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建设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建设特征范文1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展;特征;驱动因素;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7-0150-04
[作者简介]银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不动产经营管理;
南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不动产经营管理、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陕西杨凌7121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展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对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研究不足。
西安处于中国西部,关中平原中部,土地总面积为1010万公顷。南依秦岭,北临渭河,海拔约为400米。该地区现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等9区及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4县。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西安建设用地扩展也在逐步加快,矛盾日益显露。本文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特征,探讨主要的影响因素,揭示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机制,对提高西安市土地管理决策水平和土地持续利用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时间特征分析
(一)扩展规模分析
城市用地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载体,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990年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38km2,2010年则增加到327km2,是1990年的2.37倍。在这20年间,1993-1996年,1997-1998年,1999-2002年建设用地规模变化较小,原因是这几段时期内,城市扩张主要为内涵式,在原有建成区的基础上进行了存量土地的挖掘,提高了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但是从2003年开始,建设用地的规模开始大幅度增加,尤其是2004、2006和2010年最为明显,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17.7km2,30km2和44km2,呈现出外延式的扩展模式,其增长趋势如图1。
(二)扩展速度与强度分析
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土地面积变化的幅度,用于表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总体规模和趋势,其公式为:AGA:(UJMn+i-UJMi)/n。AGA表示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UJMn+i,UJMi表示n+i和i年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n表示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用于比较不同时期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强弱和快慢,表达式为I=(UJMmn+i-uJMi)/nUJMi×100%,其中UJMn+i,UJMi为n+i年和i年城市建成区面积,n指以年为单位的时间。
从年均扩展速度来看,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分为3个阶段:低速扩展阶段,即1990-1995年,此阶段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面积为10km2,增长速度为每年2.0km2:稳定扩展阶段,即1995-2000年和2000-2005年两个时期,此阶段城市用地增长了39km2和43.71km2,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8km2和8.6km2;快速扩展阶段,为2005-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了96.29km2,年均增长速度为19km2。从扩展强度来看,西安市在1990-1995年城市扩展较弱,扩展强度只有1.4%,而在1995-2000年,2000-2005年扩展强度有所提高,分别为5.3%和4.6%。虽然在2000-2005年这段时期,扩展强度有所下降,但是2005-2010年,又重新提高到了8.24%。
(三)扩展弹性分析
国内外一些学者常用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弹性系数来判断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合理性。该系数一般的表述为:R(t)=UJM(t)/Pop(t),UJM(t)表示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速度,Pop(t)表示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速度。
依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中国历年城市化过程的分析结果,将弹性系数定为1.12比较合适。从数据分析来看,这四个时期的情况如下:1990-1995年扩展弹性系数为0.7,表明这段时期里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比较紧张,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2000-2005年这段时期内,弹性系数接近1.12,为1.04,这段时间建设用地扩展和非农人口的增长速度之间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1995-2000年,2005-2010年这两段时期内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过快,数值较高,分别为1.57和1.99,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从这20年总体来看,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系数为1.50,说明西安市建设用地过快扩展,建设用地扩展与非农人口增长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历了低速扩展、稳定扩展和快速扩展三个阶段。表1为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特征情况。
二、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人口、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测算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的适宜指标。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非农业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调整变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城市化率作为研究变量,通过对它们进一步的统计描述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发现它们与建设用地规模的关系。具体指标如表2:
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统计年鉴。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指市辖区的城市建成区。建成区面积、第二和三产业产值、城市化率、非农业人口数量等1990-2010年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
(一)建设用地扩展单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是决定建设用地需求量的直接因素。西安市非农业人口从1990年的195.9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74.6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5万人;城镇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0.37提高到2010年的0.48。快速的非农人口增长刺激了土地需求,尤其是住宅、交通和基础设施等用地需求。通过对1990-2010年全市非农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的相关性分析,两者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7和0.94。可见,人口因素是判定建设用地扩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是刺激建设用地扩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提高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刺激改善居住出行条件的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建设投资的增加。这两方面综合作用,推动了建设用地的扩展。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西安市的人均GDP从1990年的1880元增加到2010年4万多元,固定资产投资从19.88亿元提高到2910亿元,增长趋势与建设用地扩展趋势大致相同。通过对西安市人均GDP与建设用地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这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97,而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相关性则达到了0.93。
3.产业结构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状况的综合反映,而各类产业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空间。随着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农业用地腾出部分来满足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农业用地减少,而建设用地增加。1990-2010年间,西安市三产业结构从11.96∶43.05∶44.99调整为4.05∶42.02∶53.92,可以看到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拟合建设用地面积与二三产业比值发现,二者相关系数为0.61。即产业结构与建设用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表3为通过EVIEWS7.2统计软件计算的各因素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与所选取的各个指标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二)建设用地扩展多因素分析
1.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界定。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建设用地的扩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述观点只是分析了各个因素与建设用地之间单独的关系。而实际上,建设用地扩展是受到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将各个因素之间的计量关系可以表示为:
UJMi=C+β1EDPi+β2POPi+β3INDSi+β4FAIi+β5ULIi+ε
其中:C为常数项,β1-β5为各变量回归系数,UJMi代表着西安市第i年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EDPi、POPi、INDSi、FAIi、ULIi分别表示西安市第i年的经济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和城市化率,εi表示残差。
其中,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由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值表示,城市化率由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此外,对人均GDP进行了调整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
实际人均GDP=人均GDP(当年价)*100/CPI价格指数。(以1989年为100);
为了使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尽可能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处理后的变量为lnUJM,lnEDP,lnPOP,INDS,lnFAI,lnULI。最后数据分析采用的是EVIEWS7.2统计软件。
2.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计量分析结果。运用逐步回归法对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五个指标中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化率由于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回归结果表明,模型中剩余的三个影响因子的t值都具有显著性,显著水平都在95%以上,调整后的R2为0.985,F值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这表明模型拟合度较高,说明1990-2010年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因素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解释力非常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都起到了明显的正向作用,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其中经济增长与非农业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回归系数分别达到了0.622和0.727,产业结构的调整回归系数只有0.471。
综上,基于对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分析,城市人口对建设用地的扩展最为明显,与实际情况符合,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建设用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经济发展对于西安市的建设用地扩展作用同样重要。随着西安市经济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的速度将越来越快,规模将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作用虽然不是很显著,但是仍起到了正向的作用。
三、结论
1.从整体规模来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西安建设用地的扩展是必然结果。建设用地规模从1990年138km2增加到2010年的327km2,是1990年的2.37倍。同时,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从扩展的强度和速度来看,1990-2010年,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1995年处于低速扩展阶段,1995-2005年则处于稳中有升的阶段,2005年以后开始进入高速扩展时期。
3.从扩展的弹性来看,西安市在过去的20年综合弹性指数为1.50,表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三个阶段中,除了1990-1995年弹性指数低于合理系数1.12外,其他几个阶段都比较高,尤其是2005-2010年,弹性指数高达1.99。因此,西安市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降低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扩张方式转变,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4.从驱动因素来看,在理论上与建设用地扩展都相关的五个指标中只有经济发展、非农业人口与产业结构调整对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三者以影响程度排序为非农业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海龙,蒋建军。解修平,等.近25年来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6,(4).
[2]蒲光昕,李玲琴,柏家平,等.西宁市城市用地时空扩展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4).
[3]吴文倩,曹明明.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8,(4).
[4]李景宜,袁宁娟,屈康庆.陕西省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4).
[5]穆江霞.西安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变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4).
[6]张琰婧.成都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1.
[7]林目轩,师迎春,陈秧分,等.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J].2007,(2).
[8]葛春叶.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张舒,马才学,熊成喜.建设用地变化驱动机制研究——以广西省柳城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社区建设特征范文2
>>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我国社会组织的生成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高校体育舞蹈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镇园林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Ⅲ柴油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纸副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氯碱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主题餐厅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防刺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村镇银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水利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师个人网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1]张大明.“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J].社团管理研究,2012,(9).
[12]文汇报.1+5+x模式:以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EB/OL]. .
[16]罗丽娟.枢纽型社会组织名单出炉7社会组织入选[N]南方日报,2014-06-11(07).
[17]杨丽.“枢纽型”社会组织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学会,2012,(2).
[18]李璐.分类负责模式: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2,(3).
[19]尹志刚,李泓.关于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6).
社区建设特征范文3
关键词:古河道 潮汐河道
Abstract: as the ancient river i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sedimentary era, sedimentary structure and its adjacent to the normal soil layer deposition is a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but these difference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position of soi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ten can produce man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oil liquefaction, ground fissure, construction of the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ancient river deposits belong to the linear geological bodies, river courses in the soil with normal sedimentary deposits and soil in the same period of sedimentary, in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cess often overlooked, latent.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of the ancient rive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were discussed, and points out some old channel deposition involving the soi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Key words: the ancient river tidal waterways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雷晓莉(1978- )女 工程师 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土工试验研究等。
1古河道沉积特征研究意义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渤海之滨,素有“九河下稍”之称。全新世以来,河道众多且交错分布。又曾经受海侵作用,河道沉积的特征表现更为复杂。因而,对城市建设中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古河道沉积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提高勘察工作质量,提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减少工程病害发生,节约工程治理费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2.古河道沉积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由于古河道沉积特征的多样性,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表现出多样性。从而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2.1古河道沉积有产生砂土液化的可能。由于古河道沉积时间相较正常沉积土层短,沉积结构比较松散,土性多属于颗粒相对较粗的砂性土,在震动作用下可能会产生砂土液化。另外,古河道沉积一般因所处河道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土体密实度差异,因而,同一河道发生砂土液化的部位也有差异。
2.2古河道沉积有产生地裂缝的可能。在发生地震时,古河道沉积土层易产生地裂缝。天津海河中下游地带沉积数百米第四系,因构造原因产生的地面开裂的能量可被土体吸收。海河中下游地区又属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区,因此,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7条,在该地带一般不会产生断裂错动。但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天津时,海河两岸周边地区发现数处地裂缝,分析古河道沉积是产生地裂缝的原因。在1966年3月发生的邢台地震时,沿古河道的地裂缝及喷水冒砂普遍出现。
2.3古河道沉积影响工程建设投资,在使用天然地基土层时,古河道沉积土层因土体强度与周边土层存在差异和密实程度影响,易引起不均匀沉降和产生液化,故而需要投资进行地基处理;做桩基础时,除了古河道土层与周边正常土层有力学强度差异外,在古河道范围内的土层沉积过程中,也受到水流分选作用而表现出沉积不均一。影响桩基持力层选取,增加了工程投入和工期。
3.古河道沉积特征
3.1古河道的主要表现形式:本区依据古河道形成的环境可表现为两种形式:牛扼湖式古河道,受海水影响的灰色古河道。
3.1.1牛扼湖式古河道
沉积特征:河流发生截弯取直过程中在原河道部分冲积、堆积形成呈浅灰色、绿灰色或黄绿色(照片1);河道边缘地带多呈砂~黏交互状沉积,河道中部沉积多呈均匀层理的粉土或粉砂土层。
力学特征:在滨海新区的牛扼湖沉积层一般处于第一海相沉积层以下,沉积时间相对于海相沉积层较长,经受后期沉积土层的压密作用,粘性土呈软-可塑状,粉土或砂性土层标贯击数一般10-16击,呈中密—密实状态。
照片1河道内沉积绿灰色均匀粉土层
3.1.2受海水影响的灰色古河道
沉积特征:呈黄灰色或褐灰色;土性一般为砂~黏交互沉积的粉土、粉质黏土层,受水流影响,河流边缘部位沉积具有水平层理、斜层理或斜交层理的特征,局部呈千层饼状,含有机质斑点或条带(照片2)。粉土层可能出现液化。河道内沉积一般表现为具有均匀层理的粉土或粉砂层。河道底部多沉积腐殖质碎屑堆积层或陆海相贝壳混合沉积的贝壳富集层。
力学性质:沉积土层沉积时间相对较短,属欠固结土层,粘性土层多呈流塑状态,粉土标贯击数一般小于4击,一般属可能产生饱和粉砂土液化的不良工程地质层。
照片2边滩沉积土层具近水平层理,含有机质斑点
3.2古河道沉积标志物的类型及其特征
由于受河流的冲积和淤积作用,在河道内往往具有比较明显的沉积标志物:根据沉积主要存在腐殖质、贝壳富集层、人类活动遗迹等。
3.2.1腐殖质特征:主要积聚在河道底部,层厚一般受水流持续时间控制,一般腐殖质呈碎屑堆积状(照片3)。
照片3 河道底部出现的腐殖质碎屑堆积层
3.2.2贝壳富集层特征:一般多位于河道底部,层厚一般0.05~0.50m左右,贝壳完整性一般较差,呈混杂堆积状。
3.2.3人类活动遗迹特征:可能分布于河道沉积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瓷器、铁器等,一般较为少见。例如在天津市区六纬路发现元代瓷片,在中游发现迟于汉代的瓦片等。
3.3 古河道沉积土层均匀性差,力学性质差异大:
在天津市空港物流加工区某处工程场地勘察中,据网格状钻孔揭示,该场地200m的宽度范围内,13-15m深度段土层中部为粉土,两侧相变为粉质粘土,并且中部粉土土层呈近南北向的线形分布,由静力触探指标揭示,粉土层锥尖阻力差异极大(3.07~10.63MPa),且呈现出由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特征。
3.5古河道切割深度大
根据海河中游津南区咸水沽东南部钻孔揭示,古河道沉积土层底板埋深达到42m之多,这样的下切深度充分表明在滨海新区古河道也具有十分强大的下切能力,勘察过程中应充分注意。
4.古河道沉积土层须注意的工程问题
古河道沉积土层一般具有线状分布,沉积土层均匀性差的特点。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对于属古河道沉积土层,除满足一般土层的岩土工程问题外,还需注意以下工程地质问题:
(1)场地中是否会因土层力学性质差而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允许范围。
(2)沉积的砂性土或粉土层力学强度和厚度是否会在桩基施工沉桩过程中产生影响,并需合理建议选取适宜的持力层和成桩工艺。
(3)砂性土或粉土层是否会因沉积的密实程度的差异产生液化或部分场地液化的判别问题。
(4)古河道沉积土层出现地裂缝的可能性。
5结论建议
河道沉积具有线状特征,在勘察过程中容易被忽视,但古河道沉积土层却对工程建设具有显著的影响。古河道沉积的查明与否关系事关工程建设的安全运行,事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工程勘察工作中应特别给予足够的重视。
(1)沉积环境特征不同,天津滨海新区古河道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牛扼湖古河道,海水影响古河道两类。
(3)由于古河道具有同期异相性,沉积土层一般均匀性差,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因此,存在古河道沉积土层地段需在勘察和设计中注意不均匀沉降、沉桩可能性、砂土液化、产生地裂缝问题。
(4)经钻孔揭示,天津滨海新区古河道下切深度达到埋深42m,下切能力强,在天津滨海新区其他地段勘察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对于古河道沉积进行判定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
参考文献:
孙仲明,《古河道的类别、成因与研究意义》;《灌溉排水学报》1984年02期
社区建设特征范文4
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可以体现为在整个复合系统中农村社区子系统对农民权益保护子系统的积极影响,即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社区发展对农民权益保护带来的一些挑战因素,甚至是一些负面影响。从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系统基本结构看,农村社区发展子系统与农民权益保护子系统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每个系统内部又可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它们之间也具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可以看到,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所属的复合系统不仅具有一般系统的特征,其系统内部结构以及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也比一般系统要复杂很多,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不仅需要各个子系统内部协调发展,更依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高度协调。
(1)可调控性。农村社区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护之间存在各个维度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如果不加以调控,系统自发作用后的结果可能会使农村社区发展脱离保护农民权益的初衷,出现新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各个维度方面无法使农民满意,无法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从而降低整个复合系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复合系统中,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者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农村社区发展系统与农民权益保护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从而使农村社区发展成为促进农民权益保护的空间载体。
(2)复杂性。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复合系统包括若干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这些联系也错综复杂,有单向联系、双向联系、交叉联系同时并存的特点,并且这些联系并非简单的线性,而可能是多元、离散和不可逆的。所以,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系统具有复杂性的特征。
(3)动态性。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绝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变数、异常艰辛的动态响应过程。在这个复杂系统中,且不说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多数元素,诸如资金、技术、土地资源、农民的劳动技能、心态特征、文化价值观念等等都是变化的,我们必须把握这种变化,并作出反应,所以,也需要适时恰当调整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绩效指标和参数。
(4)地域差异性。农村社区发展子系统与农民权益保护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地域所表现出的矛盾结构也不相同。这是因为我国不同地域农村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有些农村地区,有自己的农业支撑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民观念开放,农民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较高,参与度也较强,农村社区职能结构合理,农村社区建设在很多方面有着较高的农民满意度,从而能较好地促进农民权益的保护;相反,有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观念守旧,农民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农村社区职能结构不合理,甚至缺失,无法提高当地农民的满意度,也无法促进农民权益的保护。
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PSR分析
PSR模型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给出的复合系统评价模型,是一种反映可持续发展机理的概念框架[10],即“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该模型能够清晰反映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表征系统运行的内在动力因素及机制。在环境、能源、社会、经济、农业等领域的绩效评价及决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作用关系可以用PSR模型来解释,具体来讲,农村社区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活动行为,诸如“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现象、环境的破环、重复劳民伤财的建设、紧迫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缺乏长效投入增长机制、不尊重农民意愿的强制建设资金的吸纳、低效能职能机构的配备等活动都对农民权益保护系统形成一定的负面压力,而同时,新农村社区建设中技能培训、经济扶持、文化的丰富等活动又会对农民权益保护系统形成一定的正面压力,即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这种正负压力下,农民权益保护将以一定的状态表现出来,其结果将传导给政府、社会等行为主体,使其作出一定的反应,从而减轻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权益保护的负面压力,更好地促进农民权益的保护。在PSR模型中,压力和响应评价系统是对绩效行为的反映,而状态评价系统则是对绩效结果的反映。根据农村社区发展子系统和农民权益保护子系统的系统结构特征,我们构建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PSR模型。农民权益保护系统的发展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这将受到农村社区建设活动行为的压力,这种外部压力表现在农村社区发展对农民政治权益保护的影响、对农民经济权益保护的影响、对农民文化权益保护的影响、对农民社会权益保护的影响、对农民生态权益保护的影响等5个方面;在受到各种压力后,农民权益保护系统将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状态,为此,我们可以构建农民政治权益保护子系统、农民经济权益保护子系统、农民文化权益保护子系统、农民社会权益保护子系统、农民生态权益保护子系统的指标体系来反映这种状态,针对农民权益保护系统状态,政府等行为主体将做出一定的反应,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民权益保护各个子系统的改善和发展,从而使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复合系统保持良好的结构功能状态,实现我国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见图,图略)
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是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如果仅仅只是运用少量的表面考察指标来度量,是无法准确反映这一复合系统的本质特征。必须有一套恰当且细致清晰适用的指标体系加以正确描述。本文将根据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复合系统特征及其PSR总模型的基本原理,参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结合现有关于绩效评价资料状况,构建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综合绩效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5个层次,即总目标层、具体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10]。
其中总目标层是评价农村社区发展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总体影响;具体目标层包括农村社区发展对农民权益保护政治层面的影响、经济层面的影响、文化层面的影响、社会层面的影响、生态层面的影响;系统层分为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压力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反映农村社区发展的绩效行为,状态子系统反映农村社区发展的绩效结果;要素层是对系统层的具体化,每个系统层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要素;指标层是指标体系的最基本层次,反映要素的特征,是可以直接用于度量的评价因子。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绩效指标可以分解为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政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政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阶段,我国农民权益保护在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政治权益保护问题比较严重,存在诸多的农民政治权益缺失以及侵犯农民政治权益的问题,具体包含了农民平等权的缺失,农村基层民主的虚位,村民自治中的问题,农民的政治管理权利、政治参与权利、政治自由权利、政治监督权利等受限的问题,农民严重缺乏利益代表与表达的问题,以及其他农民权益保护与新农村社区发展中的政治法律问题等[5]。#p#分页标题#e#
本指标体系首先通过政治压力子系统体现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政治权益保护的推动作用,以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机构配备、村民利益表达机制和村务公开、透明、议事制度等方面来反映;其次通过政治状态子系统来反映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政治权益保护的状态结果,体现为农民参与自身权益保护的认知、渠道、维权、结果等方面的一个直接状态;再次通过政治响应子系统对于财政在农村社区民主法制建设的支持力度及相对适应性,主要选取财政及法律工具作为调控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手段,用基层民主组织建设的投入、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制化率来反映政府在投入和立法方面所作出的响应,用农村社区专项资金投入、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来源的配给率、成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领导组织的普及率来反映政府从资金的来源及管理组织方面的响应,用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占市财政的支出比例来反映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具体指标详见表1)。2.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所在和生命力所在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使农民的生活更宽裕,便利社区居民生活,为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持和物质保证。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初衷就是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差距[5]。因此,如何发展社区经济,增加农村社区居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1]。
经济压力子系统体现的是农村社区经济建设对农民经济权益保护的推动作用。一般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配备投入、农业科技、农村经济组织、农村金融等方面来综合反映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经济权益保护的推动能力。经济状态子系统反映了在农村社区经济建设的压力下,农民经济权益保护所呈现的状态。主要通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产业、城乡收入比,收入增长的抵消因素,农业生产的资金缺口的解决等方面来反映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经济权益保护的绩效结果。一般来说,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响应子系统主要选取科技进步对农村社区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来反映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的水平,用社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占市财政支出比例、农村社区农业补贴总额反映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具体指标详见表2,表略)。.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农村社区文化由一系列基本要素组成,这些文化为农村社区内的所有成员共同拥有,同时又制约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3]。
宣传并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并通过社区的道德约束和纪律约束[11],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也是社区文化功能的具体要求[1,12]。文化压力子系统主要表现为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文化权益保护的推动作用。可以通过开展的各类培训、农村教育进展、文娱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来体现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农民文化权益保护的能力。文化状态子系统直接反映了在文化压力系统的作用下,农民文化权益保护的绩效结果。文化响应子系统则反映了政府在推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推动农民文化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体现一定的力度和水平(具体指标详见表3)。4.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农村地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功能应该由农村社区逐渐承接[1],由社区协助政府开展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起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13]。随着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建立社会福利网络,农村社区必然成为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的实施平台[14]。社会压力子系统直接体现了农村社区建设在推动农村公共事业方面的推动作用,相关指标反映了农村社区建设在推动农村公共事业方面的能力[15]。
社会状态子系统侧重于反映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程度,选取了与农民生活质量状态高度相关的政府投入配备指标来阐述本系统。社会响应子系统选取直接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程度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娱基础等方面的指标以反映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提 高 方 面 的 关 注 和 投 入 力 度 (具 体 指 标 详 见表4)。5.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环境不仅是农村生活的装饰,更能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农村社区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生态维护的功能[2,16],理想状态的农村社区生态建设应以社区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生态维护与利用当中,合理规划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同时吸引外界社会因素的参加,在农民创收的同时,保护好农村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舒适[17]。在生态压力子系统中,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生态方面的压力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农村社区环境的保护和改进方面,选取社区生态建设的优质指标来反映;二是所带来的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选取代表社区生态恶化的指标来反映[18]。
生态状态子系统分别从绿化、水质、空气质量、污水处理等方面来反映农村社区中农民生态权益保护的状态[19]。生态响应子系统主要表现为对社区生态建设的改进和补偿措施,反映了政府对于农村社区环境整治的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详见表,表略) 四、讨论及建议上述笔者运用PSR模型所构建的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了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的决策需要,具有“天然”的应用基础和广泛的适用、推广价值。但是,由于该指标体系涉及内容广、数量多,且多数指标存在于社区农民自身的感知或前期行为,致使其准确性和完整性都可能会最终影响到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数的真实性。加之,农村社区建设绩效评价受到农村社区发展环境、数据质量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在实际选用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些因素的特点和变化加以适当的调整和修正。因此,针对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农民权益保护复合系统的复杂性及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循环完善的必要性,本研究认为在运用农村社区发展推动农民权益保护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指标体系运用方法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建议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首先通过领域专家意见的客观判断将第一层次的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对矩阵进行分析,找出第一层指标权重,通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其次进行一次性检验,确定判115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再次对矩阵进行运算,得到余下几层的指标组合权重;最后计算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分指数。该方法弥补了单一定性所缺乏的客观性以及单一定量所缺乏的合理性,能使最终计算的综合评分指数更具公平性与合理性。#p#分页标题#e#
(2)鼓励指标体系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制定时早期介入。将农村社区总体规划与后期以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社区管理紧密结合,使农村社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可持续性。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对于目前这样一个经济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交织的特殊历史时期,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组织,又要对农村社区相关管理进行强化和控制,比如由于一些农民素质相对低下等诸多现实性问题的存在,农村社区容易出现个别精英主义,歪曲民主,重视短期效益。因此,农村社区建设应明确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以避免权力被异化而偏离农民合法权益保护的初衷。
(3)建议管理部门他评与自我评价同时进行。这将有利于促成建立有效的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激励、考核机制,从而形成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新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和各部门的配合协作,可以成立一个由各部门参加的农村社区建设委员会,统筹社区建设的指导工作,各部门必须根据自身的工作职责,围绕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在社区规划、资金、产业、基础设施、要素配置等方面协调配合,采取必要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工作。在工作中需要以社区农民权益保护为服务宗旨,明确职责、调整关系、运用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权益保护的问题。并对照相关指标,将农民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高不高兴作为判断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让广大农民认可、放心、高兴、满意。
(4)成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并确立其地位和作用。推动第三方评估进入到社区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建立农村社区农民权益保护绩效评价的民主监督机制,强化其治理的透明性。使得新农村社区在推动农民权益保护绩效评价管理的内容具体化、程序规范化、评价真实化,又能够加强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相关绩效评价考核决策的做出是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改革地方政府考核任用机制,将“在哪些方面对于农民权益保护的推动,成绩显著”着重作为其考核任用的指标之一,从而使之更加关注农民利益,真正为农民权益谋福利。
社区建设特征范文5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路径选择;建议
Abstract:China''s new rural communities construction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cit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re compared, still in a stage of exploration. According to my ow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well as in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ocess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own views, hope to be able to better promote China''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level.
Keywords: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ath selection; suggestion
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与城市之中社区建设相比较,还仍然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从理论与实践上来看,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型指导理论正处于探索之中,从实践上来看,我们的新农村社区建设之中在取得较好的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笔者通过自己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与规划之中实践与学习认为,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对于与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层面的问题亟待梳理与研究。例如,对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内涵、定位、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从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包括新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治理以及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的。笔者结合的自己所学的规划专业理论以及工作实践,立足于对新农村社区概念的界定,对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一梳理,进而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新农村社区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新农村社区内涵的界定
社区一词,追根溯源可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的相关著作与文献之中。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于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才逐渐增加,进而产生了“什么是社区”“社区的定义”的探讨。对于社区一词,不同的专家与学者从自身的经验、研究视角出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提出了自己认为的“社区”概念。总结与归纳后,笔者发现不同的学者所提出的“社区”内涵相差甚远。社区作为较早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研究的整体范围往往是城市,对于农村社区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所谓“传统的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活动内容而聚焦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其社会结构简单,封闭程度较高,日常生活通过其特定的地域内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但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工具、科学文化知识的大量运用,使得我国的农村社区发展不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隔绝性与封闭性较强的社区,其与外界社会发展具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社区具有着诸多特征:例如,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而言,新农村社区的谋生手段主要依托于现代农业生产。第二、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新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农村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较,无论是从人口密度还是从人口的规模来看,都比传统农村社区要大的多。集中性是新农村社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新农村社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等与城市的发展逐渐趋同,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与日俱减。笔者结合了传统农村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目前新农村社区的相关成果认为“新农村社区”是指“农村地域范围内,以一定规模人口为基础、以一定产业为支撑、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社区组织及相应的治理机制为保障、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需求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
由此可见,新型农村社区与传统的农村社区具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就要求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与建设,其在规划与传统的农村社区规划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笔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路径选择中,要能够立足于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实际,通过不断的治理与完善,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建设规划的整体水平适合新农村社区的发展。笔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能够依据科学的理论,辅之高效的实践,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科学性。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规划主导思想不清晰
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主导思想要与的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联。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来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及逐步改善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新农村社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最为重要的问题。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以及核心即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整体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新农村规划实践过程之中,新农村规划更多的是对居住空间的梳理以及物质环境的改善,这就造成了新农村社区规划是优先发展生产还是优先改善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规划主导思想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看似矛盾的两难境地之中徘徊。由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之中的规划主导思想不清晰,直接导致了在具体的规划实践过程之中造成“规划失误”。众所周知,规划水平的高低甚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主导思想不清晰是影响目前我国新农村的社区规划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区建设特征范文6
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充分运用政府、社会的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源头管理,形成公众参与的社区建设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扎实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社区安全状况,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社区安全保障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安全、和谐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三、基本任务
试点镇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和本方案组织开展工作,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一)整合各方资源,健全工作网络。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涉及各行各业,镇政府要负起组织协调责任,充分调动各种优势,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协调的运行机制,形成统一的工作网络。
(二)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工作。要制定安全社区建设各专项工作的岗位职责;建立定期例会、宣传教育与培训、信息交流、安全巡视与隐患检查、事故应急管理、安全奖惩等制度,并严格落实。
(三)加强危险辩识与监控,做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危险辩识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环境及公用设施,通过辩识确定容易引发事故的各种危险源,并设置安全标志,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同时,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和计划,并针对社区内危险源的特征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开展排查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宣传与培训,营造良好的社区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安全宣传栏、板报、挂图、广播、向居民发放社区安全知识手册等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各种安全知识。同时,开展消防、道路交通、卫生防疫、生产安全、居家安全、学校安全、旅游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等专业安全培训。
(五)建立“三库”,完备安全信息资源。“三库”即人口综合信息数据库、社会单位综合信息数据库、环境和基础设施数据库。通过对这些安全信息数据的分析,确定高风险环境、部位和人群,并采取有效的监控和防范措施。
(六)积极参加安全社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种安全社区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总结安全社区建设经验,交流建设成果,并结合本地实际加以运用,提高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副主任、柳城镇党委书记、安监局副局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指导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试点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制定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步骤,开展交通、生产经营场所、公共场所、学校、机关、家居、治安稳定等专项安全工作,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为确保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安全社区建设的投入,重点用于社区安全基础设施的完善、社区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改造、创建活动的宣传培训等方面。试点镇要根据本地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加大对安全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