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的网络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的网络应用范文1
关键词:小基站 连续覆盖 小区覆盖 小站伴侣
1 背景概述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越来越复杂,但人们对移动稻菀滴竦男枨笕丛诓欢显龀ぁ4G网络如若需要达到较高的传输速率,就需要更强的信号强度和更高的信噪比,利用宏蜂窝对网络进行广覆盖,小基站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灵活,适应场景广,可用于网络边缘覆盖和热点覆盖,因此在4G网络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小基站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一是在宏覆盖内使用,实现热点区域容量增强,达到容量和覆盖的均衡,如部署在城市中的热点区域等;二是在宏覆盖外使用,主要部署在弱覆盖区域,真正把4G网络打造成一张无缝网。如图1所示。
2 小基站在道路连续覆盖中的应用
近年来,经过大规模建设,4G网络基本形成规模,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老区的改造,规划、拆迁区内的站点很容易面临拆除。一旦站点拆除,很容易形成网络覆盖空洞或者弱覆盖区域,并且繁华街道周边高楼林立,附近的基站也未能对道路进行有效覆盖。如何能快速有效地对道路进行连续覆盖,一直都是运营商思考的问题之一。
某市前进路与幸福路交叉口位于老区,周边有酒店、学校和住宅小区,经过多次协调,未能在周边完成宏站的建设任务,导致该路口4G网络覆盖较差。通过多次调研论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利用道路两边的路牌指示杆、路灯杆、电力杆、传输杆等实现快速建站,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解决4G网络弱覆盖问题。小基站覆盖前后RSRP信号强度对比图如图2所示。
3 小基站在住宅小区深度覆盖的应用
某住宅小区位于老城区,共16栋楼宇,均为六层砖混结构,小区周边配套齐全,人流量密集且稳定。由于小区周边300 m内无宏站,且数据业务量需求较大,因此迫切需要4G网络建设。考虑小区建站复杂,综合分析后采用一体化机柜+小基站进行网络建设。小区内小基站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体化机柜用于安装开关电源及传输设备,配置一组100 Ah蓄电池后备电。在一体化机柜两侧各安装一根2 m抱杆,用于安装小基站。
开启一体化基站后,无论是同频还是异频场景,对于小区内网络覆盖效果都有明显提升。同频和异频场景下关闭、启动小基站各项指标对比如表1所示。
小基站部署前后RSRP、SINR(Signal to Interferen-
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分布对比图如图4所示。
4 小站伴侣在小基站建设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小基站建设过程中,传输设备和供电设备单独安装或者共同安装于同一室外柜中,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协调和施工。
小站伴侣是一款配套小功率交流设备的光纤和电源分配节点,可以同时提供配电和分纤功能。将小站伴侣盒体打开后,盒盖部分为光纤分纤部分,盒体部分为电源配电部分。小站伴侣结构图如图5所示,电源分配图、光缆成端部分示意图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由于其体积小、安装方便,因此在小基站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小站伴侣集中解决光缆和市电的接入,并结合周边可用资源快速建设小基站,以提升4G网络质量。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改变,小基站必将在通信舞台上发挥一定作用。同时,小基站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干扰的抑制、故障自我检测排除、现场通过远程调整工参等方面进行研究,做到维护简单、网络优化方便,从而有效地改善网络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寿鹏,张国栋,刘方森. LTE小基站应用研究[J]. 数据通信, 2014(4): 9-11.
[2] 褚烽. 4G网络多场景深度覆盖解决方案研究[J]. 电信技术, 2015(7): 42-45.
[3] 李新,王四海,杨光,等. LTE微站应用以及宏微协同组网研究[J]. 邮电设计技术, 2015(9): 18-21.
[4] 苏雄生. LTE小基站建设策略探讨[J]. 电信快报, 2014(10): 13-16.
[5] 孙震强. 小基站在4G时代不可或缺[N]. 人民邮电报, 2013-08-29(6).
[6] 贝斐峰,陈旭奇,李新,等. 小基站在LTE异构网络中的应用发展研究[J]. 电信快报, 2014(7): 26-30.
[7] 张晖,秦基伟. 高密度小基站网络关键技术及部署策略研究[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5(12): 92-96.
[8] 马瑾,邹韶霞. TD-LTE小型化基站应用场景分析[J]. 互联网天地, 2015(12): 80-82.
[9] 冉荣. 4G微小基站的规划建设探讨[J]. 中国新通信, 2016(1): 24-25.
[10] 殷哲,马哲锐,山笑磊. LTE网络建设中微基站的应用探讨[J]. 移动通信, 2016,40(5): 55-59.
[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ODM04A产品手册介绍[Z]. 2016.
[12] 李丽,薛真真. LTE系统移动负载均衡研究[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5,41(6): 23-26.
常见的网络应用范文2
关键词 火电厂;控制系统;一体化网络;现场总线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9-0105-02
火电厂数字化、信息化是电厂现代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利用现场总线(FCS)技术,构建电厂一体化控制系统网络,然后积极完善和优化控制网络,将现场总线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是未来火电厂发展的关键议题。
1 火电厂控制系统一体化
1.1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火电厂控制系统一体化提供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对于火电厂来说,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控制系统一体化网络,能够加速火电厂信息化的发展,同时有效地促进电厂经济效益的提升。
1.2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将信号通信、工控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现场设备结合起来,实现系统智能化运行的技术总合。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作为新一代控制系统,是由DCS和PLC发展而来,它不仅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而且还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可以说,开放性、分散性与数字通讯的便捷高效是现场总线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一方面,新型全分布式结构的采用改善了原有DCS技术下的系统结构局限,最大程度地把控制功能下放到各个现场;另一方面FCS系统采取基于公开化、标准化设计的解决方案,克服了封闭式系统所造成的难于优化的缺陷。火电厂构建控制系统一体化网络,就是要将现场总线(FCS)完美融入控制系统中,提高控制系统的智能水平,保障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2 现场总线的优势
2.1 硬件设备减少,降低了投资成本
现场总线系统的分布式结构使得各子控制系统或者单个的智能化模块都有了多种自主运行、分析、传输、控制的功能,因此就减少了原来单纯为了所有下层信息向上反馈的装置,也不再需要原先功能单一的控制元件等,减少了很多麻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中心操作站,从而为火电厂节省了一大笔硬件设备上的投资,同时由于各型控制设备的减少,电厂可利用面积也会相应增大。
2.2 现场总线减少了装备开销,集成费用低
利用FCS技术集成系统时由于接线设计十分简单,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装置和连线,这样就使得前期的电气装备比如电缆和端子等的用量随之大大减少,既减少了购买装备的开销,从某种程度上说,又降低了安装难度、工作量和安装时的工本费用。这样一来,系统就达到了“开源节流”的目的,既节省了投资,也减少了设计、安装费用。
2.3 智能诊断和故障处理,降低维护成本
智能化现场设备比如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相关连接设备的发展和完善,使得现场控制设备大大提高了基本的故障处理、自我诊断的能力,同时当控制系统通过数字通讯将相关的诊断维护信息送往上一级控制中枢后,电厂电气化网络中枢控制系统就可以在最快时间内了解所有现场设备的运行参数、状态检修信息等,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考量,统一协调电厂控制系统下所有设备的运行。而正是因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现场设备具有智能化的优势,火电厂在应用当中通常会选择将智能化现场设备配备到某些测量点和控制点进行单体调节,智能化的处理将控制系统结构简化,各单体测量点、控制点之间的连线简单也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降低了维护成本。
相对于传统总线技术(DCS),现场总线的系统更加开放,电厂企业即时自主选择不同品牌的设备来集成整个系统,同样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而不用顾虑集成系统时不同公司生产的设备不兼容的问题,使系统集成过程中的主动权归于火电厂。现场总线设备的数字化和高智能化简化了集成系统的结构,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也大大减少,节省了信号的多余传输,最大限度减少了信号传送误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除此之外,由于各设备功能模块化,设计标准化,因此现场总线中的系统网络很容易进行重新构建。
3 现场总线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经过新时期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电厂中FCS已经逐渐代替DCS成为控制系统的主流。然而在火电厂的实际应用中,FCS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火电厂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下。
1)火电厂现场设备众多且分布广泛。针对这样的问题,应采用智能化、专业化的现场小系统设备结合单体数字化智能现场设备的模式,综合技术和经济因素,合理建立区域化、专业化、小范围内的现场小系统。
2)火电厂控制系统最复杂的环节在于对各个分散控制系统的协调,通常情况下包括系统负荷控制、主蒸汽的压力及温度控制等内容。若按照一般模式,将处理和控制功能移交给下层分散的子控制系统,可能会导致某个节点的智能现场控制设备与主控系统的信息传输量大大增加,这无疑延长了控制系统的正常处理周期。因此,实际情况中采用集成控制发式,将智能程度高的控制系统通过TCP/PI协议联入系统当中。
3)由于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最注重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有时甚至会基于这样的原因对新技术的采用抱着观望的态度。所以,火电厂在设计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方案时,特别要考虑设计的系统和方案的实际应用经验是否得到过验证。
4)智能化设备管理与状态检修也是现场总线系统日常维护的重要部分。智能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仅仅传递了各层级之间的数字化信息,还反应了电厂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信息以及设备自身所带的原始信息。对于某些专业设备的状态定期检修是延长智能化设备寿命的良好办法,同时也增加了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4 结论
综上,控制系统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对于火电厂来说,由于现场总线简单实用、经济节能、可靠性高等一系列的优点,火电厂控制系统一体化网络的构建过程中现场总线必将占据重要位置。它解决了火电厂现场的智能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之间的数字通信问题,以及现场控制系统与主控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通过现场总线的应用,火电厂能切实节约运行成本,增加收入,实实在在地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计.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一体化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18):38-39.
[2]边智勇,冯燚超.新建火电厂辅助控制系统新模式——辅控一体化模式探讨[J].自动化博览,2010(04):98-99.
[3]彭晓艳,赵志刚.利用分散控制系统实现火电厂监控平台一体化[J].华电技术,2011(10):75-76.
常见的网络应用范文3
关键词:远程监控网络技术;长庆油田;数字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1 前言
随着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发展,长庆油田也深入的开展了数字化管理,对网络应用的依赖性明显增强。长庆油田采用了SCADA系统,即对现场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通过TCP/IP协议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的自控中心的服务器数据管理系统、安装客户端后,通过远程监控软件就能浏览到其真实数据,起到实际的监控效果。长庆油田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监控及集中管理在生产领域愈显重要。
2 浅析远程监控网络技术
2.1 简析远程监控网络技术
远程监控网络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生产过程控制的现场监视和控制,它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并形成实现异地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现场设备。远程监控网络技术主要由“监”和“控”两部分组成。“监”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环境进行监控;“控”则指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设备进行监控,也只远程监控,它通过计算机网络对远程计算机进行操作的一种方法。远程监控网络技术要做到“监”、“控”结合,同时也包含对网络设备的控制的内容,其中也包括监控软件,网络人(Netman)、远控王、灰鸽子、任我行、小鬼等远程控制软件均是国产的免费软件。
2.2 简述远程监控网络技术的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简言之,就是将各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输入视频采集终端,通过图像压缩技术,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再经压缩后成为音视频数据流,利用光纤网转发到视频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监控计算机会对音视频数据流,进行解压缩以计算机显示屏幕和声卡进行等方式进行实时监控的过程。
同时,在实际的监控过程中使得采集与处理、监督、管理、控制等功能有效地融合起来,具体功能有以下几点:a.实时回放和转发从采集站接收来的数字化数据流,实现远程监控;b.远程监控网络技术兼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技术的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信息之间接收、反馈、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c.配置及存储各采集工作站的配置信息,管理系统用户和用户权限,控制台能够向任何一个采集站发出控制命令,同时也可以将将报警信号传给管理服务器;d.实时的显示监控图像,为控制台计算机或调度中心各客户端提供历史录像的查询等奠定了基础和依据。
2.3 简述远程监控网络技术的特点
每一项新科技的研发都会显示出其自身的特点,远程监控网络技术也不例外。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远程监控技术,管理人员不必亲临现场就可以监视现场的工作和生产情况,可顺利进行参数的设置和调整,恢复故障等;
(2)远程监控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异域资源的共享,可充分的利用异地的物质和信息资源来获取远程监控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科学的分析和整理,对工作现场进行监控和检测;
(3)远程监控技术可利用异地的智力资源,进行远程实验,通过实时监控来对现场的工作流程及环节做出具体的调整,有助于实现生产的科学化、自动化、数字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且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远程监控网络技术在对现场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建立了网上的知识资源库,方便了对远程监控故障的诊断,能够使整个数字化、信息化在网络环境中得以继续运行。
3 简析远程监控网络技术在长庆油田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为远程监控网络技术在多种现场设备的应用上提供了条件。同时该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现已远程监控设备网络技术在长庆油田生产中的应用做以简要分析,旨在为其他工业生产领域提供借鉴和技术指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1 简析运用情况
长庆油田主体在鄂尔多斯盆地,也称陕甘宁盆地,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的15个地市61个县(旗),呈现出高度分散的特点。油田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其油井远程监控网络技术在地面建设中主要以站控为主,各个战场通过远程监控技术进行独立监控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运用在诸如联合站、接转站等各类站场中,对主生产系统进行自控或远程控制。例如西一联、西二联各设置了1套DCS;同时部分战场还设置了小型战控系统,比如西三、西六转;同时常规监控仪表也作为辅助运用在其他站场设置上。
3.2 远程监控技术在长庆油田生产中的成效
长庆油田依托远程监控将信息网(Intranet)与控制网有效连接,便于对油井的生产、运营情况实时掌握,实现油井开发的综合数字化,并建立了网络范围内的监控数据和网上知识资源库。通过远程监控网络技术资源,对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产量自动计量、油井远程监控、油井故障诊断、生产动态分析、报表自动生成等作用,使得用工总量大大降低。
目前,长庆油田在井监控方面,形成了以功图法油井计量技术为构架的油井远程监控系统。该技术通过信息化与数字化对生产动态、动力机械、环境安全等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及时地、准确地得到油井测试参数,并能将监测示功图实时显示,方便了解和分析油井工况、计算出油井产液量等重要参数指标。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监控技术能够对油井的进行三级控制放便了日常的生产和管理。同时也简化了地面流程,降低了地面建设的投资成本,运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对油井进行科学的生产管理,为该地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3 存在问题
虽然远程监控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实际应用中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不足。比如单一的Socket技术对现场的多个端点进行数据采集,会使编程复杂度增加;网络通信中多种结构并存等问题。
4 结语
新科技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在促进科研继续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其技术本身也需在实际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常见的网络应用范文4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再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等事业的发展也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提高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文章将简要分析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有效地提高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发展水平。
关键词:
无线网络;安全监测;防御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结合无线网络发展及应用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问题探究,更好地促进无线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常见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有意外连接、恶意接入等问题。我们在享受无线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应关注无线网络安全。在探究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展相关工作,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重视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分析非常重要。
1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何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是有效开展无线网络应用工作的基本前提之一。人们在应用无线网络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获得了一定的提高。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发展,促使其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频率不断提高,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的研究,成为安全应用无线网络的重要发展事项之一。如何结合无线网络应用及安全监测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成为无线网络安全应用的关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有效地提高无线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在现有科技基础上,重视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无线网络安全问题
在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同事,无线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联网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实际工作中,无线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其安全性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无线网络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技术防范控制,一定会对企业的发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应用无线网络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进行安全防范,是确保无线网络应用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不断的实践活动表明,无线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意外连接、恶意连接、网络注入、非传统网络等几个类型。在无线网络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应重视意外连接、恶意连接、网络注入、非传统网络等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注意进行有效的防范。
2.1意外连接
在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中发现,意外连接是无线网络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安全隐患问题。意外连接问题,作为常见的无线网络应用隐患问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的重要问题。人们在使用无线网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外连接的情况,非授权访问网络会导致用户在打开计算机的同事,自动锁定重叠网络中的一个无线接入点,在其无意中,通过这个安全缺口,极有可能泄露自己所有的信息,甚至会因为这个意外的问题,泄露公司所有的信息。因此,在无线网络应用中,意外连接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无线网络用户格外的关注。
2.2恶意连接
在无线网络应用的过程中,恶意连接主要是黑客通过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作为代替接入点,利用信息技术激活无线设备并顺利接入无线网络的行为。在没有一定的安全监测技术的前提下,黑客可以通过接入他人的计算机程序,非法获取他人的相关资料,并盗走密码,在网络中发起攻击或者种下木马程序。恶意连接问题的存在,也给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的信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无线网络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恶意连接问题,积极的做好安全监测工作。
2.3网络注入
在无线网络安全应用过程中,网络注入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无线网络,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网络注入的问题。关注网络注入问题,并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提高无线网络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网络注入攻击,主要是利用接入点暴露过滤网络通讯的一种缺陷。一般情况下,黑客会通过网络注入的方式,注入虚假指令,导致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出现错位,甚至导致整个网络崩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生网络注入的问题,就需要重新启动无线网络装置,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重新设置所有的无线网络密码等。
2.4非传统网络
在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中,非传统网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问题。非传统网络攻击问题,主要是由于个人网络蓝牙设备等非传统网络对破解方面存在的安全威胁。非传统网络问题,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一些条形码扫描器、无线打印机、无线复印机等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在无线网络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应充分重视非传统网络这一安全问题。因此,在无线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关注各种无线设备的设置及使用都非常重要。
3无线网络安全防御
在实践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应用无线网络,提高工作的效率,重视无线网络安全防御,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结合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工作,对于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无线网络安全防御主要涉及MAC地址过滤、设置静态IP地址、智能卡、USB令牌及软件令牌、射频屏障等几种方式。
3.1MAC地址过滤
在无线网络安全防御工作中,MAC地址过滤主要是通过管理员允许后,计算机才能介入无线网络。通过MAC地址过滤的方式,降低网络注入及恶意连接等安全隐患问题。选择MAC地址过滤的方式,需要结合无线网络使用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网络设备设置,才能确保MAC地址过滤发挥应用的作用。在实际高中中,结合无线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无线网络的设置情况,积极的探究无线网络安全防御技术,重视应用MAC地址过滤的方式,尽最大的努力降低无线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无线网络应用中,关注无线无安全防御技术非常重要。
3.2设置静态IP地址
在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中,通过设置静态IP地址的方式,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是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根据无线网络应用的需求,探究如何设置静态IP地址工作,也是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为了有效的提高无线网络应用的安全性,结合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设置静态IP地址的优势,有效的控制无线网络安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需要时刻关注设置静态IP地址这一措施的实施情况。
3.3智能卡、USB令牌及软件令牌
在实践工作中,智能卡、USB令牌及软件令牌的设置及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无线网络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企业无线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在明确智能卡、USB令牌及软件令牌的使用方法及应用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智能卡、USB令牌及软件令牌的应用优势,提高无线网络应用的安全性,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无线网络设置的范围内,通过发挥智能卡、USB令牌及软件令牌的设置优势,将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网络技术防御的水平,将极大促进无线网络的安全发展。因此,在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中,重视智能卡、USB令牌及软件令牌的设置及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4射频屏障
在无线网络安全防御中,射频屏障作为一种防御技术,对于防范无线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中,射频屏障主要是将无线网络信号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在指定的房间或者建筑物内,通过使用特殊的墙面涂料,实现削弱信号外泄的一种有效的安全防御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射频屏障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无线网络应用较为频繁的情况下,通过射频屏障的方式,可以直接、有效地进行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确保无线网络应用环境的安全。因此,在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研究中,射频屏障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防御技术之一。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技快速的发展,无线网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探究,将成为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探究问题之一。结合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是提高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应用的基础之一。如何根据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要求,提高无限网络技术发展的水平,将对社会经济及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深入开展无线网络安全监测及防御技术探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骏 单位:云南省工会共青团妇联干部学校
[参考文献]
[1]陈章.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列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6(4):128-129.
[2],郑辉.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设计[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3(11):54-57.
常见的网络应用范文5
关键词:排查步骤;系统故障;网络连接故障;配置错误
中职卫校学生机房因其特殊的使用对象,以及长期超负荷的运行,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虽然故障原因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讲不外乎就是硬件问题和软件问题,以下就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进行陈述。
1 排查故障的步骤
(1)记录故障现象,收集故障信息,记录测试的方法和结果,建立技术档案。
(2)识别故障现象。列举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缩小排查范围。按优先级别排序,采用排除法依次排查。
(3)排除故障并分析原因。故障定位后,即可对症下药,排除故障。在排除之后,要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措施,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故障。
2 常见故障分析
2.1系统故障
系统故障通常表现为系统不能正常启动或关机、运行异常缓慢、死机、系统崩溃等。其硬件的原因通常是电源或主板损坏、内存条或显卡松动等;软件的原因一般是操作系统损坏、病毒破坏等。检查时,如开机无任何响应,则考虑电源故障,先更换电源插座,如故障依旧则更换ATX电源。如开机有电,显示器不亮,可考虑显卡、主板、CPU故障;开机报警可能是内存故障。操作时,先取出硬件,除尘后重新安装,如故障依旧可换一个插槽试试,还不能解决则更换硬件。至于操作系统的损坏可采用网络克隆法快速同传操作系统。
2.2网络连通性故障
网络连通性故障涉及到网卡、网线、信息盒、交换机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网络连接的中断。故障通常表现为:不能登录到服务器、不能连接局域网、无法接入Internet等,从而无法访问其他电脑上的共享资源。导致连通性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网卡来安装或未正确安装、网卡与其他设备有冲突、网卡硬件故障、网络协议未安装或设置不正确、网线或水晶头故障、交换机故障等。排除时常采用以下的方法与步骤:
(1)尝试使用其他网络应用。当出现一种网络应用故障时,可尝试其他网络应用。如无法浏览网页时,可登录QQ或使用FOXMAIL收发邮件等,如能正常使用,则可排除连通性故障。如其他网络应用均无法实现,则继续下面操作。
(2)用ping命令排除网卡故障。ping本地IP,检查网卡和协议是否完好。如能ping通,说明网卡和协议设置正常,此时应当去检查网线和交换机。如无法ping通,说明网卡和协议有问题,此时可以打开设备管理器查看网卡,如网卡未装或出错,则应删除、刷新后重装网卡和协议,再ping本地IP,仍不通则继续下面操作。
(3)查看网卡指示灯。数据流量小时,指示灯闪烁较慢i数据流量大时,闪烁较快。无论是不亮。还是长亮,都表明有故障存在。此时可关机后取下网卡,除尘后重新插回并安装,如故障依旧则更换插槽重插网卡再安装,仍不能排除故障则需要更换网卡。
(4)在排除了协议和网卡的因素后,网络还是不通,则应检查交换机。此时,可将故障电脑的网线水晶头从交换机接口拨出后插入另一个接口。如果与网络连接正常,则故障在先前的交换机接口。如果故障依旧,观察交换机的指示灯是否异常,凡有终端连接的端口。指示灯都亮,不亮或异常闪烁均提示交换机有问题,可重启交换机或更换交换机。
(5)如果交换机没有问题,则使用“双绞线测试仪”检查双绞线是否通畅。
2.3配置故障
配置错误也是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之一。配置故障更多的时候表现在不能实现网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上,如不能访问某一台电脑等。教师对服务器、路由器等的配置项设置不当会导致网络故障;学生对电脑设置的修改,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排查时,应首先检查发生故障电脑的相关配置,如需修改应先记下原来的配置值或进行备份,修改后再测试相应的服务能否实现。若机房内的其他电脑也有同样的故障,则应检查其他网络设备的配置。如服务器、交换机等。
常见的网络应用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大赛 HCL 虚拟仿真
自职业技能大赛开赛以来,该赛事已经成为我国职业院校的一大盛事,通过这个赛事平台,可以检验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以展现学生的技术和技能风貌,对学校办学、学生就业都产生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也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热烈欢迎。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大赛所使用的是华三(H3C)的网络设备,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实现做、学、教、赛的统一,本文讨论如何在H3C云实验室(HCL)下实现虚拟实验平台的搭建。
1 计算机网络应用大赛
大赛赛题就是一个网络工程的浓缩,要求选手在4个小时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定规模符合数据中心需求的绿色、可靠、安全、智能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规划、IP地址规划、设备配置与连接、云计算网络的搭建及配置、计算机网络的故障排查、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及管理等。
2 H3C云实验室
华三云实验室(H3C Cloud Lab,简称HCL)是一款界面图形化的全真网络模拟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该软件实现H3C公司多个型号的虚拟设备的组网,是用户学习、测试基于H3C公司Comware V7平台的网络设备的必备工具。目前,软件最新版本为2.0.1。
3 HCL下搭建实验平台
现以网络大赛中常见的多生成树协议MSTP和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为例,介绍如何在 HCL模拟器中搭建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可以在仿真环境中学会如何配置MSTP和VRRP。
3.1 多生成树协议MSTP
STP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通过在网络中构建树形拓扑,消除数据链路层物理环路。交换机通过交互BPDU来发现网络中的环路,并完成根端口、指定端口的选择,其余端口则为阻塞端口,最终将有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结构,从而防止数据帧在环路网络中不断增生和无限循环,有效的避免广播风暴的产生。
MSTP,又称多生成树协议,可以改善 STP、RSTP和 PVST协议的缺点,具有很好的收敛性,使多个VLAN 的流量沿不同的路径转发,从而为备份链路提供优越的负载分担机制。快速收敛,也能使不同 VLAN 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径转发,从而为冗余链路提供了更好的负载均衡机制。
3.2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通过相关机制将多个物理路由器加入到一个备份组,生成一个虚拟的路由器。网络内的所有主机只需将虚拟网关IP设置为自己的缺省网关,实际上由备份组的哪台物理路由器进行数据包转发由VRRP的选举机制决定。
VRRP是保障网络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机制,同时简化了主机的配置。在局域网中,通过 VRRP技术可使得在某个网关出现故障时,备份网关自动转化为主网关,实现数据包的正常转发。
3.3 配置实例
利用HCL从设备选择区中添加两台MSR36设备、四台S5820V2设备和两台Host设备到工作台。右键单击设备,在弹出菜单中点击“连线”选项,鼠标进入连线模式。依次完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拓扑。
配置MSR36-20_1:
int g0/0
undoshu
int g0/0.10
vlan-type dot1q vid 10
ip add 192.168.10.252 24
vrrpvrid 1 vir 192.168.10.254
vrrpvrid 1 pri 150
int g0/0.20
vlan-type dot1q vid 20
ip add 192.168.20.252 24
vrrpvrid 2 vir 192.168.20.254
配置S5820V2-54QS-GE_3
stp mode mstp
stp global enable
vlan 10
vlan 20
stp region-configuration
region-name H3C
instance 1 vlan 10
instance 2 vlan 20
active region-configuration
stp instance 1 pri 0
stp instance 2 pri 4096
其它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此类似。全部设备配置完成后,可通过查看交换机的生成树和路由器备份组信息,确认协议是否正常运行;选择任一网络设备进行连通性检查,可确认全网互联互通。
4 Y论
通过HCL搭建网络大赛实验平台,可以解决高职院校网络实验设备短缺和不足的问题,让学生只要有充足的机会开展网络设备的调试实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今后参加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大赛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