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准农业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准农业概念

精准农业概念范文1

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农业机械对生产力提高的主要保证,农业机械应用于传统农业后农业生产效率会大幅提升,进而增加了在单位时间内和单位资源内的整体农业商品产出率,满足了社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社会的专业化发展,并实现了促进农村社会加速分化的目的,市场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冲击在这2项趋势的作用下被不断加深。同时农业社会和农业生产结构获得合理分解,并综合提升了整个社会劳动效率、生产效率。

2 农业机械有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的作用

单位土地资源的产量在使用农业机械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有效提升,并促进各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实现农业深层次发展的目的。特殊农业生产的需求可以通过农业机械的较大功率、较大速度、负责组合的综合作用得以实现,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把握农业生产时机,还能形成对各种自然风险影响农业生产的防范,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人畜所不能实现的种子精选、农药化肥喷洒、微灌滴灌、深耕除草等一系列农业耕作,都可以利用更为准确、定位的农业机械操作实现。农业机械的使用实现了在相同资源和时间范围内农业生产产出的大幅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的集约化发展不断深化,广大农村更加认可农业机械的应用。

3 农业机械可促进非农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非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以农业的有效发展为基础,同时社会的工业化发展以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为前提。当前农业与非农业协调发展需要农业机械的运用,相关产业生产、加工、装配是农业机械生活的必要流程,其他非农业产生的发展需要农业进步的推动。与此同时农业的支撑也是其他产业进步的必要条件,整个农业效率和价值在大量使用农业机械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发挥,进而为其他产业提供更加稳固的基础。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农业与非农业相互协调实现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生产、更新,只有实现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才能够重新平衡非农业发展和农业发展,进而为各个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4 使用农业机械能够促进新技术革命

材料科学和其他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农业机械的动力、传统等系统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其他技术和科学的突破也是农业机械其他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只有在相关科技不断进步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不断发展。精准农业技术理念在上世纪美国被提出,通过更为全面的协调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对农业经济化作业的支撑是其主要的目的。先进的农业机械在精准农业的概念影响下应运而生,而各类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仍是支撑先进农业机械产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机械的实际需要通过技术现实性和应用性的转化获得满足。

例如精准农业以机电为载体的机械电子与农艺的相互深入渗透为基础,其主要技术包括生物动态监控技术、精准种子技术、精准土壤测试技术、精准平衡施肥技术、精准收获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等,并按照植物不同生长期的实际需要和自然资源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收获、灌溉、施肥、播种、耕作等农业活动。以高新技术投入和科学管理换取对自然资源的最大节约和利用是精准农业的最大特点,进而促进农业向着环保、优质、高效、低耗的方向发展。

5 使用农业机械能够保障粮食安全

精准农业概念范文2

关键词:双联 精准扶贫 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21-01

一、张掖市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近年来,张掖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进“双联”和精准扶贫、专项扶贫等工作,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2%以内,在脱贫致富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落后地区或山区,这就给扶贫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张掖市贫困人口中大部分又是农民,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差,进而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没有好的收入又导致他们的经济来源更加薄弱,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大量农户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开展农业种植和生产。如果地方政府能出台好的政策和措施,给予这些贫困农户一定的帮扶,在使他们脱贫的同时,使他们更有能力开展相关农业生产,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就是对这一部分贫困农户的有效帮助,不管是从资金上,知识技术支持上,还是开展相关培训上等,都能有效地帮助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三、张掖市“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近年来,张掖市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先后实现了甘州、肃南、山丹、民乐、高台五个插花型贫困县整体脱贫。但在整个扶贫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导致扶贫工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许多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收入不稳定,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效果。由于许多贫困农户本身文化知识水平偏低,掌握的实用技术较少,因此,他们无法掌握和使用现代化农业的新知识和技术。再加上这些地方由于基础设施、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跟外界交流较少,更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些都加大了扶贫工作的难度。其次,如何有效解决贫困农户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资金短缺,无法将足够的资金投放到农业上。长期以来,农村普遍存在“银行不敢贷、农民贷不起”的“钱难”问题,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何在扶贫过程中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问题,成为扶贫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最后,扶贫的效果如何监管,也是考察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如果监管力度不够,不但扶贫工作流于形式,而且还会滋生许多腐败贪污现象。如何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强化监管考核也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四、解决贫困农户现状发展农业经济的对策

自从张掖市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实施到村到户的个性化帮扶措施,不断推进了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的深度融合。但就在帮扶贫困农户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工作方法和政策上还缺少一些创新,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还应该不断提出和设计出更多具有地方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对策。

(一)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支持

我国的商业银行网点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或是中小城市,在农村或偏远地区设立的营业网点相对较少,考虑到风险因素,这些机构能提供的业务也比较单一,最终导致了农村普遍存在的“银行不敢贷、农民贷不起”的“钱难”问题。当地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激励各个金融机构多推出一些能够帮助农户解决资金融通的业务,为他们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拓展了这些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量和客户群体。

(二)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销路

由于各个地方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地域性强、季节性强等特点,有时会限制农产品的销售,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本身就欠发达地区,农产品销售的情况对农民收入至关重要。电子商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各地方政府应该将电子商务和农业有效融合的模式介绍给农民,教授他们如何用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来发展农业。

精准农业概念范文3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农业建设;作用

1农业机械具有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

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农业机械对生产力提高的主要保证,农业机械应用于传统农业后农业生产效率会大幅提升,进而增加了在单位时间内和单位资源内的整体农业商品产出率,满足了社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社会的专业化发展,并实现了促进农村社会加速分化的目的,市场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冲击在这2项趋势的作用下被不断加深。同时农业社会和农业生产结构获得合理分解,并综合提升了整个社会劳动效率、生产效率[1]。

2农业机械有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的作用

单位土地资源的产量在使用农业机械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有效提升,并促进各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实现农业深层次发展的目的。特殊农业生产的需求可以通过农业机械的较大功率、较大速度、负责组合的综合作用得以实现,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把握农业生产时机,还能形成对各种自然风险影响农业生产的防范,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人畜所不能实现的种子精选、农药化肥喷洒、微灌滴灌、深耕除草等一系列农业耕作,都可以利用更为准确、定位的农业机械操作实现。农业机械的使用实现了在相同资源和时间范围内农业生产产出的大幅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的集约化发展不断深化,广大农村更加认可农业机械的应用[2]。

3农业机械可促进非农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非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以农业的有效发展为基础,同时社会的工业化发展以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为前提。当前农业与非农业协调发展需要农业机械的运用,相关产业生产、加工、装配是农业机械生活的必要流程,其他非农业产生的发展需要农业进步的推动。与此同时农业的支撑也是其他产业进步的必要条件,整个农业效率和价值在大量使用农业机械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发挥,进而为其他产业提供更加稳固的基础。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农业与非农业相互协调实现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生产、更新,只有实现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才能够重新平衡非农业发展和农业发展,进而为各个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4]。

4使用农业机械能够促进新技术革命

材料科学和其他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农业机械的动力、传统等系统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其他技术和科学的突破也是农业机械其他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只有在相关科技不断进步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不断发展。精准农业技术理念在上世纪美国被提出,通过更为全面的协调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对农业经济化作业的支撑是其主要的目的。先进的农业机械在精准农业的概念影响下应运而生,而各类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仍是支撑先进农业机械产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机械的实际需要通过技术现实性和应用性的转化获得满足[4]。例如精准农业以机电为载体的机械电子与农艺的相互深入渗透为基础,其主要技术包括生物动态监控技术、精准种子技术、精准土壤测试技术、精准平衡施肥技术、精准收获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等,并按照植物不同生长期的实际需要和自然资源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收获、灌溉、施肥、播种、耕作等农业活动。以高新技术投入和科学管理换取对自然资源的最大节约和利用是精准农业的最大特点,进而促进农业向着环保、优质、高效、低耗的方向发展。

5使用农业机械能够保障粮食安全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在农业发展上不断加大投入,但是由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农业活动经常受到台风、洪灾、冰雹的侵袭,使得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农业机械化对于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抵抗作用,通过有效应对人畜所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为农业生产和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证。例如当洪灾或者旱灾发生时,可在抗灾救灾中组织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及早有效采取灌溉农田、抗旱、抽水排涝等措施处置灾情。当前农业部门在应当对农业生产危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方面已经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例如华北地区2009年发展旱灾时,正是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有效的缓解了旱情。本文从保障粮食安全等5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机械使用的作用,以求为推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充分运用贡献绵力。但是本文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机械的科学广泛运用。

精准农业概念范文4

关键词:精准农业;实践;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S15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17

农业是每个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它历经千年的演变,从原始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实现了过度,目前它正进入知识高度密集发展的新阶段。过去的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产出效率低,劳动者的能力得不到发挥,依靠农药、化肥进行生产还不利于农田产物的健康性。精准农业又被称为环保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手段,其研究的动力是田间分布明显的差异性,有助于做好定量分析,突出先进技术的优势特点。然而,精准农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高技术配合,对信息资讯具有较高要求,难免产生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本文就结合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从而发挥精确农业的作用。

1 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农业生产在研究过程中手段策略相对单一,将一块地看做统一的单位进行处理,没有根据土壤的形成、不同结构和地形特点开展分类似研究,不利于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还会造成浪费。现如今,人们对土壤的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也有了研究。90年代后期,我国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采用以50米距离为间距的网格法采集土样,分析了牧地条件下土壤表层速效磷、钾等的空间变异性,并探讨了胺态氮、硝态氮、有水溶性钾、水溶性钙等在空间中的变异规律,绘制了具体的等值图标,使我国在该领域得到了突破性进展。

2 精准农业实践中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成因及研究对策

即便在土壤质地相同的区域之中,土壤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特性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在平面和深度上不是均质样式,我们通常将这种土壤属性在空间上的非一致性叫做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土壤的变异包括系统变异和随机变异两种模式,引发土壤变异的原因也多样,例如水文、气候、母质、生物等等都会产生作用,而土壤中大量和微量的元素的变异性则取决于土壤母质的性质和地形位置,并与气候、大气沉降、降雨和农业措施等息息相关。其中,对土壤特性变异具有最大影响的是土壤的母质,母质是构成土壤的基础,它的差异小,空间出现变异的情况也小。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地形对土壤的肥力和有效水有较大影响,在坡度相似的位置,土壤特性也趋于相似。沙粒含量和ph值等土壤的物理特性,在复杂的丘陵地区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在不同的季节、年份,作物的产出数量也不尽相同,产量的时间变异占总量的变异数据高达60%以上。

在研究精确农业实践农田养分空间变异性成因和相关数据探索过程中,要利用经典统计学方法进行探究,采用最传统的估算土壤特性的方式,采用公式n=ta2S2/(x-Ⅱ)2进行采样分析,估算出变量x。一个随机变量Z的变化特征是由其概率密度函数P(z)来表示的,z为随机变量z的可能取值。地统计学方法可用于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的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化变量理论,变异函数是地学统计学方法的基本工具,它通过测定区域化变量分隔等距离样点间的差异来研究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并采用理论化模型求出某一区域的变异性特征。

3 精准农业实践中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发展前景

3.1 对农田土 壤进行研究的基础是采样工作,它是约养分研究的关键,在今后的发展中,还要结合最新的技术方式,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采样,利用最科学的方式研究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

3.2 土壤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时空四维有机体,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与土壤养分补充、迁移、转化、流失等微观机理研究相结合,对于揭示土壤养分在四维尺度上的演变规律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由于土壤 条件是一项复杂的内容,不能用单一的方法研究所有的现象。根据不同研究方式的特点,将地统计学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根据土壤具体情况实施变异性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

3.4 随着社会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坚持采用新技术、新方式,利用现代化手段,采用精准农业实践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并加入遥感影像、光谱信息、GPS定位系统,就成为了研究的新方式。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是我国基础建设行业,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精准农业思想是一种新的农业技术运用手段,能够有针对性的探究农田的特点,找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出现的具体原因。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一定要找到传统农业研究存在的不足,科学使用精准农业实践方式对土壤进行探究,突出它的优势特点,减少误差现象,从而做出精确的分析。

参考文献

精准农业概念范文5

关键词:GPS;GIS;精准农业监控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S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1948-03

Application of GPS and GIS Technology in Monitoring System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SHI Guo-bin

(Centre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based on GPS and GIS with collecting,transmitting,treatment, control and location features, could be used in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fields of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humidity, depth, illumination and location. It is the basis of variable technologies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research level and application general situation of monitoring system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based on GPS and GIS technology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it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realization of the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modern precision agriculture.

Key words: GPS; GIS; monitoring system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application

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是近年来国际上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是人们在探索21世纪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盲目投入、节约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农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阻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理念[1]。

精准农业充分地利用了作物、土壤和病虫害的空间和时间变化量来进行耕作和田间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大片土地平均施用化肥的做法,保证了作物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避免了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生产成本增长和污染农业生产环境,导致农产品品质和价值下降的严重后果,取得的经济和环境边际效益非常显著[2]。

1GPS和GIS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概况

1.1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它利用地球外空间有一定分布的24颗卫星,使地面上任何一点可以同时与其中4颗卫星进行通讯,分别测量该点与卫星的距离,最后将该点的几何坐标推算出来,最高地面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在精准农业中,现在一般基于差分GPS技术,精度为亚米级。在作业机械的顶部安装一个半球形GPS接收天线,可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并将此信号传给GPS接收机,GPS接收机将作业机械所处的经度和纬度数据通过RS-232串行接口传给机载液晶显示计算机,以此确定每一时刻机械的作业位置。

1.2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是一种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通用型技术体系。在精准农业领域中,GIS以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来管理田块基础信息,存储、分析和处理空间数据,生成作物产量以及土壤属性和病虫草害等环境因素的空间分布图,支持空间辅助决策,输出图形和地理统计数据以及田间决策处方图。

1.3GPS和GIS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概况

精准农业应用了GPS、GIS技术和智能决策、自动控制理论,将变量播种、变量施肥、变量灌溉、变量喷药和在线实时测产等技术集成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目前,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实时通信渗透到精准农业的各个方面,如何快速、有效采集和更新影响作物生长环境的空间变量信息,成为实现精准农业的重要基础[3]。农田地块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是实现作物生产规划、管理和效益评价的基本单元,实现农田地块信息实时监测和数据的快速、高效、全面的收集及分析是实现现代精准农业,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技术;又可有效解决农业劳动人口减少的影响。而定位是解决实现农业机械自动移动的基础性难题和完成其他任务的前提;因此,基于GPS和GIS的精准农业监控系统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控制及定位导航于一体,其主要设计思想是利用GPS接收机与掌上电脑(PDA)组成移动数据采集端,采集农田地块空间位置信息、时间信息、农田信息,通过SMS方式或者数据文件方式传输信息至监测更新中心。其中,SMS方式是基于GSM移动通讯网络,把野外采集到的数据包实时通过短消息SMS(Short message service)方式进行无线传输;数据文件方式是把采集到的地块信息就地存储为数据交换文件(文本文件或数据表文件),然后通过相应数据接口导入到监测更新服务中心[4]。通过在农业系统中实现远程信息采集与监控技术,可以把分散的农业设施连成统一的整体,因而实现农业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5]。目前,各种已开发和正在研究的监控系统主要集中在农业上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露点、光照和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喷药等的自动化控制和网络化管理,通过监测和控制其生长条件,从而达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少数监控系统还能达到预警的目的,主要是设定监控因子的上限和下限,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发送给用户,达到预警的功能,或是通过专家系统等进行自动的调控[6]。

2国内外GPS和GIS精准农业监控系统的研究

精准农业始于发达国家,其中的主要部分是精准施肥和收割技术。随着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降低成本,提高投人产出比、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迫切需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的新型农业的出现。在精准农业概念提出前,农业监控技术已经在各国有了初步的研究和发展,国外对环境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后又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国对于农业监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速度很快。刘德义等提出了基于Web的设施农业气象信息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实时数据查看、历史数据查询、K线图显示、气象预警信息、温室气象预报、应用示范介绍、手机短信提示、实时图片显示等功能。杨万龙等[7]自主研发的滴灌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利用土壤水势传感器监测土壤的含水量,进行自动灌溉施肥控制,当土壤水势达到设定水势上限时,计算机自动启动系统进行施肥灌溉,当达到设定水势下限时,灌溉施肥停止,计算机自动记录该阀门灌水量,其他阀门按此灌溉施肥量依次进行,这种控制方式可实现多个阀门的无人值守灌溉施肥控制。当用户设置不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计算机会及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用户介入处理,防止对系统或作物造成更大危害。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研制的便携式环境监测产品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8,9]。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精准农业构想,其微电子技术发展推动了智能化监控技术的发展,以及作物生长模拟、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专家系统成了精准农业早期技术基础。1993~1994年,美国在明尼苏达州农场进行了精准农业技术试验,用GPS指导施肥的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而且减少了化肥施用总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目前美国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喷雾机、播种机等农业装备上已经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控作业等高新技术。西欧国家在小麦、玉米的整地、播种、收获、运输等生产环节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不少农业机械也装备了GPS系统进行精准农业作业。很多监控技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许多国际大型农业装备厂商均推出了自己的智能产量监测仪、变量控制器产品。欧盟ISI启动了Wirelwsslnfo项目(1998~2003),期望运用GSM/GPRS/HSDCS无线通信技术,建立先进的农林管理多媒体服务系统[10]。Thysen[11]探讨了IT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Mc Kinion等[12]研究了一个卫星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满足了棉花害虫多谱图像的高速传输和实时处理的要求,提高了配药机械变量作业的效率和有效性。Geers等[13]应用GSM无线技术开发了牲畜运输过程远程监控系统“TETRAD”。目前,荷兰、美国、日本等国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基本实现了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喷药等的自动化控制和网络化管理。

中国精准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在国家“863”计划“数字农业”重大专项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5年在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业系统远程监控及农业信息化等方面获得了较快发展。乔晓军等[14]开发了农业设施环境数字化监控系统,以实现农业设施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庞树杰等开发了基于GPS和GSM的农田信息远程采集系统;句荣辉等[15]应用GSM短消息技术实现了温室环境的实时控制,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中国农业在精耕细作、多层次利用、生态农业等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方面独树一帜。各地已总结出许多具有区域特色的耕作技术和农业模式,这些技术对提高我国土地、水、肥等资源的利用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资源监控监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也成功地应用于作物长势、种植面积、产量、灾害、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监测[16]。历史经验表明,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起跑线上拉近了距离,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上的跨越[17]。

3展望

中国的农业正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精准化发展,如何结合中国农田实际特性,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出基于GPS和GIS的田间农业机械装备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分析地理信息数据,有效地进行各种耕作,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为进一步实现变量耕作提供技术支持[18]。同时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低成本的技术成果,支持精准农业关键技术与设备的专业精准农业监控系统,是中国实施精准农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重视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重视和研究GPS和GIS技术在精准农业监控系统的重要作用,对于加速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占领未来农业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熙,于玲,杜向军.精准农业液体肥变量控制技术要点[J].农机化研究,2006(11):5-7.

[2] 李凤菊,宋治文,刘绍伟,等,监控系统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27-129.

[3] 庞树杰,杨青,李莉.基于GPS和GSM 短消息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J].农机化研究,2004(1):1-3.

[4] 黄兴荣,潘瑜春,汪梅. 基于GPS/GlS的农田地块监测更新系统[J].农机化研究,2006,(12):95-100.

[5] 李明,李旭,孙松林,等.基于全方位视觉传感器的农业机械定位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170-175.

[6] 汪懋华.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J].农业工程学报,1999,15(1):1-8.

[7] 杨万龙,刘春来,李娟.设施农业滴灌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J].农业科技通讯,2009(4):103-106.

[8] 张云鹤,乔晓军.自动监控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系列(一)便携式环境监测产品在设施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上)[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8(3):14-15.

[9] 张云鹤,乔晓军.自动监控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系列(一)便携式环境监测产品在设施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下)[J].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8(4):16-17.

[10] KAREL C,JOSEF F,ADAM S,et al.Wireless supporting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formation systems―Wireless Info [A]. In Presentation at the 4th AGILE Conference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in Brno[C].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td.,2001.

[11] THYSEN I. Agricultur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0,76(3):297-303.

[12] MC KINION J M,TURNER S B,W ILLERS J L,et al. Wireless technology and satellite Internet access for high―speed whole farm connectivity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J]. Agricultural Systems,2004,81(3):201-212.

[13] GEERS R,SAATKAMP H W,GOOSSENS K,et al. TETRAD:An on――line telematic surveillance system for animal transports[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1998,21(2):107-116.

[14] 乔晓军,沈佐锐,陈青云,等.农业设施环境通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农业工程学报,2000,16(3):77-80.

[15] 句荣辉,沈佐锐.基于短信息的温室生态健康呼叫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3):226-268.

[16] 潘藉,郑兰英,张凤芝,等.GPS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展望[J].防护林科技,2006(1):41-44.

精准农业概念范文6

上海邦伯现代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坐落于上海大学科技园区。拥有国内领先的农业专门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2012年11月公司完成第一次融资,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银江股份。

公司创始人张侃谕教授首先在国内提出“智慧农业”概念,并给出其确切的定义,带领公司成为国内在智慧农业领域内唯一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

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设备与系统提供;

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的水肥一体化工程与技术服务;

先进农业栽培和养殖技术支持与服务;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温室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

温室建设及其自动化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邦伯公司把现代温室建造和智能栽培环境调控技术相结合,从温室建造和种植技术的结合点入手:

提高温室自动化水平,实现温室管理的省人化、智能化;

采用智能栽培专家库、决策辅助系统,实现温室环境调控和智能栽培,提高温室产品产量产值;

采用节能降耗,节水节肥技术,减少温室运行成本。

通过深入研究设施智能栽培技术和温室环境调控技术,直接为用户提供温室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邦伯公司已为上海市嘉定区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设计了基于水产物联网的刀鱼全人工繁育环境调控和监测系统的方案。

技术优势

温室建造运行与智能环境调控和智能栽培管理相结合的整体设计建设方案;

研究光合效率、干物质积累、呼吸消耗、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等过程,建立数字的温室智能栽培管理专家系统;

通过研究温室栽培环境中的肥水需求规律,实现精准施肥灌溉一体化;

通过病虫害远程诊断网络技术平台,实现病虫种类识别、发生流行规律、防治决策方法和治理技术的查询。

方案解决过程

应用案例

已经为全国10多个省市(南至西沙、南沙群岛,北至吉林长春,西至甘肃、新疆),110多个农业园区和农业生产企业提供温室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系统的工程服务。

主打产品

GSZK-01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控制系统

GSZK-01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控制系统具有高性价比的特点,节水节肥、省力省时、产量提高,专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和大田的水肥一体化控制,是公司的主打系统之一。

产品特点

节水节肥——高效水肥灌溉和精准调控;

可迅速大面积灌溉和施肥;

根据土壤水分等相关参数自动反馈控制灌溉;

省人力、省时;

提高产量——投运该系统可增产30%~50%。

GFZP-20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控制与生产管理系统

GFZP-20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控制与生产管理系统针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提供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全程智能控制系统。

产品特点

上、下位机的二层网络结构,集中监控与菇房现场控制相结合;

全数字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变风量变频调节的环境综合调控模型;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全过程自控与管理;

各种菌类栽培数据库及栽培过程参数复用;

缩短食用菌培育时间,提高产量。

系统功能

该控制系统由中央集中监控计算机和多个嵌入式控制器组成,通过CAN现场总线构成分布式网络,可同时对多达16 个菇房进行生产监控。中央监控计算机集中管理菇房食用菌栽培生产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显示分析;控制器承担菇房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控制器具备小键盘和液晶显示器,完成菇房现场的控制参数设置和全程生产管理工作。

ZPSY-30组织培养室环境调控与种苗生产管理系统将环境自动控制与植物组培技术融合,实现了环境控制和植物种苗组培全程生产管理及信息追溯,属于邦伯公司的独创。

ZPSY-30组培室环境调控与种苗生产管理系统

产品特点

植物种苗组培、脱毒等生产过程和操作流程的全程自动化管理;

组培室楼群的温湿度、CO2、光照、菌落、空气流通量等环境参数的自动调控;

绿色食品的基于条形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安全生产监测与追溯管理;

组培过程视频监控;

缩短组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