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职业危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温职业危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温职业危害

高温职业危害范文1

陕西渭河彬州化工项目

2021年3月31日

序号

作业类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职业病分类目录》

1

砌 筑 抹 灰

高温、高处作业、粉尘

尘肺、中暑

2

混凝土浇筑

噪声、局部振动、高温

噪声聋、手臂振动病、中暑

3

混凝土搅拌/

机械操作

噪声、高温、水泥粉、沥青烟

噪声聋、中暑、尘肺、接触性皮炎、痤疮

4

钢 筋 制 作

噪声、高温、金属粉尘、高处作业

噪声聋、尘肺、中暑

5

搭 架子

高温、高处作业

中暑

6

做 防水

高温、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汽油喷灯等有机溶剂、石棉

甲苯/二甲苯中毒、接触性皮炎、痤疮、中暑

7

油 漆 工

有机溶剂、铅、汞、铬、镉、甲醛、甲苯、二异氰酸酯、粉尘高温

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四醛中毒、苯致白血病、接触性皮炎、尘肺、中暑

8

电 焊 工

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紫外线、红外线、高温、高处作业

电焊性尘肺、金属烟热、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氮氧化碳中毒、电焊工氟骨病、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皮火、中暑

9

石棉拆除

石棉粉尘、噪声、高温

石棉肺、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噪声聋、中暑

10

木 工

粉尘、噪声、高温、甲醛

尘肺、噪声聋、中暑、甲醛中毒

11

探伤检测

X射线、r射线、超声波

放射性疾病

12

防 腐 保 温

有机溶剂、铅、汞、铬、镉、甲醛、苯、甲苯、汽油、二异氰酸酯、粉尘、噪声、高温沥青烟

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四醛中毒、苯致白血病、汽油中毒、接触性皮炎、噪声聋、尘肺病、皮肤病、痤疮、中暑

13

除 锈 打 磨

砂轮磨尘、手臂振动、噪声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噪声聋

14

砂 浆 搅 拌

水泥粉尘

水泥尘肺

15

石灰石搅拌

石灰石粉尘

石灰石尘肺

16

外加剂、油漆胶水等

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

化学物品使用造成的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

17

泵车、手持电动工具、(电镐、电锤、角磨机)

噪声、手臂振动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噪声聋

18

钢筋后台加工机械

噪声

噪声聋

19

金 属 门 窗

噪声、金属粉尘、高处作业、高温

噪声聋、尘肺、中暑

20

机械设备安装

噪声、高温、高处作业

噪声聋、中暑

21

电气设备安装

噪声、高温、高处作业、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噪声聋、中暑

22

管 道 安 装

粉尘、噪声、高温、高处作业

噪声聋、尘肺、中暑

23

平地机/卷扬机操作

高温职业危害范文2

关键词:高温作业;尿常规;肾功能

高温是生产环境中常见的职业危害,能引起热射病等疾病,而且可以引起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为了探讨高温对工人肾功能的影响,本文就天津市某企业高温作业人员的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某企业从事高温作业在岗工人318人,均为男性,年龄为21~52岁,平均年龄(36.7±7.2)岁,高温接触工龄3~30年,平均工龄(13.3±5.9)年,为高温接触组。另外选择无高温接触史在岗工人224人,年龄为20~54岁,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7.1±7.4)岁,高温接触工龄2~29年,平均工龄(14.0±6.3)年,为对照组。两组工人年龄、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工人工作场所高温检测 高温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依据GBZ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高温作业场所气象条件的卫生学标准进行评价。

1.2.2 Cr、BUN及β2MG的测定 空腹8h后抽取静脉血2ml,采用日产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及BUN。同时留取晨尿中段尿2ml,采用西门子-德灵BN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β2MG。分别测定接触组及对照组上述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高温接触组及对照组Cr、BUN及尿β2MG检测结果:高温接触组Cr、BUN及尿β2MG检测结果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接触组不同工龄Cr、BUN及尿β2MG检测结果:高温作业工人工龄≥10年Cr测定结果高于工龄

3 讨论

高温作业是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作业人员在高温环境中工作, 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大量出汗等,进而导致心血管系统、血糖、肾功能等异常[1~3]。Cr、BUN及尿β2MG是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指标,Cr是肌酸的代谢终产物,主要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BUN是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判断肾功能下降的主要指标;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其常被认为是衡量肾功能早期改变的一项敏感的指标[4]。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高温接触组肾功能指标(Cr、BUN及尿β2MG)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依据高温接触组工龄长短不同分组研究发现,高温作业工龄长者肾功能指标(Cr、BUN及尿β2MG)较工龄短者升高,有统计学差异。表明高温作业对人体肾功能有一定损害,时间越长,损害越大。分析原因可能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中,为了维持能量平衡,新陈代谢会增强,排汗量明显增多,加快人体血流速度,使心率增快,人体能量消耗大,导致肌酐、尿素氮等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5]。同时,在高温环境中,工人一天工作的出汗量可能达到6~8L,高温作业时大量水分排出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进而引起肾功能的下降。

本次研究是一次断面调查,且因该企业高温作业无女性工人,最终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多层面、增加样本量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高温作业对人体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应定期查体,监测肾功能,同时,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相关劳动保护,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Wu TC,Tanguary RM,Wu Y,et al.Presence of antibodies to heat stress proteins and its possible significance in workers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 and carbon monoxide[J].Biomed Environ Sci,1996,9(4): 370-379.

[2]杨红艳,姬文婕,曾山,等.高温作业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7):609-610.

[3]崔文广,李晓萍,汪利民,等.深井作业环境对井下工人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27(8):485-486.

高温职业危害范文3

关键词:电镀厂;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防治

1 背景

电镀行业属于表面处理行业,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与功能性,通用性强,应用面广。故某公司在某电镀工业园区建设金属表面处理的项目。

2 主要危害因素

2.1 生产工艺与所用原辅料

该企业为吊镀铜镍铬生产线,镀件经过电镀前处理(除油与酸洗工序),经过电镀处理(预镀氰铜、镀酸铜、镀镍及镀铬等工序),再经过电镀后处理(干燥工序)后为成品。经过一个镀槽后,均经过几个水洗槽进行水洗。使用的原料主要有片碱、盐酸、氰化钠、硫酸铜、硫酸镍与铬酸酐。

2.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及危害

2.2.1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经过现场调查与相关资料分析,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氰化氢、氰化物、硫酸、可溶性镍化合物、三氧化铬、高温、噪声等。

2.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及危害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吸入氢氧化钠的粉尘或烟雾时,可引起化学性上呼吸道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后,口腔、食管、胃部烧灼痛,腹绞痛、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血性腹泻。氢氧化钠溅入眼内,可发生结膜炎、结膜水肿、结膜和角膜坏死。严重者可致失明。

氯化氢及盐酸:氯化氢无色,有窒息性气味,比重大于空气,遇潮湿的空气产生白雾,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烟雾吸入后即刻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吸入高浓度烟雾可引起肺水肿,高浓度吸入时,有时尚可引起喉痉挛或水肿,甚至导致窒息,很快死亡,误服盐酸后,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发生剧烈的灼热性疼痛。皮肤受氯化氢气体或盐酸雾刺激后,可发生皮炎,水泡;若皮肤接触盐酸液体,则可造成化学性灼伤。

氰化氢:氰化氢,化学式HCN,标准状态下为液体,剧毒且致命,无色而苦,并有杏仁气味。主要引起机体组织内窒息。急性中毒病情进展迅速,无明显潜伏期。一般病情危重。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口服多量氢氰酸后立即昏迷、呼吸停止,于数分钟内死亡(猝死)。皮肤或眼接触氢氰酸可引起灼伤。亦可吸收致中毒。

氰化物:氰化物特指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人在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

硫酸:硫酸(化学式:H2SO4),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吸入酸雾后可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高浓度时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而致窒息。伴有结膜炎和咽炎。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皮肤接触浓硫酸后局部刺痛,可发生溃疡。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溃疡以至穿孔。

可溶性镍化合物:镍盐大量口服时可产生剧烈的胃肠道刺激现象,出现呕吐、腹泻。在镀镍或电解镍时,常因其粉尘或蒸气的刺激而发生皮炎,主要表现为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湿疹。

三氧化铬:暗红色或暗紫色斜方结晶,易潮解。用于生产铬的化合物,氧化剂,催化剂,此外还用于木材防腐,电镀等。吸入六价铬化合物的粉尘、烟雾,口服铬盐等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中毒表现为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鼻腔烧灼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鼻衄、气急、呼吸困难等。口服中毒表现为服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绞痛、吞咽困难、腹泻、血便、烦躁,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皮肤接触六价铬后,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

高温:从事高温作业时因体内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职业性中暑,严重时可发生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噪声: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可引起操作工人耳鸣、耳痛、头晕、烦躁、失眠、记忆力减退,可引起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位移、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力损失,严重者出现噪声聋。

3 检测结果及分析

3.1 检测结果:经检测,化学危害因素氢氧化钠、氯化氢、氰化氢、氰化物、硫酸、可溶性镍化合物、三氧化铬检测结果均合格。高温及噪声检测结果部分岗位不合格。

3.2 检测结果分析:因物件在搬运、上下挂等过程中,相互之间的撞击以及部分镀件需用气枪吹扫表面水分,故部分岗位噪声检测结果不合格。因电镀需要一定温度,部分镀件需要烘箱进行烘干,故部分岗位高温检测结果不合格。

4 采取措施

4.1 选址及布局:该企业位于某电镀工业园区,周围无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企业生产区与辅助生产区分开,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车间设备按有无危害及危害的类型分开。

4.2 工艺先进性:为自动吊镀线,淘汰手工电镀,减小了工人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机会。

4.3 工程防护措施:车间设有气楼进行通风,各镀槽边均设有侧吸式排风罩连接废气处理装置;墙壁设有冷风机进行防暑降温。

4.4 个人防护用品:为工人配发了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4.5 辅助用室:厂区设有浴室(内有简易更衣室)、休息室及厕所。

4.6 职业卫生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4.7 应急:编制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在车间设有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及张贴应急救援路线图及应急电话等。

4.8 职业健康检查:进行了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禁忌及疑似职业病病人。

5 结束语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加强除油槽、酸洗槽、预镀氰铜槽、镀酸铜槽、镀镍槽、镀铬槽原料的取料、运输、加料、清槽以及检维修过程的管理;完善操作规程,使工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工程防护设施的检维修,确保工作时能正常运行并提早生产运行以及延后生产关闭;监督工人正确使用、存放及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职业卫生检测及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等措施,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钱均琪,吕敏,盛红艳.电镀企业在职业卫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省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

[2]丁小平,杨湘琴,顾大庆,等.太仓市电镀企业职业卫生专项检查结果分析[J].太仓市卫生监督所,2004.

[3]GB Z T 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S].

[4]GB Z T 189.7-200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噪声[S].

[5]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

[6]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7]GBZ/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S].

[8]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

[9]GB/T 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S].

[10]AQ 5202-2008.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S].

高温职业危害范文4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职业防护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主要负责各类敷料、无菌物品的供应以及对各种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品进行回收、清洗、包装和灭菌等工作[1]。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不慎,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给护士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为了降低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现将其主要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报道如下。

1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因素消毒供应室护士每天回收的敷料、器械等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虽然经过初步处理,但是处理结果不到位,相当多的病原微生物仍附着其上,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在回收和清洗等过程中,如果自身防护不到位,可能导致感染。文献报道,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超过70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全部人口的10%~12%,上述疾病都可通过体液传播;消毒供应室护士是创伤性接触的高危人群,年创伤率为1%~2%,创伤后感染率高达3%[2]。

1.2化学因素消毒供应室每天都要使用高效消毒剂进行地面和器械浸泡消毒等,在消毒过程中化学消毒剂可污染空气,长期接触污染后的空气,可引起头痛、鼻炎、皮肤过敏、哮喘以及咽部灼烧感等症状,并可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障碍等[3]。含氯消毒剂和除锈剂等可刺激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导致咽喉部不适、眼睛干涩和眼睑水肿等;臭氧完全分解后无毒无害,但如果未分解彻底,可引起机体生化代谢和肺功能改变,并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有害影响。有些试剂在配置过程中,可能溅到皮肤上而腐蚀皮肤,如强酸、强碱等。

1.3物理因素①高温损伤。消毒供应室需要使用高温消毒,如采用干热灭菌锅消毒时温度可高达160℃,蒸汽灭菌可导致整个环境处于高温、高湿状态,对神经系统、骨关节及心血管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消毒完毕,开启设备舱门卸载物品时,其内温度任然很高,如果操作不慎,可发生烫伤。②噪声危害。供应室内灭菌器真空泵空气压缩机、超声清洗机和烘干机等,工作时均可发出噪声。噪声长时间作用于机体,可导致听力下降,并对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造成损害。③锐器损伤。锐器损伤是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器械回收、分类和清洗时,可破损的玻璃或锐利的刀剪损伤,其上残留的病原微生物可发生交叉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污染的器械导致锐器损伤,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为0.3%;针刺伤仅需0.0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并可发生交叉感染[4]。

1.4生理心理因素消毒供应室以体力劳动为主,经常需要搬运物品,工作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在装载和搬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可引起扭伤、拉伤等。供应室护士在清洗、包装物品时,需取强迫长时间站立操作,颈椎病、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5]。供应室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源头,工作琐碎,护士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状态,可出现焦虑和心理疲惫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2预防对策

2.1完善制度消毒供应室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操作规程、岗位职责等。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各区域的操作流程,护士长在工作中时刻起到督导作用。其次,制定岗前培训制度,新入科的护士要进行岗前培训,着重培训正确使用防护用具、识别不同医疗废弃物和垃圾,以及正确刷洗、消毒步骤等。

2.2安全教育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其内可能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定期给护士进行职业安全教育,使其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医院要为消毒供应室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

2.3预防化学性危害回收、分类、清点和清洗污染器械时,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如手工清洗器械时,要戴护目镜,穿防水围裙、套袖,戴橡胶手套,水压不要太大;在使用含氯制剂和含酶清洗剂、除锈剂时要戴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防护服[6]。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同时,医院还可免费给予注射丙肝等疫苗。

2.4预防物理性伤害机器工作状态时,尽量减少噪音,保持环境的相对安静,有条件可佩戴隔音耳机;高温、潮湿工作区域,要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护士在工作期间,卸载物品时要小心谨慎,佩戴无菌且能隔热的棉纱手套,可以有效防止直接接触高温物品,减少烫伤机会。如果发生意外烫伤,及时去相关科室处理。

2.5预防生物性危害在清点、清洗和销毁锐器时,切忌徒手操作,要佩戴耐刺专用刷洗手套、穿耐刺拖鞋等;如工作中不慎被污染的器械损伤,一定要保持冷静,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然后再用75%乙醇反复冲洗或用碘酊消毒创口,注射免疫球蛋白。

参考文献

[1]苏静.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40-241.

[2]张守红,李翠华,范本杰.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116-117.

[3]杜蕾,孙晓峰,范淑英,等.供应室人员在职业中的防护[J].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4):1762-1763.

[4]郑晓澜,邸英如,郭蕾.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1-503.

高温职业危害范文5

的通知

全市各施工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全面预防、控制和消除建筑施工领域职业危害,保护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现就做好建筑施工职业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事关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施工企业要站在保护建筑工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促进我市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坚决杜绝建筑施工群体性职业危害事件发生。

二、落实主体责任。建筑施工企业是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水平。

高温职业危害范文6

【摘要】 目的分析高温作业对职业暴露人群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某工厂41名高温作业工人作为高温组,选择同厂非高温作业工人53名作为对照组,参照WHO神经行为功能测验组合(Neurobehavioral Core Test Batteries,NCTB),综合评价高温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结果 高温组情感状态测试中6类情感要素中消极情绪状态: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疲惫-惰性、困惑-迷恋的得分中高温组均高于非高温组 (P

【关键词】 高温作业;神经行为功能;神经行为功能测验组合

高温作业涵盖了很多行业,如冶金、机械制造、陶瓷、玻璃、搪瓷、火力发电等。近年来经国内外多项调查研究证明高温作业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可产生重大影响[1- 2],因此保护此类职业人群的健康意义重大。为了解高温作业对作业者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我们参照WHO神经行为功能测验组合(Neurobehavioral Core Test Batteries,NCTB)的部分指标对高温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进行测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2月-5月随机选取宁夏某铁合金厂(主要是高温作业,无其他职业有害因素)高温作业工人41名作为高温组,根据高温组年龄、工龄、文化程度的构成,从同一工厂不接触高温作业的常温车间人员、行政工作人员中选取53名工人作为非高温组。要求被调查者本人及家族中无精神神经病史,无视、听、手部运动功能障碍。高温组年龄(28.5±7.8)岁,工龄(8.1±7.7)年, 体质指数(BMI)为(23.2±4.6);非高温组年龄(26.5±5.2)岁, 工龄(5.39±4.7)年, BMI为(21.1±2.8)。两组工人在年龄构成、工龄、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上均衡可比。

1.2 方法

1.2.1 作业场所气温的监测方法 在高温与非高温车间内采用四周及中心布点5个,采用通风式干湿球温湿度计测定,每点在两个工作日内重复测量2次,取平均值即为有效值。

1.2.2 调查问卷 参照NCTB的方法编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1)个人基本情况含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体参数、工龄等;(2)既往健康状况;(3)健康行为和知识;(4)神经系统症状及情感状态;(5)目标追踪试验;(6)数字译码测验;(7)简单反应时测试。问卷调查及计分方法按照NCTB介绍的方法进行[3]。

1.2.3 质量控制 统一培训调查员,对问卷详细解释,体重秤、血压计、明视持久度及简单反应时等仪器在每次测验前均校正,测试在安静、光线充足的房间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作业场所气温监测结果 高温车间平均气温为39.5℃,非高温车间平均气温为22.4℃,详见表1。表1 高温车间与非高温车间的测定气温检测车间测定点气温/℃12345平均

2.2 情感状态测试结果

由表2可见,高温组与非高温组6类情感要素中消极情绪状态: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 疲惫-惰性、困惑-迷茫的得分中高温组均高于非高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情感状态测试得分(±s)

2.3 行为功能测试得分结果

由表3可见,高温组与非高温组目标追踪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译码项,高温组工人明显低于非高温组工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行为功能测试得分(±s)

3 讨论

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一般将热源大于23W/m3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而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气湿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统称为高温作业[4]。本研究我们引用NCTB计分测验项目有:情感状态测试、目标追踪试验、数字译码测验及简单反应时测试。在高温组与非高温组作业工人的年龄、工龄及文化构成均衡可比的情况下对两组工人的各测试项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6类情感要素中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疲惫-惰性、困惑-迷茫的得分中高温组均高于非高温组。数字译码项,高温组工人得分低于非高温组工人得分,此结果与刘克俭等报道一致[2]。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是因为:(1) 高温导致人体大量出汗,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增加,使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可使作业者的血压升高,心肌受损等[5]。(2)长时间作业于高温环境,可因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而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有文献报道高温还易引起作业工人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6]。(3)高温环境加之高强度的劳动负荷可使人脑皮层功能降低和适应能力减弱,导致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下降[7]。

另外测试结果还显示目标追踪项与简单反应时项高温组与非高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由于高温条件下,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加压素(ADH)分泌明显增加,而加压素与人和动物的学习记忆有关[8]。提示高温作业可能对工人的学习和记忆影响不是很大。

综上所述,高温作业对职业暴露人群神经行为功能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高温作业环境采取隔热降温措施,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合理调节膳食安排休息,减轻危害是十分必要的。提示我们对于高温作业人员要认真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尤其加强对心血管系统的监护,及时发现高温作业禁忌证[9], 更好地保护高温作业人群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玉伟, 程了权, 孙逊,等. 高温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6, 32(2):94-96.

[2] 孙品, 杨跃林, 王仁仪. 高温作业工人健康状态的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4, 31(1):21-23.

[3] 梁友信. 介绍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7, 13(6):331-339.

[4] 金泰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邬堂春,杨磊.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9-205.

[5] 刘富英,杨全芝,吴琨,等. 高温和脉冲噪声联合作用对职业人群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7):64-66.

[6] 杨跃林, 王仁仪, 柴主保, 等. 汉密顿焦虑量表对高温作业工人监护和诊断指标的探讨[J]. 职业卫生与病伤, 1998,13(2):71-73.

[7] 金泰廙.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