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相关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相关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1

一、虚拟情境,让学生想说

师:同学们,昨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同学,姓刘,是开文具精品店的。她听说同学们要买文具,非让我向大家推销推销。

生:她卖哪些文具呀?

师:她让我带来一些样品,并且说质量很好,价钱又便宜,但生意人的话,我只相信一半,到底怎样,还是你们自己判断吧!

师:大家看大屏幕。(课件:10种文具及标价)谁来说一说这几种文具的名称、标价及自己的看法?

(生争相说)

师:你们看看,这些文具中有你需要买的吗?价钱怎样?

生:我想买几支铅笔,不过,她的太贵了,要8角钱一支,我妈妈买过,只要5角钱一支。

师:看来,我这位老同学是有点儿黑,大概是以为我们小朋友的钱好赚吧,你可以跟她讲价钱嘛。(众笑)

生:我跟她讲,4角钱一支,我买5支,不卖就算了。

师:你也够狠的,将人家的价钱砍掉了一半。(众笑)谁还想买什么?

生:我想买个笔盒,要三层的,表面要动物图案。里面最好带吸铁功能的,不知她店里有没有。

师:你的要求还挺高的,要问清楚、看明白再买。你们知道买东西要注意什么了吗?

生:要注意讲价钱,要看清楚东西。

生:还要有礼貌。

二、表演示范,让学生会说

师:下面老师当买东西的小朋友,谁来当卖东西的刘阿姨?

(一生上台,老师为其佩上胸花,老师系上红领巾)

师:刘阿姨,您好!

生:(笑)老师,不,小朋友,你好!你要买什么?

师:听我老师说,你这儿有很多文具,质量也不错,我想买个转笔刀,有吗?

生:有,有,你要哪种?

师:我要盒式的,用手摇的,可用上几年不坏的,表面图案要求是动物的,有吧?

生:有,你自己选吧!

师:(挑选状,点击屏幕上的转笔刀)就这个,多少钱啊?

生:28元,不是标着价吗?外面都卖30元呢!

师:太贵了吧!(转向全体,轻声地:难怪我老师说她有点儿黑)我邻居买了一个才13元,你也13元吧?

生:我看你是个好学习的孩子,这样,卖一个给你15元吧。

师:13元,行就买,不行就算了。

生:行!拿去吧!

三、小组交流,让学生乐说

师:请同学们两人一个小组,自由“买卖”。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种东西向同桌“买”。

(生同桌买卖)

师:谁愿意上台,把自己的“买卖”做给大家看?

(两生上台)

男:刘阿姨,您好!我要买块橡皮,有吗?

女:小朋友真有礼貌,你要什么样的橡皮啊?

男:透明的,带图案的,擦了不会黑的,我现在的橡皮擦过后老是一片黑。

女:请你自己选吧。

男:(指一块橡皮)多少钱一块?

女:一元钱,小朋友这么可爱,便宜卖给你啦!

男:还便宜?我妈上次买的才5角。

女:上次买的质量比这种差,当然便宜啦。8角吧,小朋友,没法再便宜了。

男:好吧!

师:这两位小朋友还挺会做买卖的,特别是买东西的小朋友,会挑选,会讲价,还挺礼貌的,我送你一块橡皮吧。还有谁愿意说?

(其他小组“买卖”略)

师:请同学们回家后向家长要些钱,到文具店去买你要的文具,看看有什么感觉。

上述教学实录启发我们,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如竞赛、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上述实录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老师在大街上遇到开文具精品店的老板,要他帮忙推销,并在屏幕上出示实物。这样的情境,引发了学生说的欲望。

活动中师生交流是互动的先导,通过师生问答、师生表演等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说的动机,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交际的方式。上述实录中教师扮演买者,学生充当卖者──刘阿姨,进行现场“买卖”,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知道买东西要会讲价钱,要会辨质量,还要有礼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2

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在中国漫长的文学长廊中,我们伟大作家们创作出众多经典文学名著,这些宝贵文学作品是中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孔子、庄子、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再到四大文学名著,以及现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艾、丁、赵”,再到当代的王蒙、王朔、张爱玲、张炜以及莫言等著名作家的作品给我们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的语文教育手段不再是以前死读书和死背书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文学名著被改编成影像作品后,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新营养,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和阐释作品。不论是阅读名著还是观看影像作品,二者都是为语文教育服务,都是促进提升语文素养,本质不矛盾。但原著和影像各有特色和侧重点,需要教育者和吸收者各自把握好、吸收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本文试图探讨在语文教育和学习成长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语文教育与观看影像的关系。

一、 认真研读原著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从文学名著到改编成影像,语文教育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那些古老的名著焕发出新魅力和新奇效。特别是我国四大名著虽然在民间通过图画或评书形式传到百姓中和语文教育中,但教育和普及功能有限。真正大幅度普及和扩大传播作品的手段还是现代影像的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很多文学名著改编成影像,通过影像运用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广大学生是百看不厌。四大名著先后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国学生教育成长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先后两次被改编成影像,上世纪80年代呈现出万人空巷的现象,全家老小围观电视,不能不说是影像给观众带来的奇迹,其巨大震撼力、深刻性和审美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给那些正在求学的广大儿童和青少年,从日常生活举动到人生观的形成,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语文教育的学习和提高,基础是研读原著,这个是根本功夫。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把原著读好了,读熟悉了,背诵多了,写作多了,生活体验多了,见识广了,生活阅历多了,再观看经典影像,二者交叉结合,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文学经典是作家呕心沥血的作品,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考验留下来的精华。因此,阅读作品与观看影像不可本末倒置,不管视觉时代的影像多么发达,原滋味阅读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而不是整天陶醉影像的世界里。古人教育特别是发蒙教育强制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经》开始,这牢固的基础正是靠下功夫背诵原著得来的,这些功夫付出之后终生受益,现代语文教育也要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认真研读名著可以感知作家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精致刻画、精彩的语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动描写、细节安排的合理巧妙,在一字一词中可以揣摩作家创作的艰辛劳苦。当今科技的迅猛发达,让我们摆脱以前那种单一的文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给语文教育增添了新活力。

二、 观看影像需要从视觉原理去解读

从文学名著到影像生成后,这会发生不少变化,因为这里有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劳动创作,影像在视觉上更生动、更刺激和更形象。特别是当青少年还没能力理解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丰富内涵时候,通过观看影像,提前把读者带进文学经典的广阔世界里,现代影像打造出的逼真环境以及拍摄场景的大气魄,动作技巧的娴熟运用,影像作品呈现出的悦读性、审美性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效果。

·文化艺术蔡兆蓬:论语文教育与改编影像的关系 现代青少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一些优秀学子才会认真阅读原著,不少人是懒得去专研和阅读名著的。因此,通过改编的文学名著的影像,可以让那些不喜欢直接阅读的学生了解原著的故事情节,影像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让读者提前对名著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教育的效果。比如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阅读作品,由于作品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读者未必能读懂其中滋味。但通过张艺谋导演、巩俐和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其中抬脚、颠轿动作、在红高粱地野合的镜头,唱煮酒歌以及打日本鬼子的精彩场景,影像具体而又生动,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性和审美效果,这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让学生认真去多读几遍《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大部头著作,这是难以做到的。但观看电视剧,那读者就会有兴趣得多。影像来源于名著,但融入了导演、编剧、演员等集体创作成果,特别是生动的视觉图像,那些感人动心的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六小龄童演艺的孙悟空形象,成为广大学生学习模仿的经典案例。三国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黄盖、司马昭等从文学著作到改编成影像,成为广大学生议论和模仿的对象。文学名著《水浒传》里刻画了108个英雄好汉,改编成影像之后,广大学生也更喜爱了,在观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愤愤不平,对英雄人生遭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腐败险恶的痛恨,这都让学子深深陶醉在影像世界中。文学名著从高雅之堂走到大众生活,更贴近人生的日常生活,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传播更广泛、更深刻,我们更喜欢这些名著里刻画的英雄人物了。

三、灵活处理好语文教育与影像的关系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3

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到学校和课堂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首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改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相互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要真正起到领路人的作用,把握课堂的走向,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其次,构建和谐课堂要求教师多关心学生。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很容易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评价,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比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敢表现或者观点的另辟蹊径教师要及时表扬,这样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而且教师客观积极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外,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这样就会增加很多话题,也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再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而非单靠成绩来界定学生的学习水平。思想品德课程本来就是一门关于道德的课程,我们可以将学生平时参与集体活动或则集体讨论时的表现计入到期末的成绩中,并将平时的品德表现作为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培养学生自主、自由的思维习惯

自主、自由是人文关怀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自由的思维习惯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的关键,这不仅体现出了教师的人文主义精神,还使教师的人文关怀得到了传播,并逐渐发扬光大。我们国家对于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言传身教”,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和观念的关键时候,作为他们知识上的领路人和精神上的导师,教师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这一点,政治教师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导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就能够影响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教师行事光明磊落一诺千金,学生们就容易养成信守诺言的好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负责,学生们也会受到感染并认真负责。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打开思维,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条条框框,表现出自己独立自主的活跃思维,并且以实际行动对学生的自主自由的思维方式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导。这种自主、自由的思考方式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创新的源头,也是我们的学生缺乏的良好品质,对于学生的发展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自主、自由的思维习惯,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开展人文主义教学的作用之一。

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素质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 根本

一、相关资料评述。

从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看,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的分析与对策及实现途径的研究是重点;从列举出的问题看,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相关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的缺乏是主要问题;从问题产生的根源上看,教育者思想观念滞后于现实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设计和行为实施未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是主要矛盾;从实践上看,不能正确看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辩证关系,误用其他教育要素的问题,是造关怀缺失的现实因素等。

(一)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分析与对策思考。

《基层政治工作需要人文关怀》[1]指出,不注意个体的层次需求及个人期望值,不尊重个体自身情感体验,人文教育相对贫乏是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提出,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人生活、生命和健康的细心呵护,即是要关系体贴基层官兵的生活、身体健康,积极改善基层的生活环境,在工作实践中时刻把官兵生命放在首位,科学施训。其次是要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关爱教育,以关爱为主线,以关怀为价值取向,以关爱情感为先导,发展个体的关爱能力,使官兵形成个体关爱品质,塑造理想人格,形成积极的生活氛围。

随着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在如何实现人文关怀的问题上,《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与人文关怀》[2]论述了军队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认为二者相异且相融,各有侧重,互相促进,认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时代的人文关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前景。在发展与创新中强化政治工作人文关怀,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促进官兵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养成,增加人文知识含量,丰富政治工作的新内容,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推进政治工作方式变革。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的措施建议。

《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的思考》[3]从应具有的观念、素质和觉悟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在转变观念方面,要强化“服务”观念,弱化“教育”观念,强化“社会性”,弱化“政治性”,强化“履行育人使命”观念,弱化“完成工作任务”观念。在人文素质方面,提出教育者具备人文素质是落实人文关怀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和外化。

(三)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的学理探讨。

人文关怀的新发展表现在确立以人为本的建军理念,注重贯彻物质利益原则,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和疏导,积极为官兵提供法律服务。在谈及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的时候,提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性轻情感、重主体轻客体、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在分析缺失的原因时,对环境因素、主体因素和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因素加以分析。在思考与对策中提出了指导思想,提出坚持关爱个体生命安全与培育战斗精神的统一、坚持关心官兵的切身利益与贯彻军队宗旨使命的统一、坚持促进官兵长远发展与当前发展的统一的基本原则,把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关注官兵合理需求、理解官兵个体差异、维护官兵正当权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人文关怀的基本内容,选择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文素质,优化军营人文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途径。

(四)从人文视阈下看待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

第一,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反映着社会总体的思想和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表征着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观);第二,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价值目标;第三,贯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的原则;第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基点;第五,加强机制建设,改进工作方法;第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与本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应达成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内在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选择,应实现社会规范与激发创造的双向互动。

二、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展望。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成为推动人文关怀的难得机遇。

从教育者来看,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都显不足,这就从根本上对作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形成了制约;教育者的教育在教育后就会受到教育对象的积极检验,使教育效果受到严肃的考验等。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向性所产生的多元化的精神需求的满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树立宏观教育视角,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根本观念,是破解困境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为基础,但更需要启发和诱导。启发式、诱导式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平等的教育,显示出对人的尊重。要让每个人都真正觉得部队经历是一种财富,那么就需要从整个人生来着眼教育,实现历史发展和阶段性的统一,而不是仅仅立足于此时此处的眼前需要。教育既要灌输理论,又要引导官兵自己运用理论去解决思想问题。因此,必须给予更为广泛的非政治领域以表示足够的重视。

(三)有助于重新设计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提升教育实效。

从教育理论看,教育对象与教育主体在核心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是居于平等的地位的。教育者对人文精神的探究无疑有益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但是也要看到教育对象的探究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二者由于环境的同一性和发展的终极性,因此有着诸多的交合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元素的增加为二者融汇推进提供了最佳平台。

三、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要实现受教育者与社会发展阶段性和根本性的统一。

(一)促进教育者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阶段目标。

现代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反映在过程中,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应当将其生活的期间当作自身思想由沉淀到成熟的一个发展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人文色彩和人文关怀内涵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二)为受教育者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根本目标。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这一目标,第一个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置必须是将受教育者作为社会主体,将受教育者的发展作为整个发展历程的历史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第二个前提是人文关怀的目的是实现官兵的社会化,即使他们具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现固然需要教育者用到诸多的学科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的运用仅仅是手段,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好地“融化”于日常的普通行为互动中,引起受教育者的主观认同、感情共鸣。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7.

[2]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初中英语兴趣思维能力

一、前言

新改编的初中英语新教材具有更强的直观性、情境性、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图文并茂,这对学生学习英语能产生很大兴趣.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去激发、去培养,如果教师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终究会离他而去。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在教学中着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英语,使其兴趣持久,我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努力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二、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有着浓厚学习兴趣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新改编的初中英语新教材具有更强的直观性、情境性、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图文并茂,这对学生学习英语能产生很大兴趣.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去激发、去培养,如果教师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终究会离他而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引导、激发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培养感情,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后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使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可亲可近的朋友。师生间只有建立了这种和谐融洽的情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学习。

2、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英语环境。

从一开始就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英语化,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在教一些单词、词组及句子时借助手势、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让学生解开心中疑问。比如教old这一词时,可扮成一位老者,手拄拐杖,驼着背,边行为示范边说“I’mold.”这样做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自然明白教师的意思。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英语环境。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校内外打招呼,道别等都用英语进行交际。课堂内外都用英语,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

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

What’sthis?It’safootbal1、football、football重复几下.足球的音形意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1.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

教词汇也是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方式。比如复习bell,football,pen,book,ear,jeep等名词。我们便可把事先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讲台下。秘密地把一件比如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

T:What’Sinmybag?学生猜后回答。

S:It’safootbal1.如果答不对,老师就说:No,itisn’t.接着问另一个学生。

T:Whatisit?

S:It’sabook.猜对了.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Yes,you’reright.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应体现这一基本的教学思想。初中学生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求知欲。要努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开阔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或创造一些情景,让学生独立地分析和思考,拓宽其思维空间,提高其思维能力。

1、课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课文教学中。我们除了对文中某些细节和事实向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外,还要从教材中挖掘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更加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诸如:抓住教材中的“扩点”进行补充及延伸;抓住文章中“异点”进行联想;抓住文中“重点”进行概念性思维训练;借助文中“插图”培养观察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和扩散力等等。

2、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每学新课前对于新的知识点、语言点,我指导学生自读材料,找出疑难点;对于阶段性测试,我让学生把做错的题目编成一本错误集锦,并写出考试小结,加以分析。把带有共性的问题提出来,集体分析、讨论.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然后再重点个别地指导学生独立分析自己的错误。

3、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新教材重语言交际能力,课文多以对话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捧着书本朗读对话.而是要学生上台进行分角色表演对话。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使所学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如Atthedoc—t0r,s单元.在学“看病”这一交际内容时,同学们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感冒、头痛、咳嗽一类的词汇和有关句型.再配以适当的动作,表演大方,惟妙惟肖,富有情趣。在平常练习中,我定期出一些巧填单词、智力陷阱等题目。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面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英语教师来说必须持之以恒。将每一个话语的分析都看作是训练和拓宽学生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精心设置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多读、多听、多说、多思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身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就身体语言的方式而论,可分为手势语、姿势语、神态语三种。

在身体语言中,手势语使用的最频繁。手势语比姿势语的动作要小得多。如OK(好,可以)的表示法是将拇指和食指弯曲并接触;圈成字母“0”状,其余三指伸直,表示字母“k”。

在日常生活中,姿态和神态的表达通常是同时进行的,英语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姿势语指教师的动作或举止,神态语指教师的喜、怒、哀、乐等感情的外露。如人们常说的“点头yes,摇头no”。再如表示赞美时伸出拇指,表示兴奋时手舞足蹈,表示高兴时拍手称快,表示愤怒时紧握双拳、怒目而视等等。然而,身体语言的使用更重要的还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即兴发挥,尤其是一些解释性的体态语言。

五、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每学新课前.对于新的知识点、语言点,我指导学生自读材料.找出疑难点.;对于阶段性测试,我让学生把做错的题目编成一本错误集锦,并写出考试小结,加以分析。把带有共性的问题提出来,集体分析、讨论.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然后再重点个别地指导学生独立分析自己的错误。

六、课内外相结合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仅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活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的地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七、结束语

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应多开展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葛炳芒,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叨、学科教育,2000(3)

[2]刘道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的任务和教学目的叨,课程·教材·教法,1997(3),18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6

我国教育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更需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同学校工作中最大量、最经常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化学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渗透的可能性

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思想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其它书报上收集相关材料,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渗透的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观点。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认识物质的基本性是无限可分的,但就其各个层次来说又是不可分的。这种可分与不可分,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2.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化学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3.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已纷纷建立有权威性的国家环境保护机构,制订环境保护法律和进行庞大的治害投资。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环境保护事业已经走向了法律化。在众多的环境污染因素中,由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因此,在化学课上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与环境污染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