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盈利能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盈利能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

盈利能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范文1

通过医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总结分析和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时,主要是采用比率分析法,结合医药行业的生产实际制定出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的相应财务指标,以此来保障相关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保证投资资金的安全性和预期收益的稳定性。

一、医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内容分析

偿债能力反映的是企业未来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也反映了企业对未来到期债务偿还的保证程度和承受能力,具体来讲偿债能力包含了短期偿债能力以及长期偿债能力。对于医药上市公司来讲,要想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就需要企业自身具有充足的现金流入以及充足的资本或者资产。

医药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财务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跟流动负债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企业的流动负债主要是依靠流动资产来进行偿还,通过计算企业流动负债跟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分析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则说明医药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拥有的营运资金越充分,能够用于变现以及偿还债务的资本越足,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权益越能够得到保障。资产负债率是医药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以反映企业债权人的权益保障程度以及企业未来偿还债务的能力,反映的是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在医药上市公司总的资产中的比例。通过分析流动比率及资产负债率来分析医药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反映了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内容,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益水平高低。医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可以通过计算企业的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财务指标来分析判断。营业利润率为企业营业利润跟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营业利润率越高,则说明企业所具备的发展潜力就越大,竞争能力就越强,获利能力也就越高。总资产报酬率为企业的利润总额与企业平均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而净资产收益率则是企业净利润跟平均股东权益之间的比例。这两者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低。

营运能力反映的是企业经营资金的周转速度,体现了企业运用资金的能力以及经营管理的效率。也是对医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存货周转率的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赊销净额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之间的比例,而存货周转率则是在一定时期内营业成本跟企业的平均存货余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两者越高,则说明企业的资金等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时间越短,企业的日常管理水平越高。

二、进一步提升医药上市公司财务能力的措施建议

首先,进一步改进医药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通过医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日常经营风险的强弱,偿债能力较弱则意味着企业未来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大,与此同时,也有可能损害医药上市公司的形象及信誉。正是基于此,医药上市公司应当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自身偿债能力,就其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改进措施,重点强化医药上市公司的产品管理能力、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及应收账款的收回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企业的负债比例,强化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建设。

其次,进一步改进医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医药企业来讲,盈利能力是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医药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尽管医药整体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盈利能力却不断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医药上市公司成本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医药企业应当进一步创新,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新型药物。基于此,企业应当在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的前提下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开拓新的市场需求,减少重复投资及资本扩张,从多层面、多角度有效推进医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建设。

盈利能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范文2

关键词:企业并购;上市公司;中国平安;上海家化;财务效应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历史较短,并购失败或并购效果不理想的案例随处可见。处于相对较为弱势的我国上市公司与国外上市公司并购相比,面临很多挑战和风险。因此,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正确的认识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效应,使其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企业价值,从而推进我国上市公司的不断发展,加强其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背景介绍

2011年末,上海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100%股份以51.09亿转让给中国平安,因此,上海家化实际控制人由上海国资委变成中国平安。本文以此事件作为案例,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此次并购的财务效应。

二、案例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表1 中国平安2010-2014年偿债能力分析表

由表1可看出并购后中国平安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所提高,但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在2013年有所下降,总的来说并购前后始终保持较低水平,说明中国平安资金流动性较差,应关注负债及偿债的安全性;中国平安现金比率相对较低,说明中国平安即时偿付能力有待提高;资产负债率一般在40%-60%较为合适,中国平安资产负债率并购后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比率始终较高,对债权人来说风险较大。

(二)营运能力分析

表2 中国平安2010-2014年营运能力分析表

由表2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并购前后在存货周转比率上波动较大,但始终保持较高比率说明企业存货周转能力较好;中国平安并购后应收账款周转率开始下降,说明由于并购后各项投资增加以及经济危机导致应收账款周转变缓,收账较慢,但随着经济不断好转周转率有所增加,收账速度有所加强;中国平安并购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总资产周转率有所降低,且始终保持较低的水平,说明中国平安营运能力较低。

(三)盈利能力分析

表3 中国平安2010-2014年盈利能力分析表

由表3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在并购后销售净利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说明通过经营活动获得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平安在2012年后总资产报酬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说明并购后为股东创造收益能力缓慢增长;中国平安净资产收益率在并购后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较稳定的比率,每股收益始终处于上升的趋势,说明股票价格始终保持较好的水平,盈利能力较好。

(四)成长能力分析

表4 中国平安2010-2014年成长能力分析表

由表4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并购前后始终有着较高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企业产品处于成长期,始终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净利润增长率在并购后也呈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经营效益较好;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降低但随后逐渐增加,说明平安未来仍有较好的发展期望。

综上所述,中国平安尽管受到经济低迷的影响有些比率有所下降,但多项指标仍有较好的增长趋势,因此中国平安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结论与启示

此次并购是被并购方上海家化主动出击的易主交易,主动出击衡量并购方各方面情况,上海家化始终坚持不卖外资企业,坚持走民族品牌道路,想要通过体制改制摆脱现有外企强大的竞争束缚,并且中国平安保证未来还会追加资金70亿元以促进发展,最终上海家化和中国平安并达成协议。而中国平安为了降低行业壁垒,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基于上海家化这个百年本土日化企业和自身强大的实力,平安目标不仅想要在日化行业停留还想打造集旅游地产、日化等为一体的新型集团,通过并购上海家化可以获得协同效应,共同利用彼此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是一把双刃剑,即便是面临着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两企业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依旧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财务整合总体上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 石建勋,李海英.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张奇峰.企业并购与重组会计案例解析[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3] 赵国平.上海家化控制权争夺案例分析与启示[J].财会月刊,2014(14).

[4] 周秀娟,夏培培.中国平安并购上海家化的财务整合绩效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30).

[5] 张韶.中国平安收购上海家化的估值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

盈利能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研究背景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业被认为是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在金融全球化和入世大背景下,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必将进一步深化,入世把国际惯例和规则带入我国银行业,中国商业银行业在面临全面开放的同时,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全面竞争局面。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科学系统地评价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让我国商业银行清晰地认识自身的生存现状,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和战略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银行竞争力分析原理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1)分析原理与方法。因子分析是将大量的彼此可能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转换成较少的、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减少变量的数目,用少数因子代替所有变量去分析初始的经济问题。在建立因子分析模型时,用尽可能少的不可测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个变量或指标。因子分析还可以计算出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它表示因子变量对原有变量信息的解释能力,其值越高,说明该因子的重要程度越高。因此可以用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构造一个银行综合评价函数,然后通过计算其得分对银行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2)银行竞争力评价理论。目前,对商业银行的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WEF(World Economy Forum)和IMD(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的评价国家竞争力中的金融体系竞争力评价,该方法主要根据一国金融业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来衡量一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有关专业机构的评价,如美国的骆驼(Camel)评估法、穆迪(Moody)评级方法和标准普尔(Stand-Poor)评级。骆驼分析法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收益状况、流动性五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做出评价,将银行分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等级。穆迪评级主要从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比例等四个方面设立12项指标。三是有关专业报刊的评价,如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按其一级资本进行排名,它既考察单个银行,也考察一国银行的实力水平。其评估指标除了一级资本规模指标以外还包括:银行的资产(包括总资产、比上年增长比例)、资本资产比率、利润(税前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比例、实际利润增长)、经营状况(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成本收入率)等综合指标。因其评价结果能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等作了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所以这一排名被视为银行业内最具权威的实力评估,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各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加以研究和应用。(3)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指标的选择关系到最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合理正确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所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对分析指标的选取是在参考英国《银行家》杂志所采用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及数据的可得性来进行的。最终选取的评价指标如下: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员工人数、人均存款、人均贷款、人均利润、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及拨备覆盖率等13个指标。这些评价指标既符合商业银行的行业特点,而且在涵盖商业银行的各个方面的同时又能重点突出“竞争力”这一主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在陆续地股份改造和重组上市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但因机构庞大、公司治理能力平庸及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其盈利能力远没有达到所应具备的水平,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在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及盈利能力方面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胥晞,张军.我国上市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J].西安金融,2005(11):34

[2]姚铮,邵勤华.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及其权重确定[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60

盈利能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 风险

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内涵分析

由于银行经营的是特殊的商品――货币,而且运营资金中自有资金相对较少,因此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对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社会和公众往往较为重视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忽视了商业银行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最终目的。银行作为一种金融企业,只有具备了良好且持续的盈利能力,才能保证银行的长远发展。但是,与一般商业企业相比,商业银行作为公众资金的持有者,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公众资金的安全性,所以,商业银行的赢利是在风险总体可控的基础上的赢利,一旦风险失控,商业银行的赢利将会化为现实损失,银行也要被关门清算。

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业之一,必然与某国或地区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的中介机构,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业务规模很大程度上由商业企业对银行资金的需求程度决定。当经济处于上行和稳定时期时,经济运行平稳,企业营运良好,居民收入提高,公众存款增加,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会增加。此外,经济运行平稳时期,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违约率下降,这些因素都会提升银行利润。反之,当经济处于衰退期,特别是较大规模经济危机爆发时,银行经营环境较差,企业对资金需求下降,部分企业倒闭使坏账增加,这些都会使银行盈利能力下降。

一个行业的成长发展不仅要受到市场、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该国宏观经济政策及金融财税政策的影响。此外,一国银行业的运行和发展还要受到该国相关监管政策和法规的影响。当经济不景气或者出现较大规模的衰退时,该国政府将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刺激本国总需求的增长,上述措施则会减缓商业银行盈利的下降。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加快以及中国银行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世界经济环境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内部因素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因素,即安全性一直被放在首要位置,而风险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质量好,风险就低,盈利能力就会增强。而如果银行资产质量差,坏账多,内部欺诈严重,风险增大,会严重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主要来源业务经营。银行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传统业务中的利息收入和非传统业务中的非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款数量差和利差。由于我国尚未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利息收入目前仍是我国银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也必然受到宏观经济震荡的影响。而中间业务相对较为稳定,对资本金的占用较低,能够缓冲各种外部冲击。

三、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措施

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银行才能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为此,笔者特就如何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谈点个人看法。

(一)优化组织和管理

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首先要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组织管理运行体制,全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水平,最终形成稳定、高效的创造利润的经营机制。在我国银行业现有运行体制下,各商业银行总行为了提高总体的盈利能力,经常要制定明确的盈利指标、风险指标和发展战略,并在与各分行沟通协调的前提下,力争上述目的的实现。考虑到总行层面设立的具体存贷款、盈利指标均需要各分行的理解参与,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改革组织管理体系,赋予扩大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自,通过分支行绩效评估框架的建立,确保能够对分支行的财务和业绩进行密切有效的监督管理。

此外,人才是市场经济创造利润的核心动力,商业银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尽力完善用人、管人、育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通过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体系,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规避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内部人问题”,促使员工的行为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为银行创造更多的、可持续的利润。

(二)加强传统业务的管理,提高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当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银监会存贷比指标监控、各商业银行贷款规模收紧等为商业银行改善自身管理体制,优化自身企业结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传统存款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应在继续加大各大中型企业存款拓展力度的基础上,丰富居民储蓄存款品种,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本外币理财、贵金融交易及第三方存管业务等表外业务,不断加大客户的活期存款沉淀。在贷款方面,要调整贷款的行业结构,更多地向第二产业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倾斜。此外,要“抓大不放小”,在继续支持大客户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李萱.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0(9).

盈利能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范文5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7日

一、选题背景

我国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要求经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必须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予以披露。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已经受到极大的重视。这一系列的法规制定都是为了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用来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的。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本文选取深交所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514个样本公司的公开数据进行研究,由于实施强制性的规定,已经基本杜绝上市公司不披露的问题,但是仍有个别公司不披露。然而,充分披露的上市公司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仅为19.85%,可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流于形式。有65%比较详细地披露了内部控制五要素,35%家只是略加披露,没有进行充分的披露。所以虽然实施内部控制强制披露,但是实施效果不佳。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1、研究假设。规模较大的公司为了凸显自己的优势,通过提高披露质量来提高公司的声誉,增加投资。假设1:公司规模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上市公司充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将会得到债权人的信任,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假设2:负债比例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管理层有动机将公司盈利能力强的信息及时传递给投资者,以便投资者增加投资。假设3:盈利能力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独立董事更加为中小股东和广大投资者着想,因此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程度较高。假设4: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为了降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所带来的相关成本,机构投资者一般只是简单披露。假设5: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

2、研究设计。一是因变量的计量。本论文采用虚拟赋值法对指标进行评分,样本公司年报具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又有相关鉴证报告及注册会计师发表意见等的赋值2分,只进行简单披露,仅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赋值1分;二是自变量的计量。上市公司规模,用总资产来反映。债务比例,用资产负债率表示。盈利能力,可用每股收益进行计量。独立董事比例,用独立董事人数/董事总人数反映。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用机构投资者股份数/总股数反映。

四、实证研究分析

1、描述性统计。通过分析得出结果:盈利能力的最小值-1.25,最大值4.20,均值0.5526,样本均值占盈利能力最大值的13%,表明选取样本的公司盈利能力总体水平较低。负债比例最小值0.75,最大值91.73,均值33.1835,样本均值占最大值的36%,表明选取公司的负债比例适中。独立董事比例最小值15,最大值62.5,均值36.97,样本均值占最大值的59%,表明选取的公司独立董事程度适中。样本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的最小值0、最大值2、均值1.5778,样本均值占最佳披露水平的比例为78%,表明我国2011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还是较好的,这是实施强制披露的结果,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2、相关性分析。公司规模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系数r=0.071>0,显著水平0.107>0.01,可见,公司规模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但是不显著;负债比例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相关系数r=-0.001

以上可得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正相关。负债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水平负相关,与假设1、3、4和5相一致,和假设2相反。且只有假设3和假设4得到有效支持。

3、回归分析。将所选变量全部代入线性回归方程。结果R2=0.165说明回归直线与各样本数据拟合度较高,回归直线没有完全拟合可能是由于本文没有考虑到其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影响因素,或者是样本选择不全面。

回归方程的方差分解及检验结果,回归方程的统计量F=0.368,意义检验结果P=0.000

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P值有的大于0.05,也有的小于0.05,说明并不是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关系都是有效的。公司模型的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P=0.116>0.05,负债比例的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P=0.063>0.05,机构投资者比例的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p=0.475>0.05,说明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关系不显著。其中常量和盈利能力的P值都是0.000

五、结论启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样本的数据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呈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呈负相关,但是影响都不显著,只有假设3和假设4得到有效支持。产生影响的主要有负债比例、盈利能力和独立董事比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高,公司就会有动力去披露更多内部控制信息。由于独立董事更加为中小股东和广大投资者着想,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与经验,所以他们会督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因此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质量越高。然而,负债比例高的公司,为了取得债权人的信任,继续吸引投资,会遮掩一部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披露,只是披露一部分信息,所以负债比例越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低。

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首先,提供者要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公司内部推广内部控制理念,以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监管部门应利用其权利,大力监督披露,适时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进而帮助企业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其次,为了使上市公司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要通过宣传与倡导增强意识,使其意识到可以通过充分披露来提高企业形象,提高声誉。把真实全面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作为一种责任;最后,要加强法律与人力监管。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通过法律手段,对违规披露行为予以严惩,有效监督,保障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可靠,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不断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素勤.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财会研究,2011.14.

盈利能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范文6

【关键词】杠杆收购 企业并购 应用研究 吉利收购沃尔沃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杠杆收购起源于美国,引领了国际上第四次并购浪潮。杠杆收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中国的发展却缓慢且困难重重,根源是我国的经济背景和杠杆收购需要大量融资。近年来,在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杠杆收购的条件逐步成熟。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进行杠杆收购的优劣势的分析,探讨其在我国企业中未来应用的前景;分析杠杆收购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的问题以及其抉择。提出杠杆收购在我国企业具体应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2)研究意义。杠杆收购这种经济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西文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变化的因素影响,还与收购专家不断创新相关联,由此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而创造价值。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杠杆收购在企业并购中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

杠杆收购的主体一般是专业的金融投资公司,投资公司收购目标企业的目的是以合适的价钱买下公司,通过经营使公司增值,并通过财务杠杆增加投资收益。通常投资公司只出小部分的钱,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抵押借款、机构借款和发行垃圾债券。

(二)杠杆收购特征

(1)融资结构-高负债性。杠杆收购的主要特点就是举债融资,融资方式的选择不仅会影响到并购活动能否顺利完成,而且对优势企业和目标公司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2)收购风险-高风险。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是指收购方在并购活动中可能存在严重的信息流不均匀、不流畅和不对称的风险。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都有可能导致决策错误。运营风险。收购方在收购后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

(3)收购利润-高收益性。杠杆收购中“倒金字塔”的融资结构是有其优越性的。

三、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

(一)对收购双方背景介绍

(1)收购方:吉利。吉利,是一汽车品牌。其使命定位在: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吉利汽车以“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联横、全面领先”的发展战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运用定位理论,明确自身阶段性任务,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以消费者需求,以发展我国汽车产业为定位。

(2)被收购方:沃尔沃。沃尔沃(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曾译为富豪。该品牌于1927年在瑞典哥德堡创建,主要提供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驱动系统以及航空发动机元器件;以及金融和售后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收购前的沃尔沃,安全是个永恒持久的追求,他的品牌种不自然的蕴含着一种精英、品味、顾家的感觉。

(二)案例分析

(1)吉利收购沃尔沃前景。吉利战略转型对技术与品牌的渴求;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

(2)吉利收购沃尔沃条件。资金条件-运用杠杆收购进行集资。吉利收购沃尔沃,李书福是认真的,无论是融资方案,还是对核心技术的技巧性的处理,李书福都赢得了本来充满敌意的对方的信赖和认可。管理层态度。在沃尔沃品牌的“血统”上,李书福表现出了对对方相当的尊重,其组建了一个国际化的董事会,照顾了瑞典人的自尊,平息了担忧。

(三)影响分析

在吉利集团收购前后的指标数据:基本每股收益由0.22元/每股降至0.13元/每股。体现出股东每持有一股权益所能获得的利润降低,进而说明企业盈利能力降低。摊薄每股收益与毛利率基本持平。总资产收益率由5.71%升至7.87%,体现了企业的总资产为股东创造收益的能力上升,体现了资产获利能力上升。净资产收益率由17.06%升至22.34%,上升约5个百分点,说明企业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上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小幅上升,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与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所覆盖的流动负债的比率有所上升,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增强,即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总体来说,吉利在收购了沃尔沃后的较短时间里的财务指标是有这变化的。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增强,但是营运能力在下降,这与收购后的企业内外部调整有着莫大关联。

(四)案例小结

吉利与沃尔沃属于不同层次的汽车企业,沃尔沃拥有当下国际车坛“全球化”水平最高的管理团队以及高端的品牌和技术,而吉利作为一家长期生产低端车型的私营企业,无论在产品制造能力、品牌管理还是运营经验等方面均与被并购方沃尔沃存在较大差距。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吉利借助强势的资本成功并购了沃尔沃,而并购交易的完成是并购开始的第一步,交易完成后的整合过程往往非常漫长。衡量企业并购是否成功,并非仅关注并购交易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还应重点关注完成交易之后数年内是否能够实现有效整合、平稳运行并实现赢利。这场被业界惊呼“蛇吞象”的并购中隐含的后续整合运营风险对并购企业吉利而言无疑是一场极大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王苏生.邓运盛.美国杠杆收购的融资结构变迁[N].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