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范文1

全球财务报告体系正在迅速地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分别是被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所采用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和被其他许多国家包括欧盟、中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埃及等国作为财会基准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对于是否应该把时间与精力花在这两种不同体系的趋同上,以及是否会不可避免地对国际准则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某些地区一直存在争议。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作为在17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7万会员和学员的全球最大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支持实行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将IFRS和US GAAP趋同是重要的,原因在于:

1、在全球范围采用协调的财务报告,可以提高投资者对他们用来进行决策和风险评估的信息的信心。反而言之,如果根据不同的财务报告体系就相同的事情和信息发表两组截然不同的数字,显然,在投资者的眼里会计就会不断失去可信性。

2、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统一的财务报告能够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包括降低利率和股价上扬等。

3、对于同时在美国及其他国家上市的公司而言,准备报表的开支和成本将明显降低。取消目前US GAAP要求的繁琐的调节表(reconciliation statement),将为企业节省开支。

4、在会计准则趋同的情况下,拥有专业资格的财会人员的职业发展将不受地域限制。专业人员的流动总归是件好事。

5、那么,趋同的进展如何呢?令人鼓舞的是已取得良好的进展。一些引起数据差异的主导因素已经被删除或减少。例如:IFRS第三号对企业合并和集团变动的会计处理规则已经与US GAAP趋同,因此,按两种准则制定的报表将会呈现同样的数据。这对于目前频繁的全球性合并及收购活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因为两大体系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

关于以股票为基础的报酬支付的会计处理(包括美国的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所的IFRS第二号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23号(SFAS123)相互对应。事实上,美国已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23号从非强制性修改为强制性条例。

当然,两大体系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关于何时检验以及如何衡量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损耗,两者的规定不尽相同,虽然两者运作起来似乎都非常合理。在收入确认方面,IFRS中相关的说明屈指可数,然而在US GAAP中却有超过两百条相关的准则、解释和其他声明。

那么,两大体系到底应该趋同到什么程度呢?首先,我们并不认为资本市场中每一个案例都需要相同的准则,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对财务报告高质量的信心,以及能够和另一种体系相吻合。这也是欧盟委员会在与美国就两种准则相兼容和取消要求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外国企业递交调节表的问题进行的磋商中期盼达成的目标。

另一个往往被忽视的问题是,对于那些必须向股票市场递交数据的上市公司来说,整合财务报表固然是一项关键任务,但其实更多会计和报表方面的工作是在非上市公司里进行着,而且并不面对相同的投资者。在此前提下,统一的准则似乎并不重要,只要两种体系在质量上得到相互认可就已足够。

以上就是与US GAAP趋同的利效。然而,对IFRS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在准则趋同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成本和困难,包括:

1、对于根据IFRS编制财务报表的公司来说,必须承担执行新要求以及重新报告现有数据所产生的费用。

2、准则修订后,必须传达给从事做帐、审计和使用报表的所有相关人员并使他们掌握。

3、准则修订后,需要翻译成采用IFRS的国家的语言。

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范文2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实质重于形式;国际会计准则

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倍受关注。而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供各方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为使各方利益集团更易于接受准则,一套准则的选择标准即为:判断其是否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资本市场成本,同时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现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推广国际会计准则(现改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总是强调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都有利。但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并不尽如人意,回顾并反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以来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有必要探索一条更符合现实环境的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的新途径。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实难题

(一)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认可程度不一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可,全球会计年度结束于1999-2000年的公司及主体声明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共209个(曲晓辉,2001)。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所基于的背景是类似于英美等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监管较为完善的国家,因此基于经济、、文化等背景的差异,目前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认可程度不一。有的表示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如美国;有的国家或地区允许前来上市或发行证券的外国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如香港;有的国家允许本国上市公司选用国际会计准则,如德国允许在其新市场发行证券的公司选用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有的国家采纳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国家准则或其国家会计准则基于国际会计准则,如泰国、新加坡。

完全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是少数的,笔者以为欧盟之所以要求从2005年起,欧洲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提供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报表,主要有以下原因:1.统一采用欧元后,为促进欧盟内经济的交流,在欧盟内采用统一的会计准则是必需的;2.欧盟内的不少国家原来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员,且经济较为发达,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阻力较小;3.与其欧盟自己制定一套准则还不如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所花费的成本更小。一些发展家或小国家及地区,由于原来的会计准则很不完善或基于其原来的欧洲殖民地背景,对会计准则实行“拿来主义”,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其国家会计准则。这种做法比自己再建立一套会计准则更加节省成本,同时还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促进经济发展。

不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中,目前最引人瞩目的是美国,因为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是目前国际上两个最具力的准则,二者能否整合成一套共同遵守的全球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及全球资本市场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尽管美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中居于显著地位,但是要其完全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制定权是一项稀缺性资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会计职业界不会轻易放弃其既得利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李维特在1997年所发起的有关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其实质是为美国会计界、特别是拥有会计准则最终确定权的证券交易委员会推迟采纳、乃至拒绝认可国际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借口”(刘峰,1999)。但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感受到来自全世界的压力,表示在某种条件下接受国际会计准则。鉴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全球事务上的影响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一方面积极协调与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差距,以减少其他跨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另一方面,从原先的要求采纳转而要求与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竞争,希望成为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另一选择。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竞争能带来效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其准则一直是许多国家准则制定机构的典范,没有必要改变,而且竞争会导致标准的下降。

连美国这个经济发达、会计技术先进的国家采纳国际会计准则都面临种种质疑与困难,更不用说其他会计环境背景差异较大的国家了。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即便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那么其执行效果又是如何的呢?

首先,在采用的形式上,并不是如我们预期的只单独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许多著名的跨国大公司如通用电器公司(GE),只是单独报告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数据,或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国际会计准则下的数据,它同时还要编制符合美国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由于同时使用不同准则所产生的财务数据有时相差很大,导致针对同一公司的两套数据所作出的决策有时甚至是相反的,这种双重数据使报表使用者感到疑惑,从而质疑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意义。

其次,目前的实证表明,国际会计准则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无法达到预期的会计质量。Donna L.Street等学者检验了1996年那些宣称遵守了国际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对国际会计准则遵守的情况,发现属于样本的49家公司中只有20家即41%的公司遵循了全部的国际会计准则,不少在附注或审计意见里宣称遵守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仍存在显著的不遵循个别国际会计准则所要求的计量和披露要求(Donna L.Street,etc.1999)。Ray Ball等对四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香港、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会计数据所进行的研究认为:财务报表的质量除了会计准则外,还取决于编报者——经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的动机,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并不意味着会计信息的高透明度(Ray Ball,etc.2000)。Eccher和Healy运用我国B股市场的会计数据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生成的信息并不比运用中国准则所提供的信息更有用(Eccher and Healy,2000)。Jere R.Francis等学者的研究并没有发现采用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可以导致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的证据,他们认为投资者保护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首要的,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审计是其投资者保护法律的直接结果(Jere R Francis,etc.2001)。

实践检验表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研究,仅仅关注准则的差异是不够的,准则的执行环境非常重要。不同的经济环境对会计制度有不同的需求,会计数据的含义取决于其所运行的经济环境。在一些制度环境如投资者保护法律、公司治理结构、会计监管等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强调采用统一的会计准则,往往会导致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实质,那么形似而神不似的会计数据又有何意义呢?

由以上两个难题可以看出,由于各国会计环境的特殊性,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还很缓慢,要达到一个全世界都能接受的会计准则还很遥远。

二、准则国际化的新途径

但是国际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应该采用何种协调途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笔者以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应改变以往强调形似而忽视神似的情况,从实质重于形式开始,探索一条更加符合现实环境的协调化新途径。

(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强调实质重于形式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选择的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方式,但其仍承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制定的全部国际会计准则,只是将这些准则改名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财务报告准则注重会计信息的表达,可以预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协调各国会计准则时,将转向专注于具有披露性质的准则,因为计量准则深受各国会计环境的,很难协调。

可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充分意识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难度。笔者以为不需要急于要求各国全盘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形式上的采纳并不代表着实质上的运用。今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需要做的是:评估各国准则在其经济环境下是否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本原则,帮助各国特别是家制定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原则的国内会计准则,不符合基本原则的原因。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要注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国情,考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本原则是否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不是用其强大的经济压力和全球化的呼声来迫使其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否则形似而神不似,并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无法与高质量联系在一起。

(二)各国的会计管制机构——在管制与市场解决中权衡

目前,在一个国家的经济范围内,只由一个单一的机构制定准则已是普遍和不争的事实,很少有国家允许它们的公司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会计准则中进行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会计准则的作用可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各国会计管制机构将无法抗拒国际化的趋势。笔者以为,既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此交由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市场来决定,即各国会计管制机构在评估各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准则的差异后,认定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允许其可以在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进行选择。如果该公司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其投资者、合作方主要来自于国际市场,该公司为了迎合其主要的会计报表使用者,便会选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便于交流,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合作方,降低其资本成本;而对于主要面向国内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则可以选择国内的会计准则;对于国内投资者与国际报表使用者同等重要的公司,由其考虑自身的成本——效益,可同时披露两种准则下的财务报告。这种作法还可以带动国内的投资者渐渐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了解掌握国际会计准则,有利于我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发展。这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内会计准则管制机构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但这种作法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得到国内会计管制机构的认可,国内会计管制机构必须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评估,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除了考虑国际资本市场上报表使用者信息的需求,还要考虑国内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如财政统计所需要的数据等,如果需要调整,调整成本是否很大。2.对于允许选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司的认定,必须考虑该公司的会计人员素质,还要评估该公司是否有能力提供经调整后符合国内需要的财务数据。3.会计市场的开放问题,为了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尽管费用较高,大多数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司的审计不得不聘请国际上享有声誉的会计公司进行,如五大等。因此,国内管制机构还必需考虑会计市场的开放程度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这种作法很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年报分别按照国内的会计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同时要聘请国内会计事务所和国际会计公司进行审计,在财务信息上所花费的成本远远大于那些只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不利于B股公司在国际和国内资本市场上公平竞争。而且一个公司在不同准则下,得出不同的利润,总会给国内投资者带来困惑,特别是在B股市场已向国内投资者开放的情况下。原来这种作法有其合理性,因为B股公司既有国内投资者也有国际投资者,而我国原来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同国际会计准则相距甚远。但是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积极向国际惯例靠拢,会计制度已经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不大了(盖地,2001),因此我们可以考虑让B股公司自行选择所使用的会计准则,至于是否要再披露另一准则下的会计数据,由公司自行决定。而且可以考虑不要再进行双重审计,只要国际会计公司进行审计就可以了。这种作法涉及到我国会计市场向国际市场开放度的问题,但是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这个问题就回避不了,如果一味要强调保护国内会计市场,其结果只能是加重我国的资本成本,长久下去,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看,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实质是一国的会计管制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的会计管制目的应当是:维护公平的资本市场,保证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吸引国际和国内的投资者。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如何平衡国际和国内的会计信息需求,如何在管制和市场解决中寻找均衡点,还需要我们去摸索。

[1] Christian Leuz. IAS versus US GAAP: Information Asymmetry Based

Evidence from Germany‘s New Market. workingpaper, 2002.

[2] Donna L. Street, Sidney J. Gray and Stephanie M. Bryant.Acceptance and Observance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An Empirical Study of Companies Clmuing to Comply with lA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vol.34, No.1,1999, pp.ll48.

[3] Eccher, E. and Healy, P.M.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a study of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 Working paper. 2000.

[4] Jere R.Francis, Inder K. Khurana and Raynolde Pereira.Investor Protection Laws,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Around the World. Working paper. 2001.

[5] Mingyi Hung.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value relevanc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 30 (200l), 401-420.

[6] Ray Ball, Ashok Robin and Joanna Shuang Wu. Incentives Versus Standards: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Asian Count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Acceptance of IAS. workingpaper, 2000.

[7] Ronald A Dye, Shyam Sunder. Why not allow FASB and IASB Standards to Compete in the U.S.? Accounting Horizons, Sep2001.

[8] Shyam Sunder. Standards for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Regulatory Competition Within and Across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 2001, working paper.

[9] 盖地。大同小异:中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J].会计研究,2001,(7)。

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范文3

关键词:国际金融;会计准则;趋同;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形势

(一)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性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几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给国际金融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全球经济发展也收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各国反思经济危机,并采取了各项措施来加强金融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要求日益加强,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认为金融监管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强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在对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性越来越高的要求下,实现这一目标必然需要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统一。

(二)新兴经济力量国际影响提高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去一直被掌控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手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新兴经济力量崛起,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影响力也逐渐加大,包括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上也开始参与制定并发表意见,这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形成以及具体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新兴经济力量中,中国就是最为有力的一个主体,例如在2011年中国积极倡导下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力量被纳入其中,工作组的意见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日对国际会计趋同的进程影响还是十分重大的。

(三)国际会计准则在治理结构内容上的改革正在进行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逐渐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者正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形势下,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开始逐步推进治理结构的改革,力求不断提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球公认程度。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权威公共部门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受托责任和治理结构改革也是十分关注,对治理结构许多层面的问题都提出了重新审议的要求,旨在进一步的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渡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关于金融、保险等具体规则的修订进入关键时期[1]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都受到了影响,相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收到了影响。防范金融风险,结合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以及租赁等事项的具体准则开展了全面的修订,修订的指导思想中更注重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同时也更加强调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五)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目标是推进各国和地区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希望各国和地区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不是一种趋同的发展模式,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通用统一的会计准则。因为趋同只是各个国家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一种手段,只有真正完全的采用,才能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当然实现这一目标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的,因为各个国家需要与其国情、历史、文化、法律、制度等进行融合,才能达到完全采用和适用的目标。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

(一)积极参与国际会计组织,提高话语权。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全球地位逐渐提高,因此要积极的参加国际会计组织,并提高自身的话语权,提高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修改中的地位。在这一措施的要求下,我国要积极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在各个层面都要有我国代表参与制定,为我国会计准则争取更大的国际空间,在发表意见和制定的过程中努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二)构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在我国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会计准则的建设时一项重要的基础保障性工作,也是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互协调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框架体系要广泛的涵盖各类经济业务,要坚持建设可以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还要在体系中加强概念框架的建设,为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构建财务会计准则体系,我国可以借鉴在此方面较为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环境,不断的进行建设与完善。

(三)加强会计准则的执行与监督。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在2006年被提出并开始实施的,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很多内容都是引进的发达国家的成熟思想和方法,因此大体上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是趋同的,但是将会计准则加以实施是更加重要的。加强会计准则的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执行,必须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保证会计工作的执行到位。与此同时,对会计准则的监督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必须要以严惩,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化处理,对会计行为进行示范警戒的作用。要保证这一点的实施,还要加强立法建设与完善,健全有关会计准则的法律法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为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支持,并对违法行为加以惩戒。

参考文献:

[1]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进程与现状[J],财会学习,2011(12):13-17.

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范文4

 

一、国内新会计准则的突破点

 

国内新的会计准则的构成分为三个部分:基本准则、详细细则、使用指导。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制的颁发,提供了许多有效的会计信息新理念,促使社会民众和投资人更为科学有效的做出经济抉择,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制,而且,也给国际财务报告的相关完善革新工作提供了支持。新的会计准则有以下几点重大突破:(1)公允价值得到关注;(2)兼并报表基本理论革新;(3)企业兼并会计处理办法革新;(4)金融工具准则革新;(5)资产减值预计计提革新;(6)存货管理办法革新;(7)“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加彰显出其地位的重要性、比较性、联系性;(8)债务重组办法革新。要构建市场经济、承担负责任大国、要提升效率减少成本、要真正融入到国际标准发展进程中,就必须要确保国内准则和国际准则趋于统一。第一,在构建国际准则时,要积极参与进去,努力提升影响力度;其次,利用原则导向准则的水平要提升,要严厉查处严重的利益操作行为,要有效规避利用国际准则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作为从业人士,需要强化对金融工具等繁杂经济业务准则体制的学习力度,这是因为,相比国内的有关准则来说,国际准则要更加的繁杂,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中国的会计标准体制与国际准则趋于统一是发展的必然,也是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我国应当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增强与世界诸国的及时交流,推进国内会计准则的国际标准进程。

 

二、我国内部管控建设的施行

 

国内内部管控建设在11年正式开始施行,在先前的5年中,国内的萨班斯法案正式施行,促使可会计管控转化为全面风险的管控。在06年,财政部门作为领导者,同时结合相关的部委,建立了内部管控标准委员会。在08年,以财政部门为首的五个部委颁发了《企业内部管控基础规范》,在10年,《企业内部管控配套指导》正式颁布,而这些规范体制的颁布,代表着国内企业的内部管控规范体制正式建立。美国的科索委员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内部管控标准制定中都是深具影响力的,该委员会就明确指出:中国的企业内部管控规范体制与国际通行的COSO内部管控理论是保持了高度统一的。国内的企业内部管控规范体制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作为财政部门,深入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有关公司管控和治理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在还未起草内部管控基础规范体制之时,拉瑞·瑞腾博格博士作为COSO的主席,应邀来到中国,与会计司深入研讨了有关会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许多决策性的有效建议。在07年,会计司同志远赴美国进行考察,又与拉瑞·瑞腾博格博士一起来到国际会计总部,再一次深入研讨了会计基础规范体制的相关问题。内部管控体制涵盖了基础规范和相关的指引,中国特色十分明显:第一,国内的内部管控体制不但是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做出管控,同时,还对企业的资产安全、合法运营、财务报告等等有关信息做出严格管控,促使运营效率和成果的提升,确保企业的良性健康运营。第二,不但是包含了基础规范中的五个要素、五个原则、五个目标,而且,还有一项审计和评估指导,以及十八项应用指导,让规范更为简单明了,也让企业更加便捷的进行操作;第三,它是由国务院五部委共同施行的,这就促使了其更加具备约束性、法制性和权威性。

 

三、国际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进行核算的标准

 

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时,必须要有相应的会计模式来做指引,这个会计模式是不具备会计准则的效力的,不包含在准则内容之中。但是,国内的会计准则是由一项基础准则和三十八项详细细则组成的,而其中的一项基础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模式是一致的,很显然,在这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不同。会计的基础功用和基本工作就是核算。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国际会计管理是其进行会计政策选取和变化的前提和标准,必须要规范合理的分配相应的资金费用。从理论上来说,国内企业在对生产成本做出计量时,所使用的方法是制造成本的方法,并没有对资金费用的平摊做出考虑。但是,完全成本是出口产品实证价格的前提和基本,在平摊有关资金费用时,对于不同的产品,平摊费用要有一定的依据,以及来确保产品的定价是正常价值。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反倾销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必须要严格执行会计标准,但是,比方说在借款资金资本化方面,国内的会计并没有严格的按照会计标准来执行。国际会计准则明确指出,企业若不能提供合理有效的证明,在进行计量过程中,就必须要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但是国内的资本市场并不够发达和完善,所以,只有首先证明可以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后,才会采取这种计量方式。在新的准则中指出,当确立了资产的减值损失之后,在今后的期间是不可以回转的。这主要是针对以往国内企业运用资产减值来对利益作出调节的行为。而这也是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最为本质性的差别。从对政府支持层面来看,国际会计准则采取的是全面收益的方式来对政府进行支持,规定在损失和收益中计入支持资金。国内新的会计准则明确说明,对支持规定会计依照权益进行处理,无特别说明的计入到损失和收益中。但是,国内的企业数量庞大,拥有不同的规模和所有制结构,所以,必须要充分考虑国内的情况,制定符合国内企业发展的有关会计准则。

 

四、已经修订或新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在1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了四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颁布的四项准则分别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二号——在其余主体中有关权益的披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号——财务报表的合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三号——公允价值的运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一号——共同运营的规划》,以上这些准则都是在13年正式施行。而且,还颁布了四项修订之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四项修订之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分别为:《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十七号 ——独立的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第一号——财务报表的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十八号——联合运营及合营中的投资》、《国际会计准则第十九号——雇员的福利机制》。10年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九号——金融工具划分与计量》,这也是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的初始阶段。本准则计划是在13年初正是开始施行,但是,其它相关的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的有关部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所以,对其正式施行的时间进行了延迟,延迟到15年。

 

五、会计准则趋于国际标准后的影响

 

通常来说,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是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准则的两个目标准则。为了确保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准则,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可以直接利用国际会计准则,或者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和前提,来制定自己的会计准则。因为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准则之后,会让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会计准则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当会计准则发生变化后,会通过会计信息或者会计报告对各个利益集团的抉择方案、社会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产生影响,所以,当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准则之后,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影响。而这种经济影响指的就是:会计准则发生变化后,会通过会计信息或者会计报告对各个利益集团的抉择方案、社会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产生影响。

 

六、关于促进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早日实现趋同的相关建议

 

1.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对这一趋势必须做到深刻的认识。全球会计准则以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代表,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应用将实现统一已经成为事实。中国在会计准则制定时一方面要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但中国要想提升改革开放的速度,就要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进一步实现充分利用,不管是直接到海外上市还是大力吸引外资,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都要严格遵守,降低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之间存在的差异,对自身的 “特色”不能可以刻意突出。

 

2.对各国现阶段一致采纳的会计准则中国应当考虑采用,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行为慢慢取消。中国应在准备至海外筹集资金的企业、上市公司、国内一切外商投资企业、规模相对较大的涉外企业依据统一的会计准则展开会计核算,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逐步取消;对于国内非公司制企业或规模不大的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可以实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将此种方法作为一种过渡,在时机确定成熟的时候,再对会计制度取消。对这规范这些企业的会计行为可以通过税法或别的相关法律;在存在对外筹集资金需要的情况下,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引导,积极鼓励企业能够会计准则的要求自觉遵守。

 

3.对中国现阶段把基本准则看作是概念框架的做法进行改变,对会计理论加强研究,加快速度对中国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制定,确保中国会计准的制定能够前后一贯、内在一致,与国际惯例更加符合。

 

4.中国需要对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动态、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形势密切关注,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出台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相关计划,对与国际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认真分析,就如何使差异减少探讨相关措施。

 

5.应不断努力创造条件,最终可以参与国际会计规则的制定,具备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进而使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能够对中国以及别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尊重兼顾。要想使中国的利益得到更好地维护,需要努力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中国的影响,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应当大力推动。

 

6.会计人员的素质需要提升。会计准则趋于国际标准的形势,要求国内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更精的工作技能、更完善的知识结构。从当前国内的形势来看,会计人员中还十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会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也并不统一,同时,会计规范体制和相应的标准变化十分快速,这就导致相关人员不能很好地对这些理论知识做出有效的吸取,也就很难深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所以,国内有关部门需要构建健全的培训体制,促使他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要最大限度的提升相关人员的执业水平和国际标准水准,促使他们更快地达到国际标准水准。在国内,注册会计师多达13.5万,但是,ACCA在国内培训的能掌握国际财务报准则的会计师只有两千人,很显然十分缺乏。在我国的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目标中,人才培养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作为会计教育,也在逐步强化培训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力度。在“十二五”期间,对于会计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会计行业的人才规划要全面贯彻落实,促使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该规划给国内未来的会计人才建设和培养提供了指引方向。

 

国内在制度体系的内容上基本上以及趋于国际标准会计准则,但当前国内还具有许多的因素在制约着会计准则趋于国际标准的进程。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促使会计准则在本质上与国际准则相统一。总而言之,趋同与等同并不一样,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理论界与实务界应当持续不断地展开深入地研究,加强中国的会计准则的构建,使其能够与国际趋同化以及中国国情均相符合。

 

作者简介:

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范文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的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还有相关的应用指南构成。此次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在经济决策阶段提供了有用的会计信息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相关借鉴。新会计准则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革:(1)“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更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加突出其相关性、可比性和重要性原则;(2)注重公允价值;(3)存货管理办法变革;(4)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5)债务重组方法变革;(6)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革;(7)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变革;(8)金融工具准则变革。以上所述的这些新的变革,正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产物。中国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是融入国际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担当负责任大国角色的需要,还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需要。今后,中国的从业人员第一要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对金融工具、保险等复杂经济业务的准则学习,应该承认国际准则远远比中国现在的准则复杂,需要一个学习过程;第二,要提高运用原则导向准则的能力,还要防止和严厉查处重大的利润操纵行为,并防止运用国际准则可能产生的负面经济影响;最后要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过程,增加影响力。中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既是必然的选择,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理性决策。在趋同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应顺应趋同大势,立足国内实情,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和交流,全方位推进中国会计改革和国际趋同化进程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指各国或地区之间不断减少会计准则差异,形成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准则一般是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GAAP)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为了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各国或地区要么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要么以国际会计准则为蓝本制定本国或本地区的会计准则。由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会导致各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改变,而会计准则的改变又会通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以及债权人等不同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必然具有经济后果。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根源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所谓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而带来的会计准则变更,会通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以及债权人等不同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

三、中国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

2011年,历经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内控体系迎来了它真正意义的实施之年。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式萨班斯法案实现了其从会计控制到全面风险控制的飞跃。2006年,是中国内部控制建设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由财政部牵头,并会同有关部委成立了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二年后,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弓I》,由此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成。在全球内部控制标准制定领域享有盛誉的美国科索委员会(COSO)认为:“中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与国际通行的COSO内控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受到境内外组织的一致好评。财政部花大力气研究了国际上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做法,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在起草内控基本规范之初,美国COSO主席拉瑞瑞腾博格博士来华访问时,受财政部邀请,专程与会计司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会计司的同志于2007年在美国考察时,又专门把拉瑞主席请到位于芝加哥的BD0国际会计公司总部,双方就基本规范进行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讨论。包含了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内控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由国务院五部委联合实施,从而使中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更具权威性、公认性和约束性。其次,既有基本规范中规定的五目标、五原则和五要素,又有操作性强的18项应用指引、1项评价指引和1项审计指引构成,做到了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企业实际操作。最后,中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不仅限于财务报告真实可靠性的控制,而且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四、已新或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010年年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完成了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第一阶段,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该准则计划的生效日期是2013年1月1日,但考虑到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的其他部分尚未完成,2011年7月,周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初步决定将该项目的生效日期暂时延迟到2015年1月1日。2011年5月12日和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了4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4项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新的4项准则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含并财务报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一公允价值计量》,这些准则的生效日期均为2013年1月1日。4项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单独财务报表》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在联营和合营中的投资》。这些准则的和逐步生效,对现行会计实务都会产生较大影响,需要积极关注。

五、中国会计核算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时,都有一个会计框架作为指导,此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具有会计准则效力。而中国的会计准则有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其中基本准则就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的地位,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也是会计的基础工作,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将会对中国反倾销应诉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核算中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通常应该以国际会计惯例作为标准,各种间接费用的分配必须合理、科学、规范,期间费用必须合理分摊。从理论上讲,中国企业目前在计量生产成本时’采用的是制造成本法,不考虑期间费用的分摊。但辱,串口产品价格的实证是以完全成本为基础。在分摊期间费用时,妻提供出术同产品分摊的长据,从而证明其产品属于正常价值的定价。特别要注意,诸如借款费用资本化等,中国企业会计往往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准则标准’而在反倾销财务会计报告中’必须严格按照准则要求执行。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除非企业能提供合理证明,否则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中国充分考虑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状况,只有在充分证明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才适用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主要针对历年来中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行为。这也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政府补助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全面收益法,规定补助计人损益。中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对补助规定会计处理方法按权益处理,没有特殊规定的计入损益。可是,考虑到中国企业数量众多,在规模、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有层次的、逐步地进行替代,切忌搞一刀切,以符合企业组织多元化的特点。

六、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必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中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国目前会计人员队伍现状来看,目前尚缺乏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的高素质人才,整个会计队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加土近年来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变化速度较快,会计人员来不及消化和吸收这些新知识,以致在理解国际会计准则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要积极培养既了解中国国情又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职业操守和广阔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人才,建立高素质的会计队伍。要努力提升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中国有13.5万名注册会计师,ACCA近几年在中国仅培训了约2000名掌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会计师,缺口很大。中国巳经将会计人才培养列人了中国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中,会计教育也将着力加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实施会计行业人才规划,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的会计人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范文6

1ASC是一个独立的非官方组织,成立于1973年6月29日。最初的发起者是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美国和英国9个国家的职业会计组织。1983年以来,作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会员的所有职业会计组织均已成为1ASC的会员。到1997年5月8日止,1ASC的会员已经包括了来自89个国家的120个职业会计组织。

1ASC的会员每两年半集会一次。按1ASC章程规定,会员大会应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大会联合召开。1ASC会员拥有修改1ASC章程的权利,也就是说,1ASC章程的修改须得到全体会员的同意。修改章程时,每位会员拥有一票投票权;会员可以委托其他会员投票。

1ASC的目标在于:(1)本着公众的利益,制定并编报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会计准则,并推动其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循;(2)为改进和协调与编报财务报表有关的制度、会计准则和程序广泛地开展工作。1995年,根据这个目标,并结合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组织(1OSCO)之间达成的协议,1ASC制定了近期的具体目标,即(1)用合理、较短的时间,比如三年或四年,完成一套核心准则,并使其得到1OSCO的认可和推荐,作为跨国上市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基础;(2)在完成核心准则后,寻求统一世界各国国内外大公司所使用的会计准则。

作为1ASC的会员,应在其国家公布每项国际会计准则,并通过承担以下义务来支持1ASC的工作:

(1)确保公布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要方面遵守国际会计准则,并注明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事实;(2)力劝政府和准则制定机构,使公布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要方面遵守国际会计准则;(3)力劝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和工商界,使公布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要方面遵守国际会计准则,并注明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事实;(4)确保审计师对财务报表能在所有重要方面都符合国际会计准则感到满意;(5)在国际上提倡承认和遵守国际会计准则。

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和征求意见稿现行国际会计准则涉及了工商企业财务报表中具有国际重要性的大多数议题。截止到1997年4月底,1ASC的并依然有效的国际会计准则包括:

    1AS1会计政策的披露1AS2存货1AS4折旧会计

1AS5财务报表中应披露的信息1AS7现金流量表

1AS8当期净损益、重大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1AS9研究与开发

1AS10或有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AS11建造合同

1AS12所得税会计

1AS13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报

1AS14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

1AS15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

1AS16固定资产

1AS17粗赁会计

1AS18收入

1AS19退休后福利费

1AS20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披露

1AS21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1AS22企业合并1AS23借款费用1AS24关联方披露1AS25投资会计

1AS26退休后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1AS27合并财务报表和在子公司投资的会计1AS28在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1AS29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1AS30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1AS31在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1AS32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其中,《1AS12所得税会计》与《1AS14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均已修订过,并将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生效;另外,1AS最近还制定了一项新准则,即《1AS33每股收益》,该准则将于1998年1月1日起生效。

截止到1997年4月底,1ASC已公布、但尚未形成最终准则的征求意见稿有:

E48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涉及其部分内容)

E50无形资产E53财务报表的列示E54雇员福利E55资产减损E56粗赁

国际会计准则的运用

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到今天,正逐渐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表现为:(1)在许多国家,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国家会计准则或制度,直接用于规范会计实务;(2)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制定国家会计准则或制度的国际参照物;某些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监管部门允许其上市公司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公开的财务报表;(4)国际会计准则被一些国家联盟(如欧洲委员会)采用;(5)国际会计准则为数量渐渐增多的上市公司采用。

国际会计准则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澳大利亚最近以《1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为基础了一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此外澳大利亚正在进行一个协调项目,以期尽可能地缩小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加拿大将《1AS18收入》作为制定本国收入准则的基础;此外,加拿大还广泛地参与了1ASC的工作,尤其是涉及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工作。英国正在将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作为其原则公告(概念框架)的基础,并更加积极地参与1ASC的工作,使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尽量协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最近的每股收益准则与《1AS33每股收益》基本一致;并认为,1ASC是会计国际协调活动的“逻辑焦点”。

国际会计准则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瑞士

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家的会计均反映了其不同于英语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法律特点,但其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步伐正在不断地加快,并突出地表现在上市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方面。例如,二十多家在巴黎上市的最大的公司表示,其合并财务报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德国著名的Deutsche银行1996年度的财务报表就是按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意大利证券管理机构要求上市公司在意大利会计规定中没有对应要求而国际会计准则有且与意大利法律不冲突时,遵从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瑞士也有许多大的跨国公司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

国际会计准则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新建立的国家

在中欧与东欧,如俄罗斯等国家,正着手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修改和完善其国家会计准则;在塞浦路斯,法律要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在约旦,职业会计组织和中央银行要求企业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表;在香港,将由以英国会计准则为基础改为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制定其准则;在科威特,法律要求企业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表;在马来西亚,自从八十年代晚期以来,国际会计准则一直被视作其制定国家会计准则的基础;在墨西哥,有关管理部门规定,当国家会计准则没有规定而国际会计准则又有规定时,企业应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在尼日利亚,其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在阿曼,法律要求企业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表;在巴基斯坦,法律要求上市公司遵循某些国际会计准则;在新加坡,国际会计准则被用作其国家会计准则的基础;在南非,从1993年开始决定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其制定国家会计准则的基础;在泰国,国际会计准则被用作其制定国家会计准则的基础;在津巴布韦,职业会计组织要求企业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中的许多披露要求均被吸收在法律条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