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环境的定义

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创造力心理学研究

1.创造力的定义

我国的心理学家对创造力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这种认识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1]。

2.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2.1创造力的人格特征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把创造力看成是与自我实现相联系的人格特征。他们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创造的潜能,这对创造力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坚持力、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等人格因素对取得成功有重要作用。有的研究认为,富有责任感、感情丰富、有决心、勤奋、富于想象、依赖性小、爱自行学习、愿意尝试困y、敢于冒险、有强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观察、兴趣广泛、在学习与社会环境中寻求个人独立性、爱好深思、不盲从等也是有创造力的人的个性特征[1]。卡特尔等人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测试,得出了高智慧性,高好强性,高敢为性,高敏感性,低乐群性,低乐观性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杨素华等也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对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进行人格测查,发现了高稳定、高恃强性、高敢为性、高创新性高自律性、低乐群性、低兴奋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和低紧张性等创造性人格因素。[2]陈国鹏[3]等人通过对创造力得分高的中小学生分析后得出了高智慧性、高乐观性、高敢为性和低紧张性的特征。

2.2创造力的测量学理论

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是由R・J・斯腾伯格提出来的。第一种维度是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包括内部关联型智力、经验关联型智力和外部关联型智力三个方面。第二种维度是创造力智力方式维度。它是个体的一种习惯化或自觉的自我控制,常常使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带有一定的倾向或风格。第三种维度是创造力人格维度。包括对模糊性的容忍度、敢于克服困难、内部动机、一定的冒险性、求知欲以及乐意为了获取知识去工作等个性特征。Guilford[4](1950)在他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演说中提出,创造力的研究可以使用书面任务来研究普通人。换句话说,可以通过纸笔测验(paper-and-pencil tests)来测量个体的创造力。例如,其中的一种测验叫“非常用途测验”,它要求受测人尽可能说出一物体(如一块砖)的多种用途。Torrance(1974)在Guilford的研究基础上,编制了著名的创造性思维测验(TCT)。

2.3创造力的生理心理学理论

生理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是脑机制的研究,研究方式主要有裂脑研究和脑解剖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创造力的脑机能定位问题。其中,Sperry[5](1964)的裂脑研究最为著名,他通过切断癫痫病人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神经来观察两半球各自处理外来信息的不同。他的研究证实,左半球与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和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具有语言、理念、分析、连续和计算功能;右半球与知觉和非言语思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综合、整体性和几何空间的辨别能力。创造力反映出的独特性和适宜性、直觉与逻辑,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正如Katz[6](1997)所说,“不能将创造性活动定位于大脑某一半球的特殊功能,而是大脑两半球实现的整合和协同过程。”

2.4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研究,即认知过程研究和认知发展研究。创造力的认知过程研究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基本认知过程的研究,也包括技巧、策略、元认知等认知策略的研究。创造力的认知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的纵向变化:一是创造性潜能的获得,二是创造性潜能的实现。创造性潜能获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环境及最有利于创造性人格出现的情境,另外一些发展因素是个体在小学、中学、大学的经验及表现创造性潜能实现的研究较多关注的是有关创造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7]

3.与创造力有关的因素

3.1智商与创造力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很少有相关或相关很低。陈国鹏[3]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与智力之间存在相关。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不必然和创造力的高低完全相应。高创造力者必有中上的智力,但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3][8],还要看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是否高度地协调发展,正确的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应该是在知识的质获得保证的前提下,创造力与知识量才成正比的关系。所谓知识的质是指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有重要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多半是知识丰富的人[1]。另有相关研究表明,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言语创造力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流体智力和一般创造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言语创造力和一般创造力有显著的正相关[9]。

3.2年龄与创造力

一类观点认为创造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交替呈现高峰和低谷期[10-11]。另有观点认为创造力水平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经验的获得而呈连续增长趋势[12]。沃建中[13]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创造力从小学四年级起呈上升发展趋势,六年级到初一时水平明显提升,到初三时达到最高峰,进入高中后,其水平有所下降并呈稳定状态。Tor-rance认为四年级由于同伴关系意识的增强使得儿童趋向于与同伴一致的行为,从而导致了发展的低谷[14]。创造力在初中阶段保持上升趋势。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各成分开始趋于稳定,且面临高考压力,倾向于采取保守策略学习以求正确率而忽视思维多样性的培养,使其思维、行为的自由度又有所减小,创造力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3.3家庭环境与创造力

家庭环境是指在家庭中由父母组织起来的,影响孩子发展的物质和生活环境,主要表现在亲密程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及社交娱乐性等方面。对高创造力者成长历程的研究也发现家庭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5-16]。相关研究发现,家庭环境通过影响儿童的生命体验、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感等方面,进而影响创造力[17]。Wechsler[18](2000)研究发现,杰出作家及诗人的创造成就大部分归功于其家庭的影响。林静怡[19](2003)的研究也表明,家庭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积极影响体现在:父母积极教养、营造支持创造力发展的家庭环境,以及提供多方面发展所需的资源,能使子女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在有潜力的领域中展现其创造力。林逸媛[20](1992)的研究表明,父母的知性休闲活动和兴趣的种类影响子女的创造力,父母的兴趣,特别是知性方面(如科学、艺术等),可使其子女在相同领域中更富有创造性。

3.4儿童创意自我效能与创造力

儿童创意自我效能被定义为,儿童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是否富有创造力的信心与评价。Beghetto(2006)研究发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创意自我效能高的学生都比创意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持有更积极的信念,同时对考入大学有更坚定的信心[21]。

3.5思维与创造力

创造力的两大主要成分,一个是想象,另一个是思维。想象,主要是创造性想象。思维,也主要是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认知取向研究的核心。[1]从构成创造力的两个维度来看,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比较发现,小学和高中阶段,聚合思维的水平高于发散思维,而初中阶段则相反,说明初中阶段是创造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13]我国学者认为思维有五种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锐性。同时认为,思维的深刻性是基础,由它引出灵活性和独创性,而灵活性与独创性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灵活性中对问题的多解和求异、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集中有价值的东西就构成了创造。独创性是独立思考创造出有价值的概念与产品,是智力运行的高级状态。有研究表明[16],创造活动课(每一课有5个活动,分别由视觉的、听觉的、符号的、语义的、行为的5种内容的信息组成来进行智力训练)的开设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4.自我思考

(1)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应抓住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及丰富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养育行为,为创造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造力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相联系,应从小就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其自由尝试探索新的环境,满足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锻炼对事物感知的敏锐性。

(3)创造力与大脑的功能也紧密联系,有意识地使用左手以及多进行全身性的体育运动,都有利于刺激大脑,促进脑部的灵活性以及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张知远. 创造力问题的心理学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2,06:40-44.

[2]查子秀主编.超常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93,149.

[3]陈国鹏,宋正国,林丽英,缪小春,桑标. 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与智力和人格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1996,03:154-157+191-192.

[4]Guilford ,J.P.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1950,5:444- 454.

[5]Sperry, R.W. The great cerebral commissure. Sd. Amer.,210,1964:42- 52.

[6]Runco, M. A.Creativity.Annu.Rev.Psychol.,2004,55:657- 687.

[7]王映学,寇冬泉,张大均.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J]. 心理科学,2007,02:489-491+481.

[8]张慕.创造心理探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70一71,174,187.

[9]刘彤冉,施建农. 9-11岁儿童的工作记忆和智力、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02:164-167.

[10]Torrance, E. P.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fourthgrade slump in creativity.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68,12: 195-199.

[11]Claxton, A. F., Pannells, T. C. Developmental trends inthe creativity of school- age children. Creativity ResearchJournal, 2005, 17(4): 327- 335.

[12]Gardner, H. Art, mind, and brain: A cognitiveapproachto creativ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2.

[13]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 心理科学,2009,03:535-539.

[14]Maccoby, E. M., Jacklin, C. N. The psychology of sexdifference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15]吴鸿雁.家教与成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访谈之启示.施建农.超常儿童成长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52- 370.

[16]张景焕,金盛华,林崇德.科学创造人才的成长历程分析.见:施建农.超常儿童成长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71- 387.

[17]胡春雁.家庭环境创建与儿童健全人格塑造.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18]Wechsler S.Talent development in Brazil:As view byadultwrit-ers and poets.Roeper Review,2000,22(2):86-88.

[19]林o怡.创造力青少年其家庭教养环境之研究――以全国科展得奖国中生为例.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所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3.

[20]林逸媛.家庭环境与子女创造性之相关研究.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国立政治大学,1992.

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人格特征 家庭亲密度 家庭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41-01

1 问题的提出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对其环境独特的适应性。一个人的人格是遗传与后天环境共同决定的。当代大学生存在有心理健康问题是很普遍的现象,人格特质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那么家庭的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如何从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方面来完善人格特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要强调的是家庭是一个人生长的地方,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给人提供精神和社会情感支持,已有很多研究是关于不同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不同人格特征为切入点。很少是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方面来研究,因此,本文选择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这两方面来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

2 概念界定

黄希庭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家庭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连结的亲密程度。家庭适应性是指随着家庭的不断发展、迁移、变化,个体的适应程度。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从四川师范大学不同年级中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作为研究被试,最终获取有效被试268名。其中,女性被试140人,男性被试128人。

3.2 研究工具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卡氏16种人格因素问卷首先是由美国卡特尔教授编制的,本测验共有187个题目,适合于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壮年和老年人。16PF的结果解释为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看被试在各因素上的得分即可知道被试在各因素上的人格特质。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家庭亲密和适应性量表中,家庭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情感之间的联结程度,家庭适应性是指随着家庭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家庭环境的不断改变,对家庭这种变化的适应性。

3.3 问卷施测

由主试和他的助手对被试施测,实用相同的指导语,待被试做完问卷后现场收回。

3.4 数据处理

实用spss10.0对收集并录入的数据进行处理。

4 结果解释

4.1 人格特征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相关关系

16PF中的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和敢为性与家庭亲密度成正相关,16PF中与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与家庭亲密度呈负相关。因此,可以推断被试越热情、外向、做事尽职、随遇而安,他们的家庭亲密度越高(见表1)。

16PF中敢为性与家庭适应性呈正相关,与独立性、紧张性呈负相关。因此,可以推断出被试越冒险敢为、少有顾虑,他的家庭适应性越好(见表2)。

从表格可以看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高对大学生人格特质有正面积极影响,生长在亲密度适应性良好的家庭,对完善孩子的人格特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发展心理学我们了解到父母是孩子的首席老师,是孩子最初模仿的对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一个人人生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在家庭里度过,而从弗洛伊得人格精神分析论的观点来看:儿童从出生到成长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不同发展阶段,前面阶段的发展情况对后面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早期家庭环境对后来成人的发展有极为重要作用。

4.2 家庭亲密度、适应性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应与焦虑具有预测性

由于起错误的观念和消极的心里状态使人不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只有我们从小就确立世界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周围的环境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人也要变化的观念。我们才会注意周围的世界观察一切的变化,不断的接受新鲜事物,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适应性提高。然而这一切的培养首先是来自家庭,因而一个人对家庭的适应性状况可以推测出他以后到一个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推测出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状况与他们早期对家庭适应性成正相关。

焦虑是指对未来的事情感到难以预测与驾驭而紧张不安的一种情绪状态。当母亲在他们身边时,他们能够游戏或探索活动;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则表现出难过、焦虑,停止探索活动。所以推测出一个人早期家庭环境、亲密度对他焦虑人格特质高低有重要影响。

4.3 怎样做能够使大学生的人格结构更完善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然而如何能够将人的各个方面加以综合,形成完善的人格呢?首先,构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为孩子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学校为学生们获得知识、提高自己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孩子离开家庭以后在学校这个社区呆的时间最长。所以我们要优化校园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场所。再者,社会也是完善学生人格特质的关键环节,社会也应该推动自己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5 结论

(1)人格特征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成正相关关系。(2)家庭亲密度、适应性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应与焦虑具有预测性。

参考文献

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3

简单地说,Clearfi就是Acer所设计的、针对家庭使用的一个跨平台多媒体分享和娱乐的解决方案,这个定义看上去很长,但其实卖点却非常明确――跨平台。事实上,经过10年的充分发展,个人或家庭已经逐渐拥有了多项多媒体设备,但是如何将独立的设备更方便连接起来,一来免去四处布线之苦,二来还能具备相当的扩充性,一直是摆在诸多厂商面前的难题。

于是,Clearfi出现了,并且它对应用环境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家庭。在Acer的设计中,它将成为家庭常用的多台多媒体、数码设备间的中传站,以及统一的文件管理平台。基于DLNA的CIearfi将自动查找家庭中同样通过DLNA认证的数码或多媒体设备,并将不同设备的多媒体文件集中展现在一个操作界面上,支持用户像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般,简单、随意地播放和存储,且这一切并不需要任何多余的线路连接。此外,理论上CIearfi的可扩展性没有限制,任何设备都可以在Clearfi上“即插即用”。看到这里,或许大家都恍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一实现方式正类似于“云计算”,只不过它更着重于家庭应用一对个人用户而言更加简单有效。

当然,除了重点支持家庭环境内的多媒体设备和文件整合应用外,Clearfi同样支持Internet上的多媒体整合和共享,即Acer所定义的“公共云媒体库”。由于CIearfi可以将本地文件和“公共云媒体库”中的文件按照用户的使用偏好进行整合,并显示在统一的媒体库中,于是意昧着用户几乎不必去尖心文件的来源和存放地点,直接使用即可。为了进一步方便普通用户的使用。

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4

摘 要:高中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时期,这个时期的高中生不仅面临着严峻的高考压力,而且经受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所带来的困惑,饱受焦虑、烦躁、厌倦等不良情绪的困扰。所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教师和家长都要为高中生积极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努力提高高中生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快乐、充实、充满活力和爱,减少消极情绪的困扰,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积极情绪;高中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一、积极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有记载关于“情绪”的定义至少有20种以上,关于积极情绪的概念更是没有统一的说法。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常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且能够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情绪有喜悦、感激、兴趣、宁静、希望、逗趣、自豪、激励、敬佩以及爱等表现形式。积极情绪是正向、愉悦的心境或情境,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

二、e极情绪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1.积极情绪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健康并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因此,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健康的重要保证。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积极情绪与健康呈正相关。积极情绪可以让高中生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可以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效率。由此可见,保持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挫折承受力

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好的学生对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能够积极主动地调节心理,引发积极情绪,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思考的灵活性,减少来自挫折带来的心理困扰,能够提高挫折承受力,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有利于改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高中生积极情绪的措施与方法

1.建构积极的心智习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心智习惯实质上就是思维定式,它是人们观察认识事物、分析判断推理、展开行动的依据。心智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的。高中生在发展过程中,在学习、生活、社会等方面都面临许多挑战,失败和挫折正是培养自我心智习惯的重要契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正面引导,培养高中生积极的理性认知,转换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接纳他人,悦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2.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有关研究表明,父母婚姻关系和谐,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积极情绪的培养。温暖有爱、民主和谐的家庭,能够让孩子愉快,有安全感,而争吵不断的家庭会让孩子感到压抑与恐惧,产生自卑心理、不合群等不良后果。因此,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是家长与孩子获得积极情绪的基本保证。

3.改善班级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师生关系状况密切相关,和谐的班级氛围也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改善班级环境,提高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减少高中生的消极学业情绪。积极与消极的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直接的影响。建立和谐融洽、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安全感、自尊等多种心理需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学习成长,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舒缓学习上的压力,解除身心疲劳。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高中生健康发展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消除消极情绪,保持精神上的愉悦,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此,全社会尤其是学校应该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美]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积极情绪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何昕,王召芳,李晶.大庆地区青少年积极情绪与健康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47-48.

[4]周妍,蔡明,等.高校大学生积极情绪、心理弹性与挫折承受力的关系[J].学术探索,2013(7):149-152.

[5]徐文明,梁芹生.高中生消极学业情绪与班级环境及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2).

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5

最近,一份研究中国人自杀状况的报告显示,农村女性自杀死亡是城市人口的3倍,其中尤以20―29岁的女性自杀比率为最高。农村女性自杀率高于农村男性自杀率,而且自杀死亡者中约有58%是由于服用农药。由此可见,农村女性心理健康问题实在是不容乐观。

提起什么是健康,很多人都会说,身体没病就是健康呗。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1946年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这次大会也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做不到以上任何一条,就说明他的心理处在亚健康状态,不能做得越多,说明他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的成立大会也给健康重新下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且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完好状态。”这一定义后来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被称作“健康新概念”。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形容某些人很“阳光”,这些人大多乐观、开朗、人格健全、积极向上,能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正确对待生活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这也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的标志吧。

还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不意味着完美无缺,世界上是不存在没有缺点的人的;心理不健康也不等于有精神疾病,不能随便把有心理障碍的人都当作精神病患者治疗。

在农村,绝大多数女性既操持家务又忙农活,既教育子女又照顾老人。除此之外,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姑嫂关系、夫妻关系、邻里关系、乡亲关系等等人际关系更让农村女性穷于应付。再加上妊娠、生育、更年期等一系列特殊时期,让农村女性比男性面临来自社会、家庭的更多的困难、麻烦,承受更重的心理负担。在农村,由于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缺乏,人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甚为肤浅,许多人还根本没有心理疾病的概念。另外,由于人们对精神病人或心理异常者的偏见,使某些人对“精神病人”这个标签非常恐惧,以致幼稚到否认精神异常的事实。

显而易见,普遍存在的农村女性的心理异常被善于忍耐的农村女性们忽视了,日积月累,心理疾病在农村女性中已是比比皆是。一些已患有较严重精神病的病人常拒绝治疗,只是被家人关在房中,不出来滋事就行。这样的大环境对农村女性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家庭环境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留守儿童;人际信任;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外出打工、求学、经商等原因而被滞留在家乡由他人代为抚养,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孩子。许多研究已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缺乏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使得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一系列问题。家庭环境的不稳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相对于正常儿童来说,在人际交往上,他们更倾向于内向、不善于交流。人际信任是个体对他人的一种依赖感,通过对他人的评价来确定他人是否可信任。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对儿童的人际交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人际信任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众所周知,个体的人际交往方式,起源于家庭,由家庭而衍生出来的其它人际关系,也同样受家庭的指引。人际信任度对人际关系的好坏也有一定的影响,人际信任作为个体人际交往中重要内容,也可能受家庭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留守儿童的人际信任进行研究。

一、人际信任的定义

关于人际信任的界定,国外研究者主要有单因素论、相对论、整合论三种观点。国内由于对人际信任的本土化内涵进行的研究比较少,因而对人际信任的界定大多引用国外的定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张建新等人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一方在“或合作或竞争”的不确定条件下,预期另一方对自己作出合作行为的心理期待。

(二)杨中芳等人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被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即相信对方能够胜任自己的托付。在这一概念中,人际信任是一个存在于两人之间的概念。

(三)彭泗清强调关系在人际信任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信任的核心意义是相信对方的言行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益于,至少是不会伤害自己的利益,信任包括人品信任和能力信任,人品信任主要是针对私德的信任,由双方的私人关系所决定。

综合以上观点,人际信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信任是个体对他人的可靠性的一种期望。2、信任表现在不确定情境下,带有风险性。3、在主要以情感因素为基础的信任关系中,信任表现为一种情绪情感上的安全感,即相信不管未来有多么不确定,对方都会始终如一地给予关怀和依赖。4、信任具有相互性,在人际关系发展初期,要得到信任,必须给予对方信任。

二、人际信任的建立理论

从信任形成的基础来看,主要有两大影响因素:认知和情感,认知因素涉及对被信任者信用的知觉,是信任建立的关键要素。这里主要介绍心理学领域内较成熟的人际信任建立理论。

(一)预测理论。该理论核心假设是人的行为是一致的、是可以预测的。当信任者有信心、能精确地预测对方未来的行为时,信任便产生了。

(二)意图理论。此理论核心假设是个体去适应他人,而非自己。信任的建立依赖于一方对另一方意图的知觉及评估。若信任者感觉对方诚心诚意重视信任者的利益,且愿意寻求共同利益,那么信任就很容易建立。

(三)能力理论。该理论核心假设是由于个体的能力水平及特长的不同,所以人们实现诺言或完成某种责任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例如,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比较信任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就属于这一种建立形式。

(四)传递过程理论。该理论假设是,作为证据来源的个体或机构本身是有信用的。信任建立过程是从一个熟知实体传递到另一个未知实体。一般说来,当一个强大的人际网络出现的时候,就会容易促进这种信任的形成。

三、人际信任发展的影响因素

纵观以往研究资料,影响人际信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

(一)人格特征。信任的建立会受到信任者与信任对象二者的人格特点的影响。对于信任主体的而言,信任者自身的信任倾向会影响其对他人的信任。就信任对象来说,对象的人格特点也会影响到其他个体对其的信任。

(二)信任双方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亲人的信任程度远远高于对熟人和陌生人的信任程度。

(三)交往经验。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婴儿出生后第一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与照料者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依恋。安全型依恋个体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容易信赖与依赖他人。而不安全依恋个体则不容易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常常表现为焦虑、拒绝、回避。

(四)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因素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控制性、问题解决程度及沟通等。

(五)文化背景。文化会渗透于人们的认知和情感中,间接影响人际信任的产生。

四、总结

纵观国内对人际信任的研究,大多数的研究对象都是大学生,而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研究却几近空白。人际信任是个体对他人的一种依赖感,强调的是对他人的评估,他人是否可信任。信任不仅是影响个体的人格形成和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标志。从人际信任建立和发展的因素来看,家庭和父母的关系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使他们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关于留守儿童人际信任的状况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就有必要对留守儿童人际信任状况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人际关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孔繁昌周宗奎.(2008).青少年人际信任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社会心理科学(Z1),44-49.

[2]彭泗清.(1999).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社会学研究(2),55-68.

[3]王丽双.(2010).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硕士,福建师范大学.

[4]杨晓莉,李一茗,邹泓.(2008).儿童,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述评.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