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教学能力 培养 提高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综合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高质的持续的教师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使用。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大多倾向于把能力与活动联系起来,并从能力在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构成个性心理特征的方面提示能力的概念。如学者罗树华等则认为,“所谓能力,是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动力量。”

综合这些定义,我们把能力看作是个体在一定活动情境中,基于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活动目标达成及其成效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教育领域,教学能力是大家经常使用的、比较熟悉的一个词,但关于教学能力是什么的看法却不尽一致,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有人认为:教学能力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本领”。也有人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条件。教师应当具备掌握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能力。本文中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结构,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既有普遍性,也应该有它的特色性。其普遍性就是作为一名教师都具有的教学能力,主要有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调控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那么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特殊性又表现在哪里呢?本人认为,特殊性与高职教师的基本任务密切相关。高职教师的基本任务为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对高职教师来说,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让学生知识够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某一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具有技术运用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相对应的,高职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具备职业技术教育能力,这也就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特殊性所在。

职业技术教学能力是指专业教师培养学生技术(含管理)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教育能力。对专业教师来说,职业技术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实训课程与实践课程)开发能力、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和技能教学能力。其中技能教学能力在职业技术教学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升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高职教师只有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和职业技术教育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生产需要的劳动者,才能完成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国家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能力直接反映在教学现状上。据笔者调查,随着教改的深入,随着内涵建设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高职院校教学现状

通过了解调查,我们不难看到,高职院校教学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照搬本科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本科的“压缩饼干”,并没有从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教学。许多的教学计划从形式上看符合高职教育理念,但是深入到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就会有许多内容是与高职教学教学规律向悖的。

2、高职生自身基础待提高,厌学情绪严重。高职学生很多都是文化分数较低,本身就不是很喜欢读书。调查几所高职院校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占44.6%)。②少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占16.4%)。③有些学生对某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是很接受。(占21.7%)。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足。(占30.5%)。⑤学生无学习动力。(占37.3%)。⑥住宿生晚自习无事可做。(占78.6%)。这样的一种状况就是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教学也有抵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单一,学历偏低。这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并最终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从高职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与普通高校教师必须是研究生的要求相距甚远,与《教师法》要求全部达到本科学历的任职资格比,也存在着较大差距。职业技术院校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上讲台。据资料统计,在高职教育比较发达的江苏省,高职教师中本科生才达到68.67%。大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偏低,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学带头人匮乏。

4、缺乏实践锻炼经验、动手能力不强。无论是“三改一补”转型的高职院校,还是民办高校、甚至重点大学所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由于传统的“精英教育”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大部分教师无实践工作经历,有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无从谈及。据北京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组对北京地区14所高职办学点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教师中平均只有25.75%的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曾下厂实践过的仅占239%。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和岗位实用人才和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及提高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8年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中,将课程改革贯穿于其多项指标中。这种课程改革,不仅要求高职教师熟悉相关职业领域里的工作过程知识,而且必须有能力在遵循职业教学论要求的前提下,将其融入课程开发之中并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由此,职业教育师资的资格就具备了双重的实践特征:“一是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它存在于教学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二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它存在于生产劳动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职业教育师资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师资的教学实践必须与不断变化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实践相适应”。因此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途径来考虑。

(一)形成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

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教师,其教育观念与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否吻合,直接决定着他们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率。所以对高职教师的先进教育观念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高职教师不断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在推广先进高职理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循序渐原则和内化原则,所选择的内容也必须从高职教师自身的现实需要、改革需要、继承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组织他们系统地学习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

(二)大力提倡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师教学水平培训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所以各项教改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贯彻“知识必须、够用为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量”的教学要求。这种要求首要任务就是培训教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大力实施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师教学水平培训。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开展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师水平提升培训,首先就是要确立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标准。就是要培养教师学会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找准每门课程的能力目标,学会依据岗位活动来设计教学项目,以实现能力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会围绕职业能力训练来设计教学方法,进而按照这些设计标准来实施教学,有效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

开展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师水平提升培训,就是要开展教学设计实践为主要载体的教学培训。这种培训的目标首先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培训的项目任务以每位教师完成自己所承担的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作为载体,可展示、可监测、可检验的成果就是每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和一次课的“单元教学设计”,让教师在培训实践中亲身感受和领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适合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我本人参加的也是这种培训模式。通过培训,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学院的内涵建设也就自然而然的促进了。

(三)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能力、教学成果、人际互动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能否胜任教学任务的参与依据,也是学院人事聘任的依据之一。因此,学院必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定期反馈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建立由系领导挂帅的系部二级质量监控队伍,通过随机听课、教学常规检查和实践环节检查,从而形成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学生三级评教制度,从而保证教师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合理和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教师,使教师自我提升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锋锐,甘承凯.浅谈新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及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 价值取向课程开发

一、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以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群和学习者职业持续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具有范例性和典型性的工作项目与任务为载体,按照劳动组织方式和典型工作过程整合知识,学习者在职业化的学习情境中基于任务和在任务中进行学习,获得可迁移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课程体系要建立在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过程分析基础上

课程体系不再是简单按照学科之间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也不是由不同类别的课程简单化的组成串行结构,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根据典型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相关性来确定课程标准和构建课程内容结构,按照行动体系导向和职业岗位群的关联度、工作任务的整体性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要以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转换为前提

在对主干产业和典型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职业领域向教育领域、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对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规格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全面分析(见图1),以此确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按工作过程的结构要素设计出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突出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和要素真实。其课程形态的物化成果就是以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起点,开发出以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为主体,体现“四新”技术并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的系列化课程。

图1 从职业领域向教学领域转化的流程分析

(三)课程标准要遵循职业性原则

课程标准是教材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在对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以形成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同时参照行业(工种)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鉴定标准有关要求;以完整、典型的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重视工作过程知识的迁移与提高,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对学习者作为未来职业人、社会人和现代人的需求。

(四)教学过程强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理实一体化

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学、做”合一和“手、口、脑”并用的一体化,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和序化知识,创设职业化学习情境,把工作过程各要素标准“真实”地体现在学习情境中。在获得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同时,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培养学习者完整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

(五)教学评价要坚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在对学习者进行学业评价时,注重将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和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创新性相结合;注重将行业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人的职业意识、职业操守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内容;关注全体学习者的发展。

二、关于“以能力为本位”

“以能力为本位”就是把对学习者的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的,但这种能力绝不只是某种职业技能或简单的就业能力,而是指向学习者自我发展、个性发展、职业发展、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按照德国职业教育对关键能力的划分,大致分为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培养。

(一)专业能力是个体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方法有目的、专业化地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这也包括逻辑的、分析的、抽象的、归纳的思考,以及对事物系统和过程关系的认识,具有职业特殊性。

(二)方法能力主要指在独立学习和工作中,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在各种学习和工作实际场合迁移和应用的能力。特别指掌握获取新知识和适应新环境,应急处理和应变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能力,不断适应未来职业的转换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是做人与共事、社会关系与矛盾、与他人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组织纪律性等方面。

能力构成的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方法能力,然后是社会能力,最后才是专业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职业活动不涉及具体的专业,最需要的是专业以外的跨专业、跨职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质疑、批判、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方法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学无止境的专业知识、未知领域和未来世界,主要通过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能力,主动面对和积极应对知识更替及职业变化的挑战。

图2 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解析

三、关于“以实践为主线”

“以实践为主线”是由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本质内涵,即任何职业劳动都是以职业和岗位为工作形式进行的。

(一)“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

职业实践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和考试)的标准。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职业实践是否科学以及是否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关键在于是否以行业企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作为逻辑起点,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培养学习者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并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二)“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课程标准与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应该参照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工种技能标准。课程的内容要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问题和课题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掌握为课程结构的逻辑起点;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工作项目为单位并按实践能力形成的需要组织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活动的进程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三)“以实践为主线”决定了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课程开发的主体人员主要有行业企业专家与技术人员、课程专家、职业学校一线教师等。其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从“人才购买者”的视角深度参与课程定位、课程转换、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并提出合理化和可行性建议。课程开发的主要流程遵循:行业企业调研―职业领域边界划分―确定工作模块―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课程转换―课程体系建构―课程标准研制―核心课程开发―编制学习单元等。

四、关于“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一)需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教学项目为载体

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进行细化,把理论知识、实践技术与实际职业情境有机结合,将典型生产项目或者服务项目进行教学转化,通过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形成系列化的典型教学项目、实践案例和学习单元。

(二)需要开发以项目化教材为主体的学习资源

它主要反映在课程模式与内容的模块化、项目化和案例化。一门项目课程可设计为若干个项目,一个项目又可分为若干模块。项目课程之间、某门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因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异。课程中的项目之间及其模块之间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和“层级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原则,将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构建和选择。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技能考核要求等。

五、关于“多元化课程模式”

“多元化课程模式”是我们在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升学、就业、终身发展)、教育主体多元(学习者基础不一、差异性大)、专业门类众多的背景下,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而提出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和课程性质、课程形态、课程模式的多样性。因此,前面提到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对其他课程模式的绝对排斥,更不是将项目课程唯一化、神圣化和排他化;相反,由于专业不同,我们更要提倡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推进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课程核心理念、放课程具体模式”的指导思想。

“统课程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课程改革在“以生为本,终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体现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实践主线,聚焦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具体来说,课程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并以任务、项目和课题为载体,将知识与技能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要体现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课程模式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

“泛课程具体模式”就是提倡在体现课改核心理念指引下的多样化、多元化课程形态。通过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既培养和内化学习者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地开发课程。除了开发系列项目课程外,还可以开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包”、教师教学手册、学习者学习手册等。

六、关于“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切实反映“宽基础+多模块”“基础平台+方向模块”的平台式课程结构。“宽基础”即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活模块”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某个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它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并把综合能力分解为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宽基础”主要侧重于关键能力的培养,“活模块”侧重于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础平台+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可以在保证基础课程模块基本不变、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社会需求实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增强学习者的就业能力和跨岗位的从业能力。同时,可以给不同基础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选择性的课程菜单,不断满足学习者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需要。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为: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要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要以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载体和途径,同时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的设置也应按照从基础到专业、先专业基础课程再专门化方向课程的逻辑顺序来构建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一是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课程安排上它们应当同时并进。新生一入学就应当开始接触专业课程,通过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促使学习者尽快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二是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职业模块)和选学模块(拓展模块),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专业方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三是专业课程总体上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满足学生不同专门化方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人才规格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可以有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项目课程等多种模式。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平台与模块的搭建

根据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可以将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基础发展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

图3 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础发展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个模块。作为培养学习者道德素养,为后续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公共平台,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并行开设,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两个模块。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整合专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开设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以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模块化课程,并给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的专门化方向模块。

素质拓展平台包括人文修养课程和素质拓展与技能取证课程两个模块。开设包括人文、环保、艺术、营销、交际以及地方文化等系列课程,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和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 职教论坛,2008(12):1-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 职业技术教育,2006(8):5-8.

[3]魏新民.对德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观点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31-33.

[4]徐国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方案(范式)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3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对策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市政工程施工是市政施工企业的基本任务。施工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主要的内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合理地组织完成最终市政项目产品的全部施工过程,有效利用人力和物力,充分地利用时间和空间,确保综合协调施工,使市政工程达到工期短、质量优、成本低、安全生产的目标,迅速发挥投资效益。就当前而言,我国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质量意识淡薄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缺乏基本的质量意识、质量控制程序以及质量控制手段,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普遍比较低,短期行为突出,很少能做到努力抓好施工质量,同时对施工设备投入的质量和数量也存在问题,施工违法分包和转包现象普遍,借资质投标的情况很多。施工单位技术和管理力量差,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缺乏现场技术及施工经验,导致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混乱。

2、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目前,很多市政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难以达到要求。市政工程主要包括:桥梁、道路、绿化等工程,每项工程都有它特有的技术特点,彼此间的技术专业知识差别很大。比如在市政道路施工时,由于地下的网线曲折复杂,涉及面广,所以更着重于道路管线的排迁;市政绿化工程施工时,要求在短暂的工期内,着重于维护施工的特点;结构最复杂的桥梁建设,有着难度大、工期长、技术专业性强的特点。而很多施工人员明显这方面技术储备较差。

3、施工监管力度不足

监理部门所要监控的不仅仅是现场施工质量的情况,还要对工程的进度、施工人员、仪器设备、工程资金、安全生产等进行监控。但是在具体监控工作中,受到职权的限制,监理部门对施工的监控力度远远不够,监理作用发挥不充分,根本无法做到全程监控,发现质量问题,不敢去管去纠正,得过且过的现象时有出现,甚至出现主动为施工企业放绿灯的情况。

4、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第一”永远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首要目标之一。然而从目前市政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有的工程师为了献礼或应付检查,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安全问题,有时出现抢干和蛮干。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市政施工人员大多是弃农务工的农民,绝大多数民工文化少,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不能熟练掌握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使施工现场许多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纠正、消除。

二、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1、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工作

首先,增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教育。强化全体员工“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至上”的观念,克服对质量认识上的错误,以使员工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方法,有一个普遍的了解和掌握,并结合本职工作灵活地加以运用。其次,这种教育和培训要结合员工的专业工作特点,进行专业的技术教育和操作技能训练,以提高员工的基本功和技术业务工作水平,以适应新设备、新技术等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2、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人才储备

人才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保证。现有的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必须加大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专业、全面、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加大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学历教育和在职职业提升培训,打造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继续完善岗前培训机制、建立入岗培训、换岗培训等多种方式的岗前培训,为施工人员提升专业技能提供方便。

2、加强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应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工作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2)加强对人、材、机的控制。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显然是举足轻重的。对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必须详细的核对相关资料,必须在监理的监督之下,进行材料的数量、规格、类型进行确认后,才能进人现场。对于不符合工程条件的材料,予以退回。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3)控制施工环境。在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原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首先,甲方可深入施工现场,要求施工方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如了解地质情况,要求施工单位熟悉施工图纸、工程结构、技术规范、安全知识,懂得文明施工要求、增产节约措施。在施工组织原则指导下,遇有特殊情况,具有规范的灵活的施工方法指导施工,才能避免事故发生,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特别是要具有对工地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其次,指导施工单位深入了解施工工序问题。施工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矛盾交错,问题层出不穷,管理者要勤于现场巡视检查,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再次,甲方可对施工单位进行管理方法的灌输。管理现场的基本方法是要把双眼盯到现场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角落、每一件事物和人、材、机等方方面面。做到看一遍工地,掌握一线情况,处理一堆问题。最后,要求施工单位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甲方以及监理单位。施工现场每天都在发生一系列矛盾,出现一系列问题,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施工进度。对这些问题,属自己管的范围,就立即处理,属他人管的权限,应及时沟通,若个人处理不了,通过集体决策后指定专人负责处理。解决问题的时限应做到当时、当天,切忌碰上问题闻者不问,知者不报,久拖不决。

4、严格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一是要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前提,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5、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的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三、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工序、文明施工等,都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施工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闰林娜.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办法[J].时代经贸,2008(2)

2、龚小军.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l)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4

关键词: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教学方法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我国1996年颁布《职业教育法》,而《高等教育法》于1998年8月颁布,1999年实施。《职业教育法》总则的第2条明确指出“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其后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中后接受二至三年学校教育的实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员、经营与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优先满足基层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从《职教法》颁布之后迅猛发展起来的,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已经占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

一.高职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区别

按照字面理解,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但在实际建设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矛盾,一方面,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关系不顺,这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脱节;另一方面,教育内部管理上的不顺,造成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上的脱节” 这样的脱节或者矛盾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应该说还有一些。但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科学的定位,是诸多研究者探讨的问题。如有人提到的,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技术,“‘职业性’与‘技术型人才’的教育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技术型人才’教育要考虑‘职业性’问题,但考虑‘职业性’问题的教育形式绝非只有高职教育,任何专业性教育都要考虑‘职业性’,‘职业性’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另一种融通的说法称:“高等性是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职业性是高职培养目标的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职业不等于专业,但是专业的综合、融合和复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确实是高职院校目前的基本任务和方向。在职业技能的教育上一个被广泛忽略的问题是:对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成为了尚未进入社会的高职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社会教育这一环节和学校教育环节逐渐融为一体,两种学习界限重合,不能区分。

二.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德国是作为两个并行的系统进行的,而我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法规还没有完全认可这样两种系统的并列。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历仍然与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共通性,高职院校颁发的专科或本科文凭仍然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内容与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共通性,大学生的就业划归为自主择业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遵循了人才要进入市场、高等教育要面向就业的现实规则。市场经济继续深化的结果必然是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要能够经受市场的检验,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差异就首先要从人才类型上进行确定。现在比较科学的判断是,根据四类人才智能结构具有的不同特征,相应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学术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根据世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从而把高等职业技术这种类型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既注重技术,又注重技术层面的发展和升级的人才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后两种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输出的对象。在技能型人才向技术型人才发展的培养上,对动作技能的依靠向智力技能转化尤其注意,因此“校企合作”以及“项目教学法”成为了目前诸多高职院校改革的必然之路。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环境与企业培养人才的环境毕竟不同,企业的生产项目和学校实施的项目也有不同,完全模仿企业环境或者依靠企业环境来进行人才的技能、技术教育,之间的矛盾正是前面所提到的,两种学习的差异引发的两种教育的差异。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并非市场化的主体,教育产业化毕竟只是要求人才培养上要同市场接轨,人才不是简单的商品,劳动力的特殊价值在于它本身能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把人才作为商品来培养,实际上是限定了劳动力价值的创造,把劳动力的升职潜力消除掉,违背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那么,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要如何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呢?

(一)就业是市场选择的直接结果,并非培养的直接结果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在在培养方式上,目前的“双证课程”和“项目教学法”都是积极有效的方法。在某些行业内,在那些急需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岗位竞争中,高职毕业生能取得优势,这一点和这一行业或这一企业面向市场的紧密度切实相关。在高职教育中,模仿企业以及依靠企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正是面对这些岗位而进行的教育,既把这一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传授给了学生,还把这些动作技能、智力技能背后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比较切实的传授。正是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反应决定了这些行业和企业在用人规则上能不拘一格,万马奔腾。在目前“校企合作”项目中参与进来的企业,往往前瞻性较强,认识到了企业发展在科技研发、人员培养和招募中和高等学校的共赢态势,把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转为己用。这中间的操作都基于这些行业或企业市场化的程度较高,不只是“市场需要什么,我生产什么”的程度,而是“市场将会需要什么,我要准备什么”这样一个程度。面对不同学历的人才,唯能力是举是这些企业的选才标准。

(二)对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要达到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水平

一个缺少职业道德、科学思维方法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工作者将损失其在专业方面和实践操作方面的所有优势。在这些方面的培养上,不是要让高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下培养的学生,恰恰相反,趋同才是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过程中,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力和自信心,用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工作技能培养来增强其力量,用各行各业涌现的高职优秀毕业生纠正其信念。

(三)把学校教育和实训实习进行科学的结合

教师如何进行教育,以及什么才是教育,至今仍有不同的观点。教师所担负的责任和功能绝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培训师,在高等学校尤其如此。丧失了高等学校的基本定位,把学校教育混同于企业培训或者把学校混同于企业,在高职院校的初期发展中,因为扩张的需要,因为粗放的失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人才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尤其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之后,这个问题将更多地提上日程。要把劳动力价值发挥到最高值,这必须依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必须依靠深厚功底的教师队伍,必须依靠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输出质量将决定众多高职院校的发展态势,把简单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科学的调整绝不是背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高职院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问题上,深层次地反映了两种教育体系的差异。按照德国“双元制”的做法贯彻下去,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而且企业居主导地位的办学局面,在进一步的高职教育改革形势下,不是没有可能。但学生即员工,学校即企业,教师即师傅的模式只是把社会教育普及化的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无限向岗位培训靠拢,无论“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设置,学习领域教学法的实施,都与这一办学主体的变化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办学主体的改革落实到具体院校的专业改革中,是单个高职院校无法完成的历史使命,更是当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的高职教育形势所无法认可的。

参考文献:

[1]段志坚、马仲明、李建平、肖贻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的探讨》,《教育与职业》2006年23期。

[2]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1期。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5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 中职新生 作用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①当前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②中职教育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主要承担者,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按我国总人口概算,要让数亿人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其意义是赋予了职业教育普及化的使命。[1]“十一五”期间,全国中职学校为社会输送了2500多万名毕业生,这是劳动者的整体崛起。中职教育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然而事实上,中职毕业生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由于知识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拥有职业工作经验要求,中职生的实际岗位操作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断层。这就迫切要求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创新与发展,其中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选准职业方向,制定最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跨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我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单元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了中职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旨在将职业生涯规划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让新生获得职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之根据个人特质和社会环境,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一、中职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设计与过程

美国学生职业指导开展了近百年,发端于中学生的职业咨询,现已发展为普遍在中学、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我国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指职业发展的一种预期、目标制订与行动计划的有机统一,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

但是,中职新生大多16―17岁,既处于中职生身体发育的第二次高峰期、自我意识和思想智慧的增长期,又处于确立人生理想、训练人格品行、培养道德责任感的关键期,更处于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期。[2]但由于刚入校对新环境还很陌生,所有东西都要从头开始,对前途比较迷茫,还处于入学适应期。

中职学生往往是中考失利后在家长、亲友的指导下选择专业的,进入中职校学习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不足会逐渐显露出来。部分学生不理解中职培养的目标,存在着极大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不懂得“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专业与个人兴趣存在差异。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清楚专业和就业的关系,多数凭借媒体宣传、网络排名和亲友意见等进行判断,其中自我调适差的学生还会在专业学习与个人兴趣之间逐渐出现矛盾心理,从而对前途充满迷茫和无所适从。[3]

(一)职业生涯规划社团的组建和思路

2010年8月我校组建职业生涯规划社团,以经济管理系10级中职新生为社员,其中重点关注有职业生涯困扰或愿意承担在社团中的责任的新生。在确定社员后,在开展社团活动前,召开见面会,介绍社团活动的有关知识并初步说明社团的规则。社员和社团负责人签订入团协议书。

社团活动连续进行5周,每2周1次,每次1.5―2小时。社团活动方案以职业生涯理论为基础,根据生涯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将全程分为5个活动单元。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采用单元渐进的方式,共同尝试完成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的任务。

(二)社团活动的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社团开展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次社团活动(自我觉察阶段):迎接美丽新世界。活动目标:介绍生涯概念,让社员了解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了解新生参与社团的动机和对社团的期望;协助社员互相认识,营造安全、友善、信任的社团气氛,激发并唤醒社员的生涯规划意识。活动:社团工作的学干自我介绍;职业生涯社团活动基本知识讲解;认识你。

第二次社团活动(自我探索阶段):360°了解自己。活动目标:生存选择;帮助社员探索影响自己职业生涯的各种特质(性格、能力、兴趣),并通过他人的回馈来重新认识自己。活动:生命历程,寻找自己的生涯价值观。通过周哈里窗、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探索社员的性格与生涯兴趣。作业:在两周内到社会上进行职业实地访谈,收集行业、职业和就业信息;填写职业调查报告单。

第三次社团活动(自我整合与资源探索阶段):生涯博览会。活动目标:探索职业世界,促进社员对社会环境、行业信息、职业信息、就业形势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探讨生涯清单,形成暂定生涯目标。作业:综合自己的兴趣和理想,选出3―5个初选职业;个人关系图。

第四次社团活动(继续探索阶段):职业生涯定位和规划。活动目标:分析个人的就业条件及其与初选职业的匹配度;确定职业目标;拟定职业生涯规划;分析计划可行性掌握生涯规划和生涯抉择的具体方法。活动:生涯列车;一步一脚印;执行策略演讲及讨论会。作业:思考我的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

第五次社团活动(启发和自主延伸阶段):笑迎未来。活动目标。引导社员回顾前四次社团活动,统整社团收获,共同解决生涯规划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团体效果评估;鼓励社员依循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前进,在良好的氛围中结束社团活动。活动:填写调查问卷。作业:活动总结报告。

二、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效果

采用四种方法对社团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

一是团体结束后,让社员填写《社员满意度评估表》,以了解社员对社团辅导的整体满意度。

二是社团辅导开始前与结束后,均让社员填写《社团成员自我评估表》,以考察其参加社团活动后的变化情况。

三是要求社员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写活动日记。在整个辅导结束后,写总结报告,对社团活动进行主观评价。

四是社团结束后,研究者做跟进访谈,以了解社团活动作用的持久性。

(一)社团满意度评估

发放《社员满意度评估表》,让社员对社团的9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为1―4。对个人来讲,等级越高,个人越满意;对社团来讲,处于高等级的人越多,社团活动越有效果。

表1 《社员满意度评估表》统计结果

注:所有分数是10名中职新生得分的平均分。

(二)社团社员自我评估

《社团成员自我评估表》设计了13个项目,由社员在活动前和活动后对各项进行评分,评定分数为0―10分。对个人对讲,活动后所得分数越高,说明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越强;对社团来讲,正向的变化幅度越大,说明社员的进步越大,社团活动越有效果。

表2 社团活动前后《社团成员自我评估表》

注:所有分数是10名中职新生得分的平均分。

(三)社员的活动日记与总结报告

活动日记与总结报告记录了社员对社团活动的心得体会,从中可以了解他们在社团活动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变化。以下摘录了几位社员的总结:

“十分感谢有机会能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社团,以前我对未来一片模糊,都不知道我的下一步做什么,总认为一切要等到毕业后才明白。通过社团活动,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行行出状元。对毕业后有了一些较为具体的职业规划,也有信心了。”

“中考失利后到中职校学习后,心理有着极大的失落和自卑。通过社团活动,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融于家乡的发展之中。”

(四)对社员的跟进访谈

在社团结束后,对社员进行了跟进访谈,目的是了解社员在群体环境中获得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情况,以确定社团活动作用的持久性。在社团结束6个月后进行访谈:社员对活动的主题设计、社团的活动方式、领导者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较为满意;对社团活动的作用给予了肯定,认为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多数社员树立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开始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但也有社员由于环境改变、意志力缺乏而难以严格执行先前制定的规划。

三、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局限和改进之处

(一)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局限

1.参与社团活动的人数少,并且由于职业生涯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社团活动最终完整进行下来的人数少,对形成的结论支持度不够。

2.社团活动的单元设计上,最初设想是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比较,但后来由于样本流失而未能如愿。

3.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活动的效果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而本次社团活动缺乏长期动态的跟踪。

(二)对中职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社团的建议与改进

1.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生涯规划基本知识和方法。

2.尽早利用资源进行生涯探索,确定生涯目标。通过依靠家长、亲友的有利资源进行社会实践,对外在环境进行探索,从而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初步制定长期与短期目标,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探索奠定基础。

3.以目标为导向开始行动,并评估和动态调整

职业生涯的变化性是社会经济发展提速、职业流动加快、职业发展通路变化的产物,所以生涯规划要以目标为行动指南,不能一蹴而就。生涯规划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影响到最初的选择,这就要及时调整,对自身和外部环境再认识,修正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益于达成自己的生涯目标。

注释:

①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10,(第一版).

参考文献:

[1]邱开金.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诠释[J].职教论坛,2006.09.

[2]黄昭彦,王琳娜.班主任做好高职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81).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6

关键词:专业+实体; 高职;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42-02

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主要特征

创新高职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基础建设的重点。高职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各专业内容本身就体现了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培养学生应立足满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对能力的要求。二是专业实践性强,教学内容具有本身独特的专业内容。机电类专业培养的是将工程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即技术应用型人才,各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专业技术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三是内容广泛,专业内容涉及材料、刀具、计算机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技能等诸多方面,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特点。四是持续贯穿与阶段深化,机电类任何一个专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目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技能培养,需要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训练,有其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基于机电类各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特征,向学生传授机电专业基本操作技能、技巧是实习实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机电类专业学生操作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学生在机电专业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校内实训实体,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指导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通过直接参加实习实训中心的生产活动形成较为娴熟动手能力的过程。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的开展为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但总体看来,高职院校机电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一个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实训体系的建设推动课程体系的建设机制尚未完善。(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单一。目前,各高职院校大多数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都是采用院校为主的基地建设模式,利用政府的专项资金和学院的自筹资金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由于资金的限制和缺少自主研发的产品,建设规模一般不大,且设施和设备的复杂程度和精度等级不是很高,仅以满足学生基本技能实训为主。(3)实训师资力量不足。现有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长期脱离生产一线,缺乏实践经验,难以适应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改革。(4)实习实训的技能测评指标体系尚不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尚未设置,教考分离制度和各专业技能题库尚未建立。(5)企业文化教育欠缺。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使校企“零距离”对接难以实现。

另外,如何实现机电类专业校内实训实体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内实训实体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合作等方面都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基于“专业+实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设想

“专业+实体”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工学结合式情景教育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与企业有效协作,及时、快速培养满足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院机械工程系依靠机电工厂实体,采用“一系两制”的管理办法,对教师采取双重身份管理,教师在机电工厂做到有职、有位、有权,按员工统一管理;实习的学生按企业员工进行管理,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优秀毕业生将留用为机电工厂职员。工厂采用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的管理机制,定位为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研发等五大功能的实体,实现职业训练真实化、指导人员职业化、设备生产化、教学管理企业化,真正做到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强化机电工厂产学研一体化。同时,也体现了机械加工实训基地在建设和营运过程中的公共性、公益性和先进性。

基于“专业+实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

起步阶段 以满足学院的专业实践教学为前提,承接订单,以简单产品生产作为学生考核的形式,最终以承接的订单生产产品作为学生考核的载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把课程、教师、管理等搬进企业现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来落实“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生产过程构建真实工作环境,提供学生专门的岗位和真实任务让学生轮流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发展阶段 准确把握高职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面向,依靠机电工厂的企业化运作,把全面履行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责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特色。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专业实际、地方轨道交通企业行业特点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从学生专业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技能水平提升的角度来安排实训内容,把轨道交通行业中的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入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过程,是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不能将校内实训与生产劳动简单地等同起来。

提高阶段 在实训基地建设初期,应使实训基地具备模块式企业环境,能对外承接订单生产任务。在承接订单的基础上,依靠机电工厂技术力量积极开展应用技术开发服务,走自己开发产品的发展道路。逐步盘活现有资产,确保实训设备保值增值,最终利用产品开发和产品生产的利润更新实训设备,使校内实训基地能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极大提升学院为企业科技服务的水平。同时,实训基地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鉴定等服务,在服务中求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我院以机电类专业为依托,对高职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创新研究与实践。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的融合,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生产化、市场化建设。通过规范“专业+实体”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运行流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进行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建立校内实训实体,学生进入校内实训实体,进行项目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锻炼实践技能。通过对校内实训实体的运行管理,通过以真实产品的生产来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来保障实训效果。最后,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通过整个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性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教师也通过常训、轮训,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2]朱利军,屈有安.国外典型高职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剖析[J].职教论坛,2005,12(6):63-64.

[3]孙连杰.高职院校“四化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67-69.

[4]柏育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双师建设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8(4):57-61.

[5]王凤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本建设的任务[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8-5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