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范文1

第一,存货准则。根据《》,存货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一是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该准则不适用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和通过建造合同归集的存货成本。笔者认为该准则对存货的界定不够严谨,有些企业还存在无形的存货,如矿业公司、地勘企业商业性矿产勘查取得的地质成果。地质成果表现为文字报告、图件、各类文档文件等“信息产品”。而不是矿产资源本身,没有实物形态,但地质成果具有存货特性。具体表现为:地质成果是地勘企业日常主要业务的生产成果。对地勘企业来说,地质勘查生产是其日常主要业务,其生产成果表现为地质成果;地质成果的转让或进一步利用是其目的。地勘企业生产地质成果的目的为:出售。地质成果通过评估、招拍挂,由投资者依法处置,取得投资同报。通过出售地质成果,取得营业收入,补偿生产地质成果的成本,并形成收益。自用于矿产开发。有条件的地勘企业,经批准可以从事矿产开发,通过销售矿产品,取得收入,补偿生产地质成果的成本和采矿成本,取得经济效益。探矿权人取得地质成果后,与地质成果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地质成果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三是地质成果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商业性矿产勘查主要是对各种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进行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在这一系列工作过程中,投入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笔者认为可以修改存货准则,以使企业会计准则更加严谨和完善。将存货的概念应表述为: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或地质成果、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或者,规定现行存货准则不适用于地勘企业、矿业企业的地质成果。

第二,无形资产准则。根据《》的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基于以上分析,地质成果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一是无实物形态。虽然地质成果有赖于实物载体,如文字报告、图件、各类文档文件等,但这没有改变其本身不具有实物形态的特性。二是具有可辨认性。地质成果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对外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而不须同时处置在同一获利活动中的其他资产。三是显然不属于货币性资产,且地质成果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存货区别于非流动资产的主要特征: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直接出售或加工后出售);存货的购销和加工是企业的主要日常业务。无形资产的特点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自创、购入等均非企业的主要日常业务。为了严谨,同时为了避免误解,建议修改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三条改为“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第三,企业生产部门固定资产修理费的核算。根据《》,除满足资本化条件外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人当期损益。这就意味着企业生产车间(或部门,下同)除满足资本化条件外的固定资产修理费计入“管理费用”。笔者认为欠妥。理由如下:一是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相悖。其第七条规定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修理费是使产品完工的必要支出,生产车间发生修理费用,其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是通过转入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实现的,因此应计入产品成本。二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从而不便于进行产品成本分析决策。比如,企业购入新设备生产某产品,不含车间设备修理费的单位成本一定,随着新设备的使用,设备修理费逐年增加,如果只按不含修理费的单位成本对各年成本进行分析,就不会发现有变化,而认为该产品的毛利率没有下降。实际上如果将修理费计入产品成本,则该产品的毛利率是逐年下降的,企业应在适当的时机更换设备或调整产品结构。可见,生产车间设备修理费不计入产品成本不利于产品生产决策和设备更新决策。三是不利于成本和费用责任中心的建立。修理费用是为消除设备的经常性的有形磨损和排除机器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故障,以保证设备在其寿命期内保持必要的性能,发挥其正常效用而发生的支出。它与车间工人操作使用以及设备管理密切相关。四是不便于管理费用的控制评价。管理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支出,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人为地夸大了管理费用,不利于对管理者进行公正的评价。五是不便于产成品定价。比如,某产品不含修理费的单位生产成本是20元,按20%的毛利确定的不含税单位售价是24元,若含修理费的单位生产成本是22元,按20%的毛利确定的不含税单位售价则是26.40元。如果按不含税单位售价是24元销售势必给企业的盈利带来影响。六是有违“受益原则”。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根据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的“五险一金”等均按受益原则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甚至利息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都有可能计人产品成本,充分体现费用列支的“受益原则”,相反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车间设备修理费却从产品成本中调出计入管理费用,与“受益原则”背道而驰。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恢复生产车间设备修理费计入制造费用的规定。

第四,固定资产盘盈的核算。根据《》及《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属于前期差错。记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笔者认为不妥,理由如下:其一,企业至少在每年末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财产清查,对各项财产物资发生的盘盈盘亏和毁损进行账务处理,使账实一致。因此以后每年固定资产的盘盈显然是当年的固定资产记录的差错,而不会是以前年度差错,根据《会计基本工作规范》进行调账即可,不应涉及以前年度损益。其二,固定资产盘亏,是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扣除责任人(或单位)赔偿部分外的损失转“营业外支出”,不具一致性和对称性。其三,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复杂。因此,笔者建议对固定资产盘盈恢复新会计准则前的账务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范文2

一、引言

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投资及出口等因素影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影响投资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在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已经发现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且两者相互决定的依存关系是动态的。由于贵州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本文特此研究贵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两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对于贵州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二、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GV)、贵州省生产总值(GGDP)两个变量,选取从1993年―2012年20年间的数据,数据源于《国研网数据库》。为了克服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对实际生产总值(GGDP)、实际固定资产投资(GV)进行对数变换,即LnGGDP,LnGV;用DLnGGDP,DLnGV分别表示这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其中D为差分算子。

三、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平稳性检验

要分析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首先需要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本文通过eviews7.0软件,运用ADF检验法对LnGGDP,LnGV做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检验结果表明,在原始序列上,所有的检验结果都没有拒绝单位根的假设,因此可以说明所有的变量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这两个序列均变为平稳序列,即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用于协整分析。

(二)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对需要检验的变量用OLS做普通回归获得残差序列,然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对两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DLnGGDPt=0.08477+0.29884*DLnGVt+Ot(1)

其中DLnGV所对应的p值为0.0911,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若序列变量LnGGDP与LnGV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残差应具有平稳性。下面对残差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表2残差的ADF检验结果表

由表2可看出,该残差序列平稳,因此得出结论:1993―2012年贵州省LnGGDP与LnGV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误差修正模型

基于协整理论的误差修正模型,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介个在一个模型中,既能反映经济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能反映其短期内向长期均衡关系修正的机制,并且误差修正项ECM的参数估计是一致有效的。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需要选择每个变量的滞后长度。运用eviews软件求得误差修正模型,如下所示: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范文3

摘要:在我国,财政管理的关键之一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在财政部新颁布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加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资产折旧与摊销的计算方法,希望能为以后资产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摊销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行政事业单位中对资产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视。单位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限的管理中,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基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在时代背景下,要积极实现对单位资产的有效管理。对其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而对其无形资产进行适量的摊销处理。在这样的过程中,积极掌握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克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科目新旧制度的过渡

(一)固定资产科目的调整

新制度规定,将没有达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列入“存货”管理项目中,然后督促各单位重新确定固定资产的目录,将原账的一部分固定资产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转为存货。将符合新制度固定资产标准的余额纳入新账中,将其称之为固定资产科目。账务处理的大体流程为:借新的“固定资产”的明细科目,贷旧的“固定资产”的明细科目,把原账中的“固定基金”账户余额转入新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的账户,借固定资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固定资产。

(二)无形资产科目的调整

将原账中的“无形资产”科目转入相应的新账科目中,与此同时将对应的“事业基金”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的“非流动资产”科目中。

调整后的余额是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科目及“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年初余额。

(三)以往年度入账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对原有的固定资产价格进行全面的核算,按照应补提的折旧金额进行借记,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不同的科目。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应补提的折旧额=计提折旧额×年限,从固定的时间起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按照新的制度来执行。

无形资产的“无形资产”科目按照新的制度规定设置并启用“累计摊销”科目,对以前的摊销不进行追溯调整。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概述

(一)不同资产折旧与摊销的范围

在新的会计制度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为的资产中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等以外的固定资产都按照计提折旧,而无形资产除去名义金额计量资产不需要进行摊销外,其他无形资产都要进行摊销。

(二)资产折旧与摊销的年限确定

在新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在同类单位中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各不相同,无法保证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执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教[2014]10 号文件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进行折旧的计提。

在具体的法律条款中规定有效年限的,可以按照其规定的年限作为摊销年限;而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把相关合同中的受益年限作为摊销年限;此外,法律条款中没有规定有效年限,或相关合同书也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

(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遵循的原则

计提折旧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按月提取;二是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再进行计提折旧;三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四是发生后续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的情况,则要重新计算折旧额。

无形资产摊销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按无形资产取得的当月起进行摊销;二是在资产成本增加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资产成本并计算摊销额。

(四)资产折旧与摊销的计算方法

在新制度下不考虑预计净残值,一般采取两种方法进行计提固定资产的有效折旧。年限平均法:月计提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值÷预计使用月份= 年计提折旧额÷12(月);工作量法:某项资产的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值÷预计工作量)×固定资产月工作量。账务处理为借“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累计折旧”科目。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额为其成本,在新制度中同样不考虑预计净残值,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年摊销额= 无形资产的原价÷使用月份。

三、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意见和减值准备的计提

在新的制度下,为了更好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不管是固定资产折旧还是无形资产摊销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对其不同资产的核算方法进行改进。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进和减值准备

在新制度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存在些不足,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只适用于新固定资产,而且其固定资产在未来不会发生减值、预计净残值等情形。这样的核算公式不具有实用性。

建议增设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当事业单位发生资产减值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行政单位发生减值时,借“资产基金”科目,贷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方法应改为:年折旧额应该是固定资产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然后再除以其使用年限;而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应该是固定资产价值与预计净残值之差,除以预计生产品的总量。

(二)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改进和减值准备

上述无形资产摊销的基本方法只适用于新无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在未来不发生减值、预计残值等不变的情形,没有很强的通用性。原因是它不适用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及使用寿命、预计残值变更的无形资产。这样增设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当事业单位发生无形资产减值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行政单位发生减值时,借记“资产基金”科目,贷记“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此外,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方法应改进为:年摊销额应为无形资产价值与预计残值之差,然后除以预计尚可使用年限。

结语

在新制度广泛实施的背景之下,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了解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范围、原则以及核算处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调整会计科目及无形资产科目以适应新的核算制度,改进核算方法,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都能发挥其作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耀星.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及管理[J]. 财政监督,2015,(3):46-48.

[2]敬海斌,于润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重点、难点释义[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8):78-80.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范文4

关键词:无形资产;增值税;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5-0146-03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且规定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其中,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无形资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作了规定。2008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无形资产的界定、计税基础的确定、摊销费用的税前扣除等方面作出了规定。2009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开始执行,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实现增值税转型改革,即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并且明确规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是,上述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准则都未对企业取得无形资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增值税处理作出规定。本文就该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

一、无形资产和增值税概述

现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具有可辨认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等。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辩认性,因此,它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范围。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根据外购的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不同,增值税有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类。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除少数几个国家采用收入型或生产型增值税外,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我国从2009年1月1日开始,也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额时,从商品和劳务销售额中扣除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总额的一种增值税。就整个社会来说,课税对象实际上只限于消费资料,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我国转型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扩大内需,鼓励投资;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公平内外资企业和国内外产品的税收负担,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简化增值税的征收和缴纳,从而减少偷逃税行为的发生,降低税收管理成本,提高征收管理的效率。

二、取得无形资产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应采用消费型增值税

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方式有多种,如外购、白行研发、投资者投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本文仅研究常用的外购和白行研发两种方式下取得无形资产过程中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其他方式取得无形资产可参照执行。

笔者认为,无形资产增值税的处理应该采用跟固定资产一致的方式,即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原因有五:一是性质相似,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都是企业的长期资产,都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并且其价值都是在使用寿命内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的方式逐步转入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去;二是取得方式及成本构成内容相似,都是通过外购、自行研发(白行建造)、接受投资、非货币资产交换以及债务重组等渠道取得,外购时二者的实际成本确定都是包括买价、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使该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达到预定用途(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其他支出;三是会计核算相似,其核算的内容和会计科目基本一一对应,如分别采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科目核算资产原值,分别采用“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科目核算其价值损耗,并且都是根据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从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等方法中选择折旧或摊销的计算方式。四是对企业的作用相似,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一样,都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甚至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在很多领域日益发挥出比固定资产更强大的生产力。五是提高企业进行无形资产研发的积极性,如果允许企业外购无形资产和用于研发的物资所含增值税也可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则可降低无形资产研发成本和风险,提升研发积极性。

三、取得无形资产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原则与方法

(一)外购取得无形资产

1.外购无形资产核算原则。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外购取得无形资产,其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构成无形资产成本,但外购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应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不构成无形资产成本。

2.核算举例。2009年8月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项专利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款项为585000元,其中买价500000元,增值税85000元。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

(二)自行研发取得无形资产

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及开发阶段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其增值税不能抵扣;开发阶段的研发支出在满足无形资产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可与外购形成的无形资产一样,其所含增值税允许抵扣。

无形资产研发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增值税的业务,主要是领用材料或自产产品,下面分别讨论。

1.关于领用材料的增值税核算原则。研发过程中所用材料,包括专为研发购入的专用物资和生产产品用原材料。由于无形资产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购入专用物资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也允许抵扣,故其购入和领用等环节涉及到的增值税会计核算与生产用原材料核算相似,并可比照白行购建固定资产核算中设置的“工程物资”账户,设置“研发物资”账户,其账户结构、性质都与“工程物资”相似,只是核算内容不一样,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研发专用物资的收、发、存,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应相应增设“研发物资”报表项目。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范文5

摘 要 本文对我国2007-2009年沪深两地的酒类行业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无形资产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正相关性,并且相对于固定资产来说,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更大。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酒类行业上市公司 无形资产 公司业绩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无形资产对其促进作用日趋显著。无形资产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营业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无形资产也是重要资源,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将实证方法引入无形资产领域以来,对于无形资产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

1.有关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Lev和Zarowin(1997)发现了无形资产特别是R&D的变化导致无形资产高强度的公司,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是下降的。Chanet a1.(2001)的研究表明,股票的价格也没有充分的反映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R&D的比重与股票价值呈正相关,建议要加强研发活动的披露。薛云奎(2001)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与股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分析了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披露方面存在问题,提出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

2.有关无形资产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Amir&Lev(1996)对通讯行业的无形资产进行研究,得出未确认的无形资产与公司披露的非财务指标具有价值相关性。Aboody&kv(1998)对其软件公司进行研究得出:软件开发成本与公司股票的回报率是显著的相关。Banll&clinch(1998)对澳大利亚1991-1995上市公司研究得出:无形资产的重估价值与股票报酬率和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薛云奎(2001)对1995-1999的上证所的A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市场对无形资产作出了正向的价格反应。王化成以1998―2002年为区间,以沪深两市 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形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对企业未来的影响,并用股票价格模型研究无形资产对企业未来业绩的贡献。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单位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业绩所作的贡献高于固定资产。黎玉琴(2006)以我国沪市2000年一2004年的300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得出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其经营业绩有显著的、正向的贡献。国内外关于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结论表明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有重要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本文认为,各行业的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企业业绩的贡献也不一样。因此,按行业的不同,对无形资产进行分析就很有必要。

本文选取上市公司酒类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是近年来,食品饮料各个子行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白酒、黄酒、葡萄酒的增速位列前三位,表明行业的盈利能力在提高。而同时,为检验无形资产对业绩的重要性,选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对无形资产与业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本文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酒类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选取样本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原则:(1)必须是在近3年内盈利的公司。(2)剔除了没有无形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数额为0 的公司。(3)剔除在财务报表中没有详细披露无形资产构成的。通过搜集沪的酒类行业上市公司总共有36家(包括st公司)。剔除2007-2009年有亏损的6家公司和缺失无形资产的5家公司。由于为了全面的反映当前酒类行业无形资产对业绩的关系,没有剔除st公司。这样,就以剩下的2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

本文数据来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开披露的样本公司年度财务报告。

三、上市公司酒类行业无形资产现状分析

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5家酒类行业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进行分析,通过对 2007~2009年的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发现:

(一)酒类行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比重较小

从分析的数据中可以看出2007年所选酒类行业的样本中无形资产的总量422289.04万元,总资产为7392659.29万元,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71%;2008年无形资产的总量为449516.70万元,总资产为8603745.66万元,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22%;2009年无形资产的总量为717338.08万元,总资产为10291228.41万元,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7.0%。可以看出,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仍然很小,2009年最高为7.0%,其他都保持在6%以下。从结果中看出2008年的无形资产总量占总资产的比例稍低,笔者认为,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一部分企业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少了无形资产的拥有量,但无形资产的比例在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二)就单个企业来说,拥有无形资产的种类非常单一

本文通过分析这25家酒类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种类单一。从分析的数据可以得出:从2007年,拥有5种无形资产的仅有2家公司;2008年只有1家公司拥有5种无形资产,84%的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数量集中在1-3种;2009年也只有1家公司拥有5种无形资产。

一般来说,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有很多种,包括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特许经营权、商标权等。每种无形资产有其不同的作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也是不同的。通过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主要以土地使用权为主,2007年土地使用权占无形资产总额的71.47%,2008年土地使用权占无形资产总额的92.68%,2009年土地使用权占无形资产总额78.61%。而与该行业产品销售额密切相关的商标权、专利权等所占比重却是相当小,2007年商标权、专利权所占比重分别为7.35%、0.22%,2008年的比重分别为3.04%、0.15%,2009年的比重分别为 5.49%、0.074%。

四、无形资产与经营业绩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即因变量的选取。反映变量的指标有很多,我们采用的是营业利润OP作为被解释变量,主要是考虑其跟其经营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2.解释变量,即自变量。INT表示无形资产,PPE为固定资产。

3.假设。假设1:原假设为无形资产与公司的业绩有正的相关性。备选假设为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没有正的相关性。假设2:原假设为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大于固定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备选假设为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不大于固定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

(二)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的样本来自沪深两市酒类行业的上市公司,对2007年-2009年25个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数据处理采用的软件为EXCEL和EVIEWS6.0。

OPit=β0+β1INTit+β2PPEit+β3ASSETit+εit

其中,OP为t年的营业利润;PPE为t年末的固定资产;INT为t年末的无形资产,这里用的是无形资产净值,主要考虑到了无形资产摊销和减值准备的影响;ASSET为总资产的对数,主要是考虑了公司规模对经营业绩的影响;β0、β1 、β2、β3为回归系数,ε为残差项。t表示年度,i表示样本公司。

(三)计量检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分析检验。由于面板数据模型有三种基本类型:普通混合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其中固体效应模型又分为个体固体效应模型、时期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和时期效应模型。首先使用F检验在普通混合回归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间做出选择。建立假设H0:模型中不同个体的截距是相同的,为普通混合模型;H1:模型中不同个体的截距不相同,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的结果中P值为0.应拒绝原假设,应建立个体固定模型。

然后用Hausman检验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中进行选择。原假设H0: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无关,即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H1: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有关,即为建立个体固体效应模型。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看出W=6.333601>χ20.1(3)=6.251,即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应建立个体固体效应模型。

通过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1.模型的拟合优度值为0.982662,拟合度较高,说明模型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比较高,模型回归结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说明无形资产可以很好的解释营业利润这个指标。2.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系数为正数。说明具有经济意义,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越多,公司的经营业绩是越好的。3.D.W.的值为2.008068,接近于2,说明不存在1阶序列相关性,变量的显著性检验是有意义的。4.另外,INT与PPE的p值较小,且在5%的水平下都通过了t值检验。可以看出当无形资产增加1个单位时,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增加0.793517个单位;当固定资产增加1个单位时,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增加0.389957个单位的。得出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是大于固定资产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的。

五、结论建议

本文通过选取沪深两市酒类行业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财务报告数据,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并提出假设,经过分析得出:

1.无形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较低,经过分析得出,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要大于固定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因此,公司要增强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增加无形资产的拥有量,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提高业绩。

2.无形资产的结构种类单一,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酒类行业中公司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所占的比重较大,与经营业绩有关系的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太小。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改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使无形资产在公司经营业绩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公司获得更大的超额利润。

3.由于无形资产对企业营业业绩的作用显著,公司应建立无形资产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公司的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作为为公司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

参考文献:

[1]Amir,E.and B.Lev.Value Relevance of Non financial Information:The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9.6(22).

[2]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会计研究.2001(11).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

为了适应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政部颁发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新制度新增了国有资产管理与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事业单位在新制度下对固定资产管理必须调整相应的管理模式。

一、原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符合一定的标准,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交付使用,均按实际成本入账,直接计入当期费用或者结转“在建工程”项目;期间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和实际价值在会计核算中,始终保持账面价值不变,同时以相应的金额分别在“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中显示。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的规定

(一)固定资产的单价标准提高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遵循了2012年4月1日起实行的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由原来的一般设备500元以上,专用设备800元以上的标准,提高为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固定资产分类有变化。新旧制度固定资产同样分为六大类,但是“一般设备”改为“通用设备”类;原来的“图书”改为“图书、档案”类;原来的“其他固定资产”改为“家具、用具、装具和动植物”类。分类更为规范和明确。

(三)创新引入“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对除了“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和“图书、档案”这三类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设置了“累计折旧”科目,按照所对应固定资产的类别、项目等进行明细核算,由事业单位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折旧金额为其成本,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新模式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内容的财政改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内容也有了相应的增加和改变。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后续计量统一规定计提折旧,摊销;不再设置原来和固定资产对应的“固定基金”科目,设“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期内计提折旧以后的实际价值。

(一)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科目,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转账时,应当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1)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将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存货”科目。

(2)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固定基金”科目,但设置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的余额(扣除转为存货的固定资产对应的固定基金数额后的余额)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3)新制度设置了“无形资产”科目,核算无形资产的原价。原账中“无形资产”科目余额反映的是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转账时,将原账中“无形资产”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的“无形资产”科目,同时将相应的“事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

事业单位按新制度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应当自2013年1月1日起设置和启用“累计摊销”科目,以“无形资产”科目2013年1月1日的期初余额为原价,按新制度规定进行摊销。

(二)会计核算处理的基本模式

(1)事业单位资产购置时,以实际成本入账(需要安装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同时登记固定资产,以“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取代了“固定基金”科目。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自行建造或者改建、扩建、修缮固定资产,或者需要安装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2)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后续管理按月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时,按实际计提的金额,做会计处理: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累计折旧

(3)固定资产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时,按其账面价值先转入“待处理资产损益”科目,实际发生时按已计提折旧和资产的账面余额,做会计处理:

借:待处理资产损益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资产损益

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照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根据相关的税费,已计提折旧和资产的账面余额,做会计处理:

借:长期投资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借: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应缴税费)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四、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意义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满足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要求,在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在加强预算管理,实行绩效评价,完善成本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反映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消耗,在财务报表中更加直观、精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趋同于企业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