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1
关键词:终身学习;功能定位;功能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逐步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识。党的十六、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国大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已经从试点逐步转向全面铺开。西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相对滞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确定教育未来十年十大改革工程的第四项中:“选择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4个城市开展学习型社区建设试点,探索构建覆盖全区城乡的学习网络和运行机制。” 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尚处于试点起步期。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其理论内涵基本一致,前者是从个体自身的立场出发,后者是从国家、社会、施教机构、施教者的立场上出发。
纵观世界,当前终身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而数字化学习方式使得社会成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地获得学习机会,更能满足终身学习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6年6月启动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简称“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目的在于探索利用数字化方式和手段,建设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数字化的终身学习环境。按照该项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北海广播电视大学与北海出口加工区管委会联手,2008年8月在园区内建设了一个占地1600平米,建筑面积400多平米,数字化的终身学习平台,旨在为园区从业人员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教育服务。园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能够为广大员工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提高,也为学习型园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功能定位与建设上的实验与探索
目前,尽管各国和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构筑终身学习体系,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来说明终身学习究竟应该如何实施?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给出了园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标准与要求,但对于其功能定位,服务功能的建设,给出也只有理念。终身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保罗・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目地是为了“努力建设更美好的新生活”,“吸取一切有益的因素去帮助人们过一种和谐的与人性相一致的充实生活”。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作为肉体的、智力的、情感的、性别的、社会的,以及精神存在的个人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的需要”。他的这种目的定位,实质是要求作为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的全方位发展。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目的是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企业从业人员的全面发展,则突显在个人职业发展上。
因此,我们将加工区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定位于员工职业发展全方位的服务。事实上并不恰当。以园区学历教育为例,据我们对学生学习目的的问卷普查,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目的,都是在于自身的发展:“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能力,使自己在现有的岗位上,或是在未来有所发展,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改善”。以现有岗位上有所发展为例,现有岗位上的发展,即职位提升。职位的提升,所需方方面面的条件很多,知识与技能只是条件之一。我们曾尝试为学历教育毕业生的职位提升,提供所需方方面面全面的服务,但就其形成的社会效应,负面的多于正面的。所以说,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定位于“全方位”的服务是不恰当的。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为人的发展服务,不同的人其发展的需求不相同,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也不一样。因此,建设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还需事先确定其服务的目标人群。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其要求来说,应当是面向全民,服务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确定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目标为95%,仍未能实现“每一个”。终身学习体系从应当服务“每一个”到能够服务“每一个”,中间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分阶段逐级目标渐进,逐步向“每一个”靠近的漫长过程。而对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尚处在起步期的西部,以“每一个”为其园区终身学习平台服务的目标人群,现阶段显然为时过早。从这一点上看,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与其服务 “每一个”目标理想一样,不应是一步到位的,也应当是逐级目标渐进,应跟随其服务目标人群的逐步扩大,而逐步地推进和完善。推进终身学了理念的占位外,也需要具体的实践形式,具体途径、方式和手段上的实践。
二、西部经济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当前功能定位与建设需考虑的因素
(一)园区企业与从业人员的需求
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是构建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其服务功能的依据。对于北海出口加工区从业人员学习需求的考察分析,不仅包括对从业员工个体与群体需求的考察分析,还包括对园区管理方、园区企业需求的考察分析。因为园区是其工作、生活的社区,而企业是其用人方,是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实现的平台。从调研上看,员工的学习需求很多是源白干企业的要求。所以,考察分析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准确把握员工的需求所在,也有利于明确企业发展上的主要问题与突出矛盾。从实践上看,企业当前发展上的主要问题与突出矛盾,反映在学习需求上,与从业人员形成的“交汇区”,就可以作为其当前功能定位与建设的服务区。以北海出口加工区为例,来谈这个“交汇区”。
北海出口加工区入园的企业,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扎根”型的,在当地做大做强的。他们对于员工素质与技能的提高,积极主动;另一种是“短期运作”型的,是冲着园区各种优惠而来,待各种优惠待遇到期,就撤离。他们对于员工素质与技能的提高,消极被动。对“扎根”型企业,园区管委会也曾为他们招聘过一些高学历的员工,因各种原因,都干不长,对企业及园区的发展非常不利。
2008年金融危机,企业订单下滑,员工收入下降,企业某些重要岗位上的员工,立马跳槽走人。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处于初建期的“扎根”型企业,他们需要的员工是:能适应当前的工作,又能跟随企业发展而成长,与企业共进退,学习成长型员工。对于“扎根”型企业,当前的主要问题,就是当地廉价劳动力的技能与素质,不能满足其生产与发展的需要;突出矛盾,就在于一线中低端员
工技能与素质的提高与留得住之间。反映在学习需求上,形成的“交汇区”就在于一线中低端员工。从我国西部园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上看,大多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体,现阶段主要问题与突出矛盾与北海出口加工区的类似。
(二)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
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是指其服务人的发展,满足人发展需求服务的供给能力。包括已经形成和预期可以形成的服务能力,可分为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服务能力。园区终身学习平台是整个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一部分,其服务能力依赖、依托于国家与地方层面的终身学习体系。国家与地方层面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与完善的现实状况,直接制约和影响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例如:现阶段各种非学历教育、员工技能培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相对匮乏,制约了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多样化技能培训数字化资源的能力。
目前,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的非学历教育,主要是依托园区企业而开展的岗位培训。广西覆盖全区城乡的学习网络未建立,严重削弱了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为从业人员提供本土化学习资源的能力。从园区的实践上看,外部引入的学习资源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一是其内容,二是其呈现方式。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及服务的建设,要注意挖掘本土的教育资源,努力使平台的资源与服务,与本土化文化、区域的特点与特色相兼容。这样,平台就容易被当地学习者所接纳和认同,从而实现持续发展。现行体制与制度下,对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制约和障碍的各种体制与制度因素,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消除。
(三)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取向
受教育机会上的平等性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保障社会成员受教育权力和机会的公平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是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取向。一个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资格决定着其终身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失业人员、小公司雇员和社会弱势群体学习培训的机会远远少于大公司雇员,因此其个人职业发展上处于相对劣势。所以,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要为那些缺失学习机会,又愿意学习的人们,提供满足他们学习愿望的环境与知识,创造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以促进社会受教育机会上的平等性。
就北海出口加工区来看,园区从业人员中,企业管理层、中高端员工,学习培训上,相对一线中低端员工,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企业为管理层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远多于一线员工。二是企业中高端员工收入高,自主选择学习培训的支付能力强,选择的空间余地大。三是企业的管理层与中高端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强,更新知识结构的速度快,即便是没有外部力量的帮助,他们也能完成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重心应偏向,享有教育培训机会处于相对弱势的一线中低端员工。
企业与从业人员的需求,会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变化;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是发展的;对于学习型社会的认识目前仍然是动态的。西部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应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当前的功能定位与建设,是这一动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和环境下的相对稳定。综合北海出口加工区的实际,将其服务功能定位于员工职业发展――内在要素的服务,即个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与增强;目标人群定位于一线中低端员工,兼顾中高端员工。
三、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服务功能的建设
经过探索与实践,建立起了园区管委会、企业和学校三方参与,共建共管的学习平台服务管理模式。学习项目的确立、实施和质量监控,均建立在三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学习项目的确立:学历教育,经电大招生办与管委会及企业沟通、协商后,确定招生专业;非学历教育,分为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培训,上岗前的培训,企业提供培训资源与标准,负责培训后的考评与聘用,园区管委会负责新员工的招募与培训,学校负责培训过程的管理与后勤。上岗后的培训项目,根据园区企业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培训计划或设想,三方商议后确定。项目的实施,由园区管委负责信息和统筹协调,园区企业负责召集、动员员工;学校负责具体安排上的落实和过程的管理。质量监控,园区管委会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督导;学校教务科对教师的授课、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企业对学员的素质和技能进行考评和反馈。三方分工合作,职责分明。三方共建共管,为学习平台建立与本土化文化、园区特色相兼容的资源和服务,实现多方共赢,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而“共赢”是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如《北海日报》对园区学习平台表彰性报道――《“打工仔”的大学》中指出的:在这里“工人、大学、企业、园区,四者融合在一起,让‘打工仔’在‘我们的大学’里吮吸知识的营养,提高自身素质;电大延伸了教学服务;企业拥有了更稳定的高素质人才;出口加工区提升了竞争的实力。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大家都赢得了自己的未来。”让大家都赢得自己的未来,也是我们建设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核心理念。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当前建设的服务功能,具体包括:
(一)数字化学习技术平台的支持服务
包括网络建设、学习终端建设、学习资源平台、学习管理平台、学习互动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具体的建设,可根据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项目提供的要求与标准,结合园区的实际进行建设。其目标就在于能够为从业员工提供数字化学习所需的技术环境。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支持服务
包括资源的分类、资源的多途径获取与开发,重新整合与更新等方面。一线中低端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上,我们比较推崇多元智能创建人霍华德・加德纳的“实现学科理解的多元切入点”模式,加德纳说的理解:“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把在任何教育背景下所获得的知识概念和技能(此后合并简称为知识),应用到与这些知识确实相关的新的事件中,或新的领域内,那么他就实现了理解。同样,如果他不会应用所学知识或选择了不恰当的知识,来解释变化了的新形势,那这个人就没有实现真正的理解。”而实现“理解”的途径,就是教学上的“多元切入”。也就是他说的“专家是什么人?专家是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思考并展示自己专业领域的人。”即:用多种方式去思考和展示同一学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或者说,多元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线中低端员工,这是一个促进他们“理解”的好方式。既有利于他们在适合自己智能结构或者说个性特征的环境下自主的进行学习,也有利于他们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对某一特定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
包括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支持服务。支撑个人职业发展的内在要素: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人格要素。即个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1.知识与技能要素
服务功能的建设突显在学以致用上,或者说在“学会做事”上。以学历教育为例,学历教育重理
论,轻实际;重理论上的学会,轻实践上的运用。支持服务要重点是放在工作、生活中的这用。园区企业的各种短期培训,都是针对员工岗位从业能力上的短板而进行的强化。因此,要在园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和衔接。同时,还与园区管委会和企业合作,将学历教育课程的某些内容进行再度开发,延伸为企业的短期培训项目。既扩大了园区的受益人群,也促进学生提高应用能力。利用园区企业运营的平台及其资源,建立起:课堂学习与见习实学习相结合;向教师学习与向师傅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具有园区特色的教育学习模式。园区促进学以致用,得天独厚,关键就在于合理利用企业的平台资源、人才资源、教育培训资源,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2.人格要素
是根据“木桶原理”,木桶的水平受制于构成木桶的短板。分析其人格要素的短板,并加强其短板。为此,我们扩充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发现自己的潜能》、《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怎样进行职业自我定位》等辅导内容。帮助增强自信心,构筑健康良好的人格。每一个专题,都是针对学生人格要素上的短板而开发的。
(四)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学习者参加学习活动,车辆、人身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学习场地和场所的公共卫生与保洁;学习平台正常运营的安全保障等。针对一线中低端员工支付能力不强,我们将学杂费的收取,改为按月交纳,以减轻支付压力。还与园区14家核心企业签署了三方促学协议,三方即企业、学校和学生。协议内容:学生学习期间,能按期完成学业,并服从企业工作安排,获得结业证后,企业与学校给予学生1~3千元不等的奖学金。既促进学生学习,减轻学费负担;也促进企业用工上的相对稳定;更利于学校长期发展。
(五)其它服务功能
园区管委会实施了一系列人文关怀的活动。其中,也包括利用终身学习平台的场地和设施开展的活动。并对设施和场地进行了必要的增补和修整,衍生出终身学习平台参与社会管理,给予人文关怀的功能。所以,终身学习平台服务功能的建设与完善,应着眼于新的发展时期,从业员工的新期待新需求,充分挖掘其服务的潜力,拓展与创新其服务的功能。
参考文献
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2
1 引言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这一过程中,创新产出本身的不稳定性促成创新能力内化,但内化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有其必然的局限性。相较而言,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通过内化到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主体可以在区域环境下通过知识共享更多地获得已有技术创新的使用经验,避免纯粹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创新知识的浪费,并与区域多主体RD结合,从而进一步积累新的创新能力,形成多主体创新能力建设的良性互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区域拥有的知识,是以创新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能力集群。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以克服区域内知识不对称为前提,以区域内多主体知识共享为关键职称论文。
2 区域知识不对称及其原因
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受制于区域创新主体的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知识宽度是指创新主体截面知识容量,决定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跨学科融合能力。知识深度是指创新主体特定领域知识的精深程度,反映创新主体专业知识质量,决定创新的先进程度。现代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要求主体知识宽度与深度的结合。现代知识的大容量及高频次更新加剧了个体创新者实现这一结合的难度。多主体知识共享一方面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进一步扩展知识深度与宽度,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个体应更多参与到区域知识共享中,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及其个体创新绩效。这样可以克服个体知识的局限性。知识共享过程比电子或书面形式记录或整理的过程对创新能力提高更有效率。但事实上区域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不对称现象。知识不对称是指知识在创新主体问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其关系如图1所示:
2.1 知识源、形成轨迹及知识主体特征
这包括:①知识源的多元性。知识的核心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个体在搜寻、获得、解析、整理、扩散知识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带有个体情境化特征,也就是说,即使相同知识源也会因个体内在知识结构及知识体系的不同而变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不同知识源。何况现实中的知识源形式又有多元倾向。②知识形成轨迹的影响。个体知识深化过程会受到个体思维惯式、知识背景、成长履历等影响。任何时点上创新知识的位势均由其所继承的演进路径所塑造,其现有位势又限制了其在静态时点上对知识进一步遴选的方式和范围。③知识主体势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从而决定了自己现有时点的知识存量,由于不可能存在位势完全一样的知识主体,势差必然存在。势差虽是知识交流的基础,但势差过大同样也会造成知识传播的障碍,从而加剧知识不对称。
2.2 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
隐性知识是创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产品的排他性使其更重视隐性创新知识的积累。隐性知识的特征决定其多由实践中获得、需要借助于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模仿、操作、共同经历等活动来学习和共享。它虽然具有同一主体时序积累的能力(也就是内生性),但却缺乏跨越主体或空间的能力(也就是空间粘性)。隐性知识的内生性及空间粘性加剧了知识的不对称性。
2.3 信任程度差异
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的效率和传播成本,从而作用于知识不对称,如图2所示:
包括:①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成本。知识主体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群,人的知识是在外部获取、互动交流中不断积累的,而外部获取及互动与这一过程所发生的搜寻成本和获取成本将受到当事主体相互信任程度影响。从而主体信任程度差异会导致知识不对称。②信任程度差异影响传播效率。显性知识传递过程中可以市场及价格机制达成(如产品创新知识),但由于其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其合约的达成及履行仍有赖于信任程度。对于隐性知识来说,由于其创造和传播不容易被发现(如过程创新知识),其产权归属又很难界定,由此价格和市场不起作用或较少起作用,这时主体间信任程度对知识传播效率起决定作用。由上,形成基于信任程度差异的知识不对称。
2.4 信息不对称
知识多来自于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知识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①信息提供源不足。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市场价格难以确知,由此造成信息交易困难,常出现信息产品的逆向选择及搭便车现象,从而影响信息供给市场,造成信息提供源不足。②信息失真。信息主体处理不当、信息载体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都会使得信息失真。
3 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知识的搜寻、获得、发展、扩散和交流。这一系列过程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和特定区域内的个体(创新主体)经历,同时取决于区域内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知识共享正是基于创新能力建设的必然性及克服知识不对称现象提出的。有效的知识共享可加速知识在区域内的流动与综合,促进知识创新,并构建属于区域自身特征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社会化进程。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基于更换主体的区域过去创新活动的知识共享
区域创新活动是高强度知识互动的过程,创新活动中会大量沉淀知识,这些知识的再利用对创新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再利用在更换主体情况下将更有意义。知识共享显然有利于更换主体的创新知识再利用。区域创新活动包括成功的创新活动和不成功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创新可以价格和市场机制为主进行知识共享。在成功的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再利用显得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知识的标准化及共享显得更有动力。这种成功的创新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储于创新个体,而这种标准化的知识可通过价格及市场机制获得共享结果。而在不成功创新过程中,由于创新结果的失败而往往让创新者缺少动力整理创新活动沉淀下来的知识,基于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更无从谈起。而事实上由于创新的失败也使得创新成果很难标准化并以市场或价格机制得以流动。这种散乱而非标准化的知识中不乏经验、教训及对下一阶段成功创新的暗示,因此这里的具体操作路径包括:①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促使其他创新主体关注失败创新的过程及经验;②加强区域内的人际沟通及合作的可能性,如网上创新论坛,各种创新协会及俱乐部,加强失败创新经验分享,从而事实上推进更换知识(创新)主体,达到知识有效再利用的目的;③对知识的标准化整理也很关键,这里更强调对失败创新过程的整理与反思;④通过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代际的传、帮、带,私人关系的沟通,家庭式的创新习惯沿袭等非正式的方式起到更换创新主体,进行区域过去创新活动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的目的。以上这些路径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的研发活动,又可防止创新知识老化而失去市场及应用价值。从而使这一类知识也成为区域特色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2 基于地方技术标准建设的知识共享
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意义重大。由于技术标准及其评估对企业来说都是外生的,因此通过超越企业边界的区域知识分享过程可使单个企业(创新个体)通过能动性地参与相关领域标准环境机制建设提高其自身的创新绩效,获得超额创新利润。由于技术标准的创立涉及到大量的相关技术,迁回生产方式及技术体系的迅速膨胀更加剧了这些技术的分散程度,由此,技术研发知识共享,尤其是在技术标准确定之前的知识共享是必要和必须的。涉及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进程的知识共享可通过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①在行业广泛技术知识分享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进程中,掌握技术标准制定进程,为创新主体技术路线圈定范围;②吸引其他创新者参与到创新主体创新技术轨迹中来,由此形成规模化的既得利益群,从而壮大技术标准潜在势力范围,为未来技术标准制定赢得发言权,并诱致更多主体在较高创新平台上参与创新活动。区域创新能力培养有别于线性的管理方式,地方技术标准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跳跃平台,地方技术标准的达成可增加区域集体创新资源,为提高区域创新存量和流量做出贡献。
3.3 基于区域软技术获取的知识共享
软技术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集成体现。软技术指区域以管理活动为主体,综合运用人的知识、经验、思维创新等现代科技成果(智能技术)和程序、规章、制度等(软件化信息),并且倾向于借助物质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区域技术群落。它的目的是寻求诸多系统要素的合理规划、组织、协调(包括人际关系)与有效控制,使系统要素从无序(或低序)向有序(或高序)转化,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或社会效果。区域知识层级可分为个人知识、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及区域知识。不同层级知识具有不同特征。其中个人知识宽度及深度受个体精力及寿命等限制,并且其内嵌性也小些,可通过个体流动而获得知识的移动,这种内嵌性的缺乏使其难以形成区域竞争力的依托。区域知识由于主体多元而具有较优的宽度及深度,其内嵌性更强,因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但这一过程需要区域软技术的整合才能转化为区域创新能力,具体路径如图3所示:
这样,个人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可上升为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和区域知识。随着层级演变,知识的内嵌性愈强,知识宽度与深度也随之提高。在这一知识共享过程中,区域通过柔性及弹性管理可有序地形成区域特色的规程从而形成区域软技术,区域软技术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性。软技术培养使区域范围内各主体可以集区域范围能力之大成,降低磨擦成本和搜寻时间,有效配置区域资源,适应创新项目对团队和集体智慧的要求,为区域内各主体协同开展创新提供快速通道。区域软技术建设符合能力的立体系统性特征,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短板效应,从而为形成区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当然,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也正向作用于区域软技术,而区域软技术的丰富通过知识共享作用于区域知识,继而作用于组织知识,最终也丰富了团体知识及个人知识,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良性循环体系。区域软技术具有历时长、投入多、收效慢、难度大、风险高、外部性强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具体路径包括:①政府投资的地方文献整理,总结地方文化、风俗及具有地方特征的技术工艺出处及渊源,做好公益性知识平台的储备从而克服区域软技术历时长、投人多、收效慢的非市场性特征;②产业链条的区域有效延展及升级,实现对软技术的挖掘,包括对现有特色地方产业的深度再挖掘及精细度的再追寻培养,从而在此过程中细化地方软技术与区域生产力的匹配。③共性技术平台的搭建、展会、报告等经验的总结,最初的建设多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引导,随着区域环境建设及创新主体意识的增强,政府将以营造创新营利点方式逐步退出而使其蜕变为市场行为。
3.4 基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的知识共享
创新是金融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金融资本支持,现代经济体中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常常被分割开来。缺少适当的融资资源是创新可能性与高密度尝试的主要障碍。而两者之间的知识不对称将会影响两者配置效率。知识共享可以两种渠道作用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①关系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小企业与其投资人之间。关系融资是在难以合约化状态下提供融资的一种方式,常常发生在有关融资的信息和知识无法标准化的情况下。如知识共享使纽约的珠宝商(JewishorthodoxSECT)在融资时可不签订任何协议。关系融资中资本方可通过知识共享了解或更细致地了解到创新产出前景。区域内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的知识共享可以避免金融资本甄选创新时的逆向选择问题’。这里,关系融资网络中结点本身及之间拥有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及其反复的巩固加强等正是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具体路径表现在:最初创新主体(如企业)通过购买长期的含有佣金的隐性合同,使其与投资人及时快速建立紧密关系。随着关系时间长度和范围的扩展,投资人更好地理解和监督创新主体,较大程度实现知识共享,从而保证创新主体在未来获得最优的资本配置,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效率、减少创新成本。②间接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大中型企业与银行之间。同时,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小企业无论在企业经营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市场开拓能力、人员素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这样地区的小企业也可优先考虑知识共享基础上的银行贷款。这样的区域银企知识共享无疑有助于银行获得更真实信息与知识,从而更有效辅助企业在有高盈利前景的生产和研发活动中获得超额创新收益,促进银企更紧密联系,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4 结语
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3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利益冲突 区域合作
我国政府根据国土资源状况将整个国土资源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优先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四类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我国主体功能区主要依据生态标准来划分,而行政区的划分是依据社会文化等标准。我国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各行政区与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繁杂,因此,处理好这些关系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利益分析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旨在于切实维护国家的生态利益。《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将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目前的开发密度以及发展潜力作为划分我国主体功能区的三大标准。这一重要规划的主旨在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国土,稳定国土开发秩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从而达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显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置于核心地位,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根本目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央政府主要依托行政区来大力发展经济,我国大部分的行政区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大力发展经济的历史使命。忽视各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等实际状况,单纯采用GDP来衡量各个行政区和行政官员的业绩,导致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混乱的局面。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旨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引导各区域根据自身实际状况来合理开发资源,充分考虑到资源的非均质性、动态性与不稳定性等特点。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察各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基础,合理集约开发资源,避免重复开发资源,遏制资源浪费,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与此同时,各区域资源分布不均匀,且具有动态性的特征,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各区域开发利用资源起到导向作用,应从现实出发,立足长远,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防止强调短期效益而造成资源浪费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失和。
学者陈庆云在《公共政策分析》一书中指出,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只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的分配不仅包括利益的整合,还应包括利益的增进。例如,如果将某个国家的国土资源比作“蛋糕”的话,政府首先应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如何分配“蛋糕”,其次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如何将蛋糕做大做好。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增进各区域的利益,强调公平,使得每个人都能分享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成果。由此可见,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建立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强调公平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生产方式。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是地方利益的协调问题。美国哈弗大学教授亚当·布兰顿伯格与耶鲁大学教授巴里·内尔布夫认为:“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可避免与其他区域地方政府产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各级地方政府以本区域的基本利益为诱因,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与其他各级地方政府产生合作关系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各级地方政府彼此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一味合作,也不是单纯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一种利益上的博弈。
由于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以生态标准为主要依据,不可能完全顾及行政区域的划分,因此,在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都以区域的利益为基本诉求,片面强调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影响其他区域利益的实现,区域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而生。而且,这种矛盾不只是存在于个别行政区域,在各级行政区域之间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较量过程中,前者总能占据上风,成为地方政府的首选。自然地,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中,地方决策者均希望本地区能够成为重点开发区或优先开发区,而不希望被列为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
针对这种状况,中央决策部门应本着“系统协调、统筹兼顾、共同发展”的原则,利用公共财政这一杠杆,调控发展格局,维护地区平衡,避免地区间差距的人为加大 。这一问题能否处理好,直接决定着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能否实现。
制约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根本因素
传统行政体制与行政区划意识。主体功能区与长期存在的行政区都是我国政府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划分出来的空间单元。我国的行政区是由我国中央政府根据一定法律法规,并按照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则与标准划分出来的,这种划分行政区的方式有利于我国的行政管理。我国主体功能区是根据各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开发密度以及开发潜力划分出来的经济区域,旨在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科学开发国土资源,缩小各区域间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由于我国行政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不同,导致我国行政区与主体功能区在空间分布上产生错位,一些地方政府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摆脱行政区划的思想束缚,各行政区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只关注自身发展。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整体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
由于沟通协调与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与生态补偿机制的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合作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意识较弱,其存在的思想同计划经济时期并无明显差别,片面强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整体利益认识不清,难以把握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而采取一系列不正当的手段,如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非法竞争、掠夺资源与抢占市场等,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企图实现自身利益。
唯“GDP”是从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机制能综合反映各地方政府工作效率与公共服务能力,使地方政府树立全新的绩效管理观念,完善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也能支持与支撑地方政府合作,起催化作用。因此,应激励与促进各级地方政府的合作,规范政府行为,促进各级地方政府改革与再造,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同时,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监督与约束机制的构建,提升政府形象,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因此,对于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不仅我国各级政府对其重视有加,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考核一个政府绩效的标准与范围很广,其包涵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完整的绩效考核内容与标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行政伦理的建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主要是在经济方面,将“GDP”作为绩效考核的唯一标准。形成唯“GDP”论英雄的思想。一些地方政府忽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盲目发展经济,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对立起来,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自身的政绩,招商引资,建立开发区,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从而造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威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一些地方政府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与行为,激化了人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威胁了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权威地位。
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区位的不同,我国目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更为不利的是,被列为重点开发和优先开发范围的区域大多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被列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范围的区域则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不进行协调,极易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不利局面。
其次是教育科技发展不均衡。我国各行政区的教育与科技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所属的西部行政区在教育科技等领域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中东部优先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所在的行政区。加之这些行政区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对自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统筹与管理,教育体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区域内的人民受教育年限欠缺,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地方政府对科教方面的政策与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较差,甚至出现师资力量与水平断层等严重问题,同时对其他区域优秀教师的吸纳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同其他行政区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了区域内的教育科技发展速度与水平。同时,区域内低收入群体较大,许多适龄儿童无法按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前文中提到,由于医疗技术水平落后与医疗资源短缺,将会引起身心发展不健全的儿童也无法接受特殊教育的机会。教育发展的缺失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延缓先科研的发展速度,阻碍产业优化升级以及科研创新。此外,区域内优秀人才的大量外流也严重影响了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最终影响区域的全面发展。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本措施
科学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其主要方式如下:第一,各区域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资源分布的特点以及资源的属性,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规范自身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从思想根源认识到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时应牢固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积极研发科研技术,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使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第二,各区域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积极出台弹性的资源开发机制。根据自身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与主要的产业模式,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地方政府形成有效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形成沟通协调机制,努力规避矛盾冲突。例如,限制开发区域在资源整合方面要坚持适度,因地制宜,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特色产业,以点带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以及环境资源的保护,努力变成全国区域性的关键性的生态功能区;在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地区应大力发展水利能源,减少对森林的滥砍滥伐,保证生物有充足的栖息地;以森林为主体的区域应更新换代林业,防治荒漠化;草原湿地地区要开源节流,涵养水源,扩大湿地范围。
淡化行政区域分界意识,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四大主体功能区之间并不是相互封闭,相互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通有无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区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会事务等越来越繁杂,各区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仅靠以往传统单一方法解决地方事务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需要。区域政府间的合作是实现区域沟通、协调发展和实现区域治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因此,各区域政府应在思想观念上打破行政区划概念,建立合作共识以及互惠与利益协调机制,彻底实现区域合作目标。
在规划和建设主体功能区过程中,行政区域界限既是责任线、决策线,也是利益线、障碍线。面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由国家统一协调,监督,保证各地区根据规划要求建设主体功能区以及对行政边界地区承担责任。在制定相关方针政策的过程中,针对行政边界地区,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组织,由小组领导者统一调度。另一方面,各主体功能区应共同开发一些生态项目。由于行政边界区域处在多个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各区域政府应建立利益调节和利益补偿机制,并增强其可操作性。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建设主体功能区,协调区域发展,加强各区域之间合作,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要建立生态补偿资金机制。由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做出了牺牲,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优先开发区以及重点开发区应向限制开发区以及禁止开发区进行资金和财政方面的补偿,例如,缴纳一定的生态补偿费和生态补偿税,由政府统一建立制度和规定数额。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方式来保证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针对生态环境保护,根据相关科学理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补偿标准,并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其次,生态补偿的部门要多元化,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各部门分工仔细,各司其责,提高生态补偿效率,避免在管理上出现管理交叉、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的现象。
加强各行政区、各主体功能区间的生态合作。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也给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优先开发区通过对重点开发区进行适当的产业转移,从而能够逐步转变自身的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提高科研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构建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产业链,逐步实现产业集群,在展开激烈竞争的同时,通过正式与非正式沟通与合作,形成竞争与合作的良性关系,促进优先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恢复生态平衡;限制开发区在发展本地区的特色经济中,通过对优先开发区提供一定的生态产品最终提高其综合竞争力;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在合作过程中,可以转变重点开发区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改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禁止开发区在同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合作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效应。此外,通过财政和税收转移的方式,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可切实帮助限制开发区发展特色经济和生态绿色产业;在优先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合作的过程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首先要对自身有清晰明确的定位,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优先开发区则通过资金转移使得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分享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成果。
此外,还有四类主体功能区同时参与的多元合作模式。四类主体功能区分工不同,具体操作方式应视生态环境状况而定。如果生态环境问题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可以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带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当生态环境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时,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合作就应上升为发展重点,各类决策均应将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放在首位。
发展特色经济。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不能单纯依靠国家给予的财政补贴维持本地的社会运行,而应根据自身情况,变区域劣势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应着力于教育、科研、文化产业、服务业以及信息产业的优先发展,减少乃至避免工农业生产。禁止开发区应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将重点放在对山川河流保护以及有害气体与污染物“零排放”的考核。
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4
关键词: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导向;培训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从“单位化”逐步过渡到“社区化”,社区和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滕尼斯对社区的经典定义为社区是由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出入相友、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关系密切的社会共同体。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农村社区一般指村委会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口的频繁流动,社区日益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更加旺盛。
社区社会工作者及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政府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重点对城乡基层居(村)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有学者对重庆市社区社会工作项目中的人才培训进行研究发现,职业能力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模式是现实的选择。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背景下,本文以北京市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为例,探讨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的需求、培训实践及相关思考。
一、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的现实需求
(一)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
社会工作是应用型的社会科学,是从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其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伴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更好地提供社会工作服务解决具体问题。在加强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现实要求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的形势下,社会工作从业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于提高。
(二) 社区社会工作的需求
首先,社区日益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社区中的矛盾和冲突是社会问题的重要体现,对社区社会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其次,社区层面涉及的领域相对广泛,包括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婚姻家庭、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理、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对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的要求更为综合。
(三)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现状
社区社会工作者主要包括三类群体,从事社区实际工作的人员和近几年从学校、社会招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热心社区社会工作的志愿者。社区实际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在社会工作理论和专业实践方面需要继续提高;招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所学专业相对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等专业,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知识。Z区开展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主要培训对象为社区实际工作人员和招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
(四)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机制的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日益完善,社区将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薪酬将根据证书等级有一定的提升。从职业水平证书的考取和能力提升两个维度来看,社区社会工作者对教育培训有旺盛的需求。
二、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实践――以北京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为例
(一)主办方、师资方、场地提供方三方合作开展培训
北京Z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由Z区社会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由高等院校专业的社会工作教师作为培训师资开展培训,考虑到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及实际交通问题,由Z区相关学校提供培训场地。培训由主办方、高校社会工作师资方、培训场地提供方相互配合,主办方Z区社会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二) 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需求调研
在培训项目开始前,培训组织方及培训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深入基层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培训需求开展调研。结果表明,即将参加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的学员大多数未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的比例很低。学员希望培训能够对职业资格考试有帮助,化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专业技巧等,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需求调研的开展及分析为制定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课程安排提供参考。
(三) 培训项目师资配备
承担北京市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师资主要来自高校资深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教师长期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掌握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能够为社区社会工作者带来新的工作理念;教师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相对熟悉,能够满足社区社会工作者对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需求。高校资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能够确保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
(四) 培训内容及课程设置
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项目紧密围绕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及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及课程。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社会工作概论、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纠纷及调解、社区残障社会工作、社区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值得关注的是,小组工作以小组活动开展为主要方式并由专业培训教师聘请资深的小组活动专家一起开展,凸显实务课程特色。
(五) 培训课堂组织形式
由社区社会工作者作为学员组成的课堂,学员在年龄、知识构成、工作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首先,传统课堂讲授方式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形式,培训课堂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其次,小组工作是重要的课堂形式,使学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小组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体验,为将来在社区开展小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讨论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形式,社区社会工作者结合所学的知识分享和交流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巩固所学的知识的同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情景模拟、现场展示也是重要的培训形式,使学员能够深刻地体验和感悟,激发积极性。
(六)培训项目效果评估
培训项目效果评估在全面了解本期培训的实际效果和满意度的同时,也为培训的继续开展提供新的需求、经验和教训,优化培训设计。培训项目效果评估一般分两个阶段开展:一是在培训项目课堂即将结束阶段,对参与培训项目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展培训效果的问卷调查;二是在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对参与培训的学员继续进行有效的跟踪调查,了解培训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学员实际能力的提升程度。
三、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思考
(一)关注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实际需求
培训课程设计和师资配备方面,注重社区社会工作者实际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满足学员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在培训场地安排方面,充分考虑社区社会工作者多数居住所在辖区的现实。以社区社会工作者为本,关注其实际需求是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 加强主办方、师资方的沟通和合作
主办方与师资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够使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授课形式等方面更有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需求和效果评估方面的及时沟通可以提高培训质量,获得更好的培训成效,优化后续培训工作。
(三) 培训项目促进教学相长
参加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学员大多熟悉基层社区的真实情况,课堂中的讨论交流或是案例都体现真实和生动的特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奋斗、工作经历也是宝贵的财富和可供学习资料。专业教师在给社区社会工作者授课的同时,能够丰富基层实践知识,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关于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 /article/zwgk/fvfg/shgz/201111/20111100197275.shtml.[2]陈仙歌.职业能力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
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5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财政支持;财政政策;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2-0152-02
基金项目:2011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主体功能区建设财税支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W2011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也出现了高污染、高消耗等一系列问题,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务院于2010年底印发了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定于2020年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为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辽宁省政府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推进形成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并提出了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的重点。
一、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功能定位
主体功能区是指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为基本要素,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城乡统筹发展等原则确定的主体功能清晰的空间区域单元。国家从开发的角度,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相应地辽宁省国土空间划分为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国家级禁止开发区;省级重点开发区、省级限制开发区、省级禁止开发区“两级四类”主体功能区。
本文主要侧重于对辽宁省省级层面的三类主体功能区进行分析,即主要侧重于对辽宁省省级重点开发区、省级限制开发区、省级禁止开发区三类主体功能区的分析。
二、现行财政政策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解决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财政关系,并且是按行政层级进行划分拨付,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难以进行有效的衔接。
1.从纵向看,辽宁省政府与下辖的三类省级主体功能区之间缺乏必要的转移支付政策规定。而现行的税收返还政策起到了逆向调节的作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返还基数大;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经济落后,返还基数小,这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矛盾。
2.从横向看,辽宁省主体功能区之间缺乏相关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规定。省级重点开发区是否应该横向援助省级限制开发区和省级禁止开发区,以及如何横向援助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责任划分不够明确
目前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分为“两级四类”,既包括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又包括省级主体功能区。两级功能区的资金来源、监督监管具体应该由哪级政府负责目前尚未明确,尤其是第一类功能区——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和省级重点开发区、第四类功能区——国家级禁止开发区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出现国家级和省级主体功能区部分重合的情况,容易造成政府间相互推卸责任,影响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施。
(三)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1.省级限制开发区和省级禁止开发区主要用于生态建设以体现生态资源的多重价值,但是由此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减少,进而违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对此,如果没有配套的生态补偿激励政策,将会大大降低地方政府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难以推进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实施。
2.省级重点开发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实施经济援助,以实现既定的生态环境资源在经济增长与生态服务之间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从而实现整个人类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对于此类功能区由于实施经济援助而带来的财政收入损失,目前尚缺乏必要的财税补偿措施,激励力度不够。
三、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建议
辽宁省省级层面共有三类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需要对应不同的财政支持政策及政策实施工具。
(一)省级重点开发区:激励型财政政策
省级重点开发区是以辽宁省沿海城镇带、中部城市群为主。在本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具有较高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但是产业发展比较分散,规模经济发展不够,资源利用率较低,所以应继续加大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本土产业区或产业带,实现经济发展的飞跃,从而形成新的经济中心。
本主体功能区的财政调节可以采用税收调节手段,同时运用政府采购、公共投资等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动:
1.运用税收调节手段,给予省级重点开发区内的企业一定限度的税收减免,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本区域。
2.可以通过政府公共投资,直接在重点开发区兴建一批重点开发示范企业,形成新的经济中心,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
3.应该对本主体功能区内横向经济援助省级限制开发区和省级禁止开发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允许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按一定比例予以扣除等。
(二)省级限制开发区:支持——补偿型财政政策
本主体功能区主要包括辽东山地丘陵生态屏障区、辽西丘陵低山生态屏障区、沿海防护林带、辽河流域生态走廊。由此可见,本主体功能区主要是为了支持林业发展,而限制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生态修复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主体功能区在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可主要采用转移支付方式。对由于限制其他产业发展而带来的财政损失予以补偿,以保证功能区内公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1.应该制定关于对省级限制开发区进行转移支付的专门地方性法规,在法律层面对转移支付方法、方式予以确认,保证转移支付的规范实施。
2.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辽宁省三类省级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财力差异过大,辽宁省政府的财力有限,仅依赖辽宁省的纵向转移支付,难以保证本主体功能区内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应该建立横向转移支付机制,由省级重点开发区分担一部分向省级限制开发区进行转移支付的责任。
3.模仿“省直管县”的做法,将辽宁省政府对省级限制开发区的转移支付直接拨付到县级行政区,减少中间财政管理层级,避免截流挪用。
(三)省级禁止开发区:保障——补偿型财政政策
本主体功能区主要包括辽宁省内的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
本主体功能区的资源承载能力较弱,不适合进行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和发展经济,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无形资产,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环境,对其他产业直接禁止开发,并将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从本主体功能区强制迁出。该主体功能区的补偿责任比较重,应该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同时负责,财政政策调整工具可以采用转移支付、公债以及公共投资等。
1.中央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发行国债的方式补偿本主体功能区因禁止开发而带来的财政损失。
2.由政府加大对本主体功能区内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的公共投资力度,从而保证公民充分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3.实行许可证制度。在省级禁止开发区内,只有取得开发许可证的企业才允许进行注册登记,从而严格限制本主体功能区的工业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杜平.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导向[J].经济纵横,2008(8):16-18.
[2]马海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探讨——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9(3):2.
[3]贾康.推动我国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J].经济学动态,2009(7):2.
[4]谢京华.论主体功能区与财政转移支付的完善[J].地方财政研究,2008(2):4.
[5]史艳艳.推动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财政政策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
社区建设的功能范文6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0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慢性病增多等一系列医学难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多数西方国家将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放在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位置上,从医院到社区的转变越来越多,这使得全科医生也极为抢手。在当今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全科医生的职责和优越性也并未完全体现出来。人们必须重新认识全科医生及其功能定位,将健康管理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战略中来,这对缓解我国卫生费用不断上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健康管理的界定与现状
1.1健康管理的界定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为核心,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弘扬“治未病”的传统思想,运用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在健康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前提是健康体检,手段是健康评估,关键是健康干预,目的则是健康促进。
1.2国内健康管理现状 我国健康管理经历近十年的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虽然目前有四五千家健康管理机构,但绝大多数健康管理机构都是企业举办,自身并不拥有医疗资源,且大部分都是为高收入人群而设立,不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另外在健康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很多都是通过健康知识讲座的形式推销保健产品,这将不利于我国健康管理事业的良性发展。
1.3国外健康管理现状 国外的健康管理相对我国来说发展较早,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一套体系。例如美国实行的健康管理是人人参与覆盖面极广的管理式医疗,它通过与医疗保险机构合作来确保健康管理资金的来源。德国则是将预防医疗与健康医疗保险相结合,医疗保障没有费用限制,除了支付疾病与医疗康复外,还提供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预防。芬兰健康管理模式则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功能,通过改变人群的生活习惯,从根源上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通过1972-1997年25年的预防干预措施,芬兰北卡省的男性吸烟率、血清胆固醇平均水平和血压平均水平分别从1972年的52%、6.9mmol/L、149/92mmHg下降到1997年的31%、5.7mmol/L、140/88mmHg。
2.开展健康管理的意义
2.1有效实践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一项以促进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为目的的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它所倡导的无病防病、病初防重和病后防残的观念与健康管理理念是相一致的。在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是以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为对象,通过合理的干预手段来延缓、阻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将有效地实践三级预防。对于二、三级预防的生活方式管理比无病人群的预防效果更明显,且健康管理的功能在慢性病的二、三级预防中比在一级预防中能有更好的体现。
2.2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由于一些老年病存在患病率高且治愈率低的特点,应以预防干预为主。对老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健康管理,普及老年人的健康知识,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预防、控制老年性疾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我国更加从容地应对“未富先老”这一局面。
2.3有效应对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据一项调查显示,即使在中低收入国家,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据了死亡谱的33%、12%和8%,这种情况在我国更加明显。而慢性病及一些非传染性疾病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一系列特点,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干预。健康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慢性病的主要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
2.4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如果在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同时,只关注疾病人群,仅在“诊断和治疗”系统上进行投资,忽视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对现有80%健康人口的损害,患病的人群将不断扩大,而现有的医疗系统也将不堪重负。据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2005-2015年慢性病将给我国带来至少5580亿美元的损失。通过健康管理,居民可通过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干预等一系列措施,改变原有的事后干预体制,达到疾病的事前干预效果,这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和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办法和根本举措。
3.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健康管理的优势
3.1政策支持 201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经验交流会”上,代表们提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这标志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2012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5万名以上的全科医生,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保障。
3.2公益性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赢利为目的,全科医生提供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专业服务,使全科医生更容易与居民建立长期的合作互动关系,更容易取得居民信任,这正是其发展健康管理的优势所在。
3.3可及性好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都设在居民生活区,且提供持续,居民可以随时得到快速的帮助。而健康管理实施过程的连续性、长期性等一系列特点,也适合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其稳步发展的平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全科医生对于自己社区里的居民比较熟悉,同时居民对自己的医生也同样熟悉,并乐意提供自己的健康信息,这样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健康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是基本的医疗服务,在价格上也较二、三级医院低。因此,在地域、时间、医患关系及费用等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4人员、技术、设备已较为完备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床位设置数、仪器设备及人员配备数量总体上已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初步具备了提供连续性、综合的能力,还有全科团队协同工作等方面的优势。这些都表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人员、设备、技术方面已经都初步达到了发展健康管理的要求。
3.5多元化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服务方式上,除了一般的门诊外,还有家庭病床和一系列出诊服务,通过这些丰富的服务内容和灵活的服务方式,以及在和居民的交流中,更容易了解关于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同时可以调整自己的服务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4.社区卫生服务拓展健康管理功能的发展建议
4.1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健康管理建设据卫生部财务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负债累计达3.5亿元,大大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良性发展。对此政府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卫生事业主管部门也应改进目前依据辖区面积或人头拨款的方式,实行按“六位一体”功能分类拨款,同时将健康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主体功能之中,增加健康管理专项拨款。相关部门应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及利用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卫生服务利用率等进行考核,以便确定第二年的拨款情况。如果全科医生重视健康管理,居民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就使得拨款结余较多,这样不仅能提高全科医生的工作热情,更能使社区健康管理得到有效发展,同时有利于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由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的转变。
4.2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居民观念 依据知信行(KAP)原则,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减弱不利影响。居民接受健康管理理念并为之付出行动的模型见图1,当居民认识到健康管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时,他们的态度就会发生某些改变,而态度发生转变后,相应的行为也就会发生。在这种模型中,健康管理的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研究经验表明,一个全科医生鼓励自己的患者戒烟,比在20年后给他们治疗癌症更加重要。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问卷调查,不仅能帮助全科医生了解自己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普及了健康知识。参加过问卷调查的居民自我健康意识会增加,对自身心理健康情况、潜在健康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