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盈利能力;回归分析

一、引言

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当前收益水平跟今后收益持续性和增长性的主要指标,不仅反映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关于盈利能力研究成果,对我国主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水平,分析相关因素如何影响其盈利能力,以便引导上市公司快速持续发展。

二、样本和方法

本文以2010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前20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上市企业2010年度的财务报表。在指标的选取上,主要是参考了有关盈利能力的研究成果,选取了6个指标可能影响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变量。如表1所示。

其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y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表示,其为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建立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 +ε

三、实证模型及经济意义分析(见表2)

表示资产结构的X1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我国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倾向于负债经营。这与实际是相符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扩展经营能力越大,为股东带来更多的收益。表示股权结构的X2对盈利能力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是系数为负值:说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后,就与小股东目标发生变化,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减弱公司盈利能力。表示公司规模的X3跟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这个结果与实际相悖。因为随着上市公司规模扩大,其在发展中的纵向和横向一体化都有优势,形成了规模效益,都会导致应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表示公司成长性的X4成正相关:成长性好的公司具有活力,市场前景较好,利润率相对比较高。表示公司风险的X5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主营业务收入对数对房地产业的盈利水平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较高的主营业务收入对数代表着较高的盈利能力。

四、结论及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与盈利能力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几乎都对盈利能力有不同程度影响。针对上述实证分析,给出以下的建议。首先,建立有效的偿债补偿机制,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使得债务融资在总融资额中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样公司可以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和节税效应。其次,加快培养多元化投资主体,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形成股东间的有效制约,提高股市的运作效率,鼓励机构投资者提高参与公司治理,从而减少成本。最后公司可加强对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等一些无形资产的投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宝仁,王振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

[2]顾吉宇,陈利军.关于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6.

[3]张庆昌,傅再育.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模型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1).

[4]刘捷,王世宏.资本规模对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资本市场,2006(11).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范文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YJA630020)、中南大学教师研究基金(中国企业盈利持续性研究)

作者简介: 周浪波(1971―),男,湖南宁乡人,中南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财务;关 健(1973―),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

摘 要:从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健性和增长稳定性三个维度测度企业增长状态,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财务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增长状态的财务后果。研究发现,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定性均显著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并降低了财务风险,而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偏离度与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与财务风险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企业增长;财务后果;盈利能力;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4)05-0065-04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增长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成长性也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价值判断指标。麦肯锡研究表明,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的公司,在下一个经济周期到来之前消失的概率是其他公司的5倍,可见,适度的增长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并非所有的增长都是有效的,增长有好坏之分。有盈利的增长、风险可控的增长、可持续的增长是可靠的增长,是良性的增长;没有盈利的增长、不计后果的增长、不留余地的增长是无效的增长,甚至是毁灭式的增长。如何科学度量企业增长状态并研究其财务后果,不仅是基础的财务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战略实践问题,它对于企业增长战略的制定和增长行为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拉巴波特(1986)企业价值现金流贴现模型为基础,汤谷良(2004)进一步将企业价值构成分解为三个基本维度,即增长、盈利与风险[1]。企业价值三维理论的提出使企业价值模型从一种管理理念演变为可操作性的管理技术,企业有效战略的形成前提是对增长、盈利、风险三维的动态平衡予以必要关注。与此相对应,企业战略和规划产生三层基本任务:管理增长、追求盈利和控制风险。企业价值驱动的三个维度各自有独立的经济意义,同时又相互关联。当我们将增长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考察其财务后果时,盈利能力及风险水平就应该是其关注的焦点。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流星”现象吸引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增长财务后果的广泛关注。Hyun- Han Shin and Rene M.Stulz( 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合理的增长率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资产现金流的增长,而超速增长不但不会增加企业价值,而且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从而毁损企业价值[2]。Cyrus A. Ramezani, LucSoenen, and Alan Jung(2002)利用美国1990~2000年每年近2156家公司23720个观察值,通过实证研究显示:随着销售的增长,公司的盈利指标也上升,但存在一个最优点,进一步的增长会毁损股东价值,并对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相反地,拥有稳健的销售的企业却能获得高回报率,为股东创造价值[3]。上述结果也得到了Ruller和Jensen (2002)的验证,Ruller和Jensen指出,如果一个企业的预期增长率超出了行业增长率,如果不能很好解释怎样和为什么可以达到这种“超常业绩”,这种增长就注定要失败。因此,公司的战略导向应该从“先增长,后盈利”向“有盈利的增长”的转变。

崔学刚(2008)基于我国电信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对企业盈利、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增长与企业盈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企业增长与价值创造之间存在倒U 型关系[4]。李东红(2011)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增长波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 以EVA 衡量的企业价值与增长波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该研究结论表明,管理增长不仅要重视增长的速度,更应关注增长的波动,适度增长才是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前提[5]。

企业增长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企业增长财务后果的另一重要研究视角。按照传统MM理论,具有好投资项目的企业不会因为增长而增加财务风险,因为良好的投资回报率能保证企业匹配融资,从而不会破坏资产负债表的平衡。然而,在现实的融资约束下的企业增长必然导致高财务杠杆,而杠杆作用会降低企业融资增长的能力,从而增大财务风险。Larry Lang(1996)研究表明,企业增长速度与企业风险之间呈现某种正相关关系[6]。Robert C. Higgins ( 1997) 研究认为,快速增长可能导致企业资源变得相当紧张, 除非管理层意识到这一结果并且能够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防范,否则快速增长将会导致企业破产[7]。崔学刚等(2007)基于我国电信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研究了企业增长与财务危机的关系,结果显示:超速增长公司的财务危机概率显著大于非超速增长公司,公司超速增长在其后1~3年内显著增加了财务危机概率[8]。

已有主流研究一般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盈利能力指标,增添了问题的复杂性。因为净资产收益率受资产回报率和财务杆杠的双重影响,其结果不只是反映增长本身的经营管理效应,而且夹杂着公司财务政策选择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有可能扭曲实证结论。另外,主流研究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的指标也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对一些通过并购扩张的企业而言,合并报表可能存在大额商誉,但其不具备真实的支付能力。本文试图在研究增长财务后果过程中,对评价指标进行适当修正,分别以资产回报率、有形资产负债率作为盈利和风险水平衡量指标。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增长状态测度

本文分别从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健性和增长稳定性三个维度测度企业增长状态,从而对企业增长状态的描述更完整①。

1.增长同步性。

实现与行业的同步增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中短期看行业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而企业能否实现与行业同步增长对其竞争力、盈利和风险状况有显著影响。因此,将行业平均增长率引入作为衡量企业增长速度高低的基准有重要意义。增长同步性可以用行业同步指数衡量:行业同步增长指数=企业实际销售增长率/行业平均增长率。

2.增长稳健性。

以行业为参照评价增长速度反映企业实际增长的相对表现,但与企业增长能力相脱节。罗伯特・希金斯所提出的“可持续增长率”概念为我们基于自身能力评价企业增长速度的高低提供了新的视角②。企业增长稳健性可以用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偏离率衡量:企业可持续增长偏离率=(实际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偏离率越小,增长的稳健性越强。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的偏离程度以可持续增长偏离度衡量:企业可持续增长偏离度=实际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

3.增长稳定性。

观察企业连续一段时期企业收入情况和增长率的变化,可以更直观展现企业的增长形态,大致可分为渐进式增长与跳跃式增长两种情形。渐进式增长强调伴随所处行业商业环境的演变以稳妥、较慢的速度实现增长;跳跃式增长则力求以最短的成长周期达到尽可能高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前者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特征,后者则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企业增长稳定性可用企业销售增长变异系数衡量:销售增长变异系数 =销售增长率标准离差/销售增长率均值。变异系数越小,增长稳定性越强。

(二)企业增长状态对盈利和风险的可能影响

适度的增长有助于提升企业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挖掘潜在资源潜能,充分发挥资源杠杆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强企业内部资源积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过度的增长意味着企业业务范围和规模的急剧扩张,大大提高管理的复杂性。当这种增长超越企业自身管理能力时,往往对企业盈利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销售的增长往往以资产规模的膨胀为前提,资产的扩张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内源融资能力不足的情形下,将严重破坏企业现金流平衡,增加企业财务危机的概率。增长不足表现为企业销售增长率长时间低于行业平均增长率,或企业实际增长率低于希金斯模型财务可持续增长率。如果企业长时间低于行业平均增长,意味着企业在行业中竞争地位下降,在原材料采购、营销推广、规模经济等方面均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实际增长率低于可持续增长率,意味着企业财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疑将对企业盈利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增长不足会导致企业资金结余,从短期来看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渐进式增长不追求增长速度最大化,而是一定风险和利润水平相平衡的合理增长速度。渐进式增长从短期看可能牺牲盈利,但有助于实现规避风险、稳健经营的目标。跳跃式增长的风险和难度最大,一方面,是由于高资金需求企业需要面对资金瓶颈,对企业融资能力和资金平衡管理能力提出挑战;另一方面,是如何实现企业整体“同步化”:市场规模成功扩张的同时实现企业组织、管理和文化的共同进化。跨越企业正常生命周期的跳跃式增长,短期可迅速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和盈利性,但如果缺乏精细化的管理规划,企业的资金链条、组织体系和应变功能将变得极其脆弱,从而极大地破坏财务结构的平衡性。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企业增长行业同步性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H2:企业实际销售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偏离程度越大,其盈利能力越低,财务风险越大。

H3:企业增长稳定性越高,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低。

三、企业增长财务效应的实证检验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制造业2009~2012年连续上市的988家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扣除数据缺失、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指标计算结果无意义样本,最终得到737家有效样本观测值,所有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技术有限公司CSMAR数据库。考虑到单一年份指标值可能出现异常波动,影响评价的客观性,相关变量计算以2010~2012年指标平均值为依据,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将资产规模、行业类型作为检验企业增长状态对盈利和风险的影响的控制变量,变量定义见表1。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下检验模型:

ROA=β0+β1SGS+β2SGD+β3GCV+

4SIZE+γi∑INDi+ε(1)

LEV=β0+β1SGS+β2SGD+β3GCV+

4SIZE+γi∑INDi+ε(2)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表2描述统计结果显示,样本公司2010~2012平均资产报酬率8.19%,平均有形资产负债率46.89%;行业同步增长指数均值1.49,表明多数样本公司实现了超过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实际销售增长率均值23.95%,远高于同期可持续增长率均值11.01%,且平均销售增长偏离度高达218.10%,表明整体而言公司增长激进。从增长稳定性看,2008~2012年样本公司实际销售增长率的变异系数均值达到1.83,表明整体而言公司增长的稳定性较差。

2.回归结果分析。

分别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主要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结果如表3。

回归方程F检验和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表明,模型1和模型2回归方程、解释变量回归系数均有显著意义。模型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业同步增长指数与资产报酬率显著正相关,标准相关系数为0.317,而增长偏离度、销售增长变异系数与资产报酬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标准相关系数分别为-0.545、-0.094。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增长偏离度、销售增长变异系数与有形资产负债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行业同步增长指数与有形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综合模型1和模型2回归分析结果,支持本文研究假设。控制变量公司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而与有形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说明规模大的公司利用其相对优势的信用地位,使用了更高的财务杠杆。

四、结论与启示

以上基于制造业2010~2012年财务数据分析了企业增长状态对于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与行业同步增长对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控制财务风险均有重要意义,而偏离自身财务能力的增长及跳跃式增长模式对于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可持续增长偏离度与资产报酬率和有形资产负债率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达到-0.545和0.179,再一次说明了罗伯特・希金斯模型“可持续增长率”对于企业增长战略制定的重要指导意义:企业能实现多高的增长不取决于经理层的主观意愿,而取决于企业的实力。超越自身能力的“超常规增长”不仅未能实现业绩同步提升,而且大大提高了公司财务风险,这与“价值驱动”的增长理念背道而驰。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在保持与行业同步增长的同时,采取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稳健型、渐进式增长策略是一种更优的选择。

注释:

已有研究多以企业实际销售增长率这一单一指标衡量企业增长状况,但由于不同行业增长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企业增长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相同的销售增长率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存在不同的经济意义,因此,简单使用实际销售增长率指标测度企业增长状态其科学性和完整性不足。

②希金斯“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企业不对外股权融资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的前提下,企业可实现的最大销售增长率。希金斯“可持续增长率”充分考虑了企业增长的财务约束,若企业实际增长率远高于可持续增长率,表明企业增长激进;企业实际增长率远低于可持续增长率,表明企业增长保守;企业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接近,则表明企业增长相对稳健。

参考文献:

[1]汤谷良.试论企业增长、盈利与风险战略三维平衡管理[J].会计研究,2004,(11):31-33.

[2]Hyun Han Shin and Rene M.Stulz firm value, risk, and growth opportunities[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00,(6):27-41.

[3]Ramezani C A,Soenen L,Jung A.Growth,corporate profitability, and value creation[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02,58(6):56-66.

[4]崔学刚.企业增长、盈利与价值创造[J].当代财经,2008,(8):125-128.

[5]李东红.企业增长波动对价值创造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6):73-77 .

[6]Larry lang,Eliofek and Rene M. Stulz. Leverage,investment,and firm growth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135-152.

[7]Alfred Rappoport. Creating shareholder value:the new standard for business performance[M].The Free Press,1997:135-147.

[8]崔学刚,王立彦,许红.企业增长与财务危机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7,(12):55-62.

Three dimensional Evaluation and Financial Effect of Enterprise's

Growth Status: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China

Listed Compani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ZHOU Lang bo,GUAN Jian

(School of Busin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China)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范文3

一、盈利能力概述

盈利能力即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一般包括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财务指标能较为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分析:

(一)经营盈利能力指标

第一,销售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也称营业净利率,表示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越强。

第二,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表示毛利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获取销售毛利的能力越强。

第三,成本费用利润率=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表示企业每单位耗用的成本费用能赚取的利润数。该指标越高,反映企业成本费用的使用效率越高,经营成果越好。

(二)资产盈利能力指标

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表示每单位资产创造的净利润数额。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运用效果越好,企业的增收与节流能力越强。

(三)投资盈利能力指标

权益报酬率(ROE)=净利润/所有者权益总额。表明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即企业应用其资金所获得的投资报酬。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运用自有资本取得的报酬越高。

二、天虹商场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统计,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百货商场数量最多、销售业绩最好的百货企业之一。该企业的综合实力十几年都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本文选取了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近5年的年报数据,对其盈利能力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其中与经营有关的盈利能力比率计算如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12~2016年间,天虹商场的销售净利率波动幅度不大;销售毛利率基本保持在24%左右;且成本?M用利润率也随着收入与利润的波动而变化,这些指标都反映了天虹商场的经营业绩相对稳定。2015年的销售净利率有明显增长,达到6.94%,除了主营业务收入有小幅增长以外,主要原因是这一年有较高的投资收益。但因为该企业成本费用并未得到良好控制,导致其成本费用利润率随之增长至7.18%。

通过表2可以看出,2012~2016年间,天虹商场的平均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虽在逐年增长,除了2015年,净利润基本平稳波动甚至小幅下降,资产收益率与权益报酬率都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

天虹商场近几年不断向华南、华中、东南等区域扩张,百货类企业新开门店增加较多,企业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不断提升。但由于新开门店存在商业培育期,其成本费用的增长速度基本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使得企业的净利润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天虹商场的经营业绩良好,营业收入与毛利率呈平稳上升趋势,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该企业稳健的扩张策略与良好的投资决策。该企业还在业内首创了以百货业态为主,超市和其他相关业态为辅的业态组合,这保证了其较高稳的毛利率水平。但在扩张的同时,应注重成本控制,若采取措施努力降低资本开支和期间费用,可较好地提高企业的销售净利率及销售毛利率。

三、提升盈利能力的建议及措施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首先最重要的是不断增强企业销售获利能力,以提高其营业收入;其次,采取措施控制成本费用,提高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非只在销售状况中体现,企业对外投资收益以及资本结构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影响。笔者对如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企业销售获利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获利水平。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天虹商场近五年的营业收入呈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就是其加快了百货门店发展的步伐,不断增加连锁门店及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的数量。因此,增强企业销售获利能力,首先应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通过门店扩张、经营创新或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提高自身经营规模,从而保证自身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其次应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质量,通过完善内控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机制、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选拔和培养专业化人才,建立人才机制,以满足企业扩张不断增长的各类需求。

(二)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的下降不仅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也让生产经营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控制成本费用是实现盈利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损益状况。

加强成本管理,有效控制成本费用,首先,应科学地进行采购成本管理。通过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建立供应商评分制度、积极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起完善采购基础工作的管理体系,在保证生产需求的同时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其次,采取优化生产流程、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管理等措施,努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此外,还应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管理能够实时监控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发挥财务管理的监控职能。最后可以建立起成本费用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成本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不应该只关注其成本费用的控制,片面地追求企业短期利润,应结合企业实际提升市场竞争力,制定战略计划,考虑其长远发展,制定合适的成本费用制度,保证不影响企业发展,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三)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营能力

企业资产运营状况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调整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能提高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提高企业的总资产运营能力,首先应合理分配各项资产的比例,避免资产出现闲置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对于企业的闲置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甚至部分低效益资产,都应果断地转让、出售或进行资产置换,合理改变企业的资产结构,充分提高企业的总资产运用效率。其次,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尤其是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最后,还应加快资金周转效率。可以通过加强对企业应收、预付款的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应收和预付款的余额,减少无效资产,不断完善资产结构,从而提高资产运营能力。

四、结语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范文4

关键词:盈利能力分析;营业收入;结构分析法;共同比利润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24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上市公司的业绩,而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业绩评价内涵丰富,而本文仅仅以营业收入为切入点,利用指标分析法及结构分析法等手段对峨眉山A的经营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力图充分详尽地论证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的盈利能力。

一、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在一定的收入和耗费水平下赚取利润额的多少以及其水平的高低。获取利润是投资者办企业的初衷,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也是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还是经营管理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分析在财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直接相关,因此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主要是计算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二是对营业收入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三是对成本费用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本文将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对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二、以营业收入为基础的盈利能力分析

以营业收入为基础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利润与营业收入进行对比,分析营业收入创造利润的能力。

(一)衡量营业收入盈利能力的指标分析。衡量企业营业收入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税前利润率、营业净利率等。这些指标都揭示了收入与盈利之间的关系,但又有所不同,因此财务分析的侧重点也不同。本文在对峨眉山A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选取以下4个指标: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税前利润率、营业净利率,它们都是根据峨眉山A2009~2013年披露的财务报表中数据计算得来的。

1、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率,又称销售毛利率,是指一个企业一定时期内的毛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峨眉山A2009~2013年的营业毛利率如表1所示。(表1)

峨眉山A的营业毛利率从2009年的44.27%一直上升到2010年的46.86%,到2011年营业毛利率下降到44.14%,低于2009年的44.27%,2012年峨眉山A的营业毛利率有所回升达到46.80%,2013年营业毛利率又下降为43.25%,为近五年最低。总体来看,峨眉山A的营业毛利率相差不大,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水平,2014年的走势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从2009年到2013年,峨眉山A每100元的营业收入可以创造四十多元的毛利润,说明峨眉山A的初始盈利能力比较强,而且能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也预示着峨眉山A可以通过经营活动创造出相当数量的富裕资金用于对新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的研发、推销以及管理活动上,这也代表着峨眉山A负担间接费用的能力较强,这有利于峨眉山A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

2、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营业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对于评价企业最终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A从2009年到2013年的营业利润率如表2所示。(表2)

峨眉山A的营业利润率,2009年为17.05%,2010年为18.07%,2011年为19.09%,2012年为23.75%,2013年为16.49%。由此得知,峨眉山A的营业利润率从2009年到2011年是一个稳步提升的时间段,逐步开始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到了2012年,营业利润率有了一个大幅的提高,说明峨眉山A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在逐步提高,并且在2012年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但在2013年营业利润率又有了比较大幅度的降低,为近五年最低。

2011年峨眉山A的营业毛利率相比2010年是下降的,而它的营业利润率却依然是上升的。再者,2012年的营业毛利率是比2010年要低的,但是2012年的营业利润率却是比2010年要高得多,这更从侧面反映出峨眉山A正常经营活动创造利润的能力在不断增强,这种能力的不断增强才能让人们对峨眉山A的盈利能力更加信服,促使人们对峨眉山A的发展前景更加看好。

3、税前利润率。税前利润率,也称为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税前利润率经常被政府部门用来作为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从2009年到2013年的税前利润率如表3所示。(表3)

峨眉山A的税前利润率,2009年为16.41%,2010年为17.65%,2011年为18.85%,2012年为23.43%,2013年为16.23%。从2009年开始到2011年,峨眉山A的税前利润率有了一个小幅连续的提高,而在2012年税前利润率的提升则更加明显,说明峨眉山A的经营情况有了一个相当大的改观,而到了2013年其税前利润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通过比较表3和表4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峨眉山A的营业利润率和税前利润率之间的差异不大,这说明,峨眉山A的利润质量比较好。

4、营业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营业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每百元营业收入的最终盈利水平,直接影响权益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因此企业股东一般很关心这个指标。峨眉山A从2009年到2013年的营业净利率如表4所示。(表4)

峨眉山A的营业净利率2009年为13.86%,2010年为14.92%,2011年为15.95%,2012年为19.85%,2013年为13.68%。从2009年开始,峨眉山A的营业净利率逐年提高,稳步上升,而且在2012年进步明显,到了2013年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该比率的变化趋势与营业利润率以及税前利润率的变化趋势也同样是一致的,三者综合在一起更加说明峨眉山A的经营盈利能力较强,并且是稳步提升的。再通过比较峨眉山A税前利润率与营业净利率的具体数值我们发现,两者差异较大,这说明峨眉山A的实际税负比较大,应该积极调整纳税思路,对税收进行科学、缜密、合法的纳税筹划,以合理地减轻税负,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最终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峨眉山A的经营盈利能力从2009年到2011年有一个稳步的提高,在2012年,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一个大的跨越提升,这是峨眉山A长期以来坚持健康经营,科学管理的结果。而到了2013年,各项数据都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这是管理层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营业收入盈利能力的综合分析。为了对峨眉山A进行更进一步的盈利能力分析,我们还采用了结构分析法,编制出了峨眉山A共同比利润表,分析各项目变动趋势,以了解影响峨眉山A各种利润率变动的原因。我们根据峨眉山A从2009到2013年的合并利润表,我们编制得出了峨眉山A的共同比利润表,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表5)

峨眉山A的营业毛利率从2009年的44.27%上升到2012年的46.80%,增长率为2.53%,主要是由于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下降了,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轻度通货膨胀的存在,导致旅游产品的价格有所提高,再一方面,也说明峨眉山A在加强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成效。

峨眉山A的营业利润率从2009年的17.05%上升到了2012年的23.75%,增长率为6.70%,高于营业毛利率的增长幅度,这主要是因为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持续降低,而且2012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比2009年要低,其中财务费用从2009年的3.78%下降到了2012年的0.71%,销售费用从2009年的6.95%下降到了2012年的5.60%,这说明峨眉山A控制成本的经营战略取得初步效果,公司的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

峨眉山A的税前利润率从2009年的16.41%上升到2012年的23.43%,增长率为7.02%,高于营业利润率的增长幅度,这主要原因是峨眉山A的营业外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09年的0.77%下降到了2012年的0.33%。下降幅度达到了0.44%,这是峨眉山A在支出控制方面取得的不小成绩。

峨眉山A的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009年为11.96%,2010年为11.47%,2011年为11.94%,2012年为12.00%,变化不大,但比重一直较高,说明峨眉山A在管理费用控制方面有待加强,如果管理费用能够有所降低,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提高将是一个大的助力。

峨眉山A的营业成本、销售费用以及财务费用都在2013年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说明前4年公司存在的成本较高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它的盈利能力反而降低了,企业管理层需要在2014年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内部管理以及开源节流等方面。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峨眉山A的经营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并在2012年突飞猛进,在2012年进步明显,这让我们对峨眉山A的发展前景持看好的态度。而2013年盈利能力的下降又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需要我们对峨眉山A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总体来说,峨眉山A经营成果的取得,取决于它很好地落实了在扩大经营的基础上控制公司支出的经营战略,成本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为公司盈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了提高公司经营盈利能力的目的。但是,峨眉山A控制成本费用的经营战略的实施刚刚起步,这方面的工作需要继续加强,特别是管理费用的控制应该作为公司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成本控制应该是全面的,这样才能保证真正意义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樊行健.财务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胡玉明.财务报表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范文5

关键词: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将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企业对外的财务报告,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对于不同的使用人,他们的分析的目的不完全相同:

(一)投资人

为决定是否投资,分析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为决定是否转让股权,分析盈利状况,股份变动和发展前景;为考查经营者业绩,要分析资产盈利水平、破产风险和能力;为决定股利分配政策,要分析筹资状况。

(二)债权人

为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要分析贷款的报酬和风险;为了解债务人的短期偿债能力,要分析其流动状况;为了解债务人的长期偿债能力,要分析其盈利状况;为决定是否出让债权,要评价其价值。

(三)经理人员

为改善财务决策而进行财务分析,涉及的内容最广泛,几乎包括外部使用人关心的所有间题。

(四)政府

要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纳税情况,遵守政府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职工收入和就业状况。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不同的报表使用者,由于其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同,因而相应地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也不同。但概括起来,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结构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包括从债权人借人和企业自有两部分,是以不同的形态分配和使用。资本结构的建立和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实力的充实和经营基础的稳定与否。分析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或债权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皆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

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

(四)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

2、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 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

(五)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现金流量比率分析对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财务需求能力进行财务评价。常用指标有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和现金满足内部需要率等。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趋势分析、结构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对比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几种。

(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观察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比较各期的有关项目金额,分析某些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判断其发展趋势,从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运用趋势分析法,报表使用者可以了解有关项目变动的基本趋势,判断这种趋势是否有利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二)结构分析法

所谓结构分析法是指将财务报表中某一关键项目的数字作为基数(即为100%),再计算该项目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以分析总体构成的变化。从而揭示出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相对地位和总体结构关系。

(三)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或比率与其他的相关资料对比来确定数量差异,以说明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绩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企业财务数据的对比,可以揭示企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差距,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指明方向或提供线索。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范文6

【摘要】本文试图构建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上市公司真实的价值创造及能力。

【关键词】价值创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现在,站在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视角,将价值创造和业绩评价结合起来,使价值创造成为指导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指向标,探索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问题是一项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建立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关注企业的真实价值创造表现及其能力,将有助于推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的持续关注和真实价值的深入挖掘,也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和价值创造投资理念的培养、普及。

一、企业价值创造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关系分析

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评价企业价值创造规模大小与价值创造能力的好坏,投资者所要发现的是真正具有价值创造能力且能够创造真实价值的企业。企业的价值大小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就是指能够影响和推动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为外部环境价值驱动因素和内部管理价值驱动因素两大类型,而内部管理价值驱动因素又可以进一步地区分为财务价值驱动因素和非财务价值驱动因素两种具体类型。因此,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评价,仅评价企业价值的大小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尤其是内部管理价值驱动因素,它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决定了企业价值创造的结果。

对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分析可以借助于股东价值创造链、关键因素驱动树等工具。按照已有文献对股东价值创造环节的描述,可以总结提炼出反映股东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方面:营销能力、营运能力、研发能力。这三种能力基本概括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内部管理关键驱动因素之非财务活动的一面,构成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呢?这可以借助于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根据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企业价值应该是利用与企业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折现率对其在未来经营期限内所创造的经济收益进行贴现之后所获得的现值之和。可以看出,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表现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收益、增长与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未来收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只有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创造出高的收益。同时这种收益应该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和增长性,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在进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过程中,还应该关注企业的增长能力。此外,企业若要持续、健康地经营下去,必须具备较好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即企业应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风险,使企业能够稳定生存与不断发展。偿债能力的大小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从而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大小,进而也会影响企业价值。总之,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应该从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和偿债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综上分析,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价值创造表现,可以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二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可以从营销能力、营运能力、研发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表现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最终体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价值创造表现的好坏。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以财务指标为主

正如前文所述,要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既要衡量其创造价值的大小,又要反映其创造价值能力的高低。而创造价值表现和能力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因此,使用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特征,需要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强调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以财务指标为主。

在进行经营业绩评价时,为了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尤其是在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分析中,需要引入非财务指标。但具体选择评价指标时,还要考虑到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主体是上市公司的外部投资者。就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而言,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主要依赖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了解上市公司,而无法全面了解属于上市公司内部信息的非财务活动情况。因此在进行经营业绩评价时,无法引入过多的非财务评价指标。另外,许多非财务指标存在不易计算与衡量的问题,而财务指标的客观性比较强,其数据较易获得。因此在设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仍以财务指标为主,在可计量与可获得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结合非财务指标。

(二)基本指标与行业特色指标相结合,突出行业特色

在设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其所处的行业背景。正如AlanC.Maltz等人(2003)所说,由于一套特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对每一个企业都适用,所以可以先搭建一个业绩评价的通用框架,企业可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在其中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我们不可能建立起唯一的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可以建立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综合性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选择模式,这样使用者可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行业背景设计完整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搭建一个用于指导使用者根据行业特点设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用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就是将每一方面的评价指标分为通用指标和特殊指标两大类型。前者反映所有上市公司的共性,后者体现被评价上市公司的行业特性。

对于不同时期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而言,其外部环境、行业特征、行业生命周期存在差异,进而会影响该行业上市公司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比如制药业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是研发能力,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关键;而对于电信业,则市场营销能力更为关键,因此有必要引入客户满意度指标。因此,在建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时,尤其是在指标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行业特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业绩评价的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三、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价值创造表现指标和价值创造能力指标构成。价值创造表现评价指标分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价值创造能力指标包括营销能力、营运能力和研发能力等。每一类指标体系又区分为通用指标和特殊指标。本文主要探讨通用指标的选取。

(一)盈利能力指标的选取

在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有:EVA、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其中,EVA是从股东角度定义的经济利润,相对于会计利润,它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能够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结果,是盈利能力指标的首选指标。尽管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上市公司资本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但是由于该指标的计算与EVA有共同之处,其内涵基本被EVA所涵盖,为了避免重复,不选持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反映的是公司对资产的运用效果,销售利润率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由于一个企业要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应该主要看其经营性的业务创造价值能力,而经营利润剔除了“听天由命”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此经营利润要比营业利润更能够反映上市经常性业务所创造的价值。这样,盈利能力指标包括EVA、总资产报酬率、销售经营利润率。

(二)偿债能力指标的选取

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笔者认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不能精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短期偿债能力,选用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之比)可能更为恰当。

(三)增长能力指标的选取

增长能力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发展性和持续性。上市公司若要获得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在股东权益、利润、营业收入和资产等各方面谋求协调发展。在这四项增长能力指标中,经营利润增长率与股东权益增长率更能体现出公司增长的效率性。若没有经营利润的增长,销售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无效率的增长。无论是销售的增长,还是资产的增长,投资者最终期望的都是股东权益的增长。因此,指标体系采用经营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作为增长能力的评价指标。

(四)营销能力指标的选取

营销能力可以考虑以下评价指标:1.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它是保持老客户和吸引新客户的驱动因素。营销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客户满意度也高。2.市场占有率,它反映了上市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从结果角度反映了营销能力,营销能力越强,相对而言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越高。3.营业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反映了上市公司在销售方面的投入,它是支撑公司营销能力的必要保障,但是太高又会降低公司的营销效率,因此应该保持在合适的水平。

(五)营运能力指标的选取

营运能力主要反映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尤其重要,因此可以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另外,还可以用管理费用占资产比率来反映上市公司资产管理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费用应该扣除那些与管理不直接相关但按会计处理方式计入管理费用的项目,如研究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