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以服务企业、方便群众为目的,建立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努力提升基层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塑造廉洁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府形象。

二、工作目标

2011年上半年,80%的社区(村)成立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2011年年底实现全覆盖。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便民的原则。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的建立必须以方便群众为目的,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流程,科学设置办事事项和服务流程,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2、整合资源的原则。建设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通过整合场所、整合资源、整合职能,实现服务功能的最大化、最优化。

3、公开透明的原则。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应建立健全代办、帮办制度,公开代办、帮办程序,实行阳光服务。

四、建设标准及人员配备

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建设参照《关于着力解决社区扁平化管理工作推进中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的基础上,增加行政服务内容,配备专(兼)职代办人员,套用社区(村)事务工作站牌子并合署管理。行政服务业务接受所在镇(街)行政服务中心的指导,做到“六有”,即:有班子、有牌子、有场地、有事项、有办件、有制度。

五、服务内容

对于不在社区(村)一级直接办理的行政服务事项,可以由社区(村)代办员负责代办,报送镇(街)行政服务中心或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1、证照代办类。主要包括:(1)建房审批;(2)生育审批;

2、咨询服务类。主要包括:(1)法律咨询;(2)政策咨询;(3)市场信息咨询;(4)劳动力需求信息咨询等。

3、公共服务类。(1)计生服务;(2)民政残联;(3)文教体育;(5)劳动保障等。

4、公益事业类。主要包括:(1)水、电等设施的维修;(2)扶贫帮困服务;(3)环境卫生服务等。

六、办事制度

按照上级要求和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的功能,各社区(村)应完善各项制度:

1、咨询报送制度。居民(村民)提出申请,由社区(村)统一受理,对符合条件、资料齐全的,由社区(村)代办员报送到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代办。

2、电话预约制度。在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公布便民服务电话,接受群众预约,方便群众办事。

3、全天候服务制度。社区(村)代办员主要负责村民(居民)接待、受理登记及协助处理有关服务事项。随时受理解决村民(居民)提出的事项请求,实行全天候服务。

4、优质服务制度。要热情、快捷为村民(居民)提供咨询、代办服务。对确定不能办理的事项,要说明原因做好解释。除法定的规费以外不得收取咨询、报送、代办等费用。

5、监督检查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要求各社区(村)对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职责、运行程序、服务项目等对外公示,同时在社区(村)设立意见箱,设立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七、工作步骤

1、动员准备阶段(6月)。各社区(村)组建工作班子,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明确工作要求,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

2、推进实施阶段(7月)。各镇(街道)组织召开动员部署大会,明确建设要求及内容;成立推进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并按要求组织实施。

3、自查验收阶段。由各社区(村)对照《区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检查验收细则》进行自查;各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组织检查;区审改领导小组对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建设情况进行抽查。

八、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建立区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打造民本政府的需要,各区社区(村)行政(便民)服务站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抓好落实,认真指导和协调有关工作,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文2

莘县徐庄乡在机构改革分类中属于三类7档,核定行政编制29名、事业编制30名。党政工作机构统一设4个:党政办公室(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农村工作办公室。财政拨款事业机构统一设5个:财政和经管所(挂统计站牌子)、文化广播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农林技术服务站、民政和劳动保障所(挂新农合办公室牌子)。

一、乡镇机构改革后的成效

(一)完善了基层管理体制,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

1、转变职能,理顺了县乡条块关系。按照服务经济发展、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石佛镇和徐庄乡均对乡镇行政和事业单位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将原本事业单位履行的行政职能收归乡镇机关,生产经营性职能分离出去,强化了公益职能,有效解决了乡镇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同时完善了乡镇与派出机构的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县级部门派驻或设在乡镇的机构,接受乡镇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对派驻机构的考核实行条块结合、以乡镇为主的办法,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须事先征得乡镇党(工)委同意;对工作不力的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乡镇(街道)可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建议。阳谷县统一按照“重点理顺管理关系、不增加乡镇财政支出、不减少个人福利待遇”的原则,把长期在乡镇从事农、林、水、畜牧、文化广播等工作的585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权限由所属业务主管局下划到乡镇。使乡镇(街道)更加便于管理和协调,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急需人才紧缺的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了基层政权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下划后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强了归属感,编制、职务、身份、工资等各项待遇都得到落实,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安心服务基层的信心。

2、乡镇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改革,乡镇(街道)考核评价体系及考评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坚持突出重点原则。莘县对各乡镇(街办)的考核指标体现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工业立县,突出经济发展和大项目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按照“3+1”进行设置,“3”是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三项内容, “1”是指计划生育、稳定、社会管理、安全生产、农民负担、环保工作、耕地保护和节能减排等8项一票否决项目。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每项各计1000分,年终按照700:150:150的权重计入总成绩。清理了不属于乡镇(街道)职能的考核事项,取消了中央和省、市没有明确规定的“一票否决”事项。

3、超前谋划,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石佛镇充分利用被省政府纳入国家土地增减挂钩示范乡镇的有利时机,超前谋划,将42个行政村合并为五大社区,目前总体规划已经过专家评审,共分为王皋如、廉庄、陈集、石佛、新城区5个社区。王楼新居建设作为新城区建设的首建工程,一期工程已经交付使用;镇驻地建设镇政府商业街已投入使用,华联超市、凤祥超市等大型超市已成功入驻,其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正逐步显现,为下一步镇驻地建设做好了前期铺垫。徐庄乡规划新型农村社区4个,已启动吉祥社区和幸福社区等两个社区,其他两个社区也在积极筹建中。

(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1、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政府形象得到提升。阳谷石佛镇积极推行为民服务全程制,投资10多万元成立石佛镇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坚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宗旨,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四个一”便民服务机制,将党政办、经发办、财政所、经管站等部门的多项职能转化到服务中心,设有计划生育、党务公开、民营经济、财政税收、三资管理、水利林业、农技畜牧、新型农合、民政残联、土管城建十个服务窗口,并抽调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干部统一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在各村成立了便民服务点,并与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联网,建立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

莘县徐庄乡建设了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便民行政服务大厅,内设民政和劳动保障所、财政和经管所、农林技术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等科室,各村庄也成立了相应的便民服务点,实现了对权限内的事项直接办理、限时办结。

实践证明便民服务中心采取“一个窗口办理,天天服务群众”的“一站式”办事方式,既能在更广的范围服务群众,实现亲民、利民、便民、为民,又能提高乡镇政府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深受群众欢迎。

2、保障和改善民生。徐庄乡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水、电、路、住、医、学等问题,切实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投资150万元的乡卫生院办公楼已投入使用,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新农合报销达到200余万元,乡政府办公楼已建成使用,新建联校、中学、谢集小学、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各一栋,进一步改善了教学条件。自来水实现了45个村全覆盖,解决7000多户3万多人生产生活用水;建成35千伏变电站1个,公用变压器36台,辐射全乡48平方公里;新修村级公路68公里,全乡公路实现村村通;全乡新打机井累计126眼;新建、修缮桥涵34座。

石佛镇清理、清运各种垃圾等堆积物1000余方,优化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严格落实保障民生政策,继续落实好良种直补、良种补贴、农田玉米保险等惠农政策,全镇共有3.7万亩农田参加了保险,参保率达95%。不断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投入,投资500万元、配套齐全、设施一流的省级标准化幼儿园已开工建设;投资20余万元建设了五星级预防接种门诊防疫站;投资14万元改造了文化活动中心和门球场;扎实做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镇共有16850人参保,参保金额达228万元。积极探索综治大巡防新模式,推动人防、车防、技防相结合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全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3、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徐庄乡健全了党政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动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调解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乡、村、组三级调解网络,做到有案必受、有受必处、有处必果、有果必公。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和村调解室的硬件建设,给各村调解室配齐了办公设备,制度统一上墙,资料统一归档,使人民调解工作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使矛盾纠纷在村组调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基本形成了矛盾纠纷调解以村为主的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上级事务难应付,基层群众难兼顾。乡镇是上级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虽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但是上级的各项工作和检查任务都得去应付,“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使乡镇疲于应付完成上级的指令和任务,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同时,乡镇的工作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群众要求脱贫致富、改变落后的生活环境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侯都要强烈,乡镇加快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担子更重了。上级有上级的安排,群众有群众的要求,对于夹在中间的乡镇来说,压力很大,难以兼顾。

(二)乡镇的财政缺乏有效管理和使用。由于乡镇财政经济总体实力不强,税源单一,收入总量小,财政自给率较低,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一是财力不足,刚性增支因素多,各类政策性增支压力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地方财政配套,各类突发性灾害和处理社会矛盾需财政投入,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由于经费紧张,乡镇干部有关福利政策难以落实,如不少乡镇干部出差、下乡没有补助,也没有培训费等,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总体上对乡镇的工作造成了影响。三是对财政预算的管理“严进宽出”,当然这是各级政府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批准预算和预算拨款的环节极为繁琐,可是一旦拨款后,预算部门对款项的使用完全失去掌控。导致老项目不管效率高低、不再过问,而新项目苦于没有资金难以启动落实。

三、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探索、转变政府职能。现在“干什么”已经明确了,但是“如何干”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乡镇到底该干哪些具体事,各方面认识有些不一致、不明确。尤其是领导干部工作方式方法陈旧,乡镇整天围绕上面的“指挥棒”转,难以有精力和时间干好应该干的事情。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完善。要逐步建立起适应农业产业化和服务农民致富的新型事业机构运行体系,只有理顺乡镇同事业站所的关系,乡镇功能得到完善,才有利于乡镇行使领导和管理职能,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要进一步完善县对乡镇的考核办法,着力解决县乡事权和责任划分后如何规范运作的问题,县级部门要转变指导乡镇工作的方式方法,根据乡镇机构的职能规定,研究制定指导对口机构的工作规则和程序,达到上下工作协调顺畅。减少各种达标评比、指标考核,减少“一票否决”事项,正确引导乡镇把更多精力放到管理社会、服务“三农”、保障民生上来。

(二)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服务体制,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改革思路,本着在改革中绝对减人、相对减支、减人不减政府责任、减支不减政府公益性支出的原则,对原事业站所的服务项目制定“乡镇政府承担、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钱养事”的改革方案,通过购买服务和购买劳务的办法,落实乡镇政府服务“三农”的责任。

(三)加大对乡镇的财力支持,同时加强预算考核。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最大的公共资源,乡镇政府所有的都离不开财政活动。因此,加快建立同乡镇事权相适应、同乡镇事业站所职能相匹配的乡镇经费保障机制,与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结合起来,为乡镇发挥职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从预算安排和拨付上给予保障;同时,为确保拨款得到有效使用,对乡镇政府的政绩考核,应由简单的指标考核转变为以预算考核为主。并介入政策评估和预算监督,确保财政公开透明。同时充分发挥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农民对乡镇政府的财政心知肚明,避免暗箱操作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只有纳入评估和监督、财政公开透明,才能促使财政分配公平合理,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迫切需要。

(四)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强化为民服务理念。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后,职能发生新定位,对乡镇干部素质的要求更高。应加强培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做到熟悉政策、精通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用政策化解矛盾、用政策指导实践,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真正改出乡镇干部的新气象新面貌。引进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新的用人机制,优化干部结构,使基层干部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帮助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示范推广科学技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乡村文明、文化发展上面,全力帮助农民谋发展。

(五)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推进基层民主。目前乡镇的主要矛盾就是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存在农民的愿望乡镇无法满足、乡镇的工作不受欢迎、乡镇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乡镇政府以服从上级政府为主,农民缺乏公共事务参与性,乡镇政府自然偏离或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农民或主动或被动地对政府和社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越来越丧失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农民越来越处于服从地位。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往往是政府干、农民看,农民普遍缺乏积极性。而所有改革的起点和终点都应该是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因此,老百姓的参与很重要。对农村提品、服务等决策体制要以政府为主导、乡村社会内部进行决策,探索构建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的新模式,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使乡村组织成为自我服务的机构,形成一个良好的乡村治理结构,让农民有一个能够自由表达、监督和服务的新机制,这样不仅能使最广泛的民众意愿得到体现,也能避免重蹈上级行政命令所造成的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文3

今年以来,天桥街道立足实际,围绕“建和谐社区,创一流街道”的目标,紧抓社区建设和服务这个关键,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社区服务为核心,以健全组织机构为保证,探索出了一条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先后荣获“国家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单位”、“__省卫生先进单位”、“__市五好街道党委”、“__市先进基层政权组织”、“__市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夯实社区建设基础

一是“三级网络”打造为民服务平台。本着“方便群众,便捷实用”的原则,投资60万余元建设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社区为民服务站、楼院为民服务点。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区、培训区、咨询查阅区、娱乐区等功能区,设立党建、群团、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招商引资、中介服务等12个服务窗口。7个社区分别设立为民服务站。并依托社区服务网点、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在社区楼院设立了36个为民服务点。为民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社区(村)站、点,备有电脑、投影、电子屏、娱乐设备等设施,基本做到了“八个有”:即有明显的指示标牌,有必要的办公设备,有固定的值班人员,有公开的联系电话,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有一个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有一部咨询电话、有清楚的便民服务卡。打造了“街道——社区——楼院”三级网络。

二是“一居一品”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坚持“一居一品”,千方百计筹资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法律服务室、接待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居民学校、法制学校、家政服务中心、星光老人之家等多个服务场所,为居民搭建更多的服务平台。各社区发挥设施、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开展“示范社区”、“康复社区”、“文明社区”、“充分就业社区”、“法治社区”等争创活动,涌现出了漓江路社区、铁工房社区、爱特社区等一批特色社区,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精兵强将”壮大为民服务力量。通过推荐及培训上岗等环节,把102名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人员,配备到社区工作岗位上。并认真选配好负责人,特别在为民服务中心,主任由分管副书记兼任,明确一名协调能力强、素质高、能热心为群众办事的副科级干部为副主任,具体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从各个职能科室抽调12名精干人员在窗口集中办公;社区为民服务站站长由社居(村)委主任兼任,明确社区工作人员全部为员;从社区楼院长、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中选聘36名员,由社居(村)委包片工作人员兼任点负责人。同时,建立了由党员、团员、低保对象、居民志愿者620余人组成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和低偿服务。形成了街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积极探索,人性化服务社区居民

一是“面对面”开展零距离服务。推行为民服务全程制,将66项为民服务项目集中起来, 22个为全程项目,44个为咨询服务项目,由原来的部门分门受理,整合归并到一门受理;居民有事交给员,员全程负责为民服务项目的办理、转接,“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可以把事办成”,实现了“小事不出居、大事有人帮”的服务目标。

二是“心贴心”进行主动交流。制作“爱心”服务联系卡、为民服务袋等,设立社区服务热线电话,方便居民衣食住行。通过召开征询会、听证会等活动,由社区居民对社区班子和干部进行评议和打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手拉手”实现互助共建。探索社区资源共享新路子,与辖区30多家单位建立共驻共建友好关系,实现共驻共建“五个一”,即:定一份共建活动计划,建一个社区党校,献一策社区发展建议,为社区群众办一件好事,帮一户特困家庭,增强辖区单位的共建意识,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是“肩并肩”六进促进和谐。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政策、志愿者服务“六进社区”活动,对下岗人员、待业青年、流动人口和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各社区通过组建维权服务协会、科普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积极举办法律法规、道德礼仪、科普、就业技能等培训班,广泛开展技能、体育、读书比赛等活动,

做到月月有活动,常年不间断,加快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步伐。三、创新思路,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一是发挥“龙头”作用,扎实有力做好社区党建工作。探索支部进楼院,党员作奉献的新方法、新载体,发挥社区党建统揽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作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有效夯实了社区党建阵地。并以党员公开承诺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方针政策讲一讲,邻里纠纷劝一劝,不良行为管一管,生病住院访一访,别人有难帮一帮,文体活动乐一乐”和“党内做个好党员,家中做个好家长,社会做个好公民”的“六个一”和“三个好”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社区志愿者积极投身到整治辖区卫生环境、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一帮一”结对子扶贫帮困和党员奉献日活动中。今年以来,共组织社区党员为民办实事、好事1200多件次。

二是实施“楼门”工程,积极开展困难弱势群体救助。按照“应保尽保,电子动态管理,社会化发放”的原则,辖区已纳入低保____户____人,月发放低保金__万元。为方便低保人员、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生活,各社区在楼院门口设立家政服务、爱心超市等便民服务网点,开展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活动。并依托精神病医院、妇幼保健院、万祥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分别建立7个康复示范点,开展残疾人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医疗保健、康复训练、就业指导等服务项目,努力营造关心残疾人的社会环境。今年5月份,在街道举行的轮椅捐赠仪式上,精神病医院康复示范点无偿为2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办理了医疗救助卡,提供了__万元的救助。中残联领导到天桥调研,对天桥残疾人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三是开设“绿色”通道,有效推进社区就业服务。整合“卫生医保、民政低保、劳动社保、工会联保”等社会资源,建立就业帮扶中心、就业法律援助中心和就业培训中心,开展思想引导、政策扶持、提供信息、资金服务、技能培训、跟踪指导等服务。并设立了光明中路、水果市场、电动车超市3个创业市场,安置带动了____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四是开展“健康”行动,大力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步伐。设立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举办“健康服务万人行”活动,开展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工作,对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银发安康”健康档案,免费对育龄妇女进行体检,发放避孕药具,并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支持的相互转诊、快捷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就医。

五是繁荣“特色”文化,营造浓厚社区文化氛围。成立12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文化团队,通过举办家庭才艺展、文化夜市等活动,吸引不同居民群体的参与,先后组织周末广场文艺演出20多场,直接受教育人数达120__多人次。目前,已形成舞蹈《好日子》、小品《不孝子孙》、《啼笑鸳鸯》、《学校陪还是家长陪》等一大批保留曲目,形成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小区等一批特色文化,漯河市电视台对天桥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

六是坚持“网格”管理,构筑基层安全稳定防线。在成熟的居民小组、小区推行封闭式管理模式,设立25个治安防范示岗,安装闭路监控和电子狗等设施,建立12支以社区党员和离退休老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巡逻队、专职治安巡逻队伍为主的治保队伍。并以法律夜市、外来务工课堂为平台,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切实提高辖区单位和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防控体系,实现社区治安管理网格化。今年7月,国家司法部副部长__*等领导到街道爱特社区进行了观摩、指导。

四、激励机制,保障社区建设顺利运行

一是 “严格考核”,强化目标管理机制。制定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考核细则和奖惩制度,把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科室、社居委(村)年度考核内容,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

二是“跟踪回访”,加强工作督导机制。落实跟踪回访制,每月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服务事项进行回访。在每月工作例会上首项汇报社区建设情况,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安排下步工作。并对当月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

三是“典型带动”,实行服务奖罚机制。采取民主评议、走访群众、征求服务对象意见等方式,对社区及党员干部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进行全面衡量,评出周、月“金、银、铜”牌明星,大力进行表扬;凡群众办事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不到90%,或受到2次以上通报批评的单位和个人,当年考核不得评为优秀格次。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防止和克服违规、失职渎职和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

五、存在问题及打算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文4

50.7平方公里、15个街道、255个社区、162万常住人口……作为北京中心城区的核心城区,西城区聚集了国家级银行、金融机构总部以及众多的商业中心、文物旅游中心等,地标云集、高楼林立,立体化、空间化特征明显。面对密集的人群和高速发展的区域经济,西城区创新性地提出了全面感知、快速传递、积极响应的“全响应”社会管理工作理念,建立起相关社会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支撑系统,全面提升了社会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西城区按照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促进资源集成共享和跨部门业务协同,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覆盖到全社会,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的总体思路,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全响应的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依托区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全面的形成社会服务、行政服务、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几项主要功能。

社区智慧化趋势

走进西城区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公告栏贴有社区居民对社区呼叫中心的各种服务满意度评价。西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轶对记者表示,目前社区居民对中心的满意度是100%,为什么能够达到100%?是因为呼叫中心对居民反映的问题会采取一直跟踪的方式进行,如果快到期服务还没完成,系统会自动提醒有关人员,如果出现问题服务人员会不断改善服务方式,直到满意为止。

自2008年以来,西城区针对60~79岁的低保,低收入人群实行三项为老服务。所谓三项为老服务,即是每月免费为上述人群免费提供洗澡、理发和换煤气的服务。同时针对80岁以上老年人群,西城区为其提供居家养老的服务。目前北京市针对80岁以上人群的特别补助平均为一百元,西城区的平均补助则为420元。据了解,自三项为老服务实施以来,西城区已经为居民投入资金30万元以上。

在西城区社区服务中心,每个工作人员的电脑都与平通,街道所有居民的各种信息都在这里详尽显示出来,张轶对记者表示,“谁家低保、谁家特困、谁家有残疾人、谁家空巢老人,一目了然,据此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提供服务。”居民有什么诉求,可以直接拨通街道便民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的系统就直接显示出该居民的基本状况,办理业务、提供服务更有针对性。同时,平台还整合了区域内的各种社会组织、服务提供商,提供理发、送餐、家政服务、医疗服务,居民有什么需要,社区会就近安排,保证第一时间服务上门。

张轶说,近年来西城社区服务中心一共发卡5万多张,一卡通项目主要是为全区养老、助残、文化活动等提供方便,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成本。过去服务商为居民服务后,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对养老(助残)服务券进行盖章和清点,如今通过刷卡等方式就解决了问题。此外,今年7月份西城区动态GIS系统上线运行后,包括原来两个区的服务商、商业设施、居民楼牌号等信息都会统一标准化,在GIS系统中实现集中,真正实现北京市和西城区提出的“一刻钟服务商圈”的概念,为居民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

2012年,西城区将重点在德胜、金融街、月坛、广内、白纸坊等5个街道进行“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综合试点,并着手在全区建立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枢。今后,西城区各个街道将逐步建立起数字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全覆盖、全感知、全时空、全参与、全联动”。

西城模式的效果与经验

一直以来,西城区在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2012年全区信息化大会上,西城区社区服务中心信息平台被评为2011年度电子政务绩效评选结果第一名,并被专家推荐为国家电子政务绩效评选方案,成为各地纷纷效仿的对象。“西城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领导重视、兼顾全局、注重实效。社区服务中心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在商家和居民之间提供通道。”张轶表示。

信息化带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使用电子报表减轻了居委会的日常负担;使用电子档案、电子公文以后,居民办事不用来回跑腿,居委会工作人员开会也不用来回跑;将服务大厅管理与网站服务结合起来,支持了整个“一窗式”办理,同时也加强了管理。

在广内街道,依托信息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建造的“智慧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后,为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平台涵盖智慧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民生四大部分、14个子系统,就像给社区装上了灵敏的大脑,居民的大小事情它都能分门别类,随时就地帮助解决。

广内街道所辖18个社区全部建起“一站式”综合柜台,可以办理民政、计生、社保等6大类事项中对应的79项业务。辖区居民到社区办事,只要拿出身份证一刷,再点击所需办理的事情,就可以实现“通办通理”。广内街道60岁以上老人有近2万,空巢老人、病老人较多。倘若要对自身的病症进行专业咨询,老人只需按下医疗咨询键,就能接通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医生提供专业咨询,还可以提供送药上门、用药提醒、慢性病个人在线健康记录和管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能提供宣武医院、广安门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这就是广内“智慧社区”中的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文5

邮政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以确保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到基本的邮政服务。目前,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邮政普通服务由政府保障。市有不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建设相对滞后,最后一公里投递”问题尤为突出,农村邮件不能妥投到户,城镇信报箱数量少、质量差和管理乱的现象比较普遍,外来务工人员通邮保障更为薄弱。加强邮政普遍服务、推进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公民基本通信权利,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确保全体社会公民均等、便利、安全地享有邮政普遍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安康,促进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二、总体目标

2012年末。城乡邮件妥投到户。两年间,基本实现“农村村村建站、城镇户户建箱”即每个建制村有一家“邮政服务站”简称“村邮站”每个城镇居民楼、住宅区住户有一个信报箱。全市计划共建设村邮站282个,更新改造住宅区信报箱约4万余个,设立村邮员282人(兼任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邮政公共普遍服务体系。

三、建立机构。

一建立机构。村邮站、信报箱建设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工程。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市委常委、副市长陆洪勤任组长,成立市村邮站、信报箱建设领导小组。吕劲峰、赵骊中、丁国华任副组长,市农办、财政局、建设局、民政局、规划局、城管执法局、行政服务中心、日报社及各乡镇(街道分管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邮政局,负责做好相应具体实施工作。

二明确职责。根据市村邮站信报箱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能。分解任务,落实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市发改局负责规划编制和立项审批工作;市财政局负责资金筹措和保障工作;市邮政局负责提出具体建设方案并做好相关实施和管理工作,加强邮政业务指导、培训和督促;市建设局、规划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负责配合做好村邮站规划选点和相关审批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负责辖区范围内村邮站信报箱建设,制定乡镇(街道村两级村邮站补贴经费标准并予以配套落实,负责村邮员的资格审核、招聘和村邮站日常工作的管理。

四、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

一工作任务。

1.信报箱建设。由市邮政局负责。对需更换及补装的信报箱做一次精确统计。市财政安排资金,对富春街道和新登城区范围内的信报箱进行一次普查。由市邮政局组织统一招标采购,施工单位实施信报箱安装,市邮政局负责监督,把好质量关。2011年12月31日前安装完成30%2012年6月30前全部完成。日常维护任务由市邮政局承担,市财政予以适当经费补助。

2.村邮站建设。受降镇受降村、东洲街道黄公望村村邮站建设试点的基础上。2012年建设村邮站162个,2011年建设村邮站120个。合计282个村邮站。请各乡镇(街道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于8月10日前将分二批计划建设村邮站名单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二时间安排。

1.信报箱建设。

1调查摸底:2011年8月31日前完成。

2招标采购:2011年10月15日前完成。

32011年入户安装: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

42012年入户安装: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5总结验收:2012年7月31日前完成

2.村邮站建设。

1试点工作:2011年8月20日前完成。

22011年建设任务: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

32012年建设任务: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4总结验收:2012年7月31日前完成。

五、实施主体和运作方式

一信报箱建设。

信报箱改造补建由市邮政局负责。社区以及小区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管理、维护。自2010年1月1日起,以集群式信报箱为主。城镇新建居民楼、住宅区和农村多高层公寓信报箱建设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凡新建、改建、扩建、建的城镇居民楼、住宅区和农村多高层公寓,开发建设单位要把信报箱作为配套设施纳入工程建设预算,与建设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验收。2010年1月1日前已通过审批但尚未竣工验收或交付使用的城镇居民楼、住宅区,没有信报箱建设内容的开发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进度,从规划立项、设计、施工等环节补充,增加信报箱建设,并将建设费用纳入总预算。

二村邮站建设。

1.建设模式:村邮站建设由各乡镇(街道具体落实。因地制宜,实施主体为建制村。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结合正在开展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抓紧明确职责、落实场地(无偿提供加强管理,确保农村通邮、用邮安全。市邮政局负责业务规程和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制定,并做好培训和指导工作。

2.服务功能:村邮站功能分基本服务功能和扩展服务功能两方面。基本服务功能:函件、报刊、普通包裹的投递和受理等基本公共服务。扩展服务功能:邮政各类业务代办受理、票务出售(汽车、火车、飞机票帐户转付和小额现金支付等助农取款金融服务、公用事业费用代收代缴、农村药品配送和农资配送等。

3.建设内容:邮政公共服务实行全覆盖。也可以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乡镇(街道和村的公用设施辅以改扩建,可以标准化新建。原则上建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内。站址必须选择在本村村民聚居处(地面一层人流较集中且方便村民用邮,同时适当考虑便于运送邮件车辆进出停放。投资标准为站均6000元,每站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5平方米,要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设施,并配备必要的服务、投递工具。

4.村邮员:每个村邮站设村邮员一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招聘单位应与每个村邮员签订村邮目标管理责任书,村邮员可采取招聘或兼职等多种形式设立。可将村邮员作为农村公益性岗位。并负责对村邮员工作报酬进行考核发放。村邮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由市邮政局统一制定。市邮政局负责业务规程和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制定,并做好培训和指导工作。

六、经费预算和资金安排

一信报箱改建经费。

信报箱投资标准为每个120元。即省级财政和省邮政补贴40%杭州市级财政补贴30%本市财政承担30按照省级、市级和县(市级4:3:3比例分担。%

二村邮站建设资金。

每个村邮站建设标准为6000元。即省级财政和省邮政补贴40%杭州市级财政补贴30%本市财政承担30按照省级、市级和县(市级4:3:3比例分担。%

三村邮站日常经费。

村邮站日常运行经费及村邮员薪酬按相关规定在村级统筹经费中安排解决。市邮政局按照业务量支付扩展类业务酬金。

七、规划引导和监督检查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文6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不断扩展。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实施基药的基础上,村卫生室于2012年2月20日起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截止目前已有57家村卫生室(含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药,并配套相应的运行补偿机制。紧密型乡村一体化管理率达50.89%,达到市综合考核50%的目标要求。同时,根据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群众的反馈,不断增补和完善基药种类,目前,我县基本药物达到556个品种(国家基药307,省增补150,县增补99),能够满足群众基本的用药需求。

健全完善绩效工资相关配套制度。重新修订完善了《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体现实效性;制定《乡镇卫生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使各卫生院在内部考核时有据可依,客观公正,效率兼顾公平;出台《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补充规定》,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透明,各项费用得到有效监管和控制。

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在认真做好前期调研、考察、测算、方案制定等工作的基础上,2012年12月15日,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围绕取消“以药补医”关键环节,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价格机制等综合改革。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人民医院改造工程完成年度投资2090万元,完成计划104.5%。同时积极与县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将项目投资概算由原来的5544.65万元调整为7896.69万元,总共追加投资2352.04万元,解决了因当初概算不足造成的资金短缺问题。中医院完成医技楼建设并投入当过渡病房使用,目前正进行住院楼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510万元,完成计划114.4%。投资60万元完成4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维修和42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淤上乡卫生院建设项目进入施工图阶段,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用地正在与有关部门协调落实。黄田和贤良两家卫生院参加省级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目前已经顺利完成评审。同时,争取到省级财政对我县人民医院建设补助资金700万元,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补助资金50万元,乡镇卫生院医疗器械设备专项经费255万元,信息化建设资金135万元,债务化解补助500万元,中医院中医能力提升专项资金65万元;县财政安排乡镇卫生院药品周转金60万元。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首届“名医(名护士)”和“医坛新秀”评选工作;定向委托培养农村社区医生15名,招聘各类卫技人员53名,先后三次赴省内外专场引进普通高校毕业生13名;选拔(提任)股级以上干部7名;全系统658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岗位聘任;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基层卫生人员培养培训任务;执业医师考试报名91人。开展柔性引才,邀请上级医院知名专家教授来两家县级医院进行手术指导、授课和坐诊,与浙一医院建立网络协助医院,全年指导开展手术228例,坐诊21次,讲座29次,远程会诊12人次,远程网络教学培训12次,在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让人民在本县就可以享受到与杭州、温州、等大城市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

继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成功创建后,县中医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也创建成功。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管理、预约诊疗、优质护理、便民服务、限时结算等措施在县级医院得到有效实施,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科研有序开展。调整规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布局,松源镇卫生院更名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分散于石龙、濛洲和新建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公共卫生集中到中心统一管理,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开展中医进社区活动。明确濛洲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城区和流动妇女儿童保健任务,让他们在城区就能享受到同其户籍所在地一样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

全县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达到上级要求,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完成年度医改任务。全县没有出现重大疫情,甲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乙丙类和新发传染病形势总体平稳,预防接种工作扎实开展。艾滋病、肺结核检测和综合干预覆盖面及治疗率继续提升;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实现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了健康教育大巡讲活动,群众的健康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县人民医院还开展了农民健康促进大行动,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与公共卫生相结合,实现了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的互融共赢。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卫生监管不断深化,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等活动,完成县“十件要事”之城区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工作。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免费婚检、“两癌”筛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待孕及早孕妇女免费叶酸增补等工作全面落实。卫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县各类重大活动得到有效卫生应急保障。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推进,卫生乡镇创建取得优异成绩,全县有市级卫生乡(镇)10个,占20个乡镇(街道)的50%,超额完成市综合考核年度任务(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