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科学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科学管理范文1
一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以特色产业配套机械引进推广、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为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农业机械化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装备结构改善、质量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水稻机插秧取得重大突破。新增水稻插秧机347台,总数达到527台,是上年的2.92倍。机插面积达到16.5万亩,是上年的3.75倍,圆满完成了市政府提出的“确保12万亩,力争15万亩”的机插任务。占全省推广面积的41%,位于全省第一。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09.81万千瓦,扣除年报新增统计内容,实际增长2.92%。新建大型水稻育秧工厂1家,各类高性能栽植、收获、耕作、烘干等粮食生产机械和茶叶、油菜、水产等特色产业配套农机具约1万台(套),大棚等设施约15万㎡。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改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共有93万台次农业机械参加了各类的农田作业,累计作业面积1118万亩次。同比增加4%。水稻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分别达到了99%、11%、99%,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9.2%,比上年增加2.45个百分点。油菜、茶叶、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
--农机服务效益持续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72个,新增31个,同比增加76%。创建规范化农机维修网点10家。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兴旺,农机服务进一步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年农机经营总收入达21.39亿元,同比增长15.43%。农机跨区作业总收入3500余万元。农机服务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亮点。
--农机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共发生本地拖拉机有责事故32起,死亡33人,占市政府控制指标的66%。发生辖区内拖拉机责任死亡事故37起,死亡40人;发生道路外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均控制在农业厅考核指标内。新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市)2个、示范镇(乡、街道)17个。农机安全治理和“平安农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认真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努力探索农机化各项扶持政策体系。20*年,我市农机化专项资金总量达到600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1.33倍。中央、市、县三级共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50万元,其中中央购置补贴资金900万元,比上年增加2倍;共补贴购置插秧机347台、拖拉机620台、联合收割机133台、其它各类机械(设施)2558台(套),带动农民近8000万元的购机投入,有效地提升了我市农机装备水平。在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我们还努力探索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新途径,首次对粮食生产“五统一”、“四统一”机械化作业的服务组织和大户实施作业补贴,市县共投入农机作业补贴1017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部司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全力推进水稻机插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各地多管齐下加大对水稻机插秧的扶持力度,把推进机插技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农机与农业部门紧密配合,联合召开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机插水稻田间培育管理暨单季稻机插工作座谈会、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暨冬种生产现场会,多次举办机插技术培训班,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示范和培训工作。各地还牢牢抓住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这一服务主体,为农户提供统一的育秧、机插服务,加快了机插技术推进速度。据统计全市共组织机插水稻现场演示会43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69期,培训人员3055名,发放技术宣传资料9300余份。由于政策扶持有力、培训指导有方,再加上技术成熟,服务有组织、有保障,机插水稻普遍达到了稳产高产,农民对机插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要求机插的热情越来越高。余姚、鄞州、奉化等地呈现出整村推进的可喜局面,慈溪、宁海、象山、江北等起步较迟的地区也都较好完成了目标任务。通过各种有效举措,机插技术推广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三)大力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推动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在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机化水平一件带方向性的大事,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各地都把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作为提高农机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服务水平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和扶持。专门安排资金,对运作机制较好、具有一定服务规模的合作社建造机库、购置设备、拓展领域等进行重点扶持,对合作组织购置农机装备给予重点支持,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合作社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专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市已有44家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统一机割“五统一”作业服务,有的已从单一的机械化生产,向粮食烘干、加工领域拓展,形成了由谷到米、从育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链。在加大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各级还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功能,加强信息服务,指导服务组织和大户开展“土地托管”、“一条龙”或“菜单式”机械化生产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农用柴油供应难问题,争取春耕、双夏等农用柴油指标5500吨。组织746台次联合收割机外出跨区作业,农机跨区机耕、机收总面积达到58.77万亩,为保障农业生产、增加农机手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进一步加快。在抓好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上,各地根据当地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化基地为依托,通过科技示范、项目带动等手段,做好各类新式农机具的引进、推广和培训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延伸。全市组织实施各类农机科研与推广项目32个。在项目带动下,蔬菜移栽机等新型农机登陆我市,作业面积正在逐渐扩大,一批适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装备得到推广应用。农机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培训农机管理、操作技术人员12797人次,农机远程教育2550人次。为加快农机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经省局批准同意成立宁波市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已核发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操作工、修理工职业技能鉴定证书501本。
(五)深化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农机安全监管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部署,我们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了“除隐患,查漏洞,全面规范拖拉机驾驶人档案专项整治行动”、“农机行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和“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积极开展对无证驾驶、超载超速载人、酒后驾驶、脱检脱保等违法行为执法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加强了对节假日和重要农时季节的安全检查,有效保障了农机安全。各地注重发挥公安农机警务机构作用,开展强有力的路面安全巡查执法行动,共组织联合执法587次,其中县局级以上领导带队296人次,检查各类拖拉机4216台次,纠正各类违法行为2676台次。对全市农机维修网点安全隐患和非法经营情况进行排查和清理,取缔10个非法经营网点。继续大张旗鼓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市)、镇、村、户活动,市县两级用于创建“平安农机”的投入达350多万元,累计完成全国示范县(市)1个,省级示范县(市)2个、示范镇(乡、街道)30个、示范村25个,市级示范村529个、示范户2000个创建任务。各地还全面实施了《浙江省拖拉机报废更新管理办法》,拖拉机技术状况明显提高。为提高农机安全执法队伍素质,先后对全市农机检验员、考试员、事故处理员、事故统计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规范了依法行政工作。
(六)抓好机关自身建设,农机化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深化拓展“创新形象、树新业绩”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狠抓了机关作风建设和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六型”机关创建活动。根据市委对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市局党委一班人和各处室骨干多次下镇、村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会等形式,摸清基层对农机化的需求,研究农机化创业创新的办法举措。多次举办了农机“五下乡”、“六下乡”点题活动,把农民群众当前最需要的技术、信息、农机等送到基层。通过狠抓机关自身建设,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意识、工作效能有了较大改进。各地还有效开展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在各级新闻媒体不断掀起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农机化、支持农机化的良好氛围。去年5月份,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踊跃开展抗震救灾和各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为灾区重建作出了应有贡献。有的农机合作社和机手还自发组织起来,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参与抗震救灾,受到了灾区人民的赞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
总的来看,我市农业机械化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机技术力量薄弱,年龄结构不合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的期望不相适应。
二是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方法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的期望不相适应。
三是农机化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小,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的期望不相适应。
四是与特色产业、经济作物相配套的农业机械短缺,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的期望不相适应。
农业科学管理范文2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对畜牧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相对不高,着重需要培养的是管理生产及协调工作人员的能力。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为了更好地适应本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必要对畜牧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
畜牧学概论 农业经济管理 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以来,畜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加大。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转变,社会对畜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在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如何使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快速成长为满足现代化畜牧业生产管理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新世纪人才,是畜牧业领域乃至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
1目前《畜牧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学生来源文理科兼有,教学难平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同时招收文科和理科类学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课程里有关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等内容需要学生有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储备,文科类学生却并不具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补充这些知识,同一个班的理科生就要进行二次学习,这极易引起理科生的厌学情绪。
1.2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学生学的实际需求
课程常常要连续三节甚至四节,导致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对教师的注意力。同时,有关畜牧业发展的新的科研成果每天都在大量涌现,课本知识的更新速度无法及时,内容的脱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知识观、学习观,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此外,授课教师也容易过多地强调畜牧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能从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弱化学生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本专业学生的最终要求。
1.3教师队伍的水平与实际要求有差距
教师的授课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高校中研究型教师的比重逐年加大,这类教师缺乏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授课的素养锻炼,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授课节奏。而且学术工作做的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倾向于把知识点讲得既全面又细腻,导致出现“唯知识至上”的授课模式,不给学生留知识点上的任何“困惑”之处。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机会,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质疑”和“批判”的意识。尤其是新进教师,由于没有常年教学工作的积累,无法形成自己成熟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也难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2《畜牧学概论》教学完善的建议
教学是一项技艺,有一定的规律和章法可循。因此,高校首先要坚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指导。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现今正不断地受到新型信息技术的挑战,但传统的教学方式绝不是一无是处,千百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一定有其可取之处[1]。各专业必须实事求是,从其培养目标出发,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和改革。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畜牧学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调整授课内容引入“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的设备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中,且自动化程度还在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目标是“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2]。因此,课堂上教师除了教授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外,必需着重引入现代高效畜牧业生产管理中的新内容。以养猪生产为例,要更加重视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问题、要提高对高产青年母猪重要性和分胎次饲养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现代员工管理、提高电脑控制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等等。“微课”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升级形式,已在中小学教育中被广泛提及,但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较少。但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一样存在注意力得不到缓解的问题,“微课”同样可以大有作为[3]。对本课程而言,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外,“微课”还能很好地展示生产的实际过程,更好地为达成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如将一畜牧业生产示范场运营中的饲料营养配比、育种架构设计、疾病防控、销售、环境保护、成本核算、员工培训等各个重要环节录制成“微课视频”,教师针对“微课”视频内容,站在“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随时与学生交流“微视频”中的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能加快学生毕业后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2.2调整授课形式,引入“工作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每个人低头仿佛都身处于“一个独立的世界”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大学生。骤然从高中均一化的集体生活中走出来,跳出父母的视线,加上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控制力,大学生非常容易孤立自己。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需的一项重要技能恰恰就是“协调工作人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意识到本专业的特殊性,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所说”,透过学生“所说”感知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所想”。为促进课堂上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以往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及最多的是讨论式教学[4-5],但这是针对单个学生个体的教学方式。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着重需要的是协调能力,需要他人的配合。因此,在课堂上还要锻炼他们彼此间合作的能力。如根据“微课”视频,在课堂上引入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情景”,设立小的项目论题,让学生以生产管理者的身份,采用分组讨论、课堂分享等方式对某一工作情境进行分析处理,不但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可以提高他们解决矛盾的能力;也可以设定大的宏观问题,以养猪生产为例,可以设定诸如“如何使猪的身生产性能和利润更高效,场区花钱的最佳方案如何制定,如何激励员工”等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统筹管理能力。
3结语
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在《畜牧学概论》课堂上调整授课的内容和形式,综合引入“工作情景”和“微课视频”等多种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最终更好地为完成本专业的终极培养目标服务。
作者:乔瑞敏 任广志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晶,王果胜.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改革趋势[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2):55~56.
[2]刘海波.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22):46~47.
[3]张肇丰,汪茂华,赵琴,陈彩虹,汪晓慧.微视频的兴起与迷思-第九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5(03):63~66.
农业科学管理范文3
1.1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经济转型期间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农业产业链上,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打破了传统的农业学科研究,而更加重视对农业经济生产全过程的研究。产品的精加工、绿色生态林业、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农产品的再加工等方面都将成为以后农业经济研究的重点。
1.2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对这一质性的改变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乡经济发展结构逐渐瓦解,城乡一体化成为了当前城乡结构的主要趋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将在经济转型期间得到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普及,城乡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将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点。
1.3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将重点放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上,并且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革命式的颠覆和再生。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和目前国际上农业比较发达的国际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国家化带来的挑战,这将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2积极面对新特点、应对新变化,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2.1差异化学科战略
考虑到上述笔者所阐述的农业经济转型期间的两大特点以及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三方面的新变化,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要认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的学科战略,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战略调整、城乡结构的质性变化三个方面。还要对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加大城乡之间各要素的研究力度,加大对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
2.2科研人才战略
在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根据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科的实际内容和需要有选择地按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需求进行有相对性的人才培养。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与调整,同时也要根据研究的重点转变而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将研究重难点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到具体的科研人才的培养上。同时国家也要不断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出台更多有关的扶持政策,加大科研人才培养的力度。
2.3学科互补性战略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以及数学、金融学、环境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够将这些学科进行分割研究,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涉及到的重难点知识作为核心内容来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管理现象的过程中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3结语
农业科学管理范文4
农林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之上的涵盖面非常广泛的一个涉农专业,目前国内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处境艰难,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科学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是理论课程教学成功进行的必要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构建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1.内容构成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确定三类课程,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普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和“两课”等文化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文化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给学生打下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功底。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
2.课程性质分类
按照课程性质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所有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修读,选修课则允许学生进行选择,只要修满学分即可。
3.课程结构
一般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经本专业专家组的多轮研讨确定初稿,再报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才能最终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进行微调,每隔四年经过一轮完整的教学周期后再重新进行修订。
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接受文化知识,获得各种技能的主渠道,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科专业、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素质与个性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讲授式教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确实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它仍有其可取之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比较符合我国国情。讲授式教学在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教学中尤其适用,此时,教师的“讲”处在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讲授将有关概念、原理讲清、讲透,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扫清障碍。
(2)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最最具效率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逐步展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判,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得出结论或启示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管理学、国际贸易和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成功地采用了案例教学。
(3)交流互动式教学。交流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改变传统的角色,确立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要求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
(4)课题组式教学。课题组式教学是指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联系紧密的课程内容,可从中确定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课题题目,然后组成多个课题组(每5名左右同学组成一个课题组)分别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尽可能按照课题研究的程序和规范进行。
(5)项目驱动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分工协作,将教学、学习和项目开发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要求围绕项目开发的规划与实施来设计课程体系,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分工协作的项目团队,项目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授的是项目开发中涉及的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知识,考核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将教学过程与项目科技开发合为一体,师生合作,即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可获得项目开发效益。
(6)学生主讲式教学。学生主讲式教学是指选定一部分适宜的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去轮流主讲,并主要由学生去组织课堂教学,老师作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必须进行充分地准备,既要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又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按照预先的设计很好地执行既定计划,又要根据课堂的情势灵活调整设计与计划,力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课外教学模式
理论课程的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
转贴于
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涉农特点,其课外教学尤其重要。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以下几种比较适用的课外教学模式。
(1)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教师在课外时间借助网络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可以把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典型案例等放到网上供学生阅览,也可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有条件的课程最好能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中设计多个功能模块,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引导式教学。目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专业兴趣缺乏而导致的厌学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实际的热点问题、事关亿万农民疾苦的问题等唤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通过其他各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是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3)课外活动式教学。采取适宜的形式开展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而课堂时间有限,同时很多活动也无法在课堂时间进行,只能在课外时间组织。
3.课程考核模式
在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教学实践中,对传统的的以单一的期末考试来确定学生课程成绩的一次性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采取贯穿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综合型考核模式,旨在全面考查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素质提高水平。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相应的实践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三个部分。
第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即对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第二,实践能力素质。在辽宁师范大学刘磊的博士论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中,将实践能力划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实践能力(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有效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音乐实践能力(对乐曲、旋律、节奏特别敏感,有很强的感知、鉴赏、表达和创作音乐的能力),数理逻辑实践能力(有效利用数学和逻辑进行推理的能力),空间实践能力(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身体运动实践能力(动作灵巧、敏捷,在身体平衡、协调、力量、速度、灵活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人际交往实践能力(善于觉察并区分他人动机、意图、情绪的能力),自我认识实践能力(善于认知人的内心世界,善于分辨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和自然实践能力(善于观察和洞察生物界以及自然规律的能力)。一般的,每门课程所要求的多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在每门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创新能力素质。主要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创新意识并善于进行思想创新、观点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的素质,创新能力是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但又难以确切考核的一项素质。
(2)考核方式。传统的课程考核往往只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单一的考核方式,这样无法有效考核学生的全面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考核内容的需要。根据考核内容多样化的要求,应该采取课堂提问、随堂小考、命题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现场实践和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当然,考核方式也应因课程而异,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可以选择与之相适宜的考核方式。
农业科学管理范文5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3+1”教学模式一、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积聚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涉及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我国有少数公办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但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一部分高职高专近几年也进入农村经济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单向性,所以效果都不太明显;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所以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知识与能力:
(1)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农村经济管理者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所以应全面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如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环境保护、财政与金融(农村)等。
(2)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除了应该掌握农村政策外,还应该能掌握农业种植技术、了解农作物特点等技术知识,能够及时解决一般的农业技术问题。做到上能写字做文章,下能指导种田插秧,提升农业的管理水平。
(3)必须具备经济管理知识。随着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多种经营业务的开展,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还要能够掌握农村经济管理、财政与金融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农村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能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将本地资源产品加工推销,为农民增收创造机会,根本解决农民的生活水平。
(4)具有融资、财务管理等知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要能解决农村融资和财务管理问题,做到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的建设。
所以,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全能型复合人才。
二、独立学院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与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以“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来构建的“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梯进型”实践课程体系:
(1)建立“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种类型、五大模块”, 即基本素质类、专业素质类和综合素质类。基本素质类由政治人文体育模块和基础知识及信息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基础、农业信息、农业政策、就业和创业指导等课程。基本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共性”能力问题,即学生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和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准确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等基本能力。专业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中“个性” 能力问题,体现了专业特色,是针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而设置的,它由专业素质基础模块、专业素质技能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农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乡村社会学、植物生产技术、畜牧概论、水产概论、设施农业概论等课程组成,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解决农业产业中基本的技术问题;其中,专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开设主要是根据农村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设置,主要课程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农村会计学基础、农村投资项目评估、农业推广学等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是解决人才培养中“应用”能力问题,主要通过设置实践教学模块来实现,即校内专业实训类课程和校外课程实践环节。主要课程有“农村投资项目评估”、“ 农村会计学”仿真性模拟实训等,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调查、建立“班村共建”农村、技能比赛等一系列社会活动。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立足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必须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农民技术需求相适应,培养全能复合应用型人才,才能够满足农村人才市场对多元素的要求,才能够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决策、营销、融资等遇见的实际问题。
(2)设置 “技能化”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与农村生产经营、实际管理相结合,在体现“农”的专业特色基础上,课程设置的顺序、时间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将专业理论课程和相对应的专业实验课程、实践课程一一对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中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和农村经济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采用“3+1”教学模式:即三年课程教学和实训加一年社会综合实践,共设置45门课程,其中基本素质类课程15门、专业素质课程19门、课程实训课程5门、社会实践课程6门,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算机基础、英语、数学、体育、农村政策、农村应用文写作、礼仪规范。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网络技术、英语、数学、体育、农村信息、微观经济学;专业技能课程:植物生产技术。课程实训:植物生产技术实践。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时事政治、农村法律法规;专业素质课程:乡村社会学、农业管理学、农业推广学;专业技能课程:设施农业概论;课程实训:设施农业实践。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农村经济常识;专业素质基础课程:农村产品营销学、农村经济统计分析与应用、农村财政与金融;专业技能课程:农村会计学;课程实训:农村会计学全真模拟实训。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量经济学;专业素质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专业技能课程:新农村规划与科学发展、农村干部领导艺术、水产概论;课程实训:农村财务管理。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专业素质课程:农村投资项目评估、税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课程:农村经济纠纷处理、畜牧概论;课程实训:电子商务。
第四学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综合实践,其方法可采取专题调研和分析、农村市场调查与预测,并撰写毕业论文。
科学的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服务“三农” 经济管理人才,既能做一名农村生产技术人员,又能当好一名“村官”,解决农村一些现实问题。
(3) 突出“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既是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每学期对核心专业课和技能课应安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形成“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由以下三大模块组成:①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包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三方面内容;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如投资项目分析模拟、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仿真系统等内容;③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可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寒暑假回乡公益活动”、“走进千村万户,回乡社会调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等系列调查活动。
三、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以下问题
1. 突出专业特色,解决好农村管理课程与经济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以系统的观点科学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在增加农科类课程的门数的同时,使农业技术与管理各门课程与经济类各门课程学时比例合理,突出其专业特色,这样,才能提高和拓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经济管理素质、知识与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应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进行系列课程优化与整合。
2.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
农业科学管理范文6
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为适应21 世纪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经济管本文由收集整理理人才的需要,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
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受教学条件、课程设置模式和考试方式等限制,普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守旧的教学理念
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因循守旧,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上的知识,既缺乏对实验环节的认识,也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单一的实验教学方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主要以专业计算机软件为载体的模拟实验平台,教师讲授实验目的、方法和内容后,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考核方式以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为评分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主要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均承担的兼职教师,专职实验教师较少,此外,许多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实验经验严重缺乏,所以在实验教学方面很难有所作为和突破。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本着系统性、效益性的原则,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合,加强校企合作,围绕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改革创新教学[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