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实训步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共享实训步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共享实训步骤

财务共享实训步骤范文1

1.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也是按照“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内容,即:筹资业务、长期资产构建业务、存货采购与付款业务、生产活动业务、销售与收款业务、投资业务、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等;后续课程《审计》在实务中也是采用“业务循环”审计。因此,三门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应保持一致。《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课程实验教学侧重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训。对企业进行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利润核算等。

在此过程中具体项目包括:建立财务账、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试算表、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后试算表、结账、报表编制、会计报告。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工作严格遵守会计工作规范化要求。对已完成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进行装订、整理存档。《审计》课程实验教学侧重于会计核算事后监督。设计八个实验项目:审计承接业务、安排审计工作、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审计报告的编写等。

2.以《税法》、《财务管理》为延伸的实践课程体系

(1)《税法》是为适应财务管理实践的需要而从企业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分支。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各税种的计算、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能进行纳税调整的相关会计处理。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只有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实验机会,才能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

(2)《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着重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分析筹资、投资、资本分配等一系列理财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提交完成分析报告。

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验教学方法。

在“职业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下,以任务驱动引导教学的全过程。根据财务管理工作任务过程设立了实验情景后,每一个技能目标的实现,都以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驱动完成。具体教学步骤如下:任务描述与导入;任务分析;小组讨论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实例练习实现技能目标;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2.“角色扮演”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仿真的学习情景,在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时,我们根据分工的要求,设计了对应的工作角色。通过让学生担任具体角色进行实训学习,从而更好地体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下促进学生执业行为的养成。

3.“多元化实践教学法”实验教学方法。

财务共享实训步骤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职业能力;企业文化;管理对接;企业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8-0064-04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一是大规模集群式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调适优化专业结构;三是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自主创新升级,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也表明,高职教育不但在层次、规模上与经济结构存在着平行发展的现象,而且在发展道路上也与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相关联。

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要求确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要推进校企对接,强化实践育人,这一切都凸显了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实训基地既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实训基地是人、场所、设备等要素的统一体,在新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进行重新探讨,以指导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功能可概括为两项,即教学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在这两项功能基础上,实现三项任务,即实践教学、职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教学及科研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度超前配置实训设备,同时引入企业化管理方式,以实现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行。

一、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理念

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部分,对校内实训基地应尽量建成为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或真实岗位实训平台,对校外实训基地应通过校企合作建成供学生顶岗实训的基地。实训基地建设遵循职业性、技术性、共享性和开放性原则。职业性原则就是实训基地要努力营造现代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从设备、工艺流程、管理水准、人员配置和要求、标准化以及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模拟职业环境,注意形成“企业文化”氛围,重视职业素质养成。技术性特征是高职教育内在本质的反映,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应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原则,同时,注意技术的适用性。共享性原则指实训场地、设备、人员等要考虑到各专业能够相互共享,合理使用有限资金,提高设备场地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协调不同专业、不同教师为不同的目的在各种时段使用实训室的各种资源。开放性原则指实训基地不仅面向师生开放,还面向社会人员全面开放,以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产生最大效益。

二、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实训基地服务于会计、财务信息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投资与理财四个专业共1700余名学生,目前已建有10个校内实训室,36家校外实训基地。以浙江省首批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对实训基地内涵、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递进为主线的技能训练中心

1.建设思路

财会金融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职业能力递进为主线,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和服务社会的需要。其功能定位是:以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满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满足专业教师教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需要;满足学生技能竞赛的需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重点布置一个环境,着力打造四个中心。一个环境是指与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一致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四个中心是指打造财金职业素养教育中心、财金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创新创业指导训练中心、财金生产性实训中心。

2.建设内容

财金职业素养教育中心包括财金诚智文化教育中心和会计文化教育中心、金融文化教育中心。财金职业素养教育中心主要是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影像等载体,采用数字化高科技手段,即通过声、光、电、影、物等多种方式,展示会计、金融人诚信、责任、爱心的典型事例,结合财金素养教学课程,开展爱心、诚心、责任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财金素养。

财金职业技能训练中心突出职业能力的递进,包括四个架构,即财金通用技能训练中心、会计综合技能训练中心、企业理财综合训练中心、金融综合技能训练中心。财金职业训练中心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采用最先进的软件和信息处理技术,模拟企业环境,为财经通用技能训练和培训提供条件。以真实企业案例和数据为背景,仿真模拟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事业单位的会计、金融综合业务以及涉税事务、审计等,以岗位协作为基本训练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创新创业指导训练中心包括两个模块,即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中心、模拟企业实训中心。学生在中心进行创业准备、创业实践、创业管理的实训。

财金生产性实训中心以现有会计服务公司、金融服务公司为依托,拓展新的实训项目。中心支持会计、金融、财务专业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职业培训、教师实践和研究、企业咨询和服务等活动。学生按照公司规范和要求工作,开展记账,报税缴税,进行会计、金融、财务咨询等服务,公司按员工管理和考核办法来管理和考核学生。

(二)以“校企文化、管理对接”为核心进行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1.建设思路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研究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并据此提出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根据内涵要求,确立具体建设内容。

由于现代企业经营是“顾客导向”型的,生产方式柔性化,产品多样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因而灵活性、多技能、顾客导向、团队工作、创新能力正在成为现代企业员工的重要技能,而这正是产业升级环境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特征。也就是说,新一代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具有协同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这成了产业升级环境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出发点,突出职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2.建设内容

根据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要求,将实训基地打造成学习型教学工厂,即“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工作过程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教学成果产品化”。其中,尤以“校企文化、管理对接”为核心,通过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财会金融人才。

第一,实训基地文化的建设。实训基地文化集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于一身,具有校企文化的双重特性,其价值取向应为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实训基地文化的建设要遵循环境的真实性、条件的可重复性、任务的规范性等原则。实训环境要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帮助学生缩短日后进入工作环境的心理适应期。实训条件的可重复性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反复进行训练,提高熟练程度。实训任务的规范性,目的是通过实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实训文化的建设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一种以显性为主的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布局文化。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养成中具有重要功能。在实训基地,通过建章立制的方法,可以使实训教学、仪器物资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实训基地应制定出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推行6s管理,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基础动力。实训基地的精神理念应具备企业精神的某些特质,企业精神中的主人翁精神、团队精神、竞争精神、务实求效精神等,应成为实训基地精神理念的重要内容。

第二,推行6s管理。6s管理是现代企业中的一种优秀管理模式,它是通过规范的现场管理来提升员工的素养,从而提高工作效益和质量。6S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其最终目的在于修身,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实训基地实行贴近现代企业的6s管理,可以使学生学会自我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并借此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学生高尚的品质,从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6s管理可以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适应现代企业的就业能力。

制定6S管理的目标、方针及实施步骤,包括成立推行组织、制定活动计划等。推行6s管理要集中培训,把6S管理的内涵、意义、标准、实施贯彻给每个人,知道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样做、何时做、谁去做。最后还要有检查与考核,以期形成一项长期管理规范。

(三)引入企业化管理方式,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1.建设思路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引入PDCA管理模式,构建人员、制度、设施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2.建设内容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等。

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在实训教学管理中,与各专业室紧密配合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并进行组织、实施,通过检查、监督和考核,进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学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通过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实训守则、实训室管理规范、设备操作规程等,使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通过实训基地企业化环境的熏陶与企业化的管理约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设备管理制度。要坚持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贯彻统一领导的制度,同时实施分级管理、管用结合、责任到人的原则。要加强计划管理、采购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使设备管理工作能够系统化、项目化、规范化、计算机化,使各项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能够充分发挥效益。

财务共享实训步骤范文3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实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已经普遍采用各类信息系统来处理日常经济业务,具备一定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已成为企业对财务人才最基本的要求。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如何设计及开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工作技能,成为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的内容不但广泛,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目前,大部分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并掌握企业经济业务在ERP环境下的实际操作。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主要是采取整个班级一起上课,全部教学过程都在电算化实训室进行,教师边讲授理论边操作演示,学生随后按照教师要求进行相关软件操作,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第一,课时有限,实训效果不佳。笔者所在院系会计电算化课程使用的是用友ERP系统的U890版本,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一学期约64课时,一周4课时。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掌握系统管理及初始化、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UFO报表、应收应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多个模块。由于学习模块较多而课时有限,边讲边练的方式使得课堂内完成教学任务时间非常紧张,许多实训任务都是作为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这样使得教师无法监督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实训,学生出现疑问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第二,课堂难以解决学生差异化问题。笔者所在院系会计专业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是先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主干课程后再学《会计电算化》课程,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理解能力不同,一年的专业课学习时间已经使得学生的专业基础存在了一定的差异。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跟不上教师进度,而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可能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中期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第三,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的组织仍然以单机版系统为主,学生单独完成全部岗位实训,缺少基于网络环境的分岗实训环节,学生不能体验实际工作中的业务流程与职位分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沟通协作的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需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相互融合,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新的教学模式整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弊端,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2 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简介

2.1 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近两年,来自美国的“翻转课堂”,即通过简短视频重构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国人的热议和追捧,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了翻转课堂本土化实践尝试,开发了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改变了以往教与学的方式,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利用视频课下自学的学习方式,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师生讨论互动、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任务来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ERP 软件的操作,运用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和步骤通过录屏软件保存下来并制作成教学视频供学生课下学习。目前学生是伴随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90后,是“数字的原住民”,他们接收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强,但要让他们盯着电脑屏幕专心学习,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模式要想在会计电算实训课程中落地生根,还要经过一定改良。

2.2 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网络视频等学习资源,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在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但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和推送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依据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培养目标,针对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学生缺乏实践技能的问题,汲取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精髓,让学生通过操作会计软件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培B学生信息化条件下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养成敬业、协作、创新、负责的职业素质。

3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实施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模式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财务共享实训步骤范文4

关键词:财会信息化竞赛;会计模拟实训;综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8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76-03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学习会计核算知识的最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关键能力――核算能力,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核心课程,学生只有从根本上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才能胜任会计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其他的如《财务管理》、《税务会计》、《审计》等其他专业技术课程,只有在学生掌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核心知识和操作能力之后,才能全面展开,这些后续课程重在讲述会计信息的利用、分析与检查。

与此同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是围绕会计职业岗位展开教学,建立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因此,为完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从编制记账凭证开始,到登记明细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这一会计核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必要安排会计手工/上机综合模拟实训。

一、浙江省会计信息化比赛概述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为促进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加强财会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将来从事财会职业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发掘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实践能力的考查依据,浙江省教育厅倡导、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自2004始开始举办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这是一项面向浙江省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校大学生十分重要的经管类学科竞赛。该项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自2004年举办首届竞赛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届,参赛高校数由2004年的近30所,发展至2011年的63所,参赛人数每年有上万人,成为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一项赛事。

1.竞赛程序。浙江省大学生会计信息化竞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两个组,采用初赛(笔试)和决赛(答辩)两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竞赛委员会派人监考,时间为一天,竞赛采用封闭式考场,初赛试题由竞赛办公室在竞赛开始前在竞赛网站上公布。竞赛决赛采用答辩形式,每个参赛队伍直接进行答辩。

2.竞赛形式。初赛阶段以开卷形式,采取案例分析方式,通过每组内三位成员集体协作来完成,旨在考查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决赛阶段以综合分析题为主,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该项竞赛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3.命题方式。本科组竞赛初赛试题,以一家上市公司资料为基础,内容涵盖战略与风险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审计、ERP、金融、法律等知识,出题五到六道,每一题中包含1-2个方面的知识点,相当于将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作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在命题上需要多个专业方向的教师协作来完成,这种命题方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4.竞赛内容。高职高专组竞赛的内容主要为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等实用性较强的知识。试题综合性强,通过竞赛对提高职业技能有较大帮助。竞赛获奖的同学已经具备了担任会计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要求。

本科组竞赛内容为战略与风险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审计、ERP、金融、法律等知识。高职高专组竞赛的内容主要为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等实用性强的知识。

5.命题方式。初赛试题全为案例题,委托省内外高校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命题,也邀请著名企业参与命题,以使竞赛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竞赛决赛采用答辩形式,每个参赛队伍直接进行答辩。主要考察学生对企业实际业务流程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传统会计模拟实训瓶颈

在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模式下,作为学习者的个人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强化服从与忠诚的年代,灌输式的教育是能够被学生接受的。然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在校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促使其个人主体性不断增强,对于知识的接受和对事物的评判不再是不予异议的唯唯诺诺。再加上20世纪末期进入了信息时代,丰富的域外文化和大量信息蜂拥而至,因特网使得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实现了全球的信息共享与交互,它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由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手段形成了微波、光纤通信网络,克服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将世界更进一步地联结为一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量迅猛增加。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末几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近年来,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达13000-14000篇,每年登记的新专利达70万项,每年出版的图书达50多万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据统计,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19-20世纪为30年,本世纪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缩短为5年左右。还有报告说,全球印刷信息的生产量每5年翻一番,《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即相当于17世纪学者毕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头脑变得“复杂”起来,权利意识、法律观念和选择的愿望使得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教育模式填鸭式的“灌输”特性必然形成抵牾,甚至形成某种潜在的逆反心理。

总之,方法的陈旧落伍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成鲜明的对照,灌输教育的实际效果被削弱。依靠传统的思想灌输和学习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具体的会计实务应用能力也不是只靠传统模拟实训模式就可以培养形成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面临的挑战意味着更新传统模式的紧迫性。

三、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优化方向――“综合性教学”

鉴于省财会信息化竞赛活动的办赛宗旨,在于激发大学生学习财会知识的兴趣和激情,提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加强学生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认识,锻炼学生对管理信息化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实际业务处理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国内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综合性教学理念和办法就是在该竞赛引导下,对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财务会计的综合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并用以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

(一)综合性教学与会计专业素养的关系

综合性教学是提高在校大学生会计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会计,又高于会计,宽于会计,倡导多学科的整合,多能力的运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素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专业素养的提高。

对于学生而言,综合性教学还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最终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

(二)综合性教学方案

综合性教学方案大致上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任务驱动型。这类方案适合让学生在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例如:如中级财务会计自身的会计核算任务,包括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的整个流程。这类活动因为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具体,故比较适用于中低年级。

第二类是问题驱动型。这类主题来源于学生的问题,学生自己提问,并围绕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自主选择研究方向,从而确定研究主题,这样的主题更具自主性,更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对于账务处理程序的选择,以及该选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这类活动具有探究、研究性,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故较适用于高年级。

(三)综合性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成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我们认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综合性教学策略包括:多元目标导向策略、主题探究策略和多元评价三大教学策略。

1.多元目标导向策略。多元目标指的是以提高学生记账、算账、报账和用账过程中综合运用会计和财务知识的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为外延的目标体系,它讲求目标确定和达成的多元化。多元目标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综合发展。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多元的,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这些多元目标中,始终要把财务管理素养的提高作为根本目标。中级财务会计只是要求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具备基本的会计岗位任职技能。但我们的主要目标不是让学生单纯机械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而是学生在开展模拟实训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会计知识、能力对会计要素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将具体知识内化而成主动的直觉反应。

2.主题探究策略。综合性学习方式以主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它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来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主题探究是指导学生以其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步骤,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在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的综合性活动中,从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主题,指导他们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与方法,开展资料积累与处理、社会考察、实验操作、交流反馈等实践活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相关会计知识,增强探究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综合素养。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依据思维的五个阶段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即设置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理假设、验证假设。我们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课例研究,提炼出在会计综合性教学中实施主题探究策略时的五个步骤:确定主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成果展示――拓展与延伸。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探究主题的难易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如在低年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低、自制能力差等特点,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探究的方式多一点。而在高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究的能力,教师就应该放手多一些,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或自主探究。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总之,会不会学习?换言之,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自主学习方法的科学化,对广大在校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在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综合性教学中,重点要让学生掌握的方法有:各相关知识点“结合”,课内外学习的“结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会计课程与财务课程的“结合”等。在整个教与学活动中,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除了有教师的点拨、示例,还应适当融合有关方法的讲授,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更好地、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的系统知识,形成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邓杰.史地学科综合性教学的理性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09).

[2] 白波.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理性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3,(07).

[3] 王晶、方坤.采用综合性教学方法 形象化阐述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文坛,2013,(08).

财务共享实训步骤范文5

课程总体设计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过程考核”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中体现了“做、学、教、考一体化”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

1.1课程设计基于会计岗位工作过程,重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确定本课程重点培养出纳岗位的收付核算能力、日记账处理能力;会计岗位的凭证处理能力、账簿处理能力、报表编制和分析能力;审计岗位的证、账、表审核能力等。

1.2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目前当前就业形势及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要求,课程设计突出了职业化的特点,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真实的企业会计数据,教学使用的软件用友ERP-U8.72也是目前较多企业实际账务处理所使用的商品化财务软件,教室的课桌椅设计也与企业财务室的布局相同,构建了与企业完全相同的会计工作环境,课程教学中真实模拟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将课程的职业性特点具体的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了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会计信息化课程发展非常迅速,教学过程中强调和注重知识的更新,力求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到会计信息化的前沿动态、拓展更多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此,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现场学习,到财务软件公司短期学习,参观;聘请校外的专家给学生讲授专业方面的前沿动态;聘请用友公司的讲师给学生讲授一个或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助学习,丰富专业学习的内容,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1.3基于实际工作任务组织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用真实的企业会计数据,与企业同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完全仿真会计工作环境,根据出纳、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课程组织与实际工作过程完全相同,课程组织设计原则为:课程组织与实施过程为:实际业务导入—理论知识点介绍—任务驱动—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经验。各环节内容组织如下:课堂设计———将岗位分工、工作任务、职业行为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确定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案。任务驱动———布置工作任务,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去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示范引导———主讲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在此过程中结合录像、课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模仿操做———学生在观看老师演示后开始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复杂的角色分工操作需要进行小组成员协同。纠错重做———及时纠正个别错误,集体讲评一般错误,之后让学生重做容易出错的步骤。总结经验———最后老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复述,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总结整堂课技能要点、方法要点和社会因素要点。

2.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手段

2.1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融学校、企业和社区为一体,以技术服务能力培养为主线,共同开展实践能力的培育工作,形成校企社“三方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基地以用友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争取与5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2~3家“校中厂”或“厂中校”。建设财会综合校外实习基地群,校外实习基地95%以上分布在广州市内,从学校到实习单位车程不超过1小时,实习基地布点合理,能为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提供真实的顶岗实习环境,学生在实习单位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达到工学结合的实习要求。

2.2建立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室

建立财会类课程实践教学研究团队,解决会计电算化等财经类课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成立虚拟教研室———ERP教研室,设计会计电算化及ERP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详细设计会计电算化及ERP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资料的格式,设计每节课任课教师的人数及授课内容,明确教师之间协调、衔接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及检查、考核学生办法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财会类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标准,优化现有实验教学资源,扩大会计电算化和ERP实验等财会类课程的专业应用范围。

2.3创新教学内容,完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改革会计电算化及ERP等财会类实践教学中各模块的主要内容,按企业会计工作过程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使用与企业同步的财务软件,实践教学案例来源于企业,按企业会计工作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轮岗实训,仿真财务和业务部门布局、岗位,模拟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实践教学与会计核算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具体如下:(1)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教学采用模块分解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导演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教学法、网络教学延伸法、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模块分解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导演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教学法、网络教学延伸法、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方法。(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教、学、做”的教学模式,由多个教师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过程活动化:参观、个人、分组、角色扮演,进度合理化,每个教师教授和指导自己的专业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法。(3)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采用模块化教学设计,详细设计每节课的内容,达到课程小型化即小课题、小讲座;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可以动用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参与过程。(4)实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学生财会类专业课程自主学习平台。

2.4学校与企业结成职业教育联盟,共同改革实践教学项目

企业为财会金融系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师提供实践项目,派技术骨干来学院做兼职教师,定期到学院开设专题讲座,制定并实施合作双方人员的互聘制度、兼职教师准入制度、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考核办法、兼职教师奖励办法等制度,建立10人兼职教师资源库。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主要开发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ERP认证考试、初级电算化认证考试、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课程。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新模式;采用仿真企业或部门的真实教学案例(企业提供);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2.5改革案例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按照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子系统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将各个子系统作为一个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各个模块的学习,不仅学习和了解了会计电算化各个功能模块,而且还掌握了各个功能模块在用友U8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训资料的操作,逐步掌握了全盘账的操作,最后能够将会计理论和会计电算化理论融入到具体的财务软件账务处理过程中,并做到灵活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2.6建立会计电算化精品视频公开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发精品视频资源库

财务共享实训步骤范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微课;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会计电算化》是指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到会计工作中,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岗位结合中小企业电算化会计岗位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设计高职院校基于工作岗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是在学生学完《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后开设置的一门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会计软件应用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教学环节中掌握实际工作的能力。通过对多届学生会计电算化与综合实训课的教学实践的总结,发现会计实践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电算化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把握课程进度难

《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是高等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结束学习的一门实际操作课程。对于《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高级会计实务》、《计算机基础》、《税法》等这些基础课程对《电算化综合实训》实验所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学生学习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的进程。“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从多年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如一个会计专业的班级,有50个学生,刚开始做会计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操作完成实验案例并编好报表的学生还不到二分之一。余下的一半多的学生,会学的非常苦恼。当老师对实训过程中讲解操作的具体方法、普遍出现的问题、注意事项或疑难问题时,因为她们的专业基础或者计算机基础的原因而导致无法跟上本班级的进度。她们只能看着会做的同学不停的敲打着键盘,点击鼠标,逐步在完成着实验任务。同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进而放弃后面的实验任务。

2.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学生难以掌握

《电算化综合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基于一个会计主体,两个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业务。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处在一个虚拟的企业中,学生边做边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立足于“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实训任务,每次课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前教学目标提出实训任务,由于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电算化考核的内容不涉及采购、销售和库存等管理模块的使用,市面上绝大部分面向高职学生的电算化教材中不包括购销存模块的内容,随着电算化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难以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需要,我们教研室自编教材的除了总账模块、薪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之外还增加了应收模块、应付模块,购销存模块。而应收模块、应付模块、采购、销售和库存管理模块的知识点连贯性较强,操作步骤复杂,指导老师在指导实训过程中采用讲解方式,指导老师完成任务的方法、操作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边学边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就造成不少学生在老师讲解或演示某个任务的操作过程没有认真听或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步骤有误的情况下将无法继续完成后面的任务。

二、微课在《电算化综合实训》教学中效果探析

微课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实现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能推动教研教改。

1.微课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资源

《电算化综合实训》课堂教学注重实际技能操作训练,主要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进行,这是因为实训室拥有电脑、网络等移动终端设备,为微课的传递和展示提供基础支持。当前,对高职院校来说,最大的师生交流网络平台是世界大学城,通过这个平台能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教师要分享微课,只需要将制作好的微课资源上传到自己的大学城空间,学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微课内容,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操作,有助于学生查补漏缺、弥补差异,这能体现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和分层式教学法。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课评论学习效果,在交流互动中解答问题,从而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微课教学效果。微课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也是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学生只要她能拥有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很好的完成实训任务。

2.微课有利于降低《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内容的教学重复率

与其他会计课程教学不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需要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操作流程有着严格的要求,任何小小的失误都需要教师重复讲解,这会消耗教师的精力,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微课能将每个知识点的操作步骤录制下来,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微课可实现易到难分层式教学

学生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知识点分成易、中、难层次,这样学生结合自己情况先选择简单的知识点,再深入学习难的知识点这样循序渐进学习方法。教师按照优良中差层次进行评价考核,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上获得成就感,总而增强咨询。例如A采购业务可先按普通采购货票同到未付款业务,B普通采购货票同到付款业务,C普通采购有预付款业务,D普通采购货票同到开据票据抵款付货款款业务A、B、C、D四个不同难易程度的微课。A采购业务可先按普通采购货票同到未付款业务属于易,此操作程序没有付款业务所以操作程序相对简单。即采购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填写采购订单并审核―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根据订单生成到货单并审核―库管员在库存管理中根据到货单生成采购入库单并审核―采购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根据采购入库单生成采购发票―采购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根据采购发票及采购入库单进行采购结算―会计在应付款系统审核采购发票并制单―会计在存货核算中进行正常单据记账并生成凭证。B微课普通采购货票同到付款业务难度在是在A微课的基础上会计在应付模块中填写“付款单”单据审核之后审核,生成凭。C微课普通采购有预付款业务,也属于难,是在B微课的操作环节,处理完“付款单”单据之后,还需填写“预付冲应付”单据,保存,审核,生成凭,同时要进行核销处理(不生成凭)。D普通采购货票同到开据票据抵款付货款款业务A微课基础上还需在应付模块中进行票据管理,填写“票据结算”单据,保存,生成凭。此四个不同难易程度的微课,就如同四个老师,同时指导四个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练习,有效地解决分层教学。从而解决因该门课程因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学生难以掌握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