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舞蹈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舞蹈教育论文范文1
当前,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制约着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开展。从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上看,这些问题分别是幼儿舞蹈教育过分迎合家长意愿、教育机构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幼儿舞蹈教学教材内容鱼龙混杂,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幼儿舞蹈教育过分迎合家长意愿
幼儿舞蹈教育过分迎合家长意愿,是当前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很多幼儿家长的主观意愿误导着幼儿舞蹈教师的教学,与此同时,追求经济利润,教育观功利化严重,也使得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难以有序进行。如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口味,不注重幼儿自身舞蹈素质的培养,而是一味迎合家长意愿,这种常规性的舞蹈教育活动模式,有违舞蹈教育的目的,不值得提倡。
(二)教育机构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教育结构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开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幼儿舞蹈教师的供给存在着严重不足,现有的幼儿教育机构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舞蹈教学方法并不系统和正规,缺乏专业的幼儿舞蹈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教育机构过多追求专业化技能技巧训练,不尊重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客观规律,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与此同时,轻视幼儿身心发展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与心态以及舞蹈情趣等,不顾及幼儿的身心健康,使得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现状不太乐观,严重影响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幼儿舞蹈教学教材内容鱼龙混杂
幼儿舞蹈教学教材内容鱼龙混杂,也使得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面临困境。目前,幼儿舞蹈教学的教材内容没有得到统一,幼儿舞蹈教学机构教材内容与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符,各类教材的出版者和编写者观点不一,有的教材把基本功的训练方法讲得很细,但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较好地引导幼儿启蒙教育。而有的幼儿舞蹈教学教材是空讲理论,泛泛而谈,没有实际意义。社会上各类教材鱼目混杂,非常不利于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探索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二、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教学水平,促进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在了解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内涵,以及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体的感知,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
身体的感知,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是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关键。舞蹈时孩子们的身体各个器官都在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肢体语言在舞蹈学习中的作用,使身体灵活和协调,有助于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从幼儿的成长发育上看,幼儿的脊椎在3岁时刚定型,在开展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必须尊重3至6岁幼儿身体生长的规律,让幼儿首先认识身体的每个部位,感知身体的头、胸、腰、脚等各个部位,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身体语言。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合着音乐的节奏,适时加入舞蹈动作,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使幼儿意识到身体各部分的作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动起来,继而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主观参与到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来。在具体做法上,应让幼儿在感知自己身体的基础上建立“直”的意识,即身体直、手臂直和腿直。幼儿由于身体刚定型,因此对各部位的敏感度不高,为帮助幼儿在舞蹈训练初期即建立起身体直立意识,教师应善于利用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形象引导幼儿进行感知和模仿,如大树的直立、冰棍的直立、衣架的直立、楼梯的直立等,通过引导幼儿的模仿能力,依靠身体的肢体运动来表现生活,唤醒幼儿身体的能动性。
(二)身体的表达,引导幼儿主动模仿动作
身体的表达,引导幼儿主动模仿动作,是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身心特点,有的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未知的好奇,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等,加上幼儿身体柔软,可塑性强,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就能在对幼儿进行舞蹈启蒙教育时,尽量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为参照,指引幼儿以身体动作表达出来,比如情绪变化时的喜怒哀乐、遇到阻碍或困难时的一种渴望,抑或是孩子自身的顽皮等天性,都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出来,让幼儿学会思行合一。教师在带领孩子编排肢体动作的同时,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审美引导,教会幼儿分辨美与丑、好与坏,让幼儿从身体的自然表达逐渐过渡到对美的自觉追求。一是动态。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3至6岁幼儿喜欢玩游戏,喜欢模仿小动物们的爬、飞等。这些动态的物象具有外在和可视的特点,总是能够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因此说,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应是动态的,激发幼儿用身体表达他们的好奇心的欲望。二是情趣。幼儿的生活是极富天真的童趣的。选择适合以舞蹈形式来表现的素材,引导幼儿主动模仿动作,如在洗手的过程中,不断地用双手拍水,并往同伴身上洒水;在雨中用双脚不停地踩水;洗澡时接水往外洒等。在幼儿舞蹈教育中,教师可设置情景小剧场,让幼儿在有情景的舞蹈环境中教学,能更好地提升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三是情感。舞蹈具有感情和灵魂,而幼儿的内心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只是往往幼儿内心的情感不会那么直观地显现出来,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还具有内在性和隐蔽性,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和揣摩才能发现。在教育幼儿舞蹈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取向,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将其用舞蹈形式表达出来。幼儿舞蹈形式简单优美,动作形象有趣,如表达“我爱你”“不上你的当”“我爱妈妈”等幼儿身上通常都会有的强烈情感。四是空间。舞蹈需要在一定空间的变化中完成,特别是即兴舞蹈,舞者要能在不同的空间变化中随心所欲地转换移动,所以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幼儿需要形成一定的空间意识,比如能准确判断出上下左右、前后各方位,在实践中体会站、蹲、跳等空间转换。
(三)身体的创造,激励幼儿合理展开想象
身体的创造,激励幼儿合理展开想象,是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3至6岁的幼儿通常充满好奇和幻想,在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的自由,从幼儿身体的创造入手,激励幼儿合理展开想象,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创造力,对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而言,即兴舞蹈是激励幼儿合理展开想象最好的形式之一,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技能水平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舞蹈创作的自信心,推动幼儿勇于尝试和努力。具体说来,3至6岁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活动的即兴舞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音乐即兴,二是命题即兴。其中,音乐即兴即随音乐有感而动,教师要为幼儿设计创造的环境,由教师提供一段乐曲,让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风格等,即兴演绎一段舞蹈,让幼儿用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创新。二是命题即兴,即教师指定一个形象、情景或事件,然后借助音乐,要求幼儿瞬间释放身体的动作,以表现特定的形象和内容。对于命题即兴,幼儿舞蹈启蒙教师应认真备课,考虑好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即兴创作,使幼儿产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进而积极投入到舞蹈学习创作中来,以此提升身体表达的艺术性。
三、结语
舞蹈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教育;舞蹈教学;创作教学
Abstract:Thequalitydanceeducationisonekindofemergingenterprise,thereforehowthequalitydanceeducationshoulddevelop,becomesabrand-newtopic.Thearticlebasesonthis,inanalyzesourcountryqualitycollegesanduniversitiesdanceteachinginthepresentsituationfoundation,proposedcertaincountermeasures,supplythereference.
keyword:Qualitycollegesanduniversities;Danceeducation;Danceteaching;Creationteaching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整个教育界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美的情操的一种理想方式,也是普及舞蹈文化传播美的真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舞蹈教学在高职素质教育中是一门集技巧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是将训练、排练、表演融为一体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必不可少的技能课和修养课,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现状
第一,差异性较大。由于生源参差不齐,导致舞蹈教育对象素质有较大差异。这其中,一些学生可能已进行过舞蹈的系统训练,无论是软开度及各个部位的肌肉能力,还是技能技巧及身体的感觉韵律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一些学生曾有过一定的形体方面的训练,掌握了一些基本体态、动态及少量技巧。另外就是一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入校前多未受过舞蹈基本功专业训练,仅凭自身具备的基本条件得以升学。这就造成学习舞蹈素质上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舞蹈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别,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来解决。
第二,教育、教学方式老化。在以往的舞蹈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老套呆板,教师往往习惯于沿用口传身授法,强调模仿教学。而且受专业舞蹈学习的影响,较重视舞蹈素材教学,实用性的舞蹈教学太少。注重知识的记忆,联系实际不够。舞蹈教学课时少,内容多,使得高职院校舞蹈教育落实困难,效果不明显,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作用有限。上课形式一般以大课为主,学生人数多,个别辅导的机会几乎为零。
第三,学习积极性差。就学生本身而言,一部分学生由于入校前没有受过舞蹈训练,加上舞蹈课又比较劳苦,所以课堂参与意识较差,很难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低年级基本功素质课比较枯燥单一,学生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基础较差的学生极易产生紧张、厌倦、烦躁等不良反应,从而给教学活动带来严重的消极因素。部分学生曾接受过专业训练,入学后专业技能较为突出,于是自我感觉良好,表现为课上练习时怠慢、慵懒。
第四,专业学习挤占艺术教育空间。众所周知,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倾向于技术学习,以便在毕业后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种技术化的诉求,导致在推广艺术教育时,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教学空间。一方面,高职学生面临繁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一方面还要进行实际操作,使得很多学生,包括一些教师将舞蹈教学当作是一种休闲课,与舞蹈教学的本意相违背。比如在舞蹈的教学中,各种舞蹈的学习时间较长才能取得效果,而且有些训练还很辛苦,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给工科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提出了很多挑战。
二、深化我国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对策
第一,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一堂好的舞蹈课,首要的前提就是有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因此舞蹈教师应在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对整体进行规划安排,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舞蹈基础,了解学生智能和体能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课程的目标任务,应施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并预测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课前还应了解和掌握学生意志、品德、智力、体能、心理等方面要素,以及场地课安排等问题。第二,注重实际、实用、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因此,高职舞蹈教学内容要求全面,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它从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舞蹈技能技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舞蹈知识,以从事各种职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舞蹈专业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新的舞种不断被挖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加强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并将其更快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力争达到新知识与教学同步发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新的知识,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广博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文学、社会学、生理学、美学、音乐、美术等,他们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并把它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以增加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第三,注重创作教学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创作、编导,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要通过模仿、创编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鼓励,让青年学生丰富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通过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各种动作的表现,充分激发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对舞蹈学以致用的能力。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大多数同学腼腆、不愿表现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课上不敢表演,不好意思表演,不愿老师提问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用亲切的目光、和蔼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打消学生紧张、害怕、消沉的心理,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不足要耐
心,做到百问不厌。教师还要跟学生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因为,在教学中良好的和谐的师生情感,能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以消除学生不良心理影响,如肌肉僵硬、神经紧张、反映迟钝。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使同学们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教师永远是学生的朋友。
第四,注重兴趣教学的实施。舞蹈基训是非常单调、乏味、枯燥的工作。特别是对充满活力、青春活泼的青年学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和进行兴趣性教学?首先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表演使同学们忘记疲劳和训练的痛苦。同时,选择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音乐也非常重要。总之,要充分利用各种可行方法,着力调节基训的枯燥、单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及音乐感受力。
三、结语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是所有舞蹈专业工作者的事业和追求,也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根本立足点,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也在于用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教育青少年,达到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水平高低与否是培养舞蹈人才的关键所在。我们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来进行,而且还应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和千变万化的世界,以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开拓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努力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於平.高教舞蹈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舞蹈教育论文范文3
通过对幼儿进行舞蹈引导,让幼儿在音乐或者在既定的情节中,即兴的进行舞蹈,自由的表现他们自己对于事物的感受,以此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
一、即兴舞蹈对于拓展幼儿想象空间的意义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的有形结果,而更重要的是唤起幼儿的创造的热情。我们幼儿老师要把学生从“纯粹艺术”的培养中解脱出来,使幼儿在自由创造艺术形式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魅力,让幼儿在自由的舞蹈中,展开自己的想象,感悟生活的美好。
即兴舞蹈作为一种即时即刻运用肢体动作来自由表现自己内在想象的舞蹈形式。其具有随意性、即时性及个性化的特点。即兴舞蹈和幼儿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即兴舞蹈可以让幼儿自由的发挥想象力,还能开发幼儿身体各方面的潜力,同时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以及促使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即兴舞蹈对于拓展幼儿想象空间的作用
(一)在即兴舞蹈中抓住情感的流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根据一段音乐或者既定的情境,在未经思考的情况下,即刻用舞蹈动作来做出反应,这种即兴就是我们提出所说的即兴舞蹈。对于即兴舞蹈需要抓住幼儿对于音乐要有一定的情感认知之后,运用自己流露的情感在舞蹈中进行表现。
在听《郊游》、《大公鸡》等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教师用充满天真稚气的眼神和笑脸去引导学生,这样就更能激发幼儿的内在情感,并且能和老师进行有效的的情感相配合,有表情地去随着音乐节奏去进行律动表演,这样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个训练中,我们老师及时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启发幼儿对于音乐节奏力度、旋律、情感的变化的有机结合,在音乐和老师的引导下,幼儿们会自己启动一切的感知器官,去表现、去想象。
(二)把情境元素的融入即兴舞蹈,启发幼儿的舞蹈想象力
舞蹈是一种传达情意的艺术形式,而任何形式的舞蹈风格的情感表现都要融合生活情景的变化。在幼儿的进行舞蹈中,老师有意识的将这些生活情境元素融入到他们的舞蹈中去,为幼儿在即兴舞蹈中做到传达情意做好铺垫。
我们在上《秋天果子多》时,教室里挂满了串串橘子、苹果等秋天成熟的果实,墙饰上的橘子、苹果颜色鲜艳,形状逼真,这时我们叫幼儿们去找自己喜欢果实,在这时,老师抓住时机播放音乐,这时孩子们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不由自主的为歌曲自编动作,并把摘果子的动作编了进来,还一边哼唱一边做摘苹果的动作,个个动作优美,兴高采烈。
(三)营造自由的舞蹈空间,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
以前的幼儿舞蹈教学基本上都是以集体舞为主,这样的教育氛围禁锢了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幼儿们不能轻松自然的进行舞蹈。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尽量的给幼儿们营造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幼儿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进行自由的表选。
例如在教《小老鼠上灯台》中,舞蹈里面包含了小老鼠们四处觅食,运粮食,四处打洞嬉戏及鼠妈妈关爱鼠宝贝等情景。老师在编排舞蹈时,启发学生的想象如“鼠头鼠脑” “左顾右盼”等动作时,让幼儿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于是幼儿们便开始探头探脑,小眼溜溜转,甩尾巴,摇尾巴,爬在地上挖坑,凑在一起活蹦乱跳…,总之,幼儿们的动作是千姿百态,极富情趣。在这样的活动氛围里,幼儿们充分展现他们的联想能力及创造力,同时也增加了舞蹈的美感。
(四)在即兴舞蹈中引入生活景象,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
生活中的经验是幼儿想象的基础,幼儿脑海里有了丰富的生活景象,才能在身体舞蹈时进行迁移,进行想象、回忆和创造性的表现,因而在开展幼儿的即兴舞蹈活动时,我们要引导幼儿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景象,拓宽幼儿的自由想象的空间。
舞蹈教育论文范文4
(一)舞蹈课程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舞蹈课程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高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将来从事于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型人才,该教育专业中的大多数学生将来会从事于幼儿教师的工作。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教学课程中,也就设立了专门提高学生才艺技能的教学课程。舞蹈教学正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舞蹈技能的课程。在舞蹈教学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教育幼小儿童练习舞蹈,以及幼小儿童喜爱哪一类舞蹈等专业知识。舞蹈教学课程是当下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里重要的一门学习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专业课程。
(二)高校中舞蹈教学跟不上现代的幼儿教育要求。当下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发展滞后于现代化幼儿教育水平。现代化的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的速度是极快的,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幼小儿童对于舞蹈类型的选择种类也在不断改变。这叫导致了高校中舞蹈教学课程跟不上幼儿教育行业的变化速度,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课程教育所教授的舞蹈技能不能适应幼儿教育工作中的要求,那么学前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失败了。这样的学前教育专业下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是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幼儿教育工作的。
二、舞蹈课程教学的不足
(一)教学方式落后,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度高低是决定一门课程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当前高等学校中舞蹈课程的教学大都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较大的改革创新,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对舞蹈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无法产生较大的兴趣,进而挫伤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与激情,不利于学生对于舞蹈课程的高质量学习。这是当下高等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问题。
(二)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与幼儿舞蹈结合。当下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课程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都是固定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没有创意,而且舞蹈课程的教学还脱离了学前教育的最终目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最终是为了幼儿教育行业服务,提高幼儿教师的自身才艺技能,以便于将来更好地进行幼儿教学工作。但是,当下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课程中教授的大都是现代化的舞蹈动作,缺乏针对幼小儿童的舞蹈教学。这也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自身的才艺技能,不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的舞蹈教学。
(三)舞蹈课程的安排不合理,不能有效进行教学。另外当下高校中的舞蹈教学课程不能取得一个良好效果的原因还在于高校在舞蹈课程安排中的不合理性,作为教学方的学校本身,担负着舞蹈教学课程安排的重任,而舞蹈课程的安排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舞蹈课程的学习,因而学校方面对于舞蹈课程的安排情况也决定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质量。而当下许多的高校在舞蹈课程的安排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性,而且针对幼儿舞蹈的教学课程也相对比较少,这样会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幼儿舞蹈技能较少,将来参加幼儿教育工作会出现才艺技能上的缺陷。
三、新型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要求
(一)舞蹈教学要面向幼儿教育。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的教育行业下,对于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课程也有了内在的改革要求。首先,舞蹈教学要面向于现代化幼儿教育。传统的舞蹈教学课程中,只注重于学生所学习到的舞蹈技能,只追求学生掌握更多的舞蹈技能,然而,这种教学要求是不符合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能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才,而如果脱离了幼儿工作的目标性,那么培养出的人才自然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因此,当下的舞蹈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性,以服务于幼儿教育工作为目标,改革舞蹈教学模式。
(二)舞蹈技能要更加丰富化。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水平对于舞蹈教学工作的另一个改革要求是丰富舞蹈教学的种类。尤其是在当下的幼儿教育行业中,家长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教授孩子更多种类的舞蹈技能,而不只是单单的少数几种。而且从幼儿自身来讲,由于孩童的好奇心较强,单一的舞蹈教学也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在舞蹈教学课程的改革中,要丰富舞蹈技能的教学种类,提供更多样式的舞蹈教学。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幼儿教师才能在将来的幼儿工作中更好地适应教学要求。
四、如何改革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面对当下高校中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变革措施来予以改正,才能更好地提升舞蹈课程教化学生的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对自身才艺技能的提升。下面主要提出了几个针对高校舞蹈教学课程的改革方案。
(一)面向当下幼儿教育进行教学调整。对于目前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课程的改革工作,要针对当下幼儿教育行业的现状来开展。舞蹈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自身才艺技能,以便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现代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面向幼儿教育行业,因此,舞蹈教学的改革也就要针对幼儿教育工作来开展。对现代化的幼儿教育行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明确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必备的舞蹈技能种类,在高校的舞蹈教学课程中加以应用,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于现代化的幼儿教育工作。高校中学生对于舞蹈技能的学习要以幼儿教育行业的要求为出发点,目标性、指向性明确,才能够提高学前教育工作的质量。
(二)创新课程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度。针对高校中舞蹈教学课程教育方式落后、无法提升学生兴趣度的现状,我们必须予以采取改革措施。而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针对教学课程的方式改革,创新舞蹈教学课程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舞蹈教学的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热情与激情,才能充分保证学生在舞蹈课程学习中的高效率。必须要针对传统的舞蹈教学课程实施改进措施,更好得提升学生学习舞蹈课程的兴趣度,尤其是在当下的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中的舞蹈教学课程更应该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面向于当下幼儿教育工作,创新舞蹈课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能够提升对于舞蹈课程学习的兴趣度,又能够切实地掌握专业的舞蹈技能,以便于学生在将来的求职过程中能够提高应聘成功率。
(三)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入幼儿教育理念。另外针对当前高校舞蹈教学课程中存在的教学理念落后,无法配合当代学生前卫的、新潮思想追求的弊端也要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高校中的舞蹈教学需要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关于舞蹈教学的先进经验,并引进其它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为自身的舞蹈教学课程提供新的思想理论支持,能够更好地提升舞蹈教学课程的质量与效率。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中,仅仅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为主要发展目标,而忽略了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因此,在对舞蹈教学课程的改革中,要加入这一理念,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指向性,以服务幼儿教育工作为主要的学习目标。
五、舞蹈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舞蹈教学与幼儿工作的相适应性。加快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改革,能够增强学前教育的目标性和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是将来从事于幼儿教育工作的,而一旦从事于幼儿教育行业的工作,那么拥有多项才艺技能是幼儿教师所必备的素质。掌握舞蹈教学方法自然也是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加快当下舞蹈教学的改革步伐,能够增强舞蹈教学与现代幼儿教育的相适应性。了解现代幼儿教育工作中的舞蹈技能要求,明确当下的幼小儿童对于舞蹈技能的喜爱种类,并在高校的舞蹈教学课程中重点加强这几类舞蹈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于幼儿教育行业的工作。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舞蹈课程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对于舞蹈教学专业课程的改革,所直接产生的积极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好的舞蹈技能。舞蹈课程中的教学方式方法有了新型的改进,学生才回更乐于舞蹈课程的学习。对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实施正确的改进措施,能够保证舞蹈教学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吸引力,加大学生对于舞蹈课程学习的兴趣度。而且在经过改革后的舞蹈教育课程,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水平上都有了较高的提升,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舞蹈教学。
六、总结
舞蹈教育论文范文5
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在少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并不单一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是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创造性的空间。?例如,?我曾以一段抒情的音乐,配之以《雪花》的命题,让孩子们自编自演,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结果,每个孩子都跳出了对雪花的不同感受,或赞美,或喜爱,或突出其寒冷,或强调其萧瑟……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它能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少儿,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毛玻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因此,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
三、有利于提高少儿身体素质,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
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这种习惯,能被有效地纠正。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乐观,为他们以后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一个基矗经过舞蹈训练的少儿,能让人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一代新人挺拔向上、大方活泼的形体和开朗美好的气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
舞蹈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舞蹈教育少儿舞蹈创造力模仿探索即兴
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生活的发展。英国科学家黑克舍说过:“在每一项伟大发现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创造力在人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儿童时期是人的生命进程中思维、学习与创造最活跃的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善于幻想和想象,是进行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创造力的培养需从少儿开始。
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涵盖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学科内容,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尤其在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作用。通过舞蹈教育,让孩子参与舞蹈情境和情节的设定、动作的编排以及表演,表达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想法,激发孩子们发现、探索的欲望。这对少儿创造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一、我国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
从学龄儿童学习舞蹈的情况看,年龄越大,学舞蹈的人就越少。每个正常的人一出生就会手舞足蹈,在学龄前常会在大人的欢笑中伴着音乐高兴地跳着自编的舞蹈。“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舞蹈这门综合艺术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自从接受正规舞蹈教育后,本对舞蹈感兴趣的孩子逐渐害怕上舞蹈课,甚至在舞蹈课上失去原有的信心,以致不再对舞蹈感兴趣而放弃进一步的学习。这是什么原因?经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两点:第一,现行的少儿舞蹈教育方法是“口传身教”,其主要表现为对动作的模仿,同时贯穿着强化式、强制式、封闭式训练,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上行下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个动作、一个组合。这种教育方法虽然是舞蹈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者也习惯将舞蹈作为一个固定要领灌输给学生。但殊不知这一切可能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展,使他们渐渐地丧失了主动性而滋生了依赖性,不知不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单一的模仿让孩子感到枯燥,尤其对于模仿能力和舞蹈条件较差的孩子来说,动作不及别人快,舞姿不够优美,容易使他们丧失对舞蹈的兴趣。第二,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学习舞蹈就是为了锻炼形体、培养气质。当他们把孩子送往舞蹈培训班学习后,希望老师在训练中对他们的孩子严格要求,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基本功有没有长进,上过几次舞台。若孩子在这方面表现不佳,家长可能就认为孩子不行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丧失学舞蹈的信心。传统的舞蹈教学过多倚重于动作模仿学习的接受学习方式,忽视了孩子发现学习的方式,这种偏向影响了孩子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学习的兴趣。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位于主体地位,并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的形成。通过创造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它比一味地模仿更能让人心情愉悦。
二、少儿舞蹈教育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我们需要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的有形结果,而是唤起创造的热忱,帮助人们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生活境界。通过舞蹈教育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利于学生积极灵活地适应新世纪的社会变化。
传统的舞蹈教育重点在于动作的模仿和训练,但模仿不等于创造,模仿会让孩子们渐渐产生依赖的惯性,不勤于动脑,不善于动脑。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被动状态下,大脑易于疲劳,思维相对迟缓,并易于产生抵触情绪。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舞蹈教育者们真正需要思考改变目前陈旧的、不合理的舞蹈教育观念,消除舞蹈教育的种种弊端,改革不适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少儿舞蹈教育,将少儿舞蹈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三、在少儿舞蹈教育中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一)营造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在愉快的心情下、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教师应充分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创造潜能,让他们学会表现自我,敢于表现自我。无论学生表现得怎样都应该给予鼓励,这种敢于表现的精神,最终将引发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创造天性。
(二)让孩子回归自然
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邓肯对少儿舞蹈教育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我让孩子们到我的学校来就学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意识到蕴藏在自身之内的这种力量,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心中强大的热情,激发这种实际存在的美的因素。”她称这种方法为“唤醒灵魂”。为此,她经常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里、海边奔跑、跳跃,到自然中去感受浮云的飘动、禽鸟的飞翔、林涛的起伏、树叶的摇曳,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难以遏制的内心冲动,从而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这种创造冲动正是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结果。
(三)进行“即兴”舞蹈训练
“即兴”是在人的无意识过程中,瞬间对“客观事物”的感触而发生兴致,进入表现的状态。所谓“即兴舞蹈”是舞蹈者随自己的兴致所至而手舞足蹈。它的艺术表现如同诗人的即景叹吟,画家的即席挥毫泼墨,在艺术表现的内因上是一致的。即兴对人的行为而言,是人的本能,是人感受“客观事物”的最初本性,即行为手段。如:当孩子还在母亲的怀中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那些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听到动听的音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舞动全身,这些都属即兴舞蹈。即兴是创作的伴侣,创作往往有某个即兴引发。在即兴状态下能让人意外地发现新东西,并通过感悟到的新发现,由身体语言表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挖掘创造潜能。那么如何进行即兴舞蹈的训练呢?方法很多,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几种方法。
1.引导孩子通过=对舞蹈元素的运用,调动出他们自身的动作
舞蹈是一门传情达意的艺术,而任何风格的舞蹈的情感表现都借助于动作的时间、空间、力量三要素的变化来帮助完成。让学生在理解并把握三种元素在动作中的运用过程中,培养投入的状态和探索精神,挖掘创造潜能,并为他们在即兴中做到传情达意打下基础。
(1)时间元素:体现在节奏和速度上。节奏在音乐中常见的有2/4拍、3/4拍、4/4拍,可以让学生配合节拍的长短用跺脚、扭臀的方式表现,也可两人一组相互用相同或不同的身体部位碰触,来把握身体的节奏感。速度指动作的快慢,训练中可让学生配合有巨大反差的音乐进行运动,也可通过启发学生不同情绪的表达来训练他们动作速度的运用。如:做一组动作,当表达情绪较平稳时动作速度会较平缓,表现兴奋、高兴或激烈时动作速度会较快。
(2)空间元素:空间划分按身体不同部位与地面的接触可分为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让孩子认识三维空间,可通过做静态舞姿的方式,一维空间用膝部及膝部以上部位着地做各种舞姿;二维空间则脚着地做任何舞姿,身体离开地面的舞姿在空中为三维空间。待学生认识三种空间后,通过限制在一种空间里的运动训练挖掘他们自身尽可能做到的动作。如:要求只在一维空间做流动,运动过程中老师不断启发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接触地面,并体会接触时其他部位能产生的动作,这样训练的结果,学生能发现无数的一维空间动作。每种空间分别得到训练后再综合训练,即空间变化的训练。让孩子感悟动作在空间的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
(3)力量元素:动作的力度也是舞蹈的重要表现方式。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微风、强风和台风的不同,感受力的不同,也可启发学生以生活中的各种用力的感受来进行变化,如:尝试客气地向对方伸手表示“请给我”时动作柔和,而表现生气或命令时,同样的伸手动作却干净、有力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对力度的把握可使动作产生出不同的质感,在舞蹈中表现不同的情感张力。
有了分组练习作为基础,再让学生进行综合变化练习。在即兴过程中,老师在适当的时间提醒学生三种元素的变化,让学生对舞蹈三元素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清晰。同时,学生们为自己发现了如此丰富的动作而心情愉悦,并对本身能力产生了自信感,从而增强创作的欲望。
2.道具应用练习
让学生将一个普通的司空见惯的物品做道具,进行充分运用。如:用一件长袖上衣做道具,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穿在上身,脱下来后用手拿着。通过尝试和探索,发现它能遮在头上当帽子和伞,可套腿上,脱下来可用两腿夹着,也可一个袖子套手臂另一个袖子套腿,还可以两个人每人穿一个袖子等等,方法应有尽有。同样,用不同样式的凳子做道具,通过与凳子不同的接触方式可做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造型和流动动作等等。学生们通过训练,从一种司空见惯的道具中发现了意料之外的用法。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不断有新发现需要积极思考、探索和尝试,无形中发展创造思维,开发了创造潜能。
3.情境联想练习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感觉进入设定的情境中,用形体将老师提示的情节表现出来。如,在山上玩,突然天下大雨,进入一个很黑的山洞避雨,一只蝙蝠飞过被吓了一跳,凉风吹到身上,又冷又害怕。第一遍老师先不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进行即兴表演,不管学生表现怎样,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接下来老师以设疑方式,带领学生通过想象对每个小情节进行深入地分析。如,老师问:在山上玩得非常开心时突然下起大雨,此时的心态怎样,会怎么做,山洞那样黑进去时会不会作思想斗争等等。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然后让学生再通过即兴表演展示自己的所想。此时,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在瞬间迸出来的动态和形象的舞姿,及时表扬,及时再现,及时总结,以好带差,以强带弱,共同提高。
4.音乐即兴练习
刚会走路的孩子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时,毫无约束毫无限定,这种音乐即兴叫“非限定性即兴”。若舞者根据某个音乐和某个要求的限定,在未经构思的情况下,即刻用舞蹈动作做出反应,这种即兴就叫“限定性即兴”。“限定性即兴”需要孩子们对舞蹈元素有初步认识后才能运用。我们面对天性好动不喜受约束的孩子们,在进行音乐即兴时既要运用“非限定性即兴”方式,又要运用“限定性即兴”方式。训练方法为,首先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有特色的,能刺激他们舞蹈的欲望和创造冲动的音乐。第一遍,由学生自由表现由音乐带来的感受和冲动——“非限定性即兴”;第二遍,在老师的情感启发和要有元素变化的要求下进行即兴——“限定性即兴”。在“限定性即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启发学生把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情感变化与舞蹈动作时的时间、空间、力量三种元素的探索有机结合。有音乐的刺激、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启动自己一切感知器官,在快速的思考中,去想象、寻找、表现。
5.不同场景的即兴练习
当孩子们在排练厅已得到一段时间的即兴练习,学会探索挖掘新动作后,将他们带到不同环境,在老师有意引导和启发下,激发他们进行即兴舞蹈。如,带他们到大自然中放飞心情去感受自然,此时,因愉快心情的驱使和老师的诱导,他们会毫无顾忌地以舞蹈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快乐。此时林中的花、草、树,海边的沙和浪花都是他们借以表达心情的道具。不同的环境能给孩子不同的刺激,带来不同的感受。通过即兴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敏锐的思维和反应能力,并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四)在编排节目时让学生参与思考和创造
编舞是对舞蹈知识技能的重组,是建构和解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历舞蹈整体构思到舞蹈形态的捕捉,主题动作的提炼到舞蹈画面构图处理等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思考与创造无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编排节目时已有自己的构思,孩子们的想法可能不同,不管怎样先给孩子们的想法予以肯定,再谈谈自己的构思和这样构思的原因,让孩子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让孩子懂得如何构思一个完整舞蹈。在编排动作过程中,教师有意安排学生参与创造,创造中教师启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可让孩子从一个点、一个事物、一个动作联想到多方面的事物或动作,如,编排舞蹈《扯笋笋》,有一段是表现孩子不同的扯笋状态和动作,老师先让孩子自己编,然后再整理。过程中老师设疑:在扯笋时的状态怎样,笋多吗,在哪个方位,怎样扯?等等。通过启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动作的创编中。结果孩子们编出来的神态、动作各异,非常新颖,有些动作竟是老师意想不到的。孩子们也因为参与了动作创编,因而在自我表达和表现方面得到了满足,体会到了创造带来的乐趣,这样自然就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
结语
在这个知识经济竞争和人才科技竞争的21世纪,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舞蹈教育若能将孩子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索和发现,变技能技巧训练为潜能开发训练,变纯模仿为创造,那么舞蹈教学将不仅会受到更多孩子的欢迎,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孩子创造潜能,增强孩子的创造力,这对孩子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