让定性调研和定量调研互为补充,以取得最佳的调研效果。对调研的安排也可以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对市场进行定性调研,获得大量背景资料,识别问题,形成研究假设,找出假设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定量调研的优先顺序。第二阶段进行定量调研,在定性调研的基础上发掘市场切入点和细分市场,为进一步掌握市场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直接面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调研。

企业调研信息范文6

按照劳埃德TSB集团(Lloyds TSB)市场研究部经理孔卡洛・特谢拉(Goncalo Teixeira)的说法,品牌借助市场调研以便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终端产品,正在发生一场变革。

“如今,客户洞见部门的角色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简单的数据搜集、分析和报告转变为一种专业性的能力,结合相关的调研结果,利用各种恰当的手段和信息来源,最终创造出企业洞见。”他解释说。

并不是所有企业的进化速度都能跟得上科技发展的速度。然而,国际健康保险巨头保柏集团(Bupa)全球洞见部门调研经理托尼・杰拉德(Tony Fitzgerald)说:“这听起来很像老生常谈,但的确,有一些组织仍然缺乏这种洞见。”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在处理客户数据时最大的障碍,似乎来自于以往部门系统延续下来的老规矩。比如在进行市场调研时,调研团队之间缺乏沟通,不同的数据分析员缺乏交流,他们更关注企业业绩方面的信息。可能还有其他问题,比如对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只是为了搜集数据而调研,对数据过于依赖。

关于企业不同部门对洞见调研预算的分配情况,用户调查机构协会(Association of Users of Research Agencies)的调查数据显示,其中,只有45%的调研资金为调查部门所用,65%的调研资金为其他部门所用―虽然这些资金有可能用于协助调研工作。

要将有分歧的数据来源整合到一起有时并不容易,尤其是当这些孤立的调研信息来自于各个独立的部门。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市场调研部门经理桑德拉・科特里尔(Sandra Cotterill)说:“企业正在努力寻找一些方法,以便让数据分类规范化,协调好调查团队和负责客户关系管理团队之间的关系,让这两个团队彼此反馈信息。”

她解释说,之前,虽然这两个部门都知道对方拥有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但是要把双方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却面临技术性的难题。

不同的部门都拥有一些有用的数据,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和目标客户。而客户关系数据库只是相关信息的一个存储库,比如记录人口统计数据信息以及客户的购买习惯,同时还有体验客户对于服务的意见及信息反馈。

关于这一点,钢铁制造商奥托昆普公司(Outokumpu)副总裁赫微・希弗穆勒(Herwig Schiefermuller),介绍了自己的企业如何将客户反馈整合到自己的调研数据库中。该企业和客户忠诚调研机构合作,在调查中列出客户反馈的相关问题,将两方面的数据整合在一起。

在调研的过程中,该企业直接询问客户:是否愿意选择该钢铁制造商的产品?选择的理由是什么?是否考虑选择其他同类产品的供应商?这种聆听客户声音的做法让该钢铁制造商能更完整、更深入地了解市场背景。

同时,在英国廉价航空公司EasyJet调研经理沙恩德尔・哈雷特(Shaendel Hallett)表示,她计划与市场调研机构合作,加大由自己负责的传播工作力度,帮助自己的企业实现业务目标。另一方面,她让相关部门协力合作,让每个部门的工作有助于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她希望经过各方努力,能获得一份更便于执行操作的数据分析报告,将调研数据更好地用于业务开展。

哈雷特说:“调研机构有时只是提供一些数据,而现在客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调研机构进行数据分析,弄清楚客户真正需要什么。调研机构可能给你提供100张图表,但客户真正需要可能就是两三个关键信息。”

杰拉德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关键在于要有统观全局的思维,让企业所有的要素都能够运用在提升企业市场洞见上,尤其是对于跨国企业而言。他说:“保柏集团在世界上的190个市场开展业务,从不同的区域获取许多信息。作为中央指挥中枢,我们的工作关键在于整合多方信息,让信息有实际操作意义。”

正是因为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企业才能拥有市场洞见,进而以此为基础做出商业决策。专业保险公司Ecclesiastical客户和市场洞见部门负责人凯西・埃里森(Kathy Ellison)说:“市场洞见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将传统的调研、市场情报和数据分析工作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关键的组合。缺少其中任何一项,企业都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洞见。”

而在一些大规模的调查中,还会进行有代表性的深入采访,这样的调研效果可能更为明显。品牌企业可以采取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方法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包括企业内部意见搜集、专家小组意见、基于现有知识的案头研究,或者与其他客户团队共同进行研讨。

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高级调研经理马特・罗伯茨(Matt Roberts)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整合工作,布置调研工作,组建焦点问题团体,同时进行网站测试。我们已经做了实地调研,有目的地采访了英超足球队和橄榄球队成员。另外,我们提供数据接入口,让我们的员工获得这些调研数据。”

罗伯茨认为,许多企业,包括他之前工作过的企业,它们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尽可能多地搜集数据上,之后把这些数据发送到各个部门。但它们却没有采取任何分析步骤,没有查明这些数据背后的实际意义。相反,企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这些数据整合在一起,分析数据的实际意义,确定品牌必须努力改进的方向。他将之称为“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调研结果必须应用到整个业务过程中。罗伯茨认为,比如广播公司的调研通常直接针对提高收听率,而洞察团队必须为调研投入的资金负起责任,他们最终必须表明自己为企业带来了哪些价值。

“我们并不是为调研而调研,要进一步分析数据背后的实际意义。”他解释说,要尽力确保实现最终的目标:此项调研是否能够帮助企业增加用户数量?如何实现既定的调研和市场目标?如何通过调研改变企业的营销行为?

像任何营销领域一样,洞察力通常要有一个关于投资回报的指标。如果调研获得的信息不能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那么人们将认为调研纯属浪费金钱。

此外,像其他学科一样,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不可故步自封。通常情况下,一些新兴的信息源有助于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变化,确保自己尽一切可能,能够对不同的信息源进行整合。

案例

The Met Office客户关系管理新模式

英国气象局The Met Office洞察力部门正在处理一批涵括各个方面的信息,包括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信息以及市场调研信息。The Met Office希望通过调研工作,对自己服务的客户有更好的了解。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客户如何利用气象服务的数据分析,同时探讨应该开展什么样的研究,并进一步评估以后应该开展哪些有价值的工作。

The Met Office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数据库运作方式,让数据库与客户评论信息合并。这样,通过数据库研究报告,便可以知道某项工作的业绩如何,同时发现相关的问题。

The Met Office市场调研部门经理桑德拉・科特里尔(Sandra Cotterill)解释说:“我们有一份消费者调查表,询问客户是否向其他人推荐我们的服务。在客户体验了我们的服务之后,我们就会请客户填写这份调查表。”

“与这些工作相关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改进服务?这就关系到客户关系管理,关系到所有相关的客户。我们将重点放到客户基础上,关注不同的细分群体,希望通过客户帮助我们改进服务,以便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

科特里尔说,在The Met Office,市场调研正处在一个周期性的转变阶段,从此前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当作一种辅助传统调研的手段,转变为一种客户信息来源,并且削减不必要的调查项目。这就要求The Met Office必须保证,让自己的分析部门和洞察力部门采用同样的数据分类法。此前,科特里尔说,这项调研工作是孤立的,它由各个部门独自开展,因此很难将所有的调研数据有效地进行整合。

The Met Office采用圆桌会议方式,以便创造性地开展调研工作。The Met Office邀请三个主要目标细分群体的客户参与调研,通过这种方法,为商业公司、政府和大众提供天气预报信息和气候数据服务。The Met Office与BBC联合开办圆桌论坛节目,让人们带着问题参加天气预报论坛,借助科学家的力量,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科特里尔总结了The Met Office的发展目标:“我们正在尝试提升自己的价值,包括业务的商业价值以及为政府带来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希望拥有怎样的服务体验。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获得信息,对客户与The Met Office的合作方式进行分析,进而改进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

观点

在我们公司,消费者洞察团队成员包括调研专员和数据分析师。我们定期追加一些实时的客户数据,比如客户使用和客户开支情况,而这些新的数据会和先前通过传统调研方法搜集的数据库整合到一起。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基于实际的客户行为审视数据统计结果,而不是没有根据地做出判断。比如,我们可以了解,有些客户自称自己的移动电话使用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更高,这种情况是否属实。

同时,我们有针对性开展一些调研项目,帮助不同的部门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否则,他们只看到数据库用户数量下降了,却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我们会和一些客户进行对话,弄清楚他们消费行为转变的驱动因素。我们的目标是让公司内外部更紧密地合作,让分析报告更有指导性。

―电信运营商Talktalk高级调研经理约翰・欧文(John Irwin)

要解释清楚我们从调研工作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这一点非常重要。信息源和现有的企业洞见,是企业进一步获取有益洞见的关键。其中的重点是:未来发展趋势、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监管环境的变化。

这项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数据整合上,将数据和客户、商业需求结合到一起。与此同时,要根据调研工作的沟通情况和在商业实践中的运用情况,进一步决定调研工作的深度和调研时间。

―劳埃德TSB集团(Lloyds TSB)市场调研经理龚卡洛・特谢拉(Goncalo Teixeira)

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展比较大型的调查项目,我们通常询问的问题是“针对谁”和“目标群体数量”。对于我们的调研小组,问题通常是“为什么”和“怎么办”。在我以前工作过的调研机构,大家对数据加载量和报告流量都很有依赖性。但在现在的公司,我们尝试做出改变,定期开展一对一的深入会谈。我们要让所有的员工明白:正确使用数据,有助于我们公司改进业务。

―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高级调研经理马特・罗伯茨(Matt Roberts)

对市场信息进行监测,我们就能有效地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但我们更重要的作用是让调研信息更有实用性。

从企业的角度看,人们之所以向我们求助,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懂得如何开展调研工作。之后向我们求助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能够挖掘信息背后的实际意义,进而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创造新的传播方式。这就是我们调研工作努力的方向,也是其他人正在跟进的方向。

―国际健康保险巨头保柏(Bupa)营销部门市场调研经理汤尼・菲茨杰拉德(Tony Fitzgerald)

在企业内部,我们一直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客户反馈的信息,但是我们还没能将这些关于客户洞见信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现在,我们设立了一个持续性的反馈项目,我认为我们企业由此将形成一个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