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范文1

关键词:安置社区;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28-02

农民安置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对失地农民来说也意义重大。它帮助农民实现农村与城市的顺利对接,是农民进入城市、居住城市、融入城市的起点,是失地农民市民化转换的开始,同时它也有效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一、农民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和谐社区的建设。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 要大力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对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的引导,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崇尚先进、积极向上、扶正祛邪的社区道德风尚。农民安置型社区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提高失地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市民意识,提高市民化程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渠道。

2.失地农民个人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提倡“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发展,社区发展需要社区文化提供智力支持,社区文化与失地农民个体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社区文化不仅是社区成员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素质等的集中表现,也对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等产生影响。安置社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为前提,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生活质量,促进农民个体潜能和个性的发挥,为失地农民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失地农民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有助于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

3.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农民安置社区介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未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这种特质性导致安置社区文化冲突表现突出。通过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帮助农民转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构筑城市市民价值观,提高现代城市文明意识,提升生活品质,接受、学习并向城市生活方式靠拢,同时在帮助农民市民化转换的同时,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荣稳定。

二、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通过对常州市某区三个农民安置社区的抽样调查,发现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公共财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到位。调查发现,57.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硬件设施不到位,满足不了居民需求,与城市社区相比落后很多。我们调研过的三个社区,一个小区有公共活动室,另外两个小区没有居民公共活动室,三个小区均没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更不要谈电影院了。文化硬件设施的不齐全,导致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无法开展。调查中,63.9%的居民表示,他们的主要文化活动方式是在公共活动室打牌、搓麻将,或者在小区内聊天。由于安置社区没有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各级政府和部门没想过要通过调拨公共财政经费,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等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目前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等各项经费支出主要是由镇等集体经济根据自身实力自行安排。根据调查显示,集体企业多、效益好的社区,社区文化建设投入较多,社区文化氛围较好,居民的市民意识、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律素质就较高,对市民身份的认可程度就较高;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的安置社区,又没有政府公共财政的调拨和支持,社区文化建设很难实施,市民身份的认可程度普遍较低。

2.社区凝聚力不足。调查发现,30.7%的居民表示很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45.1%的居民表示从不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合计75.8%的居民很少或者根本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35.1%的居民表示社区没有节日活动,23.2%的居民认为社区活动可有可无,19.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安置社区既没有文化活动的数量,更没有质量文化建设亟待改善和提高。缺少社区文化活动的失地农民,仍侧重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构建社会交往网络方面,喜欢跟同宗、同族或同村的人集聚,与社区其他村落的居民不相往来,大多数人每天为维持生计疲于奔波,对社区文化活动不闻不问,这导致同一个安置社区内的居民仍不能做到互相帮助和关心,缺乏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由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多为以前农村村委会成员,他们自身缺少城市社区管理经验,缺少社区服务素质和技能,不能有效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导致社区凝聚力和粘合力明显不足。

3.社区文化冲突明显。调查发现,36.1%的居民认为自己不是城市人,23.2%的居民认为自己只能算半个城市人,60.8%的居民认为从农村进入城市后生活成本上升了,家庭开支比农村时多了,其中47.3%的人认为自己生活不如农村时幸福,进入城市后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质量的只占30%,约60%失地农民生活陷入困难,对未来生活担忧的失地农民有81%,其中72.8%担忧养老、63%担忧经济来源、52.6%的人担忧医疗保险。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民在自愿或非自愿情况下迁入城市,大多数人面临着市民身份转换的障碍,部分人由于非农生产方式转换的艰难,导致生活陷入贫困,这些因素累加起来,使得居民市民身份认同模糊,又由于目前安置社区的居民多乐于以出租房屋和车库补贴家用,安置社区成了半个“移民社区”,大量的务工人员、刚毕业的学生等因为安置社区居住成本的低廉,大量涌入进来,造成安置社区居民人员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导致安置社区内二元文化、城乡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积极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明显。

三、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作为社区组成部分,作为农民进入城市、居住城市、融入城市的起点,安置社区必须承担起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和提高农民市民化素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和谐发展的重担。

1.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农民以失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土地为代价换取城市身份进入城市后,应该享受市民待遇,应该享受与城市人同等的就业、低保、医疗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安置社区作为城市社区的组成部分,应该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甚至获得比城市社区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和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强调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安置社区也将快速扩充,成为数量庞大的容纳失地农民的场所,为了社会稳定、发展和繁荣,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基础薄、任务重的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通过财政倾斜,给予安置社区更多的公共财政扶持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保障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使失地农民进城后不仅拥有城市人身份,也能充分享受到城市人的公共生活质量,顺利在城市落脚扎根,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而非社会动荡因素。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一方面,由于安置社区人员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必须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创建腰鼓队、锣鼓队、功夫扇、秧歌队等农民喜爱、参与程度高的业余文化团队,通过这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志同道合的居民聚集起来,从私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促进居民间的彼此关心和帮助。社区居民间的和谐互动,有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把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市民价值观、社区精神等传输给他们,让他们在享受文化活动乐趣的同时,逐步接受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城市价值观,有助于农民市民化身份的顺利转换。

3.开展多种类型的社区间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城乡社区间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农民突破村庄界限和城乡壁垒,学会与城市居民交往,以形成新的社会交往网络;通过城乡社区间的交流互动,城市居民将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公民道德意识等城市文化内容传播给安置社区居民,引导他们淡化农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接受、学习和吸收城市文化,加强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有助于他们较快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4.加强社区文化教育,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城市适应力。安置社区的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要进行市民化教育。把市民意识、市民素质要求传达给居民,同时积极开展包括日常行为规范、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内的市民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培训,使农民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感受到制度和规则的必要性,同时体会到制度和规则所带来的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从而成为制度和规则的自觉遵守者和维护者,为市民身份的转换打下基础。二要通过社区文化教育,提高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适应力。能否在城市顺利就业获得稳定工作收入,是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换的关键,但由于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多是在非自愿、非自觉和非自况下进入城市,他们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城市生活所需要的文化基础、职业技能等知识储备,缺乏岗位迁移能力,全然没有为市民身份转换做好迎接的准备,多数人进入城市后,陷入生活贫困。安置社区多位于郊区,周围有高校、研究所等优质教育资源,我们调研的三个安置小区就位于常州科教城周边。因此,安置社区要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做好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提升文化素质,增强城市适应力,以发挥好社区就业这个重要渠道的作用。加快社区劳动力转移,或采取企业订单式培训模式,或对接区域内企业,或开发公益岗位,开发多种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组织非正规就业,让社区内的农民有活干。

参考文献:

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范文2

关键词: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环境质量;对策研究

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建设必然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体现,而居住区绿化建设又是城市绿化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就目前城市居住区绿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作一些探讨。

1

城市居住区绿化建设的意义

1.1居住区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城市居住区环境是整个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住小区已成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形式。居住区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居住区环境建设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城市开发建设的水平。所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1.2居住区绿化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化为居住创造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同时重视发挥居住区的社会功能和精神心理作用。人与环境的高度融洽是人们追求最理想的城市人居境界,与自然共生也是人的基本需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城市中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1.3居住区绿化建设是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的需要。城市居住环境建设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搞好和加快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可极大的改善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结构,有效利用土地、人力资源,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 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以每年平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城市生态防护绿地和居住区绿地是增长最快的绿地,居住区建设通过严格执行绿化用地规划指标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通过推广创建“安居小区”、“小康示范区”、“花园小区”及“园林式社区”等活动,使城市居住环境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极大的推动了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建设向高标准方向发展。

2.1居住区的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有所提高。据国家建设部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的近20个居住示范小区的绿化指标统计,绿地率都在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比建设部规定的指标高。

2.2居住区绿化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越加显现。绿化与住宅建设公共设施等配套建设成为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从而成为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经营效益的内动力,比居住区绿化环境质量成为城市居住区开发业主竞争的焦点。

2.3注重发挥绿化效应,提高环境建设艺术水平。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上,不仅抓好一般的绿化,还通过美化、香化、净化,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防护、环保、观赏等作用发挥其绿化效应,通过艺术的植物配置,创造出艺术的景观。充分体现居住区生活、休闲、体育文化、游憩观赏等综合功能,从而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尽管我们在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有相当的差距,尤其是在人居环境建设指标上差距较大。目前,泸州市城市绿地面积为:285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为34.58%,绿化率39%,人均公园绿地为8.31平米,全市经市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199个,园林式居住小区60个,其中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有园林式单位171个,园林式居住小区53个,但这些指标与我市将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的考核验收指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而,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上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大家认真对待。

(1)绿地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地价昂贵,开发建设又必须考虑开发成本,因而,开发投资业主出于经济利用原因,不愿拿出更多土地用于环境绿化建设,普遍仅以满足国家规定的临界指标,加上各种配套设施的挤用和占用绿化用地,造成绿地总量不足。

(2)绿化忽视生物多样性,盲目摹仿,缺乏特色。居住区绿化中对本土化、乡土化的物种保护和利用不够,片面追求大草坪、大广场,盲目引进外来树种、花卉,致使绿化缺少地方特色,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3)片面追求高档,改变自然风貌。在改造建设环境中追求理想主义的愿望,违背自然,大搞形成主义的现象十分严重。

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范文3

黄明合

(广东省清远连州市北山中学 广东 清远 513400)

摘 要:校园文化属于一种环境教育力量,能够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校育人能力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山区农村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并令人担忧。本文从山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57-03

校园文化属于一种环境教育力量,能够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它具有鲜明特色、浓厚文化底蕴、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塑造、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和校园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性、生成性、原创性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健康成长。

一、山区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相比,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存在其特殊性,在现阶段,农村学校由于条件与资源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校园文化活动也不象城市学校那么丰富多彩, 我们会从身边、媒体、报纸等多处发现不少问题。

1、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却缺乏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必须建设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使全体师生员工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中,呼吸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但是,不少学校看起来布局合理,格调也幽雅,起到了净化、绿化、美化的作用,却缺少特点;其二,没有实行动态管理,张贴的名人像、警句格言等一成不变,学生对其熟视无睹,布置成了一种摆设。其三,教室布置整齐划一,墙面整洁干净,感觉不到生命的流动,放弃了学生个性生成的主要阵地,丧失了开展实践活动的多样舞台。

2、金短缺,投入不够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越来越讲究时代性或超前性。原先,随便从山上挖几筐黄泥,用水搅拌,就可以用来刷写标语,现在,则要求越来越高,红漆刷写还不够精美,最好是有机玻璃。这些,都需要资金,需要投入。可农村哪来那么多资金?那么多投入?一些地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刚保住工资,又实行了“一费制”,政府资金又难以到位,学校哪来的财力?有的学校,全校才十多个学生,学校来了客人,还得校长或老师自己掏腰包吃饭,哪还有能力投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太难为他们了! 另外,部分校长为了保证教师福利,不愿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多花一分钱。一怕影响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形象,二怕引起教师的“公愤”。有的学校教室、宿舍门窗坏了,水电线路出故障了等必要设施都不能保证及时维修,更谈不上将资金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上。除了学校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短视,大部分农村中学的教师根本不明白校园文化建设是回什么事,他们只管教几节课,只管每月福利能不减少,搞不搞校园文化建设与他们不相干。由此可以想象,这样的学校,就是存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学校又有什么发展变化呢?

3、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学生生源差,城乡教育差距在不断扩大

校园文化建设,说到底是的人的文化建设。要有一批人努力去改变、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有不少的农村骨干教师都调往城里,学校也缺乏了有特长的教师,要开展校园文化没有足够的师资。再加上农村教育水平低,使有学生有条件的学生也往好的学校就读。农村中学也有不少的学生有厌学的情绪,这些因素造成非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造成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

4、学校有些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形成一种精神文化

在农村的中学,学校的各种制度往往是与行为相矛盾,学生看老师,教师看中层,中层看校长,不能内化成一种精神文化。农村学校,绝大多数是农民的孩子,由于农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精神需求成为了农村社会对农村中小学校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工作重点还是抓质量,保稳定,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特别是有些边缘化的学校,生源持续减少,使得学校布局的重新调整成为可能,更加淡化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山区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理念落后,墨守成规,不能创新

多少年来,学校都是沿用以前的各种制度,规划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与时俱进,校园文化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我认为更需要创新,没有良好的规划,校园文化没有生机,这样就使得学校办学无特色,发展缺乏生命力,校内无生机与活力,师生无动力。

2、学校办学理念随大流

农村中学校文化建设不是需不需要做问题,而是愿不愿做的问题。学校要从建设新农村的高度,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农村教育的要求。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雅俗并存,而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创造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这是学校的责任之所在。当然我们也要努力改变,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的做法。人的思想要借助于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才是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根本理由。没有形成特色。应试教育,就拼命的学习,流行素质教育,唱歌、跳舞成了展示的主流。

3、校园文化没有延续性,发展性,换一届领导就换一种文化理念

一个校长一个样,师生无法适应这种大的调整,原地打转现象较为严重。是不是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就无能为力了呢?与城市中小学相比,乡村教育贫困是最大问题,所以校园文化的贫乏是普遍现象,但是,学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不因为农村和城市背景的改变而改变,农村中小学也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农村教育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育资源。农村中校校园文化建设当然首先要从加大投入做起,同时,改变可以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做起。所以对乡村学校的文化建设更需要有一种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心态,能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做一件就算一件的态度,我们既需要大的改变,也需要每一个人的责任,农村中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无能为力的。根据学校的实际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力、人力、物力等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作为领导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认识校园文化在促进学校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心全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规划,强化管理。只有立足学校基础和社会发展现实,做好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促进校园文化的提升。在仅有的资金中能增加投入,改善设施。

4、对校园文化生活的潜课程作用认识不足

现在,不少中小学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仅仅是只花钱而不产生效益的事情。事实上,校园文化潜课程的内容,对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影响。校园里几乎到处都是潜课程,如,校园里的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内容,都是潜课程的教材。有些学校只注意宣传表彰那些学习上的精英,宣传的初衷是激励在校生去努力学习,但是由于宣传上的片面性,很容易让学生想到考不上大学就不光彩,客观上起着危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三、加强山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建设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1、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优化育人环境。物质文化建设要体现出“四性”,即科学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育性,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艺术性,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校园环境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校园美化不应局限在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艺术作品的悬挂等。

2、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文化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讲座、知识竞赛或考查的办法,督促师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成立以校长挂帅,分管领导负责,年级负责人、相关处室和班主任参加的领导小组,分层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才有保障。

3、校园文化建设要树立规划意识和全员共建意识

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有全面、系统、长远的考虑,要将其放在完成育人目标的人背景下,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规划。校园文化在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学校哪一个或哪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好的,更不是仅凭学生管理部门的努力就能收到效果的,我们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校园文化时刻渗透于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只有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工作,互相协调,共同营造,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和自觉行为。而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能够提高师生的文化修养,更是学术、思想创新的动力源泉。强化校园文化的规划意识和共建意识,必须发挥领导者的领导作用,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员工的服务作用。

4、开发校园文化资源

校园文化资源内容广泛,从整体而言它包括学校内所有文化教育资源,具体说有教师教材资源、校园环境资源(如板报墙报手抄报资源建设)、图书报刊资源、活动课堂资源、学校校史和图画影视作品等显性物质资源;还有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体制、校风、学风、人文素养等隐性精神文化资源。

“在建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教育领导者要有意识地寻找资源,创造形象。”农村中学有的地处革命老区,有的靠近文化景点,有的具有特色产业(如苹果、香包等),这些都是教育的优越条件。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提炼,就能得到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主题。如广州中山纪念中学将“中山精神”作为校园文化主题和办学灵魂,培养了大批具有“高尚品德、高强才智、高质身心”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有的农村学校没有这些条件,应该挖掘学校自身的特色,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如陕西师大的“畅志园”原是校园一楼的卫生角,在创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中,学校请名流贤达书写富有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树碑立石、植树种草,成为一个寓教育、审美于一体的休读景点。另外,学校的人文因素也值得挖掘。如历年历届的教师楷模、优秀学生及有特殊成就的师生都可以作为教育榜样。用与学生相近的先进人物作榜样,易于为学生接受,有说服力。所以这些榜样的示范作用,往往能达到深刻的教育效果。

四、结论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学校没有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农村中学地处文化氛围相对较淡、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也相对较差的农村,要培育世纪新人,必须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健康、和谐的文明风尚。

参考文献:

[1] 莫 雷.教育心理学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杜,1997.

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范文4

关键词: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瓶颈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18-02

收稿日期:2010-01-28

作者简介:宋晓东(1975-),男,陕西富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青藏地区哺育了横贯东南亚的多条大江大河,它的存在对毗邻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是亚洲气候及其变化的主要启动区和调节区,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独特的生态地位。同时,这里也是中国重要的民族地区,是当前亟待发展的欠发达地区。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这里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日益加重,目前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趋向减少,草地退化和沙化加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状况严重威胁着中国生态安全,也严重影响着青藏地区乃至更广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阻碍着青藏地区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在这种“未富而生态环境先衰”的特殊经济社会背景下,青藏地区选择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依靠生态文化,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价值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显得尤为必要,尤为迫切!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距离生态文明还有较大距离,还存在不少制约生态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影响着生态文明的实现进程。青藏地区只有认清并不断化解制约生态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才能使生态文化走向繁荣,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成为主流文化。

二、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1.生态意识不强,生态文明理念公众化程度不高。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但遗憾的是,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氛围不浓,发展理念落后。从州、县基层政府及企业单位来看,有的为了所谓的政绩,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追求GDP的快速增长,而置环境生态承载能力于不顾;还有些认为,“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补偿”是不可逾越的定律,以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结果,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出现了局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雪域高原一度也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从普通群众层面来看,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特别是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偏低,很多地方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小农意识导致农牧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缺乏全局观念,不少人甚至认为环境生态问题那只是政府的事情,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冷漠,参与程度低。当政府部门组织的环保活动给自身带来一些不便或需放弃一些既得利益或要进行一些必要投入时,大多数村民往往会选择放弃,甚至消极反对。

以上种种忽视环境与生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矛盾的对立面去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自己置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外的态度,都势必影响生态文化的建设。

2.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实力薄弱。从横向上看,青藏地区经济状况十分落后又是客观的现实。加之认识水平不高等主观条件的限制,青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的不少地方政府和官员,虽然也能看到环境生态问题的存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把发展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甩掉“贫穷”、“落后”帽子的愿望十分强烈,而没有意识到或没有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对这些工作的推动作用,所以,文化建设涉及较少。即便是在一些重视文化建设的地方,因为经济实力的限制,也只是热衷搞一些投入少、难度小、看得见的“硬件”(诸如图书室、阅报栏等)建设,或者组织几次政绩色彩浓厚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少有涉及到变革观念、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而这正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点。这种经济落后的现状,严重制约着青藏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

3.人口增长过快,群众文化素质较低。青藏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环境承载力压力增大。资料显示,“从和平解放到2008年,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总人口由1959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87.08万人,当地的藏族人口从100万左右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270万人。中国内地广泛开展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在广大农牧区实施,相关统计机构对自治区1%的常住人口抽查结果显示,近十年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青海也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的地区,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末,全省总人口551.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与2006年相比,自然增长率下降0.17个千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同期水平3.83个千分点。”[2] 对于经济欠发展的青藏地区而言,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就业文化、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青海省和自治区现总人口约1 000万,但由于经济的、宗教的和其他原因,青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据统计,“青海藏区到2005年底,还有18个县尚未实现‘两基’目标,青海牧区六州‘两基’人口覆盖率仅为37.5%,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2.7年,比全国平均年限少5.8年,小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最低的现只有68%,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最低的现仅为16%,文盲率在15%的县有11个。”[3]人口增长过快,群众文化素质较低,无疑对生态文化建设构成了制约。

4.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缓慢,难以形成共建生态文化的合力。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作保障。建设生态文化,使之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不光是文化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包括文化部门在内的教育、宣传、环保、工商、信贷、经济、立法等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单打独斗地完成生态文化建设这一浩大工程。但是,各部门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做哪些工作,承担哪些责任,建设成效如何考量,都还不够明确。青藏地区适应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还未建立,目前主要依靠的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文化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生态文化建设的需要。另外,由于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生态教育、生态宣传、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基础设施等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加大。

5.民族及宗教问题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影响。青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民族地区,因此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一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利益分配的差异,进而引发民族之间的一些显性和潜性矛盾。另外,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时会引发一些误会和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在生态文化建设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制约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软瓶颈。二是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占青藏地区总人口的46%以上,且大多数都信信仰伊斯兰教或藏传佛教。这样,该地区就存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往往也会导致建设生态文化的力量趋于分散,难以形成强大合力。

另外,民族及宗教问题,也是导致青藏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势力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也不排除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制造矛盾、破坏团结的情况。“3・14”事件就是明证。稳定是青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能否坚持好、运用好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解决好民族和宗教问题,是青藏地区各项建设包括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

三、对策与建议

1.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也应该是生态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应该自觉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使生态文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和繁荣。

2.要普及生态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任何一种新思想、新文化,往往都是随着社会关注程度的提高,逐渐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因此,要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就要让先进的生态文化思想在各种媒体中占据重要位置,切实发挥媒体传播知识、统一认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功能。“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教育,生态文化建设也不例外。教育是文化形成生产力的前提基础,是生态经济的有效保障,能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4] 学校教育是普及生态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要抓好各层次学校的生态文化教育,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3.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设生态文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在青藏地区这一欠发达区域,人才缺乏,条件更差,困难更多,工作的难度更大,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好、落实好党的计划生育政策,狠抓教育事业,切实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保持区域稳定作为头等大事,为生态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克服劣势,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履行好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经济社会发展报告[EB/OL].news.省略,2009-03-30.

[2]曹文虎,李勇.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范文5

(呼伦贝尔学院 团委,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摘 要: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考验与挑战。本文从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出发,剖析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33-03

基金项目:本文是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论文,项目名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NJSZ1208)

高校的竞争最终归结为文化的竞争,校园文化自然成为高校越来越重视的内容,而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内地普通高校相比,因其特殊性和自身优势而散发着独特魅力。民族地区高校一般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合格人才,但同时它又是一个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校,尤其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层次多元化,民族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冲击等因素影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与挑战。

一、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除具有一般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外,具有独特的种族群体性。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审美心理都不同以及同一民族文化体系构成不一样,所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不同民族间的学生存在差异。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传承性,民族地区的文化是祖先传承下来的,很难再加以创新。

二、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侧重民族性多,大众参与性少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因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当地民族学生占有很大比例,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带有民族性质的活动多些,而参加这些活动的也多数为这些当地的民族学生,因民族学生更多地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有基础和民族情结。汉族学生也会参与其中,但受众面不大。

(二)高校重视不够,主导性不强

一些领导对校园文化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深度认识,对校园文化活动规划不合理,在一些活动上缺乏理论指导。有的认为开展文化活动是娱乐,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教学不挂钩,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不大。

(三)忽视了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没有充分重视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

在一些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求,认为只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就可以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四)没有形成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是高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互动中所积淀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合。大学精神具有较强的整合、激励和协调功能。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只有找到符合本校实际的大学精神,才能办出民族特色,发挥地域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一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没有形成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大学精神,这对开好校园文化活动是不利的,更不利于开展具有民族传承性的校园文化。

三、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在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注重民族文化传承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而身处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在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必须顺应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呼伦贝尔市,是一所由和呼伦贝尔市共同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祖国北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多,且大多为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这为我们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呼院的校园文化就扎根在这丰厚的民族文化土壤里,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我院针对民族地区学生特点,举办了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展演、蒙语主持人大赛、蒙语歌手大赛、蒙语演讲比赛等。在这些活动的举办中,保护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二)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注重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学校要发展,管理是关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领导体制。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多,民族成分复杂,而要开展校园文化,就更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呼伦贝尔学院作为一所民族地区高校,始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成立了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共青团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功能。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呼伦贝尔学院共青团充分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把握青年工作的方向。认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就必须研究青年的需求,研究变化中的社会,研究变化中的青年,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比如让一些没有舞蹈、音乐、朗诵、演讲、书法等特长的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这个大舞台上来,就必须拓宽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基于此,我院共青团于2010年策划举办了首届相声小品大赛,反响热烈,也让校园这片广阔的天地真正成为了青年学子体验和释放青春激情的舞台。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传播先进优秀文化、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思想意识自主、道德行为规范的合格人才。呼伦贝尔学院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为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将说教色彩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比如通过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的主题团日设计活动、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广大青年进一步坚定信仰,树立信心,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三)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间的沟通适应能力

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学生之间的民族成分、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加之有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起点低,而汉族学生又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所以在沟通交往方面存在困难。而民族地区高校要加强不同民族学生的管理和促进民族间的融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内蒙古这个民族地区,为了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构建和谐校园,自治区教育厅会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体现,比如在全区民族高校开展的“让爱伴我成长——我与民族同学的故事”征文、演讲活动,就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交流的有效形式之一。

呼伦贝尔学院常年开展的民族民间广场舞活动一直是我院加强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学生交流与交往的重要载体,民族民间广场舞在我院已经开展了15年左右,并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和二等奖,是我院多年来积极探索特色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我院的民族民间广场舞是以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舞蹈为元素的一种民族特色浓郁的集体舞。我院地处祖国北疆少数民族地区,这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地域条件,我院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一直在30%左右,多民族的生源构成也为我们开展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传承,把民族民间广场舞列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进行培育。我院通过加大对民族艺术活动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协调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对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干部是最年轻的成年人干部,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开展有重要意义。从目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和内地其他高校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有所不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民族成份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拔学生干部时,要考虑一定的民族比例和因人而异的选拔措施,这样才有利于开展工作。例如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联合会在职能设置中有一项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协助共青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所以根据需要设有文艺部、宣传部、广播站等,各民族学生干部在这些活动中切实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五)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是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按照社团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组织。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需要得到社团文化的支撑,同时,各级各类民族性社团也是特色校园文化的亮点,其不可复制性正是学校特色社团文化的核心所在。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组织引导,建立健全社团的规章制度。以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为例,呼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于2006年,制定了《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并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步完善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我院的社团联合会是学校各类社团的学生组织管理机构,它以其自发组织性散发着独特魅力。绿色北疆青年环保志愿者协会、爱心家教、创业协会、摄影协会、记者社团、海澜社团、文学社、话剧社等社团已成为我院学生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方面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比如我院的绿色北疆青年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7年,是呼伦贝尔民族地区为数不多的一支绿色环保队伍,以“提高绿色意识、构建绿色家园、为了绿色生命、贡献绿色力量”为宗旨。社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了黑龙江绿色龙江环保组织的关于保护额尔古纳湿地鸟类的活动,与呼伦贝尔市环境保护局、达赉湖自然保护局以及辉河自然保护局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校及社会绿色协会建立了长期项目合作关系。为保护呼伦贝尔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既宣传了呼伦贝尔的少数民族文化,又构建了和谐校园生活,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

(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显精神文化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范文6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0引言

社区是群众生活的主要载体,是新形势下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关键平台,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上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与加强,为此,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认清当前建设过程中的阻力,进而不断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

1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区是民众生活的一定地域及之中个体和群体的集合,是贴近群众生活的区域和范畴,一般来说,一个普通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自身所属的社区中。社区发展与进步,是和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阶段相同步的,当代中外城市社区形态和功能的快速演变是得力于近代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在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中,社会发展以及社区建设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为世人所瞩目。上个世纪末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人口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城市社区问题已突出地表现出来,引起了上上下下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区建设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社区建设与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社区建设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把重点放在街道和居委会,使社区管理由“以条为主”转向“以块为主”。结束了以往条块严重分割的局面。它还能够做到责、权、利的统一,顺应社区发展的历史潮流与趋向。新型的社区管理不仅能强化社区的功能,有利于引导和调动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等社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同时,它能够尊重社区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有利于调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引导群众走自我管理的发展道路。

加大社区文化建设力度,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是加强社区工作的不竭动力。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伟生活的需要。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样的,因为社区成员的构成本身就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因素在不断的变化,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为了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有效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我们必须从社区文化建设的结构、内涵和形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地丰富和充实社区文化,使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地发展。 完善社区服务,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是做好社区工作的保障。完善社区服务,是我国城市文明社区建设的突破口。

2新形势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2.1居民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属于一种涉及面相对广泛的群众性文化建设。新形势下社区群众的文化建设对于丰富社区群众生活、提升文化素养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居民对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缺乏足够的认识,仅仅将其看作一种强健体魄、打发时间的业余性活动,而并没有对其活动自身所蕴含的教化意义有足够正确的认识。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居民参与社区群众活动的热情不高,参与率较低,进而使得社区群众活动开展效果不佳,未能去能预期效果。

2.2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设备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设备的建设情况来看,许多社区存在设备建设不均衡的现象,许多社区设备先进、保养较好,而有的社区则存在设备老化甚至尚未安装活动设备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区群众活动的顺利开展。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两个原因:其一,受到社区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影响。对于社区群众设备的建设来说,经济水平是基础,这便使得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常常会得到当地效益较好企业的资助,相反,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便没有这样的便利,导致社区群众活动无法进行;其二,领导阶层的重视程度不足。在社会活动设备的建设方面,领导阶层的重视是其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之一,得到领导的重视,社区活动设备便会更为完备,相反,若没有领导阶层的支持,群众活动将难以进行,质量下降。

2.3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经费相对缺乏

从根本上说,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进展好坏与资金投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对于任何文化建设活动来说,没有资金的支持其建设便沦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资金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我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来看,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对于社区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从我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仍然是阻碍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一环,成为了我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应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3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居民对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

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对于充实居民的业余生活,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使得居民在活动中实现身心的愉悦,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提升融洽度,进而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与归属感,推动社区文化的建设。当前,许多居民由于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才导致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取得的效果不佳。为此,我们要将加强对居民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作为提升居民文化建设的关键,增强居民对于文化建设的理解与支持,不断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推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让群众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进而建立其新时期和谐、融洽、繁荣的新型社区群众文化。

3.2拓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资金渠道

从当前我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现状可以看出,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渠道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要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对社区所在行政区域及其所享有的文化设施资源进行有效划分,并处理好资源配置问题,尽可能实现文化建设实施的优化配置。同时,要积极探索新型的社区文化建设经济管理方式,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以便实现社会力量的最大化,进而弥补社区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使得区民可以有效参与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之中。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社区健身中心的方式推动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场馆建设带来的难题。

3.3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完善文化管理机制

新形势下,要不断提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质量,加强文化建设的活力与影响力就务必要建立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队伍,对文化队伍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与岗位责任感,进而为我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贡献应有力量。另外,要不断完善社区群众的文化管理机制,以政府为导向,提升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并建立起长效的文化传播机制,通过完善的机制以确保我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陈宇青. 如何推进社区群众文化建设[J]. 大众文艺,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