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环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环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环境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1

(一)生态心理学倾向

以生态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强调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重视在实际生活中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这一倾向有三种理论观点,一是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行为完全由外界环境决定,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后期实践表明,该理论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二是生态心理观,认为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互相作用的系统中,因此应注重对行为背景(包括时间、空间因素等)进行整合,该理论强调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存在着一种动力关系,行为则是发展平衡中的一部分。三是维度理论,主要用来解释空间与心理的关系,认为独处的空间太少造成拥挤。以上几种理论倾向,有的把重点放在刺激,有的把重点放在行为,有的寻求人与环境的关系,但都只能部分的说明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因此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可以有效的解释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机制。

二、生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

(一)生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心理学关注的一个主要内容,多年来在心理健康标准的问题上,不同学派从不同侧面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不同的界定。20世纪初期,帕森斯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提出,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的知识可为心理咨询提供满意的解释,这种观点被视为生态心理健康概念的最早来源。当今,随着生态心理学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解释心理健康,因此,“生态心理健康”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反映出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更会推进对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二)生态心理健康的内容

(1)自我的平衡。个体心理过程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组成的,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互动并保持平衡状态时,才能认为个体的心理可能是健康的。

(2)自我与环境的平衡:该平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通过自我调整来主动适应环境;二是个体通过改变环境来使环境适合自己的需要。就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而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导致人类的生存家园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人类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和行为,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模式,实现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

(三)生态心理健康观与传统心理健康观的区别

传统的评价心理是否健康的做法是罗列几条标准,看自己是否符合,符合标准者就是“心理健康者”,不符合者则是“心理不健康者”,但无论提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评定标准,都只是一个暂时的、静止的状态,一个人现在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他以后都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因此,生态心理健康不仅包括人自身内部的平衡,更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将传统是“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修订为“生理—心理—环境”模式,不仅关注到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关注到与人类关系更为密切的自然环境。这使得心理健康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全面。

(四)生态疗法

研究者们将自然环境因素纳入到心理健康的标准之后,又把生态心理学的思想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创设生态疗法,进一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1)森林疗法

利用森林所散发的植物精气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被称之为森林疗法。植物的油性细胞不断分泌出来的一种“气”,散发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和人体皮肤表皮进入体内,最后为人体所吸收。森林植物的绿色,对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视网膜神经组织具有调节作用,可减少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的强度,消除杂乱纷繁的色彩对眼睛的刺激。绿色还能维持血压,减缓血流速度和心跳频率,平静情绪,消除疲劳,焕发精神。而树林又有减少噪声对人的干扰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心绪平静,神情安宁,自然有益于身心的康复。

(2)荒野疗法

荒野疗法是心理医生带领人们备以最简单的物品走进荒野体验自然。所谓荒野是指受人类干扰最小或未经开发的地域和生态系统。在深层生态主义者看来,只有荒野才是真正的、自在的自然。因此,荒野在培养人与自然的认同意识中,具有重大的价值。生态心理学的第一个步骤是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走进自然是体验大我的最直接方式。

(3)园艺疗法

园艺疗法是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维护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园,接触自然环境而纾解压力与复健心灵。园艺疗法的功效主要有:

(1)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

(2)增加活力。

(3)张扬气氛。

(4)培养创作激情。

(5)抑制冲动。

(6)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

(7)增强行动的计划性。

(8)增强责任感。

(9)树立自信心。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2

关键词:心理健康;聋生;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61-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广东省的聋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随机抽取200名一年级听障学生,其中计算机专业聋生100名,工艺美术专业学生60名,服装设计专业学生40名;男87名,女113名。

聋生从其教育环境来划分,分为聋校生、普校生、转校生。聋校生是一直在聋校读书的听障者,普校生是一直在普通学校读书的听障者,转校生是读过聋校和普校的听障者。调查对象当中普校生为41名,转校生为67名,聋校生为92名。

1.2 研究工具

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问卷(根据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问卷的测验题目组成八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4份(男85份,女109份;普校生41份,转校生65份,聋校生88份)。

1.3 研究方法

由主试对被试学生班级进行集体施测,主试向被试说明测量要求和测量目的,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问卷。填写完毕后,主试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MHT问卷分值情况

2.2 不同教育环境、是否存在先天听障的差异

以整个问卷以及8个量表上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3(教育环境)×2(先天或后天听障)的ANOVA分析。方差分析表明,三种教育环境下在对人焦虑维度,F=6.617,P=0.001,不同教育环境成长的学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后的平均数多重比较表明,聋校生在对人焦虑维度上的得分在三类教育环境下最高,而转校生和普校生在该维度的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问卷总均分方面,先天听障学生和后天听障学生有显著性差异,F=5.482,P=0.020,先天听障学生总分值高于后天听障学生。

3 讨论

聋生从其教育环境来划分,分为聋校生、普校生、转校生。聋校生是一直在聋校读书的听障者,普校生是一直在普通学校读书的听障者,转校生是读过聋校和普校的听障者。一般来说,普校聋生主要为:能够读唇语的聋生;听力损失70分贝至50分贝之间的重听聋生;后天因素造成听力障碍的聋生。而聋校生主要是听力损失70分贝以上的聋人以及个别重听聋人。转校生则包含各种情况。

经过对MHT问卷的结果分析,初步认为,广东省中等教育的聋生因其教育环境的不同而造成人际交往焦虑倾向的差异。先天听障学生较后天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测验得分高,表示先天聋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不适应行为,焦虑的强度更高。

分析教育环境对聋生的影响,可以看出在聋校的教育环境下,聋生身边的老师同学都是手语族,平时的交流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融入主流社会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长期用手语交流淡化了读唇语、说口语,个别甚至只喜欢在手语聋人的小圈子里交流,与健全人的交流出现障碍。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是广东省唯一的一间以招收盲、聋、肢残学生为主,残健结合的中等学历专科学校,各种残疾人和健全人在一起生活和学习,聋校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对人焦虑强度偏高,说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人际交往的不适应。

而普校生和转校生大多都是后天聋人或重听聋人,因为他们能够听见一些声音,或者能够说话,与健全人交流的困难比先天聋人要少,都能够在健全人的学校学习和生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对聋人的思维、人际能力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聋人可以锻炼与健全人交流的能力,获得更多的自信心,特别是转校聋生,既懂得手语又能与健全人沟通,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子更大。

听力残疾儿童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言语障碍,这造成他们与普通人交流有困难,由于听力的损失,使他们难于对其他人的言语作出同步反应。但是聋人和聋人之间的交流看上去,要流畅得多,比与健全人交流容易。因此,从聋生的适应力来看,口语聋人或者读唇聋人融入手语聋人圈子更加容易,他们学习手语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手语聋人融入健全人的圈子则比较困难,学习口语和读唇都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聋人和其他障碍者相对比,最大的差别就是听障所带来的不便和烦恼是隐性的,不易被正常人察觉到。聋健交往中,和聋人交流毕竟是件很吃力的事情,有些正常人就会显出很不耐烦的情绪。”往往这种情绪阻碍了聋健交流。手语聋人因为沟通失败产生误解,往往会产生排斥健全人的情绪,这对于其融入主流社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利因素。手语聋生在与健全人交往困难,也会造成很多矛盾和摩擦,增加聋生的对人焦虑,有些会出现害怕与人交往,退缩的情况,还有些聋生会出现多疑,易怒的现象。

从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来看,为聋生营造一个利于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环境非常重要,聋校聋生长期习惯了一个手语的环境,当他因为环境改变而必须面对健全人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障碍,这需要心理教育工作者对这类聋生进行有这对性的心理辅导,要重新培养聋生面对新环境的人际沟通能力,树立他们与健全人沟通的自信心。对于聋校生的对人焦虑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引导和干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尤其是先天听障的学生,可以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形式来教育他们增强沟通意识,教他们各种与健全人交流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健全人的活动,以改善他们的人际能力。

对于先天听障学生,还要注意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因素,利用残健结合的学习环境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他们勇敢面对自己的各种问题,努力克服生理上的缺陷,这样才能彻底消除他们的不适应行为,真正消除焦虑。

无论是聋校生还是普校生,学校都应该更加重视他们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能力训练、聋健沟通技巧的训练等,这对于聋生的以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聋人能够更好的融入主流社会,需要从改善基本的沟通能力做起,聋人的教育环境应该注意加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雪枫,刘科荣,宇斌.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A].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56-168.

[2]樊作澍.残疾人心理特征和心理卫生[J].残疾人专题论坛,1997:4-5.

[3]周婷婷.聋人如何融入主流社会[D].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1998.

[4]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9-297.

[5]陈洁群.聋生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对策: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论文集[C].广东广州,2005:325-331.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3

关键词:家庭 硬环境 软环境 儿童心理健康

我们常说“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儿童健康成长日益受到多方关注。《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命运。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从儿童抓起。”通过学习、广泛阅读资料,笔者发现,现如今,研究儿童健康成长以及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的论述很多,大多都是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物质条件或是从儿童的性格差异上加以论述。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研究,想从如下几方面谈谈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影响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以及各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儿童健康成长。在这当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首先,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的第一个场所,也就成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即启蒙之师。在这所谓的早期教育阶段,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其次,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特殊的血缘关系、情感关系、抚养关系等天然性和密切性联系,造就了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父母对子女的权威性,这些都更加确定了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二、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硬环境和家庭软环境,它们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第一温床,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前提,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硬环境的影响和家庭软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硬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条件环境,家庭软环境是指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观念及教养方式以及情感关系等。

1.家庭硬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

家庭硬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条件及环境。研究发现,生活在物质条件好的家庭的儿童,自卑、害羞、不自信等不健康的心理会少一些,积极、主动、乐观的健康心理会多一些。当然,这些孩子也会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傲慢、自私、依赖性等不良心理现象会比生活在物质条件相对差一点的家庭中的孩子严重。

2.家庭软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前提,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

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观念及教养方式以及特殊的亲子、情感关系等,是所谓的家庭软环境。

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儿童。儿童内心的归属感、安全感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骤然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失去亲人的痛苦,幼小的心灵从此会出现不该有的不良心理问题。

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不好的家庭气氛易造就儿童不良的心理问题。好的家庭气氛主要是指家庭关系和谐民主,亲自关系融洽和睦,生活空间舒畅宽松。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事方式民主,孩子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关心,以及其他温暖的感觉,易形成儿童积极向上、乐观、自尊、自强的心理素质。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儿童就容易情绪紧张,长期生活在这样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就会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的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和睦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情感沟通、融洽的家庭生活会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和睦的亲子关系就是指,父母要平等地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和自,关于孩子的事情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能和孩子玩到一起、学到一起。父母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孩子谈心,少些指责和唠叨,多些宽容和沟通。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对生活充满热爱,个性品质积极向上,思想情感热情丰富,活动空间自由活跃,那么,就会造就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孩子心理健康也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现在的家长,绝大多数都很忙,而现在的儿童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得安排时间,自己因为爱孩子,对孩子有着满腔的爱,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所以替孩子安排时间、安排活动,管理约束孩子的活动空间,只是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以换取孩子对自己的亲近感,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和自己亲近,就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了。其实,这是一种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的亲子关系。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助长孩子不良的心理问题。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合理应用教育方式,让儿童健康成长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去锻炼。只要不出危险,让孩子自己去安排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家庭环境中要注意重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并举,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4

儿童心理人格的健康成长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更与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等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宣武区某小学的1~6年级的在读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方法 学生一般情况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家庭生活环境。学生心理状况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量表由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和特殊情况等8个子量表组成,共80个项目,每10个项目组成一个分量表,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3分法(0=没有,1=偶尔,2=经常)计分,量表的总评分越高,说明存在的心理问题越严重。问卷填写方式为家长自填,然后由学校收回,经专人审核后将填写不完全和雷同的问卷发回重填,再限期收回。

统计学方法利用Epidata软件包建立数据库,二次录入数据后,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236份,回收合格问卷232份,应答率为98.31%。232名小学生中有138名男童和94名女童,平均年龄为9.26±1.94岁,学生的性别分布在各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

家庭结构与量表评分的关系 由表1可见,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量表总评分及各子量表的评分都低于非独生子女,其中量表总评分及学习障碍和不良习惯两个子量表的评分在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来自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的学生各子量表的评分及量表总评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组的学生各子量表的评分高于其它两组,其中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品德、不良习惯和行为障碍等子量表的评分与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组的心理量表总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组。

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组”的学生各子量表的评分低于其他两组,其中情绪障碍、性格障碍、不良习惯和行为障碍等子量表的评分与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组的心理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组。

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的学生的量表总评分及各子量表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

有研究表明,儿童少年的人格类型受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研究显示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在意志及情绪状态方面要优于来自扩大家庭的儿童。来自扩大家庭的儿童容易出现任性、娇气、不合群等问题,而且更容易受到挫折,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差。这与扩大家庭在监护上存在着放任和溺爱的问题有关。由于在扩大家庭中,几代人的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个人行为不同而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在家庭中同一受监护对象接受几种不同的教养态度(或方式),结果势必使儿童处于不稳定的或矛盾的教育氛围中,久而久之发展成多重心理品质,易形成人格或行为上的畸形。但是,在本次研究中,来自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的学生在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究其原因,目前由于在城市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非独生子女多来源于由农村和郊区迁移到城市的外来务工家庭,在这类家庭中,父母多从事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到子女的学习,与子女的日常沟通也比较少,因此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5

一、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1、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家庭结构异常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王玉凤等研究发现:在不同家庭类型中以单亲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19. 4 %) ,差异显著。张玲玲发现家庭结构健全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破裂家庭或父母不和谐、经常争吵、以及单亲家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明显不利,使儿童产生躯体疾病、心理障碍比例较高。

从一些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来看,父母的失职是造成孩子发展不正常的重要原因。

2、家长榜样的影响。教育学、心理学中提出:模仿是小学生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正是按照榜样来检验和调整自我意识和行为倾向的。因此,家长能够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榜样,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与心理健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3、教养方式的影响。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国内外许多研究都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刘坤等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在行为问题学生中教育方式为民主的和尊重孩子的情况均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思想难以沟通,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养方式。现在许多家长给孩子吃这吃那,光在物质上尊重孩子,而在精神上不尊重孩子,不能平等对待孩子。不少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动物”养,把动物当孩子养。同时,由于成年人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接受较慢、较少,而儿童正处于学习阶段,接受新事物快。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沟通存在许多困难。

二、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要点

1、树立良好的家风,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优良的家风,是良好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形的教育手段,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树立良好的家风,要求家庭成员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要形成和睦互助、敬老爱幼、谦让有礼等好风尚。对于不文明的东西,家长要善于引导,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创造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2、保持家庭关系和睦,邻里之间和谐互助。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生活得安全、幸福、温暖,使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养成尊敬、理解、信任、关怀、自信、乐观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与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谐共处,有助于孩子养成心地善良、开朗大方的个性,懂得谦让别人、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善于理解和原谅别人,从而做到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处理与他人交往中的矛盾,在儿童的群体中健康成长。

3、自我严格要求,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学习如何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法师影响孩子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因此,家长要努力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当好合格的第一任老师。

4、充分尊重孩子,实施民主宽容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似乎一直没有吧儿童当“人”看待,而是“只把儿童当儿童看”,这需要每一位家长认真思考。作为家长正确的态度是,把孩子当做独立、平等、发展的个体,尊重孩子的一切权利和合理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形成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

5、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对于孩子,应该多夸奖,因为每一个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小孩”之列,但他的母亲一直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把他夸成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可见,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信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身上总有闪光点,总有异于常人的地方,我们对于孩子的个性要充分宽容,用激励是孩子处于积极的状态,在不断的表扬和肯定中欧阳孩子的自信心。

6、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父母应关注孩子在生活细节中表现出的反常,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和不良习惯,及时发现,及时引导。

7、主动配合学校,实施家校联动。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和做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从很多现象看来,家长与教师在学习、情绪、性格等方面对孩子的了解较为一致,但在对孩子细节性全面性的把握上还不够。因此,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进行沟通,才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整体而客观的评判,并给出合理的指导。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外部环境分析

教育政策的环境分析可以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对于改善具体教育政策的环境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构成了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对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做出制定、执行、调整或终止具体的教育政策等决定,不断改进教育政策的实施,使教育政策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为其他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国际环境4个大的范畴。本文从这4个方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引起相关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不断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对其他教育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政治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对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目的的要求、性质的要求、方向的要求等。

1.目的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国际化趋势也更加明显,政治上的快速发展有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方面,但也产生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压力加大、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等问题,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大量新的社会心理问题、个体心理问题及精神卫生问题。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来保障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缓解因心理健康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目的的确立是首要环节,贯穿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始终。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咨询、辅导等方式,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性质的要求。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首先必须符合我国政党的先进性,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在这些基础上,将国内外心理健康领域所获得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应用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变化,主体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性质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酝酿期,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地学校纷纷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或机构。90年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规范、政策,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21世纪,各类学校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3.方向的要求。

我国当前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国民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素质,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这反映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要求。

二、经济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经济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财政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等。

1.财政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也是各级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部门的必要支持,有了财政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场地、经费等都可以落实,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顺利执行。

2.社会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极大地改善,从最初的基本满足温饱,到现在基本实现小康型社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人们便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是其他一切需求的中心。人们从意识层面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排斥到接受,心理健康不断受到国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如雨后春笋,在国家投资开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各种民营、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工作室也开始繁荣发展,形成了一个全社会互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文化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机构、场地和教育培训设备等。物质文化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同时发生关系,具有个体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不同主体却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创建健康、有序、和谐的社会。

3.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制度文化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直到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民间推动向官方主导发展, 从基层探索上升到国家有计划地推进。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政策依据。

四、国际因素分析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开始,国际上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尤其在当代国际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是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国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反应了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国际因素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趋势加剧了全球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出现、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分支机构和教育体系扩展到国内等。

1.全球性心理健康问题加剧。

人类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近100年的发展超过了以往所有时期。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纵观各国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和报道,抑郁、焦虑、自杀等都成上升趋势,各国都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学者也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地解决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但相对而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较其他国家更完善,国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理论和实践仍然不能解决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2.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经验层出不穷。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学科开始,在美国、德国、俄国等就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学派,在相互辩论和融合中不断推陈出新。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最初的几个学派到现在的百家争鸣,成立了很多理论支持的心理学会,不断提出具备实践价值的理论,以此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引入。

国外心理学的发展较早,所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体系,很多国际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始到国内设立分支机构,以扩大其理论的影响力。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可以更多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研究,逐渐提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不够健全,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明显不足,需要我国心理工作者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同样加以重视,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和政策评价等过程全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管理,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