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后勤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后勤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后勤管理制度

财务后勤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 后勤实体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一、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1、财务管理的含义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主要内容是投资、筹资、利润分配,具体包括财务分析与预测、资金筹集与使用,资金成本管理等。

2、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确保本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运用财务管理方法,以提高单位经营效率为目的,按照职责分工方式,对本单位内部所从事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制约和协调,以确保有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顺利执行而设立的经济核算、内部牵制、计划统计等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的总称。

3、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内部控制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内部控制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关键环节。不论高校后勤制定的财务预算多么切实可行,如果对实施预算的过程不加控制,那么预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就难以实现。高校后勤实体制定的各项财务预测、决策、计划为其财务管理确定目标、提供依据,而内部控制制度就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加以落实。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将学校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的经营服务职能分开,将学校办后勤变为社会办后勤,最终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后,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高校后勤改革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后,其财务管理目标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高校后勤既要做好学校的服务保障工作,又要按照市场规律,实行盈利,即高校后勤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使财务管理目标方向出现不一致,造成相互制约。高校后勤实体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师生员工,面对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后勤实体既要一定程度上实行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追求经营效益的目标;又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服务。由于高校与后勤之间仍存在着行政隶属关系,考虑学校自身性质,学校为了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要求后勤将公益性防在首要位置,经营性必须给公益性让步。由于双重目标的实现路径不一致,后勤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许多行政性任务,造成相关的责权利关系不协调,导致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2、核算体系不完善

鉴于高校实体的行业特征,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财务管理办法,导致财务人员对实际工作中各类问题理解存在偏差,实体性质不同,经营范围不同,最终形成的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有的实体的核算仍然采用“事业基金”、“事业收入”等科目,这些科目用于后勤实体显然是不合适的,加之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甚少,自身的学习不够,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合理意见。例如:在新会计制度出台后,会计科目设置及科目余额的结转、财务报表的编制、原事业性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等,由于科目设置与企业会计的科目不一致,造成无法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会计报表。这些问题的实际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财务核算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后勤财务管理需要的核算体系。

3、成本管理不健全

成本管理是后勤实体经营服务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并做相应账务处理。有的高校后勤实体虽然已从高校分离出来,由于学校长期给予后勤一定的经费补助,使后勤与学校仍然“藕断丝连”,始终没有彻底分离。部分财务人员及领导受原事业体制不注重成本管理的影响,成本意识淡薄,缺乏成本约束机制,在整个经营过程中难以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完善成本监督体系,甚至有的后勤职工认为成本管理是管理层的专职工作,使有些后勤实体出现了“懂成本管理的不懂生产,懂生产的不懂成本管理”的局面。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成本不真实,管理效益低下,经济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4、财务分析不到位

现代财务管理要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核算,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记录与核算所反映的数据,利用科学现代的分析手段,深入分析和透视数据本身的意义和内涵,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有效的财务信息和决策依据。目前后勤许多财务报表仅仅反映了一定的财务状况,对运营过程中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却没有反映,财务管理部门对财务分析滞后,甚至缺乏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财务管理难以发挥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财务监督力度薄弱

一方面后勤没有建立完整的监督制约机制,高校对后勤资产的控制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后勤在资金的运用管理方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导致管理措施不得力,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资金投向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甚至出现重复性投资而造成滥用资金等现象。后勤时有以自主经营为由擅自决策,失去了制约和监督,给一些管理人员以可乘之机,导致违法违纪现象增多。

6、财务管理的体制不合理。

由于高校后勤涉及的对象范围比较广而且复杂,其财务管理的对象范围也就比较复杂,如我校后勤既有水电暖管理中心、通讯站、校园绿化管理中心、饮食管理中心、接待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又有日常的工程维修、交通运输、幼儿园、附校、校医院、劳动服务公司、房地产开发等。各种管理对象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完全依靠学校拨款维持;有的虽然略有经营或服务收入,但仍由学校安排经费维持;而有的则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根据这些不同特点,一些高校为了迁就这些特点和更好地协调相关部门的权责利关系,将后勤的财务实行分块管理,设置多个财务管理机构,分别配备财务管理人员,各自履行自己的财务管理职责,将整个后勤的财务划分为几个“块块”,但却没有相应的“条条”与之进行集中管理,从而使整个后勤的财权配置过于分散,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到位、部门利益冲突、管理难以协调的现象。

7、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观念陈旧,业务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随意性强,法制观念淡薄,原则性差,加之没有成文的职业道德规范,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的存在,致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只会听从领导安排、缺乏能动性与创新性”的被动局面,大大削弱了财务管理的严肃性,使应有的财务管理监督与核算职能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三、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

1、明确后勤财务管理目标

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要明确后勤改革目标,高校后勤的改革目标是按照有利于维护学校稳定、减轻学校负担、提供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水平的要求,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建立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其次,要明确高校后勤的属性,公益性是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同时,市场经济性是高校后勤实体的重要特征。因此,应建立一种以资本保本增值为前提、保证服务最优化和耗费最小化为财务管理目标。

2、加强核算体系,提高核算水平

财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首要职能,后勤的财务核算制度一般沿袭了原高校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制度,采取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化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也不可能准确、完整、可靠。因此,主管部门应组织制定高校统一的、完善的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制度,把各高校后勤的会计核算制度和一些重大财务管理行为统一并规范起来。在此基础上,各高校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制定本部门的具体财务核算办法。如我校后勤财务对各实体财务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资金统一支配,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抵御后勤实体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根据各实体的具体情况,实行分帐套管理,如根据校医院的特点实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详细记录各实体的经济活动并进行有效的监督。目前已实行无现金报帐制度,下一步还要实行网上报帐制度。

3、加强成本核算,有效控制成本

高校后勤担负着为教学科研、全校师生服务的特殊性,因此不能单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在收入确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决定实体经济效益的高低,必须注重成本核算,将成本费用分解到各班组,加强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费用与个人业绩挂钩,提高成本费用指标的考核力度,建立成本监督监控系统,对成本核算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年终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奖惩。这样有利于成本核算的规范化,以便全面体现后勤的财务状况。此外,加快后勤财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可以更好的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4、实行预算管理,做好财务分析,加强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作为现代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是在保证资产安全、信息真实等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确后勤实体各自的责权利,实行后勤整体战略目标。预算管理要注意运用激励和约束双重机制,营造激励环境,调动企业经营者积极性,约束经营者不利行为。预算制定后,应建立预算落实的相关制度。将预算责任与责任人收入挂钩,通过与各实体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状及建立综合考评体系,来强化预算的考核。

加强财务分析是落实财务预算控制的重要手段。高校后勤应建立财务分析控制体系,使财务分析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财务人员要定期对各实体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找出实际与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更好地完成预算任务。

5、加强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建设

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是要根据数字来反映的,后勤实体也不例外。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学校应当定期对后勤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定期考核,岗位轮换,加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尤其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以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变化,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自高校后勤实现社会化改革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体制不顺、核算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等财务问题。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完善和加速其运转机制,提高后勤实体经济效益和做好高校后勤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媛惠: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研析[J].中国经贸,2012(8).

[2] 李萌: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会计之友,2012(13).

财务后勤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 现代高校 后勤财务管理 创新对策

现代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是为保障高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福利性的服务供给部门,它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的后勤部门财务管理都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体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弊端逐渐显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也逐渐得到改善,引入竞争机制,推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向着市场化经营方向发展。新世纪,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也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在此,笔者主要分析了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对策。

一、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特殊性

现代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部门从其学校属性来说,它是依托于高校的一种非盈利性的后勤服务性组织机构,从其服务属性上来说,它的突出特点是非营利性。但是,从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属性来说,它又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它承担着现代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发展任务,其经营属性是由许多学校的后勤服务承包出去所决定的。因此,现代高校的财务管理往往要满足高校的社会服务需求,同时又要兼顾其经营发展追求经济利润的经济需求。可以说现代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财务管理活动。

二、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兼具教育服务和企业盈利双重发展任务,因此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目标也不是单一性的,单方面决定其发展目标为扩大教育服务质量或者只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都是十分片面的。而如果要同时兼顾教育服务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两方面的发展目标,就可能造成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其目标确定上的模糊,到底应该如何取舍,是绝大多数高校所面临的问题。许多高校都以教育目标为主,即以牺牲其经济效益为代价,这是最好的取舍。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作保障,那么高校后勤活动就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教育服务目标也就难以实现,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2、标准化的高校后勤财务运行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但是,现代高校后勤系统的财务运行体系并不十分完善。各个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活动都是在相应的《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纲要》的大环境下,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的实际运行情况来自行管理的,在业内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办法。因此,各高校的财务部门对其后勤财务活动的管理办法不相同,对后勤财务管理的核算办法也各不相同,甚至在财务会计的科目设置、账目的结余收入计算、转账、财务报表的制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高校后勤财务活动的成本核算意识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高校后勤的财务核算都是采用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但是,从其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的会计核算并没有完全按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来进行。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的财务会计人员长久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时之间还难以采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等。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原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体制的影响,导致许多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在成本核算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并且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也大多不太重视后勤成本管理。

4、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配机制不合理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合理的财务分配制度的建立,它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没有完善、合理的财务分配制度,就很难使企业具有凝聚性。而这正是制约我国大部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大部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财务分配机制上都表现出极大的不合理性,相关组织和人员的利润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不可能充分调动起相关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我国高校的后勤组织缺乏生机、相关人员的流动性大。而由于后勤企业的交替过于频繁,有时甚至不能保证高校后勤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

1、创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活动社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要取得有效的发展,首先必须从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这方面做起,要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角度出发,立足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改革实情,树立正确的高校后勤财务发展理念。尤其是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更是要改变其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积极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思想模式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化财务管理思想。这种财务管理思想的转化要从高校领导、财务管理人员、高校后勤管理及一线操作人员等各个方面来加强。高校决策层和管理人员更是应该积极树立市场化的管理思想,运用市场手段来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变革和创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部门以及财务负责后勤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也应该积极适应教育改革的市场化发展,积极更新自身的财务观念,加强学习,熟悉企业经营的特点,使自己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运作环境,并严格按照《会计法》和相关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办法来处理各项高校财务活动。

2、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上。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制定、财务分析制度、财务分配制度、会计监督制度等多项内容的确立。建立规范化的高校后勤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高校后勤管理各项财务活动的基础信息的真实、可靠、有效等。现代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公益性和服务性特点决定了成本和资金核算在其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为了保证高校后勤财务资金能够用到实处,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合理的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的高校后勤财务会计体系。在高校固定资产的分配上,要综合考虑高校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各方面的运营状况等因素,加强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分析,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保证高校后勤服务的资金能够得到妥善使用。同时,建立完善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以及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将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引进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中来,保证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1)建立高效的资金管理制度。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都是建立在财务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基础之上的,可以说资金管理是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核心。保证资金流通的顺畅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能否得到发展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高校后勤的资金管理主要包括活动筹资以及资金使用这两个方面。现代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应该制定严格的资金审查现金流量表,以加强高校后勤部门的资金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高校后勤实物资产管理制度。现代高校的后勤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生产资料以及相应的生产设备,而这些实物资产的购置需要的财务资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因此,加强现代高校的资产管理,必须充分加强高校后勤生产资料、设备等的管理,建立现代化的生产资料采购和管理流程,建立健全高校后勤实物资产管理制度,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3)建立合理的后勤活动成本管理制度。运行成本的多少是决定高校后勤活动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规范的高校后勤成本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后勤成本的管理范围,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对高校后勤预算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有效保障高校后勤管理活动的进行,并且能够通过预算规划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进而实现用最小的资金成本创造最好的后勤活动质量的最终目的。

(4)建立有效的财务分析与监督制度。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社会服务性与经营性的双重特征决定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为了有效解决满足社会服务需求和实现市场经济效益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加强高校各项后勤活动的财务指标分析,包括高校的整体经营状况、市场发展环境等各方面的财务指标分析。因此,建立有效的财务分析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了保证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落实,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监督机制,对高校财务分析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3、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收支预算、财务监督、会计核算、财务控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就是要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各项资产得到优化配置,实现高校后勤部门的合理增收与有效节省开支的目标,以此来提升高校后勤活动的经济效益。高校后勤管理取得了社会化发展之后,其后勤管理活动增加了市场性、经营性、服务性等特性。这些特点要求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要有效加强财务预算的发展,要尽可能地细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预算活动。此外,还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后勤活动的经济实体的不同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考核评定标准,对像高校食堂等以市场经营为目的的后勤实体,要确立以盈利目标为主要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标;而对其他以教育服务活动为主的实体,主要确立以有效节约运行成本为主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标。高校后勤财务部门要与各个实体及相关工作人员签订财务目标计划责任书,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执行部门和相关人员身上。

4、实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网络化操作

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是保证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真正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将网络技术充分运用到其中。通过网络化操作,来有效提升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财务信息的传递、反馈的速度和质量,实现现代财务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汇总和计算。通过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处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数据信息,能够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既能实现财务信息资料的妥善保存,也能有效提升相关财务人员的视野,提升其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财务后勤管理制度范文3

寄宿制小学后勤管理措施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创建和发展解决了教育资源集约和教育质量均衡的难题,同时对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学生每周要在学校生活五天,如何做好学生的就餐、课余生活管理、宿舍管理等成为寄宿制小学办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才能确保后勤服务及时到位的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呢?

一、加强后勤硬件建设

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寄宿学生,而寄宿生赖以生活的场所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因此,硬件设施的好坏对学生的寄宿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良好的硬件设施就是良好寄宿生活的一半。首先,要加强学校食堂建设。学校食堂建设关系到寄宿生的饮食问题,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寄宿生离开父母和家庭,要在学校里独立生活,吃饱饭、吃好饭能让寄宿生减少对家庭和父母的思念,进而安心学习。同时,科学丰富的饮食对正在成长身体的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其次,要加强宿舍建设。宿舍是寄宿生就寝和课余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寄宿条件和温馨的宿舍氛围有利于学生的休息,减少学生对寄宿的抵触情绪,让其安心于寄宿生活,最终促进其学业的提升。要特别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和创新,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够促使宿舍内成员的团结互助,在学生心理产生家的归属感,相反,不和谐的宿舍氛围会导致宿舍内矛盾重重,不利于学生安心学习。第三,要加强学生活动设施建设。寄宿生饭后活动场所仅仅局限于学校内,如果没有丰富的活动器材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单一而乏味的活动会滋生偷盗、学生矛盾等不良行为,因此,丰富的活动器材和多彩的活动内容是后勤建设的重要方面,对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重要作用。

二、整章建制,加强后勤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是行动的指引和监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寄宿制学校的良好运转离不开后勤服务工作的高效有序,想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后勤管理制度。本文认为可以将后勤管理制度分为三个大块,即饮食安全管理、宿舍安全管理和水电暖基础保障管理。饮食安全管理方面,要从食堂工作人员检疫、食材进料监管、食品加工流程、饭菜留样等方面确保饮食安全;宿舍安全管理方面,要从就寝制度、宿管值班制度、学生执勤制度、宿舍文化建设方案等方面入手,将学生的住宿安全放在首位,用制度确保宿舍安全;水电暖基础保障方面,要从学生的需求和寄宿制学校的有序运转入手,将水电暖维修、故障排查、日常维护等内容纳入到管理制度当中,为常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后勤工作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

三、提升后勤人员专业素养

农村寄宿制小学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加之经费短缺等原因,在教师的配置上不能够完全满足后勤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现有的后勤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素养,胜任各项工作。首先,在人员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后勤人员因为其从事的工作比较琐碎繁杂,也有许多体力工作,所以在在人员安排上,既要有中老年教师,也要有青年教师。其次,要定期对后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后勤工作中需要接触电、水管、机械等器具,要求后勤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机电知识,定期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确保后勤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对宿舍管理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解决宿舍矛盾的能力,形成宿舍文化创建能力,保证宿舍建设有序开展。第三,合理激励后勤工作人员。后勤工作繁重而且比较脏和累,所以后勤人员时不时会产生抱怨和抵触心理,做好后勤工作人员的心理调适和引导,同时科学的评价他们的工作,并给予一定的激励,最终确保后勤工作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四、加强财务管理

后勤工作是学校正常运作的生命线和保障点,正如油一样,学校的后勤工作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学校经费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投入到了学校的后勤部门。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将资金花在该花的地方,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发挥它的作用。首先,学校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从资金的使用起点到最终产生效益都要有严格的监管。其次,资金的使用要经过校委会的批准,杜绝领导拍脑袋决策,尤其是后勤资金的使用上,总务主任要经过多次论证之后拿出可行的方案,才能将资金落到哦实处。只有加强财务管理,在后勤工作中才能既不浪费钱财,又能合理使用资金,确保后勤工作的高效开展。

五、创新后勤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寄宿生群体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学校工作和寄宿生,面对不断出新的学校工作和千姿百态的寄宿生生命个体,不能用陈旧的思想和管理去管理。相反,学校的后勤工作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对学校整体态势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在宿舍管理等和寄宿生直接相关方面的管理上,更不能一刀切,不能笼统机械,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对策。只有与时俱进的后勤服务理念,才能最终确保后勤工作契合学校发展要求。

后勤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只有从严管理、落到实处,才能将后勤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将后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秀芬.实施后勤精细管理彰显服务育人功能\[J\].黑河教育,2010,(5):6.

\[2\]张延廷.浅谈学校后勤管理\[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4):164.

\[3\]陆永欣.学校后勤管理必须改革.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9):80-81.

\[4\]沈明柏.学校后勤管理之我见.教育管理,1995,(5):37-38.

财务后勤管理制度范文4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教育教学、科研及师生的生活提供服务。其负责高校各分学院的生活保障、环境布置、基本建设、物资管理、采购供应等多项事业的综合服务工作。管理范围主要涉及到师生食宿、物业服务、生产安全、班车运输、校产物资、环境绿化、办公用品、能源供应、基建修缮、消防维护等方面。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对教育中心的工作进行有着必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教育中心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后勤管理中的应用工作。

1.1管理制度精细化。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必须行之有据,有规可依。后勤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服务工作,其是全面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要想把后勤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就必须健全管理制度。首先建立健全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后勤管理部门要立足学校的发展实际,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分析学校的发展需要,从实践中总结并经过科学论证,建立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其次各项制度的范围要涵盖后勤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公寓教室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校园环境卫生制度、物业管理制度,生活区管理制度,维修制度、财务制度等;再次后勤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熟悉掌握工作流程,把精细化管理制度作为后勤工作的行为准则。

1.2管理职责范围精细化。

1.2.1优化食堂管理。首先是食堂承包商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使用竞争机制,对有兴趣承包学校食堂的承包商进行择优选取竞争,选择信誉好、资质优的承包商;其次是食堂经营内容方面。要全面监督食堂的发展计划、食物价格、食品卫生、技术操作安全等;不定时检查食堂的食品制作过程,检查食物产品的安全质量,定期给予综合评价。除外,还有食堂其他方面内容的管理。如做好食堂机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状况;又如食堂水电气等能源消耗的监督等。

1.2.2优化校园安全生产管理。校园是从事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和全校师生长期居住的生活环境。因此,必须全面开展相关工作,进行校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优化:一是对全体师生进行基本安全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对各类人员用电用水用气、实训室操作、高处作业、放火防爆、夜间行路、防盗防劫等进行必要指导和安全宣传;二是对重要校园设施设备由专人管理和维护,建立禁入制,并加强升级培训,持证上岗;三是协助保卫处及时做好各项事件事故的后续处置工作。除外,还要对校园各类施工建设和大型活动进行安全技术方面的严格规范管理,掌控整体情况,确保施工和活动的安全有序。

1.2.3优化学校基础建设修缮管理。首先是做好基本管理工作。包括基础建设的立项管理和档案管理、建设项目的现场管理和协调配套管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等;其次是做好建筑修缮和养护工作。包括建筑架构、柱梁和基础沉降的主体工程、门窗装修工程、楼平面工程、屋面工程、抹灰油漆粉刷工程、水电卫弱电设备工程和金属构件等的修缮养护,选择优质施工单位动工并实时监督管理。除外是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工作。包括锅炉房、配电间、浴室、太阳能设施、中央空调设施、消防器材设施、屋顶设施等公物损坏的更换维修;校园管道上的雨污水、上水、消防管道、闸阀、井道等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还有各种设施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工作。

1.3高校经费管理精细化。高校后勤管理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做好学校的经费收支工作。后勤管理部门有必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和使用有效的教育经费,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能。因此,首先,后勤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之前要做好规划,做到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监督有要求。通过相关资料数据分析,有计划地使用预算资金,在学校领导批准的预算范围内,根据计划进度、季度变化有计划地指出,避免出现资金流转困难现象;其次加强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严抓内部纪律,财务人员各司其职,保证每笔支出和收入有明确的数据记录。作为基础办学形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形成高效率的教学模式。相对于普通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不断打破原有学历教育的局限,注重教育与能力的结合,强调实习、实践环节,最终向就业模式进行转变。这种形式的转变主要强调三个方面,首先强调看得准,针对企业需求、社会学球和学生能力进行全方位分析,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公共课等学科进行适当改革,并且在学习制度,实践方法方面进行灵活设定。通过教室的转移,考核制度的变化,双证书毕业制度的转变等方式进行培养效果的提升;其次要注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技能人才逐渐成为人才的缺口,我们在进行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时要抓住这个现实情况,增强学生技能的可塑性,最终促进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最后这个层次主要是针对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确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这是办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和着力点。上文我们提到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离不开这方面的培训。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走入到企业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自身能力,掌握新的技术和能力,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改革教学模式我们还要具有前瞻性,对于快速发展的企业和技术所需要的人才我们要加大培养力度,确保人才的有效输出。除外,做好学校决算工作。由后勤管理部门会计人员按实际支出的项目数额进行核算,通过核算,找出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制定下一年的预算标准。

1.4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精细化。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力度的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我国目前阶段从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的专业管理知识也只是局限于所管理学校的范畴之内。面对我国高等学校扩招的趋势来看,高校学生人数必定会不断上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任务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重。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足,长期下去必定会导致高校后勤管理系统崩溃。因此,从专业化知识入手抓管理人员是大势所趋:一是从选拔管理人员方面入手:要求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刻苦耐劳的精神的人才能最终录用为后勤管理人员;二是加强在任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进行培养来加强他们的能力;三是建立相晋升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

1.5困难学生救助机制精细化。高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教育机制,高校学生是来自我国四面八方的学子,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其中来自农村家庭的占了高校学生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特别是师范院校,农村学生更是高达60%以上。但是随着我经济的繁荣发展,高校的收费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致使很多农村学生难以支付所需费用,生活费拮据等现象也愈演愈烈。高校后勤工作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时刻与学生的吃住行打交道,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后勤管理部门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勤工助学部门,通过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对无法缴费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资助,或者通过勤工助学渠道提供给他们相关工作,以解决他们的日常花销,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贫困学生成才,更有利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

2、结语

财务后勤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医院后勤管理 服务社会化 效果

在医院的众多管理中,后勤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作为医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管理也要向社会化推进。医院的后勤对于医院这个大环境来说,也相当于一个社会的微缩型,后勤工作有很多的特性,像服务社会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后勤人员素质的差异性以及服务计划的多变性,这就要求在管理改革过程中要逐步去施行改革,不能急功近利,要稳扎稳打。

一、医院后勤管理的定义与现状

医院的后勤管理:对医院物资、总务、医疗设备、财务以及基础建设工作等的总称。医院后勤管理主要包括财经与总务两个管理方面。财经管理又分为财务管理与经济管理;总务管理包括设备、物资与生活服务等方面的管理。

医院后勤管理的工作,涉及部门繁多、工作复杂、内容范围广。随着市场经济与医学领域的各项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是将行政命令作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患者越来越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必须做出便更与改革。

二、服务社会化

(一)服务社会化的概念

通过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不但要利用“龙头”产业在资金、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还要建立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机构,对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进行全程服务,

(二)后勤管理中加强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性

1、医院改革客观要求了加强服务社会化

目前我国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与弊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医院的后勤工作中一般采用的是供给形式的物品供应形式,人们早已对这种“供”与“领”的服务型的关系形成了习惯。导致很多医院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体制的落后,严重浪费,反正不是自己出钱而是医院出,从而导致了后勤管理的服务项目变得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人浮于事。

因此,对于医院来说,要发展就要改革,其改革方向就是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就是大势所趋,医院要提高工作效益,就要减少开销成本,将闲置的人力资源进行精减,以解决资源的浪费。将服务社会化模式应用于医院的后勤管理的工作中,可以更有效紧密地结合各个要素。

2、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保障了医院建设

医院后勤社会化改变了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精简了医院闲置的后勤人员,大大节省了医院的成本开销,对于医院的建设与长久发展具有保障性。将一些必需的但是工作量又很小的工作进行委托外包,对于医院的建设有更明显的优势。

在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应用服务社会化模式,不但可以将后勤人员进行分流,将经济项目进行独立核算,减少医院的成本开销,更加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既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又减少了开销成本,为医院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保障。

3、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另物业管理更具专业化

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物业管理,医院的物业管理有它的特殊性,医院业务管理是将医院作为服务的对象,医院业务管理的特殊性制约了服务的提供要符合医院及医疗相关的规定,这就对服务的内容与质量的要求会更高、更严格、更高标准,从一定方面来讲,医院后勤管理中施行服务社会化,能够减轻医院的后勤负担。

三、服务社会化模式在医院后前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

服务社会化模式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施有其必然性,尤其是对医院管理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部分笔者将对其应用与效果进行如下的分析与论述。

(一)管理制度的加强

1、应用

一套规范完整的后勤管理制度,是医院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对后勤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明确各个工作的岗位职责,规范工作内容与操作流程,并要时时对后勤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与掌握。建立规章制度之后,要紧抓落实与执行的情况。严格要求后勤人员对规章制度进行学习,以培养员工的制度执行的自觉性。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医院后后勤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任何工作的进行都要有制度进行约束,都要按照制度来完成,那么制度的完善与否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就显得至关重要。

2、效果

管理制度的加强,使医院一切的工作得进行更加顺利有保证,使医院更好的全方面了解医院后勤工作的状况,增加了员工管理制度的执行自觉性,落实了员工的工作内容与岗位责任制,更加又能利于医院在当前竞争比较残酷的社会中更好更快发展。

(二)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后勤管理中

1、应用

在现代这个全球都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管理已经不是新鲜的名词。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使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利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企业或者机关机构进行管理,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使医院在同行中的企业竞争力增强,实现医院价值的最大化。对医院的各个部门进行系统的考察,对能够施行信息化管理的部门施行改革,保证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医院工作流程。

2、效果

近几年我国在医院管理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功引进先进的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发展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医院的后勤管理中,使医院的后勤管理,跟上了时展的脚步,方便了后勤管理工作的进行与开展,使后勤管理更加快捷、方便化。

(三)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1、应用

医院要进行后勤管理的改革,这就对后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为了确保医院工作的后勤保障,要为员工制定一个明确的服务标准与制度,并要求员工严格执行,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督,设立服务监督部门,以提供高质量服务为目标,增强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

2、效果

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提高,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几乎被杜绝,使后勤管理人员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适应了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服务意识的医院后勤管理人员的队伍,保证了医院管理改革的进一步进行。

四、结束语

医院后勤管理,对于医院的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社会服务化的应用,推进了医院管理的改革。本文,作者通过对医院后勤管理及服务社会化的相关介绍,并对医院后勤管理中服务社会化的应用与效果进行了论述,我国医院后勤工作的管理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就需要所有医学相关人士共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蒋国彪,.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体会 [J]. 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10)

[2]李建文.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J]. 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0(24)

[3]李学文,徐冉,杨方民.实施后勤精细化管理,创新高效节约型医院 [J]. 中国医疗前沿. 2011(05)

[4]刘志连,王晓蓉,王育珊.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SWOT分析 [J]. 医院管理论坛. 2011(04)

财务后勤管理制度范文6

(一)后勤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后勤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实现阶段我国疾控中心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疾控中心是我国卫生服务系统中的公益事业单位,其主要承担疾病的预防、控制与卫生检查的工作,且具有较强专业性,因此,大多数部门领导均将疾控中心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疾病的防控工作中,对于疾控中心的后勤保障工作缺乏重视,导致了我国疾控中心的后勤管理部门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后勤人员大多均是工人编制,且学历较低,其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与习惯并不能满足实际后勤保障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由于受经验与年龄的限制,现阶段疾控中心后勤人员严重缺乏服务意识,这为我国疾病中心的前线防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因为任何企业或机构的后勤管理部门均是一个消耗性的部门,所以本部门的成本控制与核算直接影响着企业或机构的整体发展情况。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疾病防控中心过度地强调相关物资的保障供给工作,而忽视了物资的成本与使用效率对整个疾控中心的重要作用,导致了财政部门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与物力为疾控中心的后勤管理部门提供资源,在导致了相关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也使得部分后勤管理人员产生了工作中的惰性,且毫无成本控制的观念,不仅使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失去了前瞻性,而且使财政部门的投入失去了计划性,严重阻碍了我国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疾控中心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对相关设备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对后勤的财务支出与收入缺乏科学的管理办法两方面。首先,缺乏对设备等固有资产的现代化清查方法,使得疾控中心无法为前线相关的疾控工作提供可靠而准确的设备数据,在增加了设备管理难度的同时,也为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较大的阻力。而就现阶段而言,疾控中心的后勤财务核算管理办法仍然是由人工进行财务的盘点工作,严重降低了财务核算工作的效率并阻碍了疾控中心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观念、设备运行条件以及员工业务能力水平的限制,使得疾病防控中心的内部网络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极大地增加了疾控中心后勤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就基建、采购、安全、餐饮等多种疾控中心后勤工作内容而言,现阶段的管理水平仍无法满足相关工作的具体需要,在降低了后勤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阻碍了疾控中心本身的壮大与发展。

二、后勤管理中应用社会化工作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疾控中心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为:后勤部门接到前线疾控部门的相关指令后,再为其准备相应的物资,并对已经使用完毕的相关物资进行具体处理,从而为疾控部门提供物资保障,而对于财务的管理则是简单地对物资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核实与查证。而后勤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模式则是指通过提高全体后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科学管理办法,将后勤管理工作融入疾病防控工作的整个体系中,从而为疾病防控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基于这种模式下的后勤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社会化工作模式在疾控中心后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提高后勤人员录用标准

社会化工作模式要求疾控中心在聘请后勤管理人员时需要提高相应的标准,从整体上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首先,应根据疾控中心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应聘人员的学历规定为专科或本科以上,进而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其次,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疾控中心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定期对管理人员展开培训工作,例如提高其对相关设备的管理意识、提高其对服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意识、加强规范自身工作行为等,通过使其掌握正确的后勤管理办法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后勤管理部门可以为前线的疾病防控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促进疾控中心的壮大与发展。

(二)加强网络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社会化工作模式要求疾控中心的后勤保障工作要符合现代化科技的相关标准,一方面,由于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后勤保障、物资流通与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因而在后勤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者需要将多种性质的工作进行协调,使其形成一个细致而全面的后勤服务体系,从而有效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疾控中心应该加强其内部的网络建设,为后勤管理提供信息化的工作平台,从而实现信息的双向沟通,例如,在将疫苗信息化管理系统与温度监控系统应用到疫苗管理工作后,可以大幅度提高后勤管理人员对相关生物制品的管理效率,从而在保证疫苗质量的同时,也减少了疾控中心后勤部门的人力、物力支出,为加快疾控中心自身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经济环境。

(三)建立健全的社会化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社会化管理机制是社会化工作模式应用到疾控中心后勤管理中的重要手段。首先疾控中心相关部门应该在现有的后勤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应急处理机制,并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人身和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其次,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在工作中加强对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并通过建立相应的数据检测网络的形式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和控制。最后,疾控中心也需要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工作行为的监管,通过制度来规范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从而提高后勤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