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建设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建设问题

社区建设问题范文1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 问题 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担负着城乡一体化和促进农村居民市民化的重大使命。我国数量相当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靠大中城市或小城镇的发展,吸纳和承载农业人口的转移,城镇化将会遥遥无期。提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质上就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一条新路。

1.新型农村社区的深刻内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即在传统农村社区基础上运用城镇化建设理念、以公共服务社会化措施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在农村地域内以中小行政村或中心村为范围,以农民为主体、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结合组成,把若干个自然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建立起来的较完备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目前,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快,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模式。

2.1城镇开发建设联合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应居住人口分布密集的城镇结合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结合旧城改造,运用房地产开发模式进行整村迁村并点、连片开发。政府与企业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将原有的行政村或自然村规划为新型社区,对区内的村庄改造完成市场化运作,并把村改造包装成开发项目进行招商推介,企业出资进行村庄拆迁和土地开发,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由政府投资。

2.2中心村模式

这种模式是确定一个经济实力雄厚或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村为中心村,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中心村周边的村庄整体拆除,进行复垦,多个村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新型农村社区。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对强村的优势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强带弱,加上村庄自己的创新,实现“跳跃式”发展。

2.3产业集聚区带动模式

这种模式是对产业集聚范围区范围内的村庄结合园区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社区建设。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对区内的行政村进行土地、村庄“双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产业集聚园区和农村社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实现农业企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1对新型农村社区认识不足。新型农村社区是打破了这种原有的农村生产生活模式,好几个村重新组合,组成了一个新的居住空间,因此由于村民不适应新生活模式而产生矛盾。地方政府认识也有很模糊的地方,新型农村社区该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子的,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怎么去管理等问题,也存在认识不清楚的问题。

3.1.2对农民不同要求的综合考虑不充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民不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了,农民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了,收入来源多样,原有的农民群体结构发生了分化,导致了农民对生活方式有多种要求。一些基层政府对这些问题不够重视,未设身处地去考虑农民切身感受,导致了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

3.1.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不少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资金投入的比例相对较小,依赖乡镇财政和村集体财政投入进行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缺乏建设资金成为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因素。同时,新型农村社区还承担着公共服务的功能,后续发展中资金保障显得更为重要。资金投入不足,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3.1.4农民没有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

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必须要尊重其建设意愿,保证其在规划、建设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实际情况是,由于农村居民素质有待提升、本身参与意愿较弱,加上政府未积极鼓励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导致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原生动力和推力都不足,农民没有发挥建设主体的作用。

3.2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3.2.1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管理上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有经济管理的功能。另一方面,在社会事务管理的功能方面,建成新型农村社区之后,村民集中居住,但是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还没转变,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也需要加快转变。另外,要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抓好社区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抓好公共服务建设,将分散的农民凝聚起来,唤起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同感,赢得人们对社区的支持、信任、认同,促进社区的融合。

3.2.2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保障民生。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在于硬件设施的改善,还在于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住进社区之后,相比原先的居住环境而言,农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了。由此,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必须引起重视。因此,新型农村社区要做到三个“尽量靠近”:尽量靠近城市、尽量靠近中心城镇、尽量靠近产业集聚区。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配套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防止出现农民住进了新房子却面临没有工作的境况,出现“被城市化”。

3.2.3多渠道融资,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首先,可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的有偿转让,拓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迁村并点,土地复垦而置换出的土地,利用挂钩指标的形式,实行挂牌拍卖。拍卖收益除国家政策性收费外,其余全部返还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

其次,涉农资金打捆使用,全面整合建设资金也是筹措资金的有效渠道,不少地区已经对此进行了尝试。具体指除救灾资金、扶贫资金和各种直补外,从中央到县级财政其它的涉农资金、以及按规定征收费用、专项基金、涉农融资等,都可以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进行资金整合,打捆使用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要加大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财政投入。政府的财政投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是占据主要地位,可以采取政府贴息贷款、降低审批费用等多种方式,增加财政投入,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发动群众自主筹集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也是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来源的方式。

3.2.4切实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理应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农民群众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把建设自交给农民的管理理念,赋予农民基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制定社区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重视农民的意见,并要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实施、管理等全过程的自主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喻新安、刘道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社区建设问题范文2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或亲密伙伴的关系,现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建设渐渐提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出现了社区劳动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信息服务等社区服务的新举措。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行以构筑学习型社区为标志的社区改革,社区文化教育的建设成为这项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作为社区文化教育阵地的社区图书馆则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为某一社区内的所有居民服务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

本文欲以通过研究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提出社区图书馆建设中的改进措施以便为尚未建立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地区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发挥社区图书馆作用,以及为社区注入知识与文明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二、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中的存在问题

1、社区图书馆整体发展尚不完善

我国社区图书馆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整体发展上较为缓慢和滞后。其表现在:

(1)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数量少、速度慢。社区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的基本结构,而相对应的基础性建设也在医疗和体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收效,例如定期进行社区医疗服务、建设供居民锻炼身体的体育设施。在加强社区居民身体健康保障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建设也需要相应地建立起来,而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实施情况不很理想,集中体现在数量少,建设速度慢。

(2)已建成的社区图书馆质量低。在已建成的社区图书馆中,确实涌现出一些较为优秀且突出的社区图书馆典范,其共同特点就是为处处为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知识需求着想,开展多项便民读书形式和活动,主动积极地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加大社区图书馆的宣传服务。而大部分的社区图书馆由于多流于形式,社区基层图书馆的硬件及所属辖区重视程度不一,许多社区图书馆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甚至荒废。

(3)与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的社区图书馆相比发展滞后。英国社区图书馆的特点是:社区图书馆数量多、社区图书馆规模大、社区图书馆工作忙、社区图书馆互相联网。美国的社区图书馆具有如下特点:吸引社区成员,关注图书馆;设施完善服务于社区读者;借阅手续简单,实现馆际互借。而我国的社区图书馆与之相比在技术和服务上就逊色很多,建设也相对滞后。

2、社区图书馆自身建设的不健全

(1)馆舍规模小,馆藏量少。我国大部分社区图书馆的馆舍规模很小,甚至只借助居(村)委会的一些办公室等场所,基本无法提供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图书收藏量也因为其馆舍条件而得不到扩展。与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规定的小型图书馆藏书量4.5 万册的最低指标相差甚远。不仅如此,图书的质量也因长期得不到更新而无法得到保障且无法吸引读者。

(2)服务效率、质量差,服务形式单一。由于社区图书馆的经费得不到大力的支持,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绝大多数由村级文化协管员或居委会工作人员甚至是闲居在家的居民兼任。长此以往,社区图书馆没有专业人员的管理和经营,社区图书馆内部不仅在布局方面杂乱无章,而且在服务方面毫无改进和创新,仅停留在借还书方面,致使社区图书馆失去活力和对读者的吸引力。

(3)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网络建设严重滞后。对于图书馆来说,资源共享日益成为图书馆的发展内容之一,而长久以来对于社区图书馆投入经费的不足,图书馆的网络互联建设处于低水平,大部分社区图书馆还处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

(4)社区图书馆经费不足,难以开展活动促进社区图书馆发展。要提高社区图书馆在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必不可少,开展知识讲座、新书、图书漂流等活动,都是促进社区图书馆发展的良好途径。而每一项活动的背后都需要经费的支持,这正是当下社区图书馆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3、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对社区图书馆的重视度不高。

现今,我国开始规范法律的建立,以便有效地依法治国,在政治、经济、交通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已如雨后春笋般产生,然而在图书馆领域,只有效力较低的3个部门规章《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情报工作暂行条例》,涉及到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不到20件。

(1)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法》,现有的图书馆法规均是以行政法规或地方(行业)性法规的形式出现的,没有一个是由人大常委会制定或通过的具有统一法律形式的图书馆法,因此,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缺乏制度的可行性。从现有的图书馆管理制度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对于图书馆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如馆舍设备不完备、藏书量少质差,需要我国的图书馆行业建立宏观的监管控制,和较为详细的实例指导。

(3)缺乏可操作性。我国已有的关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规范等的要求都很宽泛、概括,不具有现实的指导与实践意义,具体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只能由馆员自行摸索,这样不仅造成了图书馆内很多的不规范行为,也无法保证图书馆事业的正常快速发展。

三、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改进措施

(1)积极推进立法,为社区图书馆提供法律保障。

比较完善的图书馆法律体系是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根本保障。美国是世界上图书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非常完备的图书馆制度体系,美国颁布于1946年的《国会图书馆法》,1982年又对其进行了细致的修订。我国自建国至今,虽也建立、颁布过关于图书馆建设的相关条例,但由于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于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等现象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图书馆的问题更是难以应付,致使发展停滞或缓慢。希望我国在将《图书馆法》列为立法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建立图书馆相关法规的步伐。不但在宏观上规划制定图书馆管理的条例,有序化、规范化、原则化地统筹图书馆间、图书馆内部的运营机制;而且要细化到社区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方面的细则,明确图书馆经费来源、图书馆人才聘用机制、图书馆技术手段检测等要求,规范社区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任务分配,通过法律手段保障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运作。

(2)优化经营意识、改变服务理念,构建合理完善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精神文明建设,为了使社区居民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为了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为了凝聚社区文化和活跃生活学习氛围,社区图书馆应当利用有限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在社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积极联系社区居民,扩大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角度,丰富社区图书馆在居民中的意义,使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在深度和广度上形成综合服务体系。

(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

政府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起着推动和支持的重要作用。要保证社区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中能够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在地区的规划建设中起着决策作用,从而在社区图书馆的整体分布上需要合理规划;其次,为响应“十二五”的社区建设号召,政府在经费投资上应加大对于社区图书馆的支持,统筹安排各级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营经费,使社区图书馆在有限的时空内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孙代峰,安生,朱玲.欠发达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问题探讨[J].理论与实践,2004(9):84-85.

[2]崔晓玲.我国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16-20.

[3]林丽萍.厦门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及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1(6):98-101.

社区建设问题范文3

关键词:高校社区 文化建设 社区建设

“社区”一词最初由欧洲流传过来,它的原意指在一定地域、一定规模的人群,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而社区文化由社区人群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感彩等一些因素所决定,它对社区居民的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规范作用,这种约束不同于法律但能弥补法律以外的部分。高校社区的主要人员以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为主体,所以其社区文化与一般的社区相对不同,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要扎根于大学生,满足大学师生在新的时期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了各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

一、高校社区文化的分类与现状

高校社区文化一般包含四个方面,分别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为社区文化的核心。

在精神文化方面,高校社区的精神文化相对丰富多彩,有各种社团组织各种活动。虽然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现在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一直养尊处优精神相对脆弱,大学生主流文化认识模糊,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消极情绪。需要高校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做一些心理疏导的讲座和活动,提高大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大学生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获取信息,比如网络、手机短信或者广播等,但是大学生往往缺乏识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高校社区需要专业人员来对社区大学生或者老年人对主流文化进行的长期性、系统性指导。

在物质文化方面,高校社区的硬件配备比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高校社区内部分建筑老旧,比如有些建筑属于70年代的产物配套设施难以跟上,成为社区的安全隐患,而且有些体育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需要扩建,难以满足社区内师生的需要。在交通和消防领域,由于高校社区内人车数量和十字路口较多,需要多配置一些交通警示牌和红路灯,社区内消防设施老旧,需要及时更换。

在制度文化方面,高校社区内有良好的制度文化。比如《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出入登记制度》、《张贴制度》、《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虽然制度很多很全,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大,很多规章制度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施。

在行为文化方面,高校社区在行为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三月进行植树活动、重阳节举行老人趣味体育大赛,社区演讲比赛,英语角专门提供社区居民口语交流等等一些行为文化活动。

二、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虽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仍然要注重主流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主要通过弘扬主旋律,宣传积极正面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在具体实施上选择新颖的形式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参加,使众多的居民能受惠。只有深入到社区居民中具体的生活方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社区物质文化方面,不少高校社区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我们应该要从物质文化管理方向方面进行改进,比如在重视社区建筑物老旧设备更换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制定管理规则,比如定期卫生、消防、安全检查的制度,加强社区内学生公寓的组织建设,与校医院合作定期开展妇科疾病、高血压等一些疾病的检查与宣传工作。

在制度文化方面,重点强调在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上。用“严、实、快、新”四个字来改进执行力薄弱的问题。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提高执行力,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最后社区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灵活变通的创新能力,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执行性。

在行为文化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应该立足于高校的丰富资源,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活动。包括加强和图书馆的联系,每年举行图书节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读书的意识;组织社区居民成立社区消防安全护卫队,增加社区安全巡查中力度;联合音乐学院在社区内进行音乐表演,陶冶情操;邀请美术学院的师生在社区内开画展,提高社区居民的欣赏水平。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社区建设问题范文4

【关键词】社区;体育现状;体育文化建设;管理途径

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们重要的现代生活方式之一。进行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国民体质和维护社会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

1.单位体制下形成的“单位参与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民“社区体育参与意识”的产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单位制的组织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部分人不再就业于国有单位,他们和工作单位的关系已变得以经济关系为主。即使是在国有单位,单位对职工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职能正逐渐淡化,同样变为以经济关系为主。这些组织性、结构性的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单位意识”和“组织参与”的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人对单位的依赖。然而,旧的“行政本位”和“单位本位”所形成的参与体制和参与规范无法在短时期内彻底清除,人们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依然更习惯于“单位意识”和“单位参与”,社区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还有待时日。

2.老一套的工作方法、内容远不能满足居民个体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造成居民社区体育参与热情不高,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法规划和管理社区体育,社区体育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讲究声势、忽视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的情况。如社区体育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虽说丰富,但明显是以老年人和居民家庭为主,涉及青年个体需求的内容不多。社区体育活动也是如此,这些活动一是为应付检查,走走过场,没有考虑到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二是每年的内容、形式都如此,不能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导致居民的热情普遍不高。除了一些老年人和少数热衷于社区体育活动的人,其余的人大多是在单位的组织下不得已而被动参加的。

3.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现代都市活动场地缺少的现实客观上不利于居民社区体育参与行为的增加。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中,市民的搬迁和流动加剧了,人们离开原先熟悉的体育生活环境,居住到新的陌生的社区中;在同一社区中,住宅区有低、中、高档之分;居民异质化程度高,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对于培育居民自觉主动的社区体育参与意识在客观上产生了障碍和困难。改变居民社区体育参与不足,当务之急,应从两个方面努力:(1)确保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事务的决策,通过自治,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居民参与意识来自居民对自己在社区体育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的确认,这种确认要在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才能实现。在目前居民自治能力不强,自治意识不高且缺乏惩治经验的现实情况下,政府可以从事关居民切身利益、居民深切关注的事务入手,引导居民围绕该事务开展自治参与。(2)创造条件,引导居民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事务。社区体育建设参与是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的,它不仅仅是参与公益性或有组织的活动与事务,在目前居民异质化程度高,参与意识高低不同的情况下,政府可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让每个社区居民从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出发,选择不同的参与方式和内容。

二、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途径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的需求,可通过以下途径,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健全社区组织管理机构。目前,社区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的组织管理大多依靠各级群众体协、街道体协、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和辅导站等。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了大量群众性的社团体育组织,对进一步合理利用体育活动场地,吸引不同层次的人群参加锻炼,顺利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少城市和地区没有健全的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机构,政府部门对各类群众性的社团体育组织缺乏应有的组织领导,管理不力、放任自流。同时,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不平衡,很多城乡相应的社团组织很少;或者缺少开办社区体育的经验,使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相对显得贫乏和单调。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文化活动,要建立和健全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对社区体育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将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纳入正常、健康的轨道,应成为当前政府部门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转贴于

2.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目的和意义,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本身奇缺,也就谈不上对他们进行培训及技术等级职称的评定和授予工作。在进入新世纪时,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高涨,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急剧增加,自发、自治、自由的群众群体活动已经普遍开展起来,而且还会继续发展。但开展这些体育活动因缺乏体育指导员的有效指导,使之得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即使有少数业余体育爱好者自发进行指导,由于他们未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训练,其组织能力和技术指导能力以及难免存在的随意性和不稳性,同日益发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需求自然相差甚远。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蓬勃发展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必然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质量。因此,尽快建立一支面向社会、服务于群众,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技术指导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3.依托大、中、小学校,解决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场所 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共有体育场地人均面积仅0.85平方米,难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体育健身的需要,体育场地缺乏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此外,由于我国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重点放在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上,而未能充分考虑一般群众从事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的需要,不利于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民群众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的矛盾相当突出。

而学校由于多年的积累,体育场地等设施还是较完备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在2006年8月6日上海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工作会议宣布表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是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需要。学校体育场馆是全国体育场馆的一部分,并且占到全国体育场馆的2/3。如果学校的场馆设施在满足学生体育教学和校内体育活动使用之外,能够有组织地向社区居民开放,无疑对缓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加快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元锁.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2]杨卫民.健身请到社区来[N].中国体育报,1998-10-31.

[3]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5).

[4]吕树庭.广州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1997,(6).

社区建设问题范文5

一、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

社区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这和很多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落后有着直接关联。不少人都认为,接受教育是孩子们的事,与大人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在一项统计中表明,在我国农村4.97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7%左右,而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更低,仅为1%。而农村社区教育立足农村,针对农村所需开展各类有关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的学习,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掌握从事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另外则是老年人。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医疗、保健,这些都是生活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人一旦过了六十岁,随着身体机能的衰减,很多病症便随之而来。然而,多注意日常的饮食保健,一些疾病便可避免。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对自身的健康水平并不重视,在农村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便足可表明他们的观念,即“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甚至这个原因,农村的老年人群体健康水平较低。然而,很多老年人却不愿意接受相应的社区教育,由于思想的固化使得他们对于这些内容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因此,在社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人们的观念,要让各个层面、各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都意识到接受相应的教育可以带来的好处,以及对于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善,这样才能够提升农村社区教育的渗透力度。

二、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

农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典型问题便是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这也使得很多需要传播的内容得不到良好扩散。现在的很多农村地区在进行社区教育时采取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还十分陈旧,不少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仅仅局限于讲座的形式,这会让很多农村居民都提不起兴趣。应当在这一点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并且要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不同观念的居民创设不一样的教育模式。对于老年人可以增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养生课堂,可以聘请一些专业教师来教授老年群体一些生活中的容易实践的养生技巧;对于小孩,则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设置一些趣味性的课堂,也可以给孩子们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规以及行为规范等。社区教育在形式上一定要多样,并且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的区分。这样才能够让社区教育的辐射面更广,这也是发挥社区教育功效的基础所在。

三、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农村社区教育中在教育管理的体制建设上也不够完善,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农村干部认识不到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一味地把目光投入到招商引资,兴建土木之上,而对于社区教育却少有对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区的教育,必须先改变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社区教育建设中来,然后选出专人负责本地农村社区教育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农村社区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如此方可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让更多农村居民在社区教育中有所收获。

四、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社区建设问题范文6

(一)社区管理需求的增长

自2005年至2013年,安徽省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7.86%,将近一半的人口实现了城镇化,年平均增长率达到0.044%,如表1所示。随着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放开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区域———社区的数量也必然增加,对社区管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而社区信息化则是应对这一需求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原有的社区还是城市化进程中新建立的社区都倾向于接受对社区的信息化改造。从社区治理效率上来讲,信息化之前的社区由于需要承接大量上级政府的行政事务,缺乏对社区服务与自治的引导,导致社区治理缺乏人文关怀,治理效率偏低,再者政府与居民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也妨碍了政府透明度目标的实现。社区信息化建立以后,众多信息平台的建立方便了居民对政策信息的查询、了解,提升了政府的透明度,由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带来的效率红利也使得更多的资源能够下沉到社区服务与自治中去,从而带来社区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提升治理水平

首先是从管理走向服务的治理方式的转变。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社区信息化通过将向上承接行政职能的电子政务和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社区信息平台融为一体而后加以流程再造的方式,使得社区事务办理流程化,方便居民的同时提升了基层行政效能,而行政效能的提升使得社区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居民提供服务上。其次,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社区信息化注重居民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如黄山市通过完善金融社保卡在社区的使用环境,以及对居民应用信息化能力的培训,让社区居民通过终端查询自己的社保信息以及办理相关业务。再者,社区信息化也有力地提升了社区管理的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尤其体现在社区治安上,社区警务通过采集“人、地、物、事、组织”等的基本信息,建成网格化信息平台,并通过信息的动态更新实时掌控社区的基本情况,使得破案率大幅度提升,社区信息渠道的畅通还使得社区能够建立矛盾基层化解机制,通过将居民之间的矛盾化解在基层、消融在基层,形成危机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政府购买服务助推经济增长

社区信息化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ICT,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各个成员在沟通信息时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1]1-3社区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社区层面的应用,因此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从财政支持还是总体规划上看,政府都是当前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者,但由于实践中政府缺乏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人才的局限性使得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与企业合作,这就无形中使得政府成为企业的顾客,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与企业合作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产业化,以此来带动经济增长与就业。

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长久有效的财政支持、高效率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以及配套实施的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都是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安徽省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对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能获取一些借鉴性意义。

(一)顶层设计不足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各信息化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一,有的甚至阻挠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给具体建设工作增添了阻力;其次,权力配置不够清晰,体现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主体上,建设主体应该全权负责信息化建设并且承担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并不明朗,从安徽省来看,各地的建设主体分别有综合治理委员会、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民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设主体不一不仅带来建设风格差异而且也不利于后期的行政问责;再者,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要做到公平地实现各市、各社区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在资源分配上做到公允、公正,目前来看,政府对于各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财力与物力分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文件,这就有可能导致信息化建设各地区良莠不齐的格局,进一步加剧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财政支持机制不够完善

科学的财政体制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长效的财力支持是社区信息化建设与有效运作的保障,目前安徽省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几乎是由政府包办,资金主要来自省市以及区的统筹供给。但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真正意义在于它的持续性运作,让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全社区的居民,其运作资本不能单靠财政的转移支付,依照国外来看,虽然在建设初期主要由政府出资进行倡导并支持,但建成以后的运作主要靠企业与社区力量的参与。目前,国内的社区信息化在运行上还缺乏企业与社区力量的参与,急需改善。

(三)信息难以共享

信息不能共享,也就失去了信息的价值,完善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障。社区信息化一般的做法是建立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它是采用城市网格化管理理念,划分社区网格单元,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对社区“人、地、物、事”等要素的精细化、主动式管理。如图1所示,阻碍信息共享的因素来自于各个方面,但各单位应用系统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不同的系统开发技术、接口标准、兼容度都不一致,阻碍了信息的采集与共享。省市之间,部门之间的条条框框是导致信息不能共享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企业办事项的工商、税务、国土、人口、计生等部门的信息库都集中在省里,导致省市之间信息共享不足,有的县区、部门甚至提出构建自己的信息中心,这又将加剧信息共享的难度。另外,信息安全与信息法治环境的缺乏也是信息缺乏共享的原因,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担心公开信息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责任,不愿意主动公开信息。社区数据中心的建立要求收集到每一住户每一个人的生活状况,身份特征以及社区的人员流动、甚至是社会关系等状况,对个人隐私来说带来很大的挑战。

(四)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

社区信息化的运作不仅需要资金上的支持而且需要人力资源的配套,社区信息化产生了对信息技术人才及社区管理服务人才的极大需求,但是原有社区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结构上均与社区的需求相矛盾。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撤销街道办过后部分人员下沉到社区,如安徽黄山市、铜陵市的做法;二是原两委成员到社区兼职,如宿州市由两委成员兼任网格员的做法。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成本,但由于原有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的意识、能力以及从管理转变为服务的意识,难以做好社区信息化工作,导致人力冗余而无所用的结构性困境。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又从属于基层的缘故,导致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工资不高,福利短缺,省市政府每年招录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只是把社区当作进一步晋升的跳板,很多人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就会通过报考公务员、研究生、进企业的方式离开工作岗位,人才流失使得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成为摆设。

(五)行政任务挤占社区自治空间

朱健刚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基层已逐渐形成政社分离的趋势,他认为:“社区自组织的蓬勃发展以及基层社区中公民行动主体的积极参与构成了当代基层社会政社分离的趋势,但是基层行政体制还尚未有完善的制度来应对这一趋势[2]39-42”。可见基层的政社分离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政府行政职能的行使严重依赖社区的现状便是当前阻碍社区自治的一大诟病,由于社区资源的有限性,社区自治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国家行政权力的渗透必然挤占社区自治的空间,如图2所示。社区信息化在两个方面增加了社区自治的空间,一是信息化带来了行政效能的提升;二是信息化带来组织结构形式从垂直性到扁平化的变迁,这就使得区里的资源可以直接下放到社区,为社区自治空间的培育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以上两者的实现依赖于社区职能的科学合理定位,即社区行政任务与自我管理应严格划分,行政任务不可占用社区的资源与人力,如此社区才能致力于自治。目前,安徽省各地对街道和社区的职能尚缺乏合理科学划分,社区工作任务过于繁重,许多部门为图自我方便,将大部分工作下放社区,极大地占用了社区的人力与物力,使得社区角色错位,无暇开展自治活动。

(六)体制改革滞后

何颖在其对政府职能转变原因的分析中指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政府职能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3]327”。社区的信息化要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范围和程度要与社区的信息化建设相匹配。信息化是推进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但若没有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的配套实施,信息化便只能体现工具性价值,而不能展现其以人为本的自我服务与自我治理的公共价值。就安徽省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如何处理街道与社区的关系,如何解决8小时之外的居民服务需求,部门间相互扯皮、推诿如何解决,干部懒政、惰政等这些行政缺位、越位、错位问题,都急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来解决。安徽省各地大多把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数据中心建设以及信息化平台搭建上,对于社区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对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境。社区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需从顶层设计做起,统筹推进完善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

社区信息化的运作是一个由财政支持机制、人力资源保障机制、信息采集共享机制以及后期的绩效评估共同组成的一个协作系统,只有系统的各要素相互合作,相辅相成,才能形成社区信息化的合力。因此,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如图3所示,政府应以顶层设计环节为契机,统筹好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资金、人才、信息共享、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具体来看,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统一意见,消除观念上的障碍。全省应做好统一规划,确定好各部门的权责体系,确定好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及其承担的责任,在权力配置、人力配置以及资金配给上做好统一安排。另外,资源的分配要做到公平、公正,实现全省均衡发展。针对落后地区,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与资源配置,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让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公平地惠及到每一个人。

(二)充分调动多主体资源

社区是一个蕴含无限商机的地方,尤其是家政服务这一块。社区信息化产业链非常丰富,对于软件开发商、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系统开发单位以及系统建设与运营单位等主体来说,社区信息化建设都是一次机遇。孙宇、王金祥从三维视角透析社区信息化建设,认为“政府组织是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的主导者,企业组织是社区商业服务信息化的提供商,自治组织是社区自治服务信息化的生力军。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自治服务的信息化构成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三大支柱”[4]58-60。因此,安徽省信息化建设,完全可以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方式,通过系统招标、服务外包等方式引入企业的竞争机制,只要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交予企业来运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社会组织是指政府之外的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实体,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等特征,其基本特性决定了其可以弥补政府与企业的缺陷,据统计,安徽省青年社会组织共有337个,其中就有260多个青年组织活跃在社区,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提升。社会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已经被理论与实践证明,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应通过建立准入机制,鼓励企业进入市场化运作或者引导除政府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组织等社会力量来兴办诸如社区教育、养老、休闲、娱乐、日常管理等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功效,减轻信息化建设的负担,以此来保证社区信息化的长久运作。

(三)依托法律破除信息共享障碍

信息共享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和体制上的障碍,居民担心公开信息对自己不安全,不愿配合信息的采集,政府部门条块分割严重,担心给本部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又没有外部的硬性制约,自然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信息。通过加强立法与执法,对上下级部门与同级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实行硬性约束,对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进行法律上的界定,保障公民的合法隐私权,另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减轻部门与居民对于信息公开的心理负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共享机制,使信息共享得以规范化运作则是当前的主要目标,可以逐步借鉴推广实施效果好的地区的做法,比如芜湖市通过在省辖市建一个综合数据中心,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然后各部门、各县、各乡镇、各乡村配套建设自己的平台来共享省辖市的数据,这种做法不仅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的形成,而且避免了下级各单位的重复建设。

(四)加大引进人才力度

解决好此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制度,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将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纳入财政预算,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二是加强对原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信息应用能力。三是要加强对社区公益性组织与社区志愿者的培育,如黄山市通过降低门槛,实施备案制度、提供服务场所的方式积极鼓励社区组织到社区开展活动,宿州市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吸引大批志愿者投入到对社区弱势群体的照顾以及信息采集工作中等,这样既培育了社区组织的自治能力,而且为社区输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极大地助推了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最后要合理划分网格,再造政府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避免人浮于事。

(五)协调社区行政与自治

在政府职能转型的大背景下,社区自治并不是对政府的排斥,两者之间应是新型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社区行政与社区自治应该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我国目前政府职能转型不能跟上社区自治的步伐依然是长期的阶段性特征,政府行政对社区依然有一定的依赖性,完全撇开政府行政,单纯搞社区自治还不太现实,因此当前应当明确疏堵结合的主导思想,对于政府管不过来、需要社区协助的行政事务,比如对社区花草树木、基础设施的养护、协助城管、环卫部门对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等,可以交予社区社会组织或居民帮助施行,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行政负担,还可以间接培养社会组织与居民的自治能力。另外,过多的行政任务必然会损害社区的自治,需要建立并且严格执行社区行政工作准入制度,严禁政府部门的随意摊派。

(六)配套创制新型社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